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模式构建
论低碳城市发展体系的构建
化 。产业结构低碳化调整的对 策包括 :
(1 改造传统 的高能耗产业 )
我 国正处 于工业化 中期 , 很多城市 的经 济发展 以“ 重化工 业” 为支柱产业 ,重化 工业 ” “ 是传统 高能耗产业的主要 代表 , 能
1 前 言
面对 日益严峻的气候 变化 , 减少 温室气体 的排放 , 控制全 球气候变 暖, 已得到 国际社会的共 识。2 0 0 9年 1 2月在哥本哈 根召开 的联合 国气候变化大会体现 出国际社会对减少碳排放
阶段 , 产业 结构 以第二产业为主导 , 三产业正处 于培 育发展 第 阶段 。从我国的产业耗能情况来看 ,0 7年我 国第一产业万元 20 产值 能耗为 21 .9吨标煤 ,第 二产业万元产值能耗为 48 .2吨标 煤, 第三产业万元产值能耗为 21 .3吨标煤目 第二产业 的能耗 水 , 平 明显高于一 、 三产业 , 碳排放量也 明显 的高于一 、 三产业 ; 同
低碳城市 , 以低碳经济 为发 展模式及方 向 , 民以低碳 指 市 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 , 城市管理 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 和蓝
低工业的碳排放水平。 新兴科技产业 , 包括信息、 通讯、 机械、 电 子、 生物技术 、 环保 等行 业 , 均属于低能耗高 附加 值行业 , 在创 造巨额工业产值的同时 ,能耗水平也较重化工行 业要低得多 。 大力 发展新兴科技产业 ,可以维持城市经济的持续 高速增长 , 也可以降低工业生产的能源消耗水平 , 减少城市碳排放量 。
(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3)
图的城市 。低碳城 市的构建 , 需要通 过低碳技术 的创新 , 经济 结构 的优化 , 消费模式 的转变等方式来实现城市经济发展 的低 碳化转型 , 其核心在 于建立城市的能源低碳化利用体系 。
发展低碳经济 构建低碳城市——以上海市为例
、
国外 主要 发 达 国家 和城 市 发 展 低 碳 经 济 的举 措 和 实 践
“ 低碳 经 济 ” 概念 最早 正式 出现在 英 国能 源 白皮书 《 们 能源 的未 来 :创建 低碳 经 济》 ( u 我 Or E eg uue raigaL w C ro c nmy 中 ,在 其 后 的 “ n ryF tr —C et o ab nE o o ) n 巴厘 路 线 图 ” 中被 进 一步 肯 定 , 20 0 8年 的世 界环 境 日主题 定 为 “ 转变 传统 观念 ,推 行低 碳 经济 ” ,更是 希望 国际社 会 能够 重视 并
视 , 并 成 为 我 国推 动 经 济 社 会 转 型 的 重 要 导 向 。 在 此 背 景 下 , 上 海 培 育 发 展 低 碳 经 济 有
着极 其 重要 的战略 意 义 ,着 眼 于发 达 国家和 大城 市的 经验 ,上 海要 结合 城 市特 点 ,体现
具有 自身特 色的低 碳 经济 内涵 ,并 从低 碳 实践 区和低 碳 试 点 区这 两类重 点 区域切 入 ,在
①
任 力 :《国外 发 展 低 碳 经 济 的政 策 及 启 示 》,《 市 发 展 研 究 》 2 0 城 0 9年 第 2期 。
43
社会 科 学
21 第 1 0 0年 0期
沈 露 莹 :发 展 低 碳 经 济 构建 低 碳 城 市
2 美 国。在本 轮经 济危 机 中 ,美 国一 改在 应对 气 候 问题 上 的消极 态 度 ,发动 “ 、 能源新 政 ” ,
希望通 过发 展低碳 经济进 一 步 占据全 球 优势 地 位 。2 0 0 9年 6月 ,美 国 众议 院通 过 了 旨在 降 低 美 国温室 气体 排放 、减少美 国对 外 国石 油依 赖 的 《 国清 洁能 源安 全 法案 》 美 。该法 案规 定 的减 排 目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方案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和能源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成为当务之急。
低碳生态城市通过优化城市规划、资源利用、交通运输、建筑设计等方面的综合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二、规划目标1.减少碳排放:降低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排放的减量化。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利用更加清洁和高效的能源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改善城市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空气和水质量,改善生态环境。
4.优化城市规划:合理规划城市布局,提高居民的居住和生活品质。
5.塑造低碳文化:鼓励居民采用低碳生活方式,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
三、规划措施1.能源利用(1)推广清洁能源:优先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城市能源管理,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智能能源系统:建设智能化的能源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调整实现供需平衡和能源的优化使用。
2.交通运输(1)发展公共交通: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2)鼓励低碳出行:推行非机动车与步行交通,建设方便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打造环境友好的城市出行环境。
(3)电动车普及:鼓励居民使用电动汽车和自行车,为居民提供充电设施和服务。
3.建筑设计(1)优化建筑设计:采用节能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的隔热和保温性能,减少能源消耗。
(2)推广可再生能源:设置太阳能光伏板和风力发电设备,在建筑中应用可再生能源。
(3)改善室内环境:设计绿色建筑,提高建筑室内环境质量,增加自然采光和通风。
4.资源循环利用(1)推行垃圾分类:建立健全的垃圾分类和回收体系,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
(2)水资源利用:推广雨水收集和灰水利用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3)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土地利用规划,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减少土地浪费。
浅谈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策略构建
2 0 年 杭州 产业结 构 第一产 业 、第二 产 围考 虑城 市的时 间和 空 间分布 ,把握 时 间空 09
业 、第三 产业所 占产业 总值的 比例为 16 .%、 比 重低 。工业 中重 工业 对工业 总产 值 的贡献
间上 的整 体协调 系统 。具 体专项 规 划包括 以 第 一 、绿 色能源规 划 ,涉及 到城 市能源
率 ,同时 伴随 着 人们收 入的 增加 ,但我 国的
能 源价格 又相 对过 低 ,使得 对能 源的需 求与 实 际消 费都有 很大 的增长 ,这对于 杭卅 城 市 I
尊i摘要 城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是一个涉及面 织 、 自动演 进的 复杂生 态有 机体 。 只要 确 立 广、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个新兴的发展理念可以 了低碳生 态城 的发 展 目标 和规 划 方案 ,通过 较好地适用于我 国 现阶段的城市化改革进程。本 适 当的 引导 、刺激 ,协 同市 民和社 会各 界 的 文在绿 色能源、绿 色交通 、绿 色建筑、绿 色产 力 量促进 其健 康发 展 ,就 可 以克服 城市 “ 老
把低碳 城 市和生 态 目标 相 结合 ,走 自己发展 人 口的 增长过 快人 ,建 筑业 、交 通运输 邮 电 的逐 年增 长也表 明了杭 州在城 市环 境建设 方 面有 了很大 的提高 ,增加 了城市碳 汇能力。 4 杭州低 碳生态城市规划措施
在进 行低碳 生态 城市 规划时 ,必须全 范
3 、杭州低碳城市 建设阻碍因素分 析
杭 州低 碳城 市建 设主 要存 在着 以下方 面 了巨大 的压 力 ,同时也 导致 了能源 的大 量消
次来寻 求应 对之 道 ,即打 造低碳 生态 城 。要 的 问题 ,工 业 比重 失调 ,产 业结 构不 合理 , 的模式一C 模式( hn smo e ,建立 起低污 通 信业 耗能 的增长 过快 ,人 们节 能 、减排 、 C iee d 1 )
低碳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规划
低碳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规划一、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环境污染、能源消耗、交通拥堵等问题。
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低碳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各地政府重要的发展目标之一。
二、低碳城市建设的概念和意义低碳城市建设是指通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能源结构优化、节能减排、相关产业发展等措施,减少城市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以低碳为特征的城市发展方式。
低碳城市建设的意义在于:1. 降低城市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提高城市的能源安全。
2. 促进相关的产业发展,带动城市经济的增长和就业。
