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职住空间关系特征及职住平衡指数研究
039北京市职住空间关系特征及变化研究——基于第五和六次人口普查和2001和2008年经济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北京市职住空间关系特征及变化研究——基于第五和六次人口普查和2001和2008年经济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张纯易成栋宋彦【摘要】职住空间的不断分离成为全球大都市的发展趋势,并对城市的生产、生活、交通、资源和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以北京作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大都市典型案例,运用第五次、六次人口普查分街道的居住人口数据,以及2001年基本单位普查和2008年经济普查分街道的就业人口数据,分析了北京居住空间关系、就业空间关系、职住空间关系的特征及其变化。
分析结果显示从2001年到2010年,市区和郊区的居住密度都增加,并从中心向外递减,同时呈现出多中心化特征,近郊和远郊出现新的居住次中心;就业岗位分布向城市中心区的已有就业中心集中,近郊就业密度增长最慢,远郊就业次中心初步发育,但仍不足以形成多中心就业的格局;而就业-居住空间关系变化显示,城市中心区已有就业中心的JHB指数升高,近郊的JHB指数降低,反映了更多居民居住在郊区而到城市中心就业,职住错位进一步加剧;而一些远郊城区中心的JHB指数略有提高,反映了远郊就业次中心对周边地区一定的就业吸纳能力。
北京的案例研究表明,在现阶段转型大城市居住不断分散的同时,就业却更加集中,呈现出居住在郊区、就业依然集中在城市中心这种不同于西方城市的职住错位模式。
因此本研究不仅丰富了基于西方城市化背景下的职住错位理论和提供了新的实证案例,也为通过制定土地利用和交通政策来提升居民的就业可达性提供了政策依据。
【关键词】职住平衡;职住空间错位;可达性;北京1.引言城市职住关系是长期以来城市规划领域关注的话题,注重探讨居住单元和就业岗位在数量和类型上的匹配关系[1,2]。
理想的职住关系状态是居住平衡(Job Housing Balance),即居住地和就业地之间的相互接近[1],这也是城市居民、规划者和政策制定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然而,虽然人们有着追求职住“平衡”的良好愿景,全球范围内大都市普遍观察到现象的却是职住空间的不断分离,即职住错位(Job-Housing Mismatch)现象[3-5]。
基于问卷调查的北京市职住分离特征及影响因素
职住分离的时间变化趋势
总结词
北京市职住分离的时间变化趋势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近年来有所缓解。
详细描述
随着北京市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交通拥堵的加剧,职住分离现象一度加剧。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 规划和交通管理的改善,以及就业机会的调整,职住分离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未来仍需要进一 步优化城市规划和管理,以解决职住分离问题。
企业选址考虑
部分企业在选址时会考虑员工居住地 的远近,更倾向于选择交通便利、房 价相对较低的地区设置办公地点,这 也影响了居民的居住选择。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政策
城市扩张
北京市的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政策导致 了城市的不断扩张,使得城市周边的土 地利用性质发生了变化,部分居民被迫 搬迁至远离工作地的地方。
02 未考虑不同区域和行业的职住分离差异,未来可 进一步细化研究范围。
03 可引入更多影响因素,如经济发展、人口流动等 ,进行更全面的分析。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基于问卷调查的北京市职住 分离特征及影响因素
汇报人: 2024-01-06
目录
• 引言 • 北京市职住分离现状 • 北京市职住分离影响因素分析 • 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研究背景
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近年来城市化 进程迅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数 量持续增长。
05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北京市常住居 民
调查内容:个人基本情况 、居住情况、就业情况等
调查方式:随机抽样、面 对面访谈
样本数量:1000份
职住分离状况及影响因素评价
职住分离程度
根据问卷数据,北京市职住分离程度较高,通勤 时间较长。
职住平衡
社会成本测算与模拟分析
拥堵指数分解:准确把握各区位拥堵来源,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 决策支持:模拟职住平衡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优化效果,支持居 住和产业用地配置、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的规划和评估
“职住平衡”理念的提出 Jobs-Housing Balance
北京市实时路况
1
2014/11/7
研究问题
1. 定量测度:目前北京市各区块职住平衡的水平如何? 2. 空间规律:不同区位存在怎样的差异?
