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教案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优秀教学案例

(四)总结归纳
1.教师总结:对英国制度创新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进行归纳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归纳:引导学生结合讨论成果,自主归纳英国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3.知识拓展:讲解英国制度创新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以及其对我国现实改革的借鉴意义。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展示英国历史的相关图片、地图和文献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英国制度创新的历史背景和氛围。
2.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英国制度创新相关的视频片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3.创设虚拟场景,让学生扮演英国历史人物,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英国制度创新的过程。
4.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或相关展览,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增强对英国制度创新的理解和认同。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设计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通过调研、讨论、制作展板等方式,共同探究英国制度创新的过程和影响。
3.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4.,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英国制度创新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思考其对我国现实改革的借鉴意义。
2.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发展潜力,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一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教案 (2)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内容分析】教材分为两个小目,一是“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二是“责任内阁制形成”。
本课的线索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完善以及发展。
第一目中13世纪《大宪章》的签订,说明了英国的议会制度是有其历史传统。
而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后,签订《权利法案》后,英国君主立宪制正式形成。
第二小目“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介绍英国内阁的形成以及其职责,重点讲解英国内阁的运行原则,区分首相、英王、内阁以及议会在国家管理中所承担的不同职责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第三单元主要讲述的就是近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建立与发展,旨在展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文明。
而本课作为整个单元的第一课,正是因为在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过程中,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具有开创性的意义的,对后来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例子。
在此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君主制只有向君主立宪制转变,才有可能保留下来。
必修二、必修三相关联系:必修二第8课《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英国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经济基础。
【学情分析】面对信息传播如此迅速的现代社会,大部分学生在电视新闻或者影视作品中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关于英国王室的事情。
王室这种封建遗存在英国这样现代工业社会本是不应该的,但是却能和平相处至今。
学生内心一定也是有疑惑的,而这正是启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切入点。
所以在该课的教学上,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此的困惑,引起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且高一学生思维活跃,自我表现欲望强烈;具有一定的团体协作能力,能与学习伙伴合作讨论,可采用一定量的探究式学习。
【设计思路】该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整个第三单元围绕近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建立为我们呈现近代社会代议制的形成和发展,人类政治文明的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正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原则。
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更是首创,为日后的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确立提供了借鉴。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设计

1.英国君主立宪制与责任制内阁的关系。
2.英国制度创新对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影响。
3.英国制度创新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英国制度创新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通过设置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重点。
例如:为什么英国会率先进行制度创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英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责任制内阁是如何形成的?英国政党制度的发展对我国政治制度有何启示?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其特点
-讲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分析: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国王、议会和内阁的权力分配及相互制衡关系。
2.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及政党制度的发展
-讲解:责任制内阁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政治体制中的作用。
-分析:英国政党制度的形成、演变及其对政治生活的影响。
3.英国制度创新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
2.利用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通过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异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君主立宪制的特点;通过分析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过程,揭示其与君主立宪制的关系。
3.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置身于历史现场,体验英国制度创新的过程,增强学生对制度创新的认识。
