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发动机点火系统
合集下载
发动机的点火系统课件
![发动机的点火系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2d2b84f46527d3250ce0b6.png)
断电器
发动机的点火系统课件
作用:
周期性的接通断开 一次绕组,使初级 电流发生变化,在 点火线圈中生成次 级电压
结构:片簧 活动触
点 胶木 凸轮
触点间隙:
0.35—0.45mm
配电器
功用:
将点火线圈产生 的高压电按点火顺序 分配给各缸火花塞
组成:
分火头 分电器盖
发动机的点火系统课件
电容器
作用:
利用电容器的充放电消 弱一次绕组中的自感电 动势对产生高压电的影
响. 连接:
与绕组并联
发动机的点火系统课件
点火提前装置
作用:
实现点火提前,必须在压缩行程未到达上质点位置时,使触点分开。
方法:
1.触点不动、使凸轮相对相对轴向转一个角度 2.凸轮不动,使触点相对凸轮转一个角度
装置 1.离心式点火提前调节装置 2.真空式点火提前调节在装置 3.辛烷值校正器
辛烷值校正器
改变触电和凸轮轴的位置
发动机的点火系统课件
思考题
1.什么是点火提前角? 2.影响点火提前角的
因素有哪些? 3.怠速和全负荷时真
空调节调节装置 是否工作?
发动机的点火系统课件
作用 分类:
开磁路点火线圈 闭磁路点火线圈
点火线圈
发动机的点火系统课件
开磁路线圈
产生高压电的原 理
一次: 240—370匝
次级电压随着发动机转数的增高和气缸数 的增多而下降。以缺火
燃烧不好,污染增大。
发动机的点火系统课件
半导体点火系统
发动机的点火系统课件
半导体点火系统的分类
无触点半导体点火系统 电容放电点半导体火系统 微机控制点半导体火系统
发动机的点火系统课件
发动机点火系名词解释
![发动机点火系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9d7a99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cb.png)
发动机点火系名词解释
发动机点火系统是指在内燃机工作时,用来点燃混合气的设备和系统。
它的主要作用是在气缸内的压缩空气和燃料混合物达到最佳点火时机,点燃燃料从而引发爆炸,推动活塞做功,驱动发动机工作。
点火系统通常由点火线圈、点火开关、分电器、火花塞和高压线等组成。
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点火线圈将低电压的电流通过磁场感应转换为高电压,然后通过高压线传递到火花塞,产生高温高压的火花点燃混合气。
点火系统的点火时机和点火顺序是由分电器和点火开关来控制的,以确保每个气缸在正确的时间点火。
此外,现代发动机点火系统还包括了电子控制单元(ECU)和传感器,用来监测发动机转速、负荷情况、进气温度等参数,以实现精确的点火控制,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排放。
在高性能发动机中,还会采用可变点火正时技术,根据发动机工况实时调整点火时机,以提高动力输出和燃油经济性。
总的来说,发动机点火系统在内燃机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
角色,它的性能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发动机点火系课件
![发动机点火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8e0c0a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86.png)
点火系保养的重要性
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行
点火系是发动机的关键部分,保养得当可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延 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提高燃油经济性
点火系正常工作有助于燃油充分燃烧,提高燃油经济性。
防止发动机故障
定期保养点火系可以预防因点火系故障导致发动机无法正常启动 或运转。
点火系日常维护项目
检查点火线束和连接器
保持线束和连接器干燥、清洁,确保良好的 导电性。
发动机点火系课件
目 录
• 发动机点火系简介 • 点火系部件详解 • 点火系故障诊断与排除 • 点火系维护与保养 • 点火系新技术与应用 • 点火系与其他发动机系统的关系
01
发动机点火系简介
点火系的定义与作用
点火系的定义
点火系是发动机中负责产生和传 递电火花的部分,其作用是将电 源的低压电转化为高压电,以点 燃气缸内的混合气。
检查点火线圈
检查点火线圈是否损坏,确保其绝缘性能良 好。
清洁火花塞
定期清洁火花塞,去除积碳和污垢,保证火 花塞间隙正常。
检查高压线
高压线应无破损、老化现象,固定良好。
点火系维修注意事项
使用专用工具
在进行点火系维修时,应坏。
遵循维修手册
按照车辆维修手册的指导进行 维修,不要凭经验盲目操作。
分电器
作用
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电压按照气 缸顺序分配给各缸火花塞。
工作原理
分电器内部有转子、凸轮等部件 ,随着发动机的转动,凸轮触发 点火信号,使分电器按顺序将高
电压传递给各缸火花塞。
维护与更换
分电器长时间工作可能导致磨损 或故障,需定期检查,如有故障
需及时更换。
高压线与火花塞
作用
高压线负责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电压传递给火花塞,火花塞则负 责点燃混合气。
第十章发动机点火系讲
![第十章发动机点火系讲](https://img.taocdn.com/s3/m/20a713cbc5da50e2534d7fc3.png)
用单线制连接,即一端搭铁。
第十章发动机点火系讲
第二节 蓄电池点火系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组成
蓄电池点火系主要由电源(蓄电池、起动机)、点火开关、点火 线圈、分电器(断电器、配电器、电容器、点火提前调节装置)、火花塞 等组成。
第十章发动机点火系讲
初极线圈 断电器
电容器
次极线圈
附加电阻
点火开关
电流表
蓄电池
和h=20mm
第十章发动机点火系讲
火花塞跳火间隙
火花塞电极间跳火间隙对火花塞的工作有很大影响。 间隙过小,则火花微弱,并且容易因产生积炭而漏电: 间隙过大,所需击穿电压增高发动机不易起动,且在高转 速时容易发生“缺火”现象。 目前我国蓄电池点火系使用的火花塞间隙一般为0.6---0.8mm。 高能电子点火系达到1.0—1.2mm。
第十章发动机点火系讲
第三节 点火提前
1.点火提前 点火时刻对发动机性能影响很大,从火花塞点火到气缸
