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合集下载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化学课件+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二节第2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化学课件+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二节第2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均摩尔质量为
=25 g·mol-1。

典型例题
【例题2】 将某份铁铝合金样品均分为两份,一份加入足量
盐酸,另一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
得到的溶液中加入100 mL盐酸,正好完全反应,并放出气体。
(1)Na2O的物质的量为
;
(2)放出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
;
(3)盐酸中c(HCl)=

答案:(1)0.05 mol
(2)1.12 L
(3)1.5 mol·L-1
解析:(1)n(Na2O)=
n(NaHCO3)=


.
.
氢离子反应可生成1 mol氢气。( ×)
(6)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物质的量均守恒。( × )
2.1.15 g钠与水反应,得到100 mL溶液。
(1)求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
解:参加反应的 Na 的物质的量为 ·-=0.05 mol
第二节
第2课时
金属材料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自主预习·新知导学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课 堂 小 结
课标定位
1.会叙述化学计算中的常用方法
2.掌握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素养阐释
1.能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
算中的应用
2.建立认知模型,并能运用模型解答化学计算问题
系,同种状况下,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关系,因此根据化
学方程式计算时,各物质对应的各物理量的单位上、下都必
须一致,左、右相互对应即可。
归纳提升
1.化学计算的基本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 拓展与归类-专题研析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化学计算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 拓展与归类-专题研析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化学计算

①n=M
m g·
g mol-1
=Mm
mol;
②所含原子总数为M
m g·
g mol-1
×NA
mol-1×2=2mMNA ;
③V=M
m g·
g mol-1
×22.4 L·
mol-1=22M.4m
L。
(3)由Mm
=V(Vmg)
可知,M=1.6
g×22.4 0.56
L·mol-1 L
=64 g· mol-1。
(4)假设溶液质量 100 g,则含有溶质 NaOH 的质量是 14 g,
则 14%的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c=100
14 g÷40 g·mol-1 g÷1.14×10-3 g·L-1
≈4.0
mol·L-1;
从瓶中取出 20 mL 该溶液中含有溶质
的质量为 m=4.0 mol·L-1×20×10-3 L×40 g· mol-1
=3.2 g。故 A 正确。
例2把6.5 g Zn放入足量盐酸中,锌完全反应。 计算:
(1)6.5 g Zn的物质的量。 (2)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 (3)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 答:(1)0.1 mol (2)0.2 mol (3)2.24 L
【解析】(1)Zn 的摩尔质量是 65 g·mol-1。
m ①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M_____ mol。
2mNA ②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_M_____个。
22.4m ③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M_______L。
(2)如果a 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
22.4bc 况下的体积是___a_N__A_______L。 (3)标准状况下,1.6 g某气态氧化物RO2的体积为0.56 L。该气 体的摩尔质量是___6_4_g_·_m_o_l_-_1___。 (4)如图是实验室配制好的两瓶NaOH溶液的标签(14%的 NaOH溶液的密度为1.14 g·cm-3)。

高中化学 3.2 第2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必修第一册

高中化学 3.2 第2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必修第一册

第2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1)已知物质的质量m (B),n (B)=m (B )M。

(2)已知标准状况时的气体体积V [B(g)],n (B)=V [B (g )]V m。

(3)已知物质的粒子数N (B),n (B)=N (B )N A。

(4)已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B),n (B)=c (B)·V 。

2.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比。

(2)在同温同压下,气态物质的分子数之比=物质的量之比=体积之比。

(3)化学方程式除可以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粒子数目关系和质量关系外,还可以表示它们的物质的量关系,如H 2+Cl 2=====点燃2HCl 可表示1__mol__H 2与1__mol__Cl 2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2__mol__HCl 。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类型1.基本步骤 2.计算类型 (1)基本计算已知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求解其他物质的有关量,此时,只要按照化学方程式中量的关系,列出已知物质和待求物质的比例式计算便可。

