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经济学
经济学基础(第10章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 •
生理解掌握IS曲线与产品市场均衡之间的关系、理解 LM曲线与货币市场均衡之间的关系、理解商品市场和 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产品市场与货币 市场的非均衡及其调整。 【技能目标】 了解投资的含义及其分类,理解LM曲线与货币市场均 衡之间的关系,理解IS曲线与产品市场均衡之间的关 系,理解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 型。初步学会利用IS-LM模型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五、货币供求均衡和均衡利率的决定 由于货币供给量是一个国家或中央银行来 调节的,因而是一个外生变量,其多少与利率 无关,因此,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 的直线。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决定利率,在图 10-9中,作为垂线的货币供给曲线m与向右 下方倾斜的货币需求曲线L在E点相交,交点E 决定了利率的均衡水平r0,它表示,只有当货 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时,货币市场才达到了 均衡状态。因而,均衡利率就是货币供给数量 与需求数量相等时的利率。
• 图10-2表示资本边际效率曲线与投资边
际效率曲线。
r rc
ri MEC MEI
O
i0
i
第2节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 一、消费函数 • 消费函数就是消费与收入的依存关系。用
代表c消费,用y代表收入,则消费函数可 以表示为:c = f(y)
• 1.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第10章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 【本章小结】 • 1、经济学中所讲的投资,是指资本的形成,即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包扩
厂房、设备和存货的增加,新住宅的建筑等,其中主要是厂房、设备的增加。 投资是一个多元函数,决定投资的因素有很多,主要的因素有实际利率水平、 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风险等,预期通货膨胀率和折旧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 资。投资函数是指在影响投资的其他因素都不变,而只有利率发生变化时, 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函数关系为投资函数:i=e-dr。 • 2、资本边际效率(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 简称 MEC)是一种贴现率, 用这一贴现率将资本资产的未来收益折为现值,则这一现值只好等于该资本 的供给价格。由于资本品的供给价格上涨而被缩小后的资本边际效R被称为 投资的边际效率。 • 3、产品市场的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总需求等于总产出的状态。产品市场的 均衡要求Y=C+I 并且S=I,所有使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发生变动的因素以及 使投资函数发生变动的因素都会影响这一均衡的决定。 • 4、货币市场的均衡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 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LM曲线数学表达式为m=ky-hr ,这一公式可 表示为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这一关系的图形 就被称为LM曲线。并且,在此线上的任一点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 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与供给都是相等的,亦即货币市场是均衡的。
宏观经济学ppt(完整版)第10章
经济周期
(二)政策引申
1、可以根据经济波动及时调整政府投资或政策购 买,以影响全社会的总投资水平,从而使乘数―加速 数的交织作用,比较符合政府意愿。
2、可以影响加速数。 3、可以影响边际消费倾向。
经济周期
第三节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
一、加速原理
加速原理是用来说明收入或消费的变动如何引起投 资的大幅度地加速变动的理论。
(一)加速数
加速数,又称加速系数。指的是资本增量与产 量增量之比,意味着新增―单位产量所需增加的资
本量。以代表加速数, 有:
经济周期
(二)加速原理举例
先作以下假定: (1)某企业的全部固定资本均由机器构成。 (2)该企业原有机器100台,每台市值为20万元。 (3)每台机器生产产品10件,销售收入为10万元。
经济周期
10.1 经济周期概述
3、XXX周期 俄罗斯经济学家XXX提出,经济有一种较长的周
期循环,平均长度为50年左右。这是一种长周期, 也称之为XXX长波。
4、XXX周期 美国经济学家XXX提出,一个经济周期的平均长
度为20年左右,这是一种长周期。该周期的特点是建 立在建筑业周期之上。
康德拉耶夫 经济周期
即加速数为2,每增加10万元收入,需20万元投资。 (4)每年有10台机器需更换、重置,即每年的重置
投资为10台×20万元=200万元。 (5)机器一次性折旧、更换。
经济周期
根据上述假定,可列成表10-1。
经济周期
(三)加速原理的含意
1、投资的变动取决于收入(产量)增量的变动率,而不是取 决于收入(产量)的绝对变动量。
金融学课件10 第十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机会成本变量
Md:名义货币需求。
P:价格指数
rm :货币收益率。
rb:债券收益率。
re:股票收益率。
1 dP P dt
价格水平的预期变动率。
W:非人力财富与人力财富的比率。
y:“恒久收入”,代表财富
u:影响持有货币效用的其它随机因素,如偏好、与货币有关的制度变化等。
一、货币需求理论—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剑桥方程式—现金余额说
货币视为 一种资 产,可构成财富
是否愿意持有货币是 取决于什么呢??
