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与《辛丑条约》的签订 导学案(无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导学案
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一、学习目标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八国联军侵华的经过。
2.理解义和团运动中的口号——“扶清灭洋”。
3.理解《辛丑条约》签订的内容和影响。
二、自主预习1.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2.在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口号。
3.为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4.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 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三、合作探究1.谈谈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认识?2.归纳《辛丑条约》的内容以及产生的危害?四、随堂演练1.1900年夏,义和团运动发展到()A.济南B.上海C.京津地区D.南京2.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3.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主要表现在()A.允许外国公使驻北京B.向外国侵略者开放中国内地C.向外国侵略者“借师助剿”D.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者4.下列侵略者,两次进入北京烧杀抢掠的是()A.英、法B.俄、德C.俄、日D.美、意5.率领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英国海军司令是()A.戈登B.克林德C.义律D.西摩尔6.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共同之处是()A.都建立了革命政权B.都明确提出忘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C.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D.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7.近代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其中攻占过北京的是()①第一次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五、课后反思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答案】二、自主预习1.义和拳2.“扶清灭洋”3.英、美、俄、日、法、德、意、奥西摩尔4.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三、合作探究1.2.四、随堂演练1.C2.C3.D4.A5.D6.D7.D课后小知识--------------------------------------------------------------------------------------------------小学生每日名人名言1、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为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第七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本课主要讲述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发生以及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的过程。
这一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灾难,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本课内容包括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以及《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危害。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甲午中日战争和义和团运动等历史事件。
但对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相关知识,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陌生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知识,理解和掌握本课内容。
同时,本课内容较为沉重,学生可能对战争的残酷性和中国的弱势地位产生负面情绪,需要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态度的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认识近代中国遭受外来侵略的历史教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过程和影响,《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
2.教学难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辛丑条约》签订的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再现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炼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情感教学法: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战争的残酷性和中国的弱势地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PPT课件。
3.资料:收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与《辛丑条约》的签订导学案
武胜县三溪初中导学案学科:历史年级:八备课人:审核人:课题名称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与《辛丑条约》的签订课时1教材分析与构想导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发展、口号及抗击八国联军的有关史实。
2.通过对“扶清灭洋”、义和团失败等的分析,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小组探讨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帝国主义侵略者凶恶而贪婪。
导学重点、难点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2、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导与学的过程师生活动个性设计和评价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了解历史)浏览课本小标题及正文,写出本课学习的三个主要问题是什么?问题:(1)(2)二、合作学习,成果展示(识记历史)阅读教材,请注重基本的知识点,并对有效信息加以提炼,注意在课本上勾画要点。
(一)、义和团运动1.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19世纪末,随着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这些组织转变为。
2.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以“”代替“剿灭”。
并承认其。
于是,义和团纷纷拥进。
到1900年夏,他们已控制了京津地区。
3.在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扶清灭洋”口号。
“灭洋”鲜明地表达了;“扶清”则反映出。
义和团还带有,相信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
这些落后因素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
(二)、抗击八国联军1.1900年6月,为,八国组织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义和团在一带狙击敌人。
2.清政府利用义和团和清军对教堂和使馆区侵略者的义愤,鼓励他们围攻和,对使馆区的围攻,成为列强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借口。
3.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壮烈殉国,天津失陷。
4.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慈禧太后携光绪帝西逃。
途中,下令,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
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镇压下失败了。
5.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1.签订: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是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以及《辛丑条约》的签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甲午战争和义和团运动等历史事件。
但他们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以及《辛丑条约》的签订可能还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史料分析,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和过程,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事件的关注和热爱,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难点:《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史料教学法:通过提供相关的历史史料,引导学生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入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2.历史史料: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相关的史料。
3.课件:制作与本课相关的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短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相关的史料,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学案(含答案)之一,从而增强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警惕性,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不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学习重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学习难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学习过程:自学提纲一、义和团运动1.性质:具有广泛群众性的_________斗争组织。
2.发展: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以“________”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义和团控制了________地区。
