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
高二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及的答案.doc
![高二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及的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e6d33f7503d8ce2f006623d4.png)
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9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0.5 mol/(L·s)B.υ(B)=0.3 mol/(L·s)C.υ(C)=0.8 mol/(L·s)D.υ(D)=1 mol/(L·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3.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A.判断过程的方向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4.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 B(g) 2C(g)+D(g) 。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 1.6 molB. 2.8 molC. 2.4 molD. 1.2 mol(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5.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n molAB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P2)下,可逆反应2X(g) 2Y(g) + 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6.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7.α1和α2分别为A 、B 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g)2B(g)和2A(g)B(g)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A 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α1、α2均减小 B .α1、α2均增大 C .α1减小,α2增大 D .α1增大,α2减小 8.对可逆反应4NH 3(g )+ 5O 2(g(g )+ 6H 2O (g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 2)= 5υ逆(NO )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 的同时,消耗x mol NH 3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 3)= 3υ正(H 2O ) 9.已知反应A 2(g )+2B 2(g2AB 2(g )△H <0,下列说法正确的A .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 .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 .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10.常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活塞的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里,分别充有二氧化氮和空气,现分别进行下列两上实验: (N 2O2NO 2 △H > 0)(a )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 (b )在活塞上都加2 kg 的砝码在以上两情况下,甲和乙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A .(a )甲>乙,(b )甲>乙B .(a )甲>乙,(b )甲=乙C .(a )甲<乙,(b )甲>乙D .(a )甲>乙,(b )甲<乙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598ada650e52ea551898d8.png)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A.K不变,平衡可能移动B.平衡移动,K值可能不变C.相同条件下,同一个反应的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增大2倍,K值也增大两倍D.K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2.在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 Ni(CO)4(g),已知该反应在25℃和80℃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5×104和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吸热反应B.恒温恒压下,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的Ar,上述平衡将正向移动C.在80℃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 mol/L,则此时v(正)<v(逆)D.恒温恒容下,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Ni(CO)4(g),达新平衡时,CO 的百分含量将增大3.已知反应H2(g)+Br2(g)2HBr(g)分下列三步进行,有关键能如下表所示:①Br22Br(快反应)△H1,K1②Br+H2HBr+H(慢反应)△H2,K2③H+Br HBr(快反应)△H3,K3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1>△H2>△H3B.25℃时:K1>K3C.H2(g)+Br2(g)2HBr(g)的速率由反应②的速率决定D.H2(g)+Br2(g)2HBr(g)△H<04.某温度下,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 mol和4 mol。
保持温度不变,向容器中再加入1mol A、0.5mol B 和1 mol 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不移动B.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右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左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不变,平衡不移动5.一定温度下在恒容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①混合气体的密度②混合气体的压强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A.①④B.仅②③C.②③④D.仅④6.将2 molX和3molY在容器中发生2X(?)+3Y(气) 3Z(?)反应已达平衡状态,若增加压强或降低温度,Y的体积分数都减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能X、Z均是气体,也可能X、Z都不是气体。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77006c581b6bd97e19ea06.png)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合成氨工业采用高温条件B、配制FeSO4溶液时在溶液中加入稀硫酸C、H2、I2、HI 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D、工业制硫酸中,SO2氧化成SO3,往往需使用催化剂2.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下图的是( )A.C02(g)+H2(g) CO(g)+H20(g) △H>0B.CH3CH20H(g) CH2=CH2(g)+H20(g) △H>0C.2C6H5CH2CH3(g)+03(g) 2C6H6CH=CH2(g)+2H2O(g) △H<0D.C02(g)+2NH3(g) CO(NH2)2(s)+H20(g) △H<03.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 (g)+Y(g)2Z(g)△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 )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Z)=2.0×10-5mol/(L·min)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4.两气体A、B分别为0.6mol、0.5mol。
在0.4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B mC+2D,经5min后达到平衡,此时C为0.2mol。
又知在此反应时间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1·min-1,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m值为3 B.B的转化率为20% B.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1·min-1 C.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1·min-1 D.平衡时反应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为1mol 5.在四支试管中发生反应:Mg+2HCl=MgCl2+H2↑,生成H2的速率最大的是()A.A B.B C.C D.D6.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NO22NO+O2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A.①③④B.①④⑥C.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⑥7.四个试管中都装有5 mL 0.1 mol·L-1Na2S2O3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加入0.1 mol·L -1硫酸和一定量水,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A.20 ℃,10 mL硫酸 B.20 ℃,5 mL硫酸和5 mL水C.30 ℃,10 mL硫酸 D.30 ℃,5 mL硫酸和5 mL水8.已知可逆反应X(g)+2Y(g)Z(g) ΔH<0,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Y和一定量的X后,X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B.增大X的浓度,X的转化率增大C.容器中压强恒定时,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D.