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见常考双音节词100例
文言文常见常考双音节词100例资料
![文言文常见常考双音节词100例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817c5bb2cc58bd63186bdf8.png)
不禄
子之大父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高年不禄。(《与薛寿鱼书》)
死的委婉说法
5
部送
会稽县尉郑虎臣部送似道之贬所,至漳州杀之。(《宋史·瀛国公纪》)
押送囚犯、官物、畜产等
6
参赞
臣负荷殊重,参赞万机,实赖群才,共成栋干。(《梁书·谢朏传》)
协助谋划
7
侪辈
投身军营,骁勇冠绝侪辈。(《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
58
清要
今以怜才,拔充清要;宜洗心供职,勿蹈前愆。(《聊斋志异·司文郎》)
指地位显贵、职司重要而政务不繁的官职
59
权知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宋史·包拯传》)
同辈,朋辈
8
乘化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并序)》]
顺随自然
9
持节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
出使。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
10
冲年
儿以冲年客万里,母肝肠寸断矣!(《夜谭随录·汪越》)
幼年
11
登耗
若隶兵部,马登耗,太仆不得闻。(《明史·程信传》)
文言文常见常考双音节词100例
序号
词语
例句
释义
1
被服
而况中庸以下,渐渍于失教,被服于成俗乎?(《史记·礼书》)
比喻蒙受某种风化或教益
2
本事
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管子·霸形》)
根本
3
便宜
艺徒学堂……均可于中、小学堂便宜附设。(《清史稿·选举志二》)
斟酌事宜,不拘陈规,自行决断处理
曲法宽容
28
毁瘠
筠有孝性,毁瘠过礼,服阙后,疾废久之。(《梁书·王筠传》)
【高中语文】高考常考文言文双音节词汇总,记准不丢分
![【高中语文】高考常考文言文双音节词汇总,记准不丢分](https://img.taocdn.com/s3/m/e89233c9c281e53a5902ff9d.png)
振旅
抚安西土,振旅而还。(《周书·贺兰祥传》)
整队班师
33
乡闾
少知名,为乡闾所重。(《周书·贺兰祥传》)
乡里
34
孝友
事母、兄以孝友闻。(《新唐书·张文瓘传》)
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35
清要
今以怜才,拔充清要;宜洗心供职,勿蹈前愆。(《聊斋志异·司文郎》)指地显贵、职司重要而政务不繁的官职
36
权知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宋史·包拯传》)
即位,登基
16
介胄
固有衣冠介胄所不逮者。(《战马记》)
铠甲和头盔,代指武士
17
款附
彼虽新胜,其众亦疲,惧吾再举,故款附以图自安。(《宋史·刘韐传》)
诚心归附
18
款塞
近时筹边者,谓西虏既已款塞称臣,曳驹牧以仰乞于中国。(《赠梁尚书公序》)
叩塞门。指外族通好归附
19
廪给
其为屋椽础之数若干,工匠之计若干,自相攸迄成之岁月、廪给之寡夥,咸俾刻于碑阴焉。(《靖州广德书院记》)
整治行装
29
孳息
民畜官驴四十匹,莱守核其孳息状,与籍不合。(《吴德基传》)
滋长繁殖
30
当国/执政/秉权
张说当国,隐甫素恶之。(新唐书·崔隐甫传)
把持朝政、掌权、执政
31
予告
尝属疾,予告满,辄再予,积二百日,每诏续其奉。(《宋史·刘筠传》)【汉代二千石以上有功官员依例给予在官休假的待遇,叫作予告。】
后凡高级官员因老、病准予休假都称作予告
暂时代理某官职
37
阙下
举进士,献书阙下,诏中书试以文章。(《旧唐书·李揆传》)
帝王宫阙之下,代指皇宫、朝廷
文言文常见常考双音节词100例讲课教案
![文言文常见常考双音节词100例讲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a936a13968011ca2009129.png)
亢礼
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纲鉴易知录》)
彼此以平等礼节相待
42
口实
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俸禄
今滨江湖郡率少蚕桑,民资渔採以助口实。(《后汉书·刘般传》)
食物
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国语·楚语下》)
话柄,借口
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4
不禄
子之大父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高年不禄。(《与薛寿鱼书》)
死的委婉说法
5
部送
会稽县尉郑虎臣部送似道之贬所,至漳州杀之。(《宋史·瀛国公纪》)
押送囚犯、官物、畜产等
6
参赞
