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配色中的墨层厚度控制方法的研究

合集下载

如何控制丝印油墨的膜厚和颜色深浅

如何控制丝印油墨的膜厚和颜色深浅

如何控制丝印油墨的膜厚和颜色深浅在印刷行业中,丝印工艺一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艺。

丝印油墨的膜厚和颜色深浅控制对于印刷品的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介绍如何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控制丝印油墨的膜厚和颜色深浅,以保证印刷品的质量。

一、调整印版表面丝印油墨的膜厚和颜色深浅与印版表面的粗糙度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当印版表面越光滑时,丝印油墨的膜厚会越薄,颜色深浅会越浅。

因此,如果您想要减少丝印油墨的膜厚和颜色深浅,可以通过修改印版表面来实现这一目标。

可以通过使用一些特殊的处理技术来使得印版表面更加光滑,以便更好地控制丝印油墨的膜厚和颜色深浅。

二、控制油墨的流动性油墨的流动性是影响丝印油墨膜厚和颜色深浅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当油墨的流动性更大时,膜厚会变得更厚,颜色深浅也会更深。

因此,如果你想要降低丝印油墨的膜厚和颜色深浅,你也可以通过降低油墨的流动性来实现这一目标。

有一些特殊的润滑剂可以被添加到油墨中,以帮助减少油墨的流动性。

三、调整油墨的颜料浓度另一种控制丝印油墨的颜色深浅的方法是调节油墨中颜料的浓度。

高浓度的颜料会使印刷品的颜色更加深色,低浓度的颜料会产生浅色。

因此,通过合理调整颜料的浓度,可以很好地控制丝印油墨的颜色深浅。

这种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的印刷需求和印刷机器来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四、注意油墨的打印速度最后,对丝印油墨的膜厚和颜色深浅的控制还需要注意油墨的打印速度。

如果油墨的打印速度过快,膜厚和颜色深浅可能会偏大。

因此,在印刷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油墨的打印速度,以确保控制丝印油墨的膜厚和颜色深浅.综上所述,通过调整印版表面、控制油墨的流动性、调整油墨的颜料浓度以及注意油墨的打印速度,可以很好地控制丝印油墨的膜厚和颜色深浅。

这些方法都可以很好地适应不同的印刷需求和印刷工艺,对于提升印刷品的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涂装处理中的涂层厚度控制技术

涂装处理中的涂层厚度控制技术

涂装处理中的涂层厚度控制技术涂层厚度是涂装处理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涂层的维护、保护、装饰及使用寿命等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控制涂层厚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涂装处理中存在众多的涂层厚度控制技术,本文将就其进行探讨。

一、采用传统的刮涂法控制涂层厚度刮涂法是一种传统的涂装处理技术,其涂层厚度主要由涂料的干燥时间、涂装件表面的多少和涂刀的压力等因素决定。

方案可能会采用手动操作或机械运作,其优点是使用方便,便于控制。

然而,在涂刮过程中,因为刮涂次数的增加或刮涂压力的增大,难免会出现涂层厚度不均匀的情况出现,涂层厚度较大的最厚点(最高点)和涂层厚度较小的最薄点(最低点)也会发生。

因此,采用传统刮涂法进行涂层厚度控制存在着先天的不足之处。

二、采用自动喷涂技术精确控制涂层厚度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涂层的提质升级,自动喷涂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涂装领域。

该技术通过自动控制涂料的涂布量,可以达到涂层厚度控制的重要目的。

自动喷涂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有以下优点:1、涂层厚度的高度可控性。

自动喷涂机通过计算涂布量和喷漆时间等参数,可以在保证涂层厚度同时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资源浪费的效果。

2、涂层厚度的均匀性。

在快速喷涂的过程中,自动喷涂器能够快速自我调整来消除由机械振动和涂料的自然散布等因素造成的厚度不均匀的现象。

3、涂层厚度的稳定性。

由于自动喷涂技术对其参数的审核和控制较为严格,可以保证每种涂料涂刷在不同的物体上都能保持一定的厚度均匀性和涂层厚度稳定性。

但是,自动喷涂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在处理深曲面物体时,喷涂机具有盲区,很难做到全面均匀的喷涂。

此外,当涂料粘度过高,或使用时间过长时,自动喷涂机的雾化器及喷头等部件可能会出现堵塞现象,导致涂层厚度骤然变化。

三、采用高精度喷涂技术控制涂层厚度高精度喷涂技术是在自动喷涂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升级而来的。

该技术可通过现代控制系统来进行准确地计算和控制喷涂量,并可在不同的物体表面实现均匀、稳定、精确及高速喷涂涂层。

如何正确掌控柔性版印刷水性油墨墨膜的厚度

如何正确掌控柔性版印刷水性油墨墨膜的厚度

如何正确掌控柔性版印刷水性油墨墨膜的厚度在我国大家对于印刷品的要求是:油膜越厚,色彩越鲜艳越好!但在实际印刷中,这样的印刷品,不仅要求油墨的质量好而且要求印刷技术及印刷设备都比较高。

