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溶剂萃取
第5章 溶剂萃取
【5】、萃取体系表示法 被萃取物(起始浓度)/水相组成/有机相组成
〔萃合物的分子式〕
例:
Ta5, Nb5 100 克 升 4MH2SO4、8MHF 80%TBP 煤油 H2TaNbF6 •3TBP
表示被萃物是五价的Ta、Nb离子,萃取前它们 的浓度为100克/升,水相的组成为4M浓度的硫酸和 8M的氢氟酸。有机相的组成为80%的TBP作萃取剂, 20%的煤油作稀释剂,萃合物的分子式为 H2TaF6·3TBP及H2MbF6·3TBP。
• 根据离子的性质,大部分金属盐是强电解质,它 们在水中有较大的溶解度。这不仅是由于水是极 性大的液体,能够使盐类离解成离子,而且水使 金属离子溶剂化而促进溶解.然而大部分简单的金 属盐,显著地不溶于有机溶剂中。因为有机溶剂 多半是非极性化合物。
• 只有当金属离子或其盐类与有机溶剂分子生成一 种在有机溶剂中比在水中更易溶解的化合物时才 有可能。这主要是由于它们的分子结构与有机溶 剂分子具有相似的特点,即所谓“同类溶解同类” 规则。
(5)操作安全,无毒、不易燃、不挥发。 (6)稳定,便于储存。 (7)价廉,来源充足。
有色冶金生产中常用的萃取剂有胺盐、醇类、酮 类、羧酸类、磷酸类等。
萃合物:萃取剂与被萃取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 不易溶于水相而易溶于有机相的化合物,通常是一种 络先要选用合适的萃取剂, 它是一种能将金属离子通过配位化学反应从水相选择 性地转入有机相,又能通过另一类配位化学反应从有 机相转到水相,借以达到金属的纯化与富集的有机化 合物。
• 人们为寻找选择性更高的萃取剂开展了大量的稀土溶 液配位化学的研究工作,可以说稀土配位化学的发展 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是配位化学和分离化学成功的结 合。配位化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是配位萃取。
化工原理第五章 萃取
图 连结线斜率的变化
二.相平衡关系在三角形相图上的表示方法
1.溶解度曲线与联接线 一定温度下,测定体 系的溶解度曲线时,实验 测出的联结线的条数(即 共轭相的对数)总是有限 的,此时为了得到任何已 知平衡液相的共轭相的数 据,常借助辅助曲线(亦 称共轭曲线) 。
图 辅助曲线
2.辅助曲线和临界混溶点
第二节
液液相平衡
一. 三角形坐标图及杠杆规则 1.三角形坐标图 等边三角形 等腰直角三角形 不等腰直角三角形
一般而言,在萃取过程中很少遇到恒摩尔流的简化情况, 故在三角形坐标图中混合物的组成常用质量分数表示。 习惯 上,在三角形坐标图中,AB边以A的质量分率作为标度,BS 边以B的质量分率作为标度,SA边以S的质量分率作为标度。 三角形坐标图的每个顶点分别代表一个纯组分,即顶点A表示 纯溶质A,顶点B表示纯原溶剂(稀释剂)B,顶点S表示纯萃 取剂S。 三角形坐标图三条边上的任一点代表一个二元混合 物系,第三组分的组成为零。例如AB边上的E点,表示由A、 B组成的二元混合物系,由图可读得:A的组成为0.40,则B 的组成为(1.0-0.40)= 0.60,S的组成为零。
3. 分配系数和分配曲线
(1)分配系数 一定温度下,某组分在互相平衡的 E 相与 R 相中的组成之比称为该组分的分配系数,以 yA k表示,即溶质A
kA
yB 原溶剂B k B xB
xA
式中 yA、yB ——萃取相E中组分A、B的质量分数; xA、xB——萃余相R中组分A、B的质量分数。
分配系数kA表达了溶质在两个平衡液相中的分
第五章
▲ 第一节 概述
萃取
▲ 第二节 液液相平衡 ▲ 第三节 萃取分离效果及主要影响因数
▲ 第四节 萃取过程的计算
核燃料后处理工学PUREXppt课件
5.2 共去污-分离循环
(二) 工艺条件的选择
(1) 共萃取共去污(1A) ➢ ① 料液铀浓度 ➢ ② 料液和洗涤剂的硝酸浓度 ➢ ③ TBP浓度 ➢ ④ 铀饱和度 ➢ ⑤ 流比 ➢ ⑥ 温度
12
5.2 共去污-分离循环
(1) 共萃取共去污(1A) ➢ ① 料液铀浓度
✓ 高(生产能力/进料级的铀饱和度) ✓ 太高(粘度/密度/流动性)
• 加浓铀燃料元件:200-300g/L • 天然铀或低加浓铀:1.8mol/L
13
5.2 共去污-分离循环
(1) 共萃取共去污(1A) ➢ ② 料液和洗涤剂的硝酸浓度
高酸(3mol/L)进料低酸(1mol/L)洗涤
✓ 优点: • 有利于去除钌/锆/铌 ✓ 缺点: • 降低了设备的生产能力; • 有机相降解比较严重; • 提高了试剂消耗量,增加了强放废液处理和贮存费用。
25
5.2 共去污-分离循环
(3) 铀的反萃取(1C槽)
➢ ① 硝酸浓度 ➢ ② 温度
提高温度有利于 • 铀的反萃 • 分相,减少相夹带
➢ ③ 流比
铀的收率 反萃水相的铀浓度不致太低
26
5.2 共去污-分离循环
(4) 污溶剂的净化与复用
➢ 定义 ➢ 目的 ➢ 要求 ➢ 方法
27
5.2 共去污-分离循环
蒸发浓缩器
➢ 装置: 1CU ➢ 任务:便于对2DF调料
调料罐
➢ 装置: 2DF,2AF ➢ 任务:调酸调价
水相废液
➢ 装置:1AW,2DW,2AW
污溶剂
➢ 装置:1CW,2BW,2EW
5
6
5.2 共去污-分离循环
(一) 过程概述 ➢ (1) 共萃取共去污(1A)
第五章萃取技术.课件
当表面活性剂在有机溶剂中形成 反胶束时,水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 度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线性增大。
通过测定有机相中平衡水浓度的 变化,可以确定形成反胶束的最低 表面活性剂浓度。
