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网络中基于数据融合的路由协议研究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进展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进展摘要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中,网络层的路由技术至关重要。
在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后,对现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进行了分类,然后着重分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路由协议的路由机制,并指出了这些协议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最后结合该领域当前研究现状,指出了路由协议未来的研究策略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路;路由协议;路由分类;路由机制中图分类号tn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35-0173-030 引言随着微电子技术,无线通讯与传感技术的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1](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s)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wsns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的大量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讯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网络系统。
wsns不需要固定网络支持,在军事国防,生物医疗,环境监测及智能家居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
作为一种新型的无线自组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传统的移动自组织网络(mobile ad hoc networks,manet)有着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1)wsns节点不移动或很少移动,而manet节点移动性强;2)wsns络旨在收集信息,而manet则倾向于分布式计算和端到端通信;3)wsns节点的能量、存储空间和计算能力有限;4)wsns节点通讯高能耗,数据计算低能耗,节点会因能量耗尽而失效;5)wsns节点数量更大,分布范围更广,节点没有统一编址,节点之间通过广播、多跳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交换;6)wsns节点产生的数据具有较大的冗余度;这些差异使得manets路由协议不适合直接运用到wsns中,需要结合wsns的特点对其进行改进,提出新的路由协议。
本文对当前较为典型的路由协议进行了分类和总结,指出了路由协议将来发展的趋势,目的在于为路由协议的进一步研究作参考。
1 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分类研究近几年,人们提出多种基于不同应用目标的路由协议,并根据不同的应用对路由进行了分类研究与比较[3,4]。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无 线 传 感 器 网 络 路 由协 议 研 究 进 展 及 发 展 趋 势
余 勇 昌 , 韦 岗
( . 南理 工 大学 电子与信 息工程 学院 ,广 州 5 0 4 ; . 1华 1 6 1 2 中国电信 集 团有 限公 司 广 州研 究 院,广 州 5 0 3 ) 16 0
摘 要 :描述 了无 线传 感器路 由协议 所 面 临的 问题 与挑 战 , 析 和 比较 了典 型 的 平 面路 由协议 及 层 次路 由协 分
Absr ct Thi pe e e t d t obe nd c al n e fr utn r tc l y t nay i nd c mp io ftp c lfa ta : spa rpr s n e hepr lmsa h le g so o i g p oo o sb hea l ssa o ars n o y ia t l a d h ea c i a ut g pr tc l. Fi l n ir r h c lm i oo os n nal y,s mma id t e i o tntfatr st a d a o i r tc l ses swela t u re h mp ra e u e h ti e lr ut ng p oo o spo s sa l sis f u e r s a c ta e i sa d te ds utr e e r h sr tg e n r n .
.
K yw r s i ls sno e ok WS ) ruigpooo; a ru n ; i acyr t g t eo tea e od :wr es esr t r( N ; o t rtcl f t ot g he rh o i ;s t fh r e nw n l i r un a t
无线传感网络中RPL路由协议研究及性能分析
交率 和平均 功耗 两个性 能指标 对 R P L路 由协议进 行性 能评 估 。仿 真 结 果表 明 , R P L路 由协 议在 分 组递 交 率方 面适 用 于各 个 场
中图 分类号 : T P 3 9 1 . 9 文献标 识码 : A D O I :1 0 . 1 9 3 5 8 / j . i s s n . 1 6 7 4 — 7 7 2 0 . 2 0 1 7 . 0 3 . 0 1 9
引用 格式 : 阮文 灵 , 曾培峰 . 无 线传感 网络 中 R P L路 由协议研 究及 性能 分析 [ J ] . 微型机 与应用 , 2 0 1 7 , 3 6 ( 3 ) : 6 3 - 6 6 .
( C o l l e g e o f C o m p u t e r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D o n g h u a , S h a n g h a i 2 0 1 6 2 0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R P L ( I P v 6 R o u t i n g P r o t o c o l f o r L o w — P o w e r a n d L o s s y N e t w o r k s )r o u t i n g p r o t o c o l i n WS N( Wi r e l e s s S e n s o r N e t w o r k s )i s p r e s e n t e d i n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研究与展望
Re e r h a d p o p c fr u i g p o o o n W ie e s S n o t r s a c n r s e to o tn r t c li r ls e s r Newo k
U _ , I WEN Xin - n D0NC h -o g j a g mi g 。 S u sn 2
维普资讯
第1 期
20 年2 0 6 月
中 目鼋; 研雹 囊 帆 矸譬 『. 罾
J u n lo o r a f CAEI T
V0 . . I 1 NO 1 F b e .2 0 06
,
l ¨
_ 睡 j 囊 晦
; ; ;; ; ; !l
Ke wo d : w r ls ;e sr r ui g y r s i e e s s n ;o tn o
