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血液系统疾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血液系统疾病总论》PPT课件
[发病情况]:普遍
[铁的代谢]
一、铁的分布: • 2/3在血红蛋白内 • 15%在肌红蛋白中 • 3-4mg在血浆中 • 10mg在细胞各种酶中 • 男性1000mg贮存铁 • 女性300~400mg贮存铁
体内铁大致分为两大部份: • 功能状态铁 • 贮存铁
二、铁的来源和吸收
1、铁的来源: (1)内源铁 (2)外源铁 (3)输血、铁剂治疗(病理情况下) 2、铁的吸收: (1)肉类食品:20% (2)植物食品:1%~7%
2、造血调节异常所致贫血
• 骨髓基质细胞受损所致贫血 • 淋巴细胞功能亢进所致贫血 • 造血调节因子水平异常所致贫血 • 造血细胞凋亡亢进所致贫血
3、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
(1)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利用障碍所 致贫血
(2)缺铁和铁利用障碍所致贫血
(二)、红细胞破坏过多
1、红细胞内在缺陷 • 红细胞膜异常(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
一、按贫 血 的 程 度分:
• 轻度贫血:Hb:>90g/L~正常下限 • 中度贫血:Hb:60g/L~90g/L • 重度贫血:Hb:30g/L~59g/L • 极重度贫血:Hb<30g/L
二、根据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
类型
MCV(fl) MCHC(%) 常见疾病
大细胞性贫血 正常细胞性贫血
>100 32~35 80~100 32~35
• 机械性溶血性贫血(人工心脏瓣膜、微血管病性、行军性血红蛋白尿) • 其他(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脾功能亢进等)
(三)、失血
• 急性失血后贫血
• 慢性失血性贫血
[临床表现]
贫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
• 贫血的病因 • 贫血的程度 • 贫血的速度 • 贫血时血容量下降的程度 • 机体对缺氧的代偿能力和适应能力
[铁的代谢]
一、铁的分布: • 2/3在血红蛋白内 • 15%在肌红蛋白中 • 3-4mg在血浆中 • 10mg在细胞各种酶中 • 男性1000mg贮存铁 • 女性300~400mg贮存铁
体内铁大致分为两大部份: • 功能状态铁 • 贮存铁
二、铁的来源和吸收
1、铁的来源: (1)内源铁 (2)外源铁 (3)输血、铁剂治疗(病理情况下) 2、铁的吸收: (1)肉类食品:20% (2)植物食品:1%~7%
2、造血调节异常所致贫血
• 骨髓基质细胞受损所致贫血 • 淋巴细胞功能亢进所致贫血 • 造血调节因子水平异常所致贫血 • 造血细胞凋亡亢进所致贫血
3、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
(1)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利用障碍所 致贫血
(2)缺铁和铁利用障碍所致贫血
(二)、红细胞破坏过多
1、红细胞内在缺陷 • 红细胞膜异常(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
一、按贫 血 的 程 度分:
• 轻度贫血:Hb:>90g/L~正常下限 • 中度贫血:Hb:60g/L~90g/L • 重度贫血:Hb:30g/L~59g/L • 极重度贫血:Hb<30g/L
二、根据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
类型
MCV(fl) MCHC(%) 常见疾病
大细胞性贫血 正常细胞性贫血
>100 32~35 80~100 32~35
• 机械性溶血性贫血(人工心脏瓣膜、微血管病性、行军性血红蛋白尿) • 其他(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脾功能亢进等)
(三)、失血
• 急性失血后贫血
• 慢性失血性贫血
[临床表现]
贫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
• 贫血的病因 • 贫血的程度 • 贫血的速度 • 贫血时血容量下降的程度 • 机体对缺氧的代偿能力和适应能力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ppt课件
组织
二价亚铁
三价高铁(Fe3+)
(Fe2+)
与转铁蛋白分离
高铁还原为亚铁
血红蛋白
二价亚铁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ppt课件
21
5.铁的贮存和排泄
贮存-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贮存于 肝、脾、骨髓等器官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排泄-每天铁的排泄量不超过1mg,主要 从粪便中排出,少数由尿、汗液排出,哺 乳期妇女每天从乳汁中排出铁约1mg。
<32 缺铁性贫血、铁粒幼 细胞性贫血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ppt课件
7
2、按血红蛋白浓度分类
贫血程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度
血红蛋白浓度
> 90 g/L 60~90 g/L 30~59 g/L
< 30 g/L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ppt课件
临床表现
症状轻微
活动后气促、 心悸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ppt课件
