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M实验一

合集下载

DEM的分析相关操作

DEM的分析相关操作

DEM的分析相关操作DEM(Discrete Element Method)是一种用于模拟颗粒体系行为的计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颗粒材料力学、颗粒体系动力学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DEM的分析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操作步骤。

一、DEM分析步骤:1.数据采集与处理:首先需要获取颗粒体系的几何信息和物理特性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颗粒的直径、密度、形状等;以及颗粒体系的几何形态,如颗粒运动区域的大小、边界条件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实验观测获得,也可以通过模型设定。

2.颗粒模型构建: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颗粒模型进行建模。

颗粒模型通常包括刚体和弹性模型。

对于刚体模型,颗粒被视为一个没有内部变形的刚体;而弹性模型则可以考虑颗粒的内部弹性特性。

3.力学模型建立:建立颗粒体系的力学模型,包括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边界条件等。

常用的力学模型包括弹簧-弹簧模型、弹簧-刚杆模型等。

通过这些模型,可以计算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颗粒与边界的相互作用。

4. 时间步进计算:根据颗粒体系的初始状态,通过模拟方法进行时间步进计算,即在每个时间步骤中更新颗粒的位置和速度。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欧拉法和Verlet法等。

5.结果输出与分析:根据模拟结果,输出颗粒体系的运动轨迹、速度等信息。

此外,还可以对颗粒的位移、速度、应变等进行分析,以评估颗粒体系的力学性能和行为特征。

二、DEM分析相关操作:1.初始状态生成:根据实际情况或模拟需求,生成颗粒体系的初始状态。

这包括指定颗粒的位置、速度等信息。

可以通过随机生成或根据实验数据生成。

2.力学参数设置:根据模拟的目的,设置颗粒体系中颗粒和边界的力学参数,例如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模型、弹簧常数、刚杆长度等参数。

3.边界条件设置: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颗粒体系的边界条件,例如颗粒体系的尺寸、边界类型(固定、周期、自由等)等。

4.时间步长设定:根据模拟的需要,设置模拟过程中的时间步长。

时间步长通常设置为足够小,以确保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1 DEM建模

实验1 DEM建模

实验1 DEM建模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实验目的了解DEM建模的不同方法。

2、实验要求掌握不同内插方法的实现过程。

二、实验准备1、ArcGIS10.2软件。

2散点数据、等高线数据、TIN。

三、实验内容通过不同内插方法建立DEM、等值线生成、TIN的建立与转换。

四、实验步骤1.通过不同内插方法建立DEM并比较①反距离权重法插值:打开ArcToolbox-Spatial Analyst-插值分析,打开反距离权重插值对话框,设置dem-grid 高程点为输入数据,Z值字段为高程(GRID-CODE),其他参数设置如下图,点击确定。

插值完成后的DEM会自动添加到内容列表。

②克里金插值法:打开ArcToolbox-Spatial Analyst-插值分析,打开克里金插值对话框,设置dem-grid高程点为输入数据,Z值字段为高程(GRID-CODE),其他参数设置如下图,点击确定。

插值完成后的DEM会自动添加到内容列表。

③自然邻域法:打开ArcToolbox-Spatial Analyst-插值分析,打开自然邻域法插值对话框,设置dem-grid 高程点为输入数据,Z值字段为高程(GRID-CODE),其他参数设置如下图,点击确定。

插值完成后的DEM会自动添加到内容列表。

④样条函数法打开ArcToolbox-Spatial Analyst-插值分析,打开样条函数法插值对话框,设置dem-grid 高程点为输入数据,Z值字段为高程(GRID-CODE),其他参数设置如下图,点击确定。

插值完成后的DEM会自动添加到内容列表。

反距离权重法克里金插值法自然邻域法样条函数法2.等高线生成打开ArcToolbox-Spatial Analyst-表面分析,打开等值线对话框,设置dem-grid栅格为输入数据,其他参数设置如下图,点击确定。