3. 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缓解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
三、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措施低碳城市建设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考虑和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改善建筑设计、提高环保技术、合理使用能源等,提高城市的能源利用效率。
2. 能源结构优化。
通过推广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比例等方式,优化城市的能源结构。
3. 节能减排。
通过推广节能技术、提高工业生产的能源利用效率、优化交通运输等方面,实现城市节能减排。
4. 发展相关的产业。
通过发展新能源、环保技术产业和绿色产业等,促进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四、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必要性和意义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的同时,不影响未来人类发展的能力。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规划部门在城市发展规划中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和分析。
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必要性和意义在于:1. 促进城市的健康经济和社会发展。
2. 降低城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3. 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增强城市的抗灾能力和稳定性。
5. 保护社会公正和公平性。
五、可持续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可持续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水利、电力等。
同时,考虑这些设施对环境的影响,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我国城市绿色低碳创新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
我国城市绿色低碳创新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摘要:绿色低碳创新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结合城市发展的创新、绿色和低碳属性,构建了城市绿色低碳创新发展指标体系,量化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过程,为分类指导中国不同类型的城市,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和有效模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绿色低碳创新发展;指标体系构建;评价一、引言推动绿色低碳创新城市建设需要科学决策,而评价指标体系是有效的工具。
从绿色低碳创新发展的视角看,绿色低碳创新城市建设评价有以下作用:一是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撑;二是为评价和优化政策效果提供定量支持;三是识别城市优势和短板;四是为经验借鉴和推广提供依据;五是科学指导区域发展战略和规划制定。
因此,重新审视并制定标准化、通用型的绿色低碳创新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评价城市绿色低碳创新发展程度,可以摸清发展现状、识别优势与不足、挖掘内涵,探索理想的目标模式。
二、指标体系构建(一)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绿色低碳创新是在资源环境约束背景下推动绿色集约发展和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战略选择。
为了量化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过程,需要考虑创新、绿色和低碳三个方面的属性。
构建的测度指标体系对绿色低碳创新发展水平综合测度结果应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合理性。
因此,根据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结合《全球创新指数》《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等报告,以及《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政策要求,本文从政策支持、要素投入、要素配置和效益溢出四个维度构建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发展测度框架,如表1所示。
其中,绿色低碳创新政策支持方面,一是绿色低碳创新管理方面,建立绿色低碳创新发展领导小组,得0.4分;城市规划明确指出了碳排放达峰目标,得0.2分;城市规划明确指出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及强度“双控”目标,得0.2分;建立碳排放目标责任制,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指标分解、清单编制常态化并开展相关评估、考核工作,得0.2分。
低碳城市的规划与建设
低碳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低碳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旨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低碳城市建设需要从城市规划、能源利用、交通运输、建筑设计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推动城市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减少碳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低碳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进行探讨。
一、低碳城市的概念与意义低碳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以降低碳排放为主要目标,通过提高城市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建设低碳城市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减少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低碳城市建设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路径之一。
二、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1.综合规划:低碳城市规划需综合考虑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制定符合城市实际情况的低碳发展规划方案。
2.循环利用:通过优化城市资源利用结构,实现能源、水资源、土地等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能耗。
3.绿色发展:低碳城市规划需注重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等方面的发展,推动城市向生态、环保、可持续方向发展。
4.参与治理:低碳城市规划应注重相关部门、企业、居民等各方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推动城市低碳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三、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任务1.优化城市布局:通过科学规划城市用地、交通、建筑等布局,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能源消耗。
2.建设绿色建筑:推动绿色建筑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提高建筑能效,减少建筑能耗和碳排放。
3.发展低碳交通:建设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鼓励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汽车排放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
4.推动清洁能源利用:积极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降低城市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碳排放。
5.加强碳排放监管:建立健全的碳排放监测和管理机制,推动企业和机构减少碳排放,实现企业社会责任。
四、低碳城市建设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1.城市规划不合理:一些城市发展规划存在短期性、片段性等问题,导致城市发展资源浪费,碳排放增加。
低碳城市试点方案
低碳城市试点方案是指采用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减少碳排放和优化资源利用,实现城市环境质量的提升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城市试点方案的目标是通过推动城市能源结构转型、促进绿色交通、优化建筑能效等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低碳城市试点方案的实施涉及各个层面,从城市规划到基础设施建设,从产业结构调整到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