1
贫血病人的护理
❖ ▲缺铁性贫血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巨幼细胞性贫血 ❖ ▲溶血性贫血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ppt课件
2
教学目标
❖ 掌握缺铁性贫血、再障的定义、临床表现、 护理
❖ 掌握贫血的临床表现 ❖ 熟悉缺铁性贫血、再障的病因、治疗要点 ❖ 了解缺铁性贫血、再障的发生机制及实验室
红蛋白铁,其他为肌红
蛋白铁、转铁蛋白铁及
体内铁
乳铁蛋白、酶和辅因子
(男性50~55mg/kg,结合的铁)
女性35~40mg/kg) 贮存铁(包括铁蛋白和
含铁血黄素,
男性为1000mg,女性 为300~400mg)
血液病讲课PPT课件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液检 查,及早发现血液异常。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苯、 甲醛等,减少职业暴露和环
境污染。
控制慢性疾病:如高血压、 糖尿病等,积极治疗,预防
并发症。
早期筛查与诊断方法
血液常规检查:通过血常规检查发现异常指标,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 板数量及形态异常等。
骨髓检查:通过抽取骨髓液进行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血液病类型。
治疗:以化疗、 放疗和免疫治疗 等综合治疗为主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定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 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以骨 髓造血功能衰竭和并发症多发为 特征。
症状:贫血、出血、感染、肝脾 肿大等,病情进展可出现骨髓纤 维化、白血病等并发症。
病因:多数患者年龄较大,病因 不明,可能与遗传、环境和基因 突变等因素有关。
单击
常见血液病类型
血液病患者护理 与康复
血液病概述
血液病治疗方法
血液病预防与早 期筛查
定义与分类
血液病的定义: 指原发或累及血 液和造血器官的 疾病,包括红细 胞、白细胞和血 小板等血液成分 的质和量异常引 起的疾病。
血液病的分类: 根据病因、发病 机制和病理特点, 血液病可分为红 细胞疾病、白细 胞疾病、出血性 疾病等。
定期检查与监测的重要性
定期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血液病的迹象,提高治愈率。 监测病情变化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减少并发症。 早期筛查可以发现潜在的血液病风险,采取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与监测是血液病预防与早期筛查的重要手段。
基因治疗:利用 基因工程技术来 修复或替换病变 细胞的缺陷基因, 从而达到治疗目 的。
免疫治疗:通过 调节患者的免疫 系统来攻击病变 细胞,例如 CAR-T细胞疗 法。
心理护理与支持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苯、 甲醛等,减少职业暴露和环
境污染。
控制慢性疾病:如高血压、 糖尿病等,积极治疗,预防
并发症。
早期筛查与诊断方法
血液常规检查:通过血常规检查发现异常指标,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 板数量及形态异常等。
骨髓检查:通过抽取骨髓液进行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血液病类型。
治疗:以化疗、 放疗和免疫治疗 等综合治疗为主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定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 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以骨 髓造血功能衰竭和并发症多发为 特征。
症状:贫血、出血、感染、肝脾 肿大等,病情进展可出现骨髓纤 维化、白血病等并发症。
病因:多数患者年龄较大,病因 不明,可能与遗传、环境和基因 突变等因素有关。
单击
常见血液病类型
血液病患者护理 与康复
血液病概述
血液病治疗方法
血液病预防与早 期筛查
定义与分类
血液病的定义: 指原发或累及血 液和造血器官的 疾病,包括红细 胞、白细胞和血 小板等血液成分 的质和量异常引 起的疾病。
血液病的分类: 根据病因、发病 机制和病理特点, 血液病可分为红 细胞疾病、白细 胞疾病、出血性 疾病等。
定期检查与监测的重要性
定期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血液病的迹象,提高治愈率。 监测病情变化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减少并发症。 早期筛查可以发现潜在的血液病风险,采取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与监测是血液病预防与早期筛查的重要手段。
基因治疗:利用 基因工程技术来 修复或替换病变 细胞的缺陷基因, 从而达到治疗目 的。
免疫治疗:通过 调节患者的免疫 系统来攻击病变 细胞,例如 CAR-T细胞疗 法。
心理护理与支持
血液系统疾病常见课件
04
淋巴瘤
淋巴瘤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 巴瘤两类。
