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的诊断治疗

合集下载

拇外翻(大脚骨)

拇外翻(大脚骨)

拇外翻(⼤脚⾻)⾜拇趾外偏⼤于15度即可定义为拇外翻,该诊断以临床症状得名,俗称脚孤拐,⼤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们⽣活的⽇益提⾼,各种各样鞋⼦的出现,拇外翻的发病⼈数也是与⽇俱增。

总的发病率在2~4%(即使在不穿鞋或⾚脚⾛路的情况下),但在穿鞋特别是⾼跟鞋的情况下,发病率可增加⾄48%。

其中妇⼥的发病率较⾼约占85%。

拇外翻畸形的青少年(在⼉童时期发病)通常与遗传因素相关,其中72%由母系遗传。

在患有拇外翻的⼈群中,仅有不到⼀半的患者进⾏就诊,因为在发病早期,患者⼀般⽆⾜部疼痛症状。

随着年龄的加⼤,畸形逐渐加重,⾜部⾻骼结构改变明显,超出代偿。

出现疼痛,前⾜变宽,拇趾以外的其他⾜趾畸形,⾻性关节炎等等。

最终难以⾏⾛。

如上图所⽰:拇外翻⾓⼤于15度即可称为拇趾外翻——拇外翻,正常⼈跖⾻间夹⾓⼩于8度。

拇外翻患者通常会⼤于12度。

如图所⽰,拇外翻患者拇趾外翻,对第2趾造成挤压,前⾜增宽,内侧缘有⼀较⼤⾻突,与鞋帮内侧摩擦,产⽣肥⼤、红肿拇囊。

⾜底局部有肥厚的⽼茧,⾛路⾏⾛疼痛,需定期清除。

拇外翻发病因素:内在病发因素主要有两种:遗传与脚的结构。

遗传学因素:较为复杂,⽬前具体原因不清,可能与韧带发育异常有关。

脚的结构异常:如内侧序列过长,包括第1跖⾻较长或近节趾⾻较长;外侧第2跖⾻较短,或第1趾外伤缺失外在病发因素:⾼跟鞋、尖头鞋、⾼跟尖头鞋、外伤等其他因素:类风湿等病发机制:拇趾外偏后,通过第1跖趾关节铰链机制,将第⼀跖⾻推向内侧—第1跖⾻内翻,因第⼀跖⾻连接前后两个关节:第⼀跖趾关节;第⼀跖楔关节。

跖⾻内翻的结果造成第⼀跖楔关节在⽔平⾯活动度加⼤,同时拇趾进⼀步外翻,甚⾄1/2或2/1趾骑跨。

另外第⼀跖⾻内翻造成前⾜增宽,使得⾜底的拇收肌进⼀步牵拉拇趾,拇趾外翻加重。

两者通常互为因果。

这种结构性改变⼀旦发⽣,通常是不可逆的。

严重拇外翻及x线照⽚拇趾长期处于外偏,第⼀跖趾关节内侧关节囊及关节侧副韧带变得松弛,外侧挛缩。

拇外翻的最佳治疗方法

拇外翻的最佳治疗方法

拇外翻的最佳治疗方法拇外翻,又称为“拇外翻畸形”,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通常指大脚趾向外侧偏移,与其他趾相叠。

这种畸形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导致疼痛和不适感,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行走。

因此,寻找最佳治疗方法对于拇外翻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治疗拇外翻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对于早期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可以尝试保守治疗,如物理治疗、矫形鞋垫和按摩等。

这些方法可以缓解疼痛,减轻畸形的发展,并帮助患者延缓手术的时间。

然而,对于严重的拇外翻畸形,手术治疗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

手术治疗拇外翻的方法也有很多种,包括传统的开放手术和现代的微创手术。

传统的开放手术通过切开皮肤和骨头来矫正畸形,但术后恢复期长,创伤大。

而微创手术则是通过小切口和内固定器械来进行矫正,术后恢复快,创伤小。

因此,现代的微创手术已经成为治疗拇外翻的首选方法。

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X光检查、足部功能评估和术前准备等。

手术治疗的目标是矫正畸形,缓解疼痛,恢复足部功能。

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以帮助恢复足部功能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除了手术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如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站立和走路、定期进行足部保养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延缓畸形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治疗拇外翻的最佳方法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早期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可以尝试保守治疗,而严重畸形的患者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拇外翻最佳治疗方法

拇外翻最佳治疗方法

拇外翻最佳治疗方法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它会导致足部外翻,影响行走和站立的稳定性,甚至引发其他足部问题。

因此,了解拇外翻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拇外翻的最佳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案。