反胶束的形成是表面活性剂分子 自发形成的纳米尺度的聚集体,是热 力学稳定的体系。
K a AH
(5-3)
其中,Ka为弱酸的解离常数;
[AH]和[A-]分别为游离酸和其酸根离 子的浓度。
如果在有机相中溶质不发生缔和, 仅以单分子形式存在,则游离的单分 子溶质符合分配定律,其分配常数为
Aa
AH
AH
(5-4)
其中,AH 表示有机相中游离酸的
浓度,Aa为游离酸的分配常数。
利用一般的分析方法测得的水 相浓度为游离酸和酸根离子的总 浓度,故为方便起见,用水相总
3.物理萃取和化学萃取
物理萃取
定义:溶质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在两相间 达到分配平衡,萃取剂与溶质间不发生 化学反应。
应用:广泛应用于抗生素及天然植物中 有效成分的提取。如利用乙酸丁酯萃取 青霉素。
化学萃取
定义:利用脂溶性萃取剂与溶质的化 学反应生成脂溶性复合分子,使溶质 向有机相分配。
应用:用于氨基酸、抗生素和有机酸 等生物产物的分离回收。
液体
双水相萃取
萃取剂
液固萃取(浸取)
固体原料 超临界流体
液体原料
2.反 萃 取
定义:调节水相条件,将目标产物从有机相 转入水相的操作。
作用:为了进一步纯化目标产物或便于后续 分离操作。
洗涤:常常加在萃取与反萃取操作之间,目 的是除去与目标产物同时萃取到有机相的杂 质,提高反萃取液中目标产物纯度。
溶剂萃取知识点总结
溶剂萃取知识点总结一、溶剂萃取的原理溶剂萃取是通过物质在两种相间的分配系数的差异而实现物质的分离和浓缩。
在溶液与溶剂接触的时候,溶质(萃取物)会在两种相间发生分配,达到平衡。
通过这种分配平衡,就可以达到提取溶质的目的。
当溶质在两种不同的溶液中的分配系数大致相等时,可以通过多次的分配来使溶质转移。
二、溶剂萃取的分类1. 单级萃取:指在一次抽提操作过程中,溶液和溶剂接触后,仅发生一次分配,不再进行第二次分配,即一次抽提完成。
2. 多级萃取:在一次抽提操作结束后,不断重复进行沉淀产物与溶液接触,多次分配,并用新的溶剂进行抽提的过程。
三、溶剂萃取的应用1. 化工领域:溶剂萃取主要应用在石油、化工、冶金、有色金属等行业,用于提取金属离子、有机物和无机物等。
2. 食品领域: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溶剂萃取可以提取植物油、蛋白质、色素等。
3. 钴、镍等有色金属的萃取提纯。
4. 药品领域:在制药过程中,溶剂萃取可以用于分离和提取药物的成分,或者提取药物中的杂质。
5. 环保方面:通过溶剂萃取可以对有机废水进行处理,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去除,达到环保的目的。
四、溶剂萃取的优缺点1. 优点:(1) 操作简单,易于控制;(2) 能够适用于大量的样品分析;(3) 可以进行选择性溶剂萃取,实现目标物质的高效提取。
2. 缺点:(1) 有些物质溶于多种溶剂,选择适宜的萃取剂有一定难度;(2) 需要消耗大量的有机溶剂,产生大量的废溶剂,对环境造成污染;(3) 萃取后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溶剂回收和废弃物处理,增加了操作成本。
五、溶剂萃取的过程及步骤1. 与样品混合:将样品和适量的溶剂混合,在搅拌或加热的条件下使之充分混合。
2. 分液:待混合物充分混合后,静置一段时间,使得样品中的目标物质与溶剂达到分配平衡,产生两个不同相的层。
3. 采集上层液:通过分液漏斗或者其他分离设备采集上层液相。
4. 净化:对采集的上层液做进一步的处理和净化,使得目标物质得到更纯净的提取。
生化工程下游技术知识课件第五章溶剂萃取和浸取
03
浸取技术简介
浸取技术的原理
01
浸取技术是一种分离和提取固体物料中可溶性组分的方法,其 原理是利用溶剂将固体物料中的可溶性组分溶解,然后通过固
液分离,将溶剂和溶解的组分分离。
02
浸取过程中,溶剂和固体物料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接触,使可溶 性组分从固体物料表面逐渐扩散到溶剂中,形成浓集。
03
浸取过程通常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进行,根据不同物料和 组分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溶剂和操作条件。
萃取剂的再生与循环使用
01
萃取剂的再生与循环使用是溶 剂萃取技术中的重要环节,通 过再生和循环使用可以降低生 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02
萃取剂的再生方法包括蒸馏、 结晶、吸附等,根据不同的萃 取剂和分离需求选择合适的再 生方法。
03
为了实现萃取剂的循环使用, 需要将再生后的萃取剂进行纯 化和浓缩,以便再次用于萃取 过程。
浸取技术的应用领域
矿物浸取
通过浸取技术提取矿物中的有价组分,如铜、 金、银等。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
通过浸取技术提取固体废弃物中的有用组分, 实现资源化利用。
植物资源提取
利用浸取技术提取植物中的有用成分,如草 药、茶叶、香料等。
环境治理
利用浸取技术处理环境污染问题,如土壤修 复、水处理等。
04
溶剂萃取与浸取的比较与选择
进料液与萃取剂的混合。
混合过程中还需注意控制温度、压力等参数,以确保萃取过程
03
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分相过程
分相过程是将混合后的料液与 萃取剂进行分离,使各个组分 得到分离。
分相的方法包括静置分层、离 心分离等,根据不同的分离需 求选择合适的分相方法。