臣负荷殊重,参赞万机,实赖群才,共成栋干。(《梁书·谢朏传》)
协助谋划
7
侪辈
投身军营,骁勇冠绝侪辈。(《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
守丧期满除去丧服
20
拊循
亟豫给三月饷,亲为拊循。(《明史·黄绂传》)
抚慰,安抚
21
干纪
受爵天朝,拜恩私第,自古以为干纪。(《北齐书·王晞传》)
触犯法纪
22
干进
有深谋者不轻言,有奇勇者不轻斗,有远志者不干进。(《幽梦续影》)
谋求仕进
23
干没
造久在江左,疾钱谷诸使罔上,或干没自私。(《新唐书·崔造传》)
增减
12
抵罪
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报任安书》)
按罪行处以相当的惩罚
13
丁艰
陶侃微时,丁艰,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晋书·周光传》)
遭父母之丧
14
短长
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持府县短长,数犯法。(《宋史·刘敞传》)
文言文古今异义双音节词100组
![文言文古今异义双音节词100组](https://img.taocdn.com/s3/m/3140ab2743323968011c92c9.png)
长者:市人皆以赢为小人, 而以公子为长者 迁徙:然陈涉……而迁徙之 徒也 治理:(尹翁归)历守郡中, 所居治理 中伤:属县长吏虽中伤,莫 有怨者
(古义:有德行的人。今义: 年老的人。) (古义:被征发的人。今义: 迁移。) (古义:太平清明。今义: 略。)
(古义:内心不高兴。今 义: 恶意诽谤他人。)
便宜:数上书言便宜事
(古义:对国家有利的。今 义:略。) (古义:随便改换。今义: 随便;容易。) (古义:渐渐地。今义:稍 微。)
轻易:李文忠守严州,帝 欲召还。后曰:“严,敌 境也,轻易将不宜……” 稍稍:稍稍宾客其父
分布:(陆)逊乃益施牙幢, 分布角鼓 (古义:到处布置。今义: 散布在一定区域内。)
处处
旦日,卒中往往语……
鱼的肉 鱼和肉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 不过 今义: 转折连词 古义: 不超过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春秋 今义: 古义: 美人 今义: 古义: 左右 今义: 古义: 结束 今义: 古义: 大风 今义: 古义:
1、春季、秋季 2、时代名称 1、年龄 2、一年 3、书名
美貌女子 歌妓、宫妃 秦王大喜,传示美人及左右 1、方位词 2、控制
(古义:恢复。今义:略。) (古义:消失、生长。今义
(古义:朝廷。今义:略。)
无论 今义: 古义: 用心 今义: 古义: 往往 今义: 古义: 鱼肉 今义: 古义:
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更不必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读书用功或对事肯云贵脑筋 思想意识的活动 蚓…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常常
告诉:则告诉不许
辛苦:臣之辛苦
私人:以大中丞抚吴者, 为魏之私人
语文双音节词语
![语文双音节词语](https://img.taocdn.com/s3/m/2ffcb32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5c.png)
汉语双音节词语,就是由两个音节构成的词或短语,这两个音节一般是两个汉字组成的。
比如:双音节词:汉语、英语、辛勤、劳动、热爱、白天;双音节短语:打败、风吹、雨打、下雪、快跑、嘴馋。
文言文中的双音节词语有:1.不强:不勉强2.悲嗟:悲叹3.雅意:向来中意4.咨禀:咨询票告5.饮膳:饮食6.课试:考核7.中夜:半夜8.近侍:亲近的大臣/太监9.低乐:快乐10.愀然:悲伤的样子11.周给:接济12.先达:贤人名士13.重午:端午14.锐意:专注于15.无复:再也没有16. 夷然:平静的样子17.向者:从前18.至是:到这时19.怃然:悲伤的样子20.收系:逮捕拘禁21.劲敌:强大的敌人22.图籍:地图兵籍23.具言:具体说24.门限:门槛25.勤王:救援君王26.扫地:完全地27.处分:处理办法28.直趋:直捣29.及至:等到到了30.斥候:侦察兵31.颐望:左顾看32.本作:农业33.便宜:自行决断34.俚语:俗语35.诚宜:石确实应该.36.狱成:案件已定37.按视:巡视38.出知/入知:出朝39.何者:为什么40.叛卒:叛乱的士兵41.耸观:围观42.何以:凭什么43.累官:多次升官44.慷既:豪爽45.腾查:纷至踏来46.敏悟:聪明47.衔怒: 心怀愤怒48.为逆:作乱49. 不若:不如50.边夷:边远的地方51.善后:维护52.议者:主谋划的人53.纠发:检举54.不能:没有55.排抑:排斥56.续至:连续送达57.问劳:抚慰58. 少旧:年少时交的朋友59.权臣:当权大臣60.班师:掉回军队61. 甚至:周到62. 默然:无言以对63.练习:熟悉64.街遇:巡街的土兵65. 启视:打开看66.故事:旧的典章制度:67. 致礼:表达68.用事:执掌权柄69.伐阅:功劳经历70. 由是:因此71.遣嫁: 女子出嫁。
常见古今异义双音词100例