生成的等高线会自动添加到内容列表。

3.TIN的建立与转换①TIN的建立打开ArcToolbox-3D Analyst-数据管理-TIN-创建TIN,打开创建TIN对话框,设置dem-grid 点为输入要素,设置输出路径点击确定。

dem的创建

dem的创建

实验一 DTM的创建
一、实验目的
通过DTM的创建与插值、DTM的模型转化实验深入掌握数字地面模型的概念与建模方法。

二、实验准备
PC、ArcGIS软件
三、实验内容
内容:DTM的创建与插值:栅格插值、栅格表面的创建、TIN表面的创建、等值线绘制及他们之间的转换。

四、实验步骤
1、点数据的导入与转换
导入实验数据1中的点数据,并将其转换为shp格式。

转成shp格式:
2、利用3D分析下的创建TIN工具,将点数据转化为TIN
3,对生成的TIN进行渲染。

在图层属性中选择符号系统,分别使用列表中的方法进行渲染,比较各种渲染效果的不同
具有下相同符号的等值线:
具有分级色带的表面坡向
具有分级色带的表面坡度
具有分级色带的结点高程
具有分级色带的表面高程
具有相同符号的边
具有相同符号的表面
具有相同符号的结点
使用唯一符号分组的边类型
4,插值转换生成TIN
利用插值工具中的不同方法对所生成的点数据进行插值,生成栅格数据反距离权重生成栅格
5,利用转换工具将生成的栅格数据转化为TIN
对比两种生成tin的方法,可以看出直接用点数据创建比栅格转tin要精细,原因是生成了栅格数据后某些数据点会被模糊,再转成tin就会更加粗糙,而由点创建的数据更细致
6,利用转换工具将生成的TIN转换为栅格格式。

并转出其他形式的要素TIN转栅格
TIN转边
7,利用插值生成的栅格数据生成等高线
比较生成的等高线和CAD原始等高线
对比原始等高线可以看出,生成的等高线繁杂,其实这与生成等高线时的设置也有关。

DEM数据处理与分析

DEM数据处理与分析

DEM数据处理与分析DEM数据处理与分析一、DEM数据获取在进行DEM数据处理与分析之前,首先需要获取相关的DEM数据。

DEM数据是通过激光雷达或者卫星遥感技术获取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可以提供地形高度信息。

获取DEM数据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通过互联网下载或者购买商业软件进行获取。

二、DEM数据处理一)初步预处理在进行DEM数据处理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初步预处理。

这一步骤包括数据格式转换、数据质量检查、数据筛选和数据去噪等。

其中,数据质量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保证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准确性。

二)其他处理除了初步预处理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处理方法可以对DEM数据进行优化。

比如,可以进行数据插值、数据平滑、数据过滤等操作,可以提高DEM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

三)坐标转换(计算坡度之前的预处理)在进行坡度计算之前,需要对DEM数据进行坐标转换。

坐标转换是将数据从一个坐标系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的过程,可以保证DEM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三、DEM数据拼接一)获取在进行DEM数据拼接之前,需要先获取需要拼接的DEM数据。

可以通过互联网下载或者购买商业软件进行获取。

二)镶嵌将多个DEM数据镶嵌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DEM数据集。

在进行镶嵌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格式转换、数据质量检查、数据筛选和数据去噪等。