“职住分离”有其客观必然性:产业的集聚经济需求、 家庭的多元出行需求、交通设施的空间异质性
定量测度
Ji Hi
空间规律
社会成本
JHRi
JHBRH ,i
MATCH i Hi
JHBRJ ,i
MATCH i Ji
北京市职住比空间分布情况 北京市各街道拥堵指数
职住平衡指数
分析思路
回归方程
街道j交通拥堵指数= β1*街道j职住分离程度 + β2* 街道j附近三甲医院聚集程度 + β3* 街道j附近重点小学聚集程度 + β4*街道j道路供给+ β5*街道j到市中心距离 +
职住平衡指数:数量平衡
名义指数的测算
– 职住比
JHRi Ji Hi
其中,JHRi 为街道 i 的职住比,Ji 为街道 i 的就业
岗位数,Hi 为街道 i 的常住人口数。
平均值:1.02 标准差:0.99
北京市职住比空间分布情况
北京市职住比数值分布情况
3
2014/11/7
职住平衡指数:数量平衡
-0.6 -0.5 -0.4 -0.3 -0.2 -0.1 0
地铁便利性
北京市通州区城镇空间结构演变及动力机制研究
北京市通州区城镇空间结构演变及动力机制研究作者:李保璇黎洋佟来源:《小城镇建设》2020年第05期摘要:城镇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城乡聚落共同作用的空间表达。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通州区城镇空间结构演进与关系演绎的梳理,粗略展示了其城镇由明清时期漕运仓储中心单一功能演替的散点布局,发展为低水平均衡的城镇形态,到建国后围绕卫星城镇的极核式聚集,再到重点新城及副中心确立初期极核扩散的空间结构演变过程,相伴经历从城郊工业节点到中心“卧城”,再到生态型城市副中心的职能转变。
系统掌握通州城镇空间结构演进的特殊性和客观规律,洞见城镇空间结构的发展始终受到以规划战略和政策引导为核心、产业准入和空间布局作牵引、综合交通建设为传导的多元驅动因素影响,旨在为通州区城镇空间布局与职能结构的合理优化提供基础支撑。
关键词:城镇空间结构;时空演变;动力因素;互馈机制;通州区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0.05.011 中图分类号:TU982文章编号:1009-1483(2020)05-0077-08 文献标识码:A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nd its Dynamic Mechanism in Tongzhou District of Beijing CityLI Baoxuan, LI Yangtong[Abstract] The formation of the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is a spatial expression of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urban and rural settlements. Through analysing the evolution and relationship of the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in Tongzhou District, this paper roughly shows the scattered layout of the single function succession of the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center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its development. Then it transformed to a low-level and balanced urban form.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t showed the polar nuclear clustering around satellite towns, and then transoformed to the key new cities and sub-centers, establishing the initial spatial structure evolution process of polar nuclear proliferation. This is accompanied by the transformation of functions from the suburban industrial node to the center "sleeping city", and then to the eco-city sub-center. It systematically grasps the particularity and objective laws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evolution of Tongzhou’s cities and towns, and show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has always been influenced by the multiple driving factors that take planning strategy and policy guidance as the core, industry access and spatial layout as the traction, and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as the transmission. It hopes to provide basic support for the rational optimization of urban spatial layout and functional structure of Tongzhou District.[Keywords]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space-time evolvement; dynamic factor; corresponding mechanism; Tongzhou District1 新型城镇空间体系下的空间探索需求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全面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同步发展的城镇化策略成为共识[1],城镇化进阶过程需要合理的城镇空间结构作为引导。
北京职住区域认定标准
北京职住区域认定标准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和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众多且不断增长,这就给城市规划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合理划定职住区域。
职住区域的合理划定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认定标准。
首先,职住区域的认定应该以交通便利为基础。
交通对于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职住区域的划定应该以便捷的交通条件为前提。
标准可以包括交通网络的密度和发达程度、到市中心的交通时间等因素。
例如,如果一个区域内有多个地铁站、公交线路和高速公路,而且从这个区域到市中心的交通时间相对较短,那么这个区域就可以认定为一个职住区域。
其次,职住区域的认定还应该考虑生活设施的完善程度。
居民在选择居住区域的时候也会考虑周边的生活设施是否齐全。
例如,是否有购物中心、医院、学校、公园等便民设施,这些都是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也是判断一个区域是否适合居住的重要标准。
因此,在认定职住区域的时候,可以考虑周边生活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并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相应的标准。
另外,职住区域的认定还应该充分考虑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对于居民的生活和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认定职住区域的时候,应该考虑空气质量、噪音水平、绿化覆盖率等环境因素。
例如,如果一个区域的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噪音水平低且有较多的绿化空间,那么这个区域就可以认定为一个适宜居住的职住区域。
此外,职住区域的认定还应该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
一个适宜的职住区域应该有就业机会和发展潜力,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居民的通勤时间和成本。
因此,在认定职住区域的时候,可以考虑该区域的产业结构、企业数量和就业率等因素。
