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理想国有感3000字
理想国读后感范文五篇精选
![理想国读后感范文五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da98a9d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0.png)
理想国读后感范文五篇精选柏拉图的《理想国》问世虽已有千载,却仍然是人们讨论的焦点。
它引领了一股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如何更加有效治理国家的思想潮流,可谓功莫大焉!下面有小编来给大家分享理想国读后感,欢迎大家来参阅。
理想国读后感1一拿起《理想国》这本书的时候,真的有些不知所措,但只要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个中的道理。
《理想国》一书,讨论的热点是正义哲学的问题。
苏格拉底与克法洛斯、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等智者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他们先后讨论了“欠债还债就是正义”,“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等观点。
苏格拉底一一进行了驳斥,并最终得出了正义的真正概念。
然而文章没有仅仅落在关于个人正义的讨论上,柏拉图其实着眼于城邦的正义。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正义是理想城邦的原则,并将这条正义原则归结为:“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或“每个人都作为一个人干他自己份内的事而不干涉别人份内的事”,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
当然,柏拉图的城邦是不是所谓的众生平等,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压迫的人人平等的国度。
他所谓的城邦是分等级的,也就是城邦分为统治者、军人、劳动者。
所谓“各守本分,各司其职”乃是统治者、军人、劳动者各守其责,互不僭越的意思,同时,也有和谐分工,互助合作的思想。
城邦正义是柏拉图理想国的准则,城邦没有正义,理想国也就成为所谓的空中楼阁了。
或许这种“各守本分,各司其职”,与现在所提倡的人人皆平等自由是格格不入的,或许还有种专制专职的色彩。
但是术业有专攻,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知识,所以只能对自己感兴趣的,重点研究的领域有所成就。
比如让爱因斯坦去画油画,贝多芬去做发明,这就滑天下之大稽了。
柏拉图是如何确立“政治家应该为哲学王”的思想的呢?根据史料,柏拉图应该是经历恩师之死后,感受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败,才得以萌发政治家应该是“哲学王”想理。
读理想国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
![读理想国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da3f4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5.png)
读理想国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读理想国的心得体会篇1《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传世名作,亦被称为“关于正义的学说”,同时《理想国》也被后人誉为震古烁今之书。
原书共分为十卷,以“理想”为定义,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与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在这本书中,柏拉图所关心的理念主要是正义与非正义的评价,他透过苏格拉底与玻勒马霍斯、格劳孔、阿德曼托斯的辩论对话的形式,把自我的治国理想渗透于其中。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
在他的理想国里,统治者务必是哲学家,他认为现存的政治都是坏的,人类的真正出路在于哲学家掌握政权,也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拯救当时城邦所处的危机。
这种信念构成了柏拉图成熟的政治哲学体系的核心。
在他的眼里“哲学家”有着特殊的内涵。
这种构思,不但显示出哲学家的胆略,更显示出思辨的智慧。
在这资料庞大的十卷中,我肯定不能一一讲到。
所以,我只能就其中的一两点谈谈自我的想法。
正如前面所说,柏拉图所关心的理念主要是正义与非正义的评价。
所以,能够这样说,《理想国》真正奠定了西方正义学说的基础。
书中把正义范畴作为讨论的中心,并透过归谬的方法,先提出正义的不确切定义,然后归纳抽象来寻找正义的真正含义,这也就是所谓苏格拉底真理“助产术”的****。
“什么是正义?”《理想国》一开头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第一卷里,柏拉图和格劳孔、西蒙尼德、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等人先后讨论了“欠债还债就是正义”,“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等观点。
从第二卷起,柏拉图开始讨论城邦的正义,并认为正义是理想城邦的原则,好的城邦应当具备勇敢、智慧和节制。
“每个人务必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
当其城邦的三个阶层(统治者、守卫者和劳动者)各守其责、互不僭越、和谐分工、互助合作的时候,这个城邦才具备了“正义”的美德。
《理想国》读后感6篇
![《理想国》读后感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e02fa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8.png)
《理想国》读后感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policy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reflec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理想国》读后感6篇通过读后感,读者可以了解到书籍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吸引人的元素,读后感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交流,能够使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用心和创作的力量,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理想国》读后感6篇,供大家参考。