三)裁剪在进行DEM数据裁剪之前,需要明确裁剪的范围和目的。

裁剪可以将DEM数据集中的某一部分提取出来,可以用于特定的分析和应用。

四、地形属性提取在进行DEM数据分析之前,需要先进行地形属性提取。

地形属性包括坡度、坡向、高程等信息,可以用于地形分析和地形建模。

提取地形属性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通过GIS软件和编程语言进行实现。

一、提取坡度在地形分析中,坡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

我们可以使用GIS软件来提取地形的坡度信息。

坡度的计算方式是通过对高程数据进行数学处理得到的。

在提取坡度时,我们需要先选择合适的高程数据,并设置合适的参数。

DEM合成实验的优化设计

DEM合成实验的优化设计
进 行 了 9组 实验 ( 组 均 包含 2— 每 3次平 行 实验 ) 由 实验 结 果 并 根 据 正 交 实验 的 统 计 分 析 方 法 , 析 了上 述 。 分 三 因 素 对 D M 产 品 含 量 的 影 响 , 定 了主 要 影 响 因素 , E 确 并得 到 了 最佳 反 应 条 件 。 关键 词 : D M( 乙氧基 甲烷 ) 合 成 ;正 交 实验 ;最 优 条 件 E 二 ; 中 图分 类 号 : 7 3 X 8 文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7— 3 0 (0 2 1— 0 4— 3 A 10 0 7 2 1 )0 0 7 0
t e c r — he d es a sdt ds ntepo c o cm oigD M,ad9gop f x e m ns aebe o e(prg u h ef t s trel d r w s e ei r et f o ps E r ao a u o g h j n n ru so epr et h v endn i e r p oபைடு நூலகம்
学方法。它主要使 用正交 表这一 工具来 进行整 体设计 , 综合 比较 , 统计 分析 , 也就是 说 , 它使 用正交 表从所 有 的
Ab ta t Or o o a e p r n a e in i ai o tn t e t smeh d t s d n co se p rme t s r c : t g n l x e me tl sg s mp r t h i d a mah mai t o o t y ma y f tr x e i n .At r s n , t sar a y c u a e e t i i le d p w d l a p id i n il u h a h mia n u t i ey p l n ma y f d s c sc e c lid sr e e y,te r b e ,tx i ,r d o h d c la d h at . I c o d n o ts o o ea h u b r e t e a i ,t e me i a n e lh n a c r i g t e t ff rf — l te s h r d c n aeo h r ,t ep o u i g rt f DEM n u n e yr s o sn me r p r o fc tl s a dr w maei l mac i g h t o o a o m o i i f e c d b e p n i gt s l i ,p o o t n o a ay t n a t r s i a th n .T e Or g n l r f h f

利用DEM_制作数字正射影像(DOM)精度分析

利用DEM_制作数字正射影像(DOM)精度分析

Geoma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测绘科学技术, 2023, 11(4), 396-402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gsthttps:///10.12677/gst.2023.114046利用DEM制作数字正射影像(DOM)精度分析万阿芳,潘紫阳湖南省第一测绘院,湖南长沙收稿日期:2023年7月10日;录用日期:2023年10月10日;发布日期:2023年10月16日摘要传统的数字正射影像(DOM)是在数字高程模型(DEM)基础上进行生产的,DOM制作中其数字微分纠正通常要用到DEM实现地形的纠正,DEM的精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DOM精度和效果。

随着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和DEM成果逐渐丰富,本文探讨并验证了利用不同精度DEM成果制作DOM成果的不同效果,为DOM制作中合理有效选择数据源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DEM,DOM,数字微分纠正,精度Accuracy Analysis of Digital Orthophoto(DOM) Made by DEMAfang Wan, Ziyang PanThe First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stitute of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HunanReceived: Jul. 10th, 2023; accepted: Oct. 10th, 2023; published: Oct. 16th, 2023AbstractThe traditional digital orthophoto (DOM) is produced on the basis of the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In the production of DOM, digital differential correction usually requires the use of DEM to achieve terrain correction, and the accuracy of DEM will to some extent affect the accuracy of DOM.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AV photogrammetric technology and the gradual enrichment of DEM achievem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verifies the impact of using different precision DEM achievements on DOM achievements, providing assistance for selecting data sources reasonably and effectively in DOM production.万阿芳,潘紫阳KeywordsDEM, DOM, Digital Differential Correction, Precision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数字正射影像(DOM, Digital Orthophoto Map)是将地表航天影像经垂直投影而生成的影像数据集。

