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天然观 PPT

合集下载

《劝学》ppt课件26张

《劝学》ppt课件26张
➢思考:学习的方法及态度是什么?运 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学习方法 和态度
积累 坚持 专心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正面 设喻 反面 设喻
积累
对比 对比
坚持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思想上: 1.学习可以提高自己,学习可以弥补 不足,那么我们应该重视学习。 2.学习要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一。
写作上: 1.议论文必须要有一个中心论点。 2.论证一定要层次分明。 3.论证方法采用比喻论证,可以使道 理形象生动;采用对比论证,可以使 道理更加清晰。
2022年北京卷高考作文 古人说,“学不可以已”,重视学习是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人们对 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 的地方。 请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 文。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 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 考。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 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精选读书美文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从古至今,先贤们劝告人们最多的经典佳 句还是读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 作舟;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古往今来,天地人间,第一人品乃是读书 学习,做人要学以立德,学会求知,学会做事, 学会做人,学会与人共处 ,这些都需要靠读书 而来,这也是读书的好处,人生需要读书,还 要读好书。 读书可以增强的人知识和学问,这是人生 的第一需求,人有了知识和学问才有了谋生的 本领,有干好人生事业的基础,读书目的不仅 只是如此。
写作指导 可供选择的论述角度: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9 劝学 《荀子》课件(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9 劝学 《荀子》课件(2)

要点滴积累: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不积跬步,不积小流
要持之以恒: 骐骥一跃,驽马十驾 朽木不折,金石可镂
要专心致志:
蚓--用心一也 蟹--用心躁也
精品PPT
正反 对比 反复 设喻
小 结: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
学习的重要性
提高自己 改变自己
学 不
比喻论证

学习的作用
弥补不足 道理明白
以 已
具体生动
深入浅出
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精品PPT
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 体
2.设喻方式多
正面设喻 正反设喻 反复设喻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道理隐于比喻 先设喻,后引出道理 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再设喻
精品PPT
1、每人写一个比喻句,阐述知识的重要 性,比喻要恰当
知识如血液一样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 人缺少了知识就会枯竭。
学习 空想
见借

闻学


弥 补

陆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精品PPT
要靠后天学习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 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焉:于此\句末语气词 而:因而 跬:半步 无以:没有用来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 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精品PPT
用作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相当于“了”、“啊”、 “呢“
一羽之不举,为不用你力焉 《齐桓晋文之事》
2作剧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赤壁赋》

荀子选讲ppt

荀子选讲ppt
[11]儀,儀錶,態度。其儀一,態度始終不變。 [12]如結,像東西凝結在一起不散,比喻專心。 [13]這是說君子爲學或做工作都應當把精神集中在一點上 。
[3]神,是指精神修養。道,嗄聖賢之道。化,變化,起變化。化道,等 於說“化於道”。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吾嘗跂而望矣[1],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 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 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2]。
[1]跂,提起腳後跟。 [2]彰,清楚。這裏指聽得清楚。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3] ;假檝舟 者,非能水也[4] ,而絕江河[5] 。君子生非 異也,善假於物也。
“漸之於滫。 [5]遊,有目的的旅行。就,接近,這裏指結交。士,賢士。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 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 災乃作。強自取柱,柔自取束[1];邪穢在身, 怨之所構[2]。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 一,水就濕也。
[1]剛強的東西自己導致著段,柔弱的東西自己導致約束。柱,通“祝”, 這裏當“斷”講(從王引之說,見《讀書雜誌》)。
[7]金,指金屬製成的刀劍等。礪,磨刀石。利,銳利。 [8]谿,谷。
詩曰:“嗟爾君子,無恒安息,靖共爾 位[1],好是正直。神之聽之[2],介爾景福。” 神莫大於化道[3],福莫長於無禍。
[1]安心地供奉你的職位。靖,通“靜”(依朱熹說)。共,供,供職 (依朱駿聲說)。後來寫作“供”。
[2]神,指天神。第一個“之”是介詞,第二個“之”是代詞,指“靖共 爾位,好是正直”。聽,等於說“察”。
[1]等於說系的處所使它這樣。 [2]涅,黑泥。
蘭槐之根是為芷[3],其漸之滫[4],君子 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 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5], 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第二讲 战国(三)荀子