保持温度和密闭容器的压强不变,再充入1 mol X和2 mol Y,再次达到平衡时n(Z)/n(X)的值会变小9.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 2 s(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0.6 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 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s)-1② 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s)-1③ 2 s 时物质 A 和 B 的转化率(发生反应的物质的量占总物质的量的百分数)一样④ 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0.3 mol·L-1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10.在100℃时,把0.5molN2O4通入体积为5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33a3236c5da50e2524d7f91.png)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发生改变B.平衡状态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C.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反应物的浓度为零D.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就是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限度2.恒温、恒压下,1molA和nmolB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2B(g) 2C(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生成amol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n=2时,物质A、B的转化率之比为1: 2B.起始时刻和达到平衡后容器中的压强比为(1+n):(l+n-a/2)C.当v (A)正=2v (C)逆时,可断定反应达到平衡D.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反应到达平衡状态3.反应aM(g)+bN(g) cP(g)+dQ(g)达到平衡时,M的体积分数y(M)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其中z表示反应开始时N的物质的量与M的物质的量之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1.4 MPa (2)2.1 MPa平衡时M的体积分数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图A.同温同压同z时,加入催化剂,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B.同压同z时,升高温度,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C.同温同z时,增加压强,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D.同温同压时,增加z,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4.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 N2O4(g),达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O2的体积分数减小 B.NO2的转化率减小第 1 页共20 页试卷第2页,总9页C .化学反应速率不变D .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5.向FeCl 3溶液中滴加2滴KSCN 溶液,发生反应达到平衡Ⅰ。
保持温度不变,仅改变某一个条件达到平衡Ⅱ,两次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如下:Fe 3+(aq)+3SCN -(aq)Fe(SCN)3(aq) 平衡Ⅰ/(mol·L -1) a b c平衡Ⅱ/(mol·L -1) x y z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存在关系式:B .存在关系式:(a -x )∶(b -y )∶(z -c )=1∶3∶1C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溶液颜色变浅D .当溶液中c (SCN -)保持不变时达到平衡状态6.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2B(g)+C(g),将2 mol A 通入2 L 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甲中,若维持容器内温度不变,5 min 末测得A 的物质的量为0.8 mol 。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19e9e359ad51f01dc381f115.png)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决定于化学反应的内因,与其他外界条件无关B.相同温度下,反应A+B C与反应C A+B的化学平衡常数相同C.反应2SO 2(g)+O2(g)2SO3(g) ΔH<0 温度升高,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不变D.反应A(g)+B(g)2C(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2(C)/[c(A)·c(B)]2.在一定温度、一定体积条件下,能说明下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反应2SO 2(g)+O2(g)2SO3(g)容器内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B.反应A 2(g)+B2(g)2AB(g)容器内A2的消耗速率与AB消耗速率相等C.反应N 2+3H22NH3容器内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D.反应4A(s)+3B(g)2C(g)+D(g)容器内气体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3.可逆反应a A(g)+b B(g)c C(g)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关系式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av(A)正=bv(B)正B.bv(A)正=av(B)逆C.cv(C)正=av(A)逆D.av(A)正=bv(B)逆4.已知2SO 2(g)+O2(g)2SO3(g)ΔH=-197 kJ·mol-1。
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2 mol SO2和1 mol O2;(乙)1 mol SO2和0.5 mol O2;(丙)2 mol SO3。
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容器内压强p:p甲=p丙>2p乙B. SO3的质量m:m甲=m丙>2m乙C.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k乙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Q丙>2Q乙5.四个试管中都装有5 mL 0.1 mol•L﹣1Na2S2O3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加入0.1 mol•L﹣1硫酸和一定量的水,最先出现浑浊的是()A. 20℃,5 mL硫酸,2 mL水B. 20℃,4 mL硫酸,3 mL水C. 30℃,4 mL硫酸,3 mL水D. 30℃,5 mL硫酸,2 mL水6.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m A(g)+n B(g)p C(g)的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图像如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由图1可知,T1<T2,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由图2可知,该反应m+n<pC.图3中,表示反应速率v正>v逆的是点3D.图4中,若m+n=p,则a曲线一定使用了催化剂7.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在常温下,某些反应及其平衡常数数值如下:2NO(g)N 2(g)+O2(g)K1=1×10302H 2(g)+O2(g)2H2O(g)K2=2×10812CO 2(g)2CO(g)+O2(g)K3=4×10-9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1=c(N2)·c(O2)c(NO)B.常温下,水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5×10-80C.常温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H2O>CO2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冰醋酸CH3COOH沸点较高(117.9 ℃),且能形成二聚物(CH3COOH)2,其反应式为2CH3COOH(g)(CH 3COOH)2(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若采用测气体密度的方法测醋酸相对分子质量,为尽量接近真实性,在测定时应采用()A.高温低压B.低温低压C.加催化剂D.低温高压9.下图中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Z(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只改变一个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B.加大X的投入量C.使用催化剂D.缩小体积10.某温度下,2A(g)+B(g)3C(g)的平衡常数K=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K越大,达到平衡时,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B.K越小,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C.对于某一可逆反应,在任何条件下K均为一定值D.K越大,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大11.现有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12.