内大部分混合气燃烧,并产生很高的爆发力需要一定的时 间,虽然这段时间很短,但由于曲轴转速很高,在这段时 间内,曲轴转过的角度还是很大的。若在压缩上止点点火, 则混合气一面燃烧,活塞一面下移而使气缸容积增大,这 将导致燃烧压力低,发动机功率也随之减小。因此要在压 缩接近上止点点火,即点火提前。把火花塞点火时,曲轴 曲拐位置与活塞位于压缩上止点时曲轴曲拐位置之间的夹 角称为点火提前角。
传统点火系的缺点
➢触点易烧蚀,断电器寿命短 ➢火花塞易积炭,点火不可靠 ➢高速易缺火
第十章发动机点火系讲
第十章发动机点火系讲
3.火花塞
功用:是将点火线圈所产生的脉冲 高压电引进燃烧室,并在其两个 电极间产生电火花以点燃混合气。
第十章发动机点火系讲
第十章发动机点火系讲
第二节 蓄电池点火系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组成
蓄电池点火系主要由电源(蓄电池、起动机)、点火开关、点火 线圈、分电器(断电器、配电器、电容器、点火提前调节装置)、火花塞 等组成。
第十章发动机点火系讲
初极线圈 断电器
电容器
次极线圈
附加电阻
点火开关
电流表
蓄电池
和h=20mm
第十章发动机点火系讲
火花塞跳火间隙
火花塞电极间跳火间隙对火花塞的工作有很大影响。 间隙过小,则火花微弱,并且容易因产生积炭而漏电: 间隙过大,所需击穿电压增高发动机不易起动,且在高转 速时容易发生“缺火”现象。 目前我国蓄电池点火系使用的火花塞间隙一般为0.6---0.8mm。 高能电子点火系达到1.0—1.2mm。
第十章发动机点火系讲
第三节 点火提前
1.点火提前 点火时刻对发动机性能影响很大,从火花塞点火到气缸
内大部分混合气燃烧,并产生很高的爆发力需要一定的时 间,虽然这段时间很短,但由于曲轴转速很高,在这段时 间内,曲轴转过的角度还是很大的。若在压缩上止点点火, 则混合气一面燃烧,活塞一面下移而使气缸容积增大,这 将导致燃烧压力低,发动机功率也随之减小。因此要在压 缩接近上止点点火,即点火提前。把火花塞点火时,曲轴 曲拐位置与活塞位于压缩上止点时曲轴曲拐位置之间的夹 角称为点火提前角。
传统点火系的缺点
➢触点易烧蚀,断电器寿命短 ➢火花塞易积炭,点火不可靠 ➢高速易缺火
第十章发动机点火系讲
第十章发动机点火系讲
3.火花塞
功用:是将点火线圈所产生的脉冲 高压电引进燃烧室,并在其两个 电极间产生电火花以点燃混合气。
第十章发动机点火系讲
《发动机点火系》课件
![《发动机点火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249f0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1f.png)
组成
包括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 芯等部分。
类型
可分为开磁路点火线圈和闭磁 路点火线圈。
分电器
作用
根据发动机的点火顺序 ,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 压电分配给各缸的火花
塞。
工作原理
利用凸轮轴和分电器轴 的转动,控制触点的开 闭,从而控制高压电的
分配。
组成
包括转子、凸轮、触点 、分电器盖等部分。
点火顺序
根据发动机的工作循环 ,按照一定的顺序将高 压电分配给各缸的火花
点火的实现还受到点火提前角的影响,点火提前角的大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工作 效率和动力性能。
04
点火系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点火系故障的现象
01
02
03
04
发动机启动困难或无法 启动
发动机运转不稳定,加 速无力
发动机排气管冒黑烟或 放炮
点火线圈、分电器等部 件过热
点火系故障的原因
点火线圈、分电器等部件损坏或老化 点火线圈搭铁不良或线路断路
塞。
高压线
01
02
03
作用
传输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 电至火花塞。
材料
通常采用高压绝缘材料制 成,如玻璃纤维或芯 高压线。
火花塞
作用
在气缸内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组成
包括钢壳、中心电极、陶瓷绝缘体和侧电极 等部分。
工作原理
当高压电通过火花塞的电极间隙时,产生电 火花,点燃混合气。
检查火花塞状态
定期检查火花塞状态,包括颜色、 电极磨损等,如有问题及时更换。
点火系的定期保养
更换点火线
定期更换点火线,以保持其良好的导电性能,提 高点火可靠性。
检查点火模块
检查点火模块工作是否正常,如有故障及时维修 或更换。
《发动机点火系》课件
![《发动机点火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397e41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11.png)
详细描述
智能点火系统利用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来监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和参数,如转速、进气压 力、水温等,并根据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和参数自动调整点火时刻,实现最佳的燃烧效果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和减少废气排放,同时还可以降低发动机的噪
音和振动。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输标02入题
高压线由线芯和绝缘层组成,线芯通常由镍合金制成 ,绝缘层由硅橡胶或其他耐高压材料制成。
01
03
高压线的品质对发动机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如果高压 线损坏或性能不佳,会导致高压电无法有效地传递到
火花塞,从而影响发动机的点火性能。
04
高压线的电阻值必须很小,以确保高压电能够有效地 传递到火花塞。同时,高压线的绝缘层必须具有良好 的耐压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火花塞的工作原理
总结词
火花塞是点火系中的终端元件,它能够 在适当的时候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
VS
详细描述
火花塞由钢壳、中心电极和侧电极等组成 ,当点火线圈产生的电火花通过侧电极和 钢壳传到中心电极时,会在中心电极和侧 电极之间产生电火花,这个电火花会点燃 混合气,使发动机正常工作。
04
点火系故障诊断与排除
详细描述
高压点火技术利用高电压产生电火花,将燃料充分点燃,从而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功率。这种技术需要使用 高电压点火线圈和火花塞,以确保足够的点火能量和火花塞间隙的稳定性。