感器网络有 不同于传 统无线网络和 A o dH c网络 的 特点 , 前者 以数据为 中心 , 而后两者 以传输数据为 目 的。一些为 自 组织网络设计 的协议和算法未必适合 无线传感器 网络 ( re n r e o ) i l s e o nw k we s s s t r 是联接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和应用要求…。无线传感器 1 传感器、 励源 和处 理器 的新 型无 线 自组织 网络。 激 网络中的独特要求和制约因素为传感器网络 的研究 它综合了传感器技术 、 嵌入式计算技术 、 分布式信息 提出了新 的技术问题 , 其中 , 关于路 由协议 的研究 与 处理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 , 能够协作地实时监测 、 感 设计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重视。 知和采集 网络分布区域内的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 信息 , 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 , 获得详尽而准确 的信 2 无线传感器 网络的特点 息, 传送到需要这些信息 的用户。无线 传感 器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 由传感器这种特殊 的设备组 广泛应用 于军事 、 环境 、 健康 、 家庭和其他商业领域。 成, 各个无线节点静态地 随机分布 于某一区域。传感 在无线传感器 网络 的研究初期 , 人们 一度认 为成熟 电磁或地震信号等多种信 的 Ie e技术加上 A 0 路 由机制对无线传感器 器负责收集区域内的声音、 nmt t dH c 将它们发送到 S k i 节点( n 汇聚点) i 节点具有 。S k n 网络的设计是足够充分的 , 但深入研究表 明, 无线传 息 ,
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技术的研究
第9 期下
无线传感器 网络数据融合技术的研 究
欧阳春 林 湖南省湘 西州技工学校 湖南 460 10 0
【 要 】本 文首 先讨论 无 线传感 器 网络数 据 融合 算法 的设 计原 则和性 能评 估方 法 ,引入 了融合 代价 的概念 ,并强调 无 线传感 器 网 摘 络数据 融合 算 法必须 与 具体 的应用 背景 相结 合 ; 最后 重点讨 论 了几种数 据 融合 的相 关算 法 :节点 源数据 聚类 方法 、 自适应加 权 融合 算 法 、秩 滤波技 术 、以及基 于 Ds 据 理论 的融合 算 法 ,然后在 此基 础 上提 出将 秩 滤 波技 术与 自适应 加 权相 结合 的融合 算 法 ,以及将 D s —证 — 证据理论与 自 适应加权相结合的融合算法,并通过仿真对几种算法进行 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容错能力方面占有 明优势 。 【 键词 】 无线传 感 器 网络 数据 冗余 数 据 融合 融合 代价 关
Ma ai ,0 2 08: 2 1 . gz e 0 , ( 1 n2 4 ) 14 0
【】 C l rD,srn D Sr a t v 0v r iw fS n o 2 ul E ti ,tv sa aM. e ve o e s r a
杂度为 lg 。因此 ,秩滤波 的总的时间复杂度低 于 ( +lg ) o2 2 o2
远低于 自适应加权融合算法 。当被剔 除的异 常噪声点较少时,新算法
的时间复杂度会略高于 自 适应加权 融合算法 ;反之,当被剔除的异常
将物理对 象或 者抽象 对象的集合,分组成为多个类 ,其 中每个 类由具 有 相似 性质的对 象组成。无线传感器 网络 中,分布式数据聚类 技术往 往 与数据融合算法结合在一起 。 无线传感 器网络 中,数据源分 布在 网络环 境下,将这些数据采 集 到一个 中心位 置并非最佳选择,其可扩展性不好 ,而且 将数据集中起 来进 行聚类也很难实现。 由于无线传感器 网络只 允许相 邻的传感器节 点之间进行通 信,因此数据分析算法也要 以同样 的方 式进行通信。 目 前,已有的聚类算法主要包括分布式聚类 、数据 流聚类 等。下面将对 常用 的聚类技术进行讨论与分析 。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分析
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术语表术语表Adaptive Threshold sensitive Energy APTEEN 自适应敏感阀值节能型传感网络协议CDMA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SMA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DD 定向扩散Directed DiffusionGEAR 地理和能量感知路由Geographic and Energy Routing LEACH 低功耗自适应分簇协议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CU 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PEGASIS Po-Efficient Gathering in SensorInformation System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信息协商传感协议Sensor Protocol for Information viaNegotiationTCP 传输控制协议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TDMA 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EEN 敏感阀值节能型传感网络协议Threshold sensitive Energy Efficient sensorNetwork protocol用户数据包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WSN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南京邮电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南京邮电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路由协议的研究
Ab ta t Atp e e t src : r s n ,mo tr u i gp o o osi i ls e s rn t r stk h u vv l i fn t r s o tn r t c l w r e ss n o ewo k a et es r ia meo ewo k n e t a h i d sg a g t n o ttk e u iy it o sd r to .Th a e n lz ss v r l ls e fa— s t er e in t r e ,a dd n’ a es c rt oc n ie a in n ep p ra ay e e e a a s so t c tc sa an twiees s n o ewo k ,ma e e e r h o h e u iyo a k g is rls e s rn t r s k sa r sa c n t es c rt fLEACH n r p s sa a d p o o e n i m—
EEACC: 1 0P 65
无 线 传感 器 网络 安 全 路 由协 议 的研 究
吴 迪 , 钢 , 胡 倪 刚, 李 威 , 张 卓
( 河海大学 常州 校区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 院 ,江苏 常州 2 3 2 ) 10 2
摘 要 : 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研究多以网络生存时间为目标 , 缺乏对路由安全的考虑。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传感网络路由协议设计