分相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 压力等参数,以获得较高的分 离效果和纯度。
湿法冶金第五章
五、主要溶剂萃取体系及萃取机理 萃取体系至少包括三个组分,即水、有机溶剂和一种
溶质,关于萃取体系的分类很不统一,根剧萃取剂的特 性和萃取机理,可把萃取体系分成:中性络合萃取体系; 酸性络合萃取体系;碱性萃取剂的萃取体系;协同萃取 体系。
1、中性络合萃取体系 特点:萃取剂是中性有机化合物(如:TBP、P350、
KD
Ci (or ) Ci ( aq )
KD-分配系数,Ci(or)是溶质i 在有机相中浓度;Ci(aq)是
溶质i在水相中浓度。KD >1,萃取能进行;KD <1萃
取不利于进行。
浓度较大时,分配系数应以溶质i在两相中的活度比Ka表示:
Ka
ai(or ) ai ( aq )
C i(or ) i(or ) KD
在萃取中,要求有机相具有最小的水溶性,工业萃取剂使 用的有机酸,含碳在C7-C16范围内。
四、萃取剂、稀释剂 1.萃取剂的选择 溶剂萃取中,萃取剂的选择十分重要。选择萃取剂
的要求主要有: ① 至少有一个萃取官能团,通过官能团可与金属离子 形成萃合物,常见的萃取官能团有含O、S、C、P的基 团,如:-OH、-SO3H、-SH、 、=NOH等; ② 油溶性大、水溶性小、须具备相当长的碳氢链或苯 环,但碳原子数过多或分子量大于500也不宜; ③ 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分离系数大;
(3)螯合萃取剂 有两种官能团,即酸性官能团和配位官能团。和金属离子形成
螯合物进入有机相,金属离子与酸性官能团作用,置换出 氢离子,形成一个离子键,配位官能团又与金属离子形成 一个配位键。常用的螯合萃取剂有:LiX63、LiX64、LiX64N ① 螯合剂必须含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官能团 ② 被萃金属置换-OH或-SH上的氢并与碱性官能团配位 而形成稳定的五原子环或六原子环状化合物。参加反应的 二个官能团之间要间隔2-3个碳原子,否则不能生成五环或 六环络合物。 ③ 入支链,使空间位阻增大,可以增加选择性,但引入支 链过多或位置不当也不行。 ④ -OH或-SH基的酸性越强,则形成螯合物的趋势越大, 即能在很低的PH下萃取。
生物分离工程-第五章-萃取技术PPT课件
mCl
[R Cl - ] [Cl - ]
则
mAKeC mlCl1[H K 2][K H 1 K ]2 21
43
-化学萃取平衡之分配平衡(2)
二(2-乙基己基)磷酸萃取氨基酸为例,其所对应的离 子交换反应
A2(H2RA ) R(3H H R )
KeH[A[AR]([(HH3R]R[2)H])]
氨基酸的表观分配系数为
6
生物产品萃取根据分子量大小划分
小分子类 化合物相对分子量约小于1000,如氨基酸、 抗生素、维生素、有机酸等,采用有机溶 剂萃取
大分子类 相对分子量大于1000,如酶,抗体,蛋白 质等,有机溶剂不适用,可选用反胶团萃 取、双水相萃取等
7
工业上生产青霉素
大多采用醋酸丁酯为萃取剂,pH=1.8~2.2, 相比VO/VW=1/2~1/2.5,温度5℃,反萃取过 程采用碳酸氢钾或碳酸钾水溶液为反萃取剂。
A
A+
A+
AA+
A AClA
有机相
R+Cl-
RR++CA-l-
R+Cl-
R+Cl-
R+Cl-
42
化学萃取平衡之分配平衡
季胺盐萃取氨基酸为例,其所对应的离子交换反应
R C lA R A -C l
[RA-][Cl- ] KeCl [RCl- ][A- ]
氨基酸和氯离子对应的表观分配系数分别为
[R A- ] mA cA
51
2、双水相形成
当两种高分子聚合物之间存在相互排斥作 用时,即一种分子周围将聚集同种分子而 排斥异种分子,则在达到平衡时,就形成 分别富含不同聚合物的两相 。
重庆大学生物分离工程_第五章 萃取
某些聚合物的溶液与某些无机盐的溶液相混合 时,只要浓度达到一定值,也会形成两相,即 聚合物-盐双水相体系,成相机理尚不清楚,一 种解释为“盐析”作用。
(2) 温度
温度会影响生化物质的稳定性。
影响分配系数K。
(3) 盐析
无机盐类如硫酸铵、氯化钠等一般可降低产 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而使其更易于转入有机溶 剂相中,另一方面还能减小有机溶剂在水相 中的溶解度。
(4) 带溶剂
为提高分配系数K,常添加带溶剂。带溶剂是 指能和产物形成复合物,促使产物更易溶于有 机溶剂相中,在一定条件下又要容易分离的物 质。
PEG/盐系统应用得很广泛,主要由于PEG价 格低廉以及该系统选择性。
三步萃取流程示意图
分配在上相中的蛋白质可通过加入适量的盐(有 时也补充适量的PEG),进行第二次双水相萃 取,目的是除去核酸和多糖,它们的亲水性较 强,因而易分配在盐相中,蛋白质就停留在上 相PEG中。
在第三次萃取中,应使蛋白质分配在盐相(如调 节pH),以便和主体PEG分离,色素因其憎水 性而通常分配在上相;盐相中的蛋白质可用超 滤法弃除残余的PEG,主体PEG可循环使用。
再如图中,2.2%的葡聚糖水溶液与等体积的0.72 %甲基纤维素钠的水溶液相混合并静置后,可得 到两个粘稠的液层。
葡聚糖与甲基纤维素钠的双水相体系
上述现象称为聚合物的不相溶性 (incompatibility)。如果多种不相溶的聚合物混 在一起,就可得到多相体系,如硫酸葡聚糖、 葡聚糖、羟丙基葡聚糖和聚乙二醇相混时,可 形成四相体系。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第五章 溶剂萃取和浸取
盐、供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其他营养成分等。必须考虑这些物质对萃取