如果一个区域内有多个知名企业或者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而且就业机会较多,那么这个区域就可以认定为一个适宜居住和工作的职住区域。
最后,在职住区域的认定过程中还应该充分考虑居民的意愿和需求。
居民的意愿和需求是制定城市规划和发展策略的重要参考。
职住平衡:度量、规律与社会成本--以北京为例的实证研究
Beijing City LabZheng S, Xu Y, Wu J, Yu D, Xu J, Zhang X, Zhang B, 2014, Jobs-housing balance: Measurement, patterns, and social Costs——A case study in Beijing. Beijing City Lab. Working paper #53.以北京市为例的实证研究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2014年11月项目负责人:郑思齐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教授, 主任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副主任,博导项目技术团队:徐杨菲(技术负责人)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吴璟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副教授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博导于都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许俊彦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本科生张晓楠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本科生张博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本项目得到了下述专家学者的宝贵建议,特此致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教授、城市中国计划(麦肯锡)研究总监张耕田先生、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杜立群、龙瀛、张晓东、张宇。
简介目前,中国主要城市正在进入一个整体性交通拥堵的时期。
这不单纯是交通系统本身的问题,其本源是土地利用格局所带来的巨大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不足之间存在矛盾。
就业和居住的空间分离(也称“职住分离”)就是其中的典型原因,它带来了偏高的交通需求和交通成本,在交通设施供给不充分和城市管理效率偏低的情况下,就会造成交通拥堵。
2006年北京的平均单程通勤时间是43分钟1,随后5年中又增加了约10分钟2。
这一单程通勤时间远大于美国(费城最长,为38.3分钟)和欧洲(英国最长,为22.5分钟)的主要大城市。
2014年北京市PM2.5污染源调查显示,机动车为本地污染排放的主要来源,贡献达到31.1%3。
在此背景之下,城市规划学者提出了“职住平衡”(jobs-housing balance)的思路,即认为居住与就业应当尽量靠近,在土地利用上体现为产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混合。
北京职住区域认定标准
北京职住区域认定标准北京市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一个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然而,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的扩张,交通拥堵和土地资源的紧张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北京市政府制定了职住区域认定标准,以鼓励人们在靠近工作地点的区域居住,减少通勤时间和交通压力。
职住区域认定标准主要根据以下几个因素进行评估:1. 工作地点与居住地点的距离:根据工作地点与居住地点之间的距离远近来判断是否符合认定标准。
一般来说,如果两者之间的距离小于一定的限制,就可以被认定为职住区域。
2. 交通便利程度:除了距离以外,交通便利程度也是评估职住区域的重要指标。
这包括公共交通的覆盖范围和便捷性,高速公路的接入情况以及交通拥堵程度等。
3.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另一个考虑因素是该区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程度。
例如,医院、学校、购物中心等是否齐全,并且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
4. 城市规划和发展政策:最后,城市规划和发展政策也会对职住区域的认定产生影响。
政府对于职住区域的规划和政策支持程度,包括住房补贴、税收优惠等,都会对居民的选择产生影响。
根据上述标准,北京市也已经划分了一些职住区域。
这些区域主要位于市中心和主要商业区附近,并且包含了大量的商业办公楼和住宅区。
通过鼓励人们在这些区域居住,城市可以实现通勤时间的减少,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然而,职住区域的认定标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城市的扩张和土地资源的限制,职住区域往往位于市区,而市区的房价相对较高,对于一部分低收入人群来说可能无法承受。
其次,职住区域的划分有时会缺乏灵活性,难以适应个体的职住需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北京市政府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鼓励发展更多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产业园区。
通过在城郊地区建设产业园区,可以吸引企业和人才向外围地区发展,减轻市区的压力,同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住房选择。
其次,加强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
北京市政府应该进一步改善公共交通网络的覆盖范围和便捷性,并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北京城市居民职住分离的空间组织特征
北京城市居民职住分离的空间组织特征1引言居住与就业的空间组织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要素。
从居民职住分离现象入手,可为进一步认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化、揭示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以及城市结构的合理组织提供参照。
欧美等西方国家城市化进程早于我国很多,对城市结构问题的研究无论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领先于我国。
如Duncan在1956年发表的论文中就关注到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之外,收入因素对芝加哥居民职住分离现象的影响[1];1968年,Kain[2]发表了一篇着名的关于就业与居住的“空间不匹配”(Spatial Mismatch Hypothesis,SMH)文章,引发了大量的学术讨论。
在2007年Urban Studies刊登的一篇有关The Mechanisms ofSpatial Mismatch文章中,Gobillon[3]引述的相关研究成果就达156篇,由此可见就业与居住的“空间不匹配”在西方为众多领域学者所重视。
在对于“空间不匹配”的研究中,社会学家和地理学家的视角有所不同,但城市化过程(包括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对就业与居住的“空间不匹配”的影响却是众多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4]。
有学者从交通和居民职住分离现象的联系入手,对城市结构演变和居民职住分离的关系进行研究,如Clark和Burt指出交通成本对居民职住分离现象的影响随城市扩张而加剧[5]。
此外,近年来一些学者更加关注房价、租金、交通等经济因素的对职住关系影响[6,7]。
一些旅居国外的华人学者对西方有关职住分离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的介绍促进了国内学者对职住关系问题的关注,如丁成日着重从就业中心的集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来说明职住分离现象随城市结构变化的演变,并介绍了国外一些典型城市的实证研究成果[8]。
周江评则介绍了美国学者对空间不匹配问题的相关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认为国内城市中的大规模拆迁和房地产开发所导致的城市空间格局重新分布,也会引起就业与居住的空间不匹配现象,并可能带来弱势群体的就业障碍问题,需要引起有关学者和政府决策者的注意,并且指出目前国内学者在这个方面的研究还很有限[9]。