《理想国》的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理想国》的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07add1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5f.png)
《理想国》的读后感《理想国》的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理想国》的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理想国》的读后感1《理想国》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在这本流传千古的名著中,柏拉图通过自己严密的逻辑思考和精彩的论证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或许在天上建有它的原型”的理想城邦的全貌。
书中涉及政治、教育、哲学、道德等多方面的内容,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极其崇高和重要的地位。
但同时18 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在谈到《理想国》的时候也说:“这本书根本就不是一部政治著作,而是前所未有的一部讨论教育问题的最伟大作品。
”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在阅读这本震古烁今的伟大作品时,我的关注点更多的就集中在了书中表现出的教育思想上。
在书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以讨论“正义”与“不正义”为起点展开了自己构建理想国家的宏大蓝图,在柏拉图的笔下,个人的“正义”就是“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而一个国家的正义就是“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以此使城邦及城邦中的个人成为节制、勇敢和智慧的“善”的存在。
要想实现构建这样一个理想国家的目的,柏拉图认为这个国家就必须由一个哲学家来治理,因为他们是“那些眼睛盯着真理的人”,“是能把握永恒不变事物的人”,把国家交付于这样的人手中,才能维持这个理想国度最本真的善的品质。
然而这个万能的近乎神圣的“哲学王”究竟从何而来呢?虽然柏拉图承认这个理想城邦和这种哲学家式的统治者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但他依然尽自己所能的把塑造这种理想城邦和哲学王的最大可能展现给了读者,一方面他求诸“神迹”——在书中让苏格拉底把自己从民众中超脱出来的现实解释为神的帮助;另一方面则很现实的把解决难题的途径指向了教育——在书中他对整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和培养哲学王的教育方法都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并且提出了“哲学教育” 这一重要的教育思想。
《理想国》读后感(通用6篇)
![《理想国》读后感(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307de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e1.png)
《理想国》读后感《理想国》读后感(通用6篇)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理想国》读后感(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理想国》读后感1《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
柏拉图把国家分为三个阶层: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保卫国家的武士阶层、平民阶层。
他鄙视个人幸福,无限地强调城邦整体、强调他一己以为的“正义”。
在柏拉图眼中,第三阶层的人民是低下的,可以欺骗的。
他赋予了统治者无上的权力,甚至统治者“为了国家利益可以用撒谎来对付敌人或者公民”。
《理想国》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容,主要是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
在他的理想国里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或者让政治家去学习哲学。
他认为现存的政治都是坏的,人类的真正出路在于哲学家掌握政权,也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拯救当时城邦所处的危机。
这种信念构成了柏拉图成熟的政治哲学体系的核心。
在他的眼里“哲学家”有着特殊的内涵。
他认为哲学家是最高尚、最有学识的人,而这种贤人统治下的贤人政体就是最好的政体。
所以,只有建立以哲学家为国王的国家才是最理想的国家。
这个国家就是存在于天上的模范国家。
在他看来,哲学家的本质是具有知识,具有智慧、正义、善的美德,只有哲学家才能达到对国家最高理念的认识,即对“善”的把握,而其他人也只能把握“意见”而已。
治国作为一门知识,也只有哲学家才能掌握它,进而有资格执政,也就是说只有哲学家才能达到对于国家理念的认识,知道“理想国”应该怎样组织、怎样治理。
这样,所谓哲学家执政,就被柏拉图理解为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和绝对最高权力的结合。
他坚信只有哲学家才可拯救城邦和人民,哲学家是理想国必然的统治者。
《理想国》优秀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理想国》优秀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74197f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93.png)
《理想国》优秀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理想国》优秀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理想国》优秀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理想国》优秀读后感1读完《理想国》一书,我深切体会到柏拉图这位古希腊大哲学家的非凡之处。
柏拉图出生于雅典的贵族家庭。
小时候从师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青年时期功成名就,和苏格拉底及亚里士多德一道成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之一。
我读这本书虽不觉得难懂,却也须认真仔细咬文嚼字方懂其中的道理。
向来哲学书不好读懂,可略懂一些却已是受益匪浅,此次我是深得这番道理了吧。
柏拉图严密的逻辑思考和精彩的论证让我佩服不已。
该书通过苏格拉底与色拉马霍斯、格劳孔、阿德曼托斯的辩论对话的形式,把自己的治国理想渗透与其中。