第二讲 战国(三)荀子

其一、认识对象问题: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 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劝学》) 其二、“知有所合,谓之知”,“能有所合,谓之能” 的检证标准问题。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 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 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 失毫厘,无他道焉,已(止)乎行之矣。”(儒效)
(三)荀子思想
1、生平与著作 (1)生平: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又名孙卿, 汉族,周朝战国末期赵国猗(yī)氏(今山西安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 尊称“荀卿”。 (2)著作:《荀子》三十二篇。
2、主要思想介绍
(1)世界观与方法论 第一、天道自然 荀子将“天”、“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观化 与规律化。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 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 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 谓天。”(《天论》) 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 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 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 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
第三,关于所谓正名的问题 “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则慎率民 而一焉。故析辞擅作名(名字衍),以乱正名,使民疑惑, 人多辩讼,则谓之大奸,其罪犹为符节度量之罪也。故其 民莫敢托为奇辞以乱正名,故其民悫,悫则易使,易使则 公(功)。其民莫敢托为奇辞以乱正名,故壹于道法而谨 于循令矣,如是则其迹长矣。迹长功成,治之极也。” (正名)
第二,“化性起伪”的道德教化论。

诸子百家-荀子-天论

诸子百家-荀子-天论

日蚀、月蚀的发生,刮风下雨不合季节, 怪星偶然出现,这是没有一个朝代不曾有 过的。君主英明,政局安定,这些怪象即 时同时出现,也不会有什么危害。 在已经发现的事物中,人妖才是真正可怕 的。耕作粗劣,糟蹋了庄稼;杂草不除, 荒废了田地;政治混乱,失掉了民心;粮 价昂贵,百姓吃不饱,道路上有饿死的 人。。。这就叫“人妖”。


礼仪不分,男女淫乱,父子之间相互猜忌,君 臣上下不和,外来的侵略和内部的叛乱同时并 起。。。这就叫“人妖”。总之,一切妖孽都 是由人事混乱产生,国家因此就得不到安宁了。
牛生牛,马生马,六畜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了怪异现象。这样 的事其实并不可怕,完全可以置之不理。至于 君臣之间的道义,父子之间的亲爱,夫妻之间 的界限,倒是应该经常研讨不可放弃的。


一切生物获得适宜的土地条件就生长,失 掉适宜的土地条件就死亡,这在禹和桀统 治的时候是一样的,而禹使天下安定,桀 使天下大乱,可见国家的治乱与地也没有 关系。
《诗经》上说:“天创造了岐山,太王把 它辟出来;太王创立乐基业,文王使这基 业得到了巩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天不会因为人们厌恶寒冷就取消冬季,也 不会因为人们厌恶辽远就缩小面积,君子 也不会因为小人的大吵大闹就改变自己的 行为。

群星相随旋转,日月轮流照耀,四时交替 运行,阴阳广泛化育,风雨到处布施。万 物各自得到自然界各种条件的互相配合而 生存,各自受到大自然的滋养而成长。 人们看不见大自然怎样进行工作,却看见 它的成绩,这就叫做“神”。人们都知道 大自然的成绩,却不了解它不露行迹的工 作进程,这就叫做“天”。只有圣人才能 勉强懂得天。
上传snr5aliu(刘景波) 目的仅用于学习交流

荀子专业ppt课件

荀子专业ppt课件
天论学术思想一关于自然观的思想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3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自然界利用自然界提供的东西来为自己服务以创造自己的文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
荀 子
.
1
1 人物简介 2 学术活动 3 学术思想 4 学术地位
目录
2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 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 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儒家人物代表之一。被尊 为“后圣”。
20
学术思想
七、关于祭祀的礼节
1、祭祀是表示感情与敬意的。 【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忠信爱敬之至矣, 礼节文貌之盛矣,苟非圣人,莫之能知也。圣 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以为守,百姓 以成俗。】《礼论》
21
学术思想
七、关于祭祀的礼节
2、不存在鬼神、迷信、灵魂不灭,一切都是 自然现象,是生命循环。
【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 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 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 也。…….故死之为道也,一而不可得再复也, 臣之所以致重其君,子之所以致重其亲,于是 尽】《礼论》
22
学术思想
八、关于军事的理论
1、强调了军队关乎国家的存亡、社稷的 安危和人民的福祉。
【故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而能不能兼技, 人不能兼官,离居不相待则穷,群而无分则争。 穷着患也,争者祸也。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 使群矣。】《富国》
13
学术思想
四、关于礼法的思想——礼法兼用,王霸并重
1、宣扬儒家的王道思想,主张以德服人。王道 的具体内容就是礼义和仁政。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 舟。】《哀公》
1、事物的名称是约定俗成的,是以客观事物的 实际内容为基础的,所以,确定名称时要“稽 实”。名称一经确定后,能对实际内容产生影 响,即“名定而实辨”。