探讨无线传感网络路由协议的设计摘要:无线传感网是全新信息获取及处理技术,本文分析了无线传感网的路由协议设计,基于协商机制的层次型路由协议能够协作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信息。
关键词:信息获取;无线传感网;实时监测中图分类号:tp2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4-0099-021 无线传感器网络简介无线网络通常具有两种组织形式,其中基础设施网络也称作中心结构网络,无基础设施网络是无线网络的另一种组织方法。
根据节点的性质和节点是否频繁且大规模移动,依据路由策略和路由表参将无基础设施网络分为移动ad hoc网络和无线传感器网络。
ad hoc 网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68年,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初来源于美国高级国防研究项目署。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新型的无基础设施网络,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微处理器等发展,它的节点是无线传感器这种特殊设备,要求其具有很强的健壮性和抗毁性,因此,各个无线节点静态地随机分布于某一区域。
无线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是重要因子,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内容,完成大的感知任务。
如传感器包括电源、感知部件、处理部件、收发部件和软件;电源为传感器提供正常工作所必需的能源;观察者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用户。
感知对象是观察者感兴趣的监测目标,传感器节点散布在指定的感知区域内,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感知对象,节点任意散落在被监测区域内,可以被多个传感器网络感知。
(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是具有移动性、自组织性、电源能力有限,节点数量庞大、单个节点资源极其有限、可监视范围广等。
详细地说,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带宽窄而且经常变化,传感器的电源能量极其有限,都具有嵌入式处理器和存储器,传感器节点密集,数量巨大,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一定的动态性,拥有大规模分布式触发器,通常都面临较大的流式数据,具有实时性。
传感器之间的通信断接频繁,电源能量约束是阻碍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瓶颈,传感器具有计算能力能完成一些信息处理工作。
无线传感网络数据融合算法的研究_王康
WSN ) 是 无线传感器网络 (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一种大规模的无线自组织网络, 通过覆盖大量的微型传感 器节点到指定区域进行目标监测, 节点之间通过相互协作 对网络覆盖区域的对象信息进行感知、 采集、 处理和发送。 WSN 综合了无线通信技术、 嵌入式计算技术、 传感器技 术, 应用前景广泛, 被认为 是 21 世 纪 最 重 要 的 技 术 之 一
J] . 电视技术, 2014, 38( 1) . 【本文献信息】 王康, 王峰, 蒋馥珍, 等 . 无线传感网络数据融合算法的研究[
无线传感网络数据融合算法的研究
1 1, 2 1 1 王 康, 王 峰 , 蒋馥珍 , 乔铁柱
( 1. 太原理工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24; 2.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
3
仿真分析
为了验证该算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对该算法进行
了测试, 所选择的仿真工具为 MATLAB。在仿真中, 假设 假设该房间 某个传感器节点对一个房间的温度进行测量, 的温度真值是 25 ℃ , 在真值的基础上加入高斯白噪声来 模拟传感器节点的观测值
[ 11 ]
。假设把簇的稳定阶段分成
了 24 个帧, 也就是该传感器一共有 24 个时隙来向簇首传 设定每个时隙之间节点收集 5 个温度值, 即此节 输数据, 点在一个稳定阶段总共收集了 120 个数据。另外还分别
【摘 要】 无线传感网中如何降低节点能耗和提高节点传输数据的准确性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在研究无线传感网分簇路由的 基础上, 针对无线传感网分簇路由的源节点提出了一种双层滤波机制, 仿真结果表明该数据融合方法能够提高融合数据的准确 , , 。 性 降低数据冗余度 具有较高的执行效率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 源节点; 双层滤波; 数据融合 【中图分类号】 TN911. 4 【文献标志码】 A
无线传感网络路由协议研究新动向
第33卷第4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3 No.4 2012年4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pr.2012无线传感网络路由协议研究新动向梁小芝李玲香(湖南科技学院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系,湖南 永州 425100)摘 要:无线传感器网络因其明显的性能优势和巨大的应用前景而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在无线传感器体系结构中,网络层路由协议是无线传感网络的核心问题。
文章阐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路由协议的要求,并对重要的路由协议工作原理进行了技术分析,从协议性能的角度比较了各个路由协议的特点,最后在文中对WSN路由协议的研究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论述,指出了未来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数据融合;QoS;安全机制中图分类号:TP7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04-0073-050 引 言无线通信技术、数字信号处理以及传感器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日益成熟,为以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传输为基础的无线传感器网络[1](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军事国防、环境监测、生物医疗、抢险救灾以及商业应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最为相似的移动自组织网络(mobile Ad Hoc networks,MANET),尽管两者都是无线自组织多条网络,但差异很大:节点数量极大,节点不一定具有全球唯一的标识;分布密度远远超过以往ad hoc网络中的节点数;大部分节点不像MANET节点一样快速移动;节点出现故障的可能性明显大于MANE网络;节点的存储能力、计算能力和电能极其有限;节点主要采用广播方式通信,而MANET网络大都采用点对点方式通信;这些差异使得MANETs 路由协议不适合直接运用到WSNs中,需要结合WSNs的特点对其进行改进,或提出新的路由协议。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簇的混合式路由协议
2.相关进展
下面将简要介绍几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具有代表性的路由协议!