首先,从水性油墨自身的质量,要求油墨含色量高,连接料含量高,也就是说水性油墨既要固含量高又要流动性好。

其次,水性油墨中所含的水的表面张力比较大,造成水性油墨的转印性差,如果油墨的含色量高、连接料含量也高,水性油墨的粘度相对来说就大,油墨黏度大,传墨辊上的油墨不易打均匀,并且容易堆在印版上,这样容易引起“起纸、拉毛”等现象,如果是印刷编织袋,容易卷袋子,无法印刷;如果水性油墨过稀,会造成印刷网点模糊、扩大,这样也影响印刷质量,所以调整好水性油墨印刷的粘度,也是水性油墨印刷成败的关键。

再次,水性油墨印刷墨膜越厚,需要印刷机的烘干系统要好,印刷速度不能过高。

所以水性油墨印刷质量与多种因素有关,要求大家正确评价水性油墨的印刷质量。

丝网印刷中墨层控制应该考虑的因素

丝网印刷中墨层控制应该考虑的因素

丝网印刷中墨层控制应该考虑的因素在没有开始和大家探讨墨层如何控制之前,我们应该首先回顾一下我们以往在印刷中出现的一些问题:1、印刷色块时颜色有深有浅。

2、网目调印刷时网点扩大(有龟纹现象)。

3、批量印刷时颜色的差异变化。

这些问题严重时会影响到生产进度和批量退货,为我们的工作正常化带来了不便。

那么怎样来控制和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是值得我们网印工作者探讨的问题,以下是我们在印刷中应该了解的变量。

一、分析理论透墨量:分析丝网透墨量有两种方法,一为计算丝网理论透墨量,二为实际印刷透墨量。

计算理论透墨量有以下公式:开孔率为:L丝网厚度为:D理论透墨量为:M=L×D÷100%以上公式只是理论上的计算丝网透墨量方法,一旦运用到实践印刷中,数据会有发生变化,但是成正比。

我们来看以下因素:1、丝网的目数(直接决定到孔宽及开孔率)。

丝网的目数越高,孔宽越小,开孔率随之降低,例如:355目丝网孔宽为31μm,开孔率为26%,理论透墨量为14.3cm3/m2。

305目丝网孔宽为45μm,开孔率为35%理论透墨量为16.3cm3/m2。

2、丝网的线径(直接影响到网厚、开孔率、网孔大小)。

是指未编织的线径的直径,编织后的线径会变成椭圆形。

将会影响到网孔的大小。

同等目数的丝网线径不同,也将影响到开孔大小和开孔率。

例如:305目丝网线径31um开孔率为35%,孔宽为49um,网厚为49um,理论透墨量为17。

2cm3/m2。

305目丝网线径34um开孔率为29.6%,孔宽为45um,网厚为55um,理论透墨量为16。

3cm3/m2。

305目丝网线径40um开孔率为20。

1%,孔宽为37um,网厚为65um理论透墨量为13cm3/m2。

3、丝网的厚度(直接影响墨层)。

我们可以把绷制好的网版用测厚仪来检测其丝网厚度。

由于各个厂家生产的丝网都有自己的织造工艺,经、纬线的弯曲程度不一样,弯曲程度越大丝网会变的更薄,反之则大。

印前制版质量和色彩的控制技巧

印前制版质量和色彩的控制技巧

印前制版质量和色彩的控制技巧文章来源于【昆明创新印刷/】通常墨膜厚度在1.0um左右,再增加墨膜厚度,密度也不会增加。

在亮调区,网点百分比的细小变化对色调的影响较小,昆明创新印刷厂眼睛不易察觉;在暗调区,网点百分比的细微变化,都会引起色调显着变化。

而准确再现灰平衡是彩色印刷的基础,油墨本身的不理想,显然给色彩的准确再现带来一定难题。

而墨膜厚度除了受油墨,纸张性质制约外,还受印刷前提,环境因素的影响。

色差主要来源三个方面。

一、网点变化印前制版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印刷品质量,在制版过程中,造成色差的原因是相称多的,昆明彩页印刷这里只对利用胶印作为色还原手段时,对影响颜色质量的几大因素做一个先容。