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 和气体Y各0.16 mol 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 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a5f4e467ec102de3bd89ce.png)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与调控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A.食品抽真空包装B.用热水溶解蔗糖以加速溶解C.在铁制品表面刷油漆D.低温冷藏食品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食物放在冰箱中会减慢变质的速率B.实验室制备CO2时,可通过升高温度来加快反应速率C.实验室用铁片和稀硫酸制备H2时,选用98%H2SO4能加快反应速率D.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物3.在一绝热(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的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s) C(g)+D(g),下列描述中不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D,同时生成nmolA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C.容器中的温度不再变化D.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4.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反应停止了B.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均为零C.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相等D.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5.对于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 X (g) + Y (g) 2 Z (g) ,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6.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ΔH<0的反应均是自发反应B.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随时自动发生C.冰在室温下自动熔化成水,这是熵增的过程D.MgCO3(s)=MgO(s)+CO2(g)高温下,不能自发7.7.反应m A(s)+n B(g)p C(g) ΔH<0,在一定温度下,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B%)与压强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一定正确的是()①m+n>p②x点表示的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③x点比y点时的反应速率慢④n>p⑤若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A.①②⑤ B.只有②④ C.只有②③ D.①③⑤8.关于化学平衡常数K的叙述正确的是()A.K越大,表示化学反应速率越大B.对任一可逆反应,温度升高,则K值增大。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03371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d.png)
5.钨(W)在高温下可缓慢升华。碘钨灯中封存的碘蒸气能发生反应:W(s) + I2(g) WI2(g),利用工作时灯泡壁与灯丝的温度差,将沉积在灯泡壁上的钨“搬运”回灯丝上。对于该过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B.工作时,在灯泡壁和灯丝上发生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A. v(NH3)=v(O2)B. v(O2)=v(H2O)C. v(NH3)=v(H2O)D. v(O2)=v(NO)
12.某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2mol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 4C(s)+2D(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 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8.下列关于化学反应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反应B.凡是熵增大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C.凡是吸热反应都不是自发反应D.反应是否自发,不只与反应热有关
9.2.0molPCl3和1.0molCl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l3(g)+Cl2(g)⇌PCl5(g)达平衡时,PCl5为0.4mol,如果此时移走1.0molPCl3和0.50molCl2,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是()
D.由表中数据推测,
14.研究不同条件对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得到如下数据。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Cu2+与Fe3+对H2O2分解都有催化作用,但Cu2+催化效果更好
B.由Ⅰ与Ⅱ可知其它条件相同时,时间越长,H2O2分解越彻底
C.由Ⅰ与Ⅲ可知其它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H2O2分解越快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fed6d61eb91a37f0115c72.png)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在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22(CO)(H O)(CO )(H )c c c c ⋅⋅,恒容时,温度升高,H 2浓度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 .恒温条件下,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以增大压强,H 2的浓度不变C .该反应的ΔH >0,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 增大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g)+H 2O(g)⇌CO 2(g)+H 2(g)2.已知H 2O 2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其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入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热效应B .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 2O 2的平衡转化率C .H 2O 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H 2O 2===H 2O +1/2 O 2 ΔH >0D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 2(g)+ 1/2O 2(g)SO 3(g) ΔH=―98.32kJ/mol ,在容器中充入2molSO 2和1molO 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 A .196.64kJ B .小于98.32kJ C .小于196.64kJD .大于196.64kJ4.下列措施能加快Fe 与0.1mol/L 的稀H 2SO 4反应产生H 2的反应速率的是( ) A .向溶液中再滴加1mol/L 的HNO 3 B .将稀硫酸改为98%的浓硫酸 C .滴加少量的CuSO 4 溶液 D .降低温度5.某温度时,在体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A 、B 、E 、F 的物质的量n 随时间t 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反应进程中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在t 2、t 4时刻分别只改变一个条件(温度、压强或某反应物的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E(g)2B(g)+F(g)B.若平衡状态①和②对应的温度相同,则①和②对应的平衡常数K一定相同C.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D.t4时刻改变的条件是降低温度6.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N2(g)+3H2(g)2NH3(g)的反应速率,其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 (N2)=3 mol·L-1·min-1 B.v (NH3)=2 mol·L-1·s-1C.v (H2)= 2.5mol·L-1·s-1 D.v (NH3)=10mol·L-1·min-17.可使C(s)+ CO2(g)=2CO(g)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①增大压强②增加炭的量③通入CO2④恒压下充入N2⑤恒容下充入N2⑥升温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③⑤⑥8.一定条件下可利用甲烷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CH4+2NO2⇌N2+CO2+2H2O。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f49a6d581b6bd97f19ea86.png)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甲、乙两容器均进行同一反应:A 2B。