2.1 LEACH ( Low-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
LEACH 是第一个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提出的层次式路由协议。其后的很多层次式路由 协议都是在它基础上提出来的。因此这里我们着重介绍 LEACH 协议[1]。 它是一种基于分簇的路由协议, 由于网络中节点轮流作簇头因此均衡了网络中能量的消 耗。LEACH 的实现是以轮(round)为单位进行的,每一轮又分为簇建立阶段和数据传输阶段 (平衡阶段) 。并且,平衡阶段的持续时间要远远大于成簇所耗的时间。 在簇建立阶段, 每个节点都检查它自己在过去的 1/p-1 (其中 p 为簇头数目与网络节点总 数目的比例)轮是否成为过节点。如果没有,节点将产生一个介于 0 到 1 之间的随机数,如 果该随机数小于一个预定义的门限值 T(n),那么该节点在本轮中将成为簇头,T(n)的定义如 下:
1
摘要:提出一种以数据为中心的路由协议算法 THRL,在 OMNeT++上进行仿真验证,并将其与 传统路由协议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得出, 在相同条件下, THRL 比 LEACH 和 Directed Diffusion 在能耗方面都有较大的改善。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 混合式路由协议;OMNeT++仿真平台;分簇;门限 中图分类号:TN915.03 文献标识码 :A
4.1
-3-
type = temperature instance = >100℉ location = [125,200] timestamp = 01:06:10 由于此前 Sink 掌握全网信息,因此,这一消息可以单播出去,而非像 Directed Diffusion 中那样每次查询都要广播。目的区域的簇头在接收到 interest-DATA 消息后,将本簇中产生 的数据融合,并发送给 Sink 。这样,由于查询信息的发送频度与用户需求有关,可以大大 减少网络中不必要数据的传送。减少了能量的消耗。 同时,为了保证网络在监测区域有突发性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的将这一信息反馈给远 端的用户,我们在每一个节点的传感模块增加了两个门限值:硬门限(HT )和软门限(ST ) [4]。如果监测对象感知值变化大于硬门限或者其相对变化值大于软门限,节点就会被触发。 开始向上一级发送数据,直至 Sink ,这样又保证了数据的及时性。另外,由于簇头处拥有 到达 Sink 的一条梯度最大的路径,因此避免了新一轮的广播,有助于节能。
无线传感网中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数据融合方法_樊雷松
在无线传感网 的 基 础 上 进 行 的 数 据 融 合 是 指 利 用 计 算 机对按时序获得 的 若 干 观 测 信 息 , 在 一 定 准 则 下 加 以 自 动 分析 、 综合 , 以完 成 所 需 的 决 策 和 评 估 任 务 而 进 行 的 信 息 处理技术 。 数据融合 的 定 义 是 多 方 面 和 多 层 次 的 处 理 数 据 序 列 , 就是把来自 各 个 传 感 器 与 信 息 源 的 数 据 和 信 息 加 以 相 关 、 联合和组合 , 从 而 获 得 了 精 确 的 身 份 估 计 和 位 置 估 计 , 然 后对整体的情况做出 应 急 判 断 。 数 据 融 合 这 种 技 术 在 近 3 0 年来取得了 飞 速 的 发 展 , 在 多 个 先 进 发 达 国 家 , 都 有 学 者 和技术人员在开 展 数 据 融 合 技 术 的 研 究 , 所 以 这 一 领 域 的 研究内容和成果已 大 量 出 现 在 各 种 学 术 会 议 和 公 开 的 学 术
; 修订日期 :2 收稿日期 :2 0 1 3 0 3 2 2 0 1 3 0 5 2 5 - - - -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山西省科技攻关基金项目 基金 项 目 :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 6 1 2 0 2 1 6 3、6 1 2 4 0 0 3 5) 2 0 1 2 0 1 1 0 1 5 1) - ( ) 2 0 1 2 0 3 1 3 0 3 2 3 - , 男 , 山西临汾人 , 硕士研究生 , 研 究 方 向 为 物 联 网 、 云 计 算 ; 强 彦 ( , 男, 山 西 太 原 人, 博 士, 副 教 作者简介 : 樊雷松 ( 1 9 8 8 1 9 6 9 -) -) ,女,山西太原人,博士,副 教 授,研 究 方 向 为 智 能 信 息 处 理、情 授 , 研究方向为云计算 、 物联网 、 图像处理 、 大数据 ; 赵 涓 涓 ( 1 9 7 5 -) , 男 , 江西宜村人 , 研究方向为物联网 ; 格磊 ( ,男,江苏南通人,本科,研究方向为物联网。 感计算 、 数据挖掘 ; 胡洋洋 ( 1 9 9 1 1 9 9 0 -) -) : E-m a i l f a n l e i s o n 6 3 . c o m @1 g
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技术研究
计 算机 与网络
无线 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技术研究
西安航 空技 术 高等专科 学校 计 算机 工程 系 马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摘 要] 针对无线传感器 网络 中各个节点单独传 送数 据到汇聚节点 , 费传 感器节点的能量 , 降低信 息收集的效率 , 浪 并 通过基 于平 面路 由的数据融合 , 于层次路 由的数据融合和基于地理位置路 由三个方面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 融合协议进行 了分析和 比较 。 基 [ 关键词 ] 无线传感 器网络 数据融合 融合算法 无线传感 器 网络综 合了传感器 , 嵌入式计 算 , 网络及通 信 , 布式 分 信息处理等技术 ,其利用大量 的微 型传感 计算节点通过 自 组织 网络以 协作方式进行实时监测 , 感知和采集各类 环境或监测对象信息 , 为连 成 接物理世界 、 数字虚拟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桥梁【。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环 L q 境 监测 , 资源监测 , 灾害污染监测 , 公共安 全和国防 , 智能交通灯各个领 域都有广泛 的应 用前 景, 也是 国际上信 息领域的研究 热点和竞争 的焦
一
1 ) 基于 D D路 由的融合 : 向扩散(ic iui ) 由中的数据 定 Dr td f o 路 ee n sn