直接点火技术
总结词
直接点火技术是一种简单的点火方式,通过 将点火线圈直接安装在火花塞顶部,从而消 除传统点火线路的电阻和电感,提高点火能 量和可靠性。
《发动机点火系》课件
目录 CONTENTS
智能点火系统利用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来监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和参数,如转速、进气压 力、水温等,并根据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和参数自动调整点火时刻,实现最佳的燃烧效果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和减少废气排放,同时还可以降低发动机的噪
音和振动。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输标02入题
高压线由线芯和绝缘层组成,线芯通常由镍合金制成 ,绝缘层由硅橡胶或其他耐高压材料制成。
01
03
高压线的品质对发动机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如果高压 线损坏或性能不佳,会导致高压电无法有效地传递到
火花塞,从而影响发动机的点火性能。
04
高压线的电阻值必须很小,以确保高压电能够有效地 传递到火花塞。同时,高压线的绝缘层必须具有良好 的耐压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火花塞的工作原理
总结词
火花塞是点火系中的终端元件,它能够 在适当的时候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
VS
详细描述
火花塞由钢壳、中心电极和侧电极等组成 ,当点火线圈产生的电火花通过侧电极和 钢壳传到中心电极时,会在中心电极和侧 电极之间产生电火花,这个电火花会点燃 混合气,使发动机正常工作。
04
点火系故障诊断与排除
详细描述
高压点火技术利用高电压产生电火花,将燃料充分点燃,从而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功率。这种技术需要使用 高电压点火线圈和火花塞,以确保足够的点火能量和火花塞间隙的稳定性。
直接点火技术
总结词
直接点火技术是一种简单的点火方式,通过 将点火线圈直接安装在火花塞顶部,从而消 除传统点火线路的电阻和电感,提高点火能 量和可靠性。
《发动机点火系》课件
目录 CONTENTS
《发动机的点火系统》课件
![《发动机的点火系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400fdc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1d.png)
点火信号通过点火线圈传递到分电器 ,控制点火线圈的通电与断电,从而 产生高压电。
分电器的工作过程
分电器的作用是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按照气缸顺序分配 到各缸的火花塞。
分电器根据点火信号和发动机的配气相位,将高压电传递给 相应的火花塞,实现准确点火。
火花塞的点火过程
火花塞在接收到高压电后,电极间隙产生电火花,点燃混 合气。
点火系统的分类
传统点火系统
传统点火系统由蓄电池、点火线圈、分电器和火花塞等组 成。这种点火系统广泛应用于早期的汽车发动机中。
电子点火系统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点火系统逐渐取代了传统点火系统 。电子点火系统使用电子控制单元(ECU)来控制点火时 间,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微电脑控制点火系统
微电脑控制点火系统是目前最先进的点火系统,通过微电 脑控制单元对点火进行精确控制,能够实现最佳的点火时 刻和能量输出。
引发混合气燃烧。
火花塞的电极材料需要具有良 好的导电性和耐高温性,以确 保电极间隙的稳定和可靠的点
火。
火花塞的效能和寿命对发动机 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
响,因此需要定期更换。
04
点火系统的工作过程
点火信号的产生
点火信号是控制点火系统工作的指令 ,由发动机控制单元根据发动机的运 转状态和相关传感器信号产生。
06
点火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点火系统的日常维护
保持点火系统清洁
定期清理点火系统中的灰 尘和污垢,确保各部件正 常工作。
检查点火线路
检查点火线路是否完好, 有无破损或老化现象,如 有需及时更换。
检查火花塞
定期检查火花塞的工作状 态,如发现磨损或损坏, 应及时更换。
点火系统的定期保养
分电器的工作过程
分电器的作用是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按照气缸顺序分配 到各缸的火花塞。
分电器根据点火信号和发动机的配气相位,将高压电传递给 相应的火花塞,实现准确点火。
火花塞的点火过程
火花塞在接收到高压电后,电极间隙产生电火花,点燃混 合气。
点火系统的分类
传统点火系统
传统点火系统由蓄电池、点火线圈、分电器和火花塞等组 成。这种点火系统广泛应用于早期的汽车发动机中。
电子点火系统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点火系统逐渐取代了传统点火系统 。电子点火系统使用电子控制单元(ECU)来控制点火时 间,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微电脑控制点火系统
微电脑控制点火系统是目前最先进的点火系统,通过微电 脑控制单元对点火进行精确控制,能够实现最佳的点火时 刻和能量输出。
引发混合气燃烧。
火花塞的电极材料需要具有良 好的导电性和耐高温性,以确 保电极间隙的稳定和可靠的点
火。
火花塞的效能和寿命对发动机 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
响,因此需要定期更换。
04
点火系统的工作过程
点火信号的产生
点火信号是控制点火系统工作的指令 ,由发动机控制单元根据发动机的运 转状态和相关传感器信号产生。
06
点火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点火系统的日常维护
保持点火系统清洁
定期清理点火系统中的灰 尘和污垢,确保各部件正 常工作。
检查点火线路
检查点火线路是否完好, 有无破损或老化现象,如 有需及时更换。
检查火花塞
定期检查火花塞的工作状 态,如发现磨损或损坏, 应及时更换。
点火系统的定期保养
讲义发动机点火系统
![讲义发动机点火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35f1ab2a770bf78a642954a2.png)