(2)混合物反应的计算设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为x 、y ,按照化学方程式中量的关系,并用x 、y 表示,列出方程组解答。

(3)过量计算给出了两种反应物的量,求解某产物的量。

方法:按照化学方程式中量的关系进行判断,哪一种物质过量,然后根据不足的物质的量进行求解。

(1)计算时,各物质不一定都用物质的量表示,也可以用物质的质量、气体的体积,但要注意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各物理量的换算关系。

(2)在化学方程式中列出的各量,同种物质的单位必须相同,不同物质的单位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单位必须“上下统一”。

(3)列式求解时要注意所有的数值要带单位,同时注意有效数字的处理。

【素养升华】 证据推理:以实例明确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步骤 实例:计算0.1 mol 金属钠与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氢气多少升? ①根据题意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高一化学方程式大全打印版

高一化学方程式大全打印版

高一化学方程式大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一化学方程式示例:
1. 酸碱中和反应:
酸 + 碱→盐 + 水
例如:HCl + NaOH → NaCl + H2O
2. 酸与金属反应:
酸 + 金属→盐 + 氢气
例如:2HCl + Zn → ZnCl2 + H2
3. 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碱 + 非金属氧化物→盐 + 水
例如: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 化合物分解反应:
化合物→元素(或氧化物)
例如:2HgO → 2Hg + O2
5. 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金属 + 非金属氧化物→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例如:2Na + Cl2O → Na2O + Cl2
6. 酸与碳酸盐反应:
酸 + 碳酸盐→盐 + 二氧化碳 + 水
例如:2HCl + Na2CO3 → 2NaCl + CO2 + H2O
7. 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酸 + 金属氧化物→盐 + 水
例如:2HCl + MgO → MgCl2 + H2O
8. 酸与金属碳酸盐反应:
酸 + 金属碳酸盐→盐 + 二氧化碳 + 水
例如:2HCl + CaCO3 → CaCl2 + CO2 + H2O
这只是一小部分高一化学中常见的方程式示例。

化学方程式的种类非常多,根据不同的反应类型和化学反应方程的基本规律,可以衍生出更多的方程式。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会接触到更多不同类型的反应方程式,并学习如何正确地写出它们。

化学第一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化学第一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化学第一册知识点总结归纳化学第一册知识点总结1物质构成的奥秘1. 分子(1)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化学变化中可分。

(2)三个基本性质(一小二动三间隔)。

(3)影响因素(温度、压强)。

2. 原子(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2)三个基本性质(一小二动三间隔)。

(3)构成:原子核(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 离子(1)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4. 元素(1)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

5. 化合价和化学式(1)化合价a. 写法及意义:MgCl2: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b. 几种数字的含义:Fe2+:每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3 Fe2+:3个亚铁离子。

c. 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

(2)化学式① 写法:a. 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而氧气、氢气、氮气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其化学式表示为O2、H2、N2。

b. 化合物:正价在前,负价在后(NH3、CH4除外)。

② 意义:如化学式H2O的意义:4点;化学式 Fe的意义:3点。

③ 计算:a.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b. 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c. 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化学第一册知识点总结2自然界的水1. 水(1)水的组成测定方法和原理(电解水)结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H2(负极)与O2(正极)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

3.2.3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计算 高一化学新教材(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

