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启示
启示:
中共八大 正确: 1956
启示一:社会主义 建设必须从国情出 发,正确分析国内 主要矛盾。
国民经济的调整 1960
失误:
“大跃进” 1958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
启示二:社会主 义建设必须实事 求是,尊重客观 规律。
三年经济困难 59-61
启示三:生产关系 的变革必须与生产 力水平相适应。
二)曲折失误
1.路线失误 ——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提出: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影响:
会后,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评价:
主观愿望上讲,它反映了党和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 国经济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无可厚非。但从科学的角 度讲,多快好省同时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它夸大了人 的主观能动性,严重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与苏联为邻,能得到苏联的帮助;
4.意义: 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
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三大改造(1953-1956)
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参加合作社 2.方式: 手工业——参加合作社 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 实质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意义: 标志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我国进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取信于民
合理调整工商业,调动私人工商业者得积极性
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
3.国民经济的恢复 时间: 1949—1952 意义: 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为国家开
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二)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奠定
1.背景
—— 一五计划(1953-1957) 我国是一个农业国,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人民政权的巩固 国民经济的恢复 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有步骤地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资本 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在分配制度方面:“一平二调”
--即片面强调平均,国家和集体的调用、统一管理使用。 严重脱离我国国情,脱离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广大群众与 危害: 干部的觉悟程度,挫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使“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起来。 3)影响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国民经济 出现混乱 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你认为这样炼出的 钢质量会如何?这 样炼钢你认为有什 么影响?
到1958年底,全国共生产钢1 108万吨,其中合格的 钢只有800万吨。
小结”大跃进”表现及危害 不但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国民经济比例 思考:“大跃进”错在哪里? 严重失调。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放 鼓 北戴河会议以后,全国农村一哄 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实验, 开 足 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 肚 干 化。...... 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 皮 劲 公”,实际就是搞“一平二调” ,刮 吃 加 起了一股“共产风”,破坏了农村生 饱 油 产力,使农业经济的发展遭到了重大 饭 干
材料一:毛泽东在建国之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 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 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说的话说,这是 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 材料二: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比较(人均) 钢产量 发电量 中国 2.37公斤 2.76千瓦时 美国 538公斤 2949千瓦时 印度 4公斤 10.9千瓦时
b 工农业总产值增长60% c 建武汉、包头钢铁基地 d 建大庆、胜利、大港油田,1965年石油自给 e 电力工业增快 f 建兰新、包兰铁路 g 成功试验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人工合成 结晶牛胰素岛 模范:王进喜;雷锋;焦裕禄;向秀丽
1.原因
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
2.表现 3.调整
有效的政策制度被废除;工厂停产; 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两年里损失 的工农业总产值超过一千亿元。 (1)1971年,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 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 局面 (2)197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全面整 顿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 要正确处理国内社会矛盾,特别是人民 内部矛盾 要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政府的工 作重心
经济好转:(1962—1966年)
文革时期 (1966-1976年)
经济遭到全面破坏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 —— 1949—1952 1.面临严峻经济形势 工业停产
交通瘫痪 经济全面崩溃: 通货膨胀 生活困苦 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 原因: 长期战争的严重破坏
2、恢复经济的措施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3.失误原因
强国愿望过于迫切,对国情缺乏清醒的认识 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忽视经济规律 实质是经济建设上“左”倾错误的发展