色彩复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质量。

油墨叠印所能再现的颜色范围(色域),是所有色域中最小的。

昆明画册印刷在光学密度值小的一端,网点面积的增大对色调密度的影响远比光学密度值大的一端小得多。

印刷时,需选择色域大的油墨,色域越大,彩色信息损失得越小,彩色再现的忠实度越高。

昆明名片印刷理想的三原色油墨按等比例混合,能产生中性灰,而实际使用的三原色油墨按等比例混合后,只能产生暗彩色。

彩色原稿的印刷复制过程,通常可表述为图像信息的色分解和色还原两个过程的组合。

不同厂家出产的油墨,以及统一厂家出产的不同型号的油墨,它们叠印所能再现的颜色范围是不同的。

二、油墨网点大小的变化会引起印刷品颜色深浅的变化,昆明印刷设计印刷颜色的深浅并非总与网点百分比成线性关系。

在实际操纵中因为各种前提的不理想,色差是必定的。

墨层太薄,油墨不能完全笼盖承印物的印刷区域,颜色必定淡,光泽度不够。

油墨本身的结构,性质等特性,对色彩的再现产生直接影响。

彩色印刷中,常以油墨的实地密度,网点增大,印刷反差和叠印率等参数来衡量印刷品的质量,昆明纸箱印刷这些参数均与印张上墨膜厚度有紧密亲密关系。

在胶印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网点扩大在所难免。

一是原稿自身因为拍摄过程和材料而造成的色偏,以及呈色介质色(色衰减)造成的色偏;二是色分解过程中的色差,主要是光源,镜头,滤色片,光电倍增管和感光材料等的误差;三是色还原过程中色差,主要是纸张,油墨和印刷工艺等的误差。

印刷配色中的墨层厚度控制方法的研究

印刷配色中的墨层厚度控制方法的研究
.墨层厚度对印品质量地重要影响
在胶印中,墨层厚度一个很重要地控制参数,墨层厚度改变时,其颜色属性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对印刷色彩地再现,特别对一些专色印刷会有一定地影响.印张上地墨层太薄,墨色浅淡且不能均匀地覆盖纸面:墨层太厚,印张上地实地密度达到油墨地最大实地密度后,质量不仅不能提高,反而造成网点严重扩大,引起糊版或层次并级等印刷故障.因此,在油墨转移过程中,要确定最佳墨层厚度并进行控制.一方面使印张上地墨色饱满,另一方面是网点扩大值最小,实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墨层厚度对专色再现地影响
专色油墨地墨层大多是半透明地,光束照射到印刷油墨上,一部分光会透过
墨层照射到底下地承印物上,在建立专色再现模型时就必须考虑墨膜和承印物两
者构成地系统.专色再现模型见图.,图中可以看到这一系统对光线有、、
和四种作用.是镜面反射,发生在墨膜地表面,墨膜地光泽度越高,这一现象越明显.是墨膜中颜料颗粒地漫反射,在墨膜地整个范围内都会发生,我们人跟看到地光线主要是这一部分漫反射光.是底层承印物地漫反射,这一部分光线透过墨膜进入人眼,在人眼中与颜料颗粒反射地光线混合,影响墨层地颜色.是墨膜对光线地透射作用,光线主要是穿过油墨地连接料进行透射,这一作用至关重要,只有光线从颜料颗粒地空隙问透过,、两种作用才能正常产生.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对圆棒地制作过程实质上是指对均匀地周向微槽地加工,一般都会采用电子
雕刻地方法.但考虑联系加工厂家、加工精度及加工成本等一系列地问题,我们
采用铜丝或尼龙丝在金属圆棒上紧密缠绕,结合微槽地直径选择不同粗细地铜丝
或尼龙丝.这样一方面满足微槽与纸张接触为圆弧形状,另外成本较低,加工工
艺简单.
刮样圆棒地制作
首先考虑金属材料地选择,选择之前要先了解下在使用油墨刮样仪地整个工

网目调丝印墨层厚度控制的原理和技巧

网目调丝印墨层厚度控制的原理和技巧

网目调丝印墨层厚度控制的原理和技巧在印刷行业中,网目调丝印技术广泛应用于印刷品制作过程中,例如书籍、海报、包装等等。

而作为网目调丝印的关键环节之一,墨层厚度的控制对于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网目调丝印墨层厚度控制的原理和技巧。

一、墨层厚度控制的原理网目调丝印的墨层厚度控制原理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1. 网目的大小:网目是由一系列正方形或圆形的空白和墨点组成的。

当网目的大小确定时,会直接影响到墨层的厚度。

网目越细密,墨层越薄;网目越稀疏,墨层越厚。

2. 丝印网板的张力:丝印网板张力的大小也会对墨层厚度产生影响。

当丝印网板的张力过大时,墨料会被挤出网孔,形成较薄的墨层;当丝印网板的张力过小时,墨料无法充分通过网孔,形成较厚的墨层。

二、墨层厚度控制的技巧为了获得理想的墨层厚度,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控制技巧:1. 选择合适的网目:根据印刷品的要求和制作目的,选择适当的网目大小。

对于需要细腻图像的印刷品,选择细密网目;对于需要填充大面积色块的印刷品,选择稀疏网目。

2. 控制丝印网板的张力:保持丝印网板的适度张力,不过度或过小。

通过仪器检测或经验判断,调整丝印网板的张力,以获得较为理想的墨层厚度。

3. 墨料选择与配方调整:不同的墨料有着不同的流变性和浓度,因此选择合适的墨料对于墨层厚度的控制至关重要。

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调整墨料的配方比例,以期获得更理想的墨层厚度。

4. 印刷机的调整:印刷品在印刷机上的传送速度、压力调整以及墨料的供给量,都对墨层厚度有一定影响。

合理调整印刷机的参数,如增加印刷速度、减小压力或适当增加墨料供给量,可以实现更精确的墨层厚度控制。

5. 质量检测与调整:通过合适的质量检测设备,如墨层厚度测量仪等,对印刷品进行质量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调整丝印网板张力、墨料配方等参数,保证墨层厚度的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三、结语网目调丝印墨层厚度控制是印刷行业中重要的技术环节之一。