3.2.3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计算  高一化学新教材(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中的计算)
新教材分析:
教材在这一节的最后安排了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利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 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通过一个例题,把在第二章里学习的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 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知识应用到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分散了在第二章集中学习物质的量及相关概 念的难点。
Δm
56 g
64 g 64 g-584 gg,m(Fe)=28 g。
巩固练习
向500 mL NaOH溶液中投入10.8 g Al,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 (1)Al的物质的量; 答案 Al的摩尔质量是27 g·mol-1,n(Al)=271g0·.m8 ogl-1=0.4 mol。 (2)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 设:生成标准状况下氢气的体积为V(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27g
3×22.4L
5.4 g
V(H2)
∴V(H2)=6.72 L 答:生成标准状况下氢气的体积是6.72 L。
练习 医疗上颇为流行的“理疗特效热”,就是利用铁缓慢氧化放出均匀、稳定的热,
使患处保持温热状态。若56 g铁粉完全氧化成氧化铁,则需要消耗标况下氧气的体积为 多少?
也可以利用电子转移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二、化学计算中的常用方法
1.关系式法 当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是靠多个反应来联系时,只需直接确定已知量和 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关系式”。 (1)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关系式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量的关系写出关系式。 (2)根据原子守恒确定关系式
例 把一定量的CO还原Fe2O3生成的CO2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得10 g 沉淀,那么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是 g。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 第三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 第三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标要求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物理量的含义和应用,体会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

在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二节安排了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利用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通过一个例题把在第二章里学习的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知识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分散了第二章集中学习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在初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化学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并学习了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质量的计算。

本节在初中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关系,并学习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中和滴定等知识的重要基础,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对于学生了解化学反应规律、形成正确的有关化学反应的观点也有重要意义。

三、素养目标1.【教学目标】:能基于物质的量认识化学变化,运用物质的量及相关物理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感受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

2.【评价目标】:通过从简单到复杂,善于把问题分类,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来解决生产生活的问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解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2.难点∶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讲解、练习六、教学设计思路物质的量那部分知识与本节课的内容十分紧密,可以通过对粒子数目、质量、气体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之间关系公式复习进行导入。

以氢气与氧气的反应为例,从物质的量的角度认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从宏观的物质质量以及微观粒子数目切入,让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在此基础下,通过例题“250mL2mol/L硫酸与足量的铁屑完全反应”,使学生掌握运用物质的量对化学方程式进行初步计算。

九年级上册化学化学方程式计算题

九年级上册化学化学方程式计算题
- 已知m(C)=3g,列比例式(12)/(3g)=(44)/(z)。
- 解得z = 11g。
- 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1g。
二、利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质量)
4.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要得到8.8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化学方程式:CaCO_3+2HCl===CaCl_2+H_2O + CO_2↑)
- 解得x = 36g。
- 答:能生成36克水。
2. 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 解:
- 写出化学方程式:2KMnO_4{}{===}K_2MnO_4+MnO_2+O_2↑。
- 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y。
- 高锰酸钾(KMnO_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8,氧气(O_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 它们的质量比为100:56。
- 已知m(CaO)=11.2t,列比例式(100)/(m)=(56)/(11.2t)。
- 解得q = 20g。
- 因为石灰石中含杂质20%,所以石灰石的质量为m=(20g)/(1 - 20%)=25g。
- 答:需要这种石灰石的质量是25g。
8. 某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_2O_3)样品中Fe_2O_3的质量分数为80%,用该赤铁矿炼铁,若要得到112t纯铁,需要这种赤铁矿的质量是多少?(化学方程式:Fe_2O_3+3CO{高温}{===}2Fe+3CO_2)
- 解:
- 设需要纯净H_2SO_4的质量为s。
-H_2SO_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氢气(H_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 在化学方程式Zn + H_2SO_4===ZnSO_4+H_2↑中,H_2SO_4与H_2的质量比为98:2。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第课时教学设计——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第课时教学设计——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第课时教学设计——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难点:化学方程式计算中质量关系的建立和比例关系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化学方程式,那么如何运用化学方程式来解决实际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2.知识回顾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哪些信息?生: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物、反应条件以及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师:很好,那么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我们需要掌握哪些步骤呢?生:①写出化学方程式;②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③列出比例式;④计算出结果。

3.案例分析案例一:已知2g氢气和8g氧气反应水,求水的质量。

师:请同学们按照步骤,解决这个问题。

生1:写出化学方程式:2H2+O2=2H2O。

生2:然后,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已知氢气质量为2g,氧气质量为8g,求水的质量。

