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师《导则与标准》数字总结

合集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是指在规划、建设、改造、拆除或停止使用某一项目前,对该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评价的一种环境管理工具。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是指对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技术方法、评价标准和程序要求进行规范和指导的文件,是保障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科学、规范、有效开展的重要依据。

本文旨在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进行梳理和总结,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1. 技术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应明确规定评价方法和技术要求,包括评价范围、评价对象、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等内容。

评价方法应科学、合理,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项目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要考虑当地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

2. 评价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应明确规定评价标准和限值要求,包括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容量限制、环境影响预警值等内容。

评价标准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能够保障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 信息公开。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应规定评价过程中的信息公开要求,包括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和环境信息公开等内容。

评价过程中应充分听取公众意见,保障公众知情权和参与权,提高评价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二、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1. 项目范围。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应明确规定项目范围的划定和界定要求,包括项目边界、影响范围、敏感区域等内容。

项目范围的确定应综合考虑项目性质、规模、地理位置、环境敏感性等因素,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 环境指标。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应明确规定评价指标和监测要求,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噪声、振动等环境要素的监测内容和标准限值。

评价指标应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能够客观反映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

3. 风险评估。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应明确规定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要求,包括环境风险评估、灾害风险评估、应急预案编制等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第一章环保标准体系熟悉环境标准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1、环境标准分类:国家环境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部标准。

1-1、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是一定时期内衡量环境优劣程度的标准;是环境质量的目标标准。

1-2、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以及适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是对污染源控制的标准。

1-3、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为监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采样、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环境监测中最常见的是(分析方法、测定方法、采样方法)。

1-4、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为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对用于量值传递或质量控制的材料、实物样品,制定的标准物质。

标准样品在环境管理中起着甄别的作用:可用来评价分析仪器、鉴别其灵敏度;评价分析者的技术,使操作技术规范化。

1-5、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对环境标准工作中,对(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图形、指南、导则、量纲单位、信息编码)等作的统一规定。

1-6、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未作规定的项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1-7、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已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须报经国务院批准。

熟悉我国现行的环评技术导则的体系构成及其应用范围:2-1、环评技术导则组成:规划环评技术导则(总纲、专项…、行业…)、建设项目环评技术导则(总纲、专项…、行业…)。

2-2、专项环评技术导则两种形式:环境要素(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生态环环评技术导则)、专题(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环评专业技术导则与标准重点考点总结汇总

环评专业技术导则与标准重点考点总结汇总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第一章环境标准体系(一)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环境标准体系环境保护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环境保护部标准。

•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地方环境标准是对国家环境标准的补充和完善。

由省、自治区、自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a.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b.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己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须报经国务院批准。

•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执行上,地方环境标准优于国家环境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

•环境标准与环境功能区之间的关系•环境空气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分级•功能区分类:一类区;二类区。

•标准分级;一类区适适一级浓度标准;二类区适用二级浓度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分类和标准值•功能区分类:Ⅰ、Ⅱ、Ⅲ、Ⅳ、Ⅴ类。

•标准分级:五类。

•声环境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值•功能区分类:0—4类。

•标准分级:五类。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三个阶段,即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制订工作方案;•第二阶段主要工作为进一步做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第三阶段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给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原则按照以人为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要求。

(完整word)2017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第一章环境标准体系重点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word)2017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第一章环境标准体系重点总结,推荐文档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重点总结第一章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我国环境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环境保护部标准。

按其内容和性质,可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监测类标准(分析方法标准、监测技术规范、监测仪器技术要求、标准样品)、管理规范类标准和环境基础标准。

环境标准的特性:环境标准不同于产品质量标准,环境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有其独特的法律属性。

环境标准属于技术法规,具有强制性,必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做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做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环境标准中的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染物排放标准只有国家和地方两级。

2000年4月29日在第九届全国人大第十五次常委会议上,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阐明了“超标即违法”的思想,此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环保法律都继续继承并强化了这一思想,超标将受到严厉的行政处罚(责令改正、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停业关闭、罚款及按日计罚),甚至刑事处罚。

环境标准体系:各种不同环境标准依其性质功能及其客观的内在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制约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即构成了环境标准体系。

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环境保护部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染物排放标准环境空气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分级1.功能区分类:二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

