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3359c405524de518974b7d6e.png)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
那么,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呢?1、什么是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从2015年悬疑小说和现实小说都已经加上了细节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具有重要作用。
在小学初中高中作文里的主要起到一个场景交代借用,也可用于作过渡。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描写特征,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
它所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
描写的内容可以是室内陈设、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等。
社会环境的描写应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土特色。
细节环境高级描述,心理暗示更佳。
比自然和社会更加仔细与深度展开,出现在悬疑小说与现实小说中。
在现实小说中通过真环境图片进行文学语言刻画细节(同人物描写一样更加真实,一般出现在剧本和自转体。
),在悬疑题材小说中主要针对调查现场和追凶手的场面细节环境描写。
总而言之代入感越强,读者反应越大。
2、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境地描写的作用具有以下八点: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3、烘托人物心情;4、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5、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6、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7、深化作品主题;8、象征暗示。
环境描写作用口诀环境描写有妙用,营造氛围见背景。
人物性格它渲染,后面行文作铺垫。
主题思想来深化,小说阅读不用怕。
环境描写六年级知识点
![环境描写六年级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3e3ade0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0e.png)
环境描写六年级知识点环境描写是六年级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环境描写,学生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来描绘出人物所处的环境,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故事中的场景与氛围。
下面将分别从景物描写、气候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 景物描写在环境描写中,景物描写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描写人物所处的环境中的各种景物,可以让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故事所发生的地点。
例如,当我们描写一个花园时,可以描述其中的花草树木、草坪、小桥、流水等,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同时,通过细致入微的景物描写,还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可读性。
2. 气候描写气候描写是环境描写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描写天气的晴雨、温暖或寒冷、湿润或干燥等,可以为读者创造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和心理感受。
例如,我们可以描写夏天中阳光明媚的天空、微风拂面的感觉,或者描写冬天中寒风凛冽、白雪皑皑的情景,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故事中的季节变化。
3. 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为故事增添色彩和细节,使之更加丰富有趣。
首先,环境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感。
通过具体而生动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加清晰地想象出故事中的场景,使得作品更加接近现实生活。
其次,环境描写还可以为读者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通过描写细节,读者可以感受到作品中的景物和气候,从而更加深入地体验故事情节,增加情感投入。
最后,环境描写还能够为作品增添美感。
通过精心描绘的景物和气候,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想象力,提升作品的艺术效果与观赏性。
综上所述,环境描写是六年级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
通过景物描写和气候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作品中的场景和氛围。
而环境描写的作用也体现在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引发读者的情感投入以及提升作品的艺术美感上。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学生们可以掌握好环境描写的技巧,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传递出更多的情感与意义。
环境描写作文指导
![环境描写作文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e9337f0227284b73f242509c.png)
一年前,当我们乘着大巴车从东胜归来,同学们如潮 水般向外涌去,如退潮般纷纷被家人接走。我站在校门 前的十字路口,苦苦等待着母亲。已是傍晚,天气有些微 凉,我不禁打着寒颤,忽然听见有人喊我,转身,原来 是你。你骑着一辆单车,后座上是你的女儿,正准备回 家。当你知晓我母亲还未到达时,便停下车,陪我等候。 你时而逗逗女儿,时而陪我说话。我凝望着你,一抹阳 光洒在你的脸上,显得如此亲切与温暖。我的心中蔓延 着无数的感动,如片片春晖漫至全身每一个角落,驱走 了寒冷与恐惧。正百感交集间,一声鸣笛划破长空,母 亲来了。我向你挥了挥手,你点点头,随即跨上自行车 缓缓离去。站在那里,温暖将心灵一寸寸包裹,那一刻, 岁月静好。
(《小扇轻摇的时光》中间 ) 考场作文之扣题
材料三:
5.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