首先,对于早期拇外翻,非手术治疗是首选。

这包括物理治疗、矫形鞋垫、矫形器等。

物理治疗可以通过加强足部肌肉力量和柔韧性来改善足部的稳定性,减轻疼痛感。

矫形鞋垫和矫形器可以通过调整足部的姿势和减轻足部的压力来改善症状。

这些非手术治疗方法适用于早期拇外翻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延缓病情发展。

然而,对于一些严重的拇外翻病例,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矫正足部的骨骼结构和软组织,来改善足部的外翻情况。

常见的手术包括软组织重建、骨骼截骨术、关节复位术等。

手术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足部外翻情况,恢复足部功能和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术后的康复和恢复也非常重要。

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外,一些新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涌现。

比如足底筋膜按摩、足部瑜伽、运动治疗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环、增强足部的柔韧性和力量,来改善拇外翻的症状。

虽然这些方法可能需要长期坚持,但它们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症状。

总的来说,拇外翻的治疗方法是多样的,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早期拇外翻,可以通过物理治疗、矫形鞋垫等来控制症状;而对于严重的拇外翻病例,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此外,一些新的治疗方法也值得尝试。

最终,患者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并严格遵守医嘱,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拇外翻治疗与护理

拇外翻治疗与护理

病理
① 拇外翻,跖趾关节半脱位 ② 第一跖骨内翻,拇囊炎 ③ 第2、3跖骨头胼胝 ④ 第2趾锤状指 ⑤ 第1跖趾关节骨关节炎
鞋的推挤及不平衡的肌力是拇外翻的可能诱因,它们均 会加重拇趾外翻、第一跖骨内翻和第一跖骨籽骨关节脱 位。
临床表现
① 好发于成年人
② 女性多于男性
③ 症状最多为拇囊炎、 疼痛
个案分享
患者:陈宝美,女,60岁,诊断:双足拇外翻。 病史:患者诉多年前逐渐出现双足拇趾轻度外翻,伴有疼痛,
活动尚可,自予局部中药贴敷等保守治疗,局部疼痛稍缓解, 6个月前感双足第一跖趾关节外侧疼痛明显加重,畸形加重, 活动略受限,不能穿鞋,影响日常生活,休息后无明显减轻, 来我院就诊,门诊阅片以“双足拇囊炎,双足拇外翻”收入 我科。 入院症见:神志清,精神可,舌质红,苔薄白,脉弦,双足 部肿痛,活动受限,无发热畏寒,平素纳可,夜寐安,二便 调。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史,无手术, 输血史。
致病因素
① 遗传 (1)有专家研究报道:63%患者有家族史 (2)有家族史患者在发病年龄,病情加重上都要早于无 家族史患者。
② 鞋袜因素 (1)85%患者有穿高跟、尖头皮鞋习惯,但无确切证据。 有专家研究认为对于功能正常的足,并没有证据表明穿高 跟、尖头皮鞋就能够引起拇外翻畸形。 (2)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穿高跟鞋的人都出现拇外翻, 有一些没有穿高跟鞋的人也出现了拇外翻。因此,穿鞋并 不是引起拇外翻的唯一原因,它可能只是加重了某些病理 变化。
(3)足拇的跖趾关节轻度脱位









1,

2
HVA

足踇外翻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足踇外翻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足踇外翻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足踇外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足部畸形,指足部向内收缩,踝关节外翻,足弓变平或塌陷。

这种畸形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

足踇外翻在儿童和成年人都有可能出现,而且病因复杂多样。

因此,准确地诊断足踇外翻并确定诊断标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足踇外翻的定义、症状、影响和原因,并重点阐述足踇外翻的诊断标准及其应用意义。

通过对足踇外翻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一疾病,并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准确的诊断依据,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明确足踇外翻的定义和症状。

了解什么是足踇外翻以及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足踇外翻。

接着,我们将介绍足踇外翻对患者的影响和可能的原因。

对于那些不了解足踇外翻的人来说,这一部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这一疾病,并为治疗提供参考。

最后,结论部分将着重讨论足踇外翻的诊断标准及其应用和意义。

明确和确立诊断标准对于标准化诊断和治疗足踇外翻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现有的足踇外翻诊断标准,并对其应用方法和临床意义进行详细阐述。

通过深入研究和了解足踇外翻的诊断标准,可以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诊断、评估和治疗该病症,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讨论,我们希望能够为足踇外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促进临床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为足踇外翻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关怀。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首先介绍了足踇外翻这一病症的基本情况和背景信息。

随后,在文章结构中说明了本文的整体框架和各个章节的内容。

最后,在目的部分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意义,为读者介绍本文的重要性。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足踇外翻的定义和症状以及其影响和原因。

在足踇外翻的定义和症状部分,将详细介绍此病症的定义、特点以及常见的症状表现,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足踇外翻这一疾病。