生3:接着,列出比例式:2g/2g=8g/x。

生4:计算出结果:x=8g2g/2g=8g。

案例二:已知铁和硫酸反应硫酸亚铁和氢气,若要制取2.8g氢气,需要多少克铁?师:请同学们按照步骤,解决这个问题。

生1:写出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

生2:然后,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已知氢气质量为2.8g,求铁的质量。

生3:接着,列出比例式:56g/2g=x/2.8g。

生4:计算出结果:x=56g2.8g/2g=78.4g。

4.练习巩固(1)已知2.4g碳和氧气反应二氧化碳,求氧气质量。

(2)已知铜和氧气反应氧化铜,若要制取16g氧化铜,需要多少克铜?5.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希望大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

高一第一册化学方程式(1)

高一第一册化学方程式(1)

一、钠及其化合物(20mi n )1.钠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钠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钠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7.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0.小苏打受热分解:11.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2.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的离子方程式:13.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的离子方程式:、14.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5.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6.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7.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18.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离子方程式:19.足量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化学方程式:20.一小块钠放在空气中,最终变成(化学式)。

21.金属锂与氧气反应:22.金属锂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3.金属钾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二、氯及其化合物(30mi n)1.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2.氯气与铁的反应:3.氯气与铜的反应:4.氯气与氢气的反应:5.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次氯酸光照分解的化学方程式:7.制取漂白液的离子方程式:8.氯气通入冷的石灰乳中的化学方程式:9.氯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的离子方程式:10.碳酸钠溶液中先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再加入少量稀硝酸的离子方程式:、11.漂白粉与空气中的C O2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漂白粉变质):12.“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合的离子方程式:13.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4.氟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5.氟气与氢气反应:16.溴单质与氢气反应:17.碘单质与氢气反应:18.氯水与溴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9.氯水与碘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0.溴水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1.写出常温常压下以下物质的颜色和状态:F2:、C l2:、B r2:、I2:、三、铁及其化合物(40mi n ~50mi n )1.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化学式),其主要成分的颜色,俗名。

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讲义第26讲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例题与练习)

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讲义第26讲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例题与练习)

第26讲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一、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也是粒子按照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

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系数可以明确表示出化学反应中粒子之间的数目关系。

2Na + 2H 2O === 2NaOH + H 2↑化学计量数之比 2 ∶ 2 ∶ 2 ∶ 1扩大6.02×1023倍 2×6.02×1023∶2×6.02×1023 ∶ 2×6.02×1023 ∶ 1×6.02×1023物质的量之比2 mol ∶ 2 mol ∶2 mol ∶1 mol总结归纳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三、实例分析举个例子250 ml 2mol/L 的硫酸与足量的铁屑完全反应。

计算:(1)参加反应的铁屑的物质的量;(2)生成的H 2的体积(标准状况)。

解:参加反应的H 2SO 4的物质的量为:2mol/L×0.25L=0.50 mol(1)设参加反应的铁屑的物质的量为n (Fe)Fe +H 2SO 4===FeSO 4+H 2↑1 1n (Fe) 0.50 mol11=n(Fe)0.50moln (Fe)=0.50 mol(2)设生成H 2的物质的量为V (H 2)Fe +H 2SO 4===FeSO 4+H 2↑1mol 22.4L0.50 mol V (H 2)①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粒子个数之比,也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②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在同温同压下各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体积之比。

1 mol 0.50mol =22.4L V(H2)V(H2)=11.2L答:(1)参加反应的铁屑的物质的量为0.50 mol;(2)生成的H2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

题型一:单一体系计算【例2】(2020·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高一期末)实验室中所用少量氯气是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的,用浓盐酸200ml,其密度为1.19g·cm-3,HCl的质量分数为36.5%,跟MnO2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了11.2L (标况)的氯气。

高中化学第三章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技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高中化学第三章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技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技巧(见学生用书P121)1.将足量的锌片放入500mLCuSO 4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取出锌片,洗净后称量,发现锌片比原来减轻了0.5g,则该CuSO 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B )A .0.5mol ·L -1B .1mol·L -1C .1.5mol ·L -1D .2mol ·L -1【解析】本题采用“质量差量法”。