这种构思,不但现实出哲学家的胆略,更现实出思辨的智慧。
辩题围绕论财产与老有所福、理想国与理想政治、论定国安邦、论正义与邪恶、正义与非正义的哲学诡辩、论国民教育、论妇女的天赋以及哲学家的德行等一系列展开。
涉及的问题众多,如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与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民主问题、法律问题、宗教问题、道德问题、妇女参政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其中,关于理想国与理想政治的辩论我印象尤为深刻。
苏格拉底在辩论中首先提出了国家的起源,“国家的兴旺是这个国家的民众的生存需要,没有国家的人是不能够自给自足的,但人总是有很多欲求”,“我们群居在一起,帮来帮去,大家都能从别人身上满足各自的欲求。
于是,当这些合伙人和帮手聚居一地、同舟共济的时候,他们所形成的一个整体就可以称之为一个国家了”。
苏格拉底关于国家起源的论述为理想国的提出与设想作了铺垫。
而当缔造出一个国家,“我们似乎就要为扩展我们的疆土而费心思了。
因为原先那理想的国家的财富已经不够用了”,“如果要想得到更多的耕地和牧场,我们就会想到邻国去占有,邻国的人自然也会盘算着我们的耕地和牧场。
理想国读后感范文最新5篇
![理想国读后感范文最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523842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5.png)
理想国读后感范文最新5篇作为西方乃至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哲学家之一,柏拉图一生立著无数,而《理想国》无疑是其中最能表现其政治思想的作品,接下来给大家带来理想国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您大家带来帮助。
理想国读后感范文1在柏拉图的所有著作中,《理想国》是最成系统的一部。
在这部对话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详细地讨论了人性、政治、哲学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自我的看法,为之后的西方思想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以后的西方哲学,无论是继承柏拉图思想的,还是反对柏拉图思想的,都不可能绕过柏拉图的思想,尤其不能绕过《理想国》所表达的对人性和政治问题的深刻看法。
这部对话的开端,是对正义问题的讨论。
苏格拉底在什么是正义,什么是不正义,正义的生活和不正义的生活哪一种才是幸福的等等问题上方和其他几个对话者纠缠不清,不能够完全说服他们。
苏格拉底的对手给出了关于正义的三个看法,分别是:1,正义就是欠债还钱2,正义就是帮忙朋友,伤害敌人3,正义就是有利于强者的好处苏格拉底并没有彻底否认这些观点,但是同时认为它们都不是完全正确的,然而,苏格拉底却不能够直接给出一个正义的定义。
而另一方面,无论正义究竟是什么,还有一个问题在于,究竟正义的生活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的?苏格拉底的反对者认为,不正义的人在生活中能够获得各种各样的好处,而正义的人却往往吃亏,所以不正义的生活是幸福的,而正义的生活则是不幸的。
苏格拉底却认为正义的生活才是幸福的,但是他没有给出让那些对手信服的证明。
就在双方争执不清的时候,苏格拉底想了一个办法:把个人的正义问题“放大”成整个城邦的正义问题来讨论,以便看得更清楚,正如他所说的,“假定我们的视力不好,人家要我们读远处写着的小字,正在这时候有人发现别处用大字写着同样的字,那我们可就交了好运了,我们就能够先读大字后读小字,再看看它们是不是一样”。
那里的小字比喻的是个人的正义问题,大字比喻的是城邦的正义问题。
苏格拉底的意思就是,先来讨论城邦的正义问题,在弄明白什么是城邦的正义之后,再来看看在个人身上是不是也存在同样的正义。
《理想国》心得体会范文5篇
![《理想国》心得体会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13caca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a3.png)
《理想国》心得体会范文5篇知道柏拉图的人几乎都知道《理想国》这本书,这本书不仅详细记载了古希腊的经济、政治、文化,更以对话体完整的表达了柏拉图的哲学见解和政治理想,在世界哲学、政治都是一份瑰宝。
这个学期,我用心的读完了电子杂志版的《理想国》,感觉既有启发又有异议。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理想国》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大家喜欢!《理想国》心得体会范文一记得在上西方哲学史的课时,讲到柏拉图时老师的幻灯片上有怀特海的这么一句话:全部西方哲学史不过是对柏拉图的注解。
由这句话可见柏拉图在西哲学乃到整个人类的精明文明中的崇高地位。
而柏拉图最著名的著作,或者说他的代表作,则是人尽皆知的《理想国》。
所以当我捧起这本代代人推崇备至的伟大著作时,不期望能一下子读懂它,只希望能够从这本凝结着柏拉图和希腊智慧的结晶的书中,得到那么一点点的启示和认识罢了。
《理想国》一书乃柏拉图壮年时期的力作,也可以说是其巅峰之作。
柏拉图的著作多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的对话体的形式以示读者,此书也不例外。
自知仅读一遍是无法体会其精髓,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有不解之处便匆匆带过,只期能稍知其意而已。
译者在引言中的介绍已经能令我大体了解到本书的博大精深,谈到书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由于我的无知和欲速则不达,实在无法领略到本书的真意,因此仅在此回忆下本书的主体内容和所带给我的一点帮助和启发。
译者在介绍中谈到本书讨论到优生学问题,节育问题,婚姻自由问题,专政问题,独裁问题,共产问题,民主问题,宗教问题,道德问题,文艺问题,教育问题等一系列的问题。
不过这是学者在多次研究此书所总结归纳出来的结论,而对于我这种没有一点学术功底和走马观花似的阅读方式,实在无法得出如此繁多和细致的结论。
只能就此简易回忆下本书的大概内容了。
第一卷在苏格拉底和几个书中的人物开始对话之后,很快便引入本书所探讨的一大主线——关于正义的定义。
色拉叙马霍斯首先表达了他的观点,他要苏格拉底不要光提问题,而是要直接对正义下定义。
理想国读后感3000字
![理想国读后感3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e6f33b4c9b89680202d82510.png)
理想国读后感3000字《理想国》一书,震古烁今,为西方知识界必读之书。
你想了解《理想国》这本书吗?接下来查字典范文小编给你整理了3000字的《理想国》读后感,欢迎大伙儿的阅读。
理想国读后感篇一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具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那个国家由立法统治者、国家护卫军、一般劳动人民三个阶级组成。