融合包括路径建立阶段 的任务融合 和数据 发送阶段的数据融合 ,定 向 扩散路 由的数据融 合采用 的是 “ 抑制副本 ” 的方 法 , 即对转 发过的数据 进行缓存 , 发现重复 的数据将不予转发 。这种方 法不 仅简单 , 与路 由技 术相结合还能够有效地减少网络中的数据量 。 2 于层次路 由的融合 : E C ) 基 L A H是基 于层 次的路 由算法 , 其操作 分成“ 来进行 , 轮” 每一轮具有两个运行 阶段 : 包括簇 建立阶段和数据通 讯 阶段 。在数据通信阶段 , 内节点把数据发 给簇首 , 首进行数据融 簇 簇 合并把 结果发送给 汇聚节点 , E C L A H协 议 的特 点是分簇 和数据融 合 , 这种方式降低 了节点发送功率 ,减少 了不必要 的链 路 ,减少节点间干 扰, 达到保持 网络 内部能量消耗的均衡 , 网络寿命 的 目的日 延长 。 3基 于链 的融合 : E A I ) P G SS是 L A H 的改进 , EC 首先将 网络 中的所 有节点连接成一条单链 , 然后随机选取一个节点作 为首领 , 并向其他节 点发 出收集数据请求 , 数据从单链 的两个端点 向首领 流动 , 中间节点在 传递数据前要执行融合操作 , 首领节点将 结果传送给汇 聚节点 。 4 ) 基于安全模式 的融合 : S D E P A是一种基于分簇 的路由协议算法 , 每个节点收集到数据后 , 并不是直接将数据包发送给簇 头 , 而是将反映 数据特征 的模式编码发给簇头节点 ,簇头节点根据 模式编码判断是否 对该节点 的数据感兴趣或该节点数据是否冗余 。E P A既减少 了簇 内 SD 节点和簇头的通信量 , 也增加了无线传感 器网络 的安全性 。 因为模式编 码是经过安全加密和压缩的 , 而且大小也 小于数据包 的大小 。 基于路由的数据融合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能耗 , 长无 线传感 延 器 网络的生命周期, 但是它们都是针对单个查询请求所 做的数据融合 , 并不是根据数据包的内容来决定是 否融合 。
无线网络的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无线网络的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背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无线传感技术的广泛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其在环境监测、智能家居、军事侦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一种分布式自组织网络,由于其功耗、尺寸等硬件限制,其节点一般采用电池供电,因此节点的能量管理是网络维护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同时,节点之间的通信链路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包括信号弱化、遮挡、多径传播等,因此网络中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路由选择、拓扑控制等问题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
因此,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中的一种重要部分就是路由协议,它负责解决节点之间的通信问题。
目前已经有许多路由协议被提出,在应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通信需求的同时,也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和优势。
因此,对于路由协议的研究和优化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节点之间的通信问题,实现网络中数据的有效传输和能量的高效利用。
合理的路由选择能够降低节点之间的通信延迟和消耗,有利于提高网络传输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因此,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研究对于优化网络性能,延长节点寿命以及扩展网络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内容1. 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综述,分析现有路由协议的优缺点。
2. 深入研究几种领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如LEACH、PEGASIS、TEEN 等,分析其设计思想、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3. 在结合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适合特定应用场景的超低功耗、高能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
4. 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所提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性能表现,包括能源消耗、带宽利用率和数据传输效率等指标,并与现有的几种路由协议进行对比评估。
四、预期成果1. 对当前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发展情况及优劣进行详细综述。
无线传感网络路由协议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大量的研 究。本文就其 中几种具 有代表性 的路由协议算法 进行 分析 和比较 ,旨在为 实际选择应 用提 供参 考。
2 1 年第 2 期 00 0
C I CE C N EH O O Y IF R A I c . 1 HN S I EA D TC N L G N O M T N O t 0 0 A N O 2
这 些 改进 的 算 法 都存 在一 定 的 局 限性 , 有 的是过 多地 引入 了数据 传输 时延 ,有 的 则 降 低 了预 测 准确 性 或 造 成 能量 的过 多 消耗 ,都 不能 从根 本上 解决 贪婪算法 的 两个缺 陷。 针对 上述 问题 ,国防 科学技 术大学 张衡 阳等人提 出了一种实时可靠的Q S o 贪
息和 网络梯度 的贪婪型路 由算 法 陈祖
条路径 上走 过的蚂 蚁越 多 ,则 后来被
信息 ,并发布给观 察者…。无线传感器 网 1 爵等人提 出的基于 距离有效性的层次路由 {周宁提 出的基于 RS I S 的机会主义 络是 由多个带有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及 协议 路 由算法" 等等 。 通信模块的节点组成 的 , 这些节点要根据 21 .贪婪算法路 由协议 不同的数据采集任务需求按 白组织的方式 J
一
方兴 未艾 ,主要有 Wu D 等 人提 出的一 i 种类似 A0DV 协议 的 BRI Bo n e T( u c Ro tn n Tu n l) ui g i n es新路 由算法 i IL Ho a 等人提出的基于簇单元拓扑的无线路
由协 议 RG ( la l G o r p ia AF Rei be e g a h c l Ad p ie F d l y)I香港科技大学 L a tv iei I t i Ma 等人提 出的结构感知 自适应的路 由算 o 法 l童敏 明等人提 出的一种基于位 置信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研究毕业论文