货币具有储藏 手段的职能
可替代资产的 预期收益率
现金余额说
•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剑桥学派所持有的货币数量论观点 •主要观点:货币不仅具有交易媒介职能,还具有价值储藏职能; 认为人们的财富水平和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也影响货币需求。
市场利率>正常利率
预期利率下降 (债券价格上涨)
持有债券
货币需求 减少
市场利率<正常利率
预期利率上升 (债券价格下跌)
持有货币
货币需求 增多
货币需求函数
•M1:交易、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是收入(Y)的递增函 数 •M2: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r)的递减函数 •L1和L2是作为“流动性偏好”函数的代号
一、货币需求理论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一)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1. 财富总额及构成的变化 用恒久性收入来代替总财富。 所谓恒久性收入,是指预期在未来年份中获得的平均收入,一般指预期在 较长时期中(3年以上)可以维持的稳定收入流量。因此,恒久性收入相 对稳定。 恒久性收入(Yp)与货币需求正相关 财富构成:财富可分为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两类。 人力财富是指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包括一切先天的和后天的才能与技术, 其大小与接受教育的程度紧密相关; 非人力财富是指物质性财富,如房屋、生产资料、耐用消费品等各种财产。 用W表示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即来自财产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率。 非人力财富占比与货币需求负相关
经济学概论(第十章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 前者为均衡条件,即计划投资不一定等于计划储蓄,只有两者 相等时,收入才处于均衡状态;而后者所指的实际投资和实际 储蓄式根据定义而得到的实际数字,从而必然相等。
二、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1、使用消费函数决定国民收入
2、使用储蓄函数决定国民收入
三、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在有政府起作用的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从总支出角度看,包括 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而从总收入看,则包括消费、储蓄和税收, 这里的税收,是指总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以后所得的净纳税额。因 此,加入政府部门后的均衡收入应是计划的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之 和,同计划的消费、储蓄和净税收之总和相等的收入,即:
cy
二、储蓄函数 1、储蓄的概念 2、储蓄函数
s = s (y)
储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既然消费随收入增加的比率 是递减的,则可知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递增。储蓄与 收入的这种关系就是储蓄函数。
边际储蓄倾向:储蓄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是边际储蓄倾向(MPS ),它是该点上的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比率。
会成本,从而把利息当做投资的成本。
2、资本边际效率 • 投资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
资本物品的使用期限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 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3、资本边际效率曲线和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 投资的边际效率小于资本的边际效率。(原因:当利率下降时 ,如果每个企业都增加投资,资本品的价格就会上涨,就是说 14.2式中的R<资本品供给价格>要增加,在相同的预期收益情 况下,r必然缩小,否则,公式两边无法相等,即这一贴现率< 资本边际效率>无法使未来收益折合成等于资本供给价格的现 值)
由于k=1/(1-MPC)=1/MPS
经济学原理-第十章--跨期选择精选全文
每一期禀赋(m1,m2)
m2
● 禀赋点
m1
c1
2
二、既不借款也不储蓄的消费者预算
1期预算:m1=p1c1 2期预算:m2=p2c2 最优消费组合:
c2
(c1,c2)=(m1/p1,m2/p2)
禀赋点
m2
●
m1
c1
3
三、消费者是一个储蓄者(利率为r)
他在时期1的消费为:c1且m1-p1c1>0 因此他在2期的预算约束为:
第十章 跨期选择
将时间引入消费者选择问题中,分析消费时 期的最优选择 1、跨期对预算的影响 2、跨期中的最优选择 3、跨期中的Slutsky方程 4、实际利率
1
§10.1 跨期预算
一、跨期对预算的影响
两个时期:1和2
每期消费量(c1,c2),每一期商品视为综合商
品
c2
每一期价格(p1,p2)
p2c2 m2 (1 r)(m1 p1c1)
或者:(1 r) p c +p c =(1 r)m +m
11 2 2
1
2
p1c1
+
p2 (1r
)
c2
=m1 +
m2 (1r )
4
c2
●(1
r
)m 1
+m 2
禀赋终值 禀赋现值
m2/p2
●
m1/p1
m + m2 1 (1r)
●
c1
5