例如:模拟英国议会辩论,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探讨君主立宪制、责任制内阁等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世界近现代史的基本脉络,了解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史实。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英国制度创新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历史背景知识。然而,由于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尚处于发展阶段,对英国制度创新的具体内容、特点及其影响可能缺乏深入理解。此外,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可能存在过于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
历史: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教案(岳麓版必修1)高一

第八课英国的制度创新一:课标要求:了解看《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及特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比较明朝内阁同英国内阁,加强学生通过现象发现本质以及比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教学中采用英国大选、女王、议会大厦等资料,同时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展示课下搜集到的材料,以及让学生自编自演女王、首相和议员三者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再到1832年议会改革的内容直至女子普选权的获得这一过程的学习,认识到民主的取得是经过漫长的斗争过程的。
这其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明白经济基础才是上层建筑的根本。
通过对英国近代民主政治体制特点的理解,认识历史传统地近代民主政治制度建立和发展的深刻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只有适合本国国情的制度才是最好的政治制度。
、民主和法治是人类进步的标志,通过学习英国制度的创新,使学生认识到当今中国加强法治和民主建设的重要性。
三、学情分析初中课标要求:简述《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高一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及能力,只是知识还不够丰富、能力还不够强,但高中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以及概括能力。
四、教材分析关于英国的政治制度的有关知识,学生比较陌生,而且本课的知识时间跨度大、理论抽象程度高、政治性强,所以本课主要结合有关历史资料,采取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讨论为辅。
教学重点:《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和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教学难点:英国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一:教师:国会大厦傲立在伦敦泰晤士河北岸,气势磅礴,瑰丽而肃穆,是英国法律的象征。
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Word版含答案

《英国的制度创新》
一、设计思路: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生,是高考第一轮复习课。
第一轮复习重在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把握。
在教与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综合运用概要讲述法、诱导法、史料解析法、讲练结合法等多种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资源,一方面帮助学生明确考点,注意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另一方面,注意培养学生解读史料、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课的基本流程如下:
(一)课前准备:发给学生一张试卷(试卷包括考点目标、双基要求和能力训练三部分)
布置学生课前完成双基要求的填空部分,了解基本史实、整理结构。
(二)教学过程
1.导入: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伊丽莎白二世的图片导入
2.单元概述、破题、明确本课考点目标
3.线索梳理及基本知识落实,穿插能力训练,讲练结合。
4.课堂小结:突出重点,点出英国政治制度变革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
5.课后探究。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三单元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4)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背景和发展过程,分析其性质,归纳其共同特点。
结合各国的历史情况及其宪法的制定情况,探讨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下的不同政治体制模式。
从西方和世界政治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和完善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持续发展和繁荣的作用。
2.本课在课标中的地位和作用:本专题主要讲解了从新航路的开辟到工业革命完成后近代资本主义政体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的基本过程。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是在反对封建统治的革命过程中诞生的,它的确立和发展是欧美各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伟大成果。
《英国的制度创新》是本单元第一课的内容,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有“议会之母”的称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产生的共和思想﹑君主立宪制度和国会至上的原则,对近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二)学生分析1.学生日常经验分析:通过对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的状况﹑《权利法案》以及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有了大体了解,但对英国政治制度的逐步创新没有完整的印象,也缺乏深刻的理解。
2.学生思维能力水平分析:高一学生已能理清英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形成过程的脉络,但不能分析英国政治制度创新的原因和基本特点,并做出客观评价。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大宪章》﹑《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和1832年议会改革。
2.能力与方法:通过对英国君主立宪制民主政体的形成发展过程和1832年议会改革的学习,分析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认识英国代议制形成的原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大宪章》《权利法案》以及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学习,认识制度和法律是近代民主的表现形式。
通过对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过程﹑代议制民主政治发展过程的学习,认识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通过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和完善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持续发展和繁荣的作用的学习,认识代议制是人类历史的一次飞跃,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遗产。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设计