北京市职住平衡的空间特征研究
北京市职住平衡的空间特征研究作者:张艳姚欣悦孟斌张景秋孙蕊尹立娥王婧来源:《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9年第01期[摘要]“职住平衡”倡导通过实现区域尺度上就业与居住数量上的平衡,旨在从源头上治理大城市交通拥堵、长距离通勤等城市病。
基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2015年人口1%抽样调查、2013年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以及2014年11月中国移动用户的手机信令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北京市分街道乡镇的职住比进行定量测度与可视化分析,并从名义职住比和实际职住比两方面对北京市职住平衡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北京市存在显著的职住不平衡问题,就业岗位向心集聚而人口向外围分布,集中体现在市中心就业主导的职住不平衡和外围居住主导的职住不平衡;同时六环内外绝大部分区域在街道乡镇尺度上的实际职住比普遍较低,表现出非常明显的职住不匹配。
[关键词]职住平衡;职住比;普查数据;手机信令数据;北京市[中图分类号]TU 984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310(2019)01003110AStudy of the Spatial Pattern of JobshousingBalance in BeijingZhang Yan1,Yao Xinyue2,Meng Bin2,Zhang Jingqiu2,Sun Rui3,Yin Lier4,Wang Jing4(1. Institute of Beijing Studies,Beijing Union University,Beijing 100101,China;2. College of Applied Arts and Science,Beijing Union University,Beijing 100191,China;3. Data Analysis Department of Beijing Transporation Information Center, Beijing 100161,China;4. Administrative Approval and Service Centre of Beijing Municipal Commission ofTransport, Beijing 100161, China)Abstract: Jobshousing Balance advocates the balancing of the number of employment and residents at regional scale. And it is still an important means to tackle urban problmes such as traffic congestion and longdistance commuting in big cities by adjusting the land use pattern and decrease the travel demand from the sourse. Based on the sixth population census in 2010, the second national economic census in 2008, the 1% sample survey of the population in 2015, the third national economic census data in 2013, and the mobile phone signaling data of Chinese mobile users in November 2014, this paper uses GIS spatial analysis technology to measure and visualize the jobshousing ratio as well as selfcontainment rate at the subdistrict or town level in Beijing. This study finds out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imbalance between jobs and residents in Beijing, where the employments are centrally concentrated and the population is distributed to the periphery, which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employmentled imbalance in the city centre and the housing imbalance in the periphery. At the same time, the actual jobshousing ratio of most area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ixth Ring Road is generally lower on the scale of subdistrict and townships, which showing a very obvious jobhousing mismatch.Keywords: Jobshousing balance; Jobshousing ratio; Census data; Mobile signaling data; Beijing北京聯合大学学报2019年1月第33卷第1期张艳等:北京市职住平衡的空间特征研究0引言职住平衡的基本思想就是一种“平衡的或自己满足的通勤”。
基于空间信息的职住平衡评价指标构建——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例
基于空间信息的职住平衡评价指标构建——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例郭燕宾;王淼;杨伯钢;刘博文;李静茹【摘要】本文基于北京市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和其他空间信息数据成果,首先,结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和《GB 05442-2008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从就业-居住人口比、就业-家庭比、职住用地比、职居空间匹配指数(SMI)、人口规模、交通设施、教育以及医疗卫生等构建职住平衡评价指标.然后,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例,反映职住平衡现状并进行分析评价.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市城市副中心的职住平衡现状并不乐观,与城市规划目标和规划规范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人口分布、教育和医疗是影响北京城市副中心职住平衡的主要因素.【期刊名称】《北京测绘》【年(卷),期】2018(032)011【总页数】5页(P1267-1271)【关键词】北京城市副中心;职住平衡;居住与就业;分析;评价指标【作者】郭燕宾;王淼;杨伯钢;刘博文;李静茹【作者单位】北京天下图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37;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38;城市空间信息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8;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38;城市空间信息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8;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38;城市空间信息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8;北京天下图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080 引言居住与就业的空间组织,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要素[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许多大城市出现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分离现象,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加剧现象也伴随发生,职住分离现象还导致社会成本增加[2-3]。
相对于国外较多的理论研究,国内有关职住关系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实证研究层面。