天论 荀子

天论  荀子

治 乱
治 乱 非 天 也 治 乱 非 时 也 治 乱 非 地 也
与天( 与天(天、时、地)无关
关键是人为
这是二战中伤亡的一幕
这是为纪念和平而游行
世纪劫难世纪劫难-印度洋海啸
因海啸而丧生的遇难者 遗体堆放现场
印度渔民在收到海啸警告后 开始有序撤离沿海地区
2005年的南亚大地震, 2005年的南亚大地震,伤亡人 年的南亚大地震 数达2000多万, 2000多万 数达20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 400多个亿 多个亿。 达400多个亿。
而 而

天 行 有 常
不 为 应之以治 尧 应之以治 受时 则吉 存

不 应之以乱 而殃祸 应之以乱 异 为 则凶 桀 亡
不 可 以 顺 怨 应 天 其 其 常 道 然 也
这是世界上天然胡杨林面积最 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塔 大、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塔 里木河流域的胡杨林。 里木河流域的胡杨林。
这是伫立在楼兰古国旁的一棵有 2800多年树龄的古胡杨了,它亲眼 多年树龄的古胡杨了, 多年树龄的古胡杨了 目睹了古楼兰古国的消亡。 目睹了古楼兰古国的消亡。
而在东亚日本,由于地震防治措 而在东亚日本, 施很好,很少有如此大的灾难。 施很好,很少有如此大的灾难。
公元79年 24日 24小 公元79年8月24日,24小 79 时内, 时内,庞贝城和城里至少 5000居民在维苏威火山的 5000居民在维苏威火山的 怒吼中从大地上消失。 怒吼中从大地上消失。
而现在, 而现在,维苏威火山仍在活 动,但他已成为意大利一处 最好的风景名胜, 最好的风景名胜,每年都吸 引着世界上的许多游人。 引着世界上的许多游人。
这一切
我们本能做得很好
关键是人为!!! 关键是人为!!!

高中语文《荀子篇》课件

高中语文《荀子篇》课件

段段 落落
大大意意((原原文文信信息息整整合合))
设计第第意一一段段图: 治治乱乱不不由由((天)),,由由((人))。。
第第在二二段段真实的天天合有有(作(常自道))主,,地阅地有有读((中常)数,,)人在,当人师有当(有生(的)常。体对)话。 中,梳
第第三三段段
人人要要((修志)意,)(,(厚)德,行(),()明。智虑)。
说教材 说教学重难点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目标 说教法学法 说板书设计
本文是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荀子单元的篇章,
主要涉及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思考。

荀子提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 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在此基础上,把礼义作为立
教 材
身处世的标准。人应当执着无畏追求符合礼义的理想,

第二段
段的主旨第句三、段关键词,整理出每段大意。格,学生边读边填

第五段
表格、交第流六。段课堂上每个学小组的代表发言,明确
表格填写第内七容段。
(二)、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范增说项羽曰:“……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设计意图:
——《鸿门宴》
理文第第章四四段段的论证对对思于于自路自然然,的的变变体化化会,,人人荀可可子以以((条怪)分)不不缕可可以以析((的畏))。缜。密。其中
穿插第第朗五五段段读排比由由语昏乱段的,(人体事)会)导导荀致致的子的((文灾)章祸,)句要,(式要)(整不畏饬可)以不,(可气以)(势。怪充)。
第第六六段段
雩雩、、救救、、卜卜筮筮没没有有用用。。
伟大的传统必有泽被后世的深远智慧,荀子告 诉我们:在自然天地面前,人要修志意,厚德行, 明智虑,方可大有作为。