过程的影响。 (1)pH值 直接影响表观分配系数。另外对选择性有影响。
pH值还应尽量选择在使产物稳定的范围内。
(2)温度 温度会影响生化物质的稳定性,所以一般在室温或低温下进行。 同时影响分配系数K 。 (3)盐析 硫酸铵、氯化钠等可降低产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还能减小有机溶 剂在水相中的溶解度。但过多可能促使杂质一起转入溶剂相,必要时 要考虑回收。 (4)带溶剂 能和产物形成复合物,使产物更易溶于有机溶剂相中,提高分 配系数。复合物又要容易分解。
有机溶剂萃取
利用一种溶质组分(如产物)在两个互不混溶的液相(如水相和有机溶剂 相)中竞争性溶解和分配性质上的差异来进行分离操作的。 有机溶剂萃取法广泛应用于抗生素、有机酸、维生素、激素 等发酵产物工业规模的提取上。 优点 a) b) c) d) 比化学沉淀法分离程度高; 比离子交换法选择性好、传质快; 比蒸馏法能耗低; 生产能力大、周期短、便于连续操作、易实现自动化控制。
的电子受体A—H因已形成内氢键而不再起作用。故
AB(3)型溶剂的氢键性质与N型或B型相似。
3.溶剂的极性
溶剂萃取的关键是萃取溶剂的选择,而选择的依据是 “相似相溶”的原则。 “相似”有两个方面: 一是分子结构相似,这相对容易考察;另一个是分子间 作用能相似,即分子问相互作用力相似。在生物工业上,对 后一点考察较多的是分子极性。
溶剂萃取法和其他新型分离技术相结合,产生了一系列新型分离 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反胶团萃取(Reversed micelle extraction) 双水相萃取技术(Partition of two aqueous phase system) 等。 用于高品质的天然物质、胞内物质(胞内酶、蛋白质、多肽、核 酸等)的分离提取上。
生物分离工程-第5章-萃取技术
单级萃取
假定:两相中的分配很快达到平衡; 两相完全不互溶,完全分离。
X S VS CS VS 1 ★ 萃取因素: E 萃取液溶质总量 = =K K 萃余液溶质总量 XF VF CF VF m
单级萃取
单级萃取:只包括一个混合器和一个分离器
分离因素(β)
分离因素表示有效成分A与杂质B的分离程度。
KA KB
β=1 KA = KB 分离效果不好;
β>1 KA > KB 分离效果好;
β越大,KA 越大于KB,分离效果越好。
弱电解质在有机溶剂-水相的分配平衡
分配系数中CO和CW 必须是同一种分子类型,即不发生缔合或离解。对 于弱电解质,在水中发生解离,则只有两相中的单分子化合物的浓度才 符合分配定律。 例如青霉素在水中部分离解成负离子(青COO-),而在有机溶剂相 中则仅以游离酸(青COOH)的形式存在,则只有两相中的游离酸分子 才符合分配定律。
多级逆流萃取
在多级逆流萃取中,在第一级中连续加入料液,并 逐渐向下一级移动,而在最后一级中连续加入萃取 剂,并逐渐向前一级移动。
料液移动的方向和萃取剂移动的方向相反,故称为 逆流萃取。 在逆流萃取中,只在最后一级中加入萃取剂,故和 错流萃取相比,萃取剂之消耗量较少,因而萃取液 平均浓度较高。
有机溶剂萃取的影响因素
pH的影响
pH对表观分配系数的影响(pH-K)
pH低有利于酸性物质分配在有机相,碱性物质分 配在水相。 对弱酸随pH↓,K↑, 当pH << pK时,K→K0
由萃取机理和K~pH的关系式可得出如下结论
酸性物质 萃取 反萃取 pH<pK pH>pK 碱性物质 pH>pK pH<pK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第五章_萃取技术
1896年Beijerinck观察到当把明胶与琼脂 或把明胶和可溶性淀粉的水溶液混合时, 先得到一混浊不透明的溶液,随后分成 两相,上相含有大部分明胶,下相含有 大部分琼脂(或可溶性淀粉)。
2.2%的葡聚糖水溶液与等体积的0.72%甲基 纤维素钠的水溶液相混合并静置后,可得到两 个粘稠的液层。
多级逆流萃取图
L1
L2
S
L3
混 分混 分混 分 合 离合 离合 离 器 器器 器器 器
F
第一级
第二级
R3 第三级
青霉素的多级逆流萃
取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级
含青霉素乙酸戊酯
青霉素滤液
废液 乙酸戊脂
青(霉含素产发品酵青过霉在三滤素级液)逆进混流入合萃取第 萃装一取置级,中用萃然乙取后酸罐流戊,入酯从在第澄此一清与级的发从分酵第离液二器中级分分离分成青离上霉器下素来层的,萃取相
第一级的萃余液进入第二级作为料液,并加 入新鲜萃取剂进行萃取;第二级的萃余液再 作为第三级的料液,以此类推。
此法特点在于每级中都加溶剂,故溶剂消耗 量大,而得到的萃取剂平均浓度较稀,但萃 取较完全。
多级错流萃取示意
图 轻
料
相 入
液重相入Leabharlann 轻相入入口
轻相出
第一级
第二级
轻相出
第三级 萃余液出口
轻相出 重相出
图9-5 转筒式离心萃取器
5.2 双水相萃取
➢ 双水相萃取技术又称水溶液两相分配技术,是近 年来出现的引人注目的、极具前途的新型分离技 术。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 生物化工领域。
➢ 用此种方法已提取的酶已达数十种,其分离也达 到了相当的规模,如甲酸脱氢酶的分离已达到了 几十公斤的湿细胞规模,半乳糖苷酶的提取已进 行了中试规模实验,该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生物分离工程 第五章 萃取
多级逆流萃取
L1, y0 1 H, x1
y1 2 x2
y2
yn-2 n-1
yn-1 n xn
yn, L
x3
xn-1
xn+1, H
确定要达到一定的回收率所需萃取的级数