拇外翻分型及治疗

拇外翻分型及治疗

拇外翻的概念
• 50年代:拇趾斜向外侧 • 70年代:拇趾向外倾斜,伴有第一跖骨内收 • 80年代:拇趾过度外偏,第一跖骨头向内侧移位高起,
前足增宽,前横弓减弱或消失。
• 90年代以后:IMA(第I、II跖骨间角)10~12°,
HVA(拇外翻角) 20 °,伴有明显 拇趾外翻畸形或拇囊炎。
2021/10/10
2021/10/10
39
Austin(1981)手术:
• 在跖骨头颈交界处作侧 方的V形外移截骨
• 同时纠正IMA及PASA角 • 短缩仅1mm,需内固定
2021/10/10
40
Chevron截骨术
• 与Austin手术区 别是不做内侧楔 形截骨
• 只改善IMA角
• 目前应用广泛
2021/10/10
垂线与其纵轴线之夹角 • 正常6~15°
2021/10/10
14
X 线片测量
• 跖骨内收角 • Metatarsal Adducent Angle MAA • 在跗骨内外侧缘的连线上各作中点
;然后把两点连成线,在此线上作 垂线;垂线与第二跖骨纵轴延长线 之夹角 • 正常8~12°
2021/10/10
2021/10/10
28
Mc Bride手术(1928年):应用广泛
2021/10/10
29
Hiss手术(1931年) • 切除内侧骨赘与滑囊
• 把拇展肌腱止点从跖侧抬高 移止背外侧
• 同时切断拇内收肌腱。
2021/10/10
30
Dalton手术(1993年)
• 实际是改良McBride手术
• 拇内收肌腱切断
除HVA外,负重位IMA等均大于非负重位。

大脚趾外翻拇外翻的处理方法

大脚趾外翻拇外翻的处理方法

大脚趾外翻拇外翻的处理方法大脚趾外翻(又称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通常是由于鞋子不合适、鞋跟太高或者长期穿着高跟鞋等原因导致的。

外翻的大脚趾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疼痛,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

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对于改善症状和预防病情恶化至关重要。

处理大脚趾外翻的方法可以分为非手术和手术两种,具体的处理方法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定。

在此,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处理方法,以供参考。

1. 功能性矫正鞋垫,对于轻度的大脚趾外翻,可以尝试使用功能性矫正鞋垫。

这种鞋垫可以通过提供支撑和稳定的作用,帮助纠正足部的畸形,减轻疼痛并改善步态。

选择合适的鞋垫需要咨询专业的医生或足病医生,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2. 牵引和按摩,对于较为轻微的大脚趾外翻,可以尝试进行牵引和按摩。

通过适当的牵引和按摩可以缓解足部的疼痛和不适感,同时有助于改善趾关节的活动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牵引和按摩的力度和方法要得当,避免造成更严重的损伤。

3.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处理大脚趾外翻的方法。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超声波治疗、电疗等,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减轻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从而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

4.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大脚趾外翻,尤其是伴有严重疼痛和功能障碍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更为有效的选择。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矫正趾关节的位置和结构,从根本上解决大脚趾外翻的问题。

手术治疗的具体方式和方法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

总之,对于大脚趾外翻的处理方法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来选择。

在进行处理之前,建议患者务必咨询专业的医生或足病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以制定合适的处理方案。

同时,患者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穿着高跟鞋或者不合脚的鞋子,以预防大脚趾外翻的发生和恶化。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处理方法能够对患者有所帮助,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足拇外翻x线诊断标准

足拇外翻x线诊断标准

足拇外翻X线诊断标准
一、足部结构观察
在进行足拇外翻X线诊断时,首先需要对足部结构进行观察。

正常的足部结构包括脚趾、跖骨、跗骨和韧带等组织。

在X线片上,可以看到骨骼和软组织的轮廓,从而判断足部结构的正常与否。

二、骨骼位移
在足拇外翻的情况下,第一跖骨会向外侧偏移,导致足底内侧纵弓的高度下降。

因此,X线诊断足拇外翻的一项重要标准是观察第一跖骨的外侧偏移程度。

正常情况下的第一跖骨应位于脚的中间位置,当第一跖骨明显向外侧偏移时,则提示可能存在足拇外翻。

三、骨骼密度
骨骼密度也是诊断足拇外翻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的骨骼密度应均匀,而在足拇外翻的情况下,由于长期受到异常应力的作用,第一跖骨的密度可能会出现不均匀的情况。

通过观察X线片上的骨骼密度变化,可以判断足拇外翻的严重程度。

四、软组织观察
除了骨骼结构的变化外,软组织的变化也是诊断足拇外翻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足拇外翻的情况下,由于长期受到异常应力的作用,足底内侧的软组织可能会出现炎症、水肿等情况。

通过观察X线片上的软组织变化,可以判断足拇外翻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总之,足拇外翻X线诊断标准包括足部结构观察、骨骼位移、骨
骼密度和软组织观察等方面。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指标,可以准确判断足拇外翻的存在和严重程度,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拇外翻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拇外翻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拇外翻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一)治疗1.非手术疗法早期病变,疼痛较轻者,可采用非手术疗法,包括穿着前部宽大的跟高不超过2.5cm的鞋、按摩、搬动拇趾向足内侧,在沙土上赤足行走,锻炼足肌,热敷,休息等。