二类区: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2.标准分级:二级一类区:适用环境空气污染物一级浓度限值二类区:适用环境空气污染物二级浓度限值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值1.功能区分类:五类I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I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II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IV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V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同意水域兼具有多功能的,依最高功能划分类别。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按新大纲知识点汇总)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按新大纲知识点汇总)

2015 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按新大纲知识点汇总)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一、环境标准管理办法(一)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1.熟悉环境标准的分类及含义;环境标准定义:环境标准是评价环境质量、进行环境监测、环境污染治理、实施环境管理的主要依据,是环境保护领域中政策法规的体现。

环境标准是为维护环境质量,控制污染,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和环境融合,按照法律程序制定的各种技术规范的总称。

我国环境标准体系可分为三级六类标准。

三级标准是指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

六类标准是指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基础标准、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以及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2. 掌握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地方环境标准严于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标准执行。

国家环境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是为了保障人群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做的限制性规定。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一定时期内衡量环境优劣程度的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环境质量的目标标准。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控制标准)。

是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以及适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素所做的限制性规定,是对污染源控制的标准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为监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釆样、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所做的统一规定(指分析方法、测定方法、采样方法、试验方法、检验方法、生产方法、操作方法等所做的统一规定)。

环境监测中最常见的是分析方法、测定方法、釆样方法。

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为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对用于量值传递或质量控制的材料、实物样品而制定的标准物质。

标准样品在环境管理中起着特别的作用:可用来评价分析仪器、鉴别其灵敏度;评价分析者的技术,使操作技术规范化。

国家环境基础标准。

对环境标准工作中需要统一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代码)、图形、指南、导则、量纲单位及信息编码等做的统一规定。

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重点考点总结汇总

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重点考点总结汇总

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重点考点总结汇总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第一章环境标准体系(一)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环境标准体系环境保护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环境保护部标准。

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地方环境标准是对国家环境标准的补充和完善。

由省、自治区、自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a.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b.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己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须报经国务院批准。

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执行上,地方环境标准优于国家环境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

环境标准与环境功能区之间的关系环境空气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分级功能区分类:一类区;二类区。

标准分级;一类区适适一级浓度标准;二类区适用二级浓度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分类和标准值功能区分类:Ⅰ、Ⅱ、Ⅲ、Ⅳ、Ⅴ类。

标准分级:五类。

声环境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值功能区分类:0—4类。

标准分级:五类。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三个阶段,即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制订工作方案;第二阶段主要工作为进一步做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第三阶段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给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原则按照以人为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要求。

环评师《导则与标准》级别总结

环评师《导则与标准》级别总结

建设项目各环境要素专项评价原则上应划分工作等级,一般可划分为三级工作等级调整幅度不超过一级大气对于高耗能行业的多源(两个以上,含两个)项目,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大气对于建成后全厂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都有明显减少的改、扩建项目,评价等级可低于一级大气对于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为主的新建、扩建项目,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大气在一类区内,除市政、建筑施工临时用沥青加热炉外,禁止新建各种工业炉窑地表水污水水质复杂,污染物≥3或污染物=2但水质参数数目≥10地表水污水水质中等,污染物=2参数数目<10或污染物=1参数数目≥7地表水污水水质简单,污染物=1参数数目>7地表水均水深≥10m,大湖是≥25km2(均水深<10m翻1倍)地表水均水深≥10m,中湖是2.5-25km2(均水深<10m翻1倍)地表水均水深≥10m,大湖是<2.5km2(均水深<10m翻1倍)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二级时,江心洲位于充分混合段,可以按无江心洲对待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一级且江心洲较大时,可分段进行简化,江心洲较小时可不考虑地表水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地下水建设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按包气带中岩(土)层的分布情况分为强、中、弱三级地下水建设项目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分为易、中、不易三级地下水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可分为敏感、较敏感、不敏感三级地下水建设项目污水排放强度可分为大、中、小三级(≥10000一级、≤1000二级,中间三级)地下水污水水质复杂,污染物≥2且水质指标≥6地下水污水水质中等,污染物≥2且水质指标<6或污染物=1且水质指标≥6地下水污水水质复杂,污染物=1且水质指标<6地下水II类项目根据引起的地下水水位变化区域范围分为大中小三级(≤0.5小、0.5-1.5中、≥1.5大)地下水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可分为敏感、较敏感、不敏感三级地下水建设项目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按照影响程度大小可分为强、中等、弱三级生态在矿山井工开采可能导致矿区土地利用类型明显改变,或拦河闸坝建设可能明显改变水文情势等,评价工作等级应上调一级生态、≥10000大)。