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 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
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 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住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 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
3、 四周只是草滩或凹地,已无一户人家。 动景描写 黄昏,船舱里的小泥炉,飘起第一缕炊烟,它是这里的
惟一的炊烟。它们在晚风中向水面飘去,然后又贴着水面, 慢慢飘散。当锅中的饭已经煮熟时,河水因晒了一天太阳 而开始飘起炊烟一样的热气。此时,热气与炊烟,就再也 无法分得清楚了。
月亮从河的东头升上空中时,杜雍和父子俩已经开始吃 饭。
(《昨夜,慈母又入梦》开头考场作文之扣题 )
材料二:
3.阳春三月,桃红柳绿,燕子呢喃。她手捧一本诗 集,亭亭站在我们的中间。书香携着花香迎面扑来,她 柔和而轻快的声音久久不绝。
(《断章里的声音》开头 ) 4.虫鸣在四周此起彼伏地响起,南瓜花在夜色里静 静开放,散发着清幽的香味,皎洁的月光洒满小院。恍 惚间,月下有小女孩,手执小扇,追着流萤。依稀的, 都是儿时的光景啊。
语文八大描写手法的作用
![语文八大描写手法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b583b6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99.png)
语文八大描写手法的作用
语文八大描写手法是指形象描写、细节描写、对比描写、夸张描写、象征描写、拟人描写、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
这些描写手法在作文、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 形象描写:通过对人物、事物的外貌、形态、特点等进行描写,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知并形成形象。
它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
2. 细节描写: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能够使作品更加生动、真实,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故事中的场景、情感等,增加读者的阅读体验。
3. 对比描写:通过对事物、人物之间的对比,突出特点,产生鲜明的对比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也能够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观点。
4. 夸张描写:通过夸张手法对人物、事物进行描写,突出特点,加深印象,使作品更加有趣,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5. 象征描写:通过运用象征手法,用一种具体的形象来代表某种特定的意义或象征,增加作品的深度和内涵。
6. 拟人描写:将非人类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使其具有人的形象和感情,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7. 环境描写:通过对作品中的环境、自然景物等进行描写,营造出
特定的氛围和背景,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情节。
8. 心理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感情等,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发展,增加作品的深度和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些描写手法能够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丰富作品的形式和内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的情节和意义。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46896d733d4b14e852468e0.png)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
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析: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1、用第一人称;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1、必须用第一人称;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提炼中心、主题: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主要有两种题型:A、“××”词好在哪里?★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B、“××”词能不能删掉?★答题方式:①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②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文段(各种文体)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2、一般是往前找;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环境描写的作用及写作
![环境描写的作用及写作](https://img.taocdn.com/s3/m/e5439146d5bbfd0a7856730f.png)
5、从景物的角度思考 主要指从颈的形、声、色等角度分析概括环境特点,看看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 征,尤其关注文中描写这些景物的修饰词,如果文中没有这些词语,则需要自己 选用词语来概括比如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答题步骤】
• 例如:“湖面立刻失去了平静……”和“等到 岸上炊烟四起……”(《鸬鹚》)这些环境描 写或侧面写鸬鹚的动态,或表明时间,从而推 动了情节的发展.
• ⑤寄托人物的感情
• 例如《心愿》一文,在点明“我” 在一个假日去巴黎的一座街道公园 看书之后,交代了“我”周围的环 境以及“我”由花丛联想到北京一 事,表达了作者思念祖国的思想感 情。
• 环境三:“盛夏的一天中午,骄阳似火, 天上连一丝风也没有,知了在树上高叫 ‘热死了,热死了!’不远处有一条清澈 见底的小河,一个孩子在水中钻上钻下, 宛如一条鱼,显得十分快活……”这种环境下, “小明顾不上多想,急忙跳入水中,将孩 子拉了上来,并不容分说给他穿上棉衣。”
• 大家评评,小明这种举动是不是可笑之极、 荒谬之极?