![常见古今异义双音词100例](https://img.taocdn.com/s3/m/ee0e051dff00bed5b9f31dd9.png)
常见古今异义双音词100例1.亲戚-——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妻子——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3.地方——今楚地方五千里。
《(毛遂自荐)》4.中国——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赤壁之战>》5.非常——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游褒禅记》)6.指示——壁有遐,请指示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7.前进——于是相如前进缻。
(同上)8.绝境——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9.无论——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同上)10.用心——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11.民众——民众而士厉。
(《荆轲刺秦王》)夫以鸿毛燎于炉炭之上,必无事矣。
(同上)13.取道——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
(同上)14.以为——欲居之以为利。
(《促织》)15.更衣——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赤壁之战》)16.无日——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同上)17.殷勤——肃奉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同上)18.北面——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同上)19.人事——盛哀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20.交通——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也。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因其富厚,交通王侯。
(《论贵粟疏》)21.形容——形容枯槁。
(《屈原列传》)22.颜色——颜色憔悴。
(同上)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同上)24.治国——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同上)25.反复——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同上)26.明年——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同上)27.豪杰——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陈涉起义》)28.往往——旦日卒中往往语……(同上)29.肉食——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30.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文言文常见常考双音节词例
![文言文常见常考双音节词例](https://img.taocdn.com/s3/m/fa7c53929e31433239689374.png)
文言文常见常考双音节词例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文言文常见常考双音节词100例志·贺钦传》)47缧绁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
(《报任安书》)捆绑犯人的绳索,引申为牢狱48敛衽德义已行,陛下南乡称霸,楚必敛衽..而朝。
(《史记·留侯世家》)整饬衣襟,表示恭敬49廪给其为屋椽础之数若干,工匠之计若干,自相攸迄成之岁月、廪给..之寡夥,咸俾刻于碑阴焉。
(《靖州广德书院记》)俸禄,薪给臣以为不幸有疾,罢之可也,至于廪给..,糜费于累岁,而追索于一朝,固亦难矣。
(《野获编·礼部·廪生追粮》)指科举时代公家给予在学生员的膳食津贴50陵折从弟穆亦有美誉,欲陵折..。
(《晋书·周传》)压倒折服51流移会稽东冶县人有入海行,遭风流移..至澶州者。
(《后汉书·东夷传》)流离转徒52胪析酌其轻重大小之差,胪析..以上。
(《明史·王宪传》)分别剖析53论列乃欲仰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报任安书》)议论,评定54漫漶至于其传既久,刻本之存者或漫漶..不可读。
(《日知录》)模糊难辨55没入父友冯侍郎跻仲诸子没入..勋卫家。
(《万贞文先生传》)没收财物、人口等入官56内兄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