DEM 的建立与及应用实验报告

DEM 的建立与及应用实验报告

XX信息工程学院资源环境学院《GIS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DEM 的建立与应用《GIS原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巩固掌握格网 DEM 模型及 DEM 应用;2)熟悉 ArcGis 中栅格数据的拼接和裁剪;3)熟悉 ArcGis 中坡度、坡向等地型属性的提取操作;4)熟悉 ArcGis 中地形透视图的建立;5)了解 ArcGis 中等高线的提取、剖面图的创建等操作。

二、实验设备及软件平台ArcCatalog 10.2、cMap 10.2、Scene 10.2三、实验原理DEM高程数据中隐含的很多立体信息,通过不同的处理手法可以得到多种不同的信息。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DEM 数据下载及拼接1)DEM数据拼接(1)打开 ArcMap 中,将数据框更名为“任务 1”。

(2)将所有的数字高程模型文件加载到 ArcMap 中(共6 个文件)。

(3)镶嵌:用ArcToolbox 中Data Management Tools(数据管理工具)/Raster( 栅格)/Raster Dataset( 栅格数据集)/Mosaic(镶嵌)或 Mosaic To New Raster(镶嵌至新栅格)进行拼接。

2)栅格数据剪裁(1)加入四川省边界图层。

(2)使用 ArctoolsBox/Spatial Analyst Tools(空间分析工具)/Extraction(提取分析)/Extract By Mask(按掩膜提取)提取工具。

提取的结果文件命名为四川省 90米DEM。

2 地形属性的提取1)坡度提取(1)启动 ArcMap,添加数据框,并更名为“任务 2”,将四川省 90 米 DEM(任务 1 得到的结果栅格图层)加入。

(2)使用 ArcToolbox 中 SpatialAnalyst Tools (空间分析工具)/Surface(表面分析)工具集中 Slope (坡度)工具提取坡度。

2)坡向提取使用 ArcToolbox 中 Spatial Analyst Tools/Surface 工具集中 Aspect(坡向)具提取坡向。

DEM实验一

DEM实验一

成绩:数字高程模型




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实验一:用等高线、高程点生成DEM数据
实验目的:
1、通过此次实习初步了解数字高程模型的两种形式(TIN和GRID)的生成方
法和相关分析。

利用MapGIS的子系统MapGIS数字地面模型系统和电子沙盘对TIN和GRID的相关处理及所得图形的相关应用。

2、巩固和运用已学知识,通过教学实习、接触实际项目,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
的目的。

TIN格式的生成过程:(包含高程点和等高线)
1.TIN的生成
更改目录及装入点文件
更改工作目录:
用处理点线中的高程点线形成三角网功能
生成的TIN模型如下图所示:
GRID格式生成过程如下所示:。

dem 实验报告

dem 实验报告

dem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探索DEM技术的应用与前景引言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用于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地理信息的技术。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GIS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用于表示地球表面的数字模型,可以提供地形、地貌和地势等信息。

本实验旨在探索DEM技术的应用与前景,通过实验验证DEM在地理信息分析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了一种常见的DEM数据集,包含了一片地区的高程数据。

首先,我们使用GIS软件加载DEM数据,并对其进行可视化展示。

然后,我们选择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对其进行地形分析和地势分析,以了解DEM在地理信息分析中的应用效果。

最后,我们根据实验结果,对DEM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讨论。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地形分析通过DEM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地区的地形特征。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座山峰进行分析。

通过DEM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山峰的轮廓和高度分布。

这对于地质研究、地形测量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DEM 数据进行地形剖面分析,了解山峰的坡度和高度变化情况。

这对于规划登山路线、防灾减灾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

2. 地势分析除了地形分析,DEM数据还可以用于地势分析。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片湿地进行分析。

