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蛛网膜下腔出血CT(3)(2)(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原发性蛛网膜下腔 出血的CT诊断
湖南省脑科医院放射科
张伟 任雅
概述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分类
自发性
SAH
原发性: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 蛛网膜下腔出血
继发性:脑实质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进 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
外伤性
急性原发性SAH
常见病因
Ø 动脉瘤破裂,约50-80% Ø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AH),约10% Ø 动静脉畸形,约5%
第一次复查时间 2018.09.11
术后4小时
17:20
第二次复查时间 2018.09.12 09:57
CT值74Hu CT值27Hu
弥漫性脑水肿
Ø 多种病因可导致弥漫性脑水肿,包括缺氧缺 血性脑病、心脏骤停、代谢性脑病、外伤等
Ø 脑组织水肿密度减低,使蛛网膜下腔密度 相对“增高”
Ø 脑组织肿胀导致脑皮质移位、蛛网膜下腔间 隙变窄或消失以及脑表面静脉充血,造成CT 上局部密度增高
ຫໍສະໝຸດ Baidu
临床特点及意义
临床表现、治疗与预后有别于动脉瘤性SAH
Ø 临床症状较轻 Ø 再次出血危险性极低 Ø 并发症少、预后较好 Ø 只需给予一般性的对症治疗,不要求病人严格卧床休息和限制活动
其他类型SAH
动静脉畸形
A
男,30岁,突发头痛、恶心、呕吐伴行走不稳3天
B
C
D
A、B:颅脑CT平扫示右侧小脑半球出血,后纵裂池、小脑幕密度增高; C、D:颅脑MRI增强右侧小脑半球可见迂曲的血管团,周围可见增粗的引流静脉
自发性低颅压
Ø 可能与脑组织下移,基底池变窄有关 男性,68岁,自发性颅内低血压
A、B:头部CT平扫示除了硬膜下积液外,可见基底池变窄并基底池、外侧裂密度增高 C:硬脑膜强化
D:视交叉、小脑扁桃体下移
感染性脑膜炎
Ø 有部分报道感染性脑膜炎可以使基底池密度 增高,特别是结核性脑膜炎
Ø 病原体产生的毒素通过破坏血脑屏障使蛋白 质进入蛛网膜下腔,以及蛛网膜下腔的脓性 物质使密度增高
动脉瘤性SAH
DSA假阴性
D
E
F
G
D:第一次头部MRI,红箭示脑干背侧结节样病变; E: 第二次头部MRI,红箭示脑干背侧结节样低信号影; F、G:手术,术后病理检查示右侧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内血栓形成并机化(HE,×100);
非动脉瘤性SAH
1985年首次提出的概念,经验性诊断标准
A:临床症状:较轻,无意识丧失、突发性头痛逐渐加重,Hunt-Hess为Ⅰ-Ⅱ级。 B:出血部位(CT或MRI)
PNSAH
静脉引流变异
正常不连续型(B型)
A
B
C
A、B图:右侧为正常不连续型(B型),静脉引流中断,前部引流入隐静脉(黑箭头),后 部引流入Galen静脉;左侧为原始引流(C型),中脑周围静脉引流至岩上窦(白箭头)
C图:右侧正常不连续型(B型)
PNSAH
静脉引流变异 A
原始引流型(C型)
造影剂外渗 通常>90 Hu
24 h 随访
CT 值衰减>50 Hu 病灶较前明显吸收或消失
MRI
在T1WI、T2WI上无明显影像学表现
占位效应
轻或无
急性脑出血 50-80Hu
CT 值衰减<50 Hu 病灶较前变化不明显
T2WI为低信号 有
造影剂外渗
男性,39岁,急性脑梗死经静脉溶栓及机械取栓术后复查头部CT
女,5岁,头痛伴呕吐1天
A
B
C
A、B:颅脑CT平扫示未见异常; C:颅脑MRI冠状位T2 FLAIR示右侧顶、枕叶脑沟线状高信号。
CT假性SAH
1.造影剂外渗或鞘内注射造影剂
2.脑水肿 3.脑梗死
假性SAH
4.硬膜下血肿
8.红细胞增多症 7.低颅压综合症 6.脑膜炎
5.癫痫持续状态
造影剂外渗病因
动脉瘤性SAH
DSA假阴性
女性,78岁,突发剧烈头痛伴呕吐
A:头部CT平扫显示SAH伴脑室内中度脑积水; B:CTA正常 ; C:首次脑DSA未发现异常; D:第二次脑DSA显示右侧后交通动脉小动脉 瘤(红箭)
动脉瘤性SAH
DSA假阴性
21岁,男性,以突发头痛起病
A. 术前头部CT,红箭示蛛网膜下腔出血;B、C. 第一次DSA未发现动脉瘤