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案进行探讨。
首先,城市规划是低碳城市试点方案的核心。
通过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碳排放的减少。
在城市规划中,应注重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绿色空间充足的原则,提倡人车分离、非机动车优先和公共交通优先的交通模式。
其次,促进绿色交通是低碳城市试点方案的重要内容之一。
绿色交通包括发展公共交通、鼓励步行和骑行、推广电动车等措施。
通过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和完善的步行和骑行道路,可以鼓励居民减少私家车使用,从而减少交通堵塞和空气污染。
另外,优化建筑能效也是低碳城市试点方案中的重要措施。
建筑物的能耗在城市中占据很大比例,因此通过优化建筑结构和采用节能材料,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此外,还可以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此外,推动城市能源结构转型也是低碳城市试点方案的关键内容之一。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实现低碳城市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需求,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最后,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低碳城市试点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如减少用水、减少垃圾、鼓励垃圾分类等,进一步减少资源消耗和碳排放。
总之,低碳城市试点方案的实施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城市规划、绿色交通、优化建筑能效、能源结构转型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和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效益。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构建与运行机理梳理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构建与运行机理梳理低碳经济是指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破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一种经济模式。
低碳经济的发展既是对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低碳经济的概念、发展模式构建与运行机理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
首先,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强调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温室气体的排放。
低碳经济提倡以低碳为基础的生产和消费模式,通过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其次,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构建。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需要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技术创新和政策法规等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产业结构上,要加大对低碳产业的支持和发展力度,培育新型清洁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推动绿色发展。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传统高碳产业的改造和转型,提高其资源利用效率。
其次,在能源结构上,要积极推进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提高能源供给的可持续性。
此外,在技术创新方面,要鼓励研发和应用低碳技术,推动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最后,在政策法规层面,需要建立健全的低碳经济政策体系,通过税收激励、补贴政策等手段,引导企业和个人从高碳向低碳转型。
再次,低碳经济的运行机理。
低碳经济运行的核心是通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首先,低碳经济可以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
随着低碳经济模式的推广,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将得到迅速发展,有效减少了对传统高碳产业的依赖。
其次,低碳经济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低碳经济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经济绩效。
此外,低碳经济还可以推动经济转型。
由于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新技术、新产业的支持,因此能够推动整个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低碳经济可以为企业带来商机和竞争优势。
构建绿色低碳城市
构建绿色低碳城市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为了保护地球和人类的未来,构建绿色低碳城市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构建绿色低碳城市的意义和必要性,并提出相关的实施策略。
一、绿色低碳城市的意义构建绿色低碳城市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绿色低碳城市能够有效减少碳排放量,降低空气和水质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健康宜居的居住环境。
其次,绿色低碳城市注重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减轻社会负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最后,绿色低碳城市通过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发展清洁能源技术,促进了绿色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构建绿色低碳城市的策略1. 促进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是构建绿色低碳城市的基础。
政府应该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政策支持和宣传力度,鼓励居民、企业和机构参与节能行动。
针对建筑行业,应推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使用节能建材和技术,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
对于交通行业,应推广绿色交通工具,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方式。
2. 发展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绿色低碳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应该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同时,鼓励居民在家庭中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加大对生物能源和地热能源的研究和利用,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3. 推动绿色出行绿色出行是绿色低碳城市的核心内容之一。
政府应该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优化公共交通线路布局,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覆盖面。
同时,鼓励居民使用自行车或步行代替短程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此外,推广共享出行概念,发展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新型出行方式,提供更加便捷、环保的出行选择。
4. 引导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绿色低碳城市的重要支撑。
政府应该加强对环境友好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引导居民选择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低碳城市建设的技术路线与政策分析
低碳城市建设的技术路线与政策分析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以及能源资源的日益紧缺,低碳城市建设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
