垃圾的处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队名称:环保小队

所属中队:钱清镇中心小学四(4)中队

钱清镇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部

2012年1月

课题名称:垃圾的处理

研究时间: 2012年1月-2012年2月

学校班级:钱清镇中心小学四(4)班

指导老师:钱苗红

组长、第一执笔人:陆诗婷

组员:高浩楠吴佳艳黄申佳

魏钶佳王晨阳方玲燕

内容摘要:在我们的周围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废纸片、塑料袋满天飞,饮

料瓶、易拉罐、废电池等随处可见。这些垃圾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还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了解垃圾,了解对付垃圾的方法,并付诸于实践,学会处理垃圾,在日常教学中已势在必行。结合我校创建绿色校园的活动,开展“垃圾的处理”的综合实践活动。

关键词:垃圾的处理综合实践

垃圾的处理

一、研究背景及主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的垃圾是越来越多,就在我们学校也经常看到易拉罐、塑料、废纸张等。如果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苍蝇、蚊子和老鼠就会大量孽生,传染病的发病率就会增高。由此造成的损失是我们永远也无法挽回的。结合我校综合实践课程开设的实际,以及创建绿色校园活动的背景,开展“垃圾的处理”的综合实践活动。由此使学生了解垃圾,了解对付垃圾的方法,并付诸于实践,学会处理垃圾。

二、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简介:

(一)活动时间安排:

本次《垃圾的处理》这一主题活动共分为六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确定主题,制定计划

•第二、三阶段:收集、整理、分析资料

•第四、五阶段:交流与汇报及研究与实践

•第六阶段:拓展与延伸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接受能力,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且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已经初步具备了收集、整理信息及自主探究的能力;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已经亲历垃圾的产生对环境的破坏(我镇为绍兴县经济强镇,以纺织、印染等兴镇),但就垃圾的种类及如何处理垃圾并对其分类还不是很了解。因而活动中教师将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开展完整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三)教学方式及手段分析

在活动中,学生经采用调查法、访问法、问卷法、资料收集等方法进行学习和实践。教师组织、参与、指导学生的整个实践学习过程。

(四)活动准备

在活动中一方面要确保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做好图书馆图书的借阅和电子阅览室的开放工作,方便学生的资料查询。另一方面在校外活动时要确保学生的活动安全,

教师积极联系好各学生所在村的村民委员会、垃圾清理的工作人员,以及部分家长共同参与活动。

三、活动目标及重、难点:

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有关垃圾问题的研究活动,了解垃圾的危害并初步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从而形成自觉保护环境、对环境负责任的态度以及行为习惯。

2、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来写研究方案,培养学生学会调查、实验、参观访问、查找资料等学习方法,逐步形成综合运用各科知识,收集和处理信息、互享信息资源的能力。

3、通过小组分工合作,促进学生分工协作,团结进取的合作意识的形成,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使学生关注社会,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意识。

重、难点分析及确定:

虽然是农村的孩子,但是家长的过分爱使得我们的学生缺乏自主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因而活动的重点是多引导学生交流、合作、探究从而体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习方式。学生对了解垃圾的危害,初步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后,对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和习惯的培养则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因而难点是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对垃圾进行分类,保护环境的习惯。

四、活动过程

活动流程图:

活动过程: 调查法 问卷法 考察法 访问法

明确分类方法

研究与实践

指导探究,分类垃圾 撰写体验日记 拓展与延伸

组织校园宣传、推确定研究主题

开展研究活动 展示研究成果 确定主题

制定计划

收集、整理、

分析资料

交流与汇报

创设情境,制定计划 指导选题,选择方式 组织汇报,积极交流

在“确定主题,制定计划”阶段,教师利用学校周边的小河、企业排放的废弃,生活垃圾和学校垃圾项一角等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引出了“垃圾的处理”这一研究主题。在活动过程中,首先对垃圾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老师出示资料了解垃圾的正式名称和历史。活动中,学生自愿结合成研究小组,选出组长并围绕“垃圾的处理”这一主题,确定本组的选题。分别是垃圾的危害、垃圾的处理方式、对付垃圾公害的方法——垃圾分类、减少垃圾我们可以做什么等四个小主题,初步制定研究计划;同时教师积极创设条件为为学生的实践体验活动做好充分准备。本阶段所要达成的活动目标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收集、整理、分析资料”阶段,教师一边指导学生运用调查法、访问法、问卷法、考察法、资料收集法等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研究活动,一边各小组开展了有关垃圾的危害的资料检索,实地访问和考察了四村垃圾清洁工处理垃圾的方式、、并积极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人们对垃圾分类的看法、减少垃圾的做法;随后指导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与信息进行整理与归纳,各小组做好汇报前的相关工作。本阶段既有学生的校内活动,也有学生户外活动,因而活动中不仅教师要在学生小组活动时遇到棘手问题时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探究和创新。更重要的是制定安全预案,确保学生活动的安全,使活动能顺利展开。学生在活动中将不断体验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和方法,完成本活动的重点内容。

在“交流与汇报”阶段。各小组因为准备充分,活动到位,因而交流时井然有序,还使信息资源得到了共享,大家对垃圾问题有了更深刻、全面的认识。尤其是“对付垃圾公害的方法——垃圾分类”和“减少垃圾我们可以做什么”两小组的组员,在资料搜索与调查报告总结中,给大家介绍了现阶段垃圾分类的方法和生活中人们的垃圾处理,以及大家对减少垃圾的做法。本阶段学生认识垃圾的危害与我们日常生活环境的密切联系,环保意识增强,合作意识不断加强。

在“研究与实践”阶段,更是将学生对垃圾分类进行明确。学生对垃圾清洁工的只清理不分类提出了质疑,认为这样的垃圾处理方法不是最好的,因而在活动中以班级为阵地,展开垃圾分类大行动。前期学生将垃圾笼统的分为两类,一类可回收的,比如塑料袋、废纸、饮料瓶等;一类是不可回收,如果皮壳等。但后来大家逐渐发现垃圾分类标准的不统一给实际生活及垃圾的回收带来的种种不便与困难。比如可回收垃圾,学生将这些垃圾处理给卖废品的时候,就要进行二次分类。于是第二次垃圾分类活动在班级展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政府规定的方法进行分类,再结合班级实际,感受到通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