1.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英国制度创新的好奇心,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对现实的重要指导意义。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不同的政治制度,理解制度创新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包容精神。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在学习英国制度创新的同时,认识到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势和特点,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针对英国制度创新对世界政治制度发展的影响,选择一个国家进行分析,比较其政治制度与英国政治制度的异同,并谈谈英国制度创新对该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启示。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政治制度的认识,以及英国制度创新对我国政治制度建设的借鉴意义。
作业要求:
1.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确保内容充实、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b.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英国制度创新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c.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比较英国政治制度与其他国家的异同,从中发现规律,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
3.教学过程注重以下方面:
a.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故事导入、案例分析等形式,激发学生对英国制度创新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内容,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在我国初高中历史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世界历史的基本脉络,对英国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英国的制度创新具有初步的认识,但可能对君主立宪制、责任制内阁等概念的理解尚不深入。
从认知发展角度来看,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抽象逻辑思维逐步成熟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本章节内容时,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英国制度创新的原因、过程及影响进行分析,但在理解复杂的政治制度变革时,仍需教师引导和点拨。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岳麓书社版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教案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岳麓书社版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英国制度创新的背景和形式;2.掌握英国议会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3.了解英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和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英国制度创新的进程和特点;2.引导学生理解英国议会制度的演变和功能;3.指导学生了解英国法律体系的构成和特点。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一)教学内容1.英国制度创新的起点和现实基础;2.英国议会制度的演变和特点;3.英国法律体系的构成和特点。
(二)教学方法1.授课、演讲和讨论结合,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观点;2.分组小组讨论,互相交流思想和意见;3.分组展示汇报,促进学生合作和互助。
四、教师建议(一)重点难点1.帮助学生把握英国议会制度的演变和特点;2.强调英国法律体系的构成和特点。
(二)教学方法1.把握学生思考和表达规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2.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以保证教学进程的质量和效果。
(三)教学建议1.可以设置课堂小组互动环节,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和思考;2.合理布局教学内容,注重引导学生全面理解英国制度创新和政治文明发展的整体进程。
五、课后作业1.作业一:结合自身体验和调查研究,分析英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历程和特点;2.作业二:研究英国政治制度创新和法律体系的演变历程,归纳总结重点论点和理论观点;3.作业三:从英国议会制度的演变和特点出发,探究英国政治制度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提出个人看法和建议。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我注重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结合,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和内涵特点,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有些学生在表达观点时欠缺条理和逻辑,需要引导和指导。
同时,一些教学环节也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8【教学设计】《英国的制度创新》

《英国的制度创新》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熟悉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民主政体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记忆重要历史人物、重要政治文件的名称及主要内容。
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和渐进式政治改革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民主政体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培养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
通过课堂小组讨论的方法,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和渐进式政治改革的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再到1832年议会改革的内容直至女子普选权的获得这一过程的学习,认识到民主的取得是经过漫长的斗争过程的。
这其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明白经济基础才是上层建筑的根本。
【教学重点】《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
【教学难点】英国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
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导入新课举世瞩目的英国女王钻石银禧庆典于2012年3月20日在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隆重举行。
伊丽莎白二世对上下议院议员发表了庆祝登基60周年的精彩演讲。
新课讲授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1.限制王权的开始13世纪初,大贵族迫使英王签署《大宪章》。
以后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2.资产阶级的夺权斗争(1)矛盾激化:进入17世纪,资产阶级和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新贵族日益强大。
(2)“光荣革命”:1688年,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及其妻玛丽继承英国王位,赶走詹姆士二世。
3.君主立宪制确立(1)标志:1689年,威廉接受由议会拟定好的《权利法案》,正式登基。
《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2)意义: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 法治。