1、调节螺钉 2、固定螺钉, 3、托板 4、活动触点臂,5、 销钉 6、片簧。
☆凸轮棱数=气缸数;凸轮轴转速=配气凸轮轴转速 。
2、配电器
组成: 分电器盖、分火
头。 作用:
将高压电按点火 顺序分配至火花 塞。
配电器
配电器
3、电容器
作用:
(与断电器并联)
当触点断开时, 减小触点间的电 火花,防止触点 烧蚀。同时吸引 初级绕组的自感 电动势,使初级 电流迅速切断, 提高次级电压。
§10.3 电子点火系统
传统点火系统的缺点:
1)触点容易烧蚀。在传统点火系统中,触点控制电流 的通断。当触点断开瞬间,触点间易形成火花,将 触点氧化、烧蚀;加之触点反复·开闭,触点顶块与 凸轮长期摩擦而磨损,触点间隙变化,易导致点火 正时不稳,影响点火系统的正常工作。
2)由于受触点允许电流强度的限制,一般不超过5A, 因此二次电压及火花能量的提高受到限制。
(二)高压回路: 触点K断开:次级线圈→
附加电阻→蓄电池正极→ 蓄电池→搭铁→火花塞侧 电极→火花塞中心电极→ 高压线→配电器→次级线 圈。
(2)闭磁路点火线圈
闭磁路点火线圈 的铁心是“曰” 字形或“口”字 形,磁路中只设 有一个微小的气 隙,其磁路图 10-7所示 。闭 磁路点火线圈漏 磁少,磁阻小, 变换效率高,可 使点火线圈小型 化。
次级绕阻居内,通常用 直径为0.06~0.10mm 的漆包线绕11000~ 26000匝;
初级绕阻居外,通常用 0.5~1.0mm的漆包线 绕230~370匝。
附加电阻
特点:附加电阻也称热敏电阻,它由低碳钢丝、镍 铬丝或纯镍丝制成,具有温度升高时电阻迅速增 大、温度降低时电阻迅速减小。
作用:利用附加电阻特点自动调节初级电流,可 以改善点火系的工作特性。
发动机点火系统课件
![发动机点火系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27007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a.png)
作用
点火系统的作用是控制气缸内的混合 气在恰当的时刻产生电火花,使混合 气迅速燃烧,产生动力,驱动发动机 的运转。
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组成
点火系统通常由电源、点火线圈、 分电器、火花塞和高压线等组成。
分类
根据点火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可分为蓄电池点火系统、电子点 火系统和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点火系统的原理与特点
05
发动机点火线圈的连接是 否紧固,外观是否有破 损或连接不良等现象。
更换标准
如发现点火线圈性能下 降或损坏,应及时更换。 一般建议在车辆行驶里 程达到10万公里时进行 更换。
选型匹配
在更换点火线圈时,需 选择与车辆相匹配的型 号及规格,以确保其正 常工作。
故障现象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出现加速无力、抖动严重、 噪音大等症状,且故障时好时坏。
故障原因
点火线圈老化,导致点火性能下降,不能正常工作。
维修方法
更换新的点火线圈,并进行点火系统调试。
案例二:火花塞积碳严重导致的发动机失火
故障现象
01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出现加速顿挫、抖动、噪音
大等症状,且故障时好时坏。
发动机启动困难故障诊断与排除
01
故障原因
点火系统故障、供油系统故障、进气系统故障、电控系统故障等。
02
故障诊断
检查点火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检查供油系统油压和喷油嘴是否正常,检
查进气系统是否漏气,检查电控系统各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
03
故障排除
修复点火系统故障,调整供油系统油压和喷油嘴,修复进气系统漏气,
初级线圈
初级线圈位于点火线圈初级电路中,用于储存电能。
充电过程
当断电器闭合时,初级线圈开始充电,电能转化为磁场能。
点火系统的作用是控制气缸内的混合 气在恰当的时刻产生电火花,使混合 气迅速燃烧,产生动力,驱动发动机 的运转。
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组成
点火系统通常由电源、点火线圈、 分电器、火花塞和高压线等组成。
分类
根据点火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可分为蓄电池点火系统、电子点 火系统和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点火系统的原理与特点
05
发动机点火线圈的连接是 否紧固,外观是否有破 损或连接不良等现象。
更换标准
如发现点火线圈性能下 降或损坏,应及时更换。 一般建议在车辆行驶里 程达到10万公里时进行 更换。
选型匹配
在更换点火线圈时,需 选择与车辆相匹配的型 号及规格,以确保其正 常工作。
故障现象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出现加速无力、抖动严重、 噪音大等症状,且故障时好时坏。
故障原因
点火线圈老化,导致点火性能下降,不能正常工作。
维修方法
更换新的点火线圈,并进行点火系统调试。
案例二:火花塞积碳严重导致的发动机失火
故障现象
01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出现加速顿挫、抖动、噪音
大等症状,且故障时好时坏。
发动机启动困难故障诊断与排除
01
故障原因
点火系统故障、供油系统故障、进气系统故障、电控系统故障等。
02
故障诊断
检查点火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检查供油系统油压和喷油嘴是否正常,检
查进气系统是否漏气,检查电控系统各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
03
故障排除
修复点火系统故障,调整供油系统油压和喷油嘴,修复进气系统漏气,
初级线圈
初级线圈位于点火线圈初级电路中,用于储存电能。
充电过程
当断电器闭合时,初级线圈开始充电,电能转化为磁场能。
发动机点火系统课件
![发动机点火系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91e5b1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90.png)
点火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因此其维护和保养非常重要 。
点火线圈的工作原理
点火线圈是点火系统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将 低压电转化为高压电。