环评师《导则与标准》方法总结

环评师《导则与标准》方法总结

备注
工程分析的方法
内容:工程基本数据、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生态影响因素分析、原辅材料产品废物的储 运、交通运输、公用工程、非正常工况分析 、环境保护措施和设施、污染物排放统计汇 总
现状调查与评价的方法 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方法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声环境现状调查基本方法
数学模型法包括:数值法、解析法、均衡法 、回归分析、趋势外推、时序分析
生态现状调查方法
一级的样方实测、遥感;二级的推断或实测 部分有代表性的;三级的借鉴已有资料进行 说明
生态现状评价方法
系统分析的具体方法有:专家咨询法、层次 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综合排序法、系 响识别方法 污染源估算方法
规划方案的初步筛选方法
规划现状调查分析方法
规划环境影响识别方法
规划的预测方法
环境影响分析方法
生态竣工类调查方法 危险废物处置方法
主题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方法
方法
矩阵法 网络法 GIS支持的叠图法 类比分析法 实测法 实验法 物料平衡计算法 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 收集资料法 现场调查法 遥感和GIS分析法 数学模式法 物理模型法 类比分析法 专业判断法 矩阵法 数学模型法 类比预测法 I类标准指数法 II类预测水位与现状调查水位相比较 收集资料法 现场调查法 现场测量法 资料收集 现场勘查 专家和公众咨询 生态监测 遥感调查 海洋生态调查 水库渔业资料调查 列表清单 图形叠置 生态机理分析 指数法与综合指数 类比分析法 系统分析 生物多样性评价 海洋及水生生物资源影响评价 矩阵法 网络法 GIS下的叠加图法 类比分析法 调查核实法 排放系数法 综合分析 专家咨询 类比分析法 矩阵法 核查表法 资料收集与分析 现场调查与检测 专业判断法 叠图法与GIS基础法 会议座谈 调查表 核查表法 矩阵法 网络法 GIS下的叠加图法 系统流图法 层次分析法 情景分析法 类比分析法 系统动力学 投入产出分析 环境数学模型 情景分析法 加权比较法 费用效益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 对比评价法 环境承载力分析 文件资料调查 现场勘察 公众意见及调查 遥感调查 焚烧法 安全填埋法 其他物化法

导则与标准知识点

导则与标准知识点

导则与标准一、功能区划分(一)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的分类I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I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V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同一水域兼有多功能的,依最高功能划分类别。

(三)声环境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值0类指康复疗养去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类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类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3类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4类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

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

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情景组合:2、推荐模式的适用条件:3、环境影响报告书附图、附表、附件的要求。

附图要求:附件要求三、水环境影响预测1、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按污水中拟预测的污染物类型以及某类污染物中水质参数的多少划分为复杂、中等和简单三类。

复杂:污染物类型数≥3,或者只含有两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中等:污染物类型数=2,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10;或者只含有一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简单:污染物类型数=1,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7。

环评师导则记忆点总结(非常详细

环评师导则记忆点总结(非常详细


河口
丰、平、枯,至少平、枯
平、枯,至少枯(时间紧)

地面水部分
湖泊水库
丰、平、枯,至少平、枯
平、枯,至少枯(时间紧)

海湾
大潮期、小潮期
大潮期、小潮期
大潮期、小潮期
河宽、水深、流速、流量、坡度、糙率、弯曲系数
地面水部分
迁移、扩散测试;非点源:资料,不实测
一级评价 :中湖库可视为大湖库,停留时间短可视为小湖库 三级评价 :中湖库可视为小湖库,停留时间长可视为大湖库 二级评价 :看着定 H>10m 且分层期>30d 时,视为分层湖库;串联型分开评价,无大面积回流区死水区停留时间短可视为河流
只考虑潮汐作用,不考虑波浪作用;三级评级只考虑潮周期的平均情况
地面水部分 地面水部分
≥3 点/层;
上游≥1 点,
场地、下游≥2 点
地下水部分
各井点样品数量要求
一级(I 类 III 类)
二、三级(I 类 III 类) 所有 II 类项目
H>20m:3 个样品,T1.0m@1/2H@3/4H H<20m:2 个样品,T1.0m@3/4H
不论井深,1 个样品,T1.0m
地下水部分
监测频率要求
一级评价 二级评价 三级评价
1 个连续水文年,丰、平、枯期水质、水位各 1 次 有 3 年内丰、枯资料,评价期内水质、水位至少 1 次 无资料,1 个连续水文年,丰、枯期水质、水位各 1 次 评价期内水质、水位至少 1 次,尽量枯期进行
地下水部分
评价区主要污染源
等标污染负荷比>70%; Pij=(Cij/Coij)*Qj (实测/标准)*排放量
地面水部分