• 答题时一定要结合原文分析。
自学指导(一):出示标杆题
1、读《故乡》第二段,回答:这一 段景物描写,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 画面,有什么作用?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 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 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 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 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 悲凉起来了。
环境描写的作用:
• ①交代事件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等), 增强文章的真实性。
• 例如:英国作家莫里斯芳的《哦!冬夜的 灯光》中一开始极写小镇的荒凉“这里十 分偏僻,天气很冷”“车窗外面寒风呼呼 地怒吼着”“一入夜荒野都是漆黑一片”, 交代了事件发生的背景,使整个文章显得 真实可信。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232aa7fe227916888586d7de.png)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1】环境描写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作文中一般是突出主题,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显示事件发生的背景,展现地域风貌、风土人情等.综合起来看,环境描写具有以下一些主要效果和作用:一、烘托、刻画人物的精神风貌.人物活动的场所和周围的景物,通过描写寓意于景,景中有意,起到衬托人物的精神风貌的作用.如李键吾在《雨中登泰山》中对泰山特有的风貌的描写,反映出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敢于迎难而上,不断登攀、前进的情怀.二、能深刻地表现文章主题.茅盾说过:“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联系着人物思想和行动.”在作文中,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还可以达到“辞以情发,寓情于景”的目的.如鲁迅小说《祝福》开头和结尾的环境描写.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往往交叉进行,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2】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活动,事件也在一定的环境里发展,弄清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对准确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陶治学生情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指的是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风俗。
自然环境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天气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河流等。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等。
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指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如《孔乙己》将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都集中在鲁镇的咸享酒店。
这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很自然形成了社会的缩影。
众酒客对孔乙己的取笑构成了孔乙己与社会环境的特殊关系。
那是一个非常看重“高低贵贱”的社会,歧视压迫弱者。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有重要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所。
现代文阅读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现代文阅读中环境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97d6ff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3.png)
现代文阅读中环境描写的作用作者:华如意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0年第33期考点解说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也是现代文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
环境,是文本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活动的特定空间,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景物等展开的描写。
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它的范围很广,小至房间住所,一街一巷,大至城区地区。
从语文高考的角度而言,命题的重心有三,一是环境特点,二是环境描写的手法,三是环境描写的作用。
真题呈现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环境”考点在2010—2013年高考真题中屡屡出现,2014—2017年考查较少;但近两年高考各卷真题中,2019年全国课标Ⅲ卷和2018年江苏卷直接单独设题考查了景物描写的作用,2018年浙江卷、2019年天津卷也间接考查了此考点。
例1: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
(2019全国课标Ⅲ卷,原文选自何士光的《到梨花屯去》)【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景物环境即环境描写,本文开头处的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交代事件发生的背景和环境;在谢、赵二人的交谈中也穿插了很多景物描写,如“白鹤高高飞过……在蓝天里显得又白又亮”表现了谢、赵二人放下往日嫌隙,心境变得开阔;“路转了一个大弯……”写二人争相为往日过错负责,态度坦诚,彼此心境如眼前的道路般柳暗花明;另外,本文所描寫的景物,具有勃勃的生机,这也暗含着小说当时的时代背景。
【参考答案】①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为故事开展提供自然背景;②以景物描写的插入来配合氛围的变化以及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③使小说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
【技巧点拨】环境描写在文章中一般起到辅助作用,但它也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时是为了用看似无心之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有时是为了烘云托月,塑造人物形象;有时是映射或暗示主旨。
环境描写的作用及写法
![环境描写的作用及写法](https://img.taocdn.com/s3/m/149072146bd97f192279e9ac.png)
环境描写的作用一交待事情发生时的环境,此类环境描写可以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一般在事情发生之前或将要发生时出现,此类环境描写尽量写详细。
如四年级下册课文《小英雄雨来》中写小雨来同日本侵略者斗争时所处的环境: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许多芦苇。
河边有个小村庄。
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置在柔软的芦花里。
因此,这个村子就叫芦花村。
12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
二烘托人物心情人的喜怒哀乐会影响当时的心情,所以在作文中根据人物不同的心情选择不同的环境描写可以起到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此类环境描写也应该写详细些。
如下文中的环境描写就烘托了小明不开心的心情:在放学路上,小明脑海里还浮现着老师批评的话语,他深深地叹了口气,无趣地四下张望,一棵老杨树有气无力地杵在路边,叶子灰蒙蒙的,没有半点生机,老杨树下几蓬枯黄的草软软地趴在地上,小明又深深地叹了口气。
三表现人物个性和品质这种环境描写主要是指生活场景的描写,如房间内环境的描写,此类环境描写也应详写。
如下文中为了表现周总理艰苦朴素的品质,写了一段总理办公室非常简陋的环境描写:我走进总理的办公室,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四暗示事情结果或人物命运。
作文中的事情结果或人物命运可以不直接交待,而是含蓄地蕴藏在结尾中的环境描写中,让读者产生无穷的回味。
如小说中皇帝指着殿下一位大臣说要杀了这位大臣,可是结尾没有说明大臣有没有被杀,而是将大臣的命运蕴藏中作文结尾的环境描写中:一阵诡异的闪电划过长空后,只见殿外一株粗壮的杨树倒在水洼里…….。
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方法精选全文
![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方法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ddd5f919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0.png)
•
作用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十里长街送总理》
作用三:推动情节发展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 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 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 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只要有景物描写就能为记叙文增添亮点吗? 怎样的描写才算是成功的?