自主思考 有人说:“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最新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岳麓版][教案
![最新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岳麓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260c2e90c69ec3d5bb75c2.png)
第八课英国的制度创新主备人:赵立红序号:08一、课标解读1、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英国选择君主立宪制的原因2、《权利法案》的内容、体现的原则及意义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及发展4、理解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和普选权的广泛性。
难点:英国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
三、能力与方法1.通过对《权利法案》的内容的分析,了解《权利法案》的的意义和影响。
通过内容分析其实质。
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比明朝的内阁制和英国的责任内阁制的异同。
掌握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历史现象,深入比较历史现象反映的本质。
从中获得对历史的完整的认识的能力。
课前延伸:1、古代雅典民主、罗马法律对近现代西方政治的影响2、古代雅典的民主制与近代西方的民主制有何不同?单元概览:一条主线: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二种政体: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三点基本原因(形成不同政体):①传统不同②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不同③各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同四个基本特征:①代议制民主②实行分权原则;③以立法的形式确定国家政体④实行政党政治。
预习自测:1.现代政治制度起源于()A.中国B.英国C.雅典D.美国2.英国的《大宪章》()A.保障贵族特权和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特权,限制王权B.保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限制议会权力C.制定了定期召开议会决定国家重大事宜的制度D.确立了议会主权,规定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3.1640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原因()A.詹姆斯一世宣扬“君权神授”B.新航路的开辟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议会的自由权力被国王践踏4.《权利法案》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对这一条文最准确的理解是()A.法律的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B.国王与议会共商国是成为一种制度C.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D.议会权力超过国王,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新课导入:“威斯敏斯特宫它傲然屹立在伦敦泰晤士河北岸,气势磅礴,瑰丽而肃穆,是英国法律的象征。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教案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教案岳麓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设计西安中学郭蕾【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英国制度创新的过程。
掌握具体知识点:《大宪章》、《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
2、让学生清晰的了解英国制度创新过程中的主线:由无限王权到有限王权——由国王主权到议会主权。
3、让学生理解,英国制度创新重要价值在于其创新之路是独特的,英国没有经历法国和中国那样规模大、时间长、程度深的革命斗争,即使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各种冲突的解决也不是以流血牺牲和全民运动的形式开展。
在这里,传统的旧思想恰恰是人们变革的旗帜,而试图突破传统的却被视为破坏;冲突总会以融合化解,而融合带来新的进步和新的传统。
这就是英国历史的独到之处,用一种新的途径和视角来诠释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
4、通过对英国制度创新的介绍。
重点让学生树立起大历史观,寻找英国制度的演进与世界和制的呢?英国的制度创新之路又能为中国的制度建设带来什么启示呢?本课的教学设计围绕两条线索进行:从王权无限到王权有限;从国王主权到议会主权。
第一部分:从王权无限到王权有限(王权至上到法律至上)引资料:“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
屋子可能很破旧,屋顶可能摇摇欲坠;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
”----选自十八世纪英国政治家老威廉.皮特的演讲教师提问学生:老威廉皮特是十八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家、演说家。
他的演说中有一段最著名的话,就是关于“‘破房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演说词”。
可是十八世纪时的皮特为什么能大胆的说我的房子再破国王也不能进呢?同样是十八世纪,中国正处在乾隆皇帝时期,那么乾隆皇帝有权利进普通百姓的人家吗?【设计意图】:通过一段演说词一下子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单刀直入要更生动。
这段演说词可以很好的联系主题,即由十八世纪的英国国王权利大小来引出对英国国王权利的限制过程。
岳麓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一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教案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导入:很高兴能够和大家一起度过今天美好的45分钟我们上课之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是什么?它是英国的国歌, 歌名叫《天佑女王》。
那么, 女王何以在英国的民众中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她在英国政坛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英国, 探索英国制度创新的奥秘, 揭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神秘面纱。
那么到底谁主英国政坛之沉浮呢?下面就让我们观看一段视频就英国政坛有哪些重要的关键角色?那让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关键角色国王。
一提到国王, 很多同学可能会想到中国封建时代一言九鼎的君主。
那么, 英国国王的权力又是如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当今英国女王的档案。
英国现任女王是伊丽莎白二世, 她1953年即位, 今年已经是第60年了。
就是在今年的六月份英国人为他们敬爱的已是86岁高龄的女王举行了登基60周年庆典。
那英国女王到底扮演者什么角色, 我们来看一则腾讯新闻思考问题一。
英国女王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可见, 英国女王不是这个国家的主宰。
那么议会是么?再看关键角色二:议会。
这是英国议会的档案材料。
从材料中, 我们能够看出它起源于:13世纪。
被称为议会之母。
英国议会大厦, 位于伦敦市中心的威斯敏斯特宫中, 濒临美丽的泰晤士河, 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议会大厦上著名的大本钟, 每隔15分钟敲一次, 她像一位警惕而又忠实的站岗卫士, 一丝不苟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从来没有超过一秒钟。
就是在今年, 为了庆祝伊丽莎白女王登基60周年, 大本钟改名为伊丽莎白钟。
关于英国议会的更多知识让我们来看下面材料思考问题二。
从材料中, 我们能够看出英国议会的组成。
怎么产生的?上议院: 世袭下议院: 选举。
真正享有权力的是上院还是下院?对下议院。
有哪些权力?其实用两个字就能够概括议会的权力。
怎样?议会权力至上。
下议院是由选民选出代表来, 然后他们开会来讨论国家大事, 形成国家最高权力。