详细描述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系统的肿瘤,可以发生在淋巴结、脾脏、骨髓等淋巴组织 丰富的地方。根据组织学特点和临床表现,淋巴瘤可以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 霍奇金淋巴瘤两类。
淋巴瘤的症状体征
03
白血病
白血病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两类。
详细描述
白血病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异常增殖而导致的疾病,这些异常的细胞在骨髓中大量积累,抑制正常造血功能。急性 白血病细胞分化停滞在早期阶段,导致大量异常原始细胞在骨髓中积累。慢性白血病则由造血干细胞的恶性转化 引起,细胞分化相对成熟。
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血小板功 能检查等。
VS
治疗
出血性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补充血容量、 止血治疗、病因治疗等。根据不同的病因 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最 佳的治疗效果。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 量不足,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和 营养物质给身体组织,导致疲乏 、无力等症状。
贫血的分类
根据红细胞数量、大小、形态和 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贫血可分 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 溶血性贫血等类型。
贫血的症状与体征
症状
贫血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乏力、 心悸、气短等症状,严重贫血可能导 致晕厥、水肿等。
• 详细描述:淋巴瘤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淋巴结活检,通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确定肿瘤的性质和类型。治疗淋巴 瘤的方法包括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根据肿瘤的类型和分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化疗是常用的治疗 方法之一,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放疗则通过高能射线照射肿瘤部位,杀死肿瘤细胞或抑制其 生长。免疫治疗则利用免疫系统的作用,通过使用免疫调节剂或单克隆抗体等手段,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杀伤肿瘤细胞。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3
伴随症状
口腔黏膜血泡; 呕血、黑便;喷 射性呕吐甚至昏 迷;肝脾淋巴结 肿大等。
(三)心理-社会资料
焦虑、担忧 、 紧张、惊骇、 惧怕、抑郁、 悲观等情绪。
(四)辅助检查
出血时间延长 血小板计数减少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凝血时间延长
血管异常 和血小板异常
性出血
凝血功能 障碍性出血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病人常感不安,易激 动、生气或忧虑,严重 者常有烦恼和自卑,不 愿参加社交活动。
(四)辅助检查
1 血常规血涂片
有助于贫 血
诊断及分 类;
可判断贫 血
的性质和 类型
2.网织红细胞计数
了解红 细胞 增生情况,
作 为判断贫 血疗 效的早期 指标
3 骨髓穿刺
任何不 明原
因的贫 血都
应做骨 髓穿
刺, 必 要时
(三)心理-社会资料
病人因反复感染常 有忧郁、无助感;严重 者因病情危重、治疗效 果不佳常出现焦虑、沮 丧,甚至绝望,家人常 因经济压力大,照顾能 力有限而忧心忡忡。
(四)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
病致凝 血因子
缺乏等 评估时
还应注 意病人
的家族 史、过
敏史。
(二)身体评估
1
出血的部位
皮肤黏膜出 血最常见,内脏 出血较为严重, 尤以颅内出血多 危及生命。
2
出血程度
轻度 一次出血量小 于500ml,无明显临 床征象。中度出血 量达500~1000ml, 收缩压低于90mmHg。 重度出血量大于 1000ml,收缩压低 于60mmHg,心率120 次/分以上。
(二)病因
成熟的白 细胞数量↓ 或质量异常
血液系统疾病PPT课件
.
8
年龄 性别 诱因 起病 出血
血小板
急性型
慢性型
2-6岁多
20-40岁
男女均可
女多
1-3周前有R感染史
无
急
缓
严重,常有粘膜及内脏 月经过多为主 出血
常<20×109/L
常在30-80×109/L
巨核细胞
血小板寿命 病程
轻度↑或正、幼稚型↑、显著↑、颗粒为
无产板
主、产板↓
1-6h
1-3天
2-6周,4个月↓ .
.
5
病因与机制
1.感染 2.免疫因素
⑴ 50-70%有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 ⑵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
.
6
3.肝、脾因素
①肝脾破坏抗体结合的血小板 ②脾产生抗体(IgG)
4.雌激素:抑制PLT生成且刺激单一巨C对抗体结 合血小板的清除。
.
7
临床表现
1.出血 2.贫血 3.脾轻度肿大
②良效:无或基本无出血,血小板升至50×109/L 以上或较原来水平升高30×109/L以上,持续2个 月;
③进步:出血改善,血小板有所上升,持续半月 以上;
④无效:出血及血小板计数均无改善。
.