荀子简介PPT课件

荀子简介PPT课件
详细描述
荀子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他主张 君主应以身作则,带头遵守礼制,通过礼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社会秩序得以维护。
荀子的法治思想
总结词
荀子虽然强调礼治,但也认识到法治的 重要性,主张礼法并重,以法治保证礼 制的实施。
VS
详细描述
荀子认为,礼和法是相辅相成的,礼是根 本,法是保障。他主张制定明确的法律制 度,以法治手段制裁违法行为,保证社会 的正常运转。同时,法律也应符合礼义, 不能违背道德伦理。
荀子的人性论
总结词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教化和礼制来改造人性。
详细描述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即人生来具有贪婪、自私等不良本性。然而,他也认为人 性可以通过教化和礼制得到改造。通过接受良好的教育和社会的规范,人们可 以逐渐克服自身的恶本性,培养出善良的品质。
荀子的伦理观
总结词
荀子强调道德的实用性和功利性,主张以礼义为道德行为的准则。
详细描述
荀子认为道德行为应该具有实用性和功利性,即道德行为应该能够带来实际的好 处和利益。同时,他也主张以礼义为道德行为的准则,即人们应该遵循社会的规 范和礼仪,以维护社会的秩序和和谐。
03
荀子的政治主张
荀子的政治理念
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词
荀子主张以礼治国,认为礼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准则,强调君主的道德修养和礼制的实施。
荀子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荀子的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首先,荀子强调礼制和法度,提倡“性恶论”, 这些思想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代社会中道德和法律的关系,帮助我们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其次,荀子的思想也强调人的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提倡谦虚、诚实、勤奋等美德,这些思想对于现 代社会中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同时,荀子的思想也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代社会中个 人与社会的关系,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劝学ppt

劝学ppt

雕刻一样物品但最后放弃了它了, (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 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 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 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 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 一啊。蟹有六条腿和两个蟹钳,(但 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 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 于 • ①青,取之于蓝。(从,介词) • ②而青于蓝。(比,介词) • ③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对于, 介词) • 者 •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者,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 作“的人”讲。) • 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 原因。)
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古义:介词“以”+动词“为”, 使……成为。今义:认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 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3)用心一也/用心躁也——古义:两个词。 用,介词,因为;心,心思。今义:集中注意 力;多用心力。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藏身。今义: 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 物上。
实词 须臾之所学: 跂而望: 博见: 闻者彰: 假舆马者: 致千里 绝江河 虚词 跂而望
重要字词
片刻 提起脚后跟 广 清楚 借助,凭借 到达 横渡 表修饰 表转折
而致千里
1、非利足也
词类活用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足利,使……走得快
2、非能水也:
3、登高而招:
名词做动词,游泳 形作名 高处
通假字
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性
固定句式 省略句式 定语后置 判断句式
虚词积累
• (1)而(用作连词) ①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荀子《劝学》ppt课件

荀子《劝学》ppt课件

学 《
荀 子 》
走近作者
荀子 (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
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 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 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 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 于今山东兰陵县)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 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 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 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 相当显著的贡献。


细 说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 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螃蟹有六条腿和两只大夹, 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 是因为它心浮躁的缘故。
判断句
文本翻译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 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 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 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 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所以木 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 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 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 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靠近。 今义:特指黄金;

古义:金属。


细 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 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
名词作状语
通“智”。