作为城市发展的新方向,低碳城市建设旨在通过采用可持续能源、推广清洁能源技术以及降低碳排放,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低碳城市建设的技术路线与政策分析,以期为推动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一些建设性的观点。
首先,低碳城市建设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
其中,节能技术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
通过推广建筑节能、交通工具节能、工业节能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城市的能耗水平。
例如,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推广智能电网等技术措施,都是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
此外,可再生能源也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推广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可以减少城市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此外,低碳交通技术也是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
城市内部推广电动汽车、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城市间实现高速铁路、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工具的普及,都是实现低碳城市交通的关键。
其次,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对于低碳城市建设至关重要。
政府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法律和政策,对低碳城市建设进行引导和规范。
例如,制定建筑节能、能源管理、碳市场等法律法规,提供相应的经济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和居民采取低碳行动。
其次,政府可以加大投入,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低碳城市建设的实施。
例如,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推广节能技术的应用等。
此外,政府还可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在一些城市开展低碳示范工程,促进低碳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此外,低碳城市建设还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推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城市居民的需求,做好社会的参与与沟通。
通过开展低碳教育与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对低碳生活的认识与意识,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到低碳城市建设中来。
低碳城市的规划和实践
低碳城市的规划和实践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城市面临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其中之一就是碳排放问题。
低碳城市已经成为了全球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
本文将从低碳城市的概念、规划和实践方面进行分析。
一、低碳城市的概念低碳城市,指最大限度地减少碳排放并提高能源效率的城市。
它是建立在可持续基础上的城市,通过技术革新和制度创新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城市的核心理念是“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
节能减排是指通过采用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式减少城市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循环利用是指将城市生活和工业废弃物等资源再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二、低碳城市的规划低碳城市规划是指通过城市规划手段来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总体方案。
低碳城市规划的目标是制定一系列的规划策略和发展路径,使城市在能源、交通、建筑、生态环境和产业等方面实现低碳化。
低碳城市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特点,合理规划城市发展布局,优化城市土地使用,改善城市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等。
三、低碳城市的实践低碳城市建设需要从政策、技术、市场、文化等多方面入手,具体实践如下:1. 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基础。
政府需要出台明确的低碳城市政策,建立低碳城市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对低碳城市建设给予经济和政策上的支持。
2. 科技创新低碳城市建设需要依靠科技创新。
城市需要广泛应用清洁能源技术、智能交通系统、节能改造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等,以提高城市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碳排放。
3. 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
城市需要鼓励市民采用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推广低碳运输方式,促进绿色消费和低碳消费。
4. 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
城市需要通过发展低碳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城市的经济质量和竞争力,并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支持。
结语低碳城市建设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大趋势,它将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低碳经济是指通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节能减排、增加碳汇储存等方式,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本文将探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和对策。
一、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应加强政策引导,制定相关的法律和规章,设立相关的经济激励机制。
制定和完善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建立碳排放税制度,加强对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政府还应推动建设低碳城市示范区,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低碳发展。
二、加大投资力度为了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我国应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投资力度。
投资应重点关注清洁能源、清洁生产、节能技术等领域,发展绿色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还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我国在低碳经济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三、优化能源结构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这导致我国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居高不下。
为了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应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的步伐,增加清洁能源比重。
优化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节能技术的应用,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量。
四、推动绿色交通交通运输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领域。
我国应推动绿色交通的发展,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提高公共交通的比重,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减少道路拥堵和空气污染。
还应优化交通规划和设计,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减少交通能耗和环境污染。
五、加强国际合作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合作来解决。