柏拉图一生大部分时刻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
他的最高理想也是该书的核心思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
哲学家别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做靠谱的实行家,做行动上的巨人。
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寻到自己坚毅的核心正义与美德,用哲学的思想来治理民众。
读《理想国》无疑打破了我对哲学家浅薄的认识以为只会立书著作,玩文字游戏;以为其文字读来定是诘屈聱牙;以为研究哲学不过漂移部分人热衷的事业。
令人讶异的是,本以为哲学,何况像《理想国》如此的西方哲学史上辉煌巨著一定玄之又玄,艰深难读,兴许使一般读者有如坠云端别知所踪之感,更甚者头昏脑胀,挫败感顿生,别可卒读。
事实别尽然。
我所拜读的是郭斌等人的译本,据说是少年读者较为爱慕的版本,别仅译出了原书的内容,而且译出了原书的神韵,加之原著采纳一咨询一答的辩论形式,别急别躁,循循善诱,节奏紧凑,引人入胜。
柏拉图的辩论被称为诡辩,曾言你别可能在辩论中战胜我。
柏拉图与师而兼友的苏格拉底往返论证,将欲立人,先求立己,后苏格拉底被控传播异论毒害少年,被判死刑,苏格拉底从容答辩,竟以身殉。
柏拉图目击心伤,终其魂梦以之,别能忘怀。
柏拉图以继承苏格拉底大业自任,共著对话二十五篇。
该书读起来,文字温暖,情感饱满,同时令人感动。
我想经典的妨碍力别在于振聋发聩的论断,而在于它给世人幽暗闭塞的观念世界以一道耀眼的光芒,给世人带来的感动和信念。
柏拉图第一卷开卷别久即开始讨论究竟正义是什么。
他与形形色色的人展开辩论,正义是有话实说,有债照还?是强者的利益?柏拉图对正义的讨论是从区分城邦正义、个人正义开始的。
关于《理想国》读后感范文(精选9篇)
![关于《理想国》读后感范文(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f482f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3d.png)
《理想国》读后感关于《理想国》读后感范文(精选9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理想国》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理想国》读后感篇1柏拉图不仅是古希腊哲学家,也是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丰富多彩、环环相扣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
这个城邦是历史上大大小小“乌托邦”的开山鼻祖。
该书是柏拉图中期思想的总结,其语言华丽,逻辑缜密,想象丰富,阐述精彩,在历史上颇具影响力。
理想国的宗旨是缔造一个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义国家。
围绕这个宗旨,柏拉图开篇不久就开始讨论什么是正义的国家,而不是什么是正义的人,他从城邦至公民、从上往下、从大往小地理想化地安排了城邦公民的一切,生活、工作、教育及一切。
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由立法统治者,国家护卫军,普通劳动民三个阶级组成。
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为哲学家。
哲学家不应该是躲在象牙塔里死读书而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去努力实践,去夺取政权。
政治家应该对哲学充满向往,并不断的追求自己在哲学上的进步,并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
而这些所要体现的东西在他的《理想国》开始时候并没有直接提出来,他是利用了正义二字逐渐将其拓展并且引申出来的。
正义是一种好的表现,然而什么是正义呢,面对这个看似很好理解的词语,柏拉图首先对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拉图的《理想国》里面不仅有着他对理想国的阐述,也包含着一种朴素的辨证主义观点和应变的思想,他自始至终没有明确给出正义的定义,也暗示着人们,这里没有什么正确的定义,还需要继续的探索研究,只不过他的想法是让人们去利用这个探索研究构造他那种柏拉图式的理想国柏拉图“理想国”的宗旨就是要缔造一个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义国家,他认为国家就是放大了的个人,个人就是缩小了的国家,如同人的灵魂具有理性、意志和欲望三个部分一样,最理想的国家也应由相应的三个等级组成。
理想国读后感3000字
![理想国读后感3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384fcd51f46527d3240ce0cd.png)
理想国读后感3000字《理想国》一书,震古烁今,为西方知识界必读之书。
你想了解《理想国》这本书吗?接下来小编给你整理了3000字的《理想国》读后感,欢迎大家的阅读。
理想国读后感篇一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由立法统治者、国家护卫军、普通劳动人民三个阶级组成。
柏拉图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
他的最高理想也是该书的核心思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
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做靠谱的实行家,做行动上的巨人。
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找到自己坚强的核心正义与美德,用哲学的思想来管理民众。
读《理想国》无疑打破了我对哲学家浅薄的认识以为只会立书著作,玩文字游戏;以为其文字读来定是诘屈聱牙;以为研究哲学只是极小部分人热衷的事业。
令人讶异的是,本以为哲学,何况像《理想国》这样的西方哲学史上辉煌巨著一定玄之又玄,艰深难读,或许使普通读者有如坠云端不知所踪之感,更甚者头昏脑胀,挫败感顿生,不可卒读。
事实不尽然。
我所拜读的是郭斌等人的译本,据说是青年读者较为喜爱的版本,不仅译出了原书的内容,而且译出了原书的神韵,加之原著采用一问一答的辩论形式,不急不躁,循循善诱,节奏紧凑,引人入胜。
柏拉图的辩论被称为诡辩,曾言你不可能在辩论中战胜我。
柏拉图与师而兼友的苏格拉底往返论证,将欲立人,先求立己,后苏格拉底被控传播异论毒害青年,被判死刑,苏格拉底从容答辩,竟以身殉。
柏拉图目击心伤,终其魂梦以之,不能忘怀。
柏拉图以继承苏格拉底大业自任,共著对话二十五篇。
该书读起来,文字温暖,情感饱满,并且令人感动。
我想经典的影响力不在于振聋发聩的论断,而在于它给世人幽暗闭塞的观念世界以一道耀眼的光芒,给世人带来的感动和信念。
柏拉图第一卷开卷不久即开始讨论究竟正义是什么。
他与形形色色的人展开辩论,正义是有话实说,有债照还?是强者的利益?柏拉图对正义的讨论是从区分城邦正义、个人正义开始的。
《理想国》读书心得体会6篇