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总结

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总结

环境保护标准体系1.我国环境标准法规特点:国家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部组织制定、审批、发布;地方环境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组织制定、审批、发布。

2.环境质量标准以国家级标准为主,地方环境质量标准补充制定国家级标准中没有的项目,国家级标准和地方级标准同时执行。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项目可以是国家级标准中没有的项目,若与国家级项目相同的要严于国家级排放标准,执行标准时地方级标准优先于国家级标准。

而产品质量标准以国家级标准的效力最高,有国家级标准的就不能再制定相同适用范围的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3.4.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做出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并报国务院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5.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的关系:执行上,地方环境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标准。

6.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跨行业综合性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

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

7.环境标准的实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总纲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为2.环境影响评价原则:、工艺路线(施工方案)的环境可行性。

用因子进行分析、评价,突出环境影响评价重点有关单位和个人及当地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意见。

3.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工程所在区域未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需进行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

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资源禀赋,量化分析建设项目与所在区域资源承载能力的相容性,明确工程占用区域占用的合理份额,分析建设项目的制约因素。

4.否符合相关规划的环境保护要求。

5.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在了解和分析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和列出建设项目的直接和间接行为。

6.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方法7.评价因子筛选8.9.10.评价工作等级的调整:对于某一具体建设项目,其环境要素专项评价11.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选取: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应以量化评价为主。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导则与标准》科目考点归纳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导则与标准》科目考点归纳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导则与标准》科目考点归纳1.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导则与标准》科目考点归纳篇一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一)环境水文地质现状概述调查评价区及场地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环境现状。

(二)地下水环境影响根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果,给出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和保护目标的直接影响。

给出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果,明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和保护目标的直接影响。

(三)地下水环境污染防控措施根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提出建设项目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建议或方案。

(四)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结合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环境影响、地下水环境污染防控措施、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明确给出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是否可接受的结论。

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导则与标准》科目考点归纳篇二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方法及特点: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常见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方法。

(1)收集资料法应用范围广、收效大,比较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环境现状调查时,应首先通过此方法获得现有的各种有关资料,但此方法只能获得第二手资料,而且往往不全面,不能完全符合要求,需要其他方法补充。

(2)现场调查法可以针对使用者的需要,直接获得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以弥补收集资料法的不足。

这种方法工作量大,需占用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有时还可能受季节、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

(3)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方法可从整体上了解一个区域的环境特点,可以弄清人类无法到达地区的地表环境情况,如一些大面积的森林、草原、荒漠、海洋等。

此方法调查精度较低,一般只用于辅助性调查。

在环境现状调查中,使用此方法时,绝大多数情况不使用直接飞行拍摄的办法,只判读和分析已有的航空或卫星相片。

3.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导则与标准》科目考点归纳篇三环境噪声监测点选择条件:根据监测对象和目的,可选择以下三种测点条件(指传声器所置位置)进行环境噪声的测量。

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知识总结

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知识总结

技术导则的应用:在 实际项目中应用技术 导则,总结经验和教 训,不断改进和完善
技术导则的推广:通 过培训、研讨会等方 式,推广技术导则的 应用,提高环保评估 的水平和效果
PART FIVE
定义:环评标准是指在环 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对环 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规范 和指导的技术标准。
作用:环评标准是环境影 响评价工作的重要依据, 可以确保环境影响评价工 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准 确性。
● a. 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b. 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降低评价成本; ● c. 促进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 d. 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
细致
技术进步:随 着科技的发展, 环评标准将更 加科学、准确
和全面
国际合作:随 着全球环保意 识的提高,环 评标准将更加 注重国际合作
和交流
公众参与:随 着公众环保意 识的提高,环 评标准将更加 注重公众参与
和意见征集
PART SIX
目的:环评技术导则是为了指导环评工作,而环评标准则是为了规范环评行为
提高环境影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价的时效性 和实用性
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 和准确性
推动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化 和智能化
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的国际交 流与合作
挑战: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对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 挑战: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等全球性问题对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的影响 机遇: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为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机遇:国际合作与交流,为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的国际化提供了机会