4.教训(启示)
国民经济发展要有计划,按比例进行,不能急于求成 要正确认识国情,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关系 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三)建设成就
表现:a 建成大中型项目500多个
2)经济调整
在农村:纠正“左”的错误,解散农村的大食堂 对国民经济: 实施“八字方针”
调整: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失衡的比例关系; 巩固:巩固生产建设取得的成果; 充实:充实新兴产业和短缺产品的项目; 提高: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结果:
1962年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 1965年基本完成国民经济调整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的三面红旗
明确任务
制定方针
3)评价
主要任务:变农业国为工业国 总任务: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社 会主义 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 综合平衡中稳定前进 分析正确 成功探索 未能坚持
2.经济调整(1960——1965年) 1)背景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国民经 济出现混乱 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考纲要求: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 结其经验教训
过渡时期 (1949-1956年)
经济恢复:(1949-1952年) 一五计划:(1953-1957年) 三大改造:(1953-1956年) 经济方针:中共八大(1956年)
“左”倾错误:两个运动(1958年) 探索时期 (1956-1966年) 三年困难:(1959年-1961年)
2、内容: 一化三改
优先原因
我国是一个农业国,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增强国防能力,应对西方的敌对 借鉴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重工业对其他行业有促进作用
特点: 以重工业为主,东北为中心(东北号称“共和
国的经济长子”)
自然资源丰富;铁路交通发达 重工业基础较好 成就: 超额完成,先后建成四大重点企业:鞍山钢铁公司,
损失。
人民公社化运动
土地公有,统一经营,集中劳动,按劳分配。
思考:“人民公社化“运动错在哪里? 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
回忆归纳文革的发展过程
66------------71-----------73----------75----------76
爆 发
周恩来 进行恢 复调整 国民经 济
邓 小 平 全 面 整 顿
结 束
全面整顿的实质: 全面系统纠正“文革”“左”倾错误
恢复调整
全面整顿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1973年国民经济计划完成情况 工农业总值 3967亿元 比上年增加9.2% 比上年增加5.6%
国家财政总收入 809.7亿元
国民收入
2318亿元
比上年增加8.3%
1975年国民经济回升的情况 工农业 总产值或收入 比上年增加 4504亿元 11.9 % 工业 3219亿元 15.1 % 农业 1285亿元 4.6%
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和平赎买(伟大创举)(为什么?)
历史原因:(1)民族资产阶级具有 革命性,曾经同中共合作革命;
(2)建国初私人工商业 对国民经济的恢复起了重要作用。
现实原因: (1)民族资产阶级愿 意接受改造; (2)最有利于促进国 民经济的发展和缓和矛盾。
社会主义建设的三面红旗: “总路线”“大跃进”“人民 公社”
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
新 藏
青
藏
宝 成
武汉长江大桥
康 藏
长
江
鹰 厦
思考:一五的重大企业分布有什么特点?为 什么会集中在这里? 川、闽
农业 改 造 前 性 质 改 造 后 性 质 个体农民 私有制
手工业 个体手工 业私有制
资本主义工商业 资本主义 私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集 社会主义集 体公有制 体公有制
从客观效果上讲,催生了“左”倾经济思想和盲动的 经济行为,直接导致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行动失误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大跃进: 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 表现: 不断大幅度地修改和提高计划指标
工业:制定出赶超英国和美国的高指标;(赶英超美) 农业:对粮食产量的估计过高,出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 大产”等主观臆断的口号。
跃 进 产 量 高 !
跃进号角(宣传画)
.
9000万吨
大 跃 进 时 期 的 炼 钢 指 标
3000万吨
1070万吨 535万吨 800万吨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2年
农民大炼土钢时运送矿石 “大跃进”运动中大炼钢铁时出现 在山西省故县“小土群”的一角
全民大炼钢
思考:
1.内容: 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一)正确探索
1.中共八大(1956年)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我国进入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 1)背景 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和中苏关系的破裂,中 共开始在实践中独立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 义道路 中国周边局势趋向缓和 建设工业国的愿望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的 2)内容 矛盾 提出主要矛盾 人民对经济、文化的需求与现实无法满足 需要的矛盾
危害: 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造成国民经济比例 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2)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 毛泽东等人错误地认为农业合作社的规模越大, 公有化的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开始: 1958年,为适应大跃进运动需要 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一大二公” 特点:
--即规模大,公有化程度上强调国家所有制 和集体所有制。
思考:1、材料反映了建国初期中国的什么问题? 2、为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采取 怎样的对策?你是如何理解的?
1956年中国试制成新型喷气式飞机
1957年1月1日,宝 (鸡)成(都)铁路 全线通车,全长668 千米
使天堑变通途的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
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建设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