这种民主的运作方式其实就是代议制。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教案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 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课标要求】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学习目的】1.掌握?权利法案?的制定、意义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过程及特点,知道1832年议会改革背景、内容和影响。
2.归纳出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探究出英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预习案1.英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1〕连续性。
近现代英国的主要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历史遗产。
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王的内阁到责任制内阁。
〔2〕渐进性。
英国制度的开展变化都是渐进式的,是政治权利由英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利转移到内阁的历史。
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开展完善。
〔3〕创新性。
英资产阶级代议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政党制〕、君主立宪制等现代政治制度在英国最早产生并开展。
2.18世纪英国内阁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有什么区别?英国内阁:①内阁掌握实权,对议会负责;君主统而不治,虚有其位。
②政治民主化的产物。
中国内阁:①内阁无实权,只负责日常事务;君主专制,大权独揽。
②皇权专制的产物。
【预习自测】1.英国流传一句话:“议会除了不能是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可以做到一切事情。
〞这句话出如今〔〕A.英国公布?大宪章?之后B.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C.1688年“荣耀革命〞之后D.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后2、〔08海南单科〕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中,1701年公布的嗣位法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
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A.防止国王独断专行B.扩大议会的权利C.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D.扩大国王的行政权3.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这说明英国责任内阁制下〔〕A.内阁可以弹劾首相 B.首相和内阁互相牵制C.内阁成员集体负责 D.首相必须对内阁负责3.历史学爱汤因比认为,英国是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驱。
高一历史教案 3.1 英国的制度创新 11(08岳麓版必修1)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一、教学目标分析(一)基本知识1.熟悉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民主政体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记忆重要历史人物、重要政治文件的名称及主要内容。
2.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和渐进式政治改革的特征。
3.了解英国代议制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经济原因。
4.正确分析英国代议制在其政治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1.通过对《权利法案》的内容的分析,了解《权利法案》的的意义和影响。
通过内容分析其实质。
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比明朝的内阁制和英国的责任内阁制的异同。
掌握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历史现象,深入比较历史现象反映的本质。
从中获得对历史的完整的认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再到1832年议会改革的内容直至女子普选权的获得这一过程的学习,认识到民主的取得是经过漫长的斗争过程的。
这其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明白经济基础才是上层建筑的根本。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和普选权的广泛性。
难点:英国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
三、教学方法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讨论式、提问式等教学方式,让学生系统接受知识,通过学生在课堂上讲述材料内容,提高学生收集资料、综合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同时利用问题讨论方法,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和分析历史问题能力。
四、教学手段采用传统教学五、教学过程(一)连续性(二)渐进性(三)创新性(二)导入新课:1、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大宪章》教师:《大宪章》签署的背景——中世纪的英国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英国国王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国王把国家的土地分赐给贵族,贵族必须向国王提供劳役和赋役。
13世纪初,英国国王在对法兰西的战争中失利,为了夺回失地,英王向贵族进一步征税征兵,加重了贵族的负担,如果有贵族拒绝的,就会遭到国王的秘密杀害。
在这种背景下,1215年,大贵族联合起来起兵,迫使英王签署了《大宪章》。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案——2021-2022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八课英国制度的创新【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熟悉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民主政体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记忆重要的历史人物、重要政治文件及主要内容;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通过自主阅读提高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阅读《权利法案》的内容,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权利分配情况和实质;注重合作、探究学习;活学活用,互动学习,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吸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基本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培养学生珍惜民主,珍视权力,增强爱国意识。
【教学重点】1、“光荣革命”后《权利法案》2、责任内阁制及英国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教学难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问题发;讨论法;创立情境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以“中国梦”为切入点,介绍“中国梦”的含义以此导进近代以来世界最伟大的梦想之一----民主国家的诞生问题1:近代第一个民主政治的国家是哪个国家?(英国)(新课学习)问题2:说到英国,在你们的严重英国是怎样的?(自由发言)问题3:现在英国女王是伊丽莎白二世,首相为卡梅伦,那么它们谁是英国真正的统治者呢?为什么?(卡梅伦,因为英国政体是君主立宪制,是一个限制王权的宪政国家。
)过渡语:那么限制王权从何而来,宪政之举又从何而立,我们学习课文第一目内容:英国的寻梦之路----君主立宪的确立一、寻梦----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自主学习1:根据课文P35内容,整理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