20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重点资料总结

20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重点资料总结
• 例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成三类,空气质量标准 分成三级
• 例2: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分为五类,地面水环境 质量基本项目标准分为五类
• 例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分为五类(0~4类), 区域噪声标准值也分为五类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了解) • 组成:跨行业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行业污染物
2021年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
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重点资料总结
一、环境标准体系
(一)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 环境标准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熟悉) • 标准分级:国家和地方两级 • 标准分类:国家级分为6类;地方级2类 • 各类标准的特点 环境质量标准: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做的限
制性规定(综合考虑经济、技术条件,在环境质量 基准的基础上制订的),具有强制性
• 三级标准:与III类土壤对应,保障农林生产和植物正 常生长的土壤环境质量限值(临界值)
三、污染物排放标准
(一)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适用范围(掌握) • 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
收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 不适用于专项排放标准及本标准之后颁布的行业性国
• 排气筒间断性排放,排放时间<1h • 排气筒间断性排放,排放时间>1h • 污染事故排放监测采样:按需确定
常规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了解) • 常规项目:SO2、NOX、颗粒物 • 现有污染源(及企业):1997年1月1日前设立,执行
• 工业生产尾气确需燃烧排放的,烟气黑度不得超过 林格曼1级
监测采样时间与频率(熟悉)(P56) • 排气筒中废气的采集:连续1h采样计平均值;或1h
内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计平均值 • 无组织排放监控点和参照点采样:连续1h采样计平

最新整理环境影响评价师《导则与标准》知识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最新整理环境影响评价师《导则与标准》知识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师《导则与标准》知识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X X年环境影响评价师《导则与标准》知识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

1.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环境影响评价第一阶段,主要完成以下工作内容。

接受环境影响评价委托后,首先是研究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规划等文件,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

在研究相关技术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同时开展初步的环境状况调查及公众意见调查。

结合初步工程分析结果和环境现状资料,可以识别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秦,筛选主要的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标准,最后制订工作方案。

2.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评价第二阶段,主要工作是做进一步的工程分析,进行充分的环境现状调查、监测并开展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之后根据污染源强和环境现状资料进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并开展公众意见调查。