四、消费者是一个借款者(利率为r) 他在时期1的消费为:c1且m1-p1c1<0 因此他在2期的预算约束为:
c2
slope
初始消费
(1 r)
p1 p2
第10章 微观经济学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艾奇沃斯盒状图的基本假定: 艾奇沃斯盒状图的基本假定: 社会上只存在两个消费者[A,B]和两种 ①社会上只存在两个消费者 和两种 产品[X,Y]; 产品 ; 社会上只存在两个生产者[生产 生产X和 ②社会上只存在两个生产者 生产 和Y] 和两种生产要素[L,K]; 和两种生产要素 ; 资源(生产要素) ③资源(生产要素)的总量和产品与要素 的价格既定; 的价格既定; ④人们所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 化。
局部均衡[Partial Equilibrium] 局部均衡 ——单个市场的均衡。 单个市场的均衡。 单个市场的均衡 作为一种分析方法, 作为一种分析方法,不考虑其他市场对单个市场的 影响。 影响。 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 一般均衡 ——经济处于整体均衡状态,即此时所有的商品和要素 经济处于整体均衡状态, 经济处于整体均衡状态 市场都同时处于均衡。 市场都同时处于均衡。 作为一种分析方法,考虑各个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作为一种分析方法,考虑各个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新福利经济学的福利命题
新福利经济学根据帕累托最优状态和效用序数论 提出了自己的福利命题: 提出了自己的福利命题: 个人是他本人的福利的最好判断者; ①个人是他本人的福利的最好判断者; 社会福利取决于组成社会的所有个人的福利; ②社会福利取决于组成社会的所有个人的福利; 如果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好起来, ③如果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好起来,而没有一个 人的境况坏下去,那么整个社会的境况就算好了起来。 人的境况坏下去,那么整个社会的境况就算好了起来。
MRTSLK 或 MRTSKL
生产契约线 ——由两种产品的等产量曲线相切点的轨迹所组成的曲 由两种产品的等产量曲线相切点的轨迹所组成的曲 线。 在生产契约线上的任意一点, 在生产契约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生产处于均衡状 态。 若沿着契约线分配要素, 若沿着契约线分配要素,一种产品的产量增加以另 一种产品的产量减少为代价; 一种产品的产量减少为代价; 若离开契约线分配要素,总产量将减少。 若离开契约线分配要素,总产量将减少。
经济学(本)第十章 AD-AS 模型(笔记)
经济学(本)笔记第十章AD-AS 模型第一节总需求曲线1、总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总需求AD(aggregate demeand)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如第8章所述,所述,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的社会总需求公式分别为:Y=C+I;Y=C+I +G;Y=C+I+G+X。
从上式可看出,社会总需求表现为全社会各经济主体的总支出。
社会总需求除受价格水平影响外,还受收入水平、对未来的预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只考察总需求和价格的关系,用AD代表总需求,总需求函数如下:公式AD=f (P)价格水平变化其所以会引起总需求的变化,是因为:第一,价格水平上升,将导致利率上升,进而引起投资和总支出水平下降。
可称为利率效应。
第二,价格水平上升,人们所持有货币及以货币表示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消费水平必然降低,因而使总支出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下降。
可称财富效应。
第三,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名义收入增加,必然引起税收增加和可支配收入减少,进而使人们消费水平下降,总支出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必将随之下降。
分析表明,价格水平上升,从投资和消费两个方面,必然引起总支出水平和收入水平的下降;反之,价格水平下降,将引起总支出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
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随着价格总水平上升而减少。
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个人持有的财富可以购买到的消费品数量下降,从而消费减少。
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人们所持有财富的实际价值升高,人们会变得较为富有,从而增加消费。
价格总水平与经济中的消费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此外,随着价格总水平的提高,利息率上升,投资减少,即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投资支出减少。
相反,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从而利息率下降,引起厂商的投资增加,即价格总水平下降使得经济中的投资支出增加。
因此,价格总水平与投资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经济学原理 第10章
I I (r )
式中,I表示利率r为零时的投资量,称为自主投 资,d是系数,表示利率每上升或下降一个百分点, 投资会减少或增加的数量,可称为利率对投资需求的 影响系数或投资需求的利率敏感系数。
