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课件(26张PPT)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课件(26张PPT)

2008,我们走向世界;2008,我们走向和平。

一、科技名著

作者 著作 价值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宋应星 《天工开物》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徐光启 《农政全书》农业百科全书,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这场战争“使德国耗费了1500亿马克的财富,近200 万德国人葬身战场,连同被俘受伤的共达750万人,约占 全德人口的六分之一,损失惨重。1918年德国的民用工 业生产下降57%,农业收成减少50%,经济濒临崩溃”。
一战爆发后的90周年举办了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会
“来自全球二百零二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告诉我们,运动超越 了 国家、政治、宗教和语言的界线,将我们团结在一起。我们需要 和平,我们需要容忍,我们需要友爱。”
双方转入阵地战。
1916年2月-12月法德展 开的一场会战。双方投入 兵力100万伤亡70万.被称 为“凡尔登绞肉机”或 “屠宰场”和“地狱”。
4、1917年美国参战
5、1917年中国参战
相关链接1: 中新社巴黎(2002年)三月二十九日电(记者蔚中):
正当法国华侨华人准备在清明节前举行盛大公祭仪式, 凭吊客死异乡的一战华工先烈时,法国拉罗舍尔市传来 消息:法国最后一位“一战华工”朱桂生,仙逝于拉罗 舍尔市的家中,享年一百零六岁。
他们承担了大量困苦之劳役,例如清除道路、修筑工 事营房、装卸船只、制造枪弹、在野战医院救护伤员、甚 至掩埋阵亡士兵和扫雷等。为英法在一战中取胜,立下汗 马功劳。
1917年8月14日,段琪瑞政府决定参加第一次世界大 战,正式对德奥宣战后,在法华工的一部分便持枪上阵, 作为士兵直接在前线参加战斗。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完整版)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完整版)

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
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
分割世界。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

斗争实质:争夺殖民地,争夺霸权。
矛盾表现: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
三大矛盾、两大集团形成示意图:
突尼斯问题


普法战争后果

争夺欧洲霸主



德 英 同
世界霸权 、殖民地问题




争夺巴尔干半岛

一战中德军的重炮
1916年)
战略主动权 转移到协约 国一方
第三阶段 美国参加对德作战
(1917— 中国等参加协约国作战俄国
1918年) 退出大战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一战以同盟 国的失败而 告终
小结:一战爆发的原因
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帝国主义 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
(根本原因)
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和 三国同盟:德、意、奥
出现这种情况 又会产生什么?
帝国主义 国家出现 矛盾会激烈 争夺殖民地
德国想要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
什么? 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
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
求阳光下的地盘。我们不能容
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
德国要求重新分
向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
割世界,要求获 得更多的殖民地
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 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忍任何
1939年9月1日, 德国利用闪电战入 侵波兰,两天后, 英国与法国对德国 宣战。这标志着第 二次世界大战的正 式开始。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9月5日, 美国发表《中立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1940年,德国发动“闪电”攻势。(4月9日攻占丹麦和挪威,5月 10日攻占荷兰、比利时、卢森堡、随后进攻法国。) 1940年5月10日,德军决定采用"曼斯坦因计划"完成了对丹麦、挪 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波兰、法国等西欧国家的侵略。 为了接着征服苏联,希特勒策划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在 1940年9月7日柏林签定完毕。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向英法宣战,战火烧到了地中海和非洲。 1940年6月22日,6月,德发起总攻,法国投降。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训令(海狮计划)。 1940年8月,德国航空兵开始对英国城市进行密集突击。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课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课件

突尼斯问题
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意 (1)普林·西普的行为对塞尔维亚来说是维护民族独立的爱国主义行为;
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这粒火星是( )
法国:争做欧洲大陆的霸主。
1882 1882 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
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帝国主义战争。 美国:捞取战利品,瓜分殖民利益。
第一次世界大战
学习目标
1、知道“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军事 集团,认识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2、了解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 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一战给人类社会带 来的巨大灾难,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4、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和性质,体会战争的残酷。
1904
4、萨拉热窝事件,引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法国:争做欧洲大陆的霸主。
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
同 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到协约国集团一方作战。
盟 德 世界市场 、殖民地、制海权 6、自19世纪以来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和对世界的支配地位受到了真正的挑战和动摇,开始于(