PPT展示:1、开端:1215年颁布《大宪章》-------标志开始限制王权问题4:为什么颁布《大宪章》?(意图:介绍背景)问题5:结合PPT《大宪章》部分文献,学生总结《大宪章》表达了什么思想?和权利的变化?(1)国王专权(2)贵族特权(1265年议会雏形)过渡语:《大宪章》开启了限制王权,议会揽权的先河,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奠定了历史传统。
岳麓版必修一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教学设计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设计知识与能力:1.熟悉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民主政体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2.记忆重要的历史人物、重要的政治文件及主要内容3.人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和渐进式政治改革的特征4.了解英国代议制的形成过程和方法:1.阅读《权利法案》内容摘要,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权力分配情况和实质2.师生讨论,探究英国确立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历史作用3.进行中西政治比较,分析英国封建时代议会的特点,提高史料分析比较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基本史实,历史、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认识到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局限性,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重点: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权利法案》内容、意义,责任内阁制难点:英国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及代议制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责任内阁制中君主、首相、议会之间的关系。
导入新课:的君主立宪制。
讲授新课:板书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大宪章: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结合背景,分析一下《大宪章》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教师:这是英国第一次明确国王也必须服从法律,没有人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实质是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和保护部分市民与骑士的利益。
这是后来《权利法案》的先声。
教师讲述:进入17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逐渐形成并壮大,国王没当回事,还吹牛逼自己“君权神授”。
各种侵犯资产阶级利益,英国议会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代表对国王推行的政策和专横行为不断进行指责,在议会中形成反对派,支持《大宪章》,要求限制王权。
结果双方矛盾愈演愈烈,爆发了1640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克伦威尔领带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取得胜利,砍了查理一世,建立独裁统治,等克伦威尔死后英国政局动荡,查理二世又要搞复辟,给他老子平冤昭雪。
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他妻子超级玛丽继承英国王位,赶走詹姆士二世,史称“光荣革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悉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民主政体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
(2)记忆重要的历史人物\重要政治文件及主要内容。
(3)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和渐进式政治改革的特征。
(4)了解英国代议制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经济原因。
(5)历史地、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它的建立和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相对君主专制而言是一种进步。
过程与方法
(1)布置学生分组预习:总结本课知识要点,课堂展示评价。
(2)阅读材料和进行中西政治比较,分析英国封建时代议会的特点。
(3)阅读《权利法案》的内容摘录,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权力分配情况和实质。
(4)师生讨论,探究英国确立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历史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的基本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2)培养教育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地、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它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阶段性产物。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局限性,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和普选权的广泛性。
难点
英国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及代议制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内阁制中君主、首相、责任制内阁之间的关系。
导入新课
新华网伦敦2007年6月27日电:英国执政党工党新任领袖布朗27日下午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邀请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届内阁,并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手中接受御玺,正式就任英国首相。
现年56岁的布朗自1997年工党执政以来一直担任财政大臣,与布莱尔一起被视为工党的两位“设计师”。
布朗准备在就任后进行1997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内阁重组,为工党在下次大选中“应对来自保守党的威胁”做好准备。
新课学习
从上述电文中就英国的政治体制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1.政治制度及权力部门之间的关系:责任内阁制、政党政治、元首世袭制、君主立宪制等。
英国国王是怎样统而不治的?
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王权至上到受到法律限制;君权神授到议会主权。
1.《大宪章》——宪法的雏形
展示《大宪章》纪念亭
1215年6月15日清晨,几十个英国贵族来到伦敦西北的温莎堡。
他们要向约翰国王递交一份请愿书,要求国王保证:遵守法律,不得再侵犯贵族们的权利。
贵族们已做好准备,谈判一旦破裂,他们的随从和铁甲骑兵将全军出动,向会场冲锋。
出乎意料地,国王浏览了请愿书后竟表示了同意。
于是《大宪章》诞生了,全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宪法的雏形诞生了。
(1)目的:为了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和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
(2)内容:学生阅读有关《大宪章》的内容,分析《大宪章》主要表达的思想。
教师强调这是英国第一次明确国王也必须服从法律,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这是后来《权利法案》的先声。
(3)《大宪章》诞生的意义
这是全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宪法的雏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规定的封建贵族权利已逐步演化成普遍的宪法权利;它树立了一条光辉的原则,即:法律高于国
王之上,连国王也不得违反!