若建设项目需要进行多个厂址的比选,则需要对各个厂址分别进行预测和评价,并从环境保护角度推荐厂址方案;如果对原选厂址得出了否定的结论,则需要对新选厂址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3.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环境影响评价第三阶段,其主要工作是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根据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法律法规和标准等的要求以及公众的意愿,提出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影响的环境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给出评价结论和提出进一步减缓环境影响的建议,并最终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的编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空气功能分区2类、地表水5类、声5类(0-4)、地下水水质5类、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为3阶段,地下水的4 阶段 粒径小于15µm的污染物也可划为气态污染物 距污染源中心点5km 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低于排气筒高度时,定义为简单地形 大气一级长期气象条件5年内的连续3年逐日逐次 大气二级长期气象条件3年内的连续1年逐日逐次 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不大于50km 对于以线源为主的城市道路等项目,评价范围可设定为线源中心两侧各200m的范围 周期性排放系数取值为0~1 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有效数据 监测布点,一级不少于10个,二级不少于6个,三级2-4个(若需要) 在高浓度分布区,计算点间距应不大于50m S02转化可取半衰期为4h 对于小于1小时的短期非正常排放,可采用估算模式进行预测。 进一步预测模式包括AERMOD、 ADMS(≤50km范围)和CALPUFF(≥50km范围) TSP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µm的颗粒物 排气筒高度应高出周围200m 半径范围的建筑5m 以上(锅炉是3m),否则按其高度对应的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50% 执行 于无组织排放源上风向2-50m 范围内设参照点,排放源下风向2-50m 范围内设监控点 无组织周界外浓度最高点设于排放源下风向的10m 范围内.如排放的最大落地浓度点太远,可将移至预计浓度最高点 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不应低于15m ,否则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 执行 各种工业炉窑烟囱(或排气筒)最低允许高度为15m 当烟囱(或排气筒)周围半径200m 距离内有建筑物时,还应高出建筑物3m 以上,否则应严于标准50% 锅炉房装机总容量大于28MW (40t/h)时,其烟囱高度不得低于45m ,并应高出200m 范围内建筑物3m 以上 燃气、燃轻柴油、煤油锅炉烟囱高度不得低于8m 污水排放量Q(m3/d)分五级,分界点200-1000-5000-10000-20000在拟建成排污口上游500m 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 河流的断面宽深比≥20时,可视为矩形河流 水深>10m且分层期较长(如大于30d)的湖泊、水库可视为分层湖(库) 大、中河流一、二级评价,且排放口下游3~5km以内有集中取水点时,均应采用二维及三维模式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 水样采集后自然沉降30min ,取上层非沉降部分按规定方法进行分析。 生产周期在8h以内的,每2h采样一次,生产周期大于8h的,每4h采样一次。24h不少于2次 II类中一级项目,须掌握项目场地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资料精度≥1/10000)及评价区域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资料 精度≥1/50000) I类建设项目评价范围范围(km2)一级≥50、二级20-50、三级≤20 改、扩建I类建设项目,还应对所在区域可能污染的部位开展包气带污染调查,调查取样深度一般在地面以下25~80cm 即可 II类一级项目,应在评价期内至少分别对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平、丰水期的地下水水位、水质各监测一次。 II类二级项目,若有资料则进行一次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若没有则对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各监测一次 水质样品采集,钻井后抽汲的水量不得小于3倍的井筒水〈量)体积。 将累计等标污染负荷比>70%的污染源(或污染物〉定为评价区的主要污染源(或主要污染物〉 一级评价,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5dB(A)以上[不含5dB(A)]或受影响人口数量显著 增多时。 二级评价,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为3-5dB(A)以上[含3、5dB(A)]或受影响人口数量 增加较多时。 固定声源或道路两侧,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建设项目边界向外200m 为评价范围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范围,应根据飞行量计算到LWECPN为70dB 的区域。 机场周围,一级评价,一般以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各6~12km、侧向各1~2km的范围为评价范围: 收集评价范围内l: (2000~50 000)地理地形图 机场飞机噪声预测内容,在1:50000或1:10000地形图上给出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WEcPN)为70\75\80\85\90dB 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夜间突发噪声,其最大声级超过环境噪声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 (A) 城市里,每日发生几次的冲击振动,其最大值昼间不允许超过标准值lOdB ,夜间不超过3dB 工业区,夜间频发噪声的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0dB(A)。 工业区,夜间偶发噪声的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A)。 当厂界与噪声敏感建筑物距离<lm时,厂界环境噪声应在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室内测量,并将相应的限值减10dB(A)作为 评价依据。 测量气象条件: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为5m/s 以下时进行 改扩建现有铁路,噪声限值昼夜均为70dB/(A) ,新建的话夜间为60dB/(A) 背景噪声应比铁路噪声低10dB (A)以上,若两者声级差值<lOdB(A),应进行修正。 建筑施工过程中场界环境噪声昼间不超过70 ,夜间不超过55 ,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A) 当场界距噪声敏感建筑物较近,可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并将上条的限值减10 作为评价依据 施工期间,测量连续20min 的等效声级,夜间同时测量最大声级 当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与噪声敏感建筑物距离<1m时,应在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室内测量 对于在噪声测量期间发生非稳态噪声(如电梯噪声等)的情况,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0dB(A)
总纲 总纲 大气 大气 大气 大气 大气 大气 大气 大气 大气 大气 大气 大气 大气 大气 大气 大气 大气 大气 大气 大气 大气 大气 地面水 地面水 地面水 地面水 地面水 地面水 地面水 地下水 地下水 地下水 地下水 地下水 地下水 地下水 声 声 声 声 声 声 声 声 声 声 声

声 声 声 声 声 声 声 声 声 生态 开发区 开发区占地面积大,一般占地面积均在1 km2以上 规划 建设 环境风险评价范围的确定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伤害阙和敏感区域位置。大气环境影响一级评价范围,距离源 生态验收 固废 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的容器内须留足够空间,容器顶部与液体表面之间保留lOOmm 以上的空间 固废 医院产生的临床废物,必须当日消毒,消毒后装入容器。常温下贮存不得超1天,于5℃以下,不得超7天。 固废 填埋场场址地质,地下水位应在不透水层3m以下 危险废物填埋场在服务期满后,需要提出填埋场封场、植被恢复的具体措施,并要求提出封场后30年内的管理和监测方 固废 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