A.
国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与所占殖民地面积不成比例。
美国获得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
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
2、了解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1879
1907

1892

1907
协 约 国
巴尔干问题


1907年英俄签定协约
1879年德奥签定 同盟条约
英国制造 的“无畏

(完整版)第一次世界大战.ppt

(完整版)第一次世界大战.ppt

英德两国的矛盾
二、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
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就其 实质而言,说明了帝国主义重新
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组成国
三国同盟:德、奥、意(德国为核心)
(核心国) 三国协约:英、法、俄(英国为核心)
性质
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影响
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 界大战一触即发。
光下的地盘。”
结合课本思考:当时欧洲有关国家有 哪些利益要求?
压制法国,防止其崛起复仇,维护欧陆霸主地位
A德
重新瓜分世界,夺取世界殖民地
B 法: 复仇,夺回欧洲霸权。 C 英: 维护霸权、殖民地,维持欧陆均势 D 俄: 争夺巴尔干地区 E 奥匈:视巴尔干地区为其势力范围 F 巴尔干国家:反对外来奴役,争取独立
第一次世 界大战的导火
线是什么?
萨拉热窝事件
奥匈帝国皇储
斐迪南大公
奥匈帝国皇帝 佛兰茨•约瑟夫
刺杀斐迪南大公的爱国青年普林西比
普林西比在萨拉热窝刺杀斐迪南 大公后被捕。
当枪弹打穿斐迪南的脖 颈和他妻子腹部的时候, 随着两股鲜血的喷出,一 场把全世界都卷入的战争 开始了。
一、大战的爆发
说明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 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后起 的美国、德国赶上并超过了英法老牌国 家。这种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各国的实 力对比发生了变化。与实力对比变化相 反,各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 占有状况未变,是按旧的力量对比划分 的。这样矛盾就产生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那么: 欧洲的哪里是战争一触即发的“火药桶” 为什么? 巴尔干半岛
是什么事件起了这种“火星”的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26张PPT)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26张PPT)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7—1918.11)
背景: 根本原因: 导火线: 爆发: 交战双方: 规模: 战役:
结束:
性质: 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 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 家美、德、俄、日、英、法等,相继进 入帝国主义阶段。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交 同盟国: 德国 、 奥匈帝国 等。 俄 ,塞尔维亚等 战 协约国: 英 、 法 、 (为了自身利益,望风使舵, 意大利 双 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方 美国 、中国加入(1917年)
(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1.“一战”前期美国保持中立的目的是: 等待瓜分世界的时机。 2.“一战”后期美国参战的原因是: 争夺世界霸权。 (1917年11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建立苏维埃政权,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 年 背景: 根本原因: 导火线: 。(
月—— . 年
年 月)
月)
爆发(开始标志) :

月,

宣战。
规模:1)战场主要集中在 .后扩大到 、 和 。 交战双方: —— 。 2)新式武器飞机、坦克、毒气 。 3)先后有 个国家卷入战争。 (形容战争 战役(转折): 年的 战役,被称为“ ”。 的残酷性) (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结束: 年 月, 投降,以 的失败而告终。 性质: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 (依据是: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影响: 。
第一次世界大战
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1914.6.28) (导入框)(人物: 帝国王位继承人 夫妇)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课件(18张PPT)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课件(18张PPT)

