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
流行病学---传染源
SFTVS感染牛、羊、狗等脊椎动物和蜱等节肢动物 啮齿类动物至今未发现该病毒抗体。 不能确定是否接触家畜而传染,但在疾病传播中的作
用不能忽视。 多篇报道证实人传人。 病毒血症期较长,持续数日甚至十余日。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虫媒传播:蜱是最重要的传播媒介。发病地区的蜱中 分离到病毒,部分病例有明确蜱咬伤史。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 征
(SFTS)
疾病概述
是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引起的, 以发热、消化道症状、出血倾向、意识障碍、浅表淋 巴结肿大伴外周血白血细胞、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 表现的新发传染病,危重者可引起休克、呼吸衰竭、 DIC以及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全国分布状况
病原学
凝血常规:多数患者APTT延长。 脑脊液检查:WBC正常或轻度升高,糖、蛋白、氯化物
正常。部分患者可检出SFTSV核酸。
实验室检查
病原学检查:病毒核酸检查、病毒分离,确诊依据。 免疫学检查:检测患者血清或血浆样本中IgM抗体阳性,
IgG抗体阳性或恢复期较急性期4倍以上者是为新近感 染。
诊断
接触传播:据人传人,推测接触患者血液、分泌物或 排泄物感染。
流行病学----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 居民和劳动者以及在该类地区从事户外活动的人群有 较高风险。目前资料显示97%患者为农民,中老年居多, 年龄分布39-83岁,50岁以上占75%,56%位女性,无明 显性别差异。
临床分期
多器官功能损伤期:可与发热期重叠,多数在5-10天内, 个别2-3天内出现肝、肾、血液系统、脑、心、肺等均 可能受累。部分患者可出现表情淡漠、嗜睡、烦躁、 幻觉、抽搐、昏迷等,以及消化道、肺出血等并发症。 死亡病例多在此期。非死亡病例持续3-5天后进入恢复 期。
临床分期
恢复期:体温正常,症状改善,各器官、化验指标逐渐 正常。
临床表现
潜伏期7-14天,平均9天。
急性起病,表现发热,消化道症状、意识障碍及多器 官损害等。
临床分期
发热期:热程长,持续6-16天,平均10天左右。伴食 欲不振、恶心、呕吐,以及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 体格检查:有表情淡漠、相对缓脉,常有腹股沟、腋 下、颈部等处孤立或2-3各浅表淋巴结肿大伴明显压痛, 表面红肿。对诊断有价值。
治疗
并发症的治疗:肝损害、呼衰、颅内、肠道出血、继 发细菌感染者。
糖皮质激素:目前无证据证明,需谨慎。
预防
管理传染源:杀灭蜱虫,对患者血液、分泌物、排泄 物及其污染物进行消毒,有接触史且未防护者,医学 观察14天。
切断传播途径:进入草地、林区等注意防护。 保护易感人群:目前无疫苗。
2010版诊疗指南
疫情上报
提醒
蜱虫叮咬引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可防可控 不必恐慌!
感谢聆听
鉴别诊断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由噬吞噬细胞无形体侵染人末 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的,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 少和多脏器损害为主要表现的蜱传疾病。与该病难以 鉴别,主要依靠病原学监测。(2006年安徽省诊断我 国首例,以后病原学检查均未发现)
鉴别诊断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常有“三红、三痛”,球结膜 多有明显外渗,尿量改变,肾区叩痛明显,五期改变 或多期重叠,出血热抗体常为阳性。尤其是与腹泻型 出血热相鉴别。
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绝大多数血小板、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 显著减少。半数以上患者尿常规示蛋白(+---+++), 少数可有尿隐血阳性,骨髓检查示三系增生正常,部分 粒系活跃。
实验室检查Fra Baidu bibliotek
生化检查:可出现不同程度的LDH、CK、CK-MB、AST、 ALT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其AST、CK-MB升高为主。常 有低钠血症。少数病例有肾功能衰竭。
与登革热病毒感染、伤寒、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鉴别。
预后
多数预后良好。 有基础疾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出血倾向明显的老
年人易进展为重症,进展迅速,预后较差。
治疗
病原学治疗:体外实验示:利巴韦林有效。继发感染 者应用敏感抗生素。危重症者早期应用免疫球蛋白12g/Kg,分2-3日给予。
对症支持治疗: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注意纠 正低钠血症。(1)高热者:物理降温、药物(2)有 明显出血及血小板明显降低者:输注血浆、血小板等 (3)保护肝、心脏等(4)心功能不全的治疗。
根据流行病学史(流行季节在丘陵、林区、山地等工 作、生活或旅游等或发病前2周内有蜱叮咬史)、临床 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疑似病例:有流行病学史、发热等表现且外周血血小 板和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降低者。
诊断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具备下列之一者(1)血清核酸检 查阳性(2)SFTSV-IgM阳性,或IgG阳转或恢复期4倍 以上(3)分离到病毒。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高峰:始于3月,高峰为5-7月。 散发于丘陵地貌的农村。
病例散发,没有发现病例之间有流行病学联系!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不明,有待研究。
目前认为感染机体后诱导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
动物实验提示脾脏可能是主要靶器官。
粘附SFTSV病毒的血小板在体外更要被巨噬细胞吞噬, 推测是导致血小板下降的主要原因。
2009年DCD经病毒分离、全基因组测序研究,病原体 为一种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中的新病毒。命名为: SFTSV。
形态结构:呈球形,直径80-100nm,外有脂质包膜, 表面有棘突。为单股负链RNA,分为三个节段。
生物学特性: 抵抗力弱 不耐酸、不耐热、易被乙醚、 去氧胆酸钠和常用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等快速灭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