E=kL/H (E萃取因子,k分配系数) 1- φn= (En+1-E)/ (En+1-1) 1- φn=n/(n+1) (φ萃余分数)(E=1时,据罗比塔极限法得之)
and Solid phase extraction.利用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液相中各种组分
(包括目的产物)溶解度的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萃取剂、萃 取液、萃余液)
The extraction classifications萃取的分类:
By physical conditions of extract solvents and materials: L-L extraction, L-S extraction and SFE根据萃取剂和原料的物理状态分:液液萃取(有机溶剂萃取、 双水相萃取、液膜萃取和反胶束萃取等),液固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
表面活性剂:稳定油水分界面的重要组成,相当于生物膜类脂双
分子层的亲水端,含量在1%-5%
流动载体:相当于生物膜的蛋白质载体 膜增强剂:
液膜分类(p87-88) 乳状液膜:(W/O)/W型和(O/W)/O型,在生物分离中主要是(W/O)/W
型
支撑液膜: 流动液膜: 液膜萃取机理 单纯迁移:又称物理渗透
By extraction flowsheet: single stage extraction and multistage extraction.根
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第5章-萃取分离法PPT课件
(八)萃取过程热力学 从一个温度下的萃取平衡常数求算另一
个温度下的萃取平衡常数。
G 0 R lK n T H 0 T SK H0 T RT2
lgK2lgK12. 3H00R3TT 21 T2T1
二、重要萃取体系
• 萃取过程: (1) 水相被萃取物与萃取剂生成萃合物; (2) 两相界面萃合物因疏水作用进入有机相; (3) 萃合物在有机相发生化学反应(聚合、离
m 0 eorg
eq
RT
K0
expme0q
me0org
RT
K0aao arqg [[A A oarq g ]]γ γa oq rg KDγγo arqg
(四)分配比
• 分配系数KD仅适用于溶质在萃取过程中没有发生任 何化学反应的情况。例如I2在CCl4和水中均以I2的形 式存在。而在许多情况下,溶质在水和有机相中以 多种形态存在。例如用CCl4萃取OsO4时,在水相中 存在OsO4、OsO52-和HOsO5-等三种形式,在有机相 中存在OsO4和(OsO4)4两种形式,此种情况如果用分 配系数KD=[OsO4]有/[OsO4]水便不能表示萃取的多 少。用溶质在两相中的总浓度之比来表示分配情况。
(一)简单分子萃取体系
被萃取物是以本身的中性分子形式在水相与有 机相之间转移而分配的。溶剂与被萃取物没有化 学结合,也不需另加萃取剂。 O某sO些4等无,机可共以价直化接合用物C如CIl24、、C苯1等2、惰B性r2、溶G剂e萃Cl取4和。 可按照被萃取物的性质不同分为: ①单质萃取; ②难电离无机化合物的萃取; ③有机化合物的萃取。
n H n A z2 O H m ( o) r E g ( H ) n ( H 2 A O ) z E m ( o)r
第五章-萃取
带来问题: • 产生乳化后使有机相和水相分层困难,出 现夹带:
1、水相夹带有机相,产物损失,有机溶剂回收 损失; 2、有机溶剂夹带水相,给后处理带来困难。
•
需尽量避免出现乳化,如出现乳化,需采取一定 措施破坏乳化。
1. 预处理,去除蛋白质能消除乳化。 2. 离心,离心力场中碰撞聚沉。实验室通过轻轻搅拌也 可促使其破坏。 3. 加入表面活性剂(转型法)O/W型乳浊液中,加入亲 油型乳化剂,在乳浊液油从O/W转为W/O的趋向,但 条件还不允许形成W/O,因而在转变过程中,乳浊液 就被破坏。常用破乳剂:阳离子 溴代十五烷基吡啶, 阴离子 十二烷基磺酸钠。 4. 加热,降低黏度,促使乳浊液破坏。
n
E n 1 1
计算得到n=2.74,故需三级萃取操作。 计算采用三级逆流萃取操作的收率为99.3%,高于错流 萃取操作。 说明多级逆流接触萃取效率优于多级错流萃取。
5.5 双水相萃取(aqueous two-phase extraction)
某些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的水溶液超过一定浓度 后可形成两相,并且在两相中水分均占很大比例, 即形成双水相系统。 利用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的水溶液可形成双水相 的性质,Albertsson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发了双 水相萃取法,又称双水相分配法(aqueous twophase partitioning)。
一般初始萃取相中溶质浓度为0,所以上式变为 HxF=Hx+Ly 因为H和L可以认为是常数,结合线性平衡(Henry) 关系式,可得:
mx F y 1 E
mL E H 式中E为萃取因子(extraction factor),即萃取平衡 后萃取相和萃余相中溶质量之比。
由E 可求得萃余分数 φ 和萃取分数 1- φ
溶剂萃取法
五、物理萃取—(四)、乳化和去乳化
4、 乳浊液的破坏
(1)过滤和离心分离:当乳化不严重时采用,实验室中亦
可用玻璃棒轻轻搅动乳浊液。 (2)加热:降低黏度,实验室中对于热稳定性好的生化物 质可采用此法。 (3)稀释法:在乳浊液中加入有机溶剂(如乙醇),实验 室中化学分析时可用此法。
五、物理萃取—(四)、乳化和去乳化
五、物理萃取—(三)、有机溶剂(即:有机