我国应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积极推动国际碳市场的建立,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
还应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帮助其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我国应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投资力度,优化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交通,加强国际合作等,全面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中国城市低碳发展评价综合指标构建与应用
技术 水平 的提 高 、 费模 式 的改 变 、 挥 碳 汇 潜 力 消 发 等 纳入经 济 和社 会发 展 战略 规 划 。研 究表 明 , 清 更
开展节 能 降耗 , 优化 能 源结 构 , 制 温 室 气 体排 放 , 控 努 力增 加碳 汇 , 快 形 成 以低碳 为 特征 的产 业 体 系 加 和 生活 方式 , 得 了显 著 的成 绩 。本 研 究 选 取 中 国 取 1 0座 城市 , 1 进行 低碳 发展 现 状 水平 综 合 排 序研 究 , 旨在敦 促 、 验 各 城 市 低 碳 发 展 进 程 , 结 低 碳 城 检 总 市 相关 发展 经验 , 动城市 开展 科学 减排 。 推
低 碳 发展 的基 础 载体 。 近 年来 , 国各 地 城 市 大 力 我
潜力 , 城市 向低 碳 经 济 转 型 付 出 了 多 大 的 努 力 , 对
评 价一 个城 市 的低 碳 发展水 平更具 有 现实意 义 。 发 展低碳 经 济 , 须立 足 于 当 前经 济 发 展 阶段 必 和 资源 禀 赋 , 真 审 视 低 碳 经 济 的 内 涵 和 发 展 趋 认
【 要】 摘 对现有 中国城 市低碳发展评价 指标 体 系进行 了调整与修 改, 通过权 重赋值 , 使各 离散 指标 有机整合 成一体 , 形成 了我
国 第一 套 定 量 、 比的 综 合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 同 时使 用该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 取 中 国 lO座 城 市 , 低 碳 发 展 水 平 进 行 实证 研 究 。 可 选 1 对 综 合 排 序 结 果表 明 , 指 标 体 系科 学性 高 、 该 实用 性 强 , 指 导 我 国 城 市加 快 转 变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 进 经 济 社 会 可 持 续 发 展 、 对 促 推
低碳城市发展的制度与机制创新
低碳城市发展的制度与机制创新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城市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其中空气污染及气候变化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如何构建低碳城市体系,将生态环境纳入城市建设的全过程,成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议题。
低碳城市的建设需要制度和机制的创新,以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化、能源的节约与可再生化,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低碳城市建设的背景低碳城市建设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中,以达到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促进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建设方式。
当前,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能耗的大幅度增加,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低碳城市建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缓解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低碳城市建设的制度创新低碳城市建设需要依靠政府法规制度的引导和支持。
行政管理、土地制度、税收体系、财政投资、保险机制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创新,以适应低碳城市建设的需要。
1、政府管理架构创新。
低碳城市建设需要政府管理能力提升。
政府需要组织规划、指导、监管和服务低碳城市建设。
同时,需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决策公正性。
2、制定低碳城市规划制度。
低碳发展需要从城市规划入手,通过规划引导城市低碳建设。
在规划制定方面,需要重视科学性、可行性和全面性,并设立政策激励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的敏感性、可持续性和协调性。
3、创新土地使用管理制度。
建设低碳城市需要合理规划土地,鼓励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布局。
同时,建立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与城市建设的激励机制,推动土地使用高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4、制定财政、税收优惠政策。
通过税收、财政、金融等措施来引导企业加强低碳技术创新、开发和利用低碳能源。
同时,建立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和低碳城市建设的资金来源;推进低碳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的投资和补贴;加大环保税收和能源增值税的征收力度。
低碳城市工作实施方案
低碳城市工作实施方案低碳城市是指通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针对低碳城市的工作实施方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优化城市规划。
在城市规划中,要注重绿色空间的合理规划和保护,增加城市的绿地率和森林覆盖率,减少水泥和硬化地面的面积,以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
同时,在城市规划中,要把公共交通设施纳入考虑,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以减少机动车的使用。
第二,推广低碳交通。
加强对公共交通的投资和建设,提高公共交通的质量和服务水平,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
同时,还要鼓励非机动交通,提供完善的自行车和步行道,鼓励市民步行和骑车出行。
对于私家车辆,可以通过提高燃油税和限制购买私家车的数量来减少机动车的使用。
第三,加强能源管理。
建设智能电网,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加大对清洁能源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
同时,加强能源的节约利用,鼓励市民使用节能电器和高效能源设备。
第四,推广低碳生活方式。
鼓励市民采用低碳生活方式,推广环保的生活习惯。
例如,鼓励市民节约用水、分类回收垃圾、减少食物浪费等。
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和激励措施,引导市民养成低碳的生活方式。
第五,加强政府的领导和合作。
政府要加大对低碳城市建设的领导和支持力度,加强对低碳城市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财政支持。
同时,要加强与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合作,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和共同行动。
第六,加强监督和评估。
建立健全的低碳城市工作监督和评估机制,对低碳城市建设的进展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低碳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低碳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城市规划、交通、能源、生活方式、政府领导和监督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实施。
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可以实现对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的控制和减少,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怎样才能建设绿色低碳城市
怎样才能建设绿色低碳城市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显著,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和目标。
绿色低碳城市不仅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还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怎样才能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呢?首先,优化城市规划是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的基础。