甲容器内每分钟减少4 mol A,乙容器内每分钟减少2 mol A,则两者的化学反应速率相比()A.甲快B.乙快C.一样快D.无法比较2.对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ΔH<0,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为()A.断开一个N≡N键的同时有6个N—H键生成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D.N2、H2、NH3分子数比为1∶3∶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的可逆反应,升高温度v(正)>v(逆)B.升高温度或使用催化剂是通过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而使反应速率加快C.勒夏特列原理只使用于可逆反应,不使用于溶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D.△G=△H-T△S适合任意条件的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判据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B.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仅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也与反应的途径有关C.催化剂不仅能加快反应速率,也能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D.升高温度,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不能提高反应所需的活化能5.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A.A B.B C.C D.D6.往1.0 mol·L-1KI溶液中加入固体I2,发生反应:I2(aq)+I-(aq)I3-(aq)△H;I-的物质的量浓度c(I-)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反应第一次达到平衡时用时10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H>0B.a、c两点对应的I-反应速率相等C.b点时0~10s I-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mol·L-1·s-1D.d点时该反应在对应温度下处于平衡状态7.下列各组反应中,属于可逆反应的一组是()A.2H2O通电2H2↑+O2↑,2H2+O2点燃2H2OB.NH3+CO2+H2O=NH4HCO3,NH4HCO3NH3↑+H2O↑+CO2↑C.H2+I22HI,2HI H2↑+I2↑D.2Ag+Br2CuO2AgBr,2AgBr光2Ag+Br28.在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2molO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达到反应限度时,容器中S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A.1mol B.2mol C.3mol D.4mol9.已知某一放热反应: A(s) +2 B(aq) =C(aq) +2D(aq) ,欲加快反应速率,可以()A.将 A 的投料量加倍B.增大压强C.减小 B 的浓度D.升高温度10.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而不用排水法收集氯气B.加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NH3C.合成 NH3反应,为提高 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相对较低温度的措施D.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中c(H+)增大11.可逆反应:3A(g)3B(?) + C(?) △H>0,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趋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B和C可能都是固体②B和C一定都是气体③若C是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④B和C可能都是气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2.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 + 4CO(g)Ni(CO)4(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增加Ni的用量,可加快该反应速率B.该反应达到平衡时,4v生成[Ni(CO)4]=v生成(CO)C.减压,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D.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提高CO转化率二、填空题13.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2a8a36f61fb7360a4c65b4.png)
一、单选题 1.已知 25 ℃时,AgCl 的溶度积 Ksp=1.8×10-1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饱和 AgCl 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sp 值变大 B.AgNO3 溶液与 NaCl 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一定有 c(Ag+)=c(Cl-) C.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 c(Ag+)×c(Cl-)=Ksp 时,此溶液为 AgCl 的饱和溶液 D.将固体 AgCl 加入到较浓的 KI 溶液中,部分 AgCl 转化为 AgI,AgCl 溶解度小于 AgI 2.下列实验过程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t /min 0 2 4 6 8 10
V(O2) 0.0 9.9 17.2 22.4 26.5 29.9
/mL
(1)0~6 min 中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 v(H2O2)约为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反应到 6 min 时,H2O2 分解率为____。 17.某探究小组用测量 HNO3 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限选试剂:1.00 mol·L-1 HNO3、2.00 mol·L-1HNO3,细颗粒大理石、粗颗粒大理石,35℃水 浴。 (1)他们能完成哪些因素对速率影响的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能进行的探究内容,填写以下实验设计表,完成探究实验:
编号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在试管中加入 3 mL 6molL-1 的盐酸,再插入用砂纸打磨
A
探究化学能可转化为热能
过的铝条,并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变化
向两支分别盛有 0.1 molL-1 醋酸和硼酸溶液的试管中
B
比较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滴加等浓度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单元测试 含答案
![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单元测试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3db823650e52ea551898bf.png)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20题,共60分)1、一定条件下,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 2和10molH2,发生反应N2(g)+3H2(g)2NH3(g),2min时测得剩余N2为1mol,下列化学反应速率表示不正确的是()A.v(N2)=0.25 mol·L-1·min-1B.v(H2)=0.75 mol·L-1·min-1C.v(NH3)=1 mol·L-1·min-1D.v(NH3)=0.5 mol·L-1·min-12、某温度下按如图安装好实验装置,在锥形瓶内盛6.5 g锌粒(颗粒大小基本相同),通过分液漏斗加入40 mL 2.5 mol·L-1的硫酸溶液,将产生的H2收集在一个注射器中,用时10 s 时恰好收集到气体的体积为50 mL(若折合成0 ℃、101 kPa条件下的H2体积为44.8 mL),在该温度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通过测定锌粒减少质量来测定反应速率B.忽略锥形瓶内溶液体积的变化,用H+来表示10 s内该反应的速率为0.01 mol·L-1·s-1C.忽略锥形瓶内溶液体积的变化,用Zn2+来表示10 s内该反应速率为0.01 mol·L-1·s-1D.用H2来表示10 s内该反应的速率为0. 000 2 mol·s-13、c(H+)相同的等体积的两份溶液A和B;A为盐酸,B为醋酸,分别和锌反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且放出的氢气的质量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反应所需要的时间B>A②开始反应时的速率A>B③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A=B④反应过程的平均速率B>A⑤盐酸里有锌剩余⑥醋酸里有锌剩余.A.③④⑤B.③④⑥C.②③⑤D.②③⑤⑥4、在一定温度下,10mL0.50mol/L H2O2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定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0~6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0.33 mol/(L•min)B.6~1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C.反应到6 min时,H2O2分解了60%D.反应到10 min时,c(H2O2)≈0.24 mol/L5、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D6A+2CB.反应进行到1s时,vA=v(C)C.反应进行到6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s)D.反应进行到6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6、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2X(g)⇌Y(g),温度T1、T2下X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进行到M 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 点放出的热量B.T 2下,在0~t 1时间内,v (Y )=1a b t -mol•L ﹣1•min ﹣1 C.M 点的正反应速率V 正大于N 点的逆反应速率V 逆 D.M 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 ,平衡后X 的转化率减小7、2SO 2(g )+O 2(g )⇌2SO 3(g )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催化剂V 2O 3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在t 1、t 2时刻,SO 3(g )的浓度分别是c 1、c 2,则时间间隔t 1~t 2内,SO 3(g )生成的平均速率为v=2121c ct t --8、将固体NH 4I 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NH 4I (s )⇌NH 3(g )+HI (g ) ②2HI (g )⇌H 2(g )+I 2(g )达到平衡时,c (H 2)=0.5mol•L ﹣1,c (HI )=4mol•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c (NH 3)=6 mol•L ﹣1B.反应起始时固体NH 4I 是5 molC.平衡时HI 的分解率为20%D.若改变反应起始固体NH 4I 的量,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平衡时各气体浓度也发生改变9、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 (s )+2B (g )⇌C (g )+D (g ),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 ③各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④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整理含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整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cc9fcef7ec4afe04a1df8f.png)