我苦恼极了,于是闭上了眼。这时妈妈的叮嘱声在耳边回想起 来:“竞争的年代,英语至关重要,决定着你的前途和命运,你一定 要……”可到现在,我这66分的成绩怎么有脸见父母呢?
来到公园的假山上,我依然很郁闷,并觉得有点累,便坐在一块石头 上休息。举目四望,天上漂浮着几朵悠悠的白云,阳光虽不太热情,却 也因此更明媚。一阵风吹来,竹叶轻吟,杨叶欢唱。
哪儿可以穿插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的方法
第一步
明
确
பைடு நூலகம்
人
物
心
情
第二步:选择一个主要描写的景物
星 星星星 满天的繁星
像一块黑纱镶嵌着大大小小的钻石粉末
第三步:加入与之相配的其他景物
你还能看到什么, 听到什么
写写吧
去年暑假,我又去了姥姥家,正赶上邻村晚上有电影。那 天晚上,我趁着姥姥他们和街坊闲聊,对我放松警惕的时候, 偷偷地与几个小孩儿去看电影了。电影散场时,夜已经很 深了,我愉快地往回走。
环境描写的作用及写法
![环境描写的作用及写法](https://img.taocdn.com/s3/m/d9007a7c67ec102de2bd89a0.png)
环境描写的作用及写法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自然景物进行的描写。
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社会环境主要是指作品的背景,如社会背景、历史背景、时代背景等。
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L.写景衬托人物心情;2。
写景点明时令、地点;3写景表现物关系;4)写景表现人物性格。
进行景物描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l、抓住景物特征描写。
2、要选好写景的角度。
3、写景应渗透人物的感情。
应该有意识地把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融入到周围的自物景物,在所写的景物上直接渗透作者的感情。
4、可以采用对比方法写景。
如《祝福》的开头与结尾写祝福时的景色气氛,以乐景反衬祥林嫂的悲剧,更增强了作品对旧社会的批判力量。
5、自然景色可以暗喻某种社会环境,如高尔基的《海燕》,茅盾的《雷雨前》。
方法:1、移步换景,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抓住特点,准确描画:如《小石潭记》中第一段中发现小石潭——移步换景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如《小石潭记》中第四段中潭中气氛——寓情于景3、运用形象比喻:如《小石潭记》中第三段中写小潭清流——形象比喻4、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如《沁园春雪》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5、运用想象:如《沁园春雪》中想象雪后美景: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6、侧面描写突出景物:如《小石潭记》中第二段中写水清: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7、白描:最著名的莫过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短短二十八字,一连推出九幅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刻划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
8.作者们要让读者感受到他所描写的环境,产生一种如临其境如睹其物的情绪体验,就必须也从这些方面去描写,比如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方面来描写,这些描写恰好相对应于人的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
[举例](1)柳树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柔地拂动,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
夹在柳树中间的桃树也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绿的柳,红的花,真是美极了!(2)每到春天,红得如火的木棉花,粉得如霞的芍药花,白得如玉的月季花竞相开放。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c6085fb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2.png)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在文章当中的环境描写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服务于文章的主题和人物刻画。
可很多学生在写作时,不论情况如何,总是“风和日丽,天高气爽,小树对我招手,小鸟为我唱歌”,纯粹是为了写景而写景,却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
下面我们就从几位文学大师的笔下去体会一下环境描写的重要性。
社会背景鲁迅的《孔乙己》开头对咸亨酒店的介绍:鲁镇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两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么阔绰。
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对咸亨酒店的介绍,是为了交代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渲染“短衣帮”与“穿长衫的”两个泾渭分明的社会群体,表现了社会严重的阶级对立,人与人之间冷酷的关系。
作者刻画这样一个势利、冷酷、虚伪的社会环境,为我们渲染了一种冷漠悲凉的社会气氛,为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预示着人物悲剧的必然性。
咸亨酒店可以说是当时中国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缩影。
心情暗示法国短篇小说大王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有两处景物描写。