3.口号:扶清灭洋。
4.评价:“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
但具有___________的落后性;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还带有迷信色彩。
二、抗击八国联军1.经过:_________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发动侵华战争,义和团在廊坊、______________、老龙头车站等地区抗击八国联军。
2.结果:义和团在_________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
3.作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___________的野心。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1.签订各方: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
2.内容:(1)赔偿白银________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________________活动;(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3.影响:清政府沦为_____________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深渊。
1、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2、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3、基础巩固题。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概况,分析“扶清灭洋”口号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知道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和中国军民抗击八国联军的基本史实。
3.理解义和团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4.结合《辛丑条约》的内容分析其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重点难点】1.重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2.难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自主学习】一、义和团运动1.兴起与发展(1)兴起:义和团由________、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2)发展①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义和团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________斗争组织。
②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到1900年夏,义和团控制了________地区。
2.口号:“________”。
3.落后性:盲目排外;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自身带有迷信色彩等。
这些落后因素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
二、抗击八国联军1.背景:1900年6月,为镇压________运动,英、美、俄、日等八国组成联军,在________的率领下侵华;同时,各国联合舰队攻占________,扩大侵略。
2.义和团的抗击(1)破坏天津至北京沿线铁路,并在________一带阻击敌人。
(2)围攻西什库教堂和________使馆区。
(3)在清军帮助下,展开天津老龙头火车站争夺战,并炮轰________租界。
清军直隶提督聂士成壮烈殉国。
3.结果:8月14日,联军攻陷北京。
慈禧在逃跑途中下令剿杀义和团,并请求联军“助剿”。
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4.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1.签订国家:中国与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________国。
2.主要内容(1)清政府赔款白银________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签订(无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4.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清政府()A. 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B. 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C.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D.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5.下图漫画所体现的行动,是为了镇压( )A. 禁烟运动B. 太平天国运动C. 左宗棠收复新疆D. 义和团运动6.迫使清政府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辛丑条约》C. 《马关条约》D. 《北京条约》7.《辛丑条约》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主要原因是因为该条约的签订导致了( )A. 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B. 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C. 清政府军事上直接受帝国主义的威胁D. 清政府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8.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咱们这些个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更不要说居住了。
听说是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
”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A. 《辛丑条约》B. 《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北京条约》9.中国近代史上俄国是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之一。
下列外国列强侵华史实中俄国参与的有()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对新疆的争夺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 ①②③B. 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10.“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
”这里的“简短一章”主要是指()A. 文艺复兴B. 新航路开辟C. 宗教改革D. 工业革命11.“赔偿白银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以上内容出自哪份文件()。
第七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学案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一、义和团运动材料一:“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义和团成员头戴红巾)。
”山东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迅速发展义和团的主要成员是贫苦农民,也有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
义和团战士多头裹红巾、腰扎红带,手执大刀长矛。
材料二:“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
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义和团反对帝国主义国家。
反帝爱国运动口号——扶清灭洋进步性: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局限性:对清政府认识不清,抱有幻想。
排斥一切洋人、洋物件,盲目排外。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政策:镇压--招抚(义和团运动的发展: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镇压二、八国联军侵华1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有人认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纯粹是由义和团运动引起的。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不同意;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镇压义和团运动是其侵华的诱因。
2过程:1900年5月底英俄等国调遣军队300余人,进驻北京使馆。
西摩尔率2000兵力进攻天津义和团在廊坊阻击八国联军大沽口守军在抗击联军舰队的进攻八国联军攻占天津1900年8月慈禧太后挟光绪仓皇出逃,途中下令剿杀义和团,并请求八国联军助剿材料: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瓦德西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聂士成壮烈殉国。
材料:著名学者牟安世先生说:义和团运动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的迷梦,使中国没有从半殖民地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直接统治的殖民地地位。
材料:“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根据这两则材料说明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影响: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3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报复性屠杀,劫掠,暴露了侵略者凶恶本质。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1901年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部编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导学案
第七课抗击八国联军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以及抗击八国联军的过程;掌握《辛丑条约》的内容。
2、通过学习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继承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反抗外辱的优良传统。
3、通过对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它是一场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外侵略掠夺空前野蛮残暴的殖民战争,真正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4、通过分析《辛丑条约》的内容理解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重点:
