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史B复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了解三大电影制片厂

⏹“长影”前身即东北电影制片厂,1949年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更名而来,从1949年拍摄第一部影片《桥》到1966年,共创作影片约176部,其中故事片131部。少数民族题材影片是“长影”厂的又一大特色;反特惊险影片形成了“长影”创作的一大特色。

⏹优秀代表影片有:一、《白毛女》二、《平原游击队》三、《上甘岭》(四、《战火中的青春》五、《五朵金花》与少数民族影片六、《神秘的伴侣》与反特惊险影片。

吕班的喜剧三部曲与喜剧的发展--------------讽刺戏剧、歌颂戏剧、轻喜剧

(1)吕班的喜剧“三部曲”

A、《新局长到来之前》(195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

B、《不拘小节的人》(195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

C、《未完成的喜剧》(1957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

(2)王炎的《寻爱记》

(3)傅超武的《幸福》

(4)毛羽的《球场风波》

3、讽刺性喜剧的创作特点与艺术得失

(1)用温和的讽刺手法来起到道德教化和行为规劝的作用。

(2)融入了艺术家的理性精神与批判意识。

(3)在电影的表现手法上,主要运用了传统戏剧中的对比、夸张、巧合、误会等表现手法。

总的来看,这类作品虽然也存在表现手法单一、批评对象类型化等缺点与不足,但整体的创作水平和对喜剧的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轻喜剧(又称生活喜剧)

⏹生活喜剧大多表现现实生活题材,抓住生活中的小矛盾进行剧情的展开;矛盾的解决方式一般都通过说服、规劝、教育,最后取得大团圆;格调轻松、欢快、活泼。

北影

⏹北影从1950年开始故事片生产,到1966年共拍摄电影月88部,其中故事片60部,其他为戏曲片、歌舞片、艺术性纪录片。

⏹北影艺术风格:叙事严整、节奏平稳、表现细腻、人物刻画准确。

⏹一、“北影四大帅”的创作

⏹1、水华(1916—1995),江苏南京人。其创作风格“严谨细腻,淡雅深邃”。

⏹2、成荫(1917—1984),原名成蕴保,山东曹县人。其作品朴实自然,具有较强的纪实风格。

3、崔巍(1912—1979),原名崔景文,山东诸城人。其艺术风格粗犷奔放、浓郁炽烈。

⏹4、凌子风(1917—1999),原名凌颂强,北京人。注重对人物性格的造型感和环境氛围的现实感,具有浓厚的风土人情特色,形成了明快奔放的艺术风格。

⏹1、谢铁骊,江苏淮阴人。善于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和描写优美的江南水乡风光。

2、谢添(1914—2003),原名谢洪坤,又名谢俊。

上影

上海电影制片厂,是中国电影老企业,是中国三大电影基地之一。成立于1949年11月16日。1950~1952年,上海长江电影制片厂、昆仑影业公司、文华影业公司、国泰影业公司等8家私营电影企业联合组建为国营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1953年2月上海电影制片厂与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合并,仍沿用上海电影制片厂厂名。

第一任正、副厂长为剧作家于伶和戏剧家钟敬光。电影艺术家、剧作家陈白尘和张俊祥出任了艺术委员会的正副主任。

上影创作了一批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优秀影片,《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鸡毛信》、《铁道游击队》、《家》等影片,为新中国电影奠定了最初的基石。

1957年,由谢晋导演的影片《女篮五号》是新中国第一部体育题材影片。1958年,由沈浮导演的《老兵新传》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故事片。1959年,郑君里导演的影片《聂耳》是新中国第一部音乐传记片,导演的《宋景诗》是新中国第一部以农民革命为题材的史诗性影片。

2.十七年电影发展的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四起四落)

1)1951年3月8日,全国26个大城市同时举行“国营电影厂出品新片展览月”活动,标志着

建国初期电影创作的第一次大发展;

2)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电影界出现建国后第二次创作高峰。这一时期革命题材的

电影占据主流;

3)为迎接建国十周年,中央提出“向国庆献礼”的口号;

4)“文艺八条”和“电影三十二条”两个纲领性文件颁发;

1.1951年5月对《武训传》的批判使新中国电影创作转入低谷。

2。1957年反右运动和1958年的“拔白旗”运动,使电影创作又一次跌入低谷。《电影的锣鼓》遭到重点批判。

3.三年自然灾害加上1960的“反资批修”,使电影界形势再次紧张。《无情的情人》等成为批判的典型。

4.1964年,毛泽东的“两个批示”发表后,文艺界开展了一系列批判运动,十七年电影被全部否定。

3.十七年电影取得的艺术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一、艺术成就

现实性与时代感;注重人物形象塑造;造就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电影艺术家;继承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艺传统,创造出了一批不同风格样式的、观众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影片。

二、存在的问题

电影直接为政治服务;2没有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很少借鉴国外电影的艺术成就,此期的电影语言并没有实现与世界电影的同步发展;在电影理论的研究上,基本没有展开。

4.样板戏电影(创作情况、规律、文本样式)

在开拍之初,样板戏电影是什么样子,都不清楚,所以就按照三突出原则边拍边摸索;有了第一批样板戏电影的拍摄经验,其他样板戏拍起来就容易多了;1974年以后,样板戏电影拍摄进入第三阶段,无论是从质量还是影响方面,都和前面有着很大的差距,样板戏的光辉岁月就此结束。

⏹一是“根本任务论”,二是“三突出”原则: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四、样板戏电影特征分析()

⏹1、文本模式(二元对立模式)

⏹样板戏作为文艺样板,模式化是其重要特征。阶级斗争是样板戏电影的不二主题,革命阵线与反革命阵线的尖锐斗争和前者必然战胜后者,构成不变的叙事主题与结构公式。

⏹2、人物形象

⏹人物塑造必须严格遵守“三突出”要求,以重要英雄人物为绝对核心,形成一个人物等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