A、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B、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而赛岛了。
第一处环境描写是在菲利普一家怀着发财梦去旅游时,那时他们收到于勒发财的信,菲利普的二女儿也因此结了婚,一家人高兴出游,那时的海面在他们眼中美的如“绿色大理石桌面”。
可见一家人的心情多么愉快。
但出乎预料的是,他们在旅游的船上却遇到了破产后沦落为水手的于勒,他们一家发财的梦想破灭了,所以,他们旅游的目的地在他们眼中却成了“紫色的阴影”,不着一字,却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菲利普一家失望、沮丧的心情。
衬托活动当代作家曹文轩的《草房子》中的章节【红门(二)】中,有关暴风雨的描写和杜小康的成长是分不开的。
开头环境描写的作用
![开头环境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8634e0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99.png)
开头环境描写的作用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记叙文、散文的写作中,环境描写是不可少的。
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可以衬托人物、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如果在文章的开头先进行一段简洁的环境描写,既可以为文章提供一个特定的背景,又能使文章形成一种特殊的氛围。
开头运用环境描写,可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学生很喜欢用议论开,没有精彩语言会很干涩,而环境描写可以避免生硬,避免雷同。
结尾运用环境描绘,可以使人难以忘怀,并使文章存有哲理,同时,结尾的环境还可以照曝光英结尾,并使结构紧凑完备。
描写人物时运用环境描写,可以营造人物的生活背景,衬托人物的心情,烘托人物的性格与品质。
环境衬托在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穿插景物的描写,是一种写作的技法,也是一种构思的方法。
从中考记叙文来看,能够恰当地进行景物描写的作文,是层次比较高的作文。
所以,学习一下“环景衬托”的构思方法,对提高中考作文的质量是很有好处的。
环境描绘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社会环境的描绘。
对环境展开描绘,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要想要描绘的时候就描绘,无目的地把描绘硬贴在、硬塞在记述之中;一定必须明白为什么必须展开这样的描绘,它们存有什么样的抒发促进作用。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课文在环景衬托方面给我们的示范。
例如《夜跑灵官峡》的结尾描绘了那高山大谷,描绘了那纷纷扬扬的大雪,为的是整体表现筑路工人和他们的孩子们生活、战斗在十分艰辛的环境之中,从而整体表现工人阶级不惧艰辛、奉献建设的精神风貌。
如果此中描绘的就是花好月圆,那么故事也就不能存有如此感人的力量和如此深刻的含义。
或者是自然背景,或者是社会背景,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
如《最后一课》的开头,写了一个孩子眼中那暖和、晴朗的天气,又更多地写了普鲁士兵的操练以及那发出坏消息的布告牌。
——它表现出人们生活在侵略者的铁蹄之下——只有在这种背景下才有可能有那悲壮的“最后一课”。
例如《枣核》,通过对“朋友”的花园特别就是“北海”的描绘,整体表现了人物对祖国对故土的眷念。
变色龙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及其作用
![变色龙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及其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e3706a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bb.png)
变色龙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及其作用
环境描写在作文中是很重要的,那么作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
起来了解一下吧!
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2. 促进情节发展;
3.渲染故事气氛;
4. 衬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深化作品主题;
6. 表明社会环境。
提示:分析小说的社会环境描写,要与中心联系起来,要和人物个性、命运联系起来,要与故事的背景和情感基调联系起来,要思路开阔,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
1、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在小说的结尾,通常存有社会环境描绘,交代事情出现的
地点或背景。
)
2、渲染故事的环境气氛,烘托心情(往往用生动的社会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
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
3、衬托人物的注重特点(社会环境描绘,能够整体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
4、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社会环境描写本是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和背景的。
故
而社会环境描写,往往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
)
5、促进情节的发展变化(情节发展与环境描绘往往就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
境描绘就是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有赖于环境描绘。
)
6、深化小说的主题思想(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