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布局功能区,减少不必要的交通出行。
比如,将工作区、商业区和居住区进行合理融合,减少居民通勤距离。
同时,要加强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便利性,鼓励居民选择公交、地铁、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
此外,规划中还应预留足够的绿地和公共空间,增加城市的生态容量,改善城市微气候。
能源的合理利用是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的关键。
一方面,要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例如,在城市建筑中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利用太阳能发电;在合适的地区发展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
另一方面,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加强对工业、建筑和交通等领域的能源管理,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
对于工业企业,鼓励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节能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在建筑领域,推行绿色建筑标准,加强建筑保温隔热性能,采用节能照明和空调系统;在交通方面,发展新能源汽车,优化交通信号灯设置,减少车辆怠速时间。
城市建筑的绿色化是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的重要环节。
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户,因此推动建筑的绿色低碳发展至关重要。
在建筑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采光、通风等自然因素,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依赖。
选用环保、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减少建筑在建造和拆除过程中的废弃物产生。
在建筑运营阶段,要加强能源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高效运行。
加强城市废弃物管理也是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的必要措施。
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提高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
建设现代化的垃圾处理设施,采用环保的处理方式,如焚烧发电、生物降解等,减少垃圾填埋对土地和环境的污染。
同时,鼓励居民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倡导绿色消费理念,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绿色低碳发展 构建宜居城市的关键路径
绿色低碳发展构建宜居城市的关键路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们对宜居城市的需求越来越高。
然而,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往往伴随着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迫使我们寻找更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在这个背景下,绿色低碳发展成为了构建宜居城市所面临的关键路径之一。
本文将探讨绿色低碳发展所需的关键路径,并分析其对宜居城市构建的重要性。
首先,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路径在于能源转型。
传统的城市能源消耗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而化石燃料的使用不仅导致了大量的碳排放,还存在能源枯竭的隐患。
因此,转向清洁能源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任务。
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将有助于实现能源的绿色低碳化。
此外,加强能源的有效利用也是关键路径之一。
通过采用高效的建筑设计、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等手段,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其次,绿色低碳发展关键路径还在于推广可持续的交通系统。
传统的交通系统往往以汽车为主,导致了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
因此,构建宜居城市需要发展绿色交通工具,如公共交通、电动车辆等。
提供高效低碳的交通选择将有效减少对个人汽车的依赖,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
此外,设计人性化的城市道路、提供便捷的步行、自行车道等也是关键路径之一,鼓励人们选择环保的交通方式,并减少碳排放。
第三,绿色低碳发展关键路径还在于建设宜居的城市环境。
城市的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居住体验,因此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是宜居城市的基础。
构建城市绿地、提供优质的公共空间、改善空气质量等,都是关键路径之一。
同时,要加强城市垃圾处理、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通过营造宜居的城市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最后,绿色低碳发展关键路径还需要在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
政府应加强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鼓励和引导企业和个人投资绿色低碳技术,提供政策支持和奖励措施。
企业应积极推动绿色转型,加大对可持续发展的投入。
而个人也应主动参与到绿色低碳生活中,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等。
城市如何构建低碳生活圈
城市如何构建低碳生活圈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构建低碳生活圈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低碳生活圈不仅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还能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城市究竟该如何构建低碳生活圈呢?首先,优化城市规划是关键的一步。
在城市的布局上,应合理规划功能分区,减少居民通勤距离。
例如,将工作区、商业区和住宅区进行有机融合,避免出现大规模的职住分离现象。
这样一来,居民可以选择步行、骑自行车或者乘坐公共交通上下班,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从而降低碳排放。
同时,在城市规划中要预留足够的公共空间,如公园、绿地等,这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增加城市的碳汇能力。
发展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是构建低碳生活圈的重要支撑。
城市应当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增加公交线路的覆盖范围,提高公交车辆的运行频率和准点率,改善公交站点的设施和服务。
此外,地铁、轻轨等大运量的轨道交通也是不错的选择。
通过建设便捷、舒适、高效的公共交通网络,可以吸引更多居民放弃开车,转而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为了进一步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还可以采取票价优惠、换乘优惠等措施。
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也是构建低碳生活圈的重要举措。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节能减排。
采用节能材料和技术,如保温隔热材料、太阳能板等,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鼓励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安装节能设备,改善建筑的保温性能。
在城市中推广绿色建筑标准,要求新建建筑达到一定的节能指标,从源头上减少建筑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鼓励居民选择低碳出行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发展公共交通,城市还应完善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的建设,打造安全、便捷、舒适的慢行交通环境。
增加自行车租赁点的数量和分布,推广共享单车的使用。
此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让居民认识到低碳出行的重要性和好处,从而主动选择低碳出行方式。
在能源供应方面,城市应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例如,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城市供电、供热。