Zn 与CuSO 4溶液反应时,置换出来的Cu 附着在锌片上。

Zn + Cu 2+===Zn 2++Cu Δm(固体质量减轻) 65g 1mol 64g 1g n(Cu 2+) 0.5g1mol n (Cu 2+)=1g 0.5g ,解得n(Cu 2+)=0.5mol,所以c(CuSO 4)=0.5mol ÷0.5L =1mol·L -1,B 项正确。

2.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为碳酸钠。

现加热5.00g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了0.93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A )A .2.48gB .2.58gC .4.16gD .4.41g【解析】本题采用“质量差量法”。

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为碳酸钠,从化学方程式分析可知,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NaHCO 3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用差量法可快速解题。

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Δm(固体质量减轻) 168 44 18 62 m(NaHCO 3) 0.93g16862=m (NaHCO 3)0.93g,解得m(NaHCO 3)=2.52g,则m(Na 2CO 3)=5.00g -2.52g =2.48g,A 项正确。

3.将5.6LCO 2气体缓慢通过一定量的Na 2O 2固体后,得到3.36L 气体(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所得气体的质量为( C )A .3.8gB .4.8gC .5.4gD .6.6g【解析】本题采用“体积差量法”。

湘教版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

湘教版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

湘教版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
湘教版化学必修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典型的例子:
1. 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2H2 + O2 → 2H2O
2. 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2Na + 2H2O → 2NaOH + H2
3. 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Fe + 2HCl → FeCl2 + H2
4.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
5. 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6.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
7. 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NH3 + HCl → NH4Cl
以上只是湘教版化学必修一中的一部分化学方程式,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的化学方程式。

如果你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建议参考湘教版化学必修一的教材或相关教辅材料。

—新教材课标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教师用书:3第二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含答案

—新教材课标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教师用书:3第二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含答案

第二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学习目标:1 ,掌握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2。

了解 化学计算中常见的命题规律和常用的解题方法。

间课前自主预习知识梳理1 。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WL) + / M微观:N A x 4/(g • mol -1) %数端野可 溶液的体积O HL R HL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 • L -1)⑴物质的量浓度(c)和溶液质量分数(7。

)的换算关系是C = lOOOpzo~~M 0⑵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应用 ①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 ni"2°②同温、定容时,气体的压强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 H1 ni③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比等于它们的 尔质量之比,即段= 观曼他Mi Mi Q④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任何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倒数比,即%黑。

2。

在化学反响方程式中的应用2Na + 2H2O =2NaOH + H2 t化学计量数之比2扩大6。

02X1()23倍2X6。

02X1023: 2X6。

02X1023: 2X6。

02X1023: 1X6。

02X1023物质的量之比2 moi 2 mol 2 mol lmol结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效果自查1。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 5 点燃⑴化学方程式2H2+02=2H2。

的意义为2 mol H2和1 mol02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响生成2 mol H2O()(2)0。

1 mol Zn和Fe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响,一定生成0。

1(3)0。

1 mol Al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响,生成3。

36 L H2((4)将铝投入到硫酸溶液中,当有3 moi电子发生转移时,反响的铝为27 g()(5)1 L 0。

1 mol/L 硫酸中参加0。

2 mol Fe,生成0。

2 mol Hz([答案]⑴ J (2)V (3)X (4)V (5)X2。

初中化学1到10单元方程式

初中化学1到10单元方程式

初中化学1到10单元方程式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可避免热的氧气流出时把棉花吹到试管口,使实验后期的整理变得困难。

标题:二、氢气的制取正文: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锌,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用排水法收集的氢气纯净,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氢气不易纯。

标题:三、二氧化碳的制取正文: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该反应速度快,但产生的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氯化氢气体逸出时会污染空气。