通过DEM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湿地的地势分布情况,包括湿地的高低起伏、水系的分布等。

这对于湿地保护、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DEM数据进行洪水模拟分析,预测洪水的扩散范围和影响程度,从而提前做好防洪准备工作。

应用前景与展望DEM技术在地理信息分析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DEM数据可以用于地形建模,为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等提供重要参考。

其次,DEM数据可以用于自然资源管理,如森林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等。

此外,DEM数据还可以用于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研究等领域。

随着遥感技术和GIS技术的不断进步,DEM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多种DEM内插方法实验及精度分析研究

多种DEM内插方法实验及精度分析研究

图1 原始地面曲线和数据点分布图
通过在不同内插方法中,使用不同权值函数,进行内插计算,并且通过增加和减少地面数据点的数量的形式得到数据点数量对不同内插方式的精度影响。

分别绘制加权平均法、移动斜面拟合法、移动二次曲面拟合法和基于高斯-贝尔曲线最小二乘配置法在不同权值函数的下的内插结果示意图,与此同时,为分析DEM各种内插方法的特点和使用范围,通过检查点评价法给出各种情况下的获得的DEM精度,并以表1、表2的形式表现出来。

2 实验分析
2.1 DEM内插法分析
通过比较四种内插精度结果发现,移动二次曲面拟合法最高,移动斜面拟合法稍低。

与这两种方法比较,加权平均法的精度差的较多,其主要由于前两种方法都利用了最小二乘平差来解算函数模型的系数,使得在R为半径的局部区域中内插误差被整体调整到最小。

加权平均法中,没有使用最小二乘平差,而仅仅以距离作为权值依据计算多个地面数据点的高程均值。

基于高斯-贝尔曲线最小二
科技创新导报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45。

DEM分析报告范文

DEM分析报告范文

DEM分析报告范文一、DEM概述DEM(Discrete Element Method,离散元法)是一种用于研究颗粒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方法。

DEM模拟中的颗粒物质被看做是离散的个体,通过计算每个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模拟出物质的宏观行为。

DEM方法在多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如岩土工程、材料力学、颗粒分散、粉体流动等领域。

二、DEM分析的步骤1.建立模型:根据实际情况,将颗粒物质进行离散化,将每个颗粒看做是一个个体,并确定每个颗粒的物理参数(如质量、形状等)。

2.确定相互作用力:根据颗粒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确定每个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弹性力、摩擦力、静电力等。

3.进行仿真计算:利用计算机进行大量计算,模拟颗粒物质的运动过程,得出颗粒的位置、速度等信息。

4.分析结果:根据仿真结果,对颗粒物质的宏观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如颗粒流动性质、颗粒间的相互影响等。

三、DEM分析的应用领域1.岩土工程:DEM方法可以用于分析土体的力学性质、土体内颗粒的运动状态,对土体的力学性质进行预测和优化设计。

2.材料科学:DEM方法可以模拟材料的颗粒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材料的抗压性能、破坏机理等。

3.颗粒分散:DEM方法可以模拟颗粒在流体中的运动过程,研究颗粒分散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对颗粒分散过程进行优化。

4.粉体流动:DEM方法可以模拟颗粒在粉体流动中的作用力和阻力,研究颗粒在流动过程中的行为,对粉体流动性质进行预测和优化。

四、DEM分析的优缺点DEM方法有以下优点:1.可以模拟颗粒物质的宏观行为,对颗粒的运动及相互作用进行准确描述。

2.可以较好地考虑颗粒形状、大小、质量等因素的影响,模拟结果较为真实。

3.DEM方法较为灵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模型参数的选择和调整。

DEM方法也存在以下缺点:1.DEM方法计算量大,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2.DEM方法需要较为准确的初始状态和物理参数,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要求较高。

DEM的建立与应用

DEM的建立与应用

空间分析作业——DEM的建立与应用一、实验目标:练习在ArcGIS9.3的操作环境下,如何由实验数据生成TIN和GRID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取地形指标,如等高线、坡度、坡向图等。