energy multiplex paths routing theory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与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与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意。
1.1
近年来,微处理器和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产生了能够进行局部信息处理和无线通信的分布式设备,这种体积小、价格低廉且低能耗的节点被称作传感器节点。每个传感器节点仅能进行有限的信息处理,但是大量节点相互协作就可以详细观测一个给定的物理环境。大量这样的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自组织构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媒介可以是红外设备或者无线电等。与传统的网络不同,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依靠密集的散布以与相互协作来完成它们的任务。
1.低能耗。低能耗的要求基于两种原因:一是由于传感器节点的体积小,因此能量供给有限;二是由于传感器网络的工作环境往往难以更新电池或因更新代价大而不可操作。节点的能耗大小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存时间具有重大影响,是其核心优化目标之一。
2.可扩展。由于传感器节点可能非常多,因而要求其应用的各项技术能有效用于大规模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从传感器网络开始的,传感器网络经历了如图1-1所示的发展历程。第一代传感器网络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使用具备简单信息信号获取能力的传统传感器,采用点对点传输、连接传感控制器构成传感器网络;第二代传感器网络,具备获取多种信息信号的综合能力,采用串,并接口(如Rs-232、RS-485)和传感控制器相联,构成有综合多种信息的传感器网络;第三代传感器网络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本世纪初,用具备智能获取多种信息信号的传感器,采用现场总线连接传感控制器,构成局域网络,成为智能化传感器网络;第四代传感器网络正在研究研发,现在成形并大量投入使用的产品还没有出现.用大量的具备多功能多信息信号获取能力的传感器,采用自组织无线接入网络,和传感器网络控制器连接,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本文所介绍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指第四代传感器网络。
7 一种基于多路数据融合的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
一种基于多路数据融合的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王娅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路数据融合的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
首先介绍了该协议运用的数据融合等相关技术,然后简述了该协议的实现的过程,最后运用仿真工具评估了该协议的性能指标。
仿真结果表明,由于该协议的使用,节省了一定的网络节点能量,延长了网络的生存周期。
关键字:传感器网络无线通信数据融合协议定位技术1.引言为了满足人们的通信要求,无线网络正越来越随深入我们的生活。
目前无线网络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基础设施网,即需要有线连接的固定基站来直接对网络中每一节点进行组织协调,无线局域网和传统的蜂窝网都属于该类;另一类是无基础设施网,即无线Ad hoc网络。
根据网络中节点是否可移动,无线Ad hoc网络又可分为移动Ad hoc网络(Mobile Ad hoc Network,简称MANET)和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简称WSN)。
随着通信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成熟,集数据采集、处理、传输、通信等一体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引起了人们极大的重视。
和传统的网络相比,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以下特征:(1)节点分布极其稠密且数目很大。
(2)节点能量、存储空间及计算能力等资源非常有限,且能量资源等无法补充。
(3)传感节点在布置完毕后,除了少数节点需要移动以外,大部分节点都是静止的。
(4)节点的多跳通信。
(5)网络高度自适应的自治能力。
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殊性,传统网络的路由协议不能运用其中,因此我们要根据传感器网络的首要设计目标——能源的高效使用来设计它的路由协议。
本文提出的多路数据融合(Multipath data aggregation,MDA)协议是一种基于节点地理信息的分簇路由协议。
在该协议中,假设每个节点都能通过GPS定位系统获取自身的地理信息,并根据其信息分簇。
考虑到节点能量受限问题,簇头建立信息栈设置发送数据的下跳节点,并运用节点的数据融合技术。
无线传感网络路由协议
无线传感网络路由协议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是一种由大量分布式的传感器组成的网络,能够实时采集和传输环境信息。
在WSNs 中,传感器节点通过路由协议进行通信,将数据从源节点传输到目的节点。
因此,路由协议在WSNs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无线传感网络路由协议及其相关问题。
一、无线传感网络路由协议的基本原理无线传感网络路由协议的基本原理是将传感器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多跳方式进行。
每个传感器节点都具有有限的通信范围,无法直接与目的节点通信,而是通过与相邻节点进行通信,逐跳传输数据。
路由协议的目标是寻找最佳的传输路径,使得数据能够高效地从源节点传输到目的节点。
二、无线传感网络路由协议的分类根据路由协议的设计思路和目标,无线传感网络路由协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层次化路由协议:层次化路由协议将传感器节点划分为若干层次,每个层次中的节点具有相同的任务或功能。
不同层次之间通过特定的路由算法进行通信。
层次化路由协议可以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和能力。
2. 平面路由协议:平面路由协议假设传感器节点具有相同的功能和任务,并且彼此之间没有明确的层次结构。
节点之间通过路由表进行通信,通过自适应算法动态地更新路由表,选择最佳的传输路径。
3. 基于位置的路由协议:基于位置的路由协议利用传感器节点的位置信息来确定传输路径。
根据节点的位置关系,选择离目标节点最近或具有最佳传输条件的节点作为中继节点。
4. 基于能量的路由协议:由于传感器节点的能量资源有限,基于能量的路由协议考虑节点能量消耗和剩余能量等因素,选择最佳的传输路径,以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