细 说
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荀子专业ppt课件

荀子专业ppt课件
【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 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 故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礼莫大于 圣王。】《非相》
12
学术思想
三、社会观
2、人们要生活地安稳、快乐,就必须互助合 作。人们首先必须合群而居,即结成社会组织, 有了社会组织后需要制定一定的行为准则和规 范,即“礼”,来维系这种社会组织的秩序、 地位、作用和权威。
5
学术思想
一、关于自然观的思想——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1、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 观规律。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论》
6
学术思想
一、关于自然观的思想——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2、决定社会治乱与人间祸福的是“人”而不是 “天”,所以必须“明于天人之分”。 【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 其道然也。故眀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天论》
【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 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 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 也。…….故死之为道也,一而不可得再复也, 臣之所以致重其君,子之所以致重其亲,于是 尽】《礼论》
22
学术思想
八、关于军事的理论
1、强调了军队关乎国家的存亡、社稷的 安危和人民的福祉。
1、事物的名称是约定俗成的,是以客观事物的 实际内容为基础的,所以,确定名称时要“稽 实”。名称一经确定后,能对实际内容产生影 响,即“名定而实辨”。
17
学术思想
五、关于逻辑的理论——名与实
2、名的逻辑分类:共名,别名。共名是我们推 理的综合过程的产物,别名则是分析过程的产 物。
【万物虽众,时而欲遍举之,故谓之物。物也 者,大共名也。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 共然后止。有时而欲遍举之,故谓之鸟兽。鸟 兽也者,大别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 于无别然后止。】《正名》

《劝学》ppt课件32张

《劝学》ppt课件32张
蓝:草名,叶子可提取靛青。
而:表转折。
于1:从。于2:比。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状语后置句
为:动词,根据语境译为“凝结成”。
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可以提高自己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学习可以改
变人的本性。
中绳:合乎取直的墨线。
輮:“輮”同“煣”,使动用法,用火烘烤使…弯曲。
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整体感知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
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nú)马十驾,
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qiè)而不舍,金石可镂
(lòu)。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
“劝”这个字统领全篇,告诉我们这是一篇劝勉人们努力学习的文章。
荀子简介
名况,字卿,战国后期赵国
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先秦
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当时人们尊
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
汉宣帝刘询名讳,作孙卿,曾游
学于齐,到楚任兰陵令,死后葬
于兰陵。
荀子(前325-前235)
荀子思想
1、自然观:荀子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提出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假:借助,利用。
舆马:车马。
利足:善于奔走。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致:到达。
楫:桨。
能水:善于游水。水,名词作动词,游水。
绝:横渡。
生:同“性”,天性。

《劝学》荀子(完整)ppt课件

《劝学》荀子(完整)ppt课件

• 《荀子》二十卷。 由《论语》、 《孟子》的语录 体,发展为有标 题的论文,标志 着古代说理文的 进一步成熟。
最新版整理ppt
7
• 《荀子》大部分是荀子所著,一小部分出 于其弟子之手,现存20卷,32篇,内容涉 及哲学、政治、治学、处世学术等。
• 《荀子》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 句法绵密,善用比喻。
4. 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 。
巩固练习
最新版整理ppt
39
1. 本文作者是战国后期赵国 人,著名思想家, 属于 儒家 学派。
2. 蚓无爪牙之利 爪牙:古义 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
3.假舟【楫】者 ( 桨 )君子【生】非异也 (通“性”,禀 ) 声非加【疾】也 (赋快) 故不积【跬】步 (半步)
4.故 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最新版整理ppt
40
1. 写出本文的两个成语:锲而不舍 和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金就砺则利 金 :古义金属 今义一种贵重的金属
3. 【骐骥】一跃 (有青黑色纹理的马
) ( 好马

驽马十【驾 】 (马走一天的路程 )【锲】而舍之 ( 雕刻)
最新版整理ppt
30
设喻方式多样
① 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 “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 的重要性。
② 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 “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 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
③ 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 “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
4.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最新版整理ppt

荀子劝学 ppt课件

荀子劝学 ppt课件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多样
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中,如“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②有的先设喻,后说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 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 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比喻进一步论证。 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 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 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提高自己
3.木直中绳 ,輮(之)以(之)为轮 ,其 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 之然也。
3.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如果用火 烤它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 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 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
改变自己
4.故木受绳则直, 5.金就砺则利。
4.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笔直了, 5.金属刀具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锋利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陶渊明








苏人

东间

坡书

Hale Waihona Puke 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 3.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我不是最聪慧完美的人,但是我可以?
细读第3段 本段的分论点是什么?
学习的作用
——弥补不足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9.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向上 吃泥土,向下饮泉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
10.螃蟹有六条腿,两只蟹螯,没有蛇鳝的 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劝学》ppt课件31张