![《理想国》读书心得体会6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4f47ee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0.png)
《理想国》读书心得体会6篇《理想国》读书心得体会 (1)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说的真是一点不错。
一本好书就可以让人明白很多的道理。
一本好书可以让人陷入深深的沉思。
每读完一本好书就会让人豁然开朗。
是书让人类走上了进步的阶梯,有了今天这欣欣向荣的世界。
书这无声的预言家,预知着未来,预知着中国的梦。
让您快速写好读后感。
本栏目包含中外名著读后感范文以及最新的优秀读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知道柏拉图的人几乎都知道《理想国》这本书,这本书不仅详细记载了古希腊的经济、政治、文化,更以对话体完整的表达了柏拉图的哲学见解和政治理想,在世界哲学史上、政治史上都是一份瑰宝。
这个学期,我用心的读完了电子杂志版的《理想国》,感觉既有启发又有异议。
我没想到,我随意读的一本书,竟让我邂逅了这位古希腊大哲学家;我也没想到,正是他,让我从新对身边的很多东西有了新的认知;甚至让我对快乐,幸福,痛苦,善,正义,勇敢,激情,欲望,智慧,爱情等有了新的定义,而正是这些新的定义,让我多多少少地扫去了那些旧的理念,开始往另一条曲径去通幽,而且,因为我不是生活在两千多年前,我是个无神论者,我可以更真切的去选择我需要的,我不是格劳孔,总是赞成苏格拉底的,所以我同意,智慧是快乐的,正义是善的,欲望与激情是恶的,而理念与激情是追求智慧的最好组合,爱要是苏格拉底或伯拉图的似的爱,而勇敢需要好的智慧做伴,做正义的事,不做独裁者。
但我不赞成天堂与地狱会接纳好人与坏人,灵魂也不会脱离肉体而存在,更不会不朽,而且统治者不一定是哲学家,虽然他可能不是指我们现在的哲学家,但绝对不是最有智慧的人。
现在可以说为什么要感谢他了,其实我那两天很矛盾的,一方面,我认同着物质与金钱是最好的快乐,另一方面,我又把自己放在一个不属于现在大多数人所默认的幸福之上,并把他作为一种追求。
怎么说呢,就象伯拉图在理想国所写的,我是金,银,铜的混合体,虽然这是不成立的,但是可以把他看作是一个最好的比喻,他们在我灵魂里不协调的运作。
理想国心得3000字(通用7篇)
![理想国心得3000字(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54bba79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71.png)
理想国心得3000字(通用7篇)理想国心得3000字篇1柏拉图,古希腊三大哲学家之一,出身雅典贵族家庭,年轻时师从苏格拉底,后与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共同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哲学基础。
他试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一生著作颇丰,《理想国》集中了他主要的教学思想。
他生活在雅典国家的衰落时期,混乱的局势、人与人之间的厮杀、社会流行的瘟疫、城邦之间的战争等等。
他热爱自己的国家,倾向于维护雅典的贵族奴隶制社会,随着苏格拉底在民主政权的统治下被处于极刑,他亲眼目睹了贵族政治堕落为寡头政治的现实,深感到哲学走进政治与国家的重要性。
因此,他心目中的《理想国》便随之诞生了。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设计了一幅正义之邦的图景,国家的规模适中,以站在城中高处能将全国尽收眼底、国人彼此相识为度。
在他看来,国家起源于劳动分工,因此将理想国中的公民分成了治国的领导者、防卫的武士和劳动者这三个等级,他们分别代表了智慧、勇敢和欲望三种品性。
领导者依靠自己的智慧和道德力量统治国家;武士们用忠诚和勇敢包围国家的安全;劳动者则为全国提供物质生活资料。
大家各司其职,安分守己。
每个人为了各自需要,就需要有一种聚集的集体,相互作为伙伴或助手,构成一个公共生活区,这就是城邦。
柏拉图认为,城邦的农民、工人、商人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者和推销者,他们不适合于人事国家政务的管理,与国家政治生活相应的活动都应该有适合的管理层人员来担任。
在我看来,他心目中理想的国家应该是: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应该为治理国家和捍卫国家荣誉尽心尽力。
城邦老百姓要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来供养领导人,领导人再拿出钱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
同时,柏拉图还极力提倡巩固国家的治安、国防,以及教育事业。
在“理想国与理想政治”这一篇当中,就是以苏格拉底与阿德曼托斯的辩论进行的、对于理想国家里正义本质来叙述柏拉图心目中理想国家的演化。
开始,最简单的国家就只需要四五个人分别负责生产、建筑、织布等生活必需品,但是,由于人的欲望和精力是无穷无尽的,所以就会有人愿意腾出一些空闲的时间来干些他所感兴趣的别的事情,比如做铁匠、做羊毛牛皮、进出口经商、唱歌剧、制作香水、糕点······因此,一个国家由于劳动和生产的不断扩大,所需的原材料、土地和劳动力就会越来越多,所以国家就要不断扩充领地,就需要有更加专业的人员来各司其职管理好整个国家以保持正常运作。
理想国的心得体会7篇
![理想国的心得体会7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fb525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6.png)
理想国的心得体会7篇理想国的心得体会篇1读完《理想国》一书,我深切体会到柏拉图这位古希腊大哲学家的非凡之处。
柏拉图出生于雅典的贵族家庭。
小时候从师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青年时期功成名就,和苏格拉底及亚里士多德一道成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之一。
我读这本书虽不觉得难懂,却也须认真仔细咬文嚼字方懂其中的道理。
向来哲学书不好读懂,可略懂一些却已是受益匪浅,此次我是深得这番道理了吧。
柏拉图严密的逻辑思考和精彩的论证让我佩服不已。
该书通过苏格拉底与色拉马霍斯、格劳孔、阿德曼托斯的辩论对话的形式,把自己的治国理想渗透与其中。
这种构思,不但现实出哲学家的胆略,更现实出思辨的智慧。
辩题围绕论财产与老有所福、理想国与理想政治、论定国安邦、论正义与邪恶、正义与非正义的哲学诡辩、论国民教育、论妇女的天赋以及哲学家的德行等一系列展开。
涉及的问题众多,如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与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民主问题、法律问题、宗教问题、道德问题、妇女参政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其中,关于理想国与理想政治的辩论我印象尤为深刻。
苏格拉底在辩论中首先提出了国家的起源,“国家的兴旺是这个国家的民众的生存需要,没有国家的人是不能够自给自足的,但人总是有很多欲求”,“我们群居在一起,帮来帮去,大家都能从别人身上满足各自的欲求。