萃取剂)的选择
3、常用于抗生素类生物产品萃取的有机溶剂有丁醇
等醇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和乙酸戊酯等乙酸酯
类以及甲基异丁基甲酮等。
这些溶剂可较好地满足上述对有机溶剂的要求,通
过调节水相的pH或加入适当的萃取剂,可使目标产
物有较大的分配系数和选择性。
五、物理萃取—(四)、乳化和去乳化
二、溶剂萃取操作流程:
- (1).萃取剂和含有组分(或多组分)的料液
混合接触,进行萃取,溶质从料液转移到
萃取剂中; - (2).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相并回收溶剂, - (3).萃余液(残液)脱溶剂(即:溶剂回收)。
第二节 液-液(有机溶剂)萃取
三、溶剂萃取的优点:
(1).萃取过程具有选择性; (2).能与其他需要的纯化步骤(例如结晶、蒸馏)相配合; (3).通过转移到具有不同物理或化学特性的第二相中,来减少 由于降解(水解)引起的产品损失; (4).可从潜伏的降解过程中(例如代谢或微生物过程)分离产物;
(5).适用于各种不同的规模,易自动化
(6).传质速度快,生产周期短,便于连续操作,容易实现计算 机控制。
第二节 液-液(有机溶剂)萃取
1、溶剂萃取分离
-四、基本术语
就是使溶液与另一种不相混溶的溶剂密切接触,以使溶液 中的某一种或某几种溶质进入溶剂相中,从而与溶液中的 其它干扰组分分离。 2、溶质:被萃取的物质 3、原溶剂:原先溶解溶质的溶剂 4、萃取剂:指用以进行萃取的溶剂 5、萃取剂选择原则:使溶质在萃取相中有最大的溶解度 6、萃取液:萃取剂加入到溶液中后,大部分溶质转移到萃 取剂中,得到的溶液称为萃取液。 7、萃余液:指被萃取出溶质的料液
溶剂萃取
n
当水相中有两种以上物种被萃取,或有机 相有二次反应发生,则情况会更复杂。
D和λ的区别
1. D和λ概念有区别,不能将两者混同 2. D受λ支配,即受分配定律支配 3. D是变数、易测定 4. λ是常数,但难于测定
2、萃取比(E) -指有机相中某一组分的质量流量(kg/min) 与水相中该组分的质量流量之比。
(4)羟基喹啉类萃取剂
• 最有代表性的是kelex100,其结构式为
N
• 它也是一种螯合萃取剂
4. 含硫萃取剂
• 含硫萃取剂的分子中,除含碳、氢外,还 含有硫,冶金萃取剂中,目前主要得到应 用的有硫醚类和亚砜类萃取剂。 • 硫醚(R2S)可以看作是硫化氢的二烷基衍 生物,而亚砜(R2S=O)则是硫醚被氧化的产 物。 • 硫醚的萃取作用主要是通过硫原子,而亚 砜类的萃取是通过氧原子配位实现的。
§2.1.3.2 稀释剂与相调节剂
稀释剂
有机相中除了萃取剂之外,在许多情况下还必须有 稀释剂,而且在大部分情况下,稀释剂在有机相中 占有更大的比例。 常用稀释剂的组成分为脂肪烷烃与芳香烃两大类, 有些工业稀释剂常由不同比例的这两类化合物组成。 有时还含有一定比例的环烷烃。 稀释剂的作用是溶解萃取剂构成连续有机相,改善 有机相的物理性能,因此早期认为他们在萃取过程 中是“惰性”的,然而随着研究过程的深入,人们 越来越认识到稀释剂对萃取过程的重要影响。
(2) 酰胺萃取剂
• 氨分子中的一个氢为酰基取代,另两 原子氢为烷基取代的衍生物为酰胺。
酰基
酰胺
它们通过氧原子与金属离子配位。
同时含有肟基 C= NOH及羟基的萃取剂,称为羟肟萃 取剂,它们通过羟基氧原子与肟基氮原子与金属离子 生成螯合物而实现萃取。
萃取课件专题知识课件
=K0 /(1 +10 pH - pK )
对于弱碱性电解质
K
K0
Kp
Kp H
=K0 /(1 +10 pK - pH )
K0-只与T、P有关; K-与T、P和pH有关 K可经过试验求出,而K0不能,可由公式求出。
有机溶剂旳选择
根据相同相溶旳原理,选择与目旳产物极性相近 旳有机溶剂为萃取剂,能够得到较大旳分配系数 (根据介电常数判断极性);
溶剂萃取概述
分液漏斗
有机相 水相
一般工业液液萃取过程
料液 (待分离物
质+杂质 萃 取
萃取液 (待分离物 质+少量杂质
洗 涤 剂
洗 涤
萃取剂 +稀释剂
杂质+少量 萃残液 待萃物质 (杂质)
反
萃 萃取剂+稀释剂
剂
(待返回使用)
待反 萃萃 物取 质
产物(待萃物质)
生物萃取与老式萃取相比旳特殊性
生物工程不同于化工生产,主要体现在生物 分离往往需要从浓度很稀旳水溶液中除去大 部分旳水,而且反应液中存在多种副产物和 杂质,使生物萃取具有特殊性。
青霉素旳分配平衡
弱电解质旳分配系数:
热力学分配系数K0 :萃取平衡时,单分子化 合物溶质在两相中浓度之比。
Kp=
弱酸性电解质K0= [AH]/[AH] 弱碱性电解质K0 = [B]/[B]
弱电解质旳表观分配系数K:
分配达平衡时,溶质在两相旳总浓度之比
对于弱酸性电解质
H K K0 K p H
亲水
亲油基团 亲油
亲水基团伸向水中,亲油基团伸向油中。
乳浊液类型
当将有机溶剂(通称为油)和水混在一起搅拌时,可
能产生两种形式的乳浊液。
第五章 溶剂萃取和浸取
水相条件的影响——盐析 盐析 水相条件的影响
盐析剂可使生化物质在水中溶解度↓ 盐析剂可使生化物质在水中溶解度↓ 生化物质在水中溶解度 盐析剂可使两相密度差↑,两相互溶度↓ 盐析剂可使两相密度差↑ 两相互溶度↓ 两相密度差 例如,提取维生素B 例如,提取维生素B12时加入硫酸铵 提取青霉素时加入氯化钠 盐析剂的用量要适当 盐析剂的用量要适当
分离因数β 分离因数