体操矫正拇外翻也有一定疗效,即在两侧第1趾上套橡皮带做左右相反方向牵引动作,2次/d,每次5~10min。

设法减轻对骨突的压力和摩擦,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骨突周围放一软的垫圈,如果疼痛局限于拇囊炎或跖趾关节,可行痛部穿刺排液,局部注入类固醇剂。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减轻疼痛,纠正畸形,适用于中晚期病人。

有些拇外翻畸形很严重,但并不痛,则不需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已报道的有200多种,可归纳为5类:①软组织手术:主要将拇收肌在近节趾骨的止点切断,移位于第1跖骨头的腓侧,以McBride手术为代表;②骨切除术:切除部分骨骼,使挛缩的软组织松弛,解除症状常用的有Mayo手术和Keller手术;③矫正第1跖骨内翻截骨术,或同时施行软组织手术和(或)骨切除术;④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⑤小切口手术。

各种手术包括的主要操作有:①矫正拇趾近节趾骨外翻畸形;②切除第1跖骨头的骨赘,必要时切除滑囊;③矫正第1跖骨内翻畸形;④矫正紧张的拇长伸肌腱;⑤矫正前足的其他畸形,如锤状趾等,介绍几种常用的术式:(1)第1跖骨头骨赘切除术(Mayo手术):①适应证:拇囊炎明显而跖骨间角和拇外翻畸形不严重,疼痛局限于第1跖骨头内侧拇囊炎年轻者。

②手术要点:A.在第1跖趾关节背面沿拇长伸肌腱内侧做突向背侧的弧形切口,其部位应避开被鞋帮压迫摩擦之处。

将拇背胫侧皮神经以及与之伴行的静脉牵向外侧,在拇囊炎背缘将关节囊弧形切开,滑囊关节囊瓣向远侧翻开,显露出跖骨头的唇样增生骨,使拇趾向腓侧半脱位,自胫侧关节软骨沟处向近侧切除,跖骨头内侧的骨赘修平,向近侧拉紧滑囊关节囊筋膜瓣,使拇趾与跖骨干长轴平行一致,纠正外翻,与近侧骨膜缝合,但切勿内翻缝合。

脚指外翻的治疗方法

脚指外翻的治疗方法

脚指外翻的治疗方法
脚指外翻,也称为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

治疗方法因患者具体情况不同,需要根据拇外翻的畸形程度、疼痛表现及病理改变来给予针对性的治疗,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1. 一般治疗:患者在急性期应该注意休息,减少患病部位频繁活动,以免刺激疼痛发作。

平时适当进行按摩、放松患病部位。

轻度拇外翻可在第1、2
趾骨间夹层棉垫,改变穿鞋习惯。

2. 药物治疗:适用于急性期及术后的患者,如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尼美舒利分散片或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配合外用药物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疼痛等不适症状。

3. 矫正治疗:症状稍重,影响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的患者,建议进行矫正治疗。

可以穿戴拇外翻矫形器、分趾垫等,有助于关节力学的恢复,改善畸形进展以及脚趾的受力状况,缓解行走时的疼痛症状。

4. 手术治疗:在保守治疗无效,或拇外翻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情况下,建议考虑手术治疗。

如软组织手术、截骨术、关节融合术等,可以改善疼痛、纠正畸形、恢复足的正常功能等。

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专业医生的建议来制定。

拇外翻

拇外翻

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对于此种疾病的治疗受到多种临床因素影响,包括患者的要求、放射学检查,外科医师擅长的手术手法等等。

由于临床上遇到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还没有哪一种方法可以作为通用方法使用。

从单纯的非手术治疗到各种手术治疗,所取得的临床疗效也有所差异。

1病因及发病机制拇外翻的发生内因与外因都起着重要作用,内因包括扁平足、第1跖骨内翻、类风湿性关节炎、胶原及神经肌肉障碍性疾病、第1跗跖关节活动过大和遗传因素;外因包括穿过紧的鞋和高跟鞋。