目前,学者们对我国城市职住分离状况的实证研究,主要从通勤时间、通勤距离以及其他社会经济属性指标进行测度,数据基础主要来自居民调查问卷和手机大数据等[4-13]。
北京职住区域认定标准
北京职住区域认定标准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发展迅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和居住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北京市提出了职住区域认定标准,旨在优化城市居住与工作之间的平衡,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北京职住区域认定标准进行探讨。
一、背景介绍人们的职业和住所之间的距离过大,导致交通拥堵、通勤时间过长,并给城市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北京市政府决定通过职住区域认定标准来改善这一状况,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二、认定标准1. 区域划定范围:北京市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内的职住距离都应满足一定的标准。
具体划定范围根据人口密度、交通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2. 职住距离:对于独立住宅区,认定标准为住址到最近的工作单位距离在10公里以内;对于集中居住区,认定标准为住址到最近的工作单位距离在5公里以内。
这些标准的设定考虑到了人们通勤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效率。
3. 公共交通条件:认定职住区域时,还需考虑公共交通接驳情况。
只有在5公里或10公里范围内拥有便捷的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设施,人们才能方便地前往工作地点。
4. 生活配套设施:除了交通条件外,还需要考虑区域内的生活配套设施,如学校、医院、购物中心等。
只有在接近住址的范围内有足够的生活配套设施,居民才能享受到便利的生活。
5. 环境舒适度评估: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职住区域认定还将对环境舒适度进行评估。
这包括空气质量、噪音水平、绿化覆盖率等方面的考虑,以确保居住和工作环境的宜居性。
三、实施效果职住区域认定标准的实施将带来许多好处。
首先,这将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减少长途通勤需求,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现象。
居民们可以更快捷地到达工作地点,节约了大量的通勤时间。
其次,住、工作距离的缩短有助于减少对交通工具的依赖,降低了对能源的消耗,保护了环境,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职住区域认定标准的实施将推动经济发展。
由于居住和工作距离较近,人们的工作效率将得到提高。
通州副中心城市理解与展望
通州副中心城市理解与展望作者:王茂君来源:《时代经贸·北京商业》 2018年第19期世邦魏理仕1988 年进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商业地产顾问公司,业务涵盖写字楼、商铺的物业管理和交易,以及大宗交易、项目管理等,因此,对每一个新区的发展以及预测都特别关注。
我与大家分享几个国际上耳熟能详的案例,基于此,共同讨论通州未来商业方向。
一、案例分享案例一:华盛顿的职住平衡问题。
华盛顿是美国联邦政务服务中心,白宫附近还有一条K 街,全美的游说行为都在这条街上发生。
华盛顿有100 万人口,这条街上集合了约3 万到4万的说客,国会等政府部门工作过的人,以及很多智库会集中在这里开展咨询工作,这里聚集了财团的利益、政治的利益、军队的利益等。
这属于联邦政务核心区里面的重要功能,当然也包括老城居住功能。
另外这座城市还有一个商业环境改善区,大量企业聚集,市民在此地上班,回到核心区居住。
职住平衡对于通州来讲也是一个课题,值得我们共同探讨。
案例二:伦敦金丝雀码头的开发历程与困境。
金丝雀码头是伦敦的一个新的CBD,与通州核心区类似,建造在河边,自1988 年开始施工,到现在发展三十年,异常光鲜亮丽。
拥有25 栋写字楼,约125 万平方米的体量,还有很多跨国公司的总部。
其中仅汇丰银行一家公司就租用10 万平方米,摩根斯坦利公司租用了7 万平方米,瑞士信贷租了19 万平方米,相比国贸大厦一座也才7 万平方米。
在其开发过程中也遇到了非常大的阻力,也许从中我们可以有所启发。
启示一:财政问题。
与通州发展的政策性导向不同,金丝雀码头开发初期遇到较大财务问题,所以很多项目的开发和运营不够完善,通州也有部分项目存在此类问题,需要引以为鉴。
启示二:基础设施赶不上新城建设问题。
国际上项目开发方面,先有规划再施工的成功案例,是芝加哥。
但同样也有很多新城的开发伴有基础设施赶不上施工建设的进度。
在北京,望京、丽泽区域,以及国贸对面一片小核心区在开发过程中均遇到基础设施问题,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2022北京住房租赁职住平衡评价报告
2022北京住房租赁职住平衡评价报告
本报告是针对北京居民租赁和住房职住平衡的评估报告。
在工作和住房之间妥善和有效地择优选择,获得有价值的行动计划将是住房分配的企业和国家发展目标。
本报告首先回顾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和有关研究背景,然后就北京市住房租金和住房租赁需求两个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
本报告对各个区域住宅租金的拆分来探讨驱动因素,针对北京市住房租赁的差距提出改善建议。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有效的住宅租金不再呈现明显从较贫困地区向较富裕地区的经济偏聚性,而是在朝着各项区域收入和价格改善水平的双向向心演化,但仍存在衡量对此改善作出有效贡献的地块存在争议。
此外,就住房租赁需求而言,本报告认为,可能因存在部分政策限制或谨慎性消费行为而导致实际需求低于理论需求。
在此基础上,政府引导金融机构提供充分支持,促进租户和房东、物业管理公司等更好地发挥各自作用,是解决住房租赁时代挑战的重要途径。
最后,本报告总结了政府可以采取的激励措施,以帮助改善北京市居住环境,使其更加宜居,同时实现工作和住房之间的良性协调。
北京职住区域认定标准
北京职住区域认定标准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一直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和城市发展挑战。
职住区域认定作为一种城市规划和管理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北京市,旨在合理划分职住区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优化人口分布。
本文将详细介绍北京职住区域认定的标准和方法。
1. 定义职住区域认定是指根据人口流动、就业分布、交通状况等因素,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便更好地制定城市规划和政策。
职住区域认定的核心目标是将居民的工作地点和居住地点相对接近,减少通勤时间和交通压力。
2. 标准2.1 人口密度标准职住区域的人口密度是一个重要指标,可以反映人口分布的集中程度。
通常情况下,人口密度较高的区域更适合划分为职住区域。
北京市将人口密度超过5000人/平方公里的区域划定为职住区域。
2.2 交通条件标准交通条件是职住区域认定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区域内交通设施的完善程度、交通拥堵程度以及与周边区域的交通连接性都需要综合考虑。
通常情况下,交通条件较好的区域更适合划分为职住区域。
2.3 就业资源标准就业资源是职住区域认定的关键指标之一。
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数量、就业机会以及产业结构都需要纳入考虑范围。
较多的就业资源和多样化的产业结构会吸引更多的人口在该区域就业,从而提升该区域的职住属性。
2.4 居住环境标准居住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居住体验和生活质量。
通常情况下,职住区域认定更倾向于划分到居住环境较好、配套设施齐全的区域。
3. 认定方法3.1 数据收集职住区域认定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包括人口普查数据、交通流量数据、企业就业数据等。
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可靠的数据来源,如城市规划部门、交通运输部门和统计部门等,收集必要的数据。
3.2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估,以确定符合职住区域认定标准的区域。
利用GIS技术等工具,将各项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最终结果。