(《宋史·刘敞传》)妻子的哥哥57侵渔今小吏皆勤事,而奉禄薄,欲其毋侵渔..百姓,难矣。
(《汉书·宣帝纪》)侵吞牟利,侵夺58清要今以怜才,拔充清要..;宜洗心供职,勿蹈前愆。
(《聊斋志异·司文郎》)指地位显贵、职司重要而政务不繁的官职59权知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
(《宋史·包拯传》)暂时代理某官职60阙下举进士,献书阙下..,诏中书试以文章。
(《旧唐书·李揆传》)帝王宫阙之下。
文言文常见常考双音节词新编例
![文言文常见常考双音节词新编例](https://img.taocdn.com/s3/m/22d5a8dfb8f67c1cfad6b873.png)
74
委曲
君委曲以奉甘旨,故乡望公得与二三故旧歌啸山水间二十余年。(《文学徐家君传》)
曲意迁就
75
亡何
亡何,使者至。(《江公皋传》)
同“无何”,不久
76
袭替
宪定军功袭替格。(《明史·王宪列传》)
袭职与替职
77
先是
先是,祥尝行荆州事。(《周书·贺兰祥传》)
在此以前。用以追述往事
78
乡闾
少知名,为乡闾所重。(《周书·贺兰祥传》)
4
不禄
子之大父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高年不禄。(《与薛寿鱼书》)
死的委婉说法
5
部送
会稽县尉郑虎臣部送似道之贬所,至漳州杀之。(《宋史·瀛国公纪》)
押送囚犯、官物、畜产等
6
参赞
臣负荷殊重,参赞万机,实赖群才,共成栋干。(《梁书·谢朏传》)
协助谋划
7
侪辈
投身军营,骁勇冠绝侪辈。(《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
增减
12
抵罪
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报任安书》)
按罪行处以相当的惩罚
13
丁艰
陶侃微时,丁艰,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晋书·周光传》)
遭父母之丧
14
短长
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持府县短长,数犯法。(《宋史·刘敞传》)
短处,把柄
15
发愤
振前为乱卒所拥,实不反,诣源清自明。不能白,发愤自杀。(《明史·刘源清传》)
96
中贵
中贵督太和山,干没公费。(《明史·韩文传》)
有权势的太监
97
中旨
驾旋,以中旨代王琼为兵部尚书。(《明史·王宪传》)
皇帝的诏谕,唐宋以后指不经中书门下而由内廷直接发出的敕谕
文言文常见常考双音节词100例(最新整理)
![文言文常见常考双音节词100例(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691ca8e33687e21ae45a9a2.png)
文言文常见常考双音节词100例序号词语例句释义1被服而况中庸以下,渐渍于失教,被服于成俗乎?(《史记·礼书》)比喻蒙受某种风化或教益2本事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管子·霸形》)根本3便宜艺徒学堂……均可于中、小学堂便宜附设。
(《清史稿·选举志二》)斟酌事宜,不拘陈规,自行决断处理4不禄子之大父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高年不禄。
(《与薛寿鱼书》)死的委婉说法5部送会稽县尉郑虎臣部送似道之贬所,至漳州杀之。
(《宋史·瀛国公纪》)押送囚犯、官物、畜产等6参赞臣负荷殊重,参赞万机,实赖群才,共成栋干。
(《梁书·谢朏传》)协助谋划7侪辈投身军营,骁勇冠绝侪辈。
(《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同辈,朋辈8乘化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并序)》]顺随自然9持节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苏武传》)出使。
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10冲年儿以冲年客万里,母肝肠寸断矣!(《夜谭随录·汪越》)幼年11登耗若隶兵部,马登耗,太仆不得闻。
(《明史·程信传》)增减12抵罪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
(《报任安书》)按罪行处以相当的惩罚13丁艰陶侃微时,丁艰,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
(《晋书·周光传》)遭父母之丧14短长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持府县短长,数犯法。
(《宋史·刘敞传》)短处,把柄15发愤振前为乱卒所拥,实不反,诣源清自明。
不能白,发愤自杀。
(《明史·刘源清传》)含恨16发明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
(《〈搜神记〉序》)表明17方伯既为方伯所知,庶几有以展其足也。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殷周时的诸侯之长,后泛指地方长官18坟籍(郭太)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