《劝学》ppt课件31张

神明:最高的智慧 圣心:通明的思想
跬:一脚为跬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刻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黄泉:地下水
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
用心:因为心 一:数词作形容词 ,专一
荀子坚持性恶论,认为人 性本恶,而后天环境和教育 可以使人的本性改变,从良 向善,“今之人性恶,必将 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 治”。因此,荀子十分强调 教育的作用和学习,这与儒 家一贯重视学习的思想一脉 相承。
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荀 子·荣辱》) 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 学乎。(《荀子·儒效》) 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 择良友而友之。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 汤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 行也。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 (《荀子·性恶》)
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绝:横渡 生:“性”,资质。
• 第3段作者例举了生活中哪些现象?通过这些现 象的例举到底要揭示怎样的道理?
终日思不如须臾学 跂而望不如登高见
学 习
登高招见者远 顺风呼闻者彰 假舆马致千里

学习能弥补不足, (
是我们提升自己

的有力“外物”。 用
假舟楫绝江河

比喻论证
引论 用证
比 喻 论 证 对论 比证
论证艺术小结
成熟的说理散文
论点 鲜明 论据 丰富,取材于生活,易于让人接受。 论证方法 比喻(形象生动)对比(反差鲜明) 论证结构 清晰紧凑、逻辑严密。 论证语言 整句行文(大量对偶)----气势磅礴