马恩河之战 1914年9月初,德军同英法联军在巴黎北部 马恩河附近进行第一次大会战。双方沿着马恩河200公里的 战线上摆开阵势,进行了无数次短兵相接的战斗。参加这 一战役的双方军队超过150万人。经过5天的散兵战、白刃 战,伤亡各有25万人。德军防线被英法联军切断,两个集 团军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被迫后撤。双方开始构筑防御 工事,转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德皇在大战开始时,曾得 意洋洋地对士兵说:“叶落之前,你们就会返回故乡了。 ”可是马恩河战役后,德军参谋总长毛奇向他报告说:“ 陛下,我们输掉了战争”马恩河之战,使德军想一举攻占 法国的计划成了泡影。
俄国十月革命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帝国 主义经济封锁和包围下,苏联积极在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上进行探索,虽然有过许多 不足和挫折,但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基本上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在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 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起 来,亚非的民族民主运动也蓬勃发展。各 国共产党纷纷建立,并成立了共产国际, 各国共产党成为共产国际的支部。
坚持从利国利民出发并一再敦促,终于使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答应先译《几何原本》一书(利玛窦口述,徐光启笔译)。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北京城 学生概括明北京城的特点。(指导学生归纳紫禁城内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的基础上,认识到其中包含着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思想。)

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公里。
十月革命
苏联十月革命 节阅兵式
让我们共同呼吁和平,共同反对 战争,共同放飞美丽的和平鸽吧!

一、科技名著

作者 著作 价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优秀课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优秀课件

英国第一:3000多万平方公里 法国第二:1200多万平方公里 1913年殖民地面积位次 德国第三:259万平方公里 意大利第四、美国第五
材料二: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占据殖民地形势图
英国第一:3000多万平方公里 法国第二:1200多万平方公里 1913年殖民地面积位次 德国第三:259万平方公里 意大利第四、美国第五
D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2.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
不平衡产生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A
A.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加剧
B.美德超过英法
C.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D.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最主要矛盾
D 3.下列哪项不是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因素
A.美国参加对德作战 B.俄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2)一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 洲的优势地位,美国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是这两个 大国开始崛起的重要标志。(削弱欧洲,美俄崛起)
(3)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 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殖民地民族觉醒) (4)战后形成新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5、启示和教训
德国、俄国、英国、法国参战
意大利参战
(加入协约国)
三、一战的过程(1914—1918年)
第一阶段:1914年 马恩河战役 第二阶段:1916年 凡尔登战役(绞肉机 转折点)
索姆河战役(坦克参战) 第三阶段:1917年 美国参战,俄国退战
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同盟国战败
四、一战的性质和影响
1.反对战争,维护和平。
2.加强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以和平方式解决 国际争端。
3.反对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恐怖主义。

第25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21张PPT)

第25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21张PPT)