低碳 智慧城市建设方案
低碳智慧城市建设方案随着全球经济和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城市污染、能源缺乏、交通拥堵、低效建筑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面对这些挑战,低碳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从低碳智慧城市建设的概念、目标和实施方案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低碳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问题。
一、概念低碳智慧城市,简称低碳城市、智慧城市,是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治理模式,通过优化城市设计和运营,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低碳发展和智能化发展的新型城市。
低碳智慧城市是以低碳和智能作为城市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向,以人类繁荣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目标,其发展方向是从资源消耗、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城市管理、社会参与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二、目标(1)低碳目标低碳城市的目标是构建绿色低碳的先进城市,实现减少碳排放量,提高城市能耗效率,优化能源结构,提高城市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能源管理创新。
低碳城市的电力需求大多来自传统化石能源,而这些化石能源的使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因此,低碳城市需要更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以减少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2)智慧目标智慧城市的目标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城市公共设施的智能性,实现信息化、科技化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满足公众需求,实现数字城市与物联网的融合和发展。
智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以降低城市规划、交通、环保、卫生等管理成本和提升城市服务品质。
三、实施方案(1)城市规划低碳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城市规划,城市规划需要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保的角度出发,统筹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城市交通、城市绿化、城市污染治理、城市建筑节能等方面,优化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2)交通出行低碳智慧城市需要发展绿色出行和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公共交通、共享单车、智能停车、交通运输等多种手段,最大程度地减少城市道路交通所产生的污染和碳排放,实现城市交通的绿色化和智能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低碳城市的内涵诠释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的衍生物,它的科学内涵的界定必须建立在对低碳经济的理解之上。
英国早在2003年《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能源白皮书中就提到,低碳经济主要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就是通过更少的资源消耗、更少的环境污染和更少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来实现经济增长。
将低碳经济与城市发展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低碳城市的发展。
气候组织给低碳城市的定义是在城市内推行低碳经济,实现城市的低碳排放,甚至是零碳排放。
笔者认为构建低碳城市可以将以下5个方面作为基本维度:政策法规的科学化,实现低碳政策制度;城市布局的合理化,实现低碳生活环境;城市居民的高素质化,实现全民低碳行为;城市产业的科学化,实现低碳产业构建体系;能源利用的高效化,实现低碳能源结构。
二、低碳城市的价值解析(一)低碳城市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1991年11月,国际生态学联合会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联合举行了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专题研讨会。
该研讨会的成果发展并深化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自然属性,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
其含义为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是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工业发展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对于城市环境是极大的挑战。
构建低碳城市,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的环境问题,服务于城市居民,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最终促进城市的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城市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精神低碳城市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模式构建盖宏伟冯昭的要求。
城市是人的主要居所,城市与环境的关系其实就是人与环境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低碳城市统筹城市与环境和谐发展,因此低碳城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价值导向探寻科学的城市发展之路。
(三)低碳城市符合和谐社会的本质诉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其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
和谐社会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发展中,既要注重生产,又要注重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构建低碳城市,其直接目的就是实现城市发展与环境的和谐,同时也注重城市生产的发展,注重城市居民的满意度,注重良好的城市环境。
低碳城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符合和谐社会的本质诉求。
(四)低碳城市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全球气候变暖是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已引起各国的重视。
气候变暖的危害性极大,是重大的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所带来的危害具有相当的广度与深度。
一是气候变迁会导致冰河缩减,造成水资源短缺,更有甚者将危及人类生命;二是全球变暖带来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高温气候,过高的气温不适宜人类生存,更有甚者炎热会置人类于死地;三是全球变暖危害人类健康,全球气候暖化,会导致流行病菌的数量和生存空间增加,增加瘟疫爆发的几率;四是全球变暖会对农作物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从而加剧全球饥荒;五是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对于人类生存构成巨大威胁,如果长江三角洲海平面上升3米,上海及其周围地区,就会有超过4000万人被迫撤离。
中国作为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在全球变暖中扮演的角色是极为重要的。
低碳城市的提出与构建,是中国对于全球变暖应有的姿态。
城市是全球能效最集中的地区,同样也是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地区,因此低碳城市的建设,能够直接抑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程度,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气体排放源,改善全球大气环境,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三、低碳城市的模式构建(一)低碳政策制度构建目前,与低碳有关的法律主要有:2003年1月1日施行的《清洁生产促进法》;2008年4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它是调整能源开发、利用、管理活动中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是调整能源领域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能源法的调整以能源开发利用及其规制的法制化、高效化、合理化为出发点,以保证能源安全、高效和可持续供给为归宿;2006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9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另外还有《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法》、《煤炭法》和《电力法》等。