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本题列举的四个选项是4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章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B.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D.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2.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C.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的合成D.工业制取金属钾Na(l)+KCl(l) 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 变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3.在恒温恒压、不做功时,反应A+B===C+D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一定能自发进行( )A.ΔH<0、ΔS<0 B.ΔH>0、ΔS<0C.ΔH<0、ΔS>0 D.ΔH>0、ΔS>04.5.6 g 铁粉投入到盛有100 mL 2 mol/L 稀硫酸的烧杯中,2 min时铁粉刚好溶解(溶解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表示这个反应的速率正确的是( )A.v(Fe)=0.5 mol/(L·min) B.v(H2SO4)=1 mol/(L·min)C.v(H2SO4)=0.5 mol/(L·min) D.v(FeSO4)=1 mol/(L·min)5.某温度时,N2+3H22NH3的平衡常数K=a,则此温度下,NH33/2H2+1/2N2的平衡常数为( )A.a-1/2 B.a1/2 C.12a D.a-26.一定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m A(g)+n B(g)p C(g)+q D(g),当m、n、p、q为任意正整数时,下列状态:①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②生成m mol A 同时消耗q mol D;③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④体系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⑤反应速率v(A)∶v(B)∶v(C)∶v(D)=m∶n∶p∶q;⑥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⑦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p∶q。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ccfa9bc850ad02df80413a.png)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在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nA g mB g pC g +;ΔH 0>处于平衡状态(已知m n p)+>,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升温时()()c B c C 的值减小②降压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③加入B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A 的转化率变大④加入催化剂,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⑤充入C ,则A 、B 的物质的量增大A .③ ④B .①②⑤C .②③⑤D .全部2.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 、B 两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 (g )+B (g )2C (g );△H<0。
达到平衡后,只改变一个条件(x ),下列量(y )的变化一定符合图中曲线的是A .AB .BC .CD .D3.根据下列有关实验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A B.B C.C D.D4.某温度下,N2O5在CCl4中发生反应:2N2O5===4NO2+O2,N2O5的浓度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下表。
在0~10 s内,平均反应速率为( )A.v(N2O5)=0.032 mol·L-1B.v(N2O5)=0.050 mol·L-1C.v(N2O5)=0.050 mol·L-1·s-1D.v(N2O5)=0.032 mol·L-1·s-15.某温度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2∶2∶1。
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不移动B.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增大C.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减少6.以硫酸工业的2SO尾气氨、石灰石、焦炭、碳酸氢铵和氯化钾等为原料可以合成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硫化钙、硫酸钾、亚硫酸铵等物质,合成路线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应Ⅰ中需鼓入足量空气以保证二氧化硫充分氧化生成硫酸钙B .反应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CaSO 4C CaS 4CO ++↑C .反应Ⅳ需控制温度在60~70℃,目的之一是减少碳酸氢铵的分解D .反应Ⅴ中的副产物氯化铵可用作氮肥,可与钾肥(如碳酸钾)合用,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包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包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3be8420066f5335b812155.png)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包含答案)1 / 9《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向2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4mol A 和5mol B ,发生反应:4A(g)+5B(g)=3C(g)+3D(s)。
5min 后压强变为原来的80%,则该反应在0~5min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可表示为A.v(A)=0.24 mol·L -1·min -1B.v(B)=0.15 mol·L -1·min -1C.v(C)=0.18 mol·L -1·min -1D.v(D)=0.36 mol·L -1·min -12.在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甲醇,发生反应:()()()32CH OH l CO g 2H g +.以下可以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为( )A.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B.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C.CO 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D.CO 与2H 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1:2不变 3.反应CaCO 3=CaO +CO 2↑为非自发反应,要使此反应能发生,采取的措施( )A .升高温度B .降低温度C .减少CO 2D .增加CO 24.将固体NH 4I 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 4I(s)NH 3(g)+HI(g);②2HI(g)H 2(g)+I 2(g)。
达到平衡时,c(H 2)=0.5mol·L -1,c(HI)=3mol·L -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A .9 mol 2·L -2B .12 mol 2·L -2C .16 mol 2·L -2D .20 mol 2·L -25.溶液中...的反应X+3Y 2Z 分别在①、②、③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为c(X)=c(Y)=0.100mol •L -1、c(Z)=0mol •L -1,反应物X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796d7e6137ee06eef9182b.png)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B.反应可表示为X+3Y 2ZC.平衡常数 K = 1600 mol-2·L2D.增大压强和升高温度,平衡正方向移动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2Y(g) ⇌2Z(g) ΔH=-akJ•mol-1,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反应放出akJ热量B.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C.X和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X的正反应速率等于Z的逆反应速率3.可逆反应L(s)+aG(g)=bR(g)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下图所示,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压强P1>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B.△H<0C.当av正(G)=bv逆(R)可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增加L的物质的量,可提高G的转化率4.在2L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4A(s)+3B(g)=2C(g)+D(g),经2 min后,B的浓度减少了0.6mol·L-1。