于是,当这些合伙人和帮手聚居一地、同舟共济的时候,他们所形成的一个整体就可以称之为一个国家了”。
苏格拉底关于国家起源的论述为理想国的提出与设想作了铺垫。
而当缔造出一个国家,“我们似乎就要为扩展我们的疆土而费心思了。
因为原先那理想的国家的财富已经不够用了”,“如果要想得到更多的耕地和牧场,我们就会想到邻国去占有,邻国的人自然也会盘算着我们的耕地和牧场。
因为他们的欲望同样也超出了人们远离生活必须的范围”,“于是战争就发生了”。
这里,苏格拉底只用几句话就把人类为何而发动战争解释得清清楚楚,无非是人类的贪欲和国家的不理想。
理想国心得3000字(通用10篇)
![理想国心得3000字(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9c811a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99.png)
理想国心得3000字(通用10篇)理想国心得3000字篇1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都是持怀疑态度的,怀疑自己是否能看懂。
为时两个星期整整14天才看完薄薄的一本《理想国》,很久没有花这么长时间看一本书了,但收获还是挺多的。
首先,丰富了我对正义的认知。
在看此书时,我对正义的理解就是正义,无正义本身和正义的表象(暂且称为表象)之分,我们追求正义,究竟就正义本身,还是由正义所带来的荣誉、地位、权力?论及正义也仅仅是与道德和法律相联系,但《理想国》所提及的则包含更多的内容,不仅是法和道德,还涉及了智慧、节制、爱,给我以更全面的了解。
正义不单是恪守法律、公正审判;不止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还有明智的认知和判断、对本性恶的有效节制、对社会、对国家的普遍爱的等等。
我认为,理想国中的守卫者们都是正义的化身。
苏格拉底说,不能用一般人所追求的幸福去衡量比较守卫者的幸福与否及其程度。
构建一个全体幸福的国家,必须要某些公民出让自己一部分的权利、利益。
当然,守卫者也是靠公民来供养的,社会也是有回馈于他们的。
但我还是忍不住从自己的价值体系出发去评价这些守卫者,去尊敬他们,认为他们是伟大的。
这是我要反省的地方,总是用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评判别人。
此外,这本书是立足于理性的,这对于感性的我而言有莫大的帮助。
让我在看书过程中,在思考问题时,不自觉的优先运用理性思维去判断是非,再用感性的思维去感知事物的价值。
此次阅读仅有这些粗浅的理解也略感疲劳,希望下一次阅读时能给我全新的感悟。
理想国心得3000字篇2知道柏拉图的人几乎都知道《理想国》这本书,这本书不仅详细记载了古希腊的经济、政治、文化,更以对话体完整的表达了柏拉图的哲学见解和政治理想,在世界哲学史上、政治史上都是一份瑰宝。
这个学期,我用心的读完了电子杂志版的《理想国》,感觉既有启发又有异议。
看这本书,会被苏格拉底睿智、深邃的思考所折服,他的诡辩不仅教对手难以招架,也让读书的人难以跟上他飞快、机智的思维。
理想国心得体会3000字(优秀8篇)
![理想国心得体会3000字(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192733d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00.png)
理想国心得体会3000字(优秀8篇)理想国心得体会3000字篇1这本书读的差点让我抽过去,要不是我们那个操着湖南口音的普通话的.熊老师笑眯眯的给了我七八本书,而且规定每本书要写至少一千五百字的读后感,要不不给学分,我是打死都不会读这些书的,但是你看。
但是英雄气短呀,为了不重修这门课,我只能忍了。
初读这本书时,因为书中有的字句拗口,再加上哲人的思想和思维着实让人捉摸不透,便没坚持下来。
但是,在仔细读了关于柏拉图的生平以及他所生活的时代,便重读。
虽然有很多地方还是不求甚解,但是仍旧被他的一些先进思想,还有他所向往的那个理想世界,深刻震撼着了。
不得不承认柏拉图确实是朵奇葩。
柏拉图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他的老师则是与他同样举世闻名的苏格拉底。
柏拉图在西方历史上最早创立了完整的哲学体系。
他的一生致力于钻研哲学。
他的最高理想便是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
他更强调学以致用,将所学付诸实践。
之后,他更是创办了“学园”。
在讲学之余,柏拉图笔耕不辍,著书立说。
而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以对话形式所作的《理想国》·《法律篇》等。
其代表作《理想国》不仅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巨作,对西方乃至全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以苏格拉底和克法洛斯的谈话开始,在某一方面他们俩达成了共识,他们都认为,痛苦的源泉不在于年纪,而是在于人的性格及内心。
他们更认为,对于通情达理的人来说,万贯家财的最大好处便是用不着存心作假而不得已骗人便可心安理得。
接下来便提出了本书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即“什么是正义“。
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恰如其分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并且批驳和辩论了关于色拉叙马霍斯的“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为了证明正义是一种有好处的生活,在第二卷中他们继续讨论了关于正义的本质和起源的问题。
并且开始讨论怎样的正义才是城邦的正义。
认为城邦的正义与个人正义是一致的。
理想国读书笔记心得三千字.doc
![理想国读书笔记心得三千字.doc](https://img.taocdn.com/s3/m/2a626434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dd.png)
理想国读书笔记心得三千字理想国读书笔记心得三千字篇1然而这种靠家庭伦理关系维持统一整体的国家,是否真能达到柏拉图所期望的城邦幸福和正义?我个人认为按照优生原则进行婚配的举措和妇女儿童公有的设想都只是一种空想,很难实现,即使国家强制实行了,结果也不可能像柏拉图预想的那样美好。
婚配的不自由和孩子的优生问题都是违反人性的,尽管设计者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最大的善。
前面已经说到,为了让后代更优秀,统治者会秘密设计一些抽签技巧,使最不优秀的人总没有结婚的机会。
用当今的话来说,这实际上是剥夺了他们最基本的人权,如果连这一点基本人权都没有,还谈什么正义?也许柏拉图认为,为了达到整个国家的正义可以牺牲一小部分人的正义,这种通过压制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来实现整体利益的设想是否合理?况且,哪些人优秀,哪些人不优秀,虽然有一个固定的衡量标准,但错把优秀者划分入不优秀的行列,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发生的可能。