如果用横坐标表示投资,纵标表示利率,投 资函数可以用投资曲线表示出来,如下图所示:
上图表明,当利率较高为r1时,投资量较小为 I1,当利率降低到r2时,投资量增大为I1。
下图为非线性的储蓄曲线。随着收入的增加, 非线性储蓄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大,即非线性储蓄曲 线上各点的切线越来越陡峭,各点的切线的斜率越 来越大,非线性消费曲线越来越以递增的速率向右 上方倾斜,这表现出边际储蓄倾向递增的状况。
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从前面关于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分析出发, 可以得到两者之间的三个重要关系: (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 和等于总收入。 (2)APC和MPC都随着收入增加而递减,但 APC>MPC。APS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但 APS<MPS。 (3)MPC和MPS互为补数, APC和APS也互为 补数,即MPC+MPS=1、APC+APS=1。
一、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消费函数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在两部门经济社会中,总需求由消费与投资构 成,即Y=C+I,其中消费C=a+bY。 为了使分析简化,在国民收入决定的简单模型 中,把投资看作一个外生变量,是一个不随着利率 和国民收入水平变化而变化的常量。
根据这个假定,可设I=I0(I0为一个常量), 此时,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如下:
其中,S代表储蓄;Y代表收入;-a为自发储蓄; 1-b 的经济含义指增加的每单位收入中用于储蓄部 分的比率,(1-b)Y 是随着收入变化而变化的储蓄 量,也被称为引致储蓄。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十章-外部性
Social value
0
OPTIMUM MARKET
Quantity 0
of Alcohol
Social
value
Demand
(private value)
QQ MARKET OPTIMUM
Quantity of Education
The Equivalence of Pigovian Taxes and Pollution Permits...
机器人的数量
Positive Externalities in Production
需求曲线与社会成本曲线的交点决定了社 会最适的产量水平。
最适产量水平超过均衡水平。 市场的生产量小于社会的合意数量。 生产的社会成本小于生产与消费的私人成本 。
外部性内在化: 补贴
政府多次使用补贴作为主要的方 式来尝试使正外部性内部化。
外部性内在化(Internalizing an externality )指改变激励,以使人 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性。
Achieving the Socially Optimal Output
政府可以通过向生产者征税使外部 性内在化,从而均衡量减少到社会 最适水平。
生产产品的正外部性
当外部性给旁观者带来利益,正的外部 性就出现了。
Price of Aluminum
Cost of pollution
Social cost
Supply
(private cost)
Optimum
Equilibrium
Demand
(private value)
0
Qoptimum QMARKE
T
西方经济学第十章
填空题题目1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正确答案是: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题目2个人可支配收入分为。
正确答案是:消费和储蓄题目3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
正确答案是: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题目4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称为。
正确答案是: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题目5国民生产总值=+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正确答案是:国内生产总值题目6国民生产总值以为统计标准,国内生产总值以为统计标准。
正确答案是:人口地理上的国境题目7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
正确答案是:上升题目8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称为,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下降称为。
正确答案是: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题目9经济中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一般用来表示。
正确答案是:物价指数题目10各国经常采用的物价指数主要包括:消费物价指数、生产物价指数、。
正确答案是:GDP平减指数题目11假设2000年的名义GDP为5万亿元,实际GDP为4万亿元,则GDP平减指数为。
正确答案是:125题目12最终产品是,中间产品是。
正确答案是: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在以后的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题目13劳动力参工率是指劳动力与之比。
正确答案是:工作年龄人口题目14劳动力与工作年龄人口之比称为。
正确答案是:劳动力参工率题目15失业率是失业人口与的比例。