时间轴
考点梳理
课内练习
第25课时┃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根据材料“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
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 可以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法国、德国 等欧洲国家的经济实力。
时间轴
考点梳理
课内练习
第25课时┃第一次世界大战
4.[2016•黄冈]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波刺杀 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这就是著名的萨拉
量,而且促进了东欧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 觉醒;战争后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 个社会主义国家。战争也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战争的残 酷,和平观念深入人心。
时间轴
考点梳理
课内练习
第25课时┃第一次世界大战
7.启示和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必须坚决反 对战争。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必须坚决反 对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热爱和平,远离战争。
第25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时 间 轴
时间轴
考点梳理
课内练习
第25课时┃第一次世界大战
考 点 梳 理
角度一 一战双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形成的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帝国主义国家政治
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改变现状, 重新瓜分世界、获得更多的殖民地,这样就危及了老牌资本主 义国家(英、法)的利益,造成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尖锐。 为了在这场斗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相继结成
干材料描述的就是这一战役的惨景。
时间轴
考点梳理
课内练习
第25课时┃第一次世界大战
3.[2016•娄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 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 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民族关系、宗教信仰复杂: 历史上阿拉伯人、罗马人、土 耳其人都曾征服过那里,形成 了多民族、多宗教、多种族杂 居的现象,矛盾重重。
3、自然资源丰富
2、进程
反映实质: (1)开始:1914年7月28日,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 列强之间的关系以 俄、法、英迅即卷入战争,一 自身利益为转移。 战全面爆发。
沙皇俄国们所占据的地方,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 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 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基尔生《变化世界中美国的困境》
(3)美国和俄国开始崛起;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 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何启示?
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
世界之牛耳。沿着盛及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
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 生产损失严重。
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经济困 境。
(2)国际格局改变:削弱了欧洲的力量,动摇了欧洲的 世界优势地位。
美国获得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大战结束时,全世 界进出口总额减少了40%,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却猛烈 扩大••••••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世 界黄金储备的40%在美国手中。
3.乔冠华是个从不设防的人,他能够 在国际 舞台上 叱咤风 云,却 无法应 对政治 生活中 的阴谋 和陷阱 ,最后 付出的 宝贵的 生命为 代价。
4.国庆假日是人们休闲的大好机会, 那段时 间里, 我市解 放路上 到处都 是游玩 购物的 人,直 到深夜 ,大街 上还是 不绝如 缕,热 闹极了
5.高中语文学习一定要多读多思多积 累,只 有打好 基础, 才能实 现自己 高远的 目标; 如果毫 无知识 储备, 在激烈 的竞争 中,只 能是铩 羽而归
(2)交战双方: 同盟国集团:德、奥匈、 意 、奥斯曼土耳其
协约国集团:英、法、意俄、 塞、比、日、美、中等国
(3)欧洲三条战线:西线、东线东、线南:线波罗的
海南岸至罗马 尼亚 俄←→德奥匈
3、三个阶段
(1)马恩河战役
时间:1914年9月 交战双方:英法联军→德军 结果:德军“速战速决” 战 略破产,之后西线进入相持阶 段。
欧洲
亚洲(中国等)
太平洋(美国等)
欧洲是主战场 非洲
福煦车厢
福煦是第一次 世界大战后期的 协约国联军总司 令。 1918年11月 11日,福煦代表 协约国与德国代 表在法国东北部 贡比涅森林雷道 车站的福煦车厢 里签订停战协定 ,宣告第一次世 界大战结束。
各主要参战国的参战目的
德国:抢占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英国:确保霸主地位,掠夺更多殖民地。 法国:争做欧洲大陆的霸主。 美国:捞取战利品,瓜分殖民利益。 塞尔维亚:争取民族独立。
超过15亿
害大
(1)“一战”是规模空前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物质损失和人
力伤亡等沉重灾难,客观上促进科技发展。
英国制造的“无畏舰”
它是 当时世界 上威力最 大的战舰。 英国制造 无畏舰 12艘, 超过了德 国的9艘。
德军U35和U42潜水艇
法军150毫米口径加农炮榴炮弹
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 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到大战末时,欧洲的控制 已明显削弱,而且正在各地受到挑战。
1、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
D 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粒火星是( )
A.涂油子弹事件
B.国会纵火事件
C.波士顿倾茶事件 D.萨拉热窝事件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世界人民深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
酷性。请你指出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

A.萨拉托加战役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在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下,欧洲主要国 家的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 衡。 两大军事集团: 1882年组成的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 利)和20世纪初建立的三国协约(英、法、俄)。
①三国同盟的形成 (1882年)