不开对社会环境的认真考察。
)
提示信息:可能将就是以下的一种或多种促进作用,必须根据文章内容而的定,结尾
用环境描绘,第一种的促进作用可能性小
1、设置人物活动的场景,为下文作铺垫;
2、衬托人物的心情;
3、渲染气氛;
4、表明人物命运,促进情节发展.。
句子有哪几种描写方式及作用
![句子有哪几种描写方式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8516601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63.png)
句子有哪几种描写方式及作用描写是作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具有感染力。
下面,本人将从描写方式和作用两方面进行分析,并列举4个方面。
一、描写方式1.形象描写形象描写是通过描述人物的形象特点、服装、面容等等,来让读者更加了解人物信息。
例如,描述一个人的身材高矮、外形轮廓等等。
2.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通过描述自然景物、景色、气氛等等,使读者感知到环境的具体情况、气氛等等。
例如,描述一片绿树成荫的公园、弥漫着厚重的大雾。
3.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通过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情感等等,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内在的想法、情感以及心理世界。
例如,描写一个人的失落、沮丧、愤怒等等情感。
4.言语描写言语描写是通过描述人物的语言表达方式、语言行为特点、说话语气等等,来传达人物信息。
例如,讲述一个人的口吻温和、语速快慢等等。
二、作用1、增强文学性描写可以让作品更加具有文学性,也可以使文章更加具有观赏性和可读性。
例如,一个生动具体的人物形象,有着强烈的文学感染力。
2、加深情感表现描写可以将人物的内在情感表现得更为深刻,这可以激发读者的共鸣。
例如,通过对一个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读者可以更加深刻地感知其情感内涵。
3、丰富作品内容描写可以丰富文章内容,从而使整个作品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
例如,通过描述环境、人物形象等等,可以使整篇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
4、引导读者体验描写可以引导读者对文章中的人物、环境等等进行体验,这样读者会更加深刻地了解文章的故事情节。
例如,通过描写一片密林,可以让读者感受到那深邃神秘的气息,从而对文章的发展产生更深刻的体验。
总之,描写在作文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只有通过准确的描写方式,才能让作品更加生动、具有感染力,从而留给读者深刻的印象。
环境描写作用大
![环境描写作用大](https://img.taocdn.com/s3/m/74ff4622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f7.png)
环境描写作用大作者:臧安民来源:《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2022年第44期语文课上,臧老师正讲述环境描写的重要作用,只听他不紧不慢地说:“在生活中,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都离不开当时的环境。
有些事情,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显得意义重大。
如果换了不同的环境,那这件事情的意义也会发生变化。
”环境描写,烘托心情臧老师将一个环境描写的片段,投在大屏幕上,然后微笑着说道:“这是作家刘白羽《长江三日》中的景物描写片段,大家先来读一读,然后说说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过了八公里的瞿塘峡,乌沉沉的云雾,突然隐去,峡顶上一道蓝天,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一注阳光像闪电样落在左边峭壁上。
右面峰顶上一片白云像白银片样发亮了,但阳光还没有降临。
这时,远远前方,无数层峦叠嶂之上,迷蒙云雾之中,忽然出现一团红雾,你看,绛紫色的山峰,衬托着这一团雾,真美极了……这时,你朝江流上望去,也是色彩缤纷:两面巨岩,倒影如墨;中间曲曲折折,却像有一条闪光的道路,上面荡着细碎的波光;近处山峦,则碧绿如翡翠。
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前面那团红雾更红更亮了。
船越驶越近,渐渐看清有一高峰亭亭笔立于红雾之中,渐渐看清那红雾原来是千万道强烈的阳光。
张扬第一个举手发言:“老师,我感觉作者描写的景物特别美,是不是表明了作者的心情也很美?”臧老师点头认可。
“老师,张扬的话让我想起一句古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臧老师总结:“环境描写能够有效地烘托人物的心情,我们只要看到景物的明暗,优美或者忧伤,就能体会到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心情。
”环境特色,交代背景“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段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呢?”臧老师随手一点,屏幕上投射出的是曹雪芹《红楼梦》中的片段: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
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
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
环境描写定义
![环境描写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0e0be384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5.png)
环境描写定义
环境描写是指通过文字描述的方式,将某个特定的地点、场景或情境的自然条件、气候、景色、声音、气味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叙述。
它旨在让读者能够通过文字感受到被描写环境的真实感和美感,以及深入了解环境所带来的氛围和情感。