(《后汉书·郭太传》)古代典籍19服阙丁父忧去职,服阕,拜右散骑常侍,仍知制诰。
文言文常见常考双音节词100例
![文言文常见常考双音节词100例](https://img.taocdn.com/s3/m/5031ad889e314332396893ba.png)
清要
今以怜才,拔充清要;宜洗心供职,勿蹈前愆。(《聊斋志异·司文郎》)
指地位显贵、职司重要而政务不繁的官职
59
权知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宋史·包拯传》)
36
介胄
固有衣冠介胄所不逮者。(《战马记》)
铠甲和头盔,代指武士
37
京兆
京师有京兆狱。(《狱中杂记》)
国都所在地区
38
靖难
济阳死靖难,公死贼,获赠于朝。(《战马记》)
平定变乱
39
具狱
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宋史·刘敞传》)
定案
40
决裂
决裂诸侯,剖符于天下。(《战国策·秦策三》)
分割
增减
12
抵罪
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报任安书》)
按罪行处以相当的惩罚
13
丁艰
陶侃微时,丁艰,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晋书·周光传》)
遭父母之丧
14
短长
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持府县短长,数犯法。(《宋史·刘敞传》)
短处,把柄
15
发愤
振前为乱卒所拥,实不反,诣源清自明。不能白,发愤自杀。(《明史·刘源清传》)
同辈,朋辈
8
乘化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并序)》]
顺随自然
9
持节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
出使。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
10
冲年
儿以冲年客万里,母肝肠寸断矣!(《夜谭随录·汪越》)
幼年
11
登耗
若隶兵部,马登耗,太仆不得闻。(《明史·程信传》)
文言文常考双音节词100例(精品、经典)
![文言文常考双音节词100例(精品、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8169fa219e314332396893f5.png)
K.
亢礼
彼此以平等礼节相待
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清·吴乘权《纲鉴易知录》
翻译:三公、九卿及以下官员都对卫青卑身奉承,唯独汲黯用平等的礼节对待卫青。
口实
俸禄
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左传》翻译:君主的臣子,岂是为了俸禄?臣子的职责要保护国家。
具狱
定案
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宋史·刘敞传》翻译:天长县审问王甲杀人一案,随后定案,刘敞看案卷觉得有怨情。
沮格
阻止;阻挠
説畏其扰,数沮格之。——《新唐书·张说传》翻译:张说怕他们扰人不便,多次建议不这样做。
决裂
分割
穰侯使者操王之重,决裂诸侯,剖符于天下,征敌伐国,莫敢不听。——《战国策》
文言文常考双音节词100例
词语
释 义
例 句
B
被服
感化、蒙受
民不罚而畏罪,不赏而欢悦,渐渍於道德,被服於中和之所致也。——汉·陆贾《新语》
译文:为政能使人民不用惩罚而害怕犯罪,使人民不用奖赏而愉悦,人民渐渐溶于道德的约束之下,被中和的人生态度感染而导致的。
负恃、信奉
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离骚》翻译:寒浇自恃有强大的力气,放纵情欲不肯节制自己。(强圉yǔ:强壮多力)
毁瘠
哀伤过度而消瘦
筠有孝性,毁瘠过礼,服阙后,疾废久之。——《梁书·王筠传》翻译:王筠特别孝敬,哀伤过度,服丧期满后,病了很久。
J.
箕踞
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倨傲无礼的表现。箕,名词作状语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庄子》
文言文常见常考双音节词例
![文言文常见常考双音节词例](https://img.taocdn.com/s3/m/40161bf5a32d7375a41780fe.png)
13
丁艰
陶侃微时,丁艰.,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 所在。(《晋书周光传》)
遭父母之丧
14
短长
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持府 县短长,数犯法。(《宋史刘敞传》)
短处,把柄
15
发愤
振前为乱卒所拥,实不反,诣源清自明。不 能白,发.愤.自杀。(《明史刘源清传》)
含恨
16
发明
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搜 神记〉序》)
文言文常见常考双音节词
序号
词语
例句
释义
1
被服
而况中庸以下,渐渍于失教,被服于成俗乎?