3.3 制定规划职住区域认定的最终结果需要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政策。
北京职住区域认定标准
北京职住区域认定标准摘要:I.引言- 介绍北京职住区域认定标准的相关背景和意义II.北京职住区域认定标准概述- 定义职住区域- 说明职住区域认定的重要性和作用- 介绍北京职住区域认定标准的发展历程III.北京职住区域认定标准具体内容- 职住区域分类- 职住区域认定的具体条件- 职住区域认定的申请和审核流程IV.北京职住区域认定标准的实践意义- 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 对企业和产业发展的影响- 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启示V.结语- 总结北京职住区域认定标准的重要性和作用- 展望未来职住区域认定标准的完善和发展正文:I.引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国际化大都市,拥有庞大的人口和复杂的城市空间结构。
为了更好地进行城市规划和管理,北京市制定了职住区域认定标准,以科学合理地划分不同区域,并对个人、家庭、企业和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北京职住区域认定标准的相关内容。
II.北京职住区域认定标准概述职住区域是指一个地区内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地区内的居住人口数量相对平衡的区域。
职住区域的认定对于北京市政府进行城市规划、人口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引导城市人口的合理流动,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促进北京市可持续发展。
北京职住区域认定标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最早的职住区域划分标准主要根据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程度来划分。
随着北京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职住区域的认定标准也逐步完善,增加了更多细化和具有操作性的内容。
III.北京职住区域认定标准具体内容北京职住区域认定标准主要包括职住区域的分类和认定的具体条件。
职住区域分为四类:核心区、城六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
其中,核心区包括东城区和西城区;城六区包括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门头沟区和房山区;城市发展新区包括通州区、顺义区、大兴区、昌平区和怀柔区;生态涵养区包括密云区、延庆区和涿州市。
职住区域认定的具体条件包括:1.就业地与居住地之间的距离应在一定范围内,以实现职住平衡。
北京职住区域认定标准
北京职住区域认定标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职住分离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为了解决职住分离问题,许多城市开始制订职住区域认定标准。
本文将从六个方面介绍北京职住区域认定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1. 交通条件:交通是决定职住区域的一个重要因素。
居住区到工作区的出行时间、交通工具、交通拥堵程度都应被考虑。
在北京,可以参考的指标包括公共交通覆盖范围、道路拥堵程度以及到地铁口的距离等。
2. 居住区设施:居住区的设施和服务水平也是决定职住区域的重要因素之一。
可以考虑的指标包括生活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如购物中心、医院、学校、公园等。
此外,居住小区的环境、安全性和社区的文化氛围也应考虑在内。
3. 工作区设施:工作区的设施和服务水平同样是决定职住区域的重要因素之一。
可以考虑的指标包括工作机会数量、产业结构、公司规模等。
同时,工作区的设施配套也是重要的衡量标准,如员工食堂、员工宿舍等。
4. 房价水平:房价是一个关键因素,如果居住区和工作区的房价差距较大,可能会导致职住分离。
因此,在职住区域认定中,应该考虑两个区域的房价水平以及房价的平均涨幅。
5. 环境质量:环境质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应该考虑居住区和工作区的空气质量、噪音水平、水质等环境指标。
同时,也要关注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6. 居民需求:最后,居民需求也是决定职住区域的因素之一。
应该考虑不同居民群体的需求,例如,年轻白领需要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娱乐活动;家庭需要附近有好的学校和公园等。
在确定职住区域认定标准时,以上的参考内容可以作为决策的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城市的职住区域认定标准可能有所差异,因此,在制定标准时还应考虑本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吸纳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并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通过建立合理的职住区域认定标准,可以引导合理规划和设计城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减少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实现良好的职住平衡。
同时,也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努力,形成合力,解决职住分离问题,打造宜居城市。
职住平衡指数
职住平衡指数
职住平衡指数是指城市居民的职业和居住环境之间的平衡程度。
它主要考察城市居民的职业和居住环境是否协调,以及城市居民是否能够在空间上实现职业与居住的平衡。
职住平衡指数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指标,它考察了城市居民的职业、居住环境、空间分布和交通等多个方面。
职住平衡指数的高低反映了城市居民的职业与居住环境之间的协调程度。
如果职住平衡指数较低,表明城市居民的职业与居住环境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协调,这样会影响城市居民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
如果职住平衡指数较高,则表明城市居民的职业与居住环境之间存在较好的协调,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城市居民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
因此,城市政府应该重视职住平衡指数的提高,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城市居民的职业与居住环境之间的协调程度,促进城市居民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北京城市副中心职住情况跟踪调查研究专报
北京城市副中心职住情况跟踪调查研究专报发布时间:2021-03-11T14:57:27.577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0年22期作者:杨慧慧白江涛[导读] 通勤时间长距离远。
收集、分析移动、联通和电信3家手机运营商2019年9月-11月的信令数据,杨慧慧白江涛西安地图出版社一、现状问题1.职住分离、职住不平衡问题明显通勤时间长距离远。
收集、分析移动、联通和电信3家手机运营商2019年9月-11月的信令数据,早上8点到晚上8点工作用户约68.27万,晚上9点到次日8点居住用户约91.15万,职住比约为0.75,远高于总规控制的0.46—0.62范围。
职住分离的情况和职住不平衡问题较为明显。
北京城市副中心面临职住失衡问题,截至2019年底,4个街道中有3个居住人口大于就业人口,处于职住不平衡状态,通州70%通勤流向的通勤距离平均为18.1千米,70%通勤流向的通勤时间达到45分钟。
已达到通常认为的通勤忍耐范围经验值30~45分钟的最高值。
职住失衡带来了巨大的通勤压力。
图1 城市副中心职住空间分布图2.通勤时间长、距离远通过调查分析居住在不同区人群的通勤时间与距离,不管采用哪种交通工具,家住城六区的人群,通勤时间平均在1-1.5小时左右,距离在10-60公里。
家住城六区外围区县的人群,通勤时间平均在2-2.5小时左右,距离在40-80公里以内。
有统计分析显示,通州区70%通勤流向的平均通勤距离,远远超出了单程35分钟的合理的范围。
表1不同区域通勤时间与距离统计表3.区域职住比低、内外通勤比高2018年时,通州全域人口约135.6万人,而就业岗位仅40.3万个。
职住比(职住比=就业岗位/居住人口)为30%,内外通勤(区域内工作出行/区域外工作出行)为40%。
由于副中心的居住人口很多可是就业岗位很少,造成了副中心职住比低下,同时内外通勤比升高。