如果料液中除溶质A以外,还有溶质B 萃取剂对溶质A 如果料液中除溶质A以外,还有溶质B。萃取剂对溶质A 分离因数β 分离能力的大小可用分离因数 来表征: 和B分离能力的大小可用分离因数β来表征: β = (c1A/c1B)/(c2A/c2B) = (c1A/c2A)/(c1B/c2B) = KA/KB 如果A是产物, 为杂质,分离因数为: 如果A是产物,B为杂质,分离因数为:β = K产/K杂 越大, 的分离效果越好,即产物与杂质越容易分离。 β越大,A、B的分离效果越以下几点要求 好的萃取剂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萃取容量大; ① 萃取容量大; 选择性好; ② 选择性好; ③ 有利于相的分散和两相分离,与被萃取相互溶 有利于相的分散和两相分离, 度小,且粘度小; 度小,且粘度小; 易回收和再生; ④ 易回收和再生; 化学稳定性好,不易分解,对设备腐蚀性小; ⑤ 化学稳定性好,不易分解,对设备腐蚀性小; 经济性好,价廉易得; ⑥ 经济性好,价廉易得; 安全性好,沸点高,对人体无毒或低毒。 ⑦ 安全性好,沸点高,对人体无毒或低毒。
水相条件的影响——pH值 pH值 5、水相条件的影响 pH
pH值影响分配系数 pH值影响分配系数 值影响 例如,红霉素在pH=9.8 pH=9.8时 例如,红霉素在pH=9.8时,在乙酸戊酯与水相的分配系 数等于44.7 而在pH=5.5 44.7; pH=5.5时 等于14.4 14.4。 数等于44.7;而在pH=5.5时,等于14.4。 pH值影响选择性 pH值影响选择性 值影响 如酸性抗生素一般在酸性下萃取到有机溶剂, 如酸性抗生素一般在酸性下萃取到有机溶剂,而碱性杂 质则成盐而留在水相;如为酸性杂质, 质则成盐而留在水相;如为酸性杂质,则应根据其酸性 的强弱,选择合适的pH pH值 以尽最大可能除去杂质。 的强弱,选择合适的pH值,以尽最大可能除去杂质。 pH值应尽量选择在使生化物质稳定的范围内 pH值应尽量选择在使生化物质稳定的范围内 值应尽量选择在使生化物质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9-21/19:33:05
19Leabharlann (3)萃取等温线,饱和容量与饱和度 水相中被萃取物浓度改变时,D值也随之发生变化,则被萃取物在 有机相的浓度也要发生变化。可计算分配比。 在一定温度下,被萃取 物质在两相的分配达到平衡 有 机 时,以该物质在有机相的浓 相 中 饱和 度和它在水相的浓度关系作 金 属 ,可 线, 萃取等 浓 度 温线,也 萃取平衡线。 萃取饱和容量 被萃取 饱和容量 物质量g/L有机相 (萃取剂 )。 水相中 浓度 容 饱和度 有机相中的 量与饱和容量之比,一 <1。
能斯特分配平衡常数:
λTh ( NO ) =
3 4
2011-9-21/19:33:05
11
②萃取率q:被萃取物进入有机相中的量占萃取前料液中 被萃取物总量的百分数。
q= = CT V CT CT × 100% = × 100% = × 100% CT V + C T V CT + CT (V / V ) CT + CT (1 / R)
2011-9-21/19:33:05 15
……
例2 有100mL含I210mg的水溶液,用90mLCCl4分别按下列情况萃取 (D=85):(1)全量一次萃取; (2)每次用30mL分3次萃取。求萃取 率各为多少? 解:(1) 全量一次萃取: m0=10mg,V水=100mL,V有=90mL
水相中剩余的 I 2的质量为: V水 100 m1 = m0 ( ) = 10 × = 0.13mg DV有 + V水 85 × 90 + 100 m0 − m1 10 − 0.13 q= × 100 % = × 100% = 98.7% m0 10
V水 mL mo
故
V
有
V水 m1 = m0 ⋅ DV有 + V水
V水 m0 − m1 m1 q1 = = 1− = 1− m0 m0 DV有 + V水
V V水 mL m1
有
若再用体积为V有的有机溶剂再萃取一次,水相中剩余 的A的质量由m1减少到m2,即水相中剩余的被萃取物质量为 m2:
V水 V水 m2 = m1( ) = m0 ( )2 DV +V水 DV +V水 有 有
A水 ⇔ A有 能斯特分配平衡常数 [ A ]有 λ= [ A ]水
能斯特分配平衡常数大的物质,绝大部分进入有机相,能斯 特分配平衡常数小的物质,仍留在水相中,据此可将物质彼此 分离。上式称为分配定律,它是溶剂萃取的基本原理。
前提: 前提:A在两相中仅以一种型体存在
2011-9-21/19:33:05 9
2011-9-21/19:33:05
18
一般来说,要使共存于同一体系的A和B分离,A的萃取率q 应在99%以上,而B的萃取率q应小于1%,此时:
β A/B
DA 100 = = = 10 4 DB 0 . 01
即βA/B ≥104,可使A和B彼此分离。故常将βA/B ≥104作 为两元素相互分离的判据。
2011-9-21/19:33:04 7
第二节 萃取过程的化学原理 2.1分配平衡 分配平衡
(1)分配定律 原理:组分在两不互相混溶的液相中进行分配。符合 能斯特定律。能斯特分配平衡常数λ,能斯特热力学分配 平衡常数λФ。
Θ α M ( 2) / α M (1) = exp[−( µ1Θ − µ 2 ) /( RT )] = λΘ
第五章 溶剂萃取 第一节 概述 1.1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萃取:使含有萃取剂的有机相与含有欲被提取的金属离 子的水溶液在一个接触器中充分混合,此时发生化学反应, 被萃取的金属离子与萃取剂生成萃合物 萃合物而进入有机相,澄清 萃合物 后分离液相。此外被萃取金属离子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分 配差异的不同进行萃取,故萃取既可化学过程也可物理过 程。 洗涤:也叫萃洗,负载金属离子的有机相因含少量杂 质金属离子,需要用水进行洗涤使其进入水相。 反萃取:也叫反萃,经洗涤净化后的负载有机相在第 三个接触器中与合适的水溶液接触,使被萃金属离子进入 水相并送往后续提取单元过程的处理。