印刷过程中各质量控制参数的控制方法

印刷过程中各质量控制参数的控制方法
的不 同造成 的 。例如 ,柠 檬黄 的密 度一 般低 于 10 ., 而 中黄 的 密度大 约在 10 .以上 ,铜 版纸 的密度偏 高 ,
网点增大值Z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 : 。
Z =F—F D D F
F可 用将 M ra— ai 式经 过变 换后 的P i D u ry Dvs 公 h公 式 计算 ,即
点面 积 跳 跃 的部 位 约 在 3 7~6 7 网点 区。 5 % 5 0 5的 o 0 圆 网点 搭 角 网 点 面积 跳 跃 的部 位 约 在 7 7 80 网点 区 ,无
4 最佳墨层厚度的确定 .
实地 密 度 、 网点增 大值 、相 对反 差 影 响 E ̄质 p, J
论哪种点形的网点 ,在亮调和暗调的网点边缘都趋
生 。 当入 射光 进入 纸 张表 面 之后 ,一些 光被 纸张 吸
17 黑 墨 ),凹版 印刷 为11 ~18 黑 墨 )。 .0( .0 .0(
不 同类 型 的纸 张 以及 同一 类 而含 有 不 同量填 料 的纸 张 ,墨 层厚 度 虽 然 相 同 ,但 最 大 实地 密 度 也 有 区
图1 实地 密度和 墨层 厚度 的关 系
值 的大 小 ,所 以通 常把 网点增 大值 也
地 密度 。
黄 、 品 红 、 青 、 黑油 墨 的实 地 密 度 都 有 03~ .
叫阶调增大值 ,被理解为印刷 品某部位的阶调值和
原版 上相 对应 的阶 调值 之差 。
04 .的差 别 ,这种 差别 主要 是油 墨的色 相 、印刷 纸张
如 :报 纸 凸版 印刷 为 09 .0~11 黑墨 ),平版 印 .0(
刷 为 12 ~17 黑 墨 ),圆压 平 凸版 印 刷 为14 .O .0( .0

浅谈印刷墨色控制

浅谈印刷墨色控制

小 面积 的实地色块 . 多色叠印的浅侧 . 网及 鲁小文字等 . 深 田 () 活件成为成晶后哪些位置 的颜色出现色 差将会 3该
为主 定 墨时为尽 量使 印出的 图片清晰通真 墨量定得不
宜 过大。如果窖户对 色样有特别 的要求 . 则根据具体 情况
调整.
非常明显. 盒由正面盎蒜与盎身的对接部位以 如药 勺 及装箱
3避免 印刷色差的产 生 .
为避免因基本操作和调节不到位造成 的频繁停机 而产
科 网 出 量 术 章 据 托 刊 志 萃 篇 章WWe. 印 推 海 技 文 数 库依 五 杂 荟 万 文 W. in kn yc
0 l I I术 261叠 f j 0
维普资讯
最好采 用调节墨斗转 角来调节墨 量 墨斗 转角太时 出墨
毒小 另外 要查看 墨斗螺丝的 初始 状态 .当P C上墨键 Q
制 中印刷色 摹一 直是印刷生产 j 丰经常存在l 问题. j 勺 作为一
线生产人 员. 笔者对不同规格产 品的印刷 塞色控制深有体 会 现将有关 技巧和注意事项 与大家共同探 讨。
2. 合理定墨 定墨主要是根据版 面纵向阁文的长度 和阿点的成数 .
决定单个 墨键的定舞量 。纵 向图文越 多 网点成数越大 则此 围文相 对应墨键的定 墨量越太 反之 则小 .定 墨时
墨 最减小 . 样既能使 色块的颜 色保 持一致 . 这 、 同时还能
够避 免因墨辊脱 墨而影响控 摄效果.
排列 时的色块标记等 . 应对以上重 点内窖做到心 中有 数 在定 墨 . 墨以及 稳
( 】专色活件 2
如果是 大面积的专色 实地 . 或客 户要哥色泽饱满 或者 之
无其他特殊要 求. 墨时应把墨 色调 得比色样昭 浅 通过 调

网目调丝印墨层厚度控制的原理和技巧

网目调丝印墨层厚度控制的原理和技巧

在网目调丝网印刷中,墨层厚度的控制相当重要。

平版和凸版印刷品上的墨层厚度只有几微米,凹版印刷也不过12~15μm,而丝网印刷的墨层厚度一般为20μm,特殊的厚膜印刷可以达到100μm,最薄墨层为6μm。

由此可见,丝网印刷的墨层不仅厚,且可调范围广,因此,如何控制印刷品的墨层厚度,已成为丝网印刷界着重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透墨量的理论分析入手,寻求控制印品墨层厚度的具体方案,并通过印刷测试,为获取与墨层厚度相匹配的丝网目数提供依据。