二、实验数据:实验数据为矢量数据,包括等高线数据contour.shp和点数据point.shp(来自《GIS与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随书附带光盘中)。

三、实验步骤:1、TIN与GRID的建立(1)采用点插值生成表面(克里金插值法),包括以下4步:①通过ArcCatalog向ArcMap加载point.shp数据。

②从Spatial Analyst工具条中选择Interpolate To Raster,选择Kriging内插方法或者其他两种内插方法;另外也可在3DAnalyst工具条中选择Interpolate To Raster。

③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高程字段,输出像元大小,输出文件的路径和名称(Outputraster)。

在Z Value Field列表中选择Elev(高程)字段。

④单击OK,生成新的栅格主题pointsurface.shp。

(2)生成TIN类型的数据,包括以下步:①通过ArcCatalog向ArcMap添加等高线数据contour.shp。

②调出3DAnalyst工具条,单击3DAnalyst,选择Creat/ModifyTIN,再选择Creat TIN From Features。

③如图,选定被用于生成TIN的数据,设定输出图层(Output TIN)的路径和名称,选定高程字段。

④选择OK,生成TIN数据。

如图,选择不同的图层,可由不同的图层数据生成TIN数据。

(3)TIN数据和其他数据类型间的转换,包括以下4步:①调出3DAnalyst工具条,选择3DAnalyst,再选择Convert,选择TIN To Raster。

②如图,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输入数据(Input TIN),设定输出数据(Output Raster)的名称和路径,设置其他参数。

干涉dem提取实验报告

干涉dem提取实验报告

干涉dem提取实验报告引言干涉(Interferometry)是一种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进行地形测量的技术。

通过将两个或多个SAR图像进行相位差干涉处理,可以获取地表形变的信息。

该技术在地震监测、冰川变化、地表沉降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干涉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提取方法,获取地表高程数据,并分析其精度和局限性。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设计、实验步骤、结果分析等内容。

实验设计实验目标1. 掌握干涉DEM提取的基本原理与方法;2. 分析DEM提取结果的精度和局限性。

实验材料1. 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2. DEM提取软件。

实验步骤1. 数据准备:选择合适的SAR数据,并将其导入DEM提取软件;2. 干涉处理:进行相位差干涉处理,获取DEM数据;3. 精度分析:与其他高程数据进行对比,评估DEM数据的精度;4.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DEM提取方法的优劣以及局限性。

实验步骤数据准备首先,从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库中选择一段适合的SAR数据,并将其导入DEM 提取软件。

确保选择的数据覆盖范围较大,包含丰富的地形变化。

干涉处理1. 数据配准:对所选SAR数据进行配准,确保两幅图像之间的几何变换关系准确无误;2. 相位差计算:通过配准后的SAR数据,计算两幅图像之间的相位差;3. 滤波处理:对相位差进行滤波处理,去除噪声和多路径干扰;4. 相位解缠:对滤波后的相位差进行解缠,恢复地表高程信息;5. 高程校正:考虑大气等因素的影响,对解缠后的相位进行高程校正。

精度分析1. 对比分析:将提取的DEM数据与现有的地表高程数据进行对比,计算其差异和误差;2. 统计分析:计算提取的DEM数据的平均误差、标准差等统计指标,评估其精度水平;3. 区域分析:选择不同地貌类型的区域作为样本,比较DEM数据的精度差异。

结果分析根据精度分析的结果,评估DEM提取方法的优劣以及局限性。

实验DEM的建立(精)

实验DEM的建立(精)