正确答案是:劳动力正确答案是:20%题目17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和是三个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
正确答案是:失业率题目18遗憾指数又称痛苦指数,是指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
正确答案是:之和题目19不受欢迎指数指人们对现政府不满意(或满意)的程度,这个指数是通货膨胀率加。
正确答案是:6倍的失业率题目20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规律,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
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
第十章 经济的周期波动 《经济学基础》PPT课件
谷底
谷底
谷底
时间
•西方经济学家还根据经济周期波动的时间把经 济周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即短周期(短波)、 中周期(中波)和长周期(长波)。
➢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C.Juglar)认为, 平均每一周期的长度为9-10年,这便是所谓 的“朱格拉周期”又称中周期
➢美国经济学家基钦(Joseph Kitchen)提 出,经济周期实际上有大周期和小周期两种 。这种小周期也可称为短周期,又称“基钦 周期”
➢货币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观点
货币主义(如弗里德曼)和新古典经济学 家(如卢卡斯)认为,引起经济波动的重大干 扰来自政府,尤其是政府的货币政策
卢卡斯强调预期和未预期的货币政策变动 对经济的不同影响
卢卡斯不但强调预期与否,还强调时期长 短,即认为未被预期的政策变动虽能引起 经济波动,但经过一定时期,经济总会回 到自然率水平,用不着政府干预,相反, 政府干预反而会引起经济波动。
中央银行有权决定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 机构的法定准备率,如果中央银行认为需 要增加货币供给,就可以降低法定准备率, 使所有的存款机构对每一笔客户的存款只 要留出更少的准备金,或反过来说,让每 一美元的准备金可支撑更多的存款。
例:假定原来法定准备率为20%,则100美 元存款必须留出20美元准备金,可贷金额为 80美元,这样,增加1万美元的准备金就可以 派生出5万美元的存款。若中央银行把法定准 备率降低到10%,则100美元存款只需10美元 准备金就行了,可贷金额为90美元,这样, 增加1万美元的准备金就可以派生出10万美元 的存款,货币供给就因此增加了一倍。
总之,较高的价格通过减少实际支出而使 收入减少。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 消费引起的移动 • 投资引起的移动 • 政府购买引起的移动 • 净出口引起的移动
经济学原理10-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 增加,消费增加的比例越来越小。
边际消费倾向MPC举例
每增加1元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消费金额的变化。 简单线性消费函数:C = α+βY MPC=△C/△Y=β 例:收入由100元增加到120元,消费由80元增加到94元。 边际消费倾向MPC =C/ Y =(94-80)/(120-100) =0.7
∵ ∴ y = C + S y S C = y + y y ∵ ∴ y = C + S S y = C + y y y
即: APC + APS = 1
即: MPC + MPS = 1
•
不消费即储蓄。 APC + APS = 1 MPC + MPS = 1
例:收入由100元增加到120元,消费由80元增加到94元。 边际消费倾向MPC = 0.7 边际储蓄倾向MPS = 0.3 MPC + MPS = 0.7 +0.3 = 1
第十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一节
一、假设
均衡产出
1、假设所分析的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 外贸易,只有家户部门(居民户)和企业部门。 还假定企业投资是自主的,即不随利率和产量而 变动。
2、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 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
3、假定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则 GNP=NNP=NI=PI。
消费(C)函数 4、平均消费倾向(APC)
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APC = C y
C=y时,APC=1;
C>y时,APC>1;
C<y时(即存在S),APC<1;
经济学概论(第十章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2、均衡产出(收入)与总需求 概念: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成为均衡产出或收入。
均衡:是指一种不再变动的情况。 公式:y = c + i
• y、c、i都是小写字母,分别代表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实际产出或 收入。
• c、i代表的是居民和企业实际想要有的消费和投资,即意愿消 费和投资的数量,而不是国名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 和投资。
• 西方学者认为,更精确地表示投资和利率关系的曲线,是投资 的边际效率曲线。
4、投资函数
投资函数 i = i (r)=e-dr
三、投资乘数 1、投资乘数的含义
乘数是指由总支出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或者说是国民 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总支出变动量之间的比例。 2、投资乘数的形成机制 乘数大小决定