(《史记礼书》)
比喻蒙受某种风化或教益
2
本事
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
矣?(《管子霸形》)
根本
3
便宜
艺徒学堂……均可于中、小学堂便宜 附设。
(《清史稿选举志二》)
斟酌事宜,不拘陈规,自行
决断处理
4
不禄
子之大父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高年不.
脱去粗布衣服,指入仕做官
36
介胄
固有衣冠介胄.所不逮者。(《战马记》)
铠甲和头盔,代指武士
37
京兆
京师有京兆狱。(《狱中杂记》)
国都所在地区
38
靖难
济阳死靖.难.,公死贼,获赠于朝。(《战马记》)
平定变乱
39
具狱
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
(《宋史刘敞传》)
>7*-^定案
40
决裂
决裂诸侯,剖符于天下。(《战国策秦策二》)
传》)
分别剖析
53
论列
文言文常见双音节词100例
![文言文常见双音节词100例](https://img.taocdn.com/s3/m/81d2470a58fafab068dc0235.png)
文言文常见双音节词100例序号词语例句释义1被服而况中庸以下,渐渍于失教,被服..于成俗乎?(《史记·礼书》)比喻蒙受某种风化或教益2本事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管子·霸形》)根本3便宜艺徒学堂……均可于中、小学堂便宜..附设。
(《清史稿·选举志二》)因利乘便,见机行事4不禄子之大父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高年不禄..。
(《与薛寿鱼书》)死的委婉说法5部送会稽县尉郑虎臣部送..似道之贬所,至漳州杀之。
(《宋史·瀛国公纪》)押送囚犯、官物、畜产等6参赞臣负荷殊重,参赞..万机,实赖群才,共成栋干。
(《梁书·谢朏传》)协助谋划7侪辈投身军营,骁勇冠绝侪辈..。
(《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同辈;朋辈8乘化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并序》)顺随自然9持节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苏武传》)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10冲年儿以冲年..客万里,母肝肠寸断矣!(《夜谭随录·汪越》)幼年11登耗若隶兵部,马登耗..,太仆不得闻。
(《明史·程信传》)增减12抵罪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
(《报任安书(节选)》)因犯罪而受到相应的处罚13丁艰陶侃微时,丁艰..,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
(《晋书·周光传》)遭父母之丧14短长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持府县短长..,数犯法。
(《宋史·刘敞传》)短处;弊端(续表)序号词语例句释义15发愤振前为乱卒所拥,实不反,诣源清自明。
不能白,发愤..自杀。
(《明史·刘源清传》)含恨16发明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
(《<搜神记>序》)说明,证明,表明17方伯既为方伯..所知,庶几有以展其足也。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殷周时诸侯之长,后泛指地方长官18坟籍(郭太)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
高中文言文常考双音节词100例 1
![高中文言文常考双音节词100例 1](https://img.taocdn.com/s3/m/e41abd960b1c59eef9c7b428.png)
叩塞门。指外族前来通好归附
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史记·太史公自序》
翻译:海外不同习俗的国家,辗转几重翻译到中国边关来,请求进献朝见的不可胜数。
旷职
旷废职守
因亢旱上章极谏,复以言官旷职召灾,自劾求退。——《镇海县志·贺钦传》翻译:由于大旱向皇帝上书尽力规劝,又用言官旷废职守招来灾祸,自我检举请求辞职。
翻译:这年秋天,诸葛亮因病去世,老百姓缅怀他的人品与功绩,经常谈论起他。
宽假
宽容,宽纵
且宽假延期,必不敢有爱。——西汉·扬雄《答刘歆书》翻译:如果可以宽延期限,必定不敢有所吝惜。
款附
诚心归附
彼虽新胜,其众亦疲,惧吾再举,故款附以图自安。——《宋史·刘韐gé传》
翻译:他们虽然刚刚取胜,但他们的士兵也疲惫不堪,害怕我们再次进攻,所以诚心归附来谋求自我安定。
食物
今滨江湖郡率少蚕桑,民资渔採以助口实。——《后汉书·刘般传》
翻译:现在沿江湖的郡多半少种桑养蚕,百姓借打鱼捕猎来补助口粮。
话柄,借口
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国语》翻译:他能发表(上乘的)训导和外交辞令,来和各诸侯国打交道,使我国国君不会有什么话柄。
谈话的资料
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三国志·诸葛亮传》
文言文常考双音节词N例
词语
释 义
例 句
B
被服
感化、蒙受
民不罚而畏罪,不赏而欢悦,渐渍於道德,被服於中和之所致也。——汉·陆贾《新语》
译文:为政能使人民不用惩罚而害怕犯罪,使人民不用奖赏而愉悦,人民渐渐溶于道德的约束之下,被中和的人生态度感染而导致的。
负恃、信奉
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离骚》翻译:寒浇自恃有强大的力气,放纵情欲不肯节制自己。(强圉yǔ:强壮多力)