透墨量的理论分析1.透墨量透墨量是指丝网单位面积内油墨透过网孔的总量,通常用cm3/m2度量。

透墨量是丝网印刷中严格控制的主要参数之一,是决定印品墨层厚度的关键因素,也是选择丝网目数的依据。

按照透墨量内涵的不同,可将透墨量分为两种,即理论透墨量和实际透墨量。

(1) 理论透墨量理论透墨量是指由丝网技术参数所决定的单位面积内透过丝网网孔油墨的总量。

丝网的技术参数一般包括丝网的目数、丝网丝径、丝网开口、丝网开口率及丝网的厚度等。

一旦丝网的技术参数确定后,丝网的理论透墨量即是一个定值。

(2) 实际透墨量影响透墨量的因素比较多,除了丝网技术参数外,其他因素也会对透墨量产生较大影响,所以,通常把印刷中在一定印刷条件下所获得的透墨量称为实际透墨量。

而一定印刷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刮板角度与刮板硬度。

刮板角度越小,透墨量越大,反之,则透墨量越小;刮板硬度越大,透墨量越小,反之,则透墨量越大。

②油墨黏度。

油墨黏度越大,透墨量越小,反之,则透墨量越大。

③承印材料。

承印材料的表面粗糙度越大,油墨吸收性越好,透墨量越大,反之,则透墨量越小。

④印刷速度。

印刷速度越高,透墨量越小,反之,则透墨量越大。

⑤印刷环境。

印刷环境温度越高,透墨量越大,反之,则透墨量越小。

由此可见,印刷条件的变化对透墨量有较大影响,保持印刷条件的稳定性对透墨量的控制十分重要。

2.理论透墨量的计算由于理论透墨量是由丝网的技术参数决定的,所以理论透墨量是丝网技术参数的函数,即:Thv=f(L,M0,d,δ) (1)其中:Thv-理论透墨量(cm3/m2)、L-丝网目数(目/厘米)、M0-丝网开口(cm)、δ-丝网厚度(cm)、d-丝径(cm)可以得到理论透墨量的计算公式,即:Thv=M02×L2×δ×10000 (2)在实际工作中,当确定了丝网技术参数后,便可方便地计算出其理论透墨量。

墨层厚度与密度关系研究

墨层厚度与密度关系研究

油墨墨层厚度与印刷密度的关系研究
实验
①实验仪器 荷兰AIC2-5T2000印刷适性仪;美国爱色丽X-Rite 528分光光度计;IGT 精量注墨器;IGT Testing Systems供墨表。 ②实验材料 天狮牌亮光快干青色油墨;铜版纸128g/m2。 ③实验因素 印刷环境温度为23℃±1℃,印刷环境相对湿度50%±2%,印刷压力为 625N,印刷速度为0.2m/s。 ④实验步骤 本次实验先是通过AIC2-5T2000印刷适性仪将青色油墨转移到纸张样条 上,因为转移时用的是精量注墨器,所以转移时的墨量是已知的,假设供墨 表上墨量和墨层厚度的对应关系是正确的,则墨层厚度也是已知的,然后用 分光光度计测量测量密度。 ⑤上机印刷 A.将铜版纸切成36条50mm×340mm纸张样条,为了排除其他因素的干 扰,取12组墨量,对应12组墨层厚度,每组印刷3次,得到36个密度值,取 每组中印刷精度最高的一个密度值作为实验数据。
技术 TECHNOLOGY
墨层厚度与密度 关系研究
文/王静 司占军
20世纪以后,随着新技术、新 材料等印刷科技的发展,印刷品质 量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客户 对印刷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是印刷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技 术系统,即使印刷设备的自动化水 平越来越高,也难免有一些印刷工 序各环节衔接不当,或者其他一些 随机性的因素。而影响印刷品质量 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就是墨层厚度 和密度。印刷企业都希望能用最少 的墨量来实现最佳印刷色彩再现效 果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节约生产
中 , 只 有 墨 层 厚 度 是 一 个 不 可 控 厚度增加的现象,大部分纸张的密度在墨层厚度是10微米左右的时候就实现
量,油墨的色相和浓度是可控量, 了饱和状态,此时的密度值就是最大密度值,也就是说即使墨层厚度再增

胶印油墨的厚度和墨量的分析和控制方法研究

胶印油墨的厚度和墨量的分析和控制方法研究

胶印油墨的厚度和墨量的分析和控制方法研究胶印油墨是胶印印刷中最常用的一种印刷材料,它的厚度和墨量对印刷品的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胶印油墨的厚度和墨量的分析和控制方法对于提高印刷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胶印油墨的厚度和墨量的分析方法1. 利用印刷压力测定印刷压力是衡量油墨厚度和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印刷压力与墨量成正比,与油墨厚度成反比。