2
4154896


35
4147596
36
4148283
横坐标 469370 473772
┋ 509230 511368
高程 43.085 47.677
┋ 77.478 31.767
大地高 15.395 19.758
┋ 48.484 2.676
6
实验:DEM的建立
四种拟合方法比较
拟合方法 六参数法 多面函数法 移动曲面拟合法 有限元法
2
实验:DEM的建立
实验内容步骤
1.从数据中提取测区范围信息及MBR,最小 高程和最大高程; 2.用四种方法的数据模型建立误差方程式, 平差计算曲面特征参数; 3.从数据点文件中取出均匀分布的检查点, 计算内差高程和已知高程,用下式来评定DEM 的质量
3
实验:DEM的建立
d=内插-已知
实验:DEM的建立
实验项目
DEM的建立
实验目的
掌握建立DEM的几种常用方法,了解其精 度评定
实验仪器:
计算机
1
实验:DEM的建立
原理概述
建立DEM的方法有:加权平均法,移动曲 面拟合法,多面函数逼近法,最小二乘配置 法,有限元法 建立DEM,我们假设地面是连续光滑的。 本次实验,建立50mX50m空间分辨率的DEM。 采用方法是后四种方法。
DEM
dd
Ni
对四种方法的精度进行比较,选择误差
最小的作为最后的成果
数据记录
本次实验数据来自测绘生产:
测区面积:160Km2,数据点299个,其中263
个作为建立DEM的数据点,其他36个作为检查
点。表1和表2列出了部分数据点

dem实验报告

dem实验报告

dem实验报告DEM实验报告引言:DEM(Discrete Element Method)是一种用于模拟颗粒材料行为的数值方法,它基于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通过离散元素的运动和相互碰撞来模拟颗粒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力学行为。

本实验旨在通过DEM方法对颗粒材料的堆积行为进行模拟,并分析不同参数对颗粒堆积形态的影响。

实验方法:1. 实验模型的建立我们选择了球形颗粒作为模拟对象,并通过DEM软件建立了一个三维模型。

模型中的颗粒具有一定的初始速度和随机分布,模拟了颗粒材料的堆积过程。

2. 参数设置我们设置了不同的参数来模拟不同的实验条件。

首先,我们改变了颗粒的初始速度,分别设置了低速和高速两种情况。

其次,我们改变了颗粒的密度,分别设置了低密度和高密度两种情况。

最后,我们改变了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别设置了弱力和强力两种情况。

3. 模拟过程通过DEM软件进行模拟,我们观察了颗粒在不同参数条件下的堆积行为。

在模拟过程中,我们记录了颗粒的位置、速度、相互作用力等数据,并进行了可视化展示。

实验结果:1. 低速和高速情况下的堆积行为在低速情况下,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小,颗粒堆积得比较松散,形成了一个不太稳定的堆积态。

而在高速情况下,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颗粒堆积得比较紧密,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堆积态。

2. 低密度和高密度情况下的堆积行为在低密度情况下,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小,颗粒堆积得比较松散,形成了一个较为蓬松的堆积态。

而在高密度情况下,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颗粒堆积得比较紧密,形成了一个较为致密的堆积态。

3. 弱力和强力情况下的堆积行为在弱力情况下,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小,颗粒堆积得比较松散,形成了一个不太稳定的堆积态。

而在强力情况下,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颗粒堆积得比较紧密,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堆积态。

讨论与结论:通过对DEM模拟的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初始速度、密度和相互作用力是影响颗粒堆积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用等高线、高程点生成DEM数据
实验目的:
1、通过此次实习初步了解数字高程模型的两种形式(TIN和GRID)的生成方法
和相关分析。

利用MapGIS的子系统MapGIS数字地面模型系统和电子沙盘对TIN和GRID的相关处理及所得图形的相关应用。

2、巩固和运用已学知识,通过教学实习、接触实际项目,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
的目的。

TIN格式的生成过程:(包含高程点和等高线)
1. TIN 的生成
先进行系统设置,在工作目录里放入需要处理的数据文件
加载点数据后,在“处理点线(P)”的下拉菜单中选择“高程点/线三角化”
GRID格式生成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