很多在副中心工作的人,选择了通勤方式。
虽然人在副中心工作,可是居住城六区或者外围、远郊区县,每天要忍受惊人的通勤时间。
2022北京住房租赁职住平衡评价报告
2022北京住房租赁职住平衡评价报告
)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老龄化,加上对职住平衡的提出,对住房租赁
的梦想也被抬升的热潮势不可挡,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将目光投向了住房租赁作为
自己的住所选择。
鉴于此,2022年北京住房租赁职住平衡评价报告便应运而生。
本报告将客观地评估出2022年北京住房租赁职住平衡情况,旨在从职业发展、家庭
状况和社会现实几方面对未来住房租赁职住平衡的可行性做出合理的判断和评估。
首先,本报告将分析2022年北京市居住条件的发展趋势,从内容上着重强调住房的
平价性,改善空气污染状况、交通拥堵、社区服务设施等,以满足居民的住宅需求。
其次,将分析北京上班族对住房租赁的反映,特别关注居住成本的突出性。
再次,将从物业管理、住户安全社交行为、专业化和标准化等多方面了解住房租赁市场,优化住宅环境,提
升居住质量。
最后,本报告将结合现实情况,就北京如何打造具有优势的租赁住房市场作出深入探讨。
通过采用定价调控、政策优惠和保障政策等多种方式,倒逼出口企业加大住房租赁投资,营造良好的住宅投资环境,形成持续发展的住宅租赁市场。
2022年北京住房租赁职住平衡评价报告,旨在为上班族提供可靠的住房租赁确保,实现温馨、安全、高效的住宅投资方案,从而使得上班族不必牺牲职业发展、家庭生活便能
由此实现职住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通州区职住空间关系特征及职住平衡指数研究作者:穆松林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9年第30期摘要:通州区居住呈现典型的“核心—扩散”型,表现为弧度式由西部向东南扩散;商贸中心的就业密度高,乡镇就业密度低,以城区为核心,就业密度呈现出从中心向外递减;职住空间关系显示,整体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空间特征,靠近北京市区的区域高,交通条件优越,尤其是地铁便利的区域和传统就业中心的职住比高。
分别以“名义”职住平衡和“实质”职住平衡,计算各街道、乡镇的“职住比”,结果显示,“名义”和“实质”两组度量指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北京城市副中心;职住平衡;空间关系;职住平衡指数引言在制度转型与空间重构的背景下,引起中国许多大城市的城市居住于就业的空间关系发展显著变化,职住分离显著愈加凸显,对城市的交通、资源和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尤其对于特大城市,职住分离已逐渐成为交通拥挤的主要原因之一。
职业住房平衡是研究住房与就业关系的重要指标之一,也被称为职业与居住或就业之间的平衡——住宅平衡[1~4]。
理想的职住空间应是交通便利、生活品质优良,既能减轻交通压力,又能体现绿色环保[5]。
“空间错位假说”提出的背景是住房与就业相隔离的情形下,居住人口与就业岗位不匹配,导致高失业率、低工资以及通勤距离和费用的增加[6]。
职住平衡是西方城市设计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包含了Howard 的“田园城市”[7]、Saarinen的“有机疏散”理论[8]和Mumford的概念[9~10]。
从理论上划分为支持学派和怀疑学派,支持学派认为,职住平衡是解决城市病重要的途径之一[11~18]。
怀疑学派认为职住不平衡是导致交通拥堵原因之一[19~21]。
国内学者周素红等采用熵的方法测度广州市就业—居住均衡性[22];孟晓晨等从国外学者研究的经验,开展对中国城市职住关系的研究[23];孙斌栋等以上海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3个职住平衡指数,进一步对平衡性进行测度[24];王树盛、钟等认为关键在于找到成本和效益的平衡点[25~26];杨超等以过剩通勤为视角,构建了最优增长分布模型,解决最小通勤问题[27];胡娟等基因文件调查数据,探索了武汉市职住空间结构形态[28];王兴平等设定了四种职住平衡度的测度方法,研究南京市中心城区和郊区的职住平衡关系[29];张振龙等从城市发展政策方面,提出在城市规划、城市交通和住房等方面优化城市职住平衡的建议[30];赵虎等从探讨了快速公共客运走廊地区能够作为特大城市追求职住平衡空间调控的可行性与必要性[31]。
一、方法和数据根据考察目的、案例以及数据的差异,测度职住空间关系有着多种方法。
就业和居住比是目前最直接和最基本的测度方法,用特定地域内的就业岗位数量与居住单元数量之间的比率来衡量,理想状态下的职住比为1。
指数越高,代表这个地理单元吸纳就业的能力越强;反之,则代表居民大多去往其他地理单元就业。
利用北京市通州区2005年、2014年统计年鉴和两次经济普查数据分别作为居住单元和就业岗位的数据来源。
在统计口径上,职住比采用街道内企业雇佣员工数量与常住人口的比值衡量。
北京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就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0%,同时考虑无劳动能力等人口后,参考相关研究,北京职住比在1.67为宜。
二、职住空间关系及变化1.居住人口的空间特征及其变化。
数据分析表明,通州区居住人口密度特征体现为“核心—扩散”型,由南向北逐渐减少,并且呈现出北部高于南部、西部高于东部的趋势。
人口主要集中在中仓街道、新华街道、北苑街道和玉桥街道,并且这些街道人口密度高达40人每公顷以上,最低的为于家务乡和永乐店镇。
人口密度最高区域是最低区域的约27倍。
从人口密度分布上看,聚集的空间形态仍占主导。
通州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的变化总体表现为弧度式由西部向东南扩散,从扩散方向上主要沿六环路、通燕高速、京塘路、京哈高速和京津高速扩散,成为人口密度增加的四个增长轴。
具体来看,人口密度减少最多的分别是新华街道、永顺镇和北苑街道,而人口密度增加最多的分别为梨园和玉桥街道。
2.就业岗位的空间特征及其变化。
总体来看,就业岗位分布显示出商贸中心的就业密度高,各个街道、乡镇差异显著,以城区为原点,就业密度呈现出从城区向外递减,并且西北部高、东南部低的趋势。
2013年数据显示,就业密度最高的地方集中在中仓、北苑和玉桥街道,就業密度较低的集中在永乐和西集,就业密度高的区域大约是低区域的43倍。
目前来看,就业密度单中心的格局仍然没有变化,多中心的就业格局没有形成。
3.就业—居住空间关系特征及其变化。
通州职住比结果分析结果显示总体来看,2004—2013年通州职住比靠近北京市区的区域高,交通条件优越,尤其是地铁便利的区域职住比相对较高,传统就业中心的职住比更高。
分乡镇职住比分析看,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马驹桥镇、台湖镇、梨园镇、张家湾镇和于家务乡。
从通州区看,整体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空间特征,职住比最高的马驹桥镇,地处通州的西南部,是亦庄卫星城的组成部分;交通便利,靠近北京城区,境内有京津塘高速公路和六环路以及地铁亦庄线。
从两个时期的职住比变化来看,就业密度加强的区域职住比提升,而居住加密的地方职住比降低;距离城区和北京市区较远的区域职住比有所提升;作为通州副中心核心区域潞城的职住比变化不大,但随着副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将会产生显著变化。
具体来看,在就业密度较高的区域通常职住比相对更高,区域的就业功能相对较强,但居住功能下降;街道的职住比乡镇高,但同时也是动态变化,比如新华街道的职住比持续下降;通州城区和接近北京市区的区域职住比不断增长,就业继续向城市中心集中,居住逐渐转向郊区,从而增加通勤量;其他区域就业次中心职住比增加,说明这些就业次中心吸纳就业的能力增加。
4.职住平衡指数。
“职住平衡指数”反映得是职住实质性平衡状态,包含“居住者就业平衡指数”(居住的居民中有多少人数在本地区就业)和“就业者居住平衡指数”(区域中就业者中有多少比例在本地区居住)。
分别描述的是在适龄就业的劳动力中,在本地区居住的实际人数和在本区域居住的劳动力,在本地区就业的人数。
居住者就业平衡指数=同时在该区域就业和居住的人数/居住的总人数(1)就业者居住平衡指数=同时在该街道就业和居住的人数/就业的总人数(2)计算结果显示,2013年“居住者就业平衡指数”的均值为15%,即平均有15%的居住者选择在本区域就业;“就业者居住平衡指数”的均值为32%,表明就业者中有32%在就業区域居住。
数据表明,居住者都会优先选择居住地就业,该子指数最高的区域位于北京市区外围的地带。
而就业者居住平衡指数表明,相对距离北京市区较远就业者更倾向于选择在本地区就业。
要深入分析就业者居住平衡指数与居住者就业平衡指数在居住和就业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与规律,才能为以职住平衡为目标的空间规划、土地利用、就业岗位和住房供给等政策提供科学基础和支撑。
三、结论与讨论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北京城市副中心,即通州2004—2013年职住平衡空间关系的特征及其变化,发现其有以下几方面结论。