2.“大会议”——议会的雏形
约翰王死后,继任的亨利三世撕毁了《大宪章》。
1264年,孟福尔领导一部分贵族,依靠骑士和市民的支持,击败了国王。
第二年,召集有僧侣、骑士和市民代表参加的大会议,创立了英国议会的雏形,以后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17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逐渐形成并壮大。
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下,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信奉“君权神授”,厉行君主专制,经常触犯资产阶级的利益。
英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对国王推行的政策和专横行为不断进行指责,在议会中形成了反对派,他们支持《大宪章》,积极要求限制王权。
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国王是被议会“邀请”来的,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是上帝而是议会了,并制定了《权利法案》作为国王登基的条件。
3《权利法案》
展示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1)革命的根本原因
(2)革命中的重大事件
①光荣革命:这是一场不流血的政变。
它保持了英国社会的稳定。
②《权力法案》
A.时间:1689年
B.目的:为限制王权。
C.内容(主要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立法权、财政权、军权、干涉议会的权利
学生看《权利法案》部分内容,完成思考题:《权利法案》吸取了《大宪章》的什么思想?又有哪些发展?
答:继承: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运用法律的方式限制国王的权力,这是《权利法案》吸取了《大宅章》的重要部分。
发展:王权受议会限制;国家由国王个人统治发展为集体统治;由人治发展到法治。
D.评价:议会权力开始超越王权
进步: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权利法案》的颁布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英国的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
局限:《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加强了议会的权力,议会具有立法权、司法权、财政权,但《权利法案》还没有解决国家的行政的决策和执行问题,这是《权利法案》的一个局限性。
为了解决这个局限性,内阁逐渐独立出来,英王逐渐成为一个“统而不治”的君主,责任内阁制逐渐发展成熟。
二、从内阁领袖到退出内阁——国王统而不治
1.什么是责任内阁制?
展示唐宁街10号
内阁制亦称责任内阁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的政权组织形式。
18世纪初产生于英国。
责任内阁制包括以下内容:①内阁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其他阁员称为部长或大臣。
由首相提请国家元首任命,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②国家元首不负行政责任。
发布文件必须经内阁首相和有关阁员的副署,否则无效。
因这一文件而发生的责任由内阁承担。
③内阁代表元首对议会(或众议院)负责,并受议会监督。
议会对内阁有不信任投票权。
如议会通过不信任案,内阁就要辞职,或者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
新议会选出后,对内阁仍不信任时,内阁必须辞职。
④议员得兼任内阁阁员。
2.英国的内阁和中国明朝的内阁有何不同?
英国的内阁制是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其内阁制下的内阁是独立于国王之外的机构。
而中国的内阁制是封建制度之一,是皇帝强化封建统治的产物。
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特点及影响?
1.产生的原因
历史传统:限制王权的历史传统。
经济原因:新航路开辟以来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它必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
政治原因: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专制王权,颁布权力法案限制王权,实现议会主权至上。
思想原因: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自由民主思想兴起。
人为原因:资产阶级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努力探索创新。
2.发展过程
(1)《权利法案>——确立。
(2)责任内阁制、两党政治的确立——发展。
(3)英国的议会改革逐步扩大了选举权——完善。
3.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
(1)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其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
(2)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3)君主立宪制以责任制内阁为核心,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
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4)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4.意义
(1)历史进步:结束封建专制制度,有利于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避免独裁统治,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2)保障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稳定社会:在君主立宪制下,各党派可以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对社会的稳定有利。
(4)提供范式: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为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树立了一种范式。
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
1.连续性。
近现代英国的主要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几乎无一不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历史遗产。
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王的内阁到责任内阁制。
2.渐进性。
英国制度的发展变化都是徐缓渐进式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发展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
3.创新性。
内阁本是国王召集的咨询行政机构,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弱,内阁逐渐独立行事,于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内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