德(核心)
8. 本 文 以 叙 述为铺 垫,以 议论为 主体。 其叙事 以作者 陆续了 解七门 堰历史 的过程 为线索 ,
9.语 言 简 洁 , 叙事 清楚; 其议论 ,则联 系汉初 宗室王 族作横 向和纵 向的比 较,借 题发挥 ,以此 阐述自 己的思 想观点 。
10.“ 静 ” 是 中 国茶 道修习 的必由 途径。 老子说 :“至 虚极, 守静笃 ,万物 并作, 吾以观 其复。 ”庄子 说:“ 水静则 明烛须 眉,平 中准, 大匠取 法焉。 ”老子 和庄子 所启示 的“虚 静观复 法”是 人们明 心见性 ,洞察 自然, 反观自 我,体 悟道德 的无上 妙法。 道家的 “虚静 观复法 ”在中 国的茶 道中演 化为“ 茶须静 品”的 理论和 实践
影响
欧洲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 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 成一支‘火药桶’,只等 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巴尔干半岛
(4)、一战爆发导火索: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
事件(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
大公被塞尔维亚族 刺杀)
我们要消灭 祖国的敌人!
巴尔干为什么成为争夺的焦点?
1.地理位置:巴尔干半岛 位于欧洲东南部,地处欧、 亚、非三洲的交会处,控 制着黑海和地中海的门户, 战略地位重要
11.“ 怡 ” 有 和 悦愉 快之意 。中国 茶道雅 俗共赏 ,不拘 一格。 一方面 ,突出 体现了 道家“ 自恣以 适己” 的随意 性,同 时,不 同地位 、信仰 和文化 层次的 人对茶 道有不 同的追 求。王 公贵族 讲茶道 ,意在 炫耀权 贵,附 庸风雅 ;
12.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 因素的 整合。 整合的 模式是 以华夏 文明为 核心, 核心向 周围扩 散,周 围向核 心趋同 ,核心 与周围 互相补 充、互 相吸收 、互相 融合。 汉族和 汉族以 外的少 数民族 ,都为 中华文 明作出 了重要 的贡献 。
B.阿亚库巧战役
D
C.滑铁卢战役
D.凡尔登战役
C 3、下列有关一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源在于萨拉热窝事件
B.中国参加同盟国一方作战
C.战场上使用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
D.正义的一方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5、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意大利加入同盟国集团;而第一次世
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到协约国集团一方作战。这反映的
1879年签定 同盟条约
奥 匈
1882年加入
②三国协约的形成(190
7年)
1907年 英俄协 约
英国(核
俄 国
心)
1904年
英法协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
目的
重新瓜分世界
组成国 (核心国)
三国同盟(1882年):德、奥、意(德国为核心)
三国协约(1907年):英、法、俄(英国为核心)
性质
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1、战争给人类带来灾
难,要珍爱和平,反 对战争。
2、用和平的方式解决 国际争端。
阵亡者的墓地遍布欧洲大陆
3、科技是把双刃剑, 要趋利避害。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 政治发展不平衡
同盟国
帝国主义列强争霸
协约国
萨拉热窝 导火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
事件
1914—1918
转折
凡尔登战役 1916
影响
人类的灾难
中考链接
4、性质: 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 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非正义、规模空前的帝国 主义战争。
5、影响
持续时
间长 战争历时 4年零3个多月(涉1及91国4.7家.28—1918.11.11)
参战国家 战争范围 卷入人口
31个(协约国2多7个,同波盟及国范4个)
14个国家的400造万成平危方千围米广以上土地
6.我们学生都应该懂得:发展自己的 智力, 必须与 培养自 己的非 智力因 素结合 起来, 因为二 者是休 戚相关 ,紧密 相连的
7. 从 文 中 反 映的信 息来看 ,汉初 四分天 下是按 功论封 ,这个 功主要 是征伐 平定之 功,而 刘信在 这方面 功小, 所以只 封得列 侯。但 作者却 从“七 门三堰 ”对后 世吏治 的启迪 和警示 上提出 了以是 否惠泽 人民为 尺度的 功劳观 ,这是 难能可 贵的。
巴黎
(2)凡尔登战役 ———一战中最惨烈的战役和转折点
“地狱、屠宰场、绞肉机”
时间:1916年2---12月
交战双方: 法→德
概况:德出动飞机.飞艇.毒气弹.
伤亡:70多万(“凡尔登绞肉机”)
结果:德国失败,战略主动权转移 到协约国一方。
凡尔登
巴黎 碾碎法国的磨盘。“让法国人把血流干!”
(3)1917年,美国、中国、巴西参战,加强协约国的 力量,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加速战争的结束。1918 年,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宣告结束。
D 实质问题是( )
A.意大利反复无常,不讲信誉 B.协约国方面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 C.协约国集团一开始就稳操胜券 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一切以利益为前提
1.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显示着一个人的 语言水 平,更 体现着 一个人 的自信 、智慧 和风度 。
2.尽管美、印、巴三者关系何其暧昧 ,但是 美国和 印度走 向军事 合作的 态度相 当明朗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