《上古天真论》课件

《上古天真论》课件

3 道德观念
强调仁爱和和谐,对中国 社会和道德观念产生了积 极影响。
结论:《上古天真论》在当今 仍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上古天真论》创作于古代,但它的思想和理念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具有 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在环境保护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
与中国古代其他学派的比较
儒家
强调仁爱和人伦关系,注重个 人德行和社会秩序。
道家
提倡放弃欲望和追求无为而治, 追求天私的价值观,反 对战争和社会不公。
影响与遗产
1 中国哲学
对中国哲学界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奠定了很多后来 思想的基础。
2 文学与艺术
《上古天真论》对中国文 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启发了许多艺术家和 作家。
尊重自然法则
强调个体与自然社会的相互依存 和相互影响。
寻求内心平静
他们认为通过与自然的共融,可 以达到心灵的平静。
文本分析:重要段落及其含义
天有常
论述了宇宙法则的不变性, 稳定和规律性。
人之所以贵在性灵
讨论了人与自然界的区别, 强调了人的心智和道德观念 的重要性。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论述了个人修身与国家治理 之间的关系,并将其扩展到 全人类的和谐发展。
《上古天真论》PPT课件
介绍:《上古天真论》是什么?
起源
该论文探讨了古代中国哲学中关于天真与自然联系的理论。
作者
此作品被归属为荀子所写。
内容
它阐述了古代中国的自然哲学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主题与思想
1
天真理念
天真是指人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并追求内心纯真的理念。
2
中庸之道
论述了中庸之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平衡是保持和谐的关键。
3
自然哲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天人之分
荀子天人关系论建立在“明于天人之分”的基石上。所 谓“分”,指的是职分、功能, 内含差别、界分的意义。天人 相分是说,天与人、自然与社会是有分别的两种存在,两个 世界,天人各有其存在运行的法则 ,天不干 涉人事,人无力 改变天道,天人只能在各自 的范围内运行和活动。对于自 然来说,“天行 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 应 之以乱则凶”(《天论》),天的运行法则有 其客观必然性 , 不受人事左右。又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 之恶辽远也, 辍广。”(《天论》)天地并不因人的主观意愿 感情而有变化。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治乱天邪?曰:日月星 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 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社 会治乱原因在于社会内部 ,与自然天象无涉。处理人事应 当尽其所能,不依赖于天,“强本而 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 而动时,则天不能 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只要尽 了人的职分,说是天时不利也无大害。
荀子的天人相分 , 一方面天是客观 自然的存在,人是主观社会的存在,天人 差别对 立的实质内容是主观与客观,自 然与社会的 差别对立。另一方面天包 罗宇宙间一切存在 物,是客观世界总体, 人仅为万物之一,是有限的存在,天人之 分立又是整体与部分,无限与有限,普遍 与特殊的分立 , 这两方面的意义显然不 同,却又相通,前者包含在后者之中。
荀子所说的“人”当有两层涵义: 一是自然的人 ,作为万物的一部分 ,与其 他物 种并无二致, 二是社会的人,作为为人所独有的群体组织 — —人类社会的一部分,与其他物种又有了本质 上的区别。列宁曾说 :“ 本能的人 ,即野蛮人没 有把 自己同自然界区分开来 , 自觉的人则区 分开来了。”荀子提出“明于天人之分” 就 是从思想层面把人作为“自觉的人”看待,即 意识到了不同于自然界的人类社 会之存在的 意义。
4、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揭示了天人之间的矛盾对立 ,又从 天人相分的认识出发,寻找处理天人矛盾关 系,建立天人新的统一的办法和途径。他提 出“制天命而用之 ”的命题,主张人类必须承 认客观规律至上,天道只可顺不可逆,在此前 提下积极主动地认识利用天道,在勘天制 天 的实践活动中将矛盾对立的自然与社会 统 一起来,为人类自身造福。这是荀子天人观 的一个深刻洞见。
荀子所说的 “天” 是指自然之天, 意即自然界本身。 这里 有两重内涵: 首先, 它是唯一实在的不能附加以任何精神意志属性的 物质世界。 “列星随旋 , 日月递 炤,四时代御, 阴阳大化 , 风 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天 论》 ) ,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富国》 ) ,在荀子看 来 , 天不是虚幻 不实的神灵世界 , 而是由一系列自然现象综 合构成的物质世界 , 万物得到自然的 协调作用而生长 , 这就 是所谓的“造化” 。 其次 , 天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 , 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 《天论》开篇即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其后 又言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 , 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 广” ,指出自然运行有其规律, 并且这种规律是客观的,不因 人事的变化和人的好恶而改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基于对自然客观规律和人的存在状态的认识,荀子提出的“明于天人之 分” 亦有两重内涵,可以简要概括为: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阐释如下: 其一,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在进行各种活动时要顺应自然规律才可 能存活,如果违背自然法则就会招致祸患 ,即“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 则凶”。因为人的形体、精神是自然产生的,人的情是“天情”,五官是 “天官”,心是“天 君”,只有“清其天君,正其天官,养其天情”才可能 “全其天功”;对于人类社 会的治理更是如此,要做到“备其天养”、 “顺其天正”才能够减免灾祸。进一 步说,人首先做到“知天”,即所 谓“认识自然”,才能顺应自然规律。天地生养万物在人看来是“不为 而成,不求而得”,神秘莫测,人类身处其中,不可能知道 自然运作的全貌; 同时,因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人与自然各有 其职分, 人 也不必要去探求自然运行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即所谓的“不与天争职”; 需要注意的是, “不求知天”也是一种知,意即“反对对自然界进行主观 臆测,任 意造说,把外来的、主观的成分附加给自然界,反对苦思冥索地 去追求神秘主义 的知天”,所以, “知天”是说人要发挥应有的能动作 用, “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 ,认识自然规律,并努力适应。
2、天行有常
明于天人之分
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不以 人的意志为转移;认为决定社会治乱 与人间祸福的是“人”而不是“天”, 所以必须“明于天人之分”。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 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 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 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寒暑不能 使之疾,祆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 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 饥,寒暑未薄而疾,祆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 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 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1、天人的不同含义 2、天行有常 明于天人之分 3、天人之分 4、制天命而用之 5、《穷达以时》与荀子的人 观的关联 6、荀子天人观的地位
1、天人的不同含义
荀子天人关系理论的首要环节是承认 天人的分别和对立。他强调要“明于天人 之分 ”, 搞清楚天人两范畴的不同含义 , 使 天人相分明晰具体化。这是荀子天人观 的一大特 点。
其二, 对于自然界中的特殊群体——人类社会而言, 不 能仅满足于被动的适应, 参见孙聚友更需要每一个个 体主动发挥其能动性 , 充分利用和改造自然来造福人 类,即“制天命而用之”。在农业生产方面 ,荀子认为 天雨天晴,日食月食,都是由于客观规律 的作用而发生 的自然现象,并非天地神灵在支配,所以求雨行为实质 上没有作用; 并强调“敬其在己者” ,不能等待天的恩 赐,与其“大天”、“从天”而颂天,不如掌握自然规 律, 因地制宜地利用天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