通过Galen静脉外的其他静脉引流,中脑周围静脉引流入 岩上窦,或经Rosenthal基底静脉直接汇入直窦。
B
C
左侧为原始引流(C型),经Rosenthal基底静脉直接汇入直窦
PNSAH
病史:男,44岁,突发头痛
头部CT平扫(A、B图): 以中脑前方为中心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CTA(C图):
其他类型
动脉瘤性SAH
蛛网膜下腔出血与动脉瘤位置的关系(多数情况)
Ø 前交通动脉瘤
前纵裂,鞍上池前部
Ø 大脑中动脉瘤
同侧外侧裂
瘤顶指向侧方者
Ø 后交通动脉瘤
同侧外侧裂
瘤顶指向后方者
大脑脚间池和环池
Ø 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
脚间池、环池、III室
Ø 小脑后下动脉瘤
小脑延髓池或IV室
动脉瘤性SAH
左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
男性,48岁,缺氧缺血性脑病
弥漫性脑水肿
Ø 与真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鉴别要点
弥漫性脑水肿假性SAH
真性SAH
高密度部位
通常表现为对称性、 弥漫性分布的高密度

出血位置与动脉瘤所 在位置有关
高密度CT值 平均CT值约29-33Hu 平均CT值约60-70Hu
增强
强化相对明显
强化不明显
脑室变化
脑室受压变窄
Ø 造影剂的毒性。 Ø 血管壁的通透性改变。 Ø 溶栓使闭塞的血管开通后,引起再灌注损伤。 Ø 急性闭塞的血管,造影剂在此血管区域排空时间延长,局部压力增大。 Ø 手术操作时间延长,对血管壁损伤。
造影剂外渗
男性,47岁,急性脑梗死经静脉溶栓及机械取栓术后复查头部CT
第一次复查时间 术后3小时 06:44
l 出血中心:中脑前方(脚间池或桥前池) l 可以扩展:环池(88%)、视交叉池(46%)、外侧裂基底部(37%)、四叠体池(19%) l 但不扩展:外侧裂外侧部、大脑纵裂池前部 l 可以伴有:少量沉积性脑室内积血(侧脑室枕角) C:脑动脉造影 l 高质量全脑血管DSA阴性
PNSAH
诱因(明确)
CASE 1
CASE 2
动脉瘤性SAH
DSA假阴性 脑血管痉挛 A
动脉瘤颈狭窄 C 动脉瘤腔内血栓形成 E
微小动脉瘤破裂后瘤
B
体消失
D 动脉瘤外血肿压迫
其他原因:某些血液病
F
或药物影响
动脉瘤性SAH
DSA假阴性
女性,52岁,轻微的头痛
A:四叠体池左侧少量SAH(白箭头) B:左侧椎动脉血管造影没有异常 C:轴向CTA原始图像未显示血管异常 D:6天后左侧椎动脉造影显示小脑上动脉分支2毫米动脉瘤(白箭头)
CT阴性SAH
头部平扫CT未见出血,腰穿证实有出血 可能出现的情况
01
出血量少,经脑脊液循环很快稀释,CT即无高密度影
02
症状不典型,起病时间不明确,头颅CT延迟
03
非颅内SAH
男性,68岁,头痛
A
B
C
D
A、B:颅脑CT平扫示未见异常; C:DWI示双侧顶叶脑沟内线状高信号; D:颅脑MRI冠状位T2 FLAIR示双侧顶、颞叶脑沟线状高信号。
A
B
右侧B型基底静脉(三角箭头);
左侧A型基底静脉(箭头)
DSA静脉期(D、E图): 右侧B型基底静脉部分未显示(D图) 左侧A型基底静脉(E图箭头)
C
D
E
PNSAH
静脉窦血栓
男性,45岁,主因头痛、恶心、呕吐6小时入院
A
B
C
D
A、B:示脑桥及中脑周围SAH(箭头); B:可见右侧横窦部位高密度影(箭头),提示右侧横窦血栓形成; C:未见动脉瘤及血管畸形(前循环未予提供); D:右侧ICA造影示右侧横窦未见显影,皮层静脉充盈,侧枝丰富。
静脉引流变异
中脑周围静脉引流模式可分为3种:
A型(正常连续型)
Rosenthal基底静脉向前连接大脑中深静脉,向后延续为Galen静 脉,进而汇入直窦。
B型(正常不连续 型)
基底静脉中断,向前引流入隐静脉,向后引流至Galen静脉。
C型(原始引流)
通过Galen静脉外的其他静脉引流,中脑周围静脉引流入岩上窦, 或经Rosenthal基底静脉直接汇入直窦。
其他类型SAH
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 Ø 机制
心脏瓣膜赘 生物形成
脱落进入 脑内血管
脑内血管栓 塞、管壁血 管变弱
细菌性动 脉炎
细菌性动 脉瘤
动脉瘤破裂
动脉壁破裂
蛛网膜下 腔出血
其他类型SAH
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蛛网膜下B腔出血
男,77岁,厌食2个月后行走不稳
A
B
CC