因此,可以通过测定印刷压力来分析油墨厚度和墨量的变化趋势,进而调整印刷条件,控制油墨厚度和墨量。

2. 利用胶印油墨的黏度测定黏度是衡量油墨流动性的一种指标,也是衡量油墨厚度和墨量的重要手段。

通常情况下,黏度与油墨厚度成正比,与墨量成反比。

因此,可以通过测定胶印油墨的黏度来分析油墨厚度和墨量的变化趋势,进而调整印刷条件,控制油墨厚度和墨量。

3. 利用胶印网版的透明度测定胶印网版的透明度是衡量胶印网版性能的一种指标,同时也是衡量油墨厚度和墨量的重要手段。

胶印网版的透明度与油墨厚度成正比,与墨量成反比。

因此,可以通过测定胶印网版的透明度来分析油墨厚度和墨量的变化趋势,进而调整印刷条件。

二、胶印油墨的控制方法1. 调整印刷压力印刷压力是影响油墨厚度和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印刷压力过大时,油墨流量会增加,而油墨厚度也会相应增大,墨量也会增加;当印刷压力过小时,油墨流量会减少,而油墨厚度也会相应减小,墨量也会减少。

因此,通过调整印刷压力来控制油墨厚度和墨量的变化,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方法。

2. 调整胶印油墨的粘度胶印油墨的粘度与油墨的流动性有关。

当粘度过大时,油墨流动性差,油墨厚度会增大,墨量也会增加;当粘度过小时,油墨流动性好,油墨厚度会减小,墨量也会减少。

因此,通过调整胶印油墨的粘度来控制油墨厚度和墨量的变化,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方法。

3. 调整胶印网版的选择和使用胶印网版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影响油墨厚度和墨量的分布。

通常情况下,胶印网版的孔径越小,油墨厚度越大,墨量也越大;反之,孔径越大,油墨厚度越小,墨量也越小。

掌握好墨层厚提高印品质量

掌握好墨层厚提高印品质量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掌握好墨层厚提高印品质量印在纸张的墨层过厚,则印件光泽好,画面暗调区域网点模糊不清,色彩趋深,层次沉闷;墨层过薄,印件无光泽,色彩趋浅,层次灰濛,印件好似经受多年岁月的日晒风吹,陈旧不堪;而墨层适中,色泽接近原样,层次分明,光亮区域映出光亮层次。

假若是雪景,能看出雪花纷飞;暗调区域呈现出应有的细微如折痕的层次,假若是舞台,能看出布幕的绉折。

墨色光泽照人,墨香芬芳,爱不释手。

印在纸张墨层的厚度,若用秤量法求出是很困难的,一般是采用光度测量法,即用反射密度计测出印在纸张墨膜的密度值,密度值越大,墨层越厚,对于黑色油墨印刷样,所测得密度值就是墨层的厚度值。

但是,测彩色油墨的墨层厚度时,要在密度计里,安装和彩色油墨成补色的滤色镜。

例如,测定黄(Y)油墨的密度,在密度计里安装蓝(B)滤色片,测定品红(M)油墨的密度,安装绿(G)滤色片,测定青(C)油墨的密度,安装红(R)滤色片。

实验表明,印刷品的实地反射密度随着印刷品的墨层厚度的增加而逐渐的增大,当墨层厚度增加到一定值时,油墨的实地反射密度也达到最大饱和值,这时即便继续增加墨层厚度,实地反射密度值也不会增加。

经过大量实验表明,各种油墨的实地反射密度,随墨层厚度的改变而改变。

但是,不同颜色的油墨,在同一种纸张上印刷,所得到的最大实地反射密度值不同。

例如在铜版纸上分别用黑、青(C)、品红(M)、黄色油墨印刷,当墨层厚度达到1.1 μm时,再增加墨层厚度,实地反射密度也不再增加,所测得最大反射密度值为黑色油墨1.8-2.0,青色油墨1.45-1.7;品红色油墨1.25-1.5,黄色油墨0.9-1.05。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胶印印刷墨层厚度的技术分析和质量控制

胶印印刷墨层厚度的技术分析和质量控制

收稿日期:2008203213作者简介:周明香(1970-),男,江苏靖江人,外贸无锡印刷有限公司质量总监、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包装印刷、生产管理。

胶印印刷墨层厚度的技术分析和质量控制周明香1,卢立新2(1.外贸无锡印刷有限公司,无锡214061;2.江南大学,无锡214122)摘要:墨层厚度是否恰好合适是实现印刷色彩层次最佳还原的关键性因素。

基于印刷生产过程实际,分析影响印刷墨层厚度的因素,提出控制印刷墨层厚度的质量控制点与技术措施,为胶印印刷生产提供指导。

关键词:胶印印刷;墨层厚度;质量控制;生产工艺中图分类号:TS80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63(2008)05-0066-03Te ch n ica l A n a lys is a n d Q u a lity C on t ro l of In k T h ick n e ss of O ffse t P r in t in gZHOU M ing 2xiang 1,LU L i 2xin2(1.Foreign Trade W uxi Printing Co .,LT D.,W uxi 214061China;2.J iangnan University,W uxi 214122,China )A b s t ra c t:The suitable ink thickness is the key fact or t o ensure the typographic gradati on quality .Based on the p r oducti on p r ocess,the fact ors influencing the ink thicknesswas analyzed,and the quality con 2tr ol points and technical measures were p r oposed .It p r ovided a directive functi on f or the p r oducti on of offset p rinting .K e y w o rd s:offset p rinting;ink thickness;quality contr ol;p r oducti on technol ogy 墨层厚度是指附着在纸张表面上的墨层在与纸张垂直方向上的平均厚度。