1.居住呈现典型的“核心—扩散”型,由南向北逐渐递减,并且呈现出北部高南部低、西部高东部低的趋势;表现为弧度式由西部向东南扩散,从扩散方向上主要沿六环路、通燕高速、京塘路、京哈高速和京津高速扩散,成为人口密度增加的四个增长轴。
城区及其临近区域人口密度依然增加,但有向乡镇扩算的趋势。
2.空间特征表明传统就业中心的就业密度高,街道与乡镇的差距较大,以城区为中心,就业密度呈现向外递减,并呈现出西北部高、东南部低的特征。
导致就业单中心的特征更加突出,就业次中心仍不足以构成多中心就业。
3.从职住空间关系来看,整体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空间特征,靠近北京市区的区域高,交通条件优越,尤其是地铁便利的区域职住比相对较高,老的就业中心的职住比更高,说明较多在乡镇居住的居民,到通州城区和北京中心城区就业人数较多,从而加剧了职住错位;一些乡镇的职住比不断提高,说明乡镇产业加强了吸纳本地居民的就业能力。
4.从“名义”和“实际”职住平衡的角度分别计算了通州区各街道、乡镇的“职住比”(包括“居住者就业平衡指数”和“就业者居住平衡指数”),“名义”和“实际”两组度量指标之间差异显著。
5.潞城镇作为副中心建设的核心区域,人口和就业密度从2004—2013年均有所增加,但职住比有略微下降,说明就业人口的增速略慢于居住人口的增长;有15%的居住者在本地就业,有26%的就业者在本地居住;随着副中心的建设,其职住比将发生较大变化。
参考文献:[1]; Li T.,Corcoran J.,Burke M.Disaggregate GIS modelling to track spatial change:exploring a decade of commuting in South East Queensland,Australia[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12,(4):306-314.[2]; Giuliano G.Is jobs-housing balance a transportation issue?[J].Transportation Record,1991,(5):305-312.[3]; Peng Z.R.The jobs-housing balance and urban commuting[J].Urban Studies,1997,(34):1215-1235.[4]; Li T.,Corcoran J.,Burke M.Disaggregate GIS modeling to track spatial change:exploring a decade of commuting in South East Queensland,Australia[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12,(24):306-314.[5]; Cervero R.Jobs-housing balance as public policy[J].Urban Land,1991,(10):10-14.[6]; Kain J F.Housing segregation,Negro employment and metropolitan decentralization[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8,(2):175-197.[7]; Howard E.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M].London:Swan Sonnenschein & Co.Ltd,1902.[8]; Saarinen E.The city:its growth,its decay,its future[M].New York:Reinho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45.[9]; Mumford L.The urban prospect:essays[M].New York:Harcourt,Brace & World,1968.[10]; McHarg I.L.,Mumford L.Design with nature[M].New York:American Museum of Nature History,1969.[11]; Cervero R.Jobs-housing balance and regional mobility[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1989,(2):136-150.[12]; Lawrence Frank,Gary Pivo.Relationships between band use and travel behavior in the puget sound region[M].Seattle:Washington State TransportationCenter,1994.[13]; Ewing Reid.Before we write off jobs-housing balance in best development practices:doing the right thing and making money at the same time[M].Chicago: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1995.[14]; Weitz Jerry and Tim Schindler.Are oregon’s communities balanced? A test of the jobs-housing balance policy and the impact of balance on mean commute times[R].Portland: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1997.[15]; Horner M.W.Extensions to the concept of excess commuting[J].Environment Planning A,2002,(3):543-566.[16]; Horner M.W.,Alan T.Murray.A multi-objective approach to improving regional jobs-housing balance [J].Regional Studies,2003,(2):135-146.[17]; Nowlan David M.,Greg Stewart.Downtown population growth and commuting trips:recent experience in Toronto[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1991,(57):165-182.[18]; Giuliano Genevieve and Kenneth A.Small.Is the journey to work explained by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J].Urban Studies,1993,(9):1485-1500.[19]; Gordon P.Richardson H.W.and Jun M.J.The commuting paradox:evidence from the top twenty[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1991,(57):416-420.[20]; Wachs Martin,Taylor Brian D.The changing commute:a case study of the jobs-housing relationship over time[J].Urban Studies,1993,(30):1711-1729.[21]; Zhong Ren Peng.The jobs-housing balance and urban commuting[J].Urban Studies,1997,(34):1215-1235.[22]; 周素紅,闰小培.广州市城市居住—就业空间特征及组织模式[J].地理科学,2005,(6):664-670.[23]; 孟晓晨,吴静,沈凡卜.职住平衡的研究回顾及观点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09,(6):23-28.[24]; 孙斌栋,李南菲,宋杰洁,吴晓松.职住平衡对通勤交通的影响分析——对一个传统城市规划理念的实证检验[J].城市规划学刊,2010,(6):55-60.[25]; 王树盛.职住平衡:理想还是现实[J].江苏城市规划,2011,(9):44-45.[26]; 钟喆,孙斌栋.居住—就业平衡与城市通勤——以上海普陀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88-92.[27]; 杨超,汪超.城市过剩通勤与职住平衡模型[J].同济大学学报,2013,(11):1712-1716.[28]; 胡娟,胡忆东,朱丽霞.基于“职住平衡”理念的武汉市空间发展探索[J].城市规划,2013,(8):25-32.[29]; 王兴平,赵虎.南京都市区内城外郊就业者的职住平衡差异[J].城市问题,2014,(3):37-43.[30]; 张振龙,蒋灵德.基于职住平衡与通勤的苏州城市职住空间结构特征[J].规划广角,2015,(3):81-86.[31]; 赵虎,李迎成,倪剑波.特大城市快速公共客运走廊地区规划刍议——基于探寻职住平衡调控有效空间载体的视角[J].城市规划,2015,(1):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