23
血友病(hemophilia)
概念 常见的一组遗传性凝血因子
缺乏症。分血友病甲、乙两型,血友 病甲缺乏凝血因子Ⅷ,血友病乙缺乏 凝血因子Ⅸ,血友病甲80%。
③使用糖皮质激素有禁忌者。
• 禁忌症:
①年龄小于2岁;
②妊娠期;
者。
③因其他疾病不能耐受手术
.
18
免疫抑制剂治疗
不宜首选
适应证:①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疗效不佳。
血液系统疾病ppt课件
第二章 贫血概述
定义: 贫血是指外周血液的RBC容量减少,低 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症状。 我国标准:海平面地区,成人男性Hb<
120g/l,女性<110g/l,孕妇< 100g/l,即为贫血。
WHO标准(1972):比我国各↑10g/l。
分类
按贫血进展速度分:急性、慢性贫血 按RBC形态分: 按贫血程度分: 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分: 按发病机制或病因分 :可反映贫血的病理本质
贫血的细胞学分类
类 型
大)
>100
80~100
常见疾病
32~35
32~35
巨幼贫、溶贫、MDS
AA、纯红AA、急性 失血、溶血性贫血、 IDA、铁粒幼贫血、 海洋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80
<32
贫血的严重度划分标准
轻度贫血: Hb >90g/l(低于正常低限) 中度贫血: Hb 60~90g/l 重度贫血: Hb 30~59g/l 极重度贫血:Hb <30g/l
淋巴系统
中枢淋巴器官:
胸腺、胚胎肝、出生后的骨髓
周围淋巴器官:
淋巴结、扁桃体、脾、沿消化道及 呼吸道分布的淋巴组织。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骨髓中的幼单核细胞、血液中的单核细 胞。 巨噬细胞(淋巴结、脾、结缔组织、肺 泡等处巨噬细胞,肝脏的kupffer细胞, 神经系统的小神经胶质细胞等)。
症、恶组等。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疾病:ML、ALL、CLL、MM。 造血干细胞疾病:AA、PNH、MDS、ANLL、骨纤等。 脾功能亢进: 出血性及血栓性疾病:血管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凝血障碍性疾病、DIC、血栓性疾病。
血液系统
组成: 血液
小儿血液系统疾病总论PPT课件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广泛应用
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治疗小儿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尤其对 于某些难治性疾病,如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免疫治疗的探索
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在小儿血液系统疾病中展现出良 好的应用前景,但仍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风险。
小儿血液系统疾病的未来研究方向
病因学研究
01
深入探讨小儿血液系统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为预防和治疗
提供更多思路。
个体化治疗
02
根据患儿的基因型、病情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
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新型治疗方法的研发
03
继续探索和研发新型治疗方法,如靶向治疗、细胞免疫治疗等
,以期为患儿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谢谢
THANKS
案例一:小儿贫血的诊疗过程
总结词
诊疗过程详解
详细描述
介绍小儿贫血的诊疗过程,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诊断标准 等环节,重点强调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的重要性。
案例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疗过程
总结词
诊疗过程详解
详细描述
介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疗过程,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和 治疗方案等环节,重点强调个体化治疗和长期随访的重要性。
小儿血液系统疾病总论ppt课 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绪论 • 小儿血液系统疾病的分类与特点 • 小儿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绪论
CHAPTER
血液系统的基本概念
血液系统是人体内负责产生红细 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以及维持 体内液体平衡、免疫功能和运输
白细胞疾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治疗小儿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尤其对 于某些难治性疾病,如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免疫治疗的探索
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在小儿血液系统疾病中展现出良 好的应用前景,但仍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风险。