1、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2、《辛丑条约》
难点:
1、对义和团口号的评价
2、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二、预习检测
三、能力提升
1、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是()
A.“反清复明”B.“扶清灭洋”C.“除暴安良”D.“还我河山”
2、“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如需要拍摄关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题材的历史剧,应选择的素材是()
A.廊坊狙击战B.威海卫战役C.虎门战役D.黄海大战
3、在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签订。
教材通过介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和精神,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灾难,认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中华民族的苦难。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既有文字描述,也有数据统计,便于学生全面了解事件的全貌。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认识可能还比较片面。
学生对于战争和条约的影响可能更多地停留在表面,对于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还需进一步引导和探讨。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战争中的具体战役和条约中的具体条款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和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中华民族的苦难,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和精神。
2.难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国际形势,以及《辛丑条约》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战争和条约的基本情况。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战争和条约的具体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案例分析:分析战争中的具体战役和条约中的具体条款,深入理解事件的影响。
4.情感教育:通过讲述战争和条约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八年级历史(上)教材,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参考。
2.课件:制作课件,包括战争和条约的图片、数据和地图等,用于直观展示和讲解。
3.视频:准备相关的历史视频资料,用于导入和情境再现。
4.讲义:准备战争和条约的详细讲义,用于学生分组讨论和案例分析。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一课,主要讲述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发生以及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的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理解《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从而加深对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近代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具体内容,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史料分析,深入了解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以及《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2.难点:《辛丑条约》的签订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史料教学法:通过史料引导学生了解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史料准备:收集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相关的史料,如文字、图片、视频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学生活动准备:分组讨论、展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事件的发生。
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八国联军会侵华?”,激发学生的思考。
2.呈现(15分钟)介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以及《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部编八上历史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案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概况;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基本史实;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通过分析“扶清灭洋”口号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培养学生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收集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及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的资料,掌握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结合《辛丑条约》内容,逐条分析它对中国政治、经济、外交各方面的影响,掌握分析具体史实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义和团战士和清军爱国官兵英勇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史实,体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教学难点:“扶清灭洋”口号的理解;《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西方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关头。
中国社会各个阶层都起来进行救亡图存,我们今天将要学到的义和团运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义和团运动(一)义和团运动1.教师讲述: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时,主要用了三种手段:鸦片、枪炮、十字架。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帝国主义国家依靠不平等条约和大炮的保护,先后向中国派遣传教士,到19世纪末已达三千三百多人。
他们在中国建立教堂,网罗教徒,收集情报,干涉词讼,挑拨民族关系,进行文化侵略,并为本国政府出谋划策,掠夺中国利权,起到了侵略者的大炮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中国人民对此极其痛恨,不断进行反抗。
作为较早被传教的山东遭到的外来文化宗教侵略更为严重,因此,山东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下,首先爆发了义和团运动。
2.教师提问:义和团是由哪些组织发展起来的?最初的斗争矛头指向谁?(学生讨论) 提示: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赛课导学案_1
斗争对象是谁?学生答:兴起: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最初为了反对腐败无能的清政府。
(出示图片义和团的主要成员是贫苦农民,也有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
义和团战士多头裹红巾、腰扎红带,手执大刀长矛。
) 2、义和团兴起的背景 教师出示材料: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这个揭帖宣传了那些主张?怎样评价这些主张?学生答:背景:十九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3、口号:(出示图片) 学生答:扶清灭洋扶清——这反映了义和团是爱国性(进步性),但是也说明了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落后性)。
灭洋——具有盲目的排外性,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统统排斥(落后性);鲜明的表达了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进步性)。
4、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 剿灭——招抚 展示交流二、抗击八国联军义和团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权益,列强便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时间:1900年6月2、国家:英、美、饿、日、法、德、意、奥(出示图片,)3领导者: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出示图片)4、目的:直接目的:为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目的:进一步夺取和扩大在中国的政治特权和经济利益。
5、路线:大沽——天津——北京(出示图片,八国联军入侵路线图) 6、1900年8月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犯下了那些罪行? 学生答:报复性的屠杀、劫掠(出示图片)出示材料“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使人抢劫”“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重大无疑。
”八国联军统帅 瓦德西 体会: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签订导学案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历史
完成日期
课型
新授
课题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签订
主备人
使用日期
授课人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义和团、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
2.掌握《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3.总结中国近代几次重大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性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从中引导学生分析运动的斗争对象是帝国主义,从而得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
变化:剿灭―→招抚―→剿杀。
结果: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 失败。
教师:根据所掌握的知识,你能总结一下义和团运动的意义吗?