DD
A:颅脑CT平扫示左侧颞叶脑沟及双侧脑室后角高密度; B:DWI示左侧半卵圆中心高信号; C:颅脑CTA未见异常; D:经食道心脏彩超示二尖瓣赘生物(红色箭头)
Ø 高血压、吸烟是其可控制的危险因素
病因(尚不明确)
Ø 静脉因素:脑深静脉引流异常(多数研究支持),或静脉窦血栓形成、硬脑膜动静脉 瘘等导致静脉压升高
Ø 动脉因素:脑干的小穿支动脉闭塞后继发渗血,基底动脉夹层分离、基底动脉原发性 壁内血肿低压力下出血
Ø 其他因素:血管畸形、毛细血管扩张等
PNSAH
不常见病因
Ø 高血压动脉硬化、moyamoya病、脊髓周围血管病变、动脉炎、动脉夹层 分离、血液病、结缔组织病等
概述
急性原发性SAH典型临床症状
Ø 90%存在头痛,经典的头痛:突然、爆炸样,剧烈和持续性; Ø 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 Ø 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意识丧失;
Ø 少数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或表现不典型,头痛、脑膜刺激征不明显,而意识障碍 和脑实质损害症状较重,或以精神症状起病,易漏诊和误诊。
脊髓血管病变所致的SAH
颈椎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s)
男,78岁,洗澡时突发枕部头痛
A
B
C
A:颅脑CT平扫,桥前池、环池、左侧外侧裂基底部出血 B:颈椎MRI示颈1-2椎间孔水平粗大的引流静脉 C:经右侧椎动脉造影显示dAVFs来源于C2神经根支
脊髓血管病变所致的SAH
脊髓前动脉瘤 A
A和B型为正常变异的形式,C型或原始静脉引流是一种异常引流形式。 部分文献报道,B、C型均与非动脉瘤性中脑周围SAH有关,但C型关系更密切
PNSAH
静脉引流变异
正常连续型(A型)
A
B
C
A、B图:Rosenthal基底静脉前连大脑中深静脉,后续Galen静脉(B图白箭头) C图:DSA静脉相,黄箭头:Rosenthal基底静脉,红箭头:Gallen静脉,蓝箭头:直窦
CT值215Hu
第二次复查时间 同日14:55
CT值65Hu
造影剂外渗
男性,50岁,急性脑梗死经机械取栓术后复查头部CT
第一次复查时间 2018.07.21 术后2小时 01:19
CT值58Hu
第二次复查时间 2018.07.23 11:14 CT值24Hu
造影剂外渗
Ø 与急性脑出血的鉴别要点 CT值
通常脑脊液吸收障碍 引起脑积水
弥漫性脑水肿
基底动脉瘤
大面积脑梗死
Ø 与脑组织水肿、占位效应引起脑池、脑沟、裂变窄有关 男性,56岁,突发右侧肢体乏力
A:头部CT平扫示蛛网膜下腔变窄以及基底池、外侧裂、小脑幕密度增高 B:头部CT平扫左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面积脑梗死
硬膜下血肿
Ø 单侧或双侧硬膜下血肿均可引起假性蛛 网膜下腔出血
51岁男性,突发颈痛和肢体麻木,其后意识混乱
B
C
A、B:头颅CT平扫示SAH; C:右椎动脉DSA证实右侧椎动脉起源的脊髓前动脉动脉瘤,位于C1水平,考虑为出血部位。
脊髓血管病变所致的SAH
脊髓动静脉畸形
A
女,32岁,枕部头痛、颈痛1周
B
C
D
A、B:颅脑CT平扫示小脑幕、纵裂池、第4脑室出血,CTA阴性; C:颈椎MRI示 颈4 – 颈5水平脊髓出血,颈7-胸2水平髓内动静脉畸形; D:脊髓血管造影示颈7-胸2水平髓内动静脉畸形,颈4、颈5水平血管瘤样扩张。
急性原发性SAH CT类型
CT阳性SAH CT阴性SAH
动脉瘤性 SAH
CTA或DSA阳性 DSA假阴性
非动脉瘤性SAH
PNSAH 脊髓血管病变所致的SAH
其他类型
CT假性SAH
急性原发性SAH CT类型
CT阳性SAH
动脉瘤性 SAH
CTA或DSA阳性 DSA假阴性
非动脉瘤性SAH
PNSAH 脊髓血管病变所致的SAH
Ø 硬膜下血肿使脑组织受压、蛛网膜下腔 间隙变窄
Ø 硬膜下血肿吸收后,蛛网膜下腔间隙 大小恢复,脑沟、脑裂的高密度消失
女性,65岁,左侧肢体乏力
癫痫持续状态
Ø 机制不明,部分研究者推测可能与癫痫低灌注、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损伤有关 男孩,19个月,流感样症状后有癫痫持续状态
A-C:头部CT平扫显示 基底池、小脑幕、纵裂池高密度,双侧基底密度弥漫性减 低 ,弥漫性脑肿胀,与缺氧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