小儿血液系统疾病的未来研究方向
病因学研究
01
深入探讨小儿血液系统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为预防和治疗
提供更多思路。
个体化治疗
02
根据患儿的基因型、病情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
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新型治疗方法的研发
03
继续探索和研发新型治疗方法,如靶向治疗、细胞免疫治疗等
,以期为患儿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谢谢
THANKS
案例一:小儿贫血的诊疗过程
总结词
诊疗过程详解
详细描述
介绍小儿贫血的诊疗过程,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诊断标准 等环节,重点强调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的重要性。
案例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疗过程
总结词
诊疗过程详解
详细描述
介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疗过程,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和 治疗方案等环节,重点强调个体化治疗和长期随访的重要性。
小儿血液系统疾病总论ppt课 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绪论 • 小儿血液系统疾病的分类与特点 • 小儿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绪论
CHAPTER
血液系统的基本概念
血液系统是人体内负责产生红细 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以及维持 体内液体平衡、免疫功能和运输
白细胞疾病
血液系统课件ppt
(异物表面)
XI HK IX
Ca2+ XIa IXa
XII XIIa
VIIIa
Ca2+
PL Xa
Va Ca2+
XIII
II
PL IIa Ca2+
I
Ia CXa2I+ IIa CLIa
促凝血药(coagulants)
通过激活某些凝血因子,使血液凝固 性增强,防治由于凝血功能低下导致得出 血性疾病得药物
硫酸亚铁、枸橼酸铁铵、右旋糖酐铁
体内得铁约95%用于合成Hb 铁也就是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系统、 过氧化物酶等必要成分
铁缺乏可引起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即 缺铁性贫血
铁的吸收利用
1. 吸收形式与部位 口服铁剂以无机Fe2+形式在十二指肠 及空肠上段吸收(食物中铁均为Fe3+ )
2、 转运 吸收后进入骨髓供造血,或与肠粘膜 转铁蛋白结合以铁蛋白形式储存
注射100、400、800U/kg,抗凝活性t1/2分 别为1、2、5与5小时
♛ 肺栓塞、肝硬化患者t1/2延长
临床应用
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止血栓形成与扩
大(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脑栓塞以及 急性心肌梗塞)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应用
可防止纤维蛋白原及其她凝血因子耗竭 导致得继发性出血
心血管手术、心导管、血液透析等抗凝
三、维生素B12
为含钴复合物,存在于动物肝、肾、 心脏以及蛋、乳类食品中 细胞人分体裂维与生维素持B神12经必须组从织外髓界鞘摄完取整,所为 必需
药用维生素B12为氰钴胺与羟钴胺
体内过程
因子”维结生合素才B1能2必免须受与胃胃液壁消细化胞而分进泌入得空“肠吸内 收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应用抗生素前积极寻找感染源: 双份血培养(外周静脉和导管处) 与患儿症状相关的体液或分泌物的培养: 如咽拭子 痰培养 大便培养 中段尿培养 脑脊液培养 糜烂处分泌物培养等
前降钙素(PCT)检测 正常条件下,人血清PCT含量极低 ,全身 严重细菌感染和脓毒症等异常情况下,血 浆PCT异常升高,细菌内毒素是诱导PCT产 生的主要原因。 需血微,需时短 在感染发生后几小时PCT值就升高,如果 >10ng/ml表明有脓毒血症和严重的细菌感 染
肺念珠菌病: 首选氟康唑 联合应用:卡泊芬净、伏立康唑、 伊曲康唑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卡泊芬净、伏立康唑、伊曲康唑、 两性霉素B 氟康唑对肺曲霉菌感染无效
肺隐球菌病: 首选氟康唑 肺孢子菌肺炎: TMP-SMZ是首选,疗程2-3周 卡泊芬净有一定疗效
感染性疾病的预防
大多数感染发生在化疗过程的骨髓抑制期, 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数量有密切关系, 中性粒细胞越低,持续时间越长,感染发 生率越高,感染越重。 在化疗过程中根据患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的 程度进行感染的预防。
儿童血液系统疾病
1
儿童常见的血液病 引起感染的原因
合并感染的诊断方法
2 3 4
5
治疗原则与药物选择
感染性疾病的预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儿童常见的血液病 营养性贫血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急性白血病 恶性淋巴瘤 再生障碍性贫血
引起感染的原因
年龄因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 应用化疗药物后骨髓抑制 药物导致黏膜损伤 住院时间长院内感染发生率高 病情重治疗操作多