浅谈胶印墨层厚度与印刷的关系研究

浅谈胶印墨层厚度与印刷的关系研究

浅谈胶印墨层厚度与印刷的关系研究油墨是用于包装材料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过印刷将图案、文字表现在承印物上油墨中包括主要成分和辅助成分,它们均匀地混合并经反复轧制而成一种粘性胶状流体。

由颜料、连结料和助剂和溶剂等组成。

用于书刊、包装装潢、建筑装饰等各种印刷。

随着社会需求增大,油墨品种和产量也相应扩展和增长。

油墨是由色料、连结料、适性调整剂、干燥性调整剂,提高印刷效果调整剂组成。

色料的作用:1、给油墨以颜色,并根据用量的多少来决定油墨以颜色,并根据用量的多少来决定油墨的浓度。

2、给油墨以一定的稠厚等物理性能。

3、最大限度地使油墨具有较强的耐久性。

4、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油墨的干燥性,以氧化结膜型干燥最为显著。

连接料的作用:1、给油墨以一定的粘度、粘性、流动性能触变性能。

2、决定油墨的干燥类型及干燥速度。

3、决定着油墨的光泽度、耐磨性、牢固性等。

在胶印印刷过程中油墨墨层厚度与印刷产品的质量优劣,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用墨量的大小、墨层的厚度与纸张的平滑度、表面的强度、纸张对油墨的吸收性能、印刷网点线数的大小、图文部分的多少、胶印机的速度等都有关系。

在不同的印刷情况之下,墨层的厚度、墨量的大小都是不一样的,要区别对待,印刷时掌握好墨层的厚度、墨量的大小,对提高印刷的产品质量十分有益。

油墨在印刷过程中的传递状况与油墨的粘度有关。

因为油墨是一种流体物质,它就具备流体的性质。

胶版油墨与凸版油墨的粘度不仅有塑性粘度,而且有结构粘度。

油墨在印刷时传递状况:①与连结料的粘度有关;②与温度有关;③与颜料、填充料大小有关;④与颜料和填料在连结料中的分散状况有着;⑤与油墨的屈服值有关。

纸张对油墨的吸收与哪些因素有关:①与印刷机的压力和压印的时间长短有关;②与油墨的粘度有关;③与纸张本身结构有关;④含木质素多的纸吸墨性大。

如:新闻纸、用填料、胶料少的纸张,也就是说纸张表面强度差吸墨性就大。

决定用墨量大小的几个因素胶印时每一批的印刷产品用墨量是不同的,因此应根据印刷产品分类或材料性质,来确定用墨量的多少,一般情况下的规律是:1、满版实地的印刷产品可以增加用墨量,使墨层稍厚实一点。

印刷色差控制

印刷色差控制

印刷色差控制近几年来,印刷工业应用色度测定法评测印刷品,尤其是在关系到标准化和数字生产链所有过程的色彩管理时,更适合使用这种方法。

而在印刷时,通过色度测量分析可以更好地对最终达到的色彩效果进行精确地评定。

■影响印品墨色不匀的原因印品墨色的视觉效果,是衡量印刷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印品墨色产生直接影响作用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印刷墨层厚度和粘度对印品墨色的影响适度的印刷墨层是保证印品墨色质量和防止印品粘脏的重要措施。

若墨层偏厚其粘度势必增加,容易产生拉纸毛,影响印品墨色的均匀度,要是印刷墨层偏薄及油墨粘稠度不足,印出来的墨色就偏淡,印品视觉效果也就差。

随着印机转动时间的延长或印刷速度加快,摩擦系数增大,油墨温度也将逐渐升高,于是,油墨就会变稀,其粘度也会相应下降。

所以,调墨时必须综合考虑这些情况,以确保成批产品获得相对均衡的印刷墨色。

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油墨粘度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往往开印初期印品墨色较浓,往后就有所变淡,可通过适当调整传墨铁辊的转动角度来实现增大供墨量,使前后墨色浓淡保持一致。

另外,为防止油墨粘稠度变异过于厉害而影响印品墨色的均衡,各胶辊与串墨铁辊的接触不可过紧,胶体也不可偏硬,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摩擦热量保持油墨适当的浓度。

(2)印刷压力对印品墨色的影响印刷压力是实现印迹转移的重要条件之一,由于印版表面不是绝对平整的,纸张表面也不可避免存有细微的凹凸状及厚薄不均情况,若印刷压力不足或不均匀时,版面上印刷墨色必然会出现浓淡不均。

所以,理想的印刷工艺是在“三平”的基础上(即印版面与着墨辊和包衬体间都比较平整而获得良好的接触条件),以较薄的墨层通过均衡的印刷压力的作用,使印品上获得较均匀的墨色。