环境描写需要准确而生动地运用形容词、形容词短语、副词、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以及具体而有意义的细节描写,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被描写环境的真实性和魅力。
同时,环境描写也应该注重节奏感和节奏变化,以使描写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个成功的环境描写应该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通过环境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观察力、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而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意象和主题。
总之,环境描写是一种通过文字表达的艺术形式,它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知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环境,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作用(二)
(二)
另外,还要注意观察、描写的角度:很多同学一提到写景,马上就把所有的任务都交给了自己的眼睛。
写雨不是“连绵不断的细雨”,就是“冰雹般的雨滴砸了下来”;写树不是“枝繁叶茂、挺拔秀颀”,就是“枯黄衰老、树皮干裂”--------其实要想把自然景物写的出彩又层次分明,一定要充分调动各个感觉器官,如:听觉、嗅觉、触觉、味觉、感受,不要单纯依赖视觉。
还是写雨,看这段文字:
雨是世界上最轻灵的东西,滴在古朴的屋瓦上面,叮叮当当的,立即发出悦耳的声音。
身在小屋的人也就有了在雨中亲近自然的福气。
雨势急骤,声音就慷慨激越,如百马齐鸣,如万马奔腾。
雨势减缓,声音也弱下去,轻柔地沁入你的心,像暖春时节耳边的轻风,瓦片似乎是专为雨设置的,它们尽职地演奏着,听雨人心中便漫出不尽的情意。
还是写树,看这段文字:
远远的,我闻到了扑鼻的香气,一阵爽飒的风儿吹过,瞧,那一棵棵婆娑的桂花树,随风摇曳起来了。
咦?那是什么?好似金色的蝴蝶,好似银色的彩带,缠绵的飘呀飘,飘落下来,飘到了地上,成了“金沙铺地的西方极乐世界。
”一片片黄黄的、小小的花瓣,带着浓郁的香味,飘到了我和妈妈的头发上、身上、鞋上。
我伸开双臂惊呼“桂花雨!妈妈,这就是桂花雨!多么奇妙,多少梦幻啊!”我仰起头,桂花落在了我的脸上,轻轻的,细细的,带着花香,抚摸着我的脸,对我诉说着。
自然环境描写
描写示例一
草地的气候就是奇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气,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浓云像从平地上冒出来似的,霎时把天遮得严严的,接着,暴雨夹杂着栗子般大
的冰雹,不分点地倾泻下来。
卢进勇从树丛里探出头来,四下里望了望。
整个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看不见人影,听不到人声。
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躺倒在烂泥里,连路也给遮没了。
天,还是阴沉沉的,偶尔还有几颗冰雹洒落下来,打在那浑浊的绿色水面上,溅起一朵朵浪花。
他苦恼地叹了口气。
因为小腿伤口发炎,他掉队了。
两天来,他日夜赶路,原想在今天赶上大队的,却又碰上了这倒霉的暴雨,耽误了半个晚上。
描写示例二
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
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
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
雨点停了,
黑云铺满了天。
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被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
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了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几分钟,天
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
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描写示例三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自然环境描写小结
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抓住特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
目的明确——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
例文:
在风雨中
十四号台风还逞着余威,风一个劲儿刮,雨一个劲儿下。
我走进学校大门,不觉怔住了:校园里的树木倒的倒,歪的歪,地上、屋顶上到处躺着树枝。
我着急地想,明天就要开学了,同学们怎么来上课呢?
我抬起头,突然发现后勤组的小夏叔叔正攀着竹梯,顶风冒雨锯着树枝。
一段粗大的树枝压倒在办公室的屋角上,如果不及时锯掉搬走,就可能压坏办
公室。
【形象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因;设置了一个令人关心的问题。
】小夏叔叔撩了撩雨衣袖子,曲着身子,费力地锯起来。
突然,一阵狂风把他的雨帽吹掉了。
我连忙拾起来,高喊:“小夏叔叔,快把雨帽戴上!”他摇了摇头,仍旧一个劲儿地锯着。
大风在无情地呼啸,大雨像瓢泼一样往下浇。
操场上,那呼呼的风声伴随着哗哗的锯树声,显得那么清晰……
树在继续摇晃,小夏叔叔也跟着晃动起来。
我的心也禁不住一阵颤动,焦急地扶着树干,不断地叮嘱:“当心!当心!”他镇定地说:“没关系!”【衬
托了小夏叔叔不顾个人安危的人物形象】
终于,那段粗大的树枝被锯掉了。
小夏叔叔从树上下来后,深深地吸了口气,他的脸上全是水,分辨不出哪些是雨水,哪些是汗水了。
第二天开学了,台风也过去了,阳光驱散了满天乌云。
校园里的树木经过风雨的冲洗显得格外葱绿。
小夏叔叔背着工具包,又在校园里巡视起来……【和文章的开头形成鲜明的对照;间接地点出中心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