Sim-Fook等[1]比较穿鞋与不穿鞋人群拇外翻发生率,分别为33%与1.9%。

2诊断2.1临床表现询问疼痛的特定位置及有无囊肿的家族史。

若足深部疼痛或跖肌疼痛则提示籽骨受累,而内侧痛则提示黏液囊性炎症。

赤脚走路发生疼痛则提示病情累及了更多的关节(跖趾关节)而不是单纯压迫内侧隆突。

患者普遍主诉鞋不适、疼痛性囊肿、美观上缺陷、跖痛症等。

体格检查要求患者坐位和站立位。

可发现:外翻平跖足畸形,跟腱紧张,僵硬性或可矫正的外翻,指内旋,脚趾上和皮肤硬结,第2跖趾关节关节滑囊炎,趾间神经瘤,第1跗跖关节活动过大。

2.2放射学检查拇外翻术前应进行X线平片检查,包括足在负重状态下的正位、斜位和侧位X线片。

除此之外,摄取籽骨的图像来判断籽骨是否处于半脱位状态。

若证实籽骨存在半脱位,那么就可判定存在退行性变化。

特殊的测量包括:拇外翻角,第1、2跖骨间夹角,以及跖骨远端关节角。

此外,第1跖趾关节适合度也应给予高度重视。

根据这些测量结果将畸形的严重程度分级,轻度:拇外翻角≤19°,第1、2跖骨间夹角≤13°;中度:拇外翻角20°~40°,第1、2跖骨间夹角14°~20°;重度:拇外翻角> 40°,第1、2跖骨间夹角> 20°[2]。

3非手术治疗对一些畸形较轻,疼痛较轻不影响生活和工作的或合并较重的系统疾病,有明显的下肢循环障碍的,可以通过穿宽松的鞋,穿通过足底力学测量制作的鞋垫,理疗和应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等方法治疗。

拇外翻的诊断标准

拇外翻的诊断标准

拇外翻的诊断标准
拇外翻是指大脚趾向内侧转动,使外侧的足弓减小或扁平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拇外翻的诊断标准:
1. 拇趾外翻角度:根据大脚趾与正常足轴的夹角来评估。

通常,当夹角超过8-10度时,可以被认为是拇外翻。

2. 跨趾:在拇外翻时,大脚趾向其他趾骨压迫,形成趾间隙减小或消失。

3. 足底凸起:当站立时,足底不再保持自然的弓形,而是扁平化或凸起。

4. 疼痛和不适:患者可能会感到足部疼痛、疲劳和不适,特别是在长时间行走或穿着不合适的鞋子时。

5. X线检查:X线可以用来确定拇外翻的程度,并排除其他相关问题,如关节炎或骨折。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的诊断标准,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拇外翻,请咨询专业医生进行确诊和治疗建议。

拇外翻疾病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和护理诊断

拇外翻疾病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和护理诊断
压,使其轻度内翻5-10度,每次15′ ,每日九次,早、中、晚各 三次。可下地活动,时间以不引起患肢疲劳为宜。 4)术后3~6周:开始对跖趾关节进行主动及被动锻炼,由小到大 逐渐增加锻炼幅度,如用足趾反复夹取放在地上的毛巾或 布,每天重复2次。可增加行走距离,以手术部位水肿不加重 为宜。
护理
6.健康指导:术后3天换药,14天拆线。克氏针3 周后拔除,弹力绷带包扎6周。六周后可穿宽 松舒适的鞋子,恢复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临床表现
• 引起疼痛原因: 1.拇趾根部隆起后受到鞋的挤压和摩擦引起拇囊炎。 2.跖趾关节骨性关节炎。 3.拇外翻后拇趾负重功能下降,2、3趾所受压力增加,
跖骨头下产生胼胝体,出现转移性跖骨头下疼痛。 4.拇趾外翻推挤第2趾形成锤状趾,趾间关节背侧受
鞋面摩擦后产生胼胝体引起疼痛。 5.拇外翻后可合并第二跖骨头坏死和趾间神经瘤 。
拇外翻的护理
拇外翻定义
• 拇外翻是指拇趾向外偏斜超过正常生理角 度的一种足部畸形。
• 外翻角(HVA):指第一跖骨与近节趾骨轴线的 夹角,反映拇外翻的程度。HVA〉15° 为异 常。
• 第一、第二跖间角(EA)∶ 指第一、第二跖 骨轴线的夹角,它反映笫一跖骨内翻的程度。 当>10°可诊断第一跖骨内翻。
临床表现
• 拇外翻主要表现:畸形和疼痛 (1)足拇趾外翻畸形,局部疼痛、影响行
走,出现拇囊炎,局部可溃烂、感染。 (2)足拇趾外翻、旋转畸形。第二趾朝背
面挤出,形成锤状趾。前足变宽。 (3)第二、三跖骨头跖面(即足底面)皮
肤因负重加大,形成胼胝。 (4)第一跖趾关节突出部皮肤增厚,甚至
红肿产生拇囊炎。
治疗
• 保守治疗:适用于轻度外翻、疼痛较轻者 。 1.减轻局部压力:选择合适的鞋子,鞋跟不要太

拇外翻最好的治疗方法

拇外翻最好的治疗方法

拇外翻最好的治疗方法拇外翻,俗称“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通常表现为大脚趾向外翻,与其他趾部形成角度。