学生:(讨论、发言)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教师:阅读教材整理并识记《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PPT);小组合作法;问答法
知识链接
义和团抗击八 国联军的英勇事迹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步:复习旧知、做好铺垫(课件出示复习问题,学生记忆互查,5分钟):
1.公车上书的时间、原因、代表人物及影响?
2.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报刊?
3.维新变法的时间、失败原因及影响?
第二步:引课示标、明确方向(1分钟):
(2)直接原因:外国传教士活动 的猖獗。
(3)发展原因:清政府的招抚、利用。
教师:阅读教材P32“材料研读”,回答:这个揭帖宣传了哪些主张?你怎样看待这些主张?(扶清灭洋)组织学生讨论。
2021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案(完整版)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材分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本课是部编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中国的主权和国家尊严再一次遭到破坏。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陷入苦难的深渊。
但处于弱势的中国人民是不畏强暴的,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体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不屈的抗争精神。
教学目标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八国联军侵华的经过;理解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的口号;理解《辛丑条约》签订的内容和影响。
2.通过对比《辛丑条约》《马关条约》《南京条约》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方面给中国带来危害之沉重。
3.如何看待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分析为何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辛丑条约》内容、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义和团运动的局限、《辛丑条约》危害分析。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图片:教师:明信片上反映的什么历史事件?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八国联军侵华。
这一事件对近代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新课。
(设计意图)以图片的形式导入生动直观,在回顾前几课内容的同时,使学生产生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冲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讲授新课】一、义和团运动1.义和团的兴起教师: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而来。
展示材料:材料一:窃自中西通商以来,西洋教法盛行中国,天主福音等堂几遍天下,虽至穷乡僻壤,皆有各国教士潜往传教。
从教之人大半皆系无赖痞徒,平日犯法生事,无所不为。
或因案为官所捕,或因事为众所纠,一旦入教,即以教堂为护身符逋逃薮”,鱼肉乡里,倾害善良,百姓望而生畏。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导学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导学案1.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概况;通过分析“扶清灭洋”口号,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
2.通过识读图片,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相关史实。
3.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辛丑条约》的内容;结合其他不平等条约,认识《辛丑条约》的危害性。
4.感受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英勇抗敌的史实,体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重点: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难点:《辛丑条约》的影响及如何理解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
课标内容: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事,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1.义和团运动(1)背景: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2)兴起: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3)发展:到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 。
(4)口号:“ ”。
(5)抗击八国联军:义和团破坏沿线铁路,在 一带阻击敌人;义和团和清军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在老龙头火车站展开争夺战,炮轰紫竹林租界。
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 壮烈殉国。
(6)结果:义和团运动在 的镇压下失败。
(7)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概况:为镇压 运动, 年6月,英、美、俄等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后攻占大沽炮台,占领北京。
(2)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 。
(3)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辛丑条约》里面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内容是: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者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
2 7抗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导学案八年级历史上册
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姓名:学科:历史第周八年级授课时间:课题: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课型:新课第 1 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2、知道八国联军侵华的目的和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3、知道《辛丑条约》的危害。
【学习重点】:《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学习难点】:理解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意义。
【“五步导学”流程】:(一)课前先学先行(预习检测):1、义和团运动:背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华的基督教会势力激起了人们普遍的仇洋情绪。
共同目标:反洋教。
揭开序幕:1898年,山东冠县义和拳首领赵三多率众攻打当地教堂。
口号:“扶清灭洋”。
发展:义和团民在清政府的默许下大批涌入京津地区。
2、抗击八国联军:目的:列强认为义和团运动威胁到他们在华的利益,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
时间:1900年6月。
组成:俄、德、法、美、日、奥匈、意、英等国。
(“饿的话每日熬一鹰”)义和团抵抗侵略:廊坊车站—迫使敌人退回天津租借;大沽口—八国联军舰队遭到顽强阻击;天津保卫战—痛击外国侵略者。
八国联军进京:8月攻进北京城。
义和团运动失败: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人民郁积多年反抗列强侵略义愤的总爆发,其英勇斗争客观上打乱了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步骤。
3、《辛丑条约》的签订:签订时间:1901年9月。