点火线圈由初级线圈和次级线 圈组成,初级线圈的电流由点 火器控制,次级线圈的电流用 于产生电火花。
当点火器控制初级线圈的电流 切断时,次级线圈中产生感应 电动势,从而产生电火花。
火花塞的使用寿命一般在2-4 万公里左右,具体取决于火花
塞材质和发动机工况。
点火控制器的使用寿命一般在 10万公里左右,但若出现故
障应及时更换。
点火信号发生器的使用寿命一 般在10万公里左右,但若出
现故障应及时更换。
05 新型点火系统技术介绍
直接点火系统
总结词
直接点火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点火系统,它通过直接将点火线圈连接到火花塞上 来实现点火。
态,适时地产生电火花。
电源
电源为点火系统提供电能,通 常由蓄电池或发电机提供。
02 点火系统的原理与工作流程
点火系统的原理
点火系统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将高压电传输到火花塞,产生 电火花,点燃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从而推动活塞运动,产生动力。
点火系统的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定律,通过点火线圈将低压电转化为高压电,然后通 过火花塞产生电火花。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是电子 点火系统的升级版,通过 微处理器对点火时刻进行 更精确的控制。
点火系统的基本组成
01
02
03
04
点火线圈
点火线圈的作用是将低电压转 换为高电压,为火花塞提供足
够的能量产生电火花。
火花塞
火花塞是点火系统的终端元件 ,负责将高压电引入气缸内,
点火线圈的工作原理
点火线圈是点火系统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将 低压电转化为高压电。
点火线圈由初级线圈和次级线 圈组成,初级线圈的电流由点 火器控制,次级线圈的电流用 于产生电火花。
当点火器控制初级线圈的电流 切断时,次级线圈中产生感应 电动势,从而产生电火花。
火花塞的使用寿命一般在2-4 万公里左右,具体取决于火花
塞材质和发动机工况。
点火控制器的使用寿命一般在 10万公里左右,但若出现故
障应及时更换。
点火信号发生器的使用寿命一 般在10万公里左右,但若出
现故障应及时更换。
05 新型点火系统技术介绍
直接点火系统
总结词
直接点火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点火系统,它通过直接将点火线圈连接到火花塞上 来实现点火。
态,适时地产生电火花。
电源
电源为点火系统提供电能,通 常由蓄电池或发电机提供。
02 点火系统的原理与工作流程
点火系统的原理
点火系统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将高压电传输到火花塞,产生 电火花,点燃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从而推动活塞运动,产生动力。
点火系统的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定律,通过点火线圈将低压电转化为高压电,然后通 过火花塞产生电火花。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是电子 点火系统的升级版,通过 微处理器对点火时刻进行 更精确的控制。
点火系统的基本组成
01
02
03
04
点火线圈
点火线圈的作用是将低电压转 换为高电压,为火花塞提供足
够的能量产生电火花。
火花塞
火花塞是点火系统的终端元件 ,负责将高压电引入气缸内,
《发动机点火系统》课件
![《发动机点火系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db405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18.png)
工作原理
凸轮轴带动分电器轴旋转,分电器轴上的凸轮依次顶动触 点臂,使触点臂与点火线圈的接线柱接通或断开,从而控 制点火线圈的通电或断电。
高压线
80%
作用
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传输到 火花塞。
100%
材料
高压线通常由钢芯和耐高温绝缘 材料制成。
80%
特点
高压线具有较高的绝缘性能和耐 高温性能,能够承受高压电的传 输而不发生漏电或短路。
02
点火系统的组成
点火线圈
作用
将低电压转换为高电压,为火花 塞提供足够的点火能量。
工作原理
点火线圈内部有两个线圈绕组, 当其中一个绕组接通电流时,磁 场发生变化,导致另一个绕组产
生高电压。
类型
干式点火线圈和湿式点火线圈。
分电器
作用
根据发动机的点火顺序,将高压电分配给相应的气缸。
组成
分电器盖、分电器轴、凸轮轴等。
点火系统故障的排除方法
检查电路连接
检查点火系统的电路连接是否 良好,如有问题需要进行修复
。
检查高压火花
检查高压火花是否正常,如有 问题需要进行修复或更换相关 部件。
检查点火线圈
如有问题需要更换点火线圈。
检查火花塞
如有问题需要更换火花塞。
05
点火系统的发展趋势
高压点火系统
总结词
高压点火系统是传统的点火方式,通过提高点火线圈的电压来增 加点火能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
火花塞
01
02
03
作用
在气缸内产生电火花,点 燃可燃混合气。
工作原理
当高压电通过火花塞的电 极间隙时,电极间隙内的 气体被击穿,产生电火花 。
类型
凸轮轴带动分电器轴旋转,分电器轴上的凸轮依次顶动触 点臂,使触点臂与点火线圈的接线柱接通或断开,从而控 制点火线圈的通电或断电。
高压线
80%
作用
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传输到 火花塞。
100%
材料
高压线通常由钢芯和耐高温绝缘 材料制成。
80%
特点
高压线具有较高的绝缘性能和耐 高温性能,能够承受高压电的传 输而不发生漏电或短路。
02
点火系统的组成
点火线圈
作用
将低电压转换为高电压,为火花 塞提供足够的点火能量。
工作原理
点火线圈内部有两个线圈绕组, 当其中一个绕组接通电流时,磁 场发生变化,导致另一个绕组产
生高电压。
类型
干式点火线圈和湿式点火线圈。
分电器
作用
根据发动机的点火顺序,将高压电分配给相应的气缸。
组成
分电器盖、分电器轴、凸轮轴等。
点火系统故障的排除方法
检查电路连接
检查点火系统的电路连接是否 良好,如有问题需要进行修复
。
检查高压火花
检查高压火花是否正常,如有 问题需要进行修复或更换相关 部件。
检查点火线圈
如有问题需要更换点火线圈。
检查火花塞
如有问题需要更换火花塞。
05
点火系统的发展趋势
高压点火系统
总结词
高压点火系统是传统的点火方式,通过提高点火线圈的电压来增 加点火能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