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的变动,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这在西方经 济学中有时被称为凯恩斯定律。其原因是1929-1933年大萧条,使得需求增加时,社 会成本和价格大体不变。凯恩思定律被认为是适用于短期分析,即分析的是短期收入和 就业如何决定。价格粘性 ❖ 假设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未零。这样,GDP、NDP、NI和PI就都相等。
• 前者为均衡条件,即计划投资不一定等于计划储蓄,只有两者 相等时,收入才处于均衡状态;而后者所指的实际投资和实际 储蓄式根据定义而得到的实际数字,从而必然相等。
二、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1、使用消费函数决定国民收入
2、使用储蓄函数决定国民收入
三、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在有政府起作用的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从总支出角度看,包括 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而从总收入看,则包括消费、储蓄和税收, 这里的税收,是指总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以后所得的净纳税额。因 此,加入政府部门后的均衡收入应是计划的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之 和,同计划的消费、储蓄和净税收之总和相等的收入,即:
《经济学基础》第10章
第 10 章
10.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10.1.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类别 3.理解GDP这一概念时应特别注意把握下列几个限定词: 第一,“在某一既定的时期内”首先,GDP 是一 个流量,是一个在某个时段里发生的量。其次,必须是 当年的,上年过的、来年的都不算到当年GDP中来。 第二,“一个国家之内”;GDP是按照国土原则来 统计核算的总量指标。只要是在考察的国家或地区的主 权范围内,无论本国(地)居民还是外国居民,凡是常 住者,其要素产出都予以统计核算。 第三,“生产的”; GDP是生产性的,换句话说, 以实际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为核算对象。这样计算出 来的总量指标能更准确地反映经济景气变化。
修改:绿色GDP——对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扣除经济
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
是一种解决办法,但目前实践不可行。面临着许多技术、观
念和制度方面的障碍。
挪威、芬兰、法国、美国、墨西哥等率先实行了绿色GDP 。
16
应该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 值的: 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 B.居民用来自己食用的 应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是: A. 当年生产的拖拉机 面粉 B.去年生产而今年销售出去的 C.粮店为居民加工面条 拖拉机 的面粉
13
最终产品
最终产品:一定时期内生产
最终产品通常包括: ①消费品、军工产品; ②固定资产积累与储备(库 存增加); ③净出口(进出口差)。
的、在同期内不再加工、可供 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 用作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品 ,
看似用于生产别种产品的中 间产品,但由于不再出售, 故属于最终产品。 企业年终库存货物,可以看 作是企业自己最终卖给自己 的最终产品。
19
②国内生产净值(NDP)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新增加的产值
西方经济学第10章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 均衡国民收入: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相等 (均衡)状态时的国民收入。 • 而宏观经济能否顺利达到均衡,不仅直接 取决于总供求的数量匹配,也取决于宏观 经济在各个环节上是否都能够顺利运行。 为此,就应该了解宏观经济的循环流程。
均衡国民收入表
消费 325 400 550 610 投资 50 50 50 50 储蓄 -25 0 50 70 总需求 375 450 600 660 总供 给 300 400 600 680 经济趋向 繁荣 繁荣 均衡 紧缩
• A企业错误估计形势,生产了1200万件产 品,但实际市场只需要1000万件 • B企业根据数据测算市场需求1000万件, 根据需求生产了1000万件 • 200 万 —— 存货投资,非计划非意愿,国民 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产出)=计划支出+非计划存货投资 收入核算I而非国民收入决定i
国民收入决定:均衡产出=总需求=计划支出+0
第十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 产品市场的均衡
第十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 产品市场的均衡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二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 消费需求和储蓄 第三节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 投资需求