下列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1·min-1B.2min末时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3mol·L-1·min-1C.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3mol·L-1·min-1D.在这2min内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是负值,用C表示的反应速率是正值5.为了说明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甲、乙、丙、丁4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4个实验,你认为结论不正确的是( )A.将形状大小均相同的镁条和铝条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两者速率一样B.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块状和粉末状大理石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粉末状反应快C.常温下将浓硝酸分别放在暗处和强光下,发现光照可加快浓硝酸的分解D.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浓度、体积均相同的双氧水,其中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6.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 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23NO g+SO g SO g+NO g。
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
![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80faa91fe4733687e21aaeb.png)
1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在2A + B F - 3C + 4D 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 u (A )= 0.5 mol/ ( L ・s)B . u ( B )= 0.3 mol/ ( L -s)C . u (C )= 0.8 mol/ ( L s)D . u ( D )= 1 mol/ ( L s)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B .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 .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 •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3•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A •判断过程的方向B •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C .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D •判断过程的热效应4•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 B(g)-〜2C(g)+D(g)。
若最初加入的 A 和B 都是4 mol ,在前10 秒钟A 的平均反应速度为 0.12 mol/ ( L s),贝U 10秒钟时,容器中B 的物质的量是 A. 1.6 molB. 2.8 molC. 2.4 molD. 1.2 mol5. —定条件下反应 2AB(g) = J A 2(g) + B 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 .单位时间内生成 nm0IA 2,同时消耗2n molAB B •容器内,3种气体AB 、A 2、B ?共存C . AB 的消耗速率等于 A 2的消耗速率D .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6. 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 1< P 2)下,可逆反应2X(g) , - 2Y(g) + Z(g)中,生成物Z 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 数(2)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7. a 1和a 分别为A 、B 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 A(g)右=^2B(g)和2A(g)==^B(g)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 A 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a 、a 均减小 B . a 、a 2均增大.a 减小,a 增大D . a 增大,a 2减小&对可逆反应4NH 3 (g ) + 5。
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
![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5ef14d1af45b307e971977d.png)
选建4第二章《化教反应速率化教仄稳》单元尝试题之阳早格格创做本试卷分采用题战非采用题二部分,共8页,谦分150分,考查用时90分钟.第一部分采用题(共90分)一、采用题(本题包罗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惟有一个选项切合题意)1.正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0.5 mol/(L·s)B.υ(B)=0.3 mol/(L·s)C.υ(C)=0.8 mol/(L·s) D.υ(D)=1 mol/(L·s)2.下列道法精确的是A.删大反应物浓度,可删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进而使灵验碰碰次数删大B.有气体介进的化教反应,若删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减少活化分子的百分数,进而使反应速率删大C.降下温度能使化教反应速率删大,主要本果是减少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催化剂没灵验率反应活化能但是能删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进而删大反应速率3.历程的自收性的效率是A.推断历程的目标B.决定历程是可一定会爆收C.推断历程爆收的速率D.推断历程的热效力4.正在2降的稀关容器中,爆收以下反应:2A(g)+ B(g)2C(g)+D(g) .若最初加进的A战B皆是4mol,正在前10秒钟A的仄稳反应速度为0.12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量的量是A.1.6 molB.2.8 mol mol mol5.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2(g)+B2(g)达到仄稳状态的标记是A.单位时间内死成nmolA2,共时消耗2n molAB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没有随时间变更6.正在一定温度分歧压强(P1<P2)下,可顺反应2X(g) 2Y(g) + Z(g)中,死成物Z正在反应混同物中的体积分数(ψ)取反当令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精确的是7.α1战α2分别为A、B正在二个恒容容器中仄稳体系A(g)2B(g)战2A(g)B(g)的转移率,正在温度没有变的情况下,均减少A的物量的量,下列推断精确的是A.α1、α2均减小B.α1、α2均删大C.α1减小,α2删大D.α1删大,α2减小8.对付可顺反应4NH3(g)+ 5O2(g)4NO(g)+ 6H2O (g),下列道述精确的是A.达到化教仄稳时,4υ正(O2)= 5υ顺(NO)B.若单位时间内死成x mol NO的共时,消耗x mol NH3 ,则反应达到仄稳状态C.达到化教仄稳时,若减少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缩小,顺反应速率删大D.化教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3)= 3υ正(H2O)9.已知反应A2(g)+2B2(g)2AB2(g)△H <0,下列道法精确的A.降下温度,正背反应速率减少,顺背反应速率减小B.降下温度有好处反应速率减少,进而收缩达到仄稳的时间C.达到仄稳后,降下温度或者删大压强皆有好处该反应仄稳正背移动D.达到仄稳后,落矮温度或者减小压强皆有好处该反应仄稳正背移动10上真验:(N2O 2 △H> 0)(a)将二容器置于沸火中加热(b)正在活塞上皆加2 kg的砝码正在以上二情况下,甲战乙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精确的是A.(a)甲>乙,(b)甲>乙 B.(a)甲>乙,(b)甲=乙C.(a)甲<乙,(b)甲>乙 D.(a)甲>乙,(b)甲<乙二、采用题(本题包罗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者二个选项切合题意.若精确问案只包罗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精确问案包罗二个选项,只选一个且精确的得2分,选二个且皆精确的得5分,但是只消选错一个,该小题便为0分)11.正在可顺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 .删大反应物的量B .降下温度C .删大压强D .使用催化剂12.左图直线a 表示搁热反应 X(g) + Y(g) Z(g) + M(g) + N(s)举止历程中X 的转移率随时间变更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初条件,使反应历程按b 直线举止,可采取的步伐是A .降下温度B .加大X 的加进量C .加催化剂D .删大概积13.下列能用勒沙特列本理阐明的是A .Fe(SCN)3溶液中加进固体KSCN 后颜色变深B .棕黑色NO 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oa bX 时间C .SO 2催化氧化成SO 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D .H 2、I 2、HI 仄稳混战睦加压后颜色变深14.