常见文言文双音节词90例
![常见文言文双音节词90例](https://img.taocdn.com/s3/m/89188790f524ccbff1218432.png)
常见文言文双音节词90例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3.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10.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1.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2.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3.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4.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5.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7.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18.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19.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0.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21.怀抱:古,思想抱负,如“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今,怀里抱着。
常见文言文双音节词90例
![常见文言文双音节词90例](https://img.taocdn.com/s3/m/45539d71aaea998fcc220ee7.png)
常见文言文双音节词90例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3.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10.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1.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2.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3.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4.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5.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7.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18.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19.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0.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21.怀抱:古,思想抱负,如“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今,怀里抱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要
今以怜才,拔充清要;宜洗心供职,勿蹈前愆。(《聊斋志异·司文郎》)
指地位显贵、职司重要而政务不繁的官职
59
权知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宋史·包拯传》)
含恨
16
发明
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搜神记〉序》)
表明
17
方伯
既为方伯所知,庶几有以展其足也。(《松江府通判许君传》)
殷周时的诸侯之长,后泛指地方长官
18
坟籍
(郭太)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后汉书·郭太传》)
古代典籍
19
服阙
丁父忧去职,服阕,拜右散骑常侍,仍知制诰。(《旧唐书·王丘传》)
指科举时代公家给予在学生员的膳食津贴
50
陵折
从弟穆亦有美誉,欲陵折 。(《晋书·周 传》)
压倒折服
51
流移
会稽东冶县人有入海行,遭风流移至澶州者。(《后汉书·东夷传》)
流离转徒
52
胪析
酌其轻重大小之差,胪析以上。(《明史·王宪传》)
分别剖析
53
论列
乃欲仰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报任安书》)
增减
12
抵罪
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报任安书》)
按罪行处以相当的惩罚
13
丁艰
陶侃微时,丁艰,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晋书·周光传》)
遭父母之丧
14
短长
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持府县短长,数犯法。(《宋史·刘敞传》)
短处,把柄
15
发愤
振前为乱卒所拥,实不反,诣源清自明。不能白,发愤自杀。(《明史·刘源清传》)
谈话的资料
43
宽假
且宽假延期,必不敢有爱。(《答刘歆书》)
宽容,宽纵
44
款附
彼虽新胜,其众亦疲,惧吾再举,故款附以图自安。(《宋史·刘韐传》)
诚心归附
45
款塞