这种畸形不仅影响了足部外观,还可能导致疼痛和不适。

因此,寻找拇外翻的最佳治疗方法是很多患者关注的焦点。

在治疗拇外翻时,首先要明确病因。

拇外翻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鞋履不当、足部结构异常等。

因此,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早期拇外翻,可以通过物理治疗来进行矫正。

物理治疗包括足部按摩、矫正器使用等,可以帮助改善足部的畸形,减轻疼痛,并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

此外,还可以配合适当的运动锻炼,增强足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有助于改善拇外翻的症状。

对于中期和晚期的拇外翻,手术治疗可能是更有效的选择。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矫正骨骼结构,重建足弓,修复软组织损伤等方式来改善拇外翻的症状。

手术治疗通常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术后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和功能恢复,以确保手术效果的持久性。

除了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采取一些自我管理的方法来帮助改善拇外翻的症状。

比如选择合适的鞋履,避免穿着过紧或过高的鞋子;注意足部卫生,保持足部干燥清洁,避免感染等。

总的来说,拇外翻的治疗方法因人而异,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治疗方案制定。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建议患者务必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日常护理和康复训练,以期望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拇外翻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并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和康复。

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改善拇外翻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拇外翻的最佳治疗方法

拇外翻的最佳治疗方法

拇外翻的最佳治疗方法拇外翻,又称为“拇外翻畸形”,是指大脚趾向外侧偏移,导致趾骨关节突出,与其他脚趾相叠,形成鸡爪状畸形。

这种畸形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引起疼痛和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行走。

那么,针对拇外翻,有哪些最佳的治疗方法呢?首先,对于早期拇外翻畸形,可以通过物理治疗和矫形鞋来进行治疗。

物理治疗主要包括足底肌肉的加强训练和按摩,以及趾间的功能训练,通过加强足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逐渐纠正畸形,改善步态。

同时,选择合适的矫形鞋,可以有效减轻足部的压力,缓解疼痛,防止畸形的进一步恶化。

其次,针对中期拇外翻畸形,可以考虑进行矫形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骨切割、软组织松解、韧带修复等方式,来纠正畸形,恢复趾骨关节的正常位置,使足部功能得到恢复。

手术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术后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以促进足部功能的恢复和畸形的纠正。

最后,对于晚期严重的拇外翻畸形,可以考虑进行关节置换手术。

关节置换手术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手术方式,通过人工关节的置换来恢复趾骨关节的功能,解决畸形带来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这种手术需要在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并且术后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治疗,以确保手术效果和患者的术后康复。

综上所述,针对拇外翻畸形,最佳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

早期畸形可以通过物理治疗和矫形鞋来进行治疗,中期畸形可以考虑进行矫形手术治疗,而晚期严重畸形则可以考虑进行关节置换手术。

在进行治疗选择时,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术后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康复。

希望每位患者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早日摆脱拇外翻畸形的困扰,重拾健康的足部功能。

拇外翻的诊断治疗,ppt

拇外翻的诊断治疗,ppt

谢谢
拇外翻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
足踝外科学中Mann将拇外翻分为 轻、中、重三度
1.轻度 第1跖骨头内侧突出并有疼痛。 HAA<30°,一部分畸形可由于趾骨 间关节外翻引起,跖趾关节一般是适 合的,IMA通常<13°,胫侧籽骨一般 位于正常位置或有轻度移位,位于位 置4。
2.中度 拇趾外偏挤压第2趾,拇趾 一般有旋前畸形,HAA30°~ 40°,IMA通常13°~ 16°,胫侧籽骨 有明显脱位,位于位置6~7。
适合关节手术选择
适合关节
IMA<140
IMA>140
PASA<100
10<PASA<150
PASA>150
Chevron手术 远端软组织手术
Akin手术
改良Chevron
Reverdin手术+截骨
不适合关节手术选择
不适合/半脱位关节
轻度拇外翻
Chevron手术
Mitchell手术 远端软组织手术
一:前后位观察和测量
第4、5跖骨夹角 第4、5跖骨中轴线的夹角。此角一般 <5°
一:前后位观察和测量
跖骨伸出长度(MPD) 以第1、2跖骨轴线交点为圆心分 别向第1、2跖骨远端关节面画 弧,两弧之间距为第1、2跖骨 相对长度
一:前后位观察和测量
胫侧籽骨位置(TSP) 观察胫侧籽骨相对于第1跖骨中轴 线的关系,将籽骨从跖骨头颈部的胫侧缘向腓侧缘划 分为7个部位。
二:侧位片观察和测量
第1跖骨相对于距骨关系 比较距骨颈中轴线和第1跖骨 中轴线的关系。正常两线应当重叠。跖骨线位于距骨 线背侧时,表示跖骨头背伸。跖骨线位于距骨线跖侧 时,表示跖骨头跖屈。
二:侧位片观察和测量

拇外翻诊断标准

拇外翻诊断标准

拇外翻诊断标准拇外翻,又称为扁平足,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主要表现为足弓塌陷、足部向内翻转。