三、无线传感网络路由协议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在无线传感网络中,路由协议面临着许多挑战,如节点能量消耗、网络拓扑变化、网络安全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1. 路由协议优化:通过改进路由协议的设计和算法,减少路由路径的长度和跳数,降低能量消耗,提高网络的性能。
多类型无线传感器网络混合路由协议研究
军事 侦探 、 环境监测 、 医疗 监 护 、 间探 索 和 灾难 抢 空
先 等领域 有着 广泛应 用 [ . 2 ]
量 hg -n ihe d传感 器和 大量 lw-n 感器组 成 的多 o e d传 种类 传感器 网络路 由协议 . 多跳 路 由方式 更 适 合在
数据 融合 路 由算 法 通常分 为路 由驱动算 法和 融
c mp rs n wih p r l s e i g a d m u t h p c mmu i a i n me h d . o a i t u e c u t rn n li o o o - n c to t o s Ke r s s n o r ls e wo k; u t h p r u i g; l s e i g r u i g d t u i n y wo d : e s rwie e s n t r m li o 0 tn c u t r o t ; a a f so — n n
型 网络 和单 一 节点类 型 网络口 . 然大 部分 路 由协 ]虽
无线 自 组织网络, 其嵌人的计算能力 、 储存能力和通 信 能力 都 有 限[ . 1 随着 最 近无 线 通信 设 备 的小 型化 ]
且耗 能 减 少 和 微 机 电 系 统 ME MS( co E eto Mir l r c
S in e n c n lg Ku mi g 6 0 5 , ia ce c d Teh oo y, n n 5 0 0 Ch n ) a
Ab t a t A y rd r u i g me h d f rs n o r l s e wo k t a o ss so e e o e e u e s r o sr c : h b i o t t o o e s rwie e sn t r h tc n it f t r g n o ss n o sf r n h c mb n n lih p a d cu t rn o tn t o swa e i n d a d s u i d Th e me h d wa i u o i i g mu t o n l s e i g r u i g me h d sd s g e n t d e . e n w t o ssm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传感网络中基于数据融合的路由协议研究作者:范英盛来源:《山东青年》2015年第04期摘要:数据融合技术是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热点,数据融合算法的主要是通过收集和聚合数据来减少冗余信息量,节约能耗,从而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采用数据融合技术节省能耗的同时,也会增加网络的传输时延,降低数据收集的精度。
基于以上问题,本文分析当前典型的各类数据聚合算法的主要机制,详细比较了当前已有算法的特点、性能差异。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协议;聚合时机;服务质量一、无线传感器网络当前,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海量存储、高速传输和快速处理,但信息获取仍未达到自动化水平。
微传感器技术、微电子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集信息采集、处理、无线传输等功能于一体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简称WSNs)的发展。
WSNs正在给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带来深远影响,在国防军事、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城市交通以及空间探索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
尽管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基于现有技术,传感器网络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传感器节点能量有限,网络寿命较短,节点的意外死亡可能会造成路由的中断或某些重要信息的丢失;第二,网络的拓扑结构会因节点的休眠、死亡、网络的扩展等不断变化,给网络维护和路由带来额外的负担;第三,网络的QoS支持不够完善。
基于以上问题,现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主要有网络覆盖与节点布设、网路层路由协议、数据融合与处理等[2]。
这些研究从不同的方面发展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其中减小网络节点能耗、延长网络寿命、增强网络健壮性和可扩展性、减小网络时延、提高信息精确度等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目标和评价标准。
二、数据融合数据融合实际上是把来自多个源节点的传感数据进行合并。
由于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常是小报文段数据,每个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数据不进行合并直接发送给SINK(汇聚节点)节点将需要过多的数据转发次数。
而在路由操作中,能耗最大的就是数据的转发。
所以,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通常采用数据融合的方法,将小数据包合并成较大的数据包后发送。
数据聚合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数据聚合点可能会因过多的工作负担而造成能量提前耗尽、数据聚合产生较大的时延造成对事件的监测反应缓慢、数据聚合点的选择欠佳造成不能尽可能多地进行数据聚合、数据聚合时机选择欠佳造成更大的网络时延。
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是结合数据路由提出更加高效合理的数据聚合结构和分组转发机制。
三、WSN中的数据融合技术数据融合处理是一种重要的网内处理技术,它可以消除冗余信息,降低传输的数据量,从而降低网络的通信能耗。
无限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融合技术主要分为如下五类。
1、基于簇的数据收集协议基于簇的数据收集协议是在网络中选择一部分节点作为簇头,将它作为聚合节点,其它节点选择加入簇中。
首先簇内成员节点把数据传输到簇头,其次簇头收到所有簇内成员节点的数据后,根据聚合函数进行数据聚合,最后经过单跳或多跳把数据发送到SINK节点。
比较典型的基于簇的数据收集协议有LEACH, CEDA, BCDCP等。