任何秘密的操纵不可能永远不被揭晓,当这些被认为最不优秀的人屡次碰壁,开始怀疑自己的运气,最终发现统治者的“秘密阴谋”之后,可想而知,一定会怒不可遏。
而这种愤怒很可能转化为最强大的造反力量,成为城邦安全与稳定的隐患。
这就存在不和谐的因素,已经与理想国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卫国者不能随心所欲的挑选自己喜欢的女子做妻子,而要接受统一分配,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人毕竟是有感情的,不像动物。
不是自己期望的,自己能喜欢吗?彼此能和谐共处吗?我们国家在某个年代,曾经也出现过组织安排的婚姻,事实证明那是荒唐的,那个年代的产物已经成为当今的笑谈。
柏拉图要让整个统治阶级都来参与妻子分配,这是不现实的。
婚姻家庭是国家这个有机体最基本的组成细胞,婚配不合理或爱情悲剧,都将对整个城邦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孩子出生后要离开生母,统一由专门的官员和保姆喂养及教育,并使父母与孩子彼此不能相认。
这样的孩子得不到母爱,也不可能得到个体的特殊照顾。
他们不知道亲情是什么,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有千千万万个父母,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父母能给予他们真正的爱。
理想国读后感3000字
![理想国读后感3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1851fcb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a.png)
理想国读后感3000字理想国读后感3000字柏拉图是西方文明的先哲和巨人,他的巨著《理想国》是西方政治哲学和教育理论的经典之作。
书中强调实现国家正义与个人灵魂的正义,重视教育的积极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理想国的3000字读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理想国读后感3000字一柏拉图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他留给了世人许多宝贵的遗产,其中,最宝贵的无疑是他的名著《理想国》。
《理想国》全书共10卷,其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关于正义问题的讨论;二,关于理想国家的构思和设想;三,关于国民及执政者的培养教育问题。
正义无疑就是《理想国》政治观点的核心观念,在《理想国》里苏格拉底刚开始讨论的就是“正义”问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柏拉图对正义有着多么强烈的憧憬与向往!他认为绝对的正义在神那里,这正好印证了对话结尾的宣言,“让我们永远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
而正义又是呢?在《理想国》中柏拉图从正义入手,又以关于正义的结论而结束。
柏拉图认为:道德与政治没有实质性的差别,正义的法则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城邦来说,都是一样的。
并且作为城邦有机体的一员,个人正义只有在城邦生活中才能充分的体现出来。
因此,他便很自然地由个人正义的探讨转向城邦正义的讨论,论证了合乎正义的城邦结构和城邦生活。
这个合乎正义的城邦就是城邦的理念。
柏拉图思想体系中的城邦的本质,可以说就是城邦现实的对立物,特别是他那个时代雅典城邦的对立物。
事实上,他的国家理念不过是现实城邦种种弊端的一种反思。
也就是说,凡是他对现实不满的地方,在他的理想国中就会有相反的构思。
他在关于正义的讨论中,强调了国家领袖人才并非是凭出身和财富的世袭人才,其决定性标准是一定的知识和品德,关于“正义”的讨论虽然苏格拉底和斯拉希马库在第一卷中结束,老苏把斯拉希马库问得汗如下,这位可怜的智者毫无反抗之力地被自称无知的老苏引入了层层设置的盘问之中,最后无可幸免地落入了老苏的圈套,不得不勉强承认——“正义是美德和智慧的一部分,而不义是罪恶和无知的表现”。
《理想国》读书心得15篇
![《理想国》读书心得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9d3526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c.png)
《理想国》读书心得15篇《理想国》读书心得1今天终于把柏拉图的《理想国》读完了。
读《理想国》是一个煎熬的过程,读的过程中几次想要放弃但最终还是硬着头皮把它啃了下来。
然而,虽说是啃完了,但又确实说不出有什么体会或收获来。
于是,想象如果十几年前遇到这本书,情况应该不一样吧。
那时的我,读《圣经》,读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列宁的《国家与革命》,读共五册的《毛选》,甚至还搜罗背诵元首的语录。
当时的我相信一定有一把理想世界的金钥匙,相信理想中的美好社会是可能实现的,相信人生应当奉献给“人类最庄严的事业”。
十几岁时的我,曾经完全依据自己的思考而产生了国家管理一切社会生活,儿童公有是可以是解决诸多现实问题的想法。
如今看来,倒是于柏拉图不谋而合。
如果十年前看到柏拉图的《理想国》,想必会有如获至宝之感,进而奉为圭臬吧。
然而,现在的我依然是曾读过《1984》、《动物庄园》、《美丽新世界》,以及看其他该看或不该看的书的.我了,已经是经过大学理性训练的我了,已经是不会相信为着某个美好理想,凭着一腔热血就能够将天堂带入人间而不是使人间堕入地狱的我了。
希望建设想象中的美好未来,而牺牲当下的幸福是不理性的。
想建设人间天堂的,没有不造就人间地狱的。
没有彼岸的乌托邦世界,并且不应幻想通过努力可以实现那个所谓的人间天堂,相信理性而非热情,这是这十多年的读书学习给我带来的改变与财富。
带着强大偏见读《理想国》的过程,正是幸福地体验这种美好财富的过程。
《理想国》读书心得2首先我觉得我对柏拉图所向往创造的理想国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是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可以达到完全公正的。
其次,阅读苏格拉底与其他哲学家的对辩,“满足”了我对人与人之间那种纯理论交流的愿望,即只专注于你本身表达的语言思想内容,而非其他。
举个例子,就拿我读的另外一本小说《局外人》来说,其主人公默尔索因意外杀人而上法庭审判,法官及陪审团并没有把审判的重点放在默尔索是故意杀人还是误杀这一法律责任上,而是以其道德为标准去审判他,最后因其在他母亲葬礼上没有哭泣为由,给默尔索判了死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理想国有感3000字
一杯的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美好的心灵。
《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
在柏拉图的哲学观中,哲学与政治间是存在一种服务关系,那么一旦解除了哲学与政治间的服务关系,将哲学从政治的奴役中解放出来,让人们能够为哲学而哲学,哲学的境况又会怎样
在《理想国》里苏格拉底刚开始讨论的话题就是“正义”问题。