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宿主因素 + 临床证据 + 有诊断意义的微生物学证据
宿主因素:基础疾病、原发/继发免疫缺 陷病、侵入性操作、环境危险 因素 临床证据:症状和体征、影像学特征 微生物学证据:合格标本镜检发现菌丝、 真菌培养阳性
目前公认儿科抗真菌药物预防适应症: 粒细胞减少的血液系统疾病患儿 造血干细胞移植、慢性肉芽肿患儿
常见感染部位: 呼吸道感染最多见 化疗后黏膜损伤并感染 肠道感染 皮肤软组织感染 泌尿系感染 肛周脓肿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可考虑加用氨基糖甙类 抗生素,但需监测肾功及血药浓度: 严重的黏膜炎 腹泻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严重的腹痛或伴有败血症的证据:如低血 压、休克等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可考虑应用万古霉素: 明显的导管相关性或软组织的感染 已知在前12周内感染过耐药的肺炎球菌或 对新青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 有败血症的证据或休克的表现 存在或可疑存在脑膜炎等
粒缺时预防感染具体方法: 普通病房患儿戴口罩,减少或谢绝探视 口腔护理(口洁素漱口、软食),出现口 腔粘膜溃疡及时治疗 肛门卫生(每天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保 持大便通畅 食物、餐具、玩具应灭菌 当白细胞降至1.0X109/L,口服SMZco。 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接触患儿前 洗手。
全身严重细菌感染和脓毒症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细菌与病毒性感染鉴别诊断 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患者细菌感染并 发症监测 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与感染并发症的鉴别 诊断
治疗原则与药物选择
由于化疗方案不断改进,儿童白血病 的无 病存活率不断上升,但强化疗或患儿病情 未缓解所引起粒细胞减少是导致合并感染 的重要因素。 诱导及巩固治疗是整个治疗的关键阶段, 与患儿长期疗效密切相关,,但是此阶段也 是感染的高发期。 积极预防、控制感染,是保证化疗顺利进 行的关键。
如果广谱抗生素使用3-5天体温不降则应重 新进行病灶和病原的检查和评估,5-7天患 儿仍持续发热或中性粒细胞缺乏短期不会 恢复,应考虑加用抗真菌药物预防二重感 染。 如出现口腔及鼻、肺等部位的真菌感染要 及时给予局部和全身的抗真菌治疗 。 还需注意卡氏肺囊虫肺炎的预防
真菌感染不容忽视 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 药物的广泛应用、各种导管的留置以及呼 吸机的普及,加之对免疫缺陷病和真菌感 染诊断水平的提高,临床上儿童侵袭性真 菌感染1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肺部是侵袭性真菌感染最常见的部位。 《中华儿科杂志》2009年2期已刊出“儿童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治指南”(2009版)
当粒细胞绝对值< 0. 5 ×109/ L 时,感染 发生率明显升高; < 0. 1 ×109/ L 时败血症及其他严重感染 更易出现; 患者免疫力低下,多为混合感染且严重, 并发症多,因此应采用广谱、抗菌活性强 的药物和降阶梯治疗方式,以免丧失治疗 时机。
合并感染的诊断方法 血常规 C反应蛋白 细菌培养 前降钙素
当中性粒细胞计数<0.5X109/L时,称为中 性粒细胞缺乏。此时患严重细菌感染的危 险性很大。 由于患儿体内粒细胞缺乏,感染难以局限, 局部症状往往不明显,仅仅表现发热或不 发热,直接表现循环不好和血压下降。亚 太地区和St.jude ALL患儿粒缺伴感染治疗 指南,通常采用的策略:
一旦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时,直接 应用静脉注射广谱抗生素,如3、4代头孢 菌素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院内感染的细菌与院外的感染相比,其细 菌的耐药现象更为多见,而亚胺培南/ 西司 他丁的抗菌谱极广,特别适应于各种细菌 的混合感染,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 以及尚未确定病原菌的早期治疗。
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因其疾患的影响、 频繁、强烈的多药联合化疗所致的粒细 胞减少/缺乏及免疫功能降低往往导致感 染。 再障病例因骨髓衰竭、三系降低、 使用皮质激素等因素导致免疫活性细胞 显著减少,发生感染的机会也增高。 血液病并发的院内感染较难控制, 已成为血液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每次中性粒细胞 减少,就平均产生1 次发热,而发热是严 重感染的主要症状之一。 大约只有30 %~50 %的发热可以找 到明确的原因。 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 乏者,一旦体温> 38. 5 ℃,持续2小时 以上,不管能否明确感染部位,均应视 为严重感染。
预防感染的环节有: 化疗患儿应安置在相对洁净无菌的病区 有条件中性粒细胞减少者应住入层流室 医护人员应严格无菌操作 加强对患者呼吸道、消化道、口腔及肛周 的护理 同时加强支持疗法,必要时使用G-CSF、 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 GM-CSF) 缩短 粒缺期持续时间,降低患儿医院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