然而在用电管理、石油管理和建筑节能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应强化清洁能源、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政策。
低碳城市建设应从宏观上进行把握。
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将低碳城市建设制度化,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如前文所述,虽然我国在低碳城市建设相关法规中已有一定的成就,但是还有诸多法律需要继续完善与修改。
另外,要将法律法规具体运用于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践中,不能只做表面文章。
政府应引导市民,将低碳城市建设融入市民生活,融入企业生产,协调各种利益相关体,共同致力于低碳城市建设。
加强对市民低碳生活的教育与宣传,使低碳城市建设深入人心;引领企业开发先进的低碳技术,研究和实施低碳生产模式;对于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特别是可再生能源,要从政策上倾斜,资金上加大投入力度。
(二)低碳生活环境构建1.低碳交通。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交通能耗大量增加,交通用能在总能量需求中的比例也迅速增加,这给城市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汽车交通对于石油的运用具有极大的依赖性,而每燃烧1升汽油就会释放2.2千克的二氧化碳,这说明汽车能耗的利用率并不高。
因此对于交通结构的优化,一是要提高汽油的使用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应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引导私人汽车的合理增长与使用;三是合理构建城市交通建设结构,确保城市交通畅通无阻,减少汽车在道路上的运行时间;四是应发展节能运输工具,利用新能源新技术开发新型交通工具;五是鼓励城市居民短距离步行、长距离多采用公共交通工具,控制私人交通的出行数量,如果这个数量是下降的,那么在单位排放一定的情况下,城市交通的碳排放就会降低;六是降低单位私人交通工具的碳排放,如果私人交通的出行数量是一定的,那么只要持续降低单位汽车的碳排放强度,就可以降低整个城市交通的碳排放;七是应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
2.低碳建筑。
我国建筑面积在400亿平方米以上,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20.7%,预计到2020年建筑面积将增加到700亿平方米,每年将增加煤耗3.5亿吨标准煤,电耗万亿千瓦时以上,建筑能耗将达到全国总能耗的35%以上。
城市作为建筑物的主要集中地,实现绿色建筑、减少建筑能耗是构建低碳城市的重要途径。
绿色建筑是低碳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施工以及维持建筑物的运行都将消费大量能源。
绿色建筑既要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空间,又要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绿色建筑的实现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一是要建立健全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二是要进行建筑节能设计与评价技术、供热计量控制技术的研究;三是要在住宅建筑中应用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和低能耗、超低能耗技术与产品,比如推广利用太阳能、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等;四是要在建筑物的建设中,选用保温材料,倡导适宜装饰,杜绝毛坯房,搭建屋顶草坪,形成天然隔热层等;五是要推广建筑节能,促进政府部门、设计单位、房地产企业和生产企业等就生态社会相关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
3.低碳环境。
碳汇是指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要减少地球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只有通过减少碳排放源和增加碳汇这两条途径来解决,而通过增加碳汇来减少城市二氧化碳含量的办法才是积极和主动的途径。
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途径,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城市形象;城市绿化的重要功能在于它对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还原功能,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受外来干扰和破坏而恢复原状的能力,就是通常所说的城市生态系统的还原功能。
城市生态系统的还原功能主要依靠绿色植物来实现,绿色植物吸收城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城市达到生态系统平衡。
而实现这一途径的主要方式就是大面积植树造林,增加绿色植被,森林和其他绿色植物都在光合作用中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森林的生长周期长,对二氧化碳的循环是大气中现有存量的循环,不存在新排放的问题,这一特点决定了森林是地球最大的且最优良的碳汇,对稳定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全民低碳行为构建低碳城市建设必须将低碳理念引入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倡导低碳消费模式。
引导公众改变日常的消费模式,减少能源浪费,减少污染排放,选择科学合理的消费模式,尽量使用能耗少的产品。
在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在交通工具使用方面,应减少大排量汽车的使用率,在可能的条件下以步行近行,以公共交通工具远行。
低碳城市建设,重要的是将低碳城市建设理念深入人心,使市民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的低碳生活方式。
(四)低碳产业体系构建我国碳排放的关键是生产领域。
在发达国家中企业与居民碳排放的比例是3∶7,也就是说30%的碳是企业排放的,而70%的碳是居民排放的。
而在我国却恰恰相反,70%的碳是企业排放的,30%的碳是居民排放的。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我国企业碳的利用率较低,从而加重了环境的负担;二是在我国工业结构中,传统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大。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高度发展的阶段,对于能源的需求量较大,一些高碳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
因此转换企业生产方式,加大企业生产的科技投入,实现企业中碳的高效率利用是极其重要的。
首先,注重产业调整的科学化和合理化。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工业拉动,服务业比重偏低,以至于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能源和资源的消耗。
加强高科技产业及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要实现碳减排和改善环境质量的长远目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治本之道。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通过低碳模式解决高资源、高污染和低效率是总量减排的主要出路之一。
其次,应进一步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鼓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要推动新一代清洁能源技术方面的研发和创新,实施循环经济、清洁生产。
通过工艺革新、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污染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五)低碳能源结构构建据相关资料,2009年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68.7%,石油占18%,天然气占3.4%,非化石能源,即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上升到9.9%。
根据国务院2009年底提出的目标,预计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15%左右。
2009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0亿吨标准煤。
据专家预测,预计到2020年能源需求总量将高达45亿吨标准煤,这意味着新能源领域必须加大投入才能确保消费比重稳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