火花塞
01
02
03
作用
在气缸内产生电火花,点 燃可燃混合气。
工作原理
当高压电通过火花塞的电 极间隙时,电极间隙内的 气体被击穿,产生电火花 。
类型
《发动机的点火系统》PPT课件
![《发动机的点火系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4cbbaf5acfa1c7aa00ccd6.png)
作用:
实现点火提前,必须在压缩行程未到达上质点位置时,使触点分开。
方法:
1.触点不动、使凸轮相对相对轴向转一个角度 2.凸轮不动,使触点相对凸轮转一个角度
装置 1.离心式点火提前调节装置 2.真空式点火提前调节在装置 3.辛烷值校正器
编辑ppt
13
机械离心提前调节装置
作用:
随发动机的转速变 化改变凸轮和轴的相位 关系 组成: 工作原理
半导体点火系统的分类
无触点半导体点火系统 电容放电点半导体火系统 微机控制点半导体火系统
编辑ppt
32
无触点半导体点火系统
用传感器代替断点器的触点 组成:
传感器(点火信号发生器)、点火控制器、 点火线圈、配点器、火花塞 按所用传感器的不同分为: 有磁脉冲式、霍尔效应式、光电式等
编辑ppt
编辑ppt
22
闭磁路点火线圈
特点:
形成闭合的磁 路,减少磁通损失, 提高次级电压。
编辑ppt
23
火花塞
作用:
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引进然烧室,并在电极 间产生电火花点燃
电极材料: 镍锰硅铬合金
编辑ppt
24
火花塞的散热
群部——紫铜 片——缸体
工作温度500-600 摄氏度
自净温度800-900 摄氏度第9源自 发动机点火系统编辑ppt
1
9.1概述
作用: 按照发动机的点火顺序,在一定的时刻供给火花
塞足够的能量的高压电,使其两极间产生点火花,点 燃混合气使发动机做功。 分类:
蓄电池点火系统、半导体点火系统、微机控制点 火系 名词:
火花塞击穿电压 发动机点火系
编辑ppt
2
9.2蓄电池点火系统组成
实现点火提前,必须在压缩行程未到达上质点位置时,使触点分开。
方法:
1.触点不动、使凸轮相对相对轴向转一个角度 2.凸轮不动,使触点相对凸轮转一个角度
装置 1.离心式点火提前调节装置 2.真空式点火提前调节在装置 3.辛烷值校正器
编辑ppt
13
机械离心提前调节装置
作用:
随发动机的转速变 化改变凸轮和轴的相位 关系 组成: 工作原理
半导体点火系统的分类
无触点半导体点火系统 电容放电点半导体火系统 微机控制点半导体火系统
编辑ppt
32
无触点半导体点火系统
用传感器代替断点器的触点 组成:
传感器(点火信号发生器)、点火控制器、 点火线圈、配点器、火花塞 按所用传感器的不同分为: 有磁脉冲式、霍尔效应式、光电式等
编辑ppt
编辑ppt
22
闭磁路点火线圈
特点:
形成闭合的磁 路,减少磁通损失, 提高次级电压。
编辑ppt
23
火花塞
作用:
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引进然烧室,并在电极 间产生电火花点燃
电极材料: 镍锰硅铬合金
编辑ppt
24
火花塞的散热
群部——紫铜 片——缸体
工作温度500-600 摄氏度
自净温度800-900 摄氏度第9源自 发动机点火系统编辑ppt
1
9.1概述
作用: 按照发动机的点火顺序,在一定的时刻供给火花
塞足够的能量的高压电,使其两极间产生点火花,点 燃混合气使发动机做功。 分类:
蓄电池点火系统、半导体点火系统、微机控制点 火系 名词:
火花塞击穿电压 发动机点火系
编辑ppt
2
9.2蓄电池点火系统组成
第10章讲义发动机点火系统
![第10章讲义发动机点火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475b96256c85ec3a87c2c597.png)
☆影响火花塞热特性的主要因素:
火花塞裙部的长度。
火花塞形式:
冷型:裙部高度在8mm,能耐较强的热负荷; 中型:裙部高度在11mm及14mm, 耐热能力一般; 热型:裙部高度在16mm及20mm,适于低热负荷的发动机使用;
§10.3 电子点火系统
传统点火系统的缺点: 1)触点容易烧蚀。在传统点火系统中,触点控制电流 的通断。当触点断开瞬间,触点间易形成火花,将 触点氧化、烧蚀;加之触点反复· 开闭,触点顶块与 凸轮长期摩擦而磨损,触点间隙变化,易导致点火 正时不稳,影响点火系统的正常工作。 2)由于受触点允许电流强度的限制,一般不超过 5A, 因此二次电压及火花能量的提高受到限制。 3)一次电流和二次电压的大小随发动机转速的升高和 气缸数的增多而下降,使多缸发 动机高速时点火不 可靠。 4)二次电压上升速率比较慢,对火花塞积炭和污染 比较敏感。
(二)、分电器
组成:断电器、配电器, 电容器以及点火提前调 节装置。 作用: ①接通与切断点火系统 的初级电路,使点火线 圈的次级绕组中产生高 电压; ②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 压电分配到相应气缸的 火花塞上。
分电器的组成
分电器实物图
1、断电器
作用:周期性电 压。 结构:片簧,活动 触点,胶木,凸 轮 触点间隙:两触点 分开时的最大间 隙称为触点间隙 0.35—0.45mm
点
(1)离心点火提前调节器
作用:在转速变化时,利用离心力自动使信号发生器提前产生 点火信号来调节点火提前角。
离心点火提前角调节装置
发动机要求 当n↑→θ↑; 当n↓→θ↓。
离心点火提前装置就是为实现这一功能而设置的。断电 凸轮套在调节器横板上,该调节器横板既随分电器轴一同转 动,又可相对该轴发生摆动,其摆角是通过离心块感应发动 机转速来调节的。
新版汽车点火系统讲义
![新版汽车点火系统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547d34206137ee06eef9185d.png)
好,以保证燃烧室不漏气。
6/22/2021
新版汽车点火系统
第五节 火 花 塞
• 二、结构
•
•
火花塞主要由接触头、瓷绝缘体、中心电极、侧电极和壳体等部分组成,
如图4-19所示。
•
在钢质外壳的内部固定由高氧化铝陶瓷绝缘体,在绝缘体中心孔的上部
有金属杆,杆的上端有接线螺母,用来接高压导线,下部装有中心电极。金
新版汽车点火系统
• 三接柱点火线圈壳体外部装有一附加电阻, 附加电阻两端连至胶木盖的“+开关”和 “开关”接柱。其作用是改善点火性能。 两接柱点火线圈无附加电阻在点火开关与 点火线圈“+”接柱间,连入一根附加电阻 线。
6/22/2021
新版汽车点火系统
6/22/2021
新版汽车点火系统
二、开磁路点火线圈
6/22/2021
新版汽车点火系统
二、开磁路点火线圈
• 1.基本结构
•
传统的开磁路点火线圈的基本结构如图4-
15所示,主要由铁心、绕组、胶木盖、瓷杯等组
成。
• 其铁心用0.3~0.5mm厚的硅钢片叠成,铁心
上绕有初级绕组和次级绕阻。次级绕阻居内,通
常用直径为0.06~0.10mm的漆包线绕11000~
6/22/2021