倘若印刷压力不足或不均时,包衬体与印版面存有接触不良情况,通过加大输墨量可以满足版面墨色的视觉效果,但这样不仅要增大油墨的耗用量,又容易发生印品粘脏,是不可取的。

(3)胶辊质量对印品、墨色的影响就凸印和平印工艺而言,印品能否获得理想的墨色,与胶辊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制
印刷配色中一种新型的墨层厚度控制方法的研究
吴雷 包装111
印刷配色中一种新型的墨层厚度控制方法的研究
1.前言 2.国内外印刷品质量检测的发展与现状 3.专色配色的基本原理 4.墨层厚度对印品质量的重要影响 5.圆棒刮样的实验
1.前言
随着印刷机速度的快速提升,印刷质量需要 快速检测,这是印刷质量检测的趋势。 我们所研究的印刷质量检测技术,是在专色 配色过程中控制墨层厚度,实现印刷质量检测的 准确化、高效率,与当前印刷行业向快速、高效、 严要求发展方向的新趋势相一致,该技术在实现 印刷质量时检测系统方面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和 指导意义。印刷质量检测技术的推广,对提高印 刷质量、缩短印刷检测周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有着重要意义。
算出实验原料油墨的密度。重复上述步骤,取平均值 作为最终结果。注意用调墨刀把油墨装进精量注墨器时, 要用调墨刀持续上下搅动,这样可使油墨变稀,防止夹杂 气泡。
实验结论
油墨刮样仪能够实现不同铜丝的粗细束刮制不同墨层厚度的 色样,与上墨量没有很大的关系,上墨量的多少主要表现在 刮制得色样的印刷面积较大;而印刷适性仪上打制样条的印 刷面积一定,主要通过计算上墨量来控制样条的墨层厚度, 较为复杂。且油墨刮样仪与印刷适性仪帽比成本较 低,设备更容易操作,因此油墨刮样仪具有很好的需求前景。
4.墨层厚度对印品质量的重要影响
在胶印中,墨层厚度一个很重要的控制参数,墨层厚度改变时, 其颜色属性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对印刷色彩的再现,特别对一些 专色印刷会有一定的影响。印张上的墨层太薄,墨色浅淡且不能 均匀地覆盖纸面:墨层太厚,印张上的实地密度达到油墨的最大 实地密度后,质量不仅不能提高,反而造成网点严重扩大,引起 糊版或层次并级等印刷故障。因此,在油墨转移过程中,要确定 最佳墨层厚度并进行控制。一方面使印张上的墨色饱满,另一方 面是网点扩大值最小,实现最佳还原,并使批量印刷品的质量稳。
5.圆棒刮样的实验
圆棒刮样实验
实验材料: 1)电子天平: 2)IGT精量注墨器; 3)橡胶板; 4)圆棒; 5)铜版纸; 6)油墨; 7)六号调墨油; 8)玻璃皿。
实验步骤:
首先调配油墨,使用电子天平称量油墨,搅拌均匀后 等待刮样,再把铜版平铺在橡胶板上,使用l号铜棒、2号 铜棒、3号铜棒在铜版纸刮制色样。在刮制过程中,每次 上0.39的油墨,然后手工施加恒压使铜棒在铜版纸上滚 动得到厚度均匀的色样。分别用l号铜棒刮制l-x系列色样、 2号铜棒刮制2-x系列色样、3号铜棒刮制3-x系列色样。前 后质量差法由于制得色样面积不定,我们采用从制得色样 上选取厚度均匀的部分截取一定面积的色块进行计算: C=(M1-M2)/A
2.国内外印刷品质量检测的发展与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状
国内研究还处在理论分析、实 验室研究阶段,一般就针对特定 的产品或者测试条进行检测,从 而达到检测印刷品的目的。另外 就是针对检测技术中的一些模块 进行分析处理,基本没有同时对 图像处理和印刷质量这两大块进 行系统分析,并形成一个完整的 检测系统。随着印刷业发展的需 要,人们也在进行不同的尝试。
总结
油墨刮样仪能够实现不同铜丝的粗细来刮制不同墨层厚度 的色样;而印刷适性仪主要通过计算上墨量来控制样条的 墨层厚度,较为复杂.另外,油墨刮样仪与印刷适性仪相 比较,在墨层厚度的控制、仪器操作、设备成本方面都具 有优势,因此油墨刮样仪具有很好的需求前景。
虽然国外在这方面进行了大 量的研究,但是他们的产品不适 应我国印刷材料和印刷机器极大 不稳定性的印刷质量检测。现有 检测技术仍然存在检测精度低, 检测功能少的问题。
3.专色配色的基本原理
目前的彩色印刷,大多数是采用CMYK四色油墨印刷。 专色油墨是由印刷厂预先配置好或油墨制造厂生产的特 定彩色油墨。油墨制 造厂不可能也没必要制造出各种色相的油墨,只生产几 种常见的油墨(如四色墨、金红、大红、中蓝等)那么对 印刷厂来讲,有时就需要根据用户提供原稿色样,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墨按适当的比例进行调配,以得 到和某种颜色相匹配的新色相油墨,这个过程就是专色 油墨的调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