近时筹边者,谓西虏既已款塞称臣,曳驹牧以仰乞于中国。(《赠梁尚书公序》)
叩塞门。指外族通好归附
46
旷职
复以言官旷职召灾,自劾求退。(《镇海县志·贺钦传》)
曲法宽容
28
毁瘠
筠有孝性,毁瘠过礼,服阙后,疾废久之。(《梁书·王筠传》)
哀伤过度而消瘦
29
箕踞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庄子·至乐》)
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种倨傲无礼的表现。箕,名词作状语
30
籍田
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史记·孝文本纪》)
古代帝王亲自耕作的小块农田。每逢春耕前,帝王躬耕籍田,以示对农业的重视。也作“藉田”
41
亢礼
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纲鉴易知录》)
彼此以平等礼节相待
42
口实
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俸禄
今滨江湖郡率少蚕桑,民资渔採以助口实。(《后汉书·刘般传》)
食物
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国语·楚语下》)
话柄,借口
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文言文常见常考双音节词100例
序号
词语
例句
释义
1
被服
而况中庸以下,渐渍于失教,被服于成俗乎?(《史记·礼书》)
比喻蒙受某种风化或教益
2
本事
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管子·霸形》)
根本
3
便宜
艺徒学堂……均可于中、小学堂便宜附设。(《清史稿·选举志二》)
斟酌事宜,不拘陈规,自行决断处理
31
绩文
读书绩文,志行高洁。(《雪屋记》)
写文章
32
见过
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与荆南乐秀才书》)
访问我
33间道Βιβλιοθήκη 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宋史·郭浩传》)
抄小路
34
践祚
及仁宗晏驾,皇子践祚,赏定策之功,以韩公为首。(《龙川别志》)
即位,登基
35
解褐
永淳初,解褐婺州参军事。(《新唐书·韦凑传》)
脱去粗布衣服,指入仕做官
旷废职守
47
缧绁
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报任安书》)
捆绑犯人的绳索,引申为牢狱
48
敛衽
德义已行,陛下南乡称霸,楚必敛衽而朝。(《史记·留侯世家》)
整饬衣襟,表示恭敬
49
廪给
其为屋椽础之数若干,工匠之计若干,自相攸迄成之岁月、廪给之寡夥,咸俾刻于碑阴焉。(《靖州广德书院记》)
俸禄,薪给
臣以为不幸有疾,罢之可也,至于廪给,糜费于累岁,而追索于一朝,固亦难矣。(《野获编·礼部·廪生追粮》)
守丧期满除去丧服
20
拊循
亟豫给三月饷,亲为拊循。(《明史·黄绂传》)
抚慰,安抚
21
干纪
受爵天朝,拜恩私第,自古以为干纪。(《北齐书·王晞传》)
触犯法纪
22
干进
有深谋者不轻言,有奇勇者不轻斗,有远志者不干进。(《幽梦续影》)
谋求仕进
23
干没
造久在江左,疾钱谷诸使罔上,或干没自私。(《新唐书·崔造传》)
36
介胄
固有衣冠介胄所不逮者。(《战马记》)
铠甲和头盔,代指武士
37
京兆
京师有京兆狱。(《狱中杂记》)
国都所在地区
38
靖难
济阳死靖难,公死贼,获赠于朝。(《战马记》)
平定变乱
39
具狱
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宋史·刘敞传》)
定案
40
决裂
决裂诸侯,剖符于天下。(《战国策·秦策三》)
分割
同辈,朋辈
8
乘化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并序)》]
顺随自然
9
持节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
出使。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
10
冲年
儿以冲年客万里,母肝肠寸断矣!(《夜谭随录·汪越》)
幼年
11
登耗
若隶兵部,马登耗,太仆不得闻。(《明史·程信传》)
4
不禄
子之大父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高年不禄。(《与薛寿鱼书》)
死的委婉说法
5
部送
会稽县尉郑虎臣部送似道之贬所,至漳州杀之。(《宋史·瀛国公纪》)
押送囚犯、官物、畜产等
6
参赞
臣负荷殊重,参赞万机,实赖群才,共成栋干。(《梁书·谢朏传》)
协助谋划
7
侪辈
投身军营,骁勇冠绝侪辈。(《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
议论,评定
54
漫漶
至于其传既久,刻本之存者或漫漶不可读。(《日知录》)
模糊难辨
55
没入
父友冯侍郎跻仲诸子没入勋卫家。(《万贞文先生传》)
没收财物、人口等入官
56
内兄
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宋史·刘敞传》)
妻子的哥哥
57
侵渔
今小吏皆勤事,而奉禄薄,欲其毋侵渔百姓,难矣。(《汉书·宣帝纪》)
侵吞牟利,侵夺
侵吞公家或别人的财物
24
甘旨
臣母多病,臣家素贫,甘旨或亏,无以为养。(《奏陈情状》)
美好的食物,特指奉养父母的食品
25
钩考
自景德会计,至公始复钩考财赋,尽知其出入。(《太子太傅田公墓志铭》)
探求考核
26
汗漫
后湖汗慢无际,贼舟楫未具,不得渡。(《鸥陂渔话·汉口后湖诗》)
漫无边际
27
回容
帝虽制御功臣,而每能回容,宥其小失。(《后汉书·马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