新版汽车点火系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工作原理
• 普通电子点火系由信号发生器产生触发或 控制点火的信号,经过点火器内部的放大 等电路,最后控制大功率三极管的导通与 截止,来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流的通断, 当初级电流被切断时,次级绕组中产生高 压,通过配电器送达各缸的火花塞上,点 燃可燃混合气。
• 见图4-9。
(1)机械配电点火系(有分电器点火 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半导体点火系 3、微机控制点火系 4、磁电机点火系。
a
2
传统分电器式点火系
a
3
三、汽车发动机对点火系的要求
1、迅速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间隙的高电压15~20kv; 2、电火花应具备足够高的能量50 ~ 120mJ; 3、点火时刻应适应发动机的工况。 四、 点火系的特点
搭铁—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线路与其它电器设备线路一样, 均采用单线制联结,即电源的一个电极用导线与各用电设 备相联,而另一个电极则通过发动机机体、汽车车架和车 身与各用电设备相联,称为搭铁,相当于接地。既可以以 电源的负极搭铁,也可以以电源的正极搭铁,汽车发动机 点火系一般以电源的负极搭铁。此时点火线圈的线路一般 使火花塞的中心电极为负极,侧电极为正极,由于电子容 易从温度高的中心电极向温度低的侧电极发射(高压电流 方向从正极流向负极),因此,可降低击穿电压15~20% 左右。
第10章 发动机点火系统
a
1
§10.1 概述
一、功用:按照发动机各缸的点火次序,在一定的时刻供给 火花塞以能量足够的高压电,使火花塞两电极之间产生足 够强的电火花,点燃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从而使发动机 作功。
二、分类—按照点火系的组成及产生高压电的方法不同,分 为:
1、蓄电池点火系:蓄电池点火系—由蓄电池或发电机供给 12V或24V的低压直流电,借点火线圈和断电器将低压电 转变为高压电,再通过配电器分配到各缸火花塞,使两电 极之间产生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汽车一般为12V电源, 由蓄电池供给低压直流电,发电机给蓄电池充电。
起动时:由于蓄电池的端电压会急剧下降,致使初级 电流减小,点火线圈不能供给足够的高电压和点火能 量。为了克服这一影响,在起动时将附加电阻短路, 以增大初级电流,提高次级电压和火花能量,从而改 善了发动机的起动性能。
a
8
基本工作过程:(视频)
(一)低压回路: 触点K闭合时:蓄电池
正极→点火开关→附加电 阻→初级线圈→断电器活 动触点臂→触点→分电器 壳体搭铁→蓄电池负极。
生 失
的 大
磁 大
通 减
, 小
通 ,
过 点
铁 火
心 线
形 圈
成 的
闭 转
合 换
磁 效
路 率
, 高
因 。
而
泄
漏
的
磁
的铁心是“曰”
字形或“口”字
形,磁路中只设
有一个微小的气
隙,其磁路图
10-7所示 。闭
磁路点火线圈漏
磁少,磁阻小,
变换效率高,可
使点火线圈小型
化。
a
10
(二)、分电器
组成:断电器、配电器, 电容器以及点火提前调 节装置。 作用:
1、调节螺钉 2、固定螺钉, 3、托板 4、活动触点臂,5、 销钉 6、片簧。
☆凸轮棱数=气缸数;凸轮轴转速=配气凸轮轴转速 。
a
15
2、配电器
组成: 分电器盖、分火
头。 作用:
将高压电按点火 顺序分配至火花 塞。
a
16
配电器
a
17
配电器
a
18
3、电容器
作用: (与断电器并联)
当触点断开时, 减小触点间的电 火花,防止触点 烧蚀。同时吸引 初级绕组的自感 电动势,使初级 电流迅速切断, 提高次级电压。
a
4
§10.2 传统点火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一 、传统点火系统组成: (一)、点火线圈 功用:将电源的低电压转变为高压电的升压变压器。 分类: 开磁路点火线圈;
闭磁路点火线圈。
a
5
1、点火线圈
(1)传统的开磁路点火线圈的基本结构如图4-15所 示,主要由铁心、绕组、胶木盖、瓷杯等组成。
其铁心用0.3~ 0.5mm厚的硅钢片叠 成,铁心上绕有初级绕 组和次级绕阻。
次级绕阻居内,通常 用直径为0.06~ 0.10mm的漆包线绕 11000~26000匝; 初级绕阻居外,通常 用0.5~1.0mm的漆包 线绕230~370匝。
a
6
附加电阻
特点:附加电阻也称热敏电阻,它由低碳钢丝、镍 铬丝或纯镍丝制成,具有温度升高时电阻迅速增 大、温度降低时电阻迅速减小。
作用:利用附加电阻特点自动调节初级电流,可 以改善点火系的工作特性。
①接通与切断点火系统 的初级电路,使点火线 圈的次级绕组中产生高 电压;
②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 压电分配到相应气缸的 火花塞上。
a
11
分电器的组成
a
12
分电器实物图
a
13
1、断电器
作用:周期性的接
通断开一次绕组, 使初级电流发生 变化,在点火线 圈中生成次级电 压。
结构:片簧,活动 触点,胶木,凸 轮
触点间隙:两触点 分开时的最大间 隙称为触点间隙
0.35— 0.45mma14①触点间隙过小,触点间易
出现火花而使初级电路断电
不良,甚至触点烧蚀;
②触点间隙过大,则触点闭
合时间缩短,使初级电流减
小,次级电压降低,高速时
容易缺火。
③调整:可旋转偏心调节螺
钉1来调整触点间隙,首先, 要松开固定托板3的螺钉2。
a
7
附加电阻
低速时:初级电流增长时间长,电流大,附加电阻受 热阻值增大,避免了初级电流过大,防止点火线圈过 热;
高速时:初级电流增长时间短,电流小,附加电阻温 度较低,可使初级电流下降的少些,保证了发动机在 高速工作时点火系统能供给较强的高压电而不止断火。 所以转速变化时,附加电阻较好地解决了高速断火和 低速点火线圈过热的矛盾,改善了点火性能。
(二)高压回路: 触点K断开:次级线圈→
附加电阻→蓄电池正极→ 蓄电池→搭铁→火花塞侧 电极→火花塞中心电极→ 高压线→配电器→次级线 圈。
a
9
(2)闭磁路点火线圈 闭 磁 路 点 火 线 圈 : 将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都绕在口子形或日子形铁心上,初级绕
闭磁路点火线组通圈在量 铁即
心 磁
中 路
产 损
a
20
☆点火提前角 点火提前角是从发出电火花到上止点间的曲轴转角。其数值
应视燃料性质、转速、负荷、过量空气系数等很多因素而定。
1、点火提前角过大(早);2、点火提前角过小(晚) 3、点火提前角最佳。
a
21
①过大,则大部分混合气在压缩过程中燃烧,活塞上行所消耗 的压缩功增加,发动机容易过热,有效功率下降,工作粗爆 程度增加。同时由于混合气的压力过高,末端混合气燃烧前 的温度较高,爆燃倾向加大。
1-金属箔 2-盖板 3-外壳 4-绝缘纸
a
19