针对这一问题,临床上制定了一套拇外翻诊断标准,帮助医生准确判断和诊断患者的情况。

下面将详细介绍拇外翻诊断标准。

一、足部外观观察1. 前足部宽度- 正常:前足部宽度等于后足部宽度;- 异常:前足部宽度明显大于后足部宽度。

2. 足弓垂直高度- 正常:正常足部有明显的足弓高度;- 异常:拇外翻患者足弓高度减小或完全塌陷。

3. 足跟外翻程度- 正常:足跟与小腿呈直角;- 异常:足跟与小腿呈外翻角度。

二、足部功能评估1. 步态评估- 正常:走路时脚掌能够完全着地;- 异常:足部前半部分不能很好地接触地面,脚内翻较明显。

2. 端踝运动范围- 正常:足背向背侧伸展,足内翻角度小于10度;- 异常:足背向背侧伸展受限,足内翻角度大于10度。

3. 触地面迅速程度- 正常:足跟迅速着地,整个脚掌均可平稳接触地面;- 异常:足跟着地较晚,只有脚前部能够接触地面。

三、足部骨骼影像检查1. X光检查- 正常:足部骨骼结构正常,足弓完整;- 异常:足弓塌陷呈平扁形状,跖骨中部与前足部较高。

2. CT或MRI检查- 正常:关节和软组织结构正常,无骨骼或软组织畸形; - 异常:跖骨中部扁平,对骨关节发生改变。

四、足底压力分布测定1. 足底压力测量系统- 正常:足底压力分布均匀,无明显压力集中区域;- 异常:足底压力集中在中部和内侧。

2. 压力指标分析- 正常:足底压力力线较直,中部、外侧和内侧受力均匀;- 异常:足底压力力线呈S状,中部和内侧受力较大。

以上就是拇外翻诊断标准的详细介绍。

通过对足部外观观察、足部功能评估、足部骨骼影像检查以及足底压力分布测定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评估,医生能够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拇外翻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鉴于诊断标准的重要性,患者在就医时应选择有经验的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以便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
谢谢!
39
足背侧
拇长伸肌腱通过关节背侧止 于远节趾骨基底背侧。
拇短伸肌腱止于近节趾骨基 底背侧。
拇展肌腱止于近节趾骨基底 内侧。
足底侧
拇长屈肌腱通过内、腓侧籽 骨间沟,向远侧止于远节趾 骨基底.
拇短屈肌腱在跖趾关节跖侧 分为内、外侧腱两部分,分 别经籽骨止于近节趾骨基底 内、外侧跖面
21
第1跖趾关节可主动背伸50°~ 60°,被动背仲最大可达90°; 主动跖屈30°~ 40°,被动跖屈 45°~50°
29
一:前后位观察和测量
第4、5跖骨夹角 第4、5跖骨中轴线的夹角。此角一般 <5°
30
一:前后位观察和测量
跖骨伸出长度(MPD) 以第1、2跖骨轴线交点为圆心分 别向第1、2跖骨远端关节面画 弧,两弧之间距为第1、2跖骨 相对长度
31
一:前后位观察和测量
胫侧籽骨位置(TSP) 观察胫侧籽骨相对于第1跖骨中轴 线的关系,将籽骨从跖骨头颈部的胫侧缘向腓侧缘划 分为7个部位。
4
拇趾外翻后,第一跖骨头内侧骨 赘形成,与鞋面摩擦,形成滑囊 炎,成为拇囊炎
5
在第一跖骨头背侧突出并伴有滑囊炎者, 又被称为背侧拇囊炎
6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7
由于拇外翻后常常伴有足的其他部位病变,如锤状趾、 跖骨痛、小趾滑囊炎、扁平足等,因此,又有人称拇 外翻为“拇外翻复合体”或“拇外翻综合征”
22
足的x线测量对于进一步了解拇外翻的病理及设计手术 方案是非常重要。负重足的基本功能,很多足的畸形 在负重状态下可以表现得更清楚。一些测量指标在负 重和非负重状态下可以明显不同。足部各种x线测量一 般都是在足负重位摄片下完成。手术前常规需要拍摄 患足负重位、前后位和侧位,根据需要拍摄足的非负 重位内旋斜位和籽骨轴位。
1
概述
拇外翻:也叫大脚骨病,是指拇趾向外偏斜超过正常生理角 度的一种足部畸形,是目前最常见的足病之一。一般认为拇 趾的外翻角>15º可诊断为拇外翻。
>15度
2
A为正常,B图中拇外翻角约15°,C、D、E的拇外翻 角以15°递增。
3
但一部分人拇趾外翻虽 然超过此角度而没有 症状,而另一部分人 拇趾外翻角度虽然不 到15°,却有拇囊部 位的疼痛。