正义真的是一个很难解答的问题,有时想与其长期的在屋里思索理念上的正义还不如做一件正义的事,为一些不公发发自己的声音来的更为实际。
也许这是浮躁也许这也是心虚,因为正义千百年来许多人都未明白,仿佛自己能恍然若悟的几率也很小。
但我却相信自己和柏拉图一样,对正义有着强烈的憧憬与向往!可他认为绝对的正义在神那里,作为一个唯心主义者这是一个很好的答案。
而对于自己甚至对于整代中国人来说缺乏信仰总是让我们有时候焦虑、孤寂、无所适从,不知未来、过去,甚至不明白现在。
柏拉图最后说“让我们永远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
我很喜欢,也许理解不同但真的很喜欢因为有了自己别样的感触。
柏拉图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学家也是一位哲学家,其哲学智慧尽管没有专门的哲学专著,但却几乎体现在他的每部著作当中。
不论是从早期的《理想国》,过渡阶段的《政治家》还是思想有了较大转变的《法律篇》,都闪耀着西方哲人的智慧之光。
在哲学上,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唯心主义,成为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始祖。
他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在阅读《理想国》这本书时,柏拉图的一个主导的观念及其对话的起点就是:理念本身是实在的,感知、具象与经验的都是虚幻的。
比如说,在书中就柏拉图与大家辩论的缘起正义而言,什么是正义苏格拉底的对手给出了正义的多种解答,诸如传统的仰或当时流行的:正义是有话实说、欠债还钱、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帮助朋友,伤害敌人等,这些都是正义的具体事例,正如现在问我们一样我们总会回答成正义的人或正义的事。
因为他认为真正的知识是理念,不是存在于客观可见的物体之中的。
而其哲学观点可以简单的总结为认为理念是事物的永恒不变的“范型”,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意识之外的实体。
感性的具体事物是不真实的,它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
这些都在《理想国》的正义论与洞穴理论部分得到了很好的阐释。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他的理论是典型的唯心主义,但作为一个智者与先驱他建立了以理
念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一个人的哲学观对其理论有着很大的影响,其理论也随处可以看到其哲学观。
在《理想国》里柏拉图的这种理念说对其在辩论中思维的展开、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是这本书对话的起点也是其中的一个主导观念。
在看这本书时我常想起中国的哲学问题,想起另一位的哲学大师王阳明,也许他们观点什么的相关的真的很少,也许唯一的关联就是他们都被称作唯心主义,而唯心主义在过去思维里,在我们从小被教导或明或暗的教导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时,我们对唯心主义也许不是厌恶反对但至少也退而远之,不敢亲近,就如王阳明大家很多人也许只知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句话。
这句话充满了诗意与人生很难理解的韵味,可这句话也是我们在哲学上所批判的。
而真正的进一步知道王阳明是余秋雨的书里提到了这位老乡,这位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专门派人为其守墓,有个日本将军甚至有个腰牌上写道“一生俯首拜阳明”,读到后我深深的触动了,觉得如此对一个厉害的人物在我们厚厚的课本里竟然没有提过,自己也知之甚少。
后来也大概了解了一下王阳明,明白了其伟大,尽管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但这不能阻止我们去欣赏他的伟大。
在近代的中国哲学里我们真正的几乎全是辩证唯物主
义哲学观,而历史上世界上真正伟大的哲学家大都是唯心主义的,如苏格拉底、柏拉图、黑格尔、康德等,也许敢于和自己心灵对话的人,能和一些虚无的只靠感知存在的东西达到心灵交汇这样的人总是特别敏感与聪慧的吧。
读《理想国》常常感觉之间隔了很多东西,无法理解柏拉图的一些想法,也许除了自己的浅陋知识之外也许我们真的很难在心底里和一个唯心主义者想法一致,能理解其心底的独特感悟,对生命对生活的一点涟漪泛起的独特波痕。
我认为,哲学就是教你“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是最重要的一门学问。
而对于正确的理解我们似乎与许多的东西一样与世界相隔了太多东西,缺乏共同的理解,我们中国人太不擅长弄清什么是正确的方法什么是正确的事所以才会出现近年来中国哲学的衰落,学哲学似乎也成为别人的笑柄而不是聪慧的象征。
在刚看到的最新的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好感度排名中,中国位于倒数第八仅仅先于俄罗斯、伊拉克、伊朗等国家。
在9月28日,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教师节、美国加州的教师节、马来西亚的教师节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教师节的日子里,我们这个自称为儒家发源地的国家,很少有人知道这一天皆为孔子诞辰日。
我是一个思维能跑很远的人,凭着自己一时的文字欲,写了这些东西,也许这些东西太偏离了《理想国》,但仔细一想却也紧紧相关。
哲学指引我们前行,而大多数时候我们
仿佛迷了路,正如目前自己在刚刚来到这个学校,这个陌生的研究生生活也有迷路的感觉,但有时迷途知返也是好的。
在柏拉图看来,只有哲学家可以从可见的世界上升到可知的世界里去的,智者可以透过影像发现实在的“自在之美”。
柏拉图写到他“懂得区分美的自身与美的事物,既不把分享者当作美自身,也不会把美自身当作美的事物。
”哲学家拥有智慧来界定正义、美善才能把城邦治理好的,一般的百姓、士兵等只拥有勇敢、节制等,并不具备发现真实的理念世界的能力。
因此哲学家就拥有了自己的道义与责任,需要关心与维护其他公民的主张也是公正的。
就如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是一个美好的寓言,正如理想国的名称一样,脱离了许多东西,过滤了众多现实的羁绊,实现起来充满了理想的味道还是多些。
正如在书中柏拉图不时的体现出对幸福、快乐的理解,及其理性主义世界观和幸福论一样有时候想起来总是那么具有不确定性,甚至带有一些脱离了实际的虚无气息。
我认为全书最抽象、最难理解、也最有“哲学味”的部分,就是关于洞穴理论的部分。
苏格拉底把洞穴囚室比喻可见世界,把火光比喻太阳的能力,并把人从地穴到上面世界并在上面世界看见东西的过程和灵魂从可见世界上升到可知世界的上升过程联系起来,得出下述结论:善的理念,是一切事物中一切正确者和美者的原因就是可见世界中的创
造光和光源者,在可知世界中它本身就是真理和理性的决定性源泉。
读后感
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800字
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