4、点火提前装置
作用: 实现点火提前,必须在压缩行程未到达上质点位 置时,使触点分开。
方法: 1.触点不动,使凸轮相对轴向转一个角度; 2.凸轮不动,使触点相对凸轮转一个角度。
装置: 1.离心式点火提前调节装置; 2.真空式点火提前调节在装置; 3.辛烷值校正器。
a
2
传统分电器式点火系
a
3
三、汽车发动机对点火系的要求
1、迅速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间隙的高电压15~20kv; 2、电火花应具备足够高的能量50 ~ 120mJ; 3、点火时刻应适应发动机的工况。 四、 点火系的特点
搭铁—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线路与其它电器设备线路一样, 均采用单线制联结,即电源的一个电极用导线与各用电设 备相联,而另一个电极则通过发动机机体、汽车车架和车 身与各用电设备相联,称为搭铁,相当于接地。既可以以 电源的负极搭铁,也可以以电源的正极搭铁,汽车发动机 点火系一般以电源的负极搭铁。此时点火线圈的线路一般 使火花塞的中心电极为负极,侧电极为正极,由于电子容 易从温度高的中心电极向温度低的侧电极发射(高压电流 方向从正极流向负极),因此,可降低击穿电压15~20% 左右。
第10章 发动机点火系统
a
1
§10.1 概述
一、功用:按照发动机各缸的点火次序,在一定的时刻供给 火花塞以能量足够的高压电,使火花塞两电极之间产生足 够强的电火花,点燃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从而使发动机 作功。
二、分类—按照点火系的组成及产生高压电的方法不同,分 为:
1、蓄电池点火系:蓄电池点火系—由蓄电池或发电机供给 12V或24V的低压直流电,借点火线圈和断电器将低压电 转变为高压电,再通过配电器分配到各缸火花塞,使两电 极之间产生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汽车一般为12V电源, 由蓄电池供给低压直流电,发电机给蓄电池充电。
起动时:由于蓄电池的端电压会急剧下降,致使初级 电流减小,点火线圈不能供给足够的高电压和点火能 量。为了克服这一影响,在起动时将附加电阻短路, 以增大初级电流,提高次级电压和火花能量,从而改 善了发动机的起动性能。
a
8
基本工作过程:(视频)
(一)低压回路: 触点K闭合时:蓄电池
正极→点火开关→附加电 阻→初级线圈→断电器活 动触点臂→触点→分电器 壳体搭铁→蓄电池负极。
生 失
的 大
磁 大
通 减
, 小
通 ,
过 点
铁 火
心 线
形 圈
成 的
闭 转
合 换
磁 效
路 率
, 高
因 。
而
泄
漏
的
磁
的铁心是“曰”
字形或“口”字
形,磁路中只设
有一个微小的气
隙,其磁路图
10-7所示 。闭
磁路点火线圈漏
磁少,磁阻小,
变换效率高,可
使点火线圈小型
化。
a
10
(二)、分电器
组成:断电器、配电器, 电容器以及点火提前调 节装置。 作用:
1、调节螺钉 2、固定螺钉, 3、托板 4、活动触点臂,5、 销钉 6、片簧。
☆凸轮棱数=气缸数;凸轮轴转速=配气凸轮轴转速 。
a
15
2、配电器
组成: 分电器盖、分火
头。 作用:
将高压电按点火 顺序分配至火花 塞。
a
16
配电器
a
17
配电器
a
18
3、电容器
作用: (与断电器并联)
当触点断开时, 减小触点间的电 火花,防止触点 烧蚀。同时吸引 初级绕组的自感 电动势,使初级 电流迅速切断, 提高次级电压。
a
4
§10.2 传统点火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一 、传统点火系统组成: (一)、点火线圈 功用:将电源的低电压转变为高压电的升压变压器。 分类: 开磁路点火线圈;
闭磁路点火线圈。
a
5
1、点火线圈
(1)传统的开磁路点火线圈的基本结构如图4-15所 示,主要由铁心、绕组、胶木盖、瓷杯等组成。
其铁心用0.3~ 0.5mm厚的硅钢片叠 成,铁心上绕有初级绕 组和次级绕阻。
次级绕阻居内,通常 用直径为0.06~ 0.10mm的漆包线绕 11000~26000匝; 初级绕阻居外,通常 用0.5~1.0mm的漆包 线绕230~370匝。
a
6
附加电阻
特点:附加电阻也称热敏电阻,它由低碳钢丝、镍 铬丝或纯镍丝制成,具有温度升高时电阻迅速增 大、温度降低时电阻迅速减小。
作用:利用附加电阻特点自动调节初级电流,可 以改善点火系的工作特性。
①接通与切断点火系统 的初级电路,使点火线 圈的次级绕组中产生高 电压;
②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 压电分配到相应气缸的 火花塞上。
a
11
分电器的组成
a
12
分电器实物图
a
13
1、断电器
作用:周期性的接
通断开一次绕组, 使初级电流发生 变化,在点火线 圈中生成次级电 压。
结构:片簧,活动 触点,胶木,凸 轮
触点间隙:两触点 分开时的最大间 隙称为触点间隙
0.35— 0.45mma14①触点间隙过小,触点间易
出现火花而使初级电路断电
不良,甚至触点烧蚀;
②触点间隙过大,则触点闭
合时间缩短,使初级电流减
小,次级电压降低,高速时
容易缺火。
③调整:可旋转偏心调节螺
钉1来调整触点间隙,首先, 要松开固定托板3的螺钉2。
a
7
附加电阻
低速时:初级电流增长时间长,电流大,附加电阻受 热阻值增大,避免了初级电流过大,防止点火线圈过 热;
高速时:初级电流增长时间短,电流小,附加电阻温 度较低,可使初级电流下降的少些,保证了发动机在 高速工作时点火系统能供给较强的高压电而不止断火。 所以转速变化时,附加电阻较好地解决了高速断火和 低速点火线圈过热的矛盾,改善了点火性能。
(二)高压回路: 触点K断开:次级线圈→
附加电阻→蓄电池正极→ 蓄电池→搭铁→火花塞侧 电极→火花塞中心电极→ 高压线→配电器→次级线 圈。
a
9
(2)闭磁路点火线圈 闭 磁 路 点 火 线 圈 : 将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都绕在口子形或日子形铁心上,初级绕
闭磁路点火线组通圈在量 铁即
心 磁
中 路
产 损
a
20
☆点火提前角 点火提前角是从发出电火花到上止点间的曲轴转角。其数值
应视燃料性质、转速、负荷、过量空气系数等很多因素而定。
1、点火提前角过大(早);2、点火提前角过小(晚) 3、点火提前角最佳。
a
21
①过大,则大部分混合气在压缩过程中燃烧,活塞上行所消耗 的压缩功增加,发动机容易过热,有效功率下降,工作粗爆 程度增加。同时由于混合气的压力过高,末端混合气燃烧前 的温度较高,爆燃倾向加大。
1-金属箔 2-盖板 3-外壳 4-绝缘纸
a
19
4、点火提前装置
作用: 实现点火提前,必须在压缩行程未到达上质点位 置时,使触点分开。
方法: 1.触点不动,使凸轮相对轴向转一个角度; 2.凸轮不动,使触点相对凸轮转一个角度。
装置: 1.离心式点火提前调节装置; 2.真空式点火提前调节在装置; 3.辛烷值校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