正在稀关容器中举止如下反应:X 2(g)+Y 2(g)2Z(g),已知X 2、Y 2、Z 的起初浓度分别为、、,正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仄稳时,各物量的浓度有大概是 A . Z 为0.3mol/L B . Y 2为. X 2为. Z 为15.反应:L(s)+a G(g)b R(g) 达到仄稳时, 温度战压强对付该反应的效率如图所示:图中压强p 1>p 2, x 轴表示温度,y 轴表示仄稳混同气中G 的体积分数. 据此可推断A .上述反应是搁热反应B .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 C.a >b D .a <b16.正在恒温时,一牢固容积的容器内爆收如下反应:2NO 2(g )N 2O 4(g)达到仄稳时,再背容器内通进一定量的NO 2(g ),沉新达到仄稳后,取第一次仄稳时相比,NO 2的体积分数A .没有变B .删大C .减小D .无法推断17.反应4A(g)+5B(g)4C(g)+6D(g) △H =-Q ,正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教仄稳状态时,下列道法精确的是A .单位时间里死成n mol C ,共时死成1.5n mol DB .若降下温度最后能死成更多的C 战D yx p 1 p 2C.单位时间里有4n mol A消耗,共时有5n mol B死成D.容器里A、B、C、D的浓度比是4:5:4:618.正在稀关容中爆收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仄稳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本去的一半,当再次达到仄稳时,D的浓度为本仄稳的倍,下列道述精确的是A.A的转移率变小 B.仄稳背正反应目标移动C.D的体积分数变大 D.a < c+d19.反应PCl5(g) PCl 3(g)+Cl2(g)①2HI(g) H2(g)+I2(g)②2NO2(g) N2O4(g)③正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教仄稳时,反应物的转移率均是a%.若脆持各自的温度没有变、体积没有变,分别再加进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则转移率A.均没有变 B.均删大C.①删大,②没有变,③缩小 D.①缩小,②没有变,③删大20.某温度下,正在牢固容积的容器中,可顺反应A(g)+3B(g)2C(g)达到仄稳,此时测得n(A)∶n(B)∶n(C)=2∶2∶1.若脆持温度没有变,以n(A)∶n(B)∶n(C)=2∶2∶1的比率背该容器中再充进A、B战C,下列道述精确的是A. 刚刚充进时反应速率υ正缩小,υ顺删大B. 仄稳没有爆收移动C. 仄稳背顺反应目标移动D. 物量C的品量分数删大第二部分非采用题(共60分)三、(本题包罗3小题,共30分)21.(8分)正在一次教死真验中,教死用铝片分别战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创制:铝片取稀盐酸反应局里非常明隐,而战稀硫酸险些没有反应.那战课本中“铝能跟稀盐酸或者稀硫酸反应死成氢气“的道法纷歧致.为排除果试剂蜕变等果素制成的效率,该教死正在西席的指挥下沉新举止下列真验,考证是可存留上述局里.真验用品:仪器(略,通常是真验需要的皆有)药品盐酸、1.5mol/L硫酸、硫酸,相共大小的铝片(杂度>99.5%)真验历程:往三根相共的试管中分别加进相共的铝片各一片,再往试管中分别加进等体积的盐酸、1.5mol/L硫酸、硫酸,瞅察反应举止到1、2、5、15、20分钟时的铝取酸反应的情况.截止如下:反应进程(分1 2 5 15 20钟)盐酸少量气泡较多气泡洪量气泡反应剧烈铝片耗尽均无明隐局里(无气泡爆收)硫酸均无明隐局里(无气泡爆收)通过上述真验可知,硫酸,均无明隐的局里,而盐酸取铝片反应的局里却格外明隐.(1)写出铝取酸反应的离子圆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1~15min内,铝取盐酸的反应速率渐渐加快,其本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以上商量“铝取稀盐酸战稀硫酸反应好别的本果”,您能对付问题本果做出哪些假设或者预测(列出二种即可)?假设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22.(16分)(1)(6分)对付于下列反应:2SO2 + O22SO3,如果2min内SO2的浓度由6 mol/L下落为2 mol/L,那么,用SO2浓度变更去表示的化教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用O2浓度变更去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如果启初时SO 2浓度为4mol/L ,2min 后反应达仄稳,若那段时间内v (O 2)为0.5mol/(L·min),那么2min 时SO 2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2)(6分)下图左表示正在稀关容器中反应:2SO 2+O 22SO 3+Q 达到仄稳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度战化教仄稳的变更情况,ab 历程中改变的条件大概是;bc 历程中改变的条件大概是; 若删大压强时,反应速度变更情况绘正在c~d 处. (3)(4分)酶是蛋黑量,具备蛋黑量的个性,酶能催化很多化教反应,下图表示酶介进的反应中,温度取反应速率的关系.阐明直线变更本果. 23.(6分)⑴反应m A +n B p C 正在某温度下达到仄稳. ①若A 、B 、C 皆是气体,减压后正反应速率小于顺反应速率,则m 、n 、p 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②若C 为气体,且m + n = p ,正在加压时化教仄稳爆收移动,则仄稳肯定背______目标移动.③如果正在体系中减少或者缩小B 的量,仄稳均没有爆收 温度A v 0 a b c d V 正 V 正 V 正V 顺V 顺V 顺移动,则B肯定没有克没有及为_____态.四、(本题包罗3小题,共30分)24.(12分)将1 mol I2(g)战2 mol H2置于2L稀关容器中,正在一定温度下爆收反应:I2(g) + H2(g)2HI(g);△H<0,并达仄稳.HI的体积分数w(HI)随时间变更如图直线(Ⅱ)所示:(1)达仄稳时,I2(g)的物量的量浓度为.(2)若改变反应条件,正在甲条件下w(HI)的变更如直线(Ⅰ) 所示,正在乙条件下w(HI)的变更如直线(Ⅲ)所示.则甲条件大概是,则乙条件大概是 .(挖进下列条件的序号)①恒容条件下,降下温度;②恒容条件下,落矮温度;③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④恒温条件下,夸大反应容器体积;⑤恒温恒容条件下,加进适合催化剂.(3)若脆持温度没有变,正在另一个相共的2L稀关容器中加进a mol I2(g)、b mol H2(g)战c mol HI(a、b、c均大于0),爆收反应,达仄稳时,HI的体积分数仍为,则a、b、c 的关系是.25.(9分)正在一定体积的稀关容器中,举止如下化教反应:CO2(g)+H2(g) CO(g)+H2O(g),其化教仄稳常数K战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700 800 830 1000 1200K回问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教仄稳常数表黑式为K=.(2)该反应为反应(选挖吸热、搁热).(3)能推断该反应是可达到化教仄稳状态的依据是(多选扣分).a.容器中压强没有变 b.混同气体中c(CO)没有变c.υ正(H2)=υ顺(H2O) d.c(CO2)=c(CO)(4)某温度下,仄稳浓度切合下式:c(CO2)·c(H2)=c (CO)·c(H2O),试推断此时的温度为℃.26.(9分)某温度下SO2的转移反应的仄稳常数K=532.4.2SO2+O2 2SO3底下三个混同体系中各物量的浓度如下表:体系c(SO2) mol/L c(O2) mol/L c(SO3) mol/L 反应目标(1)(2)(3)试推断各体系中反应举止的目标:体系(1)体系(2)体系(3) .选建4第二章《化教反应速率化教仄稳》单元尝试题问案第一部分采用题(共9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问案 B C A B D B C A B D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问案 B C AB A BD C AC AD D D第二部分非采用题(共60分)三、(本题包罗3小题,共30分)21.(8分)(1)2Al + 6H+ = 2Al3+ + 3H2↑ (2分)(2)反应搁出热量,温度降下,使化教反应速率加快(3分)(3)(证明:大概存留多种假设,但是只消假设合理均可)Cl-不妨促进金属铝取H+反应;SO42-对付H+取金属铝的反应起阻拦效率.(3分)【剖析】氢离子浓度战铝片均相共,制成的好别该当取反应(即2Al + 6H+= 2Al3++ 3H2↑)所处环境的分歧(Cl-战SO42-)有关.22.(16分)(1)(6分)2mol/(L·min); 1mol/(L·min); 2mol/L (2)(6分)降温;减小SO3浓度;(3)(4vt0 a b c d23.(6分)m+n> P;顺;气.四、(本题包罗3小题,共30分)24.(12分)(1)0.05 mol/L(3分)(2)③⑤(3分);④(3分)(3)4a+c=2b(3分)25.(9分)(1(3分)(2)吸热;(2分)(3)b、c;(2分)(4)830 (2分)26.(9分,各3分)(1)顺目标举止 (2)正目标举止 (3)反应已达仄稳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0.5 mol/(L·s)B.υ(B)=0.3 mol/(L·s)C.υ(C)=0.8 mol/(L·s)D.υ(D)=1 mol/(L·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3.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A.判断过程的方向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4.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B(g) 2C(g)+D(g) 。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A. 1.6 molB. 2.8 molC. 2.4 molD. 1.2 mol5.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n molAB 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2X(g) 2Y(g) + 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6.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7.α1和α2分别为A、B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g)2B(g)和2A(g)B(g)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A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α1、α2均减小B.α1、α2均增大.α1减小,α2增大D.α1增大,α2减小8.对可逆反应4NH3(g)+ 5O2(g4NO(g)+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回答下列问题:A.