第十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 产品市场的均衡
第四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 政府需求 第五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 国外需求 第六节 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 乘数 第七节 本章评析
• 根据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条件(公式)可以 推导出其另一种表达形式 ∵Y=C+I 而 Y=C+S 于是 , C + I = Y = C + S ∴ I=S • 这里需要注意:计划的均衡条件与已经实现的均 衡结果(恒等式)的区别。
第十章西尼尔的经济学说
2价值量的决定 (1)数量有限,供给不能任意增加的商品 ——价值取决于供求 (2) 数量可由资本和劳动增加,而单位生产成 本不会提高的商品 ——价值由生产成本决定(又强调劳动的 作用) (3)供给数量可增加、单位生产费也会提高的 商品 ——价值由最不利条件下的生产费用决定
(二)国际价值理论 在自由竞争制度下,一个国家的商品同另 一个国家的商品相互交换的价值,由为支 付进口而出口商品的生产费用来决定。 四分配理论 1工资:工资基金论 2.利润:利息、保险费、管理工资 3.地租:对使用土地所付的报酬
五信用周期理论
六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
说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
1.阶级利益和阶级斗争形势使得资产阶级
政治经济学带上了强烈的辩护色彩 2.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探讨经济学方法论, 力图完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3.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在约翰穆勒的著作中 完成了第一次大综合
第二节 西尼尔的经济学说
一、西尼尔的生平和著作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理论政治经济学:财富的性质、生产、分配 应用政治经济学:最能满足财富增进的制度 (二)四个基本命题
节欲 资本家阶级 利润 节欲的报酬(牺 牲眼前享乐的报酬)
第三节 巴师夏的经济学说 一、生平与著作 法国;阶级利益和谐论的创始者之一 《和谐经济论》 二、交换与价值论 交换产生价值;价值就是两项交换的劳务之 间的比例关系 三、分配理论 随着资本的增长,资本从总产品中的绝对额增 加了额,但其相对额减少了,但劳动从中提 取的绝对额和相对额都增加了。
价值就是交换价值2价值量的决定1数量有限供给不能任意增加的商品价值取决于供求数量可由资本和劳动增加而单位生产成本不会提高的商品价值由生产成本决定又强调劳动的作用3供给数量可增加单位生产费也会提高的商品价值由最不利条件下的生产费用决定二国际价值理论在自由竞争制度下一个国家的商品同另一个国家的商品相互交换的价值由为支付进口而出口商品的生产费用来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公正,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公平 交易,即经济主体之闯以平等的地位与 权利从事各种交易活动,没有歧视与被 歧视现象;二是公平分配,即社会成员 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应该尽量缩小。 经济自由是指经济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 自由。经济自由是经济活力的主要表现, 而经济活力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力 量源泉。
1、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设,我国虽已初步建立 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流通政策体系, 但是我国的流通政策还遗留着计划经济体制下 的思维特征,缺乏市场经济特别是国际化视野。
2、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流通政策体系而言, 我国的流通政策体系尚缺乏一个“硬核”,即 健全、完善的反垄断法律体系,使我国的流通 政策体系缺乏系统性和紧密性。
3、协调功能 流通政策的协调功能,是指流通政策对 流通领域中的组织、个人的利益关系进 行协调,以保证流通产业的健康发展, 以及流通活动的顺利进行。 流通领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的组 织、个人有许多利益关系需要协调。仅 凭简单的目标导向进行统一管理,或者 直接与间接的控制进行干预都难以达到 理想的效果,此时,政策的协调功能就 显得尤为重要。
一、 我国 的流通 政策 (1) 1. 流通体制改革政策 2. 反垄断政策 3. 消费者保护政策
4. 商品流通宏观调控政策
28
中国流通政策
5.商品流通现代化政策 我国 的流通 政策 (2) 6.商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政策 7.商品流通组织化政策
8.商品流通对外开放政策
29
中国流通政策
二、我国流通政策存在的问题
23
第二节、流通政策的国际比较
反垄断政策 美日 等国 的 商品 流通 政策 重要商品流通政策 消费者保护政策 大型店规制政策 中小流通企业扶持政策
24
禁止垄断
反垄断法 规则的主 要内容
禁止不正当的交易限制 禁止不公正交易
25
大型店铺有可能减少中小零售商的经 营机会,从而不利于发挥零售业的 “就业机器”功能。
21
1、导向功能 是指流通政策引导流通领域中的组织、 个人的行为以及流通产业的发展朝着政 策制定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流通政策 的导向功能所包含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规 定目标、确定方向。