(2)萃取过程的参数 ①分配比D(分配系数):被萃取物在有机相与水相总浓 度之比。 若萃取物A在两相中并不仅以某一型体存在 两相中并不仅以某一型体存在,如发生了解 两相中并不仅以某一型体存在 离、缔合等副反应,导致A在两相中以多种型体存在,则用分 配比D来表示两相中的分配情况。 分配平衡时,A在有机相中的各种型体的总浓度CA(有)与在 水相中的各种型体的总浓度CA(水)的比值称为分配比,用D表示。
2011-9-21/19:33:04 22
2.4萃取过程动力学 萃取过程动力学
(1)分类 ①扩散控制萃取过程;②动力学控制的萃取过程 (2)不同萃取体系的动力学特征 ①阳离子交换体系的动力学; ②阴离子交换体系的动力学; ③中性溶剂化配合体系动力学。 (3)影响萃取速度的因素 ①搅拌速度及界面积;②温度;③水相成分;④有机相组 成。
例:用TBP从硝酸溶液中萃取钍时,因钍在硝酸溶液中可能有
+ 2 Th 4+、Th( NO3 ) 3+ 、Th( NO3 ) 2+ 、Th( NO3 ) 3 、Th( NO3 ) 4 、Th( NO3 ) 6 − 2
各种形态存在时,而仅仅中性分子Th( NO3 ) 4 能被萃取。求钍的分配 比和能斯特分配平衡常数。 分配比(分配系数): DTh = [Th( NO3 ) 4 ] CT = + 2 CT [Th 4+ ] + [Th( NO3 ) 3+ ] + [Th( NO3 ) 2+ ] + [Th( NO3 ) 3 ] + [Th( NO3 ) 4 ] + [Th( NO3 ) 6 − ] 2 [Th( NO3 ) 4 ] [Th( NO3 ) 4 ]
2011-9-21/19:33:04 1
在欲分离的液体混合物中加入一种与其不溶或部分互溶 的液体溶剂,经过充分混合,利用混合液中各组分在溶剂中 溶解度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一种单元操作。此外还存在组分 与溶剂之间的配合反应而分离。 溶质 A : 混合液中欲分离的组分
稀释剂(原溶剂) : 稀释剂(原溶剂)B:
α为活度,µ为标准化学位
α M ( 2) / α M (1) = [ M 2 ] ⋅ γ 2 /([M 1 ] ⋅ γ 1 ) = λγ 1 / γ 1 ≈ λΘ
λΘ为能斯特热力学分配平衡常数 λ为能斯特分配平衡常数
2011-9-21/19:33:04 8
(2)能斯特分配平衡常数 1891年,Nernst发现了分配定律:“在一定温度下,当某 一物质在两种互不混溶的溶剂中分配达到平衡时,则该物质在 两相中的浓度之比为一常数。”即:
2011-9-21/19:33:04 20
CT D= CT
2.2萃取体系 萃取体系
按有无化学反应发生,萃取体系可分为有反应萃取或 无反应萃取两大类。大多发生反应萃取。 (1)中性溶剂化配合萃取 特征:被萃取物是以中性分子形式与萃取剂作用;萃取剂本 身也是以中性分子形式发生萃合作用;生成的萃合物是 一种中性溶剂化配合物。 (2)阳离子交换萃取 特征:萃取剂是一种有机弱酸;被萃物是以阳离子或荷正电 原子基团被萃取;萃取反应是阳离子交换。 (3)金属配阴离子萃取 特征:被萃金属以配阴离子形式与带相反电荷的大的有机阳 离子形成疏水性的离子缔合体而进入有机相。
D × 100% D + 1/ R 其中R称为相比,即有机相体积和水相体积之比。
2011-9-21/19:33:05
12
例:在HCl介质中,用乙醚萃取Ga时,D = 18,若萃 取Ga时V水 = V有,则Ga的q = ?
解 : 当 有 =V 时 V 水 ,
q =
D × 100 % D + V水 /V有
混合液中的溶剂, 混合液中的溶剂,作用是使萃合常数 发生变化 ,使分配比发生变化。 使分配比发生变化。
萃取剂S: 所选用的溶剂 萃取剂 :
2011-9-21/19:33:04 2
搅拌 •加料 加料 •混合 混合 •分相 分相 •排除 排除 •纯化和回收 纯化和回收 萃取相 (S+A+B) 萃余相 (B+A+S) 混合液 A+B 萃取剂 (溶剂S)
CT [ M 1 ] + [ M 2 ] + ... + [ M n ] D= = CT [ M 1 ] + [ M 2 ] + ... + [ M n ]
λ
分配比D与能斯特分配平衡常数
2011-9-21/19:33:05
是有区别的 。
10
分配比受能斯特分配平衡常数的支配,能斯特分配平衡 常数难以测定,而分配比容易测定。
2011-9-21/19:33:05 16
水相中剩余的 I 2的质量为:
(2)每次用30 mL分3次萃取时: m0=10mg, V水=100mL,V有=30mL
V水 100 3 ) = 10 × ( )3 m3 = m0 ( DV 有 + V 水 85 × 30 + 100 = 5 .4 × 10 − 4 mg m0 − m3 10 − 5 .4 × 10 − 4 × 100 % = × 100 % q= 10 m0 = 99 .99 %
2011-9-21/19:33:04
3
2011-9-21/19:33:05
4
萃取相(轻相)
萃余相(重相)
2011-9-21/19:33:04
5
操作的一般过程
萃取 – 洗涤 – 反萃取
2011-9-21/19:33:04
6
1.2溶剂及其互溶规则 溶剂及其互溶规则
为研究各溶剂间的互溶规律,可根据溶剂分子之间形 成的氢键的能力将溶剂分类。 (1)溶剂分类:N型溶剂(惰性溶剂);A型溶解(受电 子溶剂) ;B型溶剂(给电子溶剂) ;AB型溶剂(给 受电子溶剂) 。 (2)溶剂互溶规则 ①相似性原则:结构相似的溶剂容易互相混溶。 ②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与溶剂的互溶性:两种溶剂混合生成 氢键的数目大于混合前氢键的数目和强度则有利于混溶。 (3)常用萃取剂及其分类 ①含氧萃取剂;②含磷萃取剂;③含氮萃取剂;④含硫萃 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