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2)= 5υ逆(NO)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12 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 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 3)= 3υ正(H 2O ) 9.已知反应A 2(g )+2B 2(g2AB 2(g )△H <0,下列说法正确的A .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 .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 .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10.常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活塞的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里,分别充有二氧化氮和空气,现分别进行下列两上实验: (N 2O2 △H > 0)(a )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 (b )在活塞上都加2 kg 的砝码在以上两情况下,甲和乙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A .(a )甲>乙,(b )甲>乙B .(a )甲>乙,(b )甲=乙C .(a )甲<乙,(b )甲>乙D .(a )甲>乙,(b )甲<乙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在可逆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 .增大反应物的量B .升高温度C .增大压强D .使用催化剂12.右图曲线a 表示放热反应X(g) + Y(g)Z(g) + M(g) + N(s)进行过程中X 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 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 .升高温度B .加大X 的投入量C .加催化剂D .增大体积 13.下列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 后颜色变深B .棕红色NO 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C .SO 2催化氧化成SO 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D .H 2、I 2、HI 平衡混和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1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 2(g)+Y 2(g)2Z(g),已知X 2、Y 2、Z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 、0.3mol/L 、0.2mol/L ,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 . Z 为0.3mol/LB . Y 2为0.4mol/LC . X 2为0.2mol/L15.反应:L(s)+a G(g)b R(g) 达到平衡时, 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图中压强p 1>p 2, x 轴表示温度,y 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 的体积分数。
据此可判断A .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B .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 C.a >b D .a <bX16.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 )N2O4(g) 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判断17.反应4A(g)+5B(g)4C(g)+6D(g) △H =-Q,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位时间里生成n mol C,同时生成1.5n mol D B.若升高温度最终能生成更多的C和DC.单位时间里有4n mol A消耗,同时有5n mol B生成D.容器里A、B、C、D的浓度比是4:5:4:618.在密闭容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的转化率变小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D的体积分数变大D.a <c+d19.反应PCl5(g )PCl 3(g)+Cl2(g)①2HI(g )H2(g)+I2(g)②2NO2(g )N2O4(g)③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是a%。
若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体积不变,分别再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则转化率A.均不变B.均增大C.①增大,②不变,③减少D.①减少,②不变,③增大3B(g) 2C(g)达到平衡,此时测得20.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可逆反应A(g)+n(A)∶n(B)∶n(C)=2∶2∶1。
若保持温度不变,以n(A)∶n(B)∶n(C)=2∶2∶1的比例向该容器中再充入A、B和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刚充入时反应速率υ正减少,υ逆增大B. 平衡不发生移动C.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物质C的质量分数增大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22.(16分)2SO3,如果2min内SO2的浓度由6 mol/L下降为2 mol/L,那么,(1)(6分)对于下列反应:2SO2 + O2用SO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用O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如果开始时SO2浓度为4mol/L,2min后反应达平衡,若这段时间内v(O2)为0.5mol/(L·min),那么2min时SO2的浓度为_______ ______。
(2)(6分)下图左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O 22SO3+Q达到平衡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a b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b c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若增大压强时,反应速度变化情况画在c~d处. v3t4 (3)(4分)酶是蛋白质,具有蛋白质的特性,酶能催化很多化学反应,下图表示酶参加的反应中,温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解释曲线变化原因 23.(6分)⑴反应m A +n Bp C 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
①若A 、B 、C 都是气体,减压后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 则m 、n 、p 的关系是______ _________。
②若C 为气体,且m + n = p ,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向______方向移动。
③如果在体系中增加或减少B 的量,平衡均不发生移动,则B 肯定不能为_____态。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24.(12分)将1 mol I 2(g) 和2 mol H 2置于2L 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I 2(g) + H 2(g) 2HI(g);△H <0,并达平衡。
HI 的体积分数w(HI)随时间变化如图曲线(Ⅱ)所示:(1)达平衡时,I 2(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若改变反应条件,在甲条件下w(HI)的变化如曲线(Ⅰ) 所示,在乙条件下w(HI)的变化如曲线(Ⅲ) 所示。
则甲条件可能是 ,则乙条件可能是 。
(填入下列条件的序号)①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②恒容条件下,降低温度;③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 ④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⑤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
(3)若保持温度不变,在另一个相同的2L 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 I 2(g)、b mol H 2(g)和c mol HI (a 、b 、c 均大于0),发生反应,达平衡时,HI 的体积分数仍为0.6,则a 、b 、c 的关系是 。
25.(9分)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 2(g )+H 2(g )CO (g )+H 2O (g ),其化学平衡常数K 和温度t 的关系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2)该反应为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多选扣分)。
温度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c.υ正(H2)=υ逆(H2O)d.c(CO2)=c(CO)(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26.(9分)某温度下SO2的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K =532.4.2SO32SO2+O下面三个混合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试判断各体系中反应进行的方向:体系(1)体系(2)体系(3) 。
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90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21.(8分)(1)2Al + 6H+ = 2Al3+ + 3H2↑ (2分)(2)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3分)(3)(说明:可能存在多种假设,但只要假设合理均可)Cl-能够促进金属铝与H+反应;SO42-对H+与金属铝的反56 应起阻碍作用。
(3分)【解析】氢离子浓度和铝片均相同,造成的差异应该与反应(即2Al + 6H + = 2Al 3+ + 3H 2↑)所处环境的不同(Cl - 和SO 42-)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