2、控制功能 是指流通政策对流通领域中的组织、个 人的行为以及流通产业的发展起到的制 约或促进作用。
22
5
2、流通政策与商业政策的区别 (1)商业政策的含义 指党和政府根据基本路线制定的社会商 业活动的行为准则,一般不包括强制性 的商业法律,也不完全等同于具体的商 业计划。
6
(2)流通政策与传统商业政策的区别:
首先,在于商业政策是流通政策的一个部分, 流通政策的对象不仅包括商业企业的活动,而 且还包括生产企业的购销活动和消费者的购销 活动。 其次,商业政策是对经济的个别部门或行业的 干预,而流通政策则是对构成总体经济中的流 通领域的干预。 最后,商业政策是针对国民经济中个别部门或 行业的,它不包括对外商业(即外贸),而流通 政策却包括国际流通。
31
中国流通政策
强化对大型店铺的规制
三、我国 流通政策 未来走向
重视对中小商业的保护与扶持
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32
15
2、流通政策的目标
流通政策是立法、司法及行政机构对社 会商品流通相关主体的公开介入或干预。 虽然不同的政策主体所制定或实施的政 策范围与力度不同,但各个政策主体所 制定的流通政策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 的或目标。 流通政策目标具体说来包括两个层次: 一是流通政策的一般目标;二是流通政 策的特定目标。
14
由上图,我们可以对三个流通政策主体 的关系做如下概括: 第一,立法机构是最高层次的流通政策 主体,其制定的政策(法律)具有最广泛 的规制范围和最强的规制强度。 第二,司法机构是政策的执行机构,它 虽不是政策制定者,但却是政策执行效 果的有力保证。 第三,行政机构既是流通政策的制定者、 执行者,又是政策的规制对象。
2
教学内容
第一节、流通政策原理 第二节、流通政策的国际比较
第三节、中国流通政策
3
第一节、流通政策原理
一、流通政策的定义与分类 二、流通政策的主体与目标 三、流通政策的功能
4
一、流通政策的定义与分类
1、流通政策的含义: 流通政策是以商品流通为适用对象的公共政 策,即社会公共机构(国家或政府)为了矫正市 场失败、促进流通产业发展、协调流通活动、 保障竞争的公平与公正、保护消费者权益及其 他社会公共利益而对商品流通领域的公开介入, 其具体形式主要有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条 例、办法等。流通政策主要涉及经济领域中的 流通活动,属于经济政策中的分支。
16
经济发展 (1) 流通 政策 的 一般 目标 经济稳定 经济公正 公平交易 公平分配
经济自由
17
经济发展是指以经济效率的不断提高为 前提的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经济发 展意味着就业机会与收入的增加、生活 质量或国民福利的提高,以及经济结构 的改善等等。 经济稳定通常是指经济能够长期地、无 剧烈波动地增长或发展。为了实现经济 稳定,经济政策的目标应该力求避免物 价、收入、投入产出等经济指标的激烈 波动,从而使物价、就业、生产能够持 续稳定地发展。
第十章 流通政策
1
第十章
流通政策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正确把握 流通政策的含义,了解流通政策与其它相关用 语的区别;了解流通政策的分类;正确理解流 通政策的主体、目标及功能;了解美日等国家 的代表性流通政策;了解我国流通政策、问题 及未来走向。 教学重点:流通政策的含义、主体、目标与功 能。 教学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对重点甲乙记忆。
10
流通稳定政策 (3) 按商品 流通政 策的功 能划分 矫正“市场失 流通财政政策 败”政策 流通信息政策 流通福利政策 流通金融政策 促进商品流 通发展政策
11
流通竞争政策
(3) 按商品 流通政 策的功 能划分
矫正“市场 失败”政策 商业组织化政策 促进商 品流通 发展 政策 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政策 信息系统开发、推广政策
大型店 政策的 制定 动机
大型店铺有可能造成某一地区零售业的 垄断,从而不利于保障消费者的福利。
大型店铺有可能导致某一地区,特别 是城市的“外部不经济”。
26
基本精神:持保护与扶持的态度 中小 流通 政策 企业 内容 扶持 政策 对中小商业企业直接进行 扶持 对大型零售企业的规制
27
第三节、中国流通政策
19
完善商品流通的信息网络 (2) 流通 政策 的 特定 目标
培育健全的商品流通主体 提高商品流通效率
建立流通金融制度
20
三、流通政策的功能
流通政策的功能是流通政策所能发挥的 基本作用的体现,也是流通政策体系整 体功效的体现。具体地说,流通政策的 功能包括三个方面: 1、导向功能 2、控制功能 3、协调功能
7
3、流通政策的分类
根据制定政策主体、政策适用对象 以及政策职能的不同,可以将流通 政策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8
(1) 按商品流 通政策的 主体划分
立法机构 制定的政 策
针对整个经济社会 专门针对流通领域
行政机构制定的政策9(2) 按商品流 通政策的 适用对象 划分
生产者流通政策 商业者流通政策 消费者流通政策
流通人才、对外开放政策
12
二、流通政策的主体与目标
1、流通政策的主体 流通政策主体,即流通政策的制定者与 实施者。 制定与实施流通政策的社会公共机构主 要由三部分构成,即立法、司法与行政 机构。
13
立法机构——最高层次 流通 政策 的 主体
司法机构——执行机构
行政机构——制定者、执行者 规制对象
30
中国流通政策
3、我国的消费者保护政策出台晚、作用范围 小、强制执行力差,从长远看,这不利于我国 流通产业的健康发展,甚至不利于经济与社会 的进步;
4、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在我国的流通 政策体系中以法律形式存在的政策内容偏少, 而以规划、意见、指导等“软政策”形式存在 的政策内容偏多,这导致了我国流通政策缺乏 稳定性、连续性和执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