主要内容: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多两;在北京划定使馆区,列强可驻兵;拆除大沽至北京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危害:《辛丑条约》惊人的天价赔款和严重的主权沦丧,使国家和民族蒙受了巨大的灾难,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此,列强不但直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还将清政府置于它们的政治控制和武装监督之下,致使中华民族的危机进一步加深。
(二)、课堂问题反馈(自主学习)1、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异同?2、试比较中国近代三大不平等条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壮烈殉国,天津失陷。
4.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西逃。途中,下令,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镇压下失败了。
5.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阅读教材,请注重基本的知识点,并对有效信息加以提炼,注意在课本上勾画要点。
(一)、义和团运动
1.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19世纪末,随着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这些组织转变为。
2.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以“”代替“剿灭”。并承认其。于是,义和团纷纷拥进。到1900年夏,他们已控制了京津地区。
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清政府拆毁,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
划定北京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使馆界成为列强监控清王朝的场所,使清王朝内政外交完全被洋人控制
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3.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的深渊。
三、合作探究
【探究一】《辛丑条约》的影响。
结论:《辛丑条约》是列强强加给中国的空前严重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列强勒索的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衰败;外国军队长期驻扎在中国的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设置使馆区,以武力为后盾的公使团,开始凌驾于清政府之上;改变清政府外交机构的地位,更加强了列强向中国勒索、发号施令的权利;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工具”。《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C.清政府承认义和团的合法地位
D.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加深
2.下列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
B.阶级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C.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
D.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
3.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备受屈辱。下列侵略战争曾经攻占北京城的是()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签订: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2.《辛丑条约》
主要内容
危害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活动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辛丑条约》签订前,慈禧太后曾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符合当时国际外交形势
B.说明中国综合国力、物力强大
C.反映了清王朝腐败无能
D.中国一贯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
5.《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上述材料表明()
3.在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灭洋”鲜明地表达了;“扶清”则反映出。义和团还带有,相信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这些落后因素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
(二)、抗击八国联军
1.1900年6月,为,八国组织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在一带狙击敌人。
2.清政府利用义和团和清军对教堂和使馆区侵略者的义愤,鼓励他们围攻
材料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派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1)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列强对中国发动过的哪些侵略战争?
(2)三则材料对应中国近代史上被迫签订的三个不平等条约。请依序写出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帝国主义侵略者凶恶而贪婪。
导学重点、难点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2、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导与学的过程来自师生活动个性设计和评价
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了解历史)
浏览课本小标题及正文,写出本课学习的三个主要问题是什么?
问题:(1)(2)
二、合作学习,成果展示(识记历史)
(3)根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近代反侵略战争中屡战屡败的原因。
(4)近代中国的屈辱史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教学反思:
武胜县三溪初中导学案
学科:历史年级:八备课人:审核人:
课题名称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与《辛丑条约》的签订
课时
1
教材分析与构想
导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发展、口号及抗击八国联军的有关史实。
2.通过对“扶清灭洋”、义和团失败等的分析,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探讨合作探究
【探究二】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结论:《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课后巩固提升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
B.外国传教士的活动十分猖獗
A.中国已经完全成为美国的殖民地
B.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
D.帝国主义完成了对中国的瓜分
6.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
B.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C.1860年前后,俄国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D.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7.组合列举:依据提示将下列内容填写完整。
(1)义和团是一个具有广泛的反帝斗争组织。
(2)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慈禧太后带着帝狼狈西逃。
(3)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将总理衙门改为,位列六部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