8
文献报道拇外翻发病率从2%—50%, 差别很大
9
女性发病多于男性,男女比例 约1︰9~1︰15。
10
致病因素
一。鞋袜因素 拇外翻患者大多出现在人类使用鞋的时代里,穿鞋过紧, 前足受压是拇外翻的一个病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高 跟鞋引进日本,但随之而来的是拇外翻患者快速增多。 中国的研究数据表明穿高跟鞋者拇外翻患病率为不穿高 跟鞋的15倍。但穿鞋并不是引起拇外翻的唯一因素。
第1跖骨头远端呈椭圆形, 与近节趾骨基底的凹形 关节面形成关节
18
第一跖趾关节两侧有扇形的侧副 韧带、止于籽骨的悬韧带,跖侧 有厚韧的足底韧带(又称为跖板)
19
拇趾籽骨是组成第1跖趾 关节的重要结构,起着 保护屈拇长肌腱和跖骨 头的作用,同时类似一 个滑车增加了屈拇长、 短肌腱的力量。
20
拇趾跖趾关节周围有6条肌腱通 过或附着
32
一:前后位观察和测量
跖、趾关节面相对关系:分别连接第1跖趾关节跖骨远 端关节面内、外侧缘的连线和近节趾骨近端关节面内、 外侧缘的连线, 根据两条关节 面连线的相对 关系,可分为 三种关系
33
一:前后位观察和测量
第1跖骨远端关节面形态 从前后位X线上可以观察到第 1跖骨头有着不同的形态。一般可分为三种:①圆形, 比较不稳定。②方形,较稳定。③中央脊形,较稳定
34
一:前后位观察和测量
内侧跖楔关节面倾斜角(MTCA) 从内侧楔骨内侧缘划 一连线,内侧楔骨远端 关节面作一连线,后者 与前者垂线的交角。一 般为8°~10°。
35
二:侧位片观察和测量
第1跖骨倾斜角 第1跖骨中轴线和地面水平线的夹角。 正常约为15°。此角对于术前选择手术方式意义不大, 可以作为术后判断第1跖骨位置的一个参考。
14
虽然拇趾的外翻畸形一目了然, 很快就能作出诊断,但相关的病 理改变,需要仔细的检查方能更 加清楚地了解。
15
16
病理
➢ 第1跖骨内收。 ➢ 第1、2跖骨间夹角(IMA)增大。 ➢ 拇外翻角(HAA)增大。 ➢ 软组织平衡改变。
17
第1跖趾关节由两个关节构成。
跖骨头关节面延伸于跖 骨头的跖侧,并被一嵴 分为两个斜形关节面分 别与胫、腓侧籽骨成关 节
23
一:前后位观察和测量
拇外翻角(HAA) :拇趾跖骨中轴线与近节趾骨中轴 线之夹角。正常 为15°~20°
24
一:前后位观察和测量
第1、2跖骨间夹角(IMA): 第1、2跖骨中轴线之夹角。 正常为9 °拇外翻时此角通常大于正常。
25
一:前后位观察和测量
近端关节面固有角(PASA或DMAA) 第1跖骨远端关节面内、外两点引 一连线,跖骨中轴线与上述连线 有一交点,经此交点做关节面连 线的垂线,该垂线与跖骨中轴线 的夹角。正常人一般<7.5°。
11
致病因素
二。遗传因素 有专家研究报道:69.48%患者有家族史,其中55%
的患者在20岁之前就出现了拇外翻 至少50%以上的患者在20岁之前就已经发生拇外翻
12
致病因素
三。足部结构异常 第1跖骨内翻 第1跖骨过长 前足或拇趾的旋前 跖趾关节形态异常 扁平足
13
致病因素
其他因素 (1)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 (2)小儿麻痹后遗症 (3)创伤
26Biblioteka 一:前后位观察和测量远端关节面固有角(DASA) 通过近端趾骨中线与趾骨 近端关节面连线交点引关节面 连线的垂线,该垂线与近端趾 骨中线之夹角。正常人一般<7.5°。
27
一:前后位观察和测量
拇趾间外翻角(HAIA) 拇趾远、近节趾骨中轴线交 角。正常<10°。
28
一:前后位观察和测量
跖骨内翻角(MAA) 跖楔关节和 舟楔关节内侧缘连线中点与第5 跖骨、骰骨关节和跟骰关节外缘 连线中点相连,通过该线与第2跖 骨中线交点做一垂线,此垂线与 第2跖骨中线夹角。正常人一般<15°。
36
二:侧位片观察和测量
第1跖骨相对于距骨关系 比较距骨颈中轴线和第1跖骨 中轴线的关系。正常两线应当重叠。跖骨线位于距骨 线背侧时,表示跖骨头背伸。跖骨线位于距骨线跖侧 时,表示跖骨头跖屈。
37
二:侧位片观察和测量
第1、2跖骨关系 分别画出第1、2跖骨干背侧缘,比较 两者之间的关系。正常时,两重叠或平行。在第1跖骨 头背伸或跖屈时,可见两者成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