虽然分簇的数据收集协议便于实现和管理,但是由于网络中簇头数目的多少,簇头的分布不均匀,都会引起簇头负载很大,最终导致簇头节点死亡,网络失效,而且,如果簇内有失效节点无法发送数据,簇头将一直等待簇成员节点发送数据,引起网络延迟增大。
LEACH算法是一种自适应分簇拓扑算法,它的执行过程是周期性的,每轮循环分为簇的建立阶段和稳定的数据通信阶段。
在簇的建立阶段,每个节点随机的选择一个0~1之间的随机数,如果这个数小于阈值,则选择为簇头。
的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式(1)其中, P表示簇头在所有节点中所占的百分比, r表示选举轮数,r mod(1/P)代表这一轮循环中当选过簇头的节点的个数, G是这一轮循环中未当选过簇头的节点集合。
2、基于链的数据收集协议基于链的数据收集协议将网络中所有的节点构成一条链,并在链上选择一个节点作为头节点与SINK节点直接通信,链两端数据沿链传输到头结点。
比较典型的基于链的数据收集协议有PEGASIS, CCS等。
基于链的数据收集协议的优点是减少了分簇算法在簇重构过程中所产生的开销,节点采用小功率与最近邻居节点通信,从而降低了能量的消耗。
但是,链中距离较远的节点会引起较大的数据延迟,而且唯一的头节点会使得它会成为严重的瓶颈。
3、基于树的数据收集协议基于树的数据收集协议以SINK为根将网络中所有节点组成一棵生成树,每个节点接收其孩子节点发送来的数据,连同自己感知到的数据一起发送给父节点。
由于树结构是支持网络连通性的最小图结构,因此,基于树的数据收集协议能够有效保证网络的连通性和可靠性,具有保证QoS、容易实现高效的能量管理等优点,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比较典型的基于树的数据收集协议有PEDAP和PEDAP-PA, MLDGA等。
4、基于统计信息模型的数据聚合协议只收集感知数据的统计信息而不是所有数据在许多情况下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首先,大部分的感知数据并不能使对查询的回复变得更精确。
其次,目前一些数据聚合策略忽略了感知数据间的关联和不关联性。
另外,在许多情况下,统计信息即可以人工检验,也可以利用程序检验。
许多基于统计信息模型的数据聚合协议已经提出。
Ma YJ在文献[3]中提出了一种局部空间成簇算法,主要是利用欧氏距离较近的节点感知的数据具有较高相关性的特点来成簇。
节点在部署完成后会首先采集一轮数据,用一组向量来表示。
假设节点和采集的数据分别为X=(x1,x2,L xn)和Y=(y1,y2,L yn),则可以利用类似于欧氏距离的计算方式来表示其感知数据的相关性,如式(3)所示,然后给出权值计算公式(4)。
式(2)式(3)其中|N(i)|表示邻居节点的数目之和,di表示i节点与所有邻居节点感知数据相关性求和的均值,D(dij)表示dij的方差。
根据节点权值ωi的大小选择簇头,簇头选择完毕后,非簇头节点选择与簇头dij值较小的加入。
网络建立后由簇头节点代表本簇向网关发送数据,非簇头节点不采集也不传递数据。
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精确性。
但该算法仅适用于监测一些数据变化较缓慢的场景,例如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等,有一定的局限性。
5、基于地理网格的数据聚合协议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为了获取更加有效准确的信息,网络有时需要获得地理信息,因此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路由研究也广泛起来。
节点获取地理位置信息的方式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节点自身带有GPS定位系统,可以精确获取网络坐标信息。
第二种是节点本身不带GPS定位系统,可以利用信号强度来估算自己的地理位置信息。
典型的节点带有GPS定位系统的算法有GRID, EADA等,节点利用信号强度来估算自己的地理位置信息的算法有BEES[4]。
BEES协议是节点在没有安装GPS设备时如何利用信号强度来估算自己的地理位置信息的分布式算法。
该协议将网络等分为六个扇形,再将扇形划分为等大小的正六边形,每个正六边形利用一个三元组表示,例如表示第4个扇形第3行第2列的正六边形。
每个六边形相当于一个簇,在每个簇中选择最靠近六边形中心的节点作为簇首节点。
以SINK为中心建立直角坐标系,SINK首先以初始角θ1向节点发送角度估算消息,然后偏转Δθ继续发送,节点则根据公式(5)计算出自身和SINK连线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
式(4)其中Prm代表节点接收到θm的消息的信号强度。
利用θ及节点间的距离关系可以计算出节点的地理位置坐标,仿真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精确性。
然而该算法每次选择的簇首节点总是在正六边形中心附近,虽然设置了代替机制,但节点的能量消耗却极不均匀,造成能量空洞问题。
四、总结与展望近年来,研究人员针对WSNs的应用需求和新特性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新的网络层协议层出不穷。
数据融合这一概念被提出,通过对各种WSNs数据融合协议进行分析和比较,我们发现目前大多数研究工作的重点都放在为数据融合提出有效的路由机制上。
数据融合技术在节省能量、提高信息准确度的同时,要牺牲其它方面的性能作为代价。
首先是延迟的代价:在数据传送过程中,寻找易于进行数据融合的路由、进行数据融合操作、为融合而等待其它数据的到来,这三方面都可能增加网络的平均延迟。
其次是抗毁性代价:数据融合可以大幅度降低数据的冗余性,但丢失相同的数据量可能损失更多的信息,因此相对而言也降低了网络的抗毁性。
现有支持QoS的数据融合技术大多局限在仅支持部分QoS 指标,还应该进一步考虑如何在支持网络生命周期、抗毁、数据时延及数据质量之间进行折中。
[参考文献][1] Ameer Ahmed Abbasi, Mohamed Younis. A survey on clustering algorithms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omputer Communications,2007,30(15):2826-2841.[2] Klaoudatou E, Konstantinou E, Kambourakis G, et al. A survey on cluter-based group key agreement protocols for WSNs. Communications Surveys & Tutorials,2011,13(3):429-442.[3] Ma YJ, Guo YK. Distributed clustering-based aggregation algorithm for spatial correlated sensor networks. IEEE Sensors Journal, 2011,11(1):641-648.[4] AbdelSalam H, Olariu S. BEES: bioinspired backbone selection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 2012,23(1):44-51.(作者单位:浙江警察学院,浙江杭州 31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