标题:四、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正文: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3CO2+2Fe。

一氧化碳是难溶于水的气体,通常情况下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

标题:五、电解水正文:通电条件下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水电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

标题:六、粗盐提纯正文:除去粗盐中含有的可溶性杂质碳酸钠、氯化钙、硫酸镁等可用粗盐提纯,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溶解、过滤、蒸发。

经过洗涤沉淀之后要进行烘干或移至滤纸上,才能从过滤器处拿走。

标题:七、酸的性质正文: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通性,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能与碱反应生成水;能与部分非金属单质(如氧化铜)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能与碱式碳酸铜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能与部分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标题:八、碱的性质正文: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具有通性,能使指示剂变色;能和酸发生中和反应;能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能和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标题:九、盐的性质和用途正文:盐具有两性,既能与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又能与碱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许多盐具有消毒杀菌作用;某些盐溶解时吸热;某些盐可作灭火剂。

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1、2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1、2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2章知识点总结一、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金属钠:(自然界中无钠单质)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密度比煤油大比水小、质软、熔点低,保存于煤油中。

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 + O2 == 2Na2O(白色)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Na2O2(淡黄色)2.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实质:钠与水中的H+反应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密度小于水);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熔点低、放热);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嘶嘶响声(放出气体—H2);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产生碱性物质—NaOH)3.钠的化合物性质比较:物质氧化钠(Na2O)过氧化钠(Na2O2)颜色白色淡黄色化合物类型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生成条件常温和氧气反应加热和氧气反应氧的化合价-2-1与水反应Na2O + H2O = 2NaOH 2Na2O2 + 2H2O = 4NaOH + O2↑与CO2Na2O + CO2= Na2CO3 2Na2O2+ 2CO2= 2Na2CO3+ O2用途制NaOH 供氧剂、氧化剂、漂白剂二、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工业制法(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 + 2H2O 2NaOH + H2↑ + Cl2↑2.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MnO2 + 4HCl (浓) MnCl2 + 2H2O + Cl2↑离子反应:MnO2 + 4H+ + 2Cl-Mn2+ + Cl2↑ + 2H2O(2)反应仪器:圆底烧瓶、分液漏斗。

实验装置如图:①装置中所盛试剂及其作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浓硫酸: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或干燥氯气)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中的氯气。

①验满方法可在瓶口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来检验,也可以用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来检验。

3.工业制氯气的反应原理(电解饱和食盐水):4.氯气的性质物理性质: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有毒、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1:2)化学性质:(1)Cl2与金属反应(一般将金属氧化成高价态)2Fe + 3Cl22FeCl3(2)Cl2与非金属反应氢气在氯气中点燃:H2 + Cl22HCl 现象: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氢气和氯气混合、光照:H2 + Cl22HCl 现象:爆炸(3)Cl 2与碱的反应氯气的用途:自来水的消毒、农药的生产、药物的合成等。

第一册化学方程式计算

第一册化学方程式计算

第一册化学方程式计算化学方程式计算【教学目标】知识: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的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

能力:掌握解题格式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思想教育: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

学会科学地利用能。

【教学重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教学方法】教学演练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问题引入]我们知道,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和质量关系。

那么,在工、农业生产中如何通过质量关系计算产品或原料的质量,充分利用、节约原料呢?下面我们学习根据化学议程式的计算,即从量的方面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方法。

根据提出的总是进行思考,产生求知欲。

问题导思,产生学习兴趣。

[投影]例一:写出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试写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每份质量的碳与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克二氧化碳。

6克碳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生成()克二氧化碳。

6克碳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生成克二氧化碳。

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试着完成例一的各个填空。

指导学生自己学习或模仿着学习。

[投影]堂练习(练习见附1)指导学生做练习一。

完成练习一及时巩固[过渡]根据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通过式量找到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根据各物质之间质量的正比例关系,我人可以由已知质量计算出求知质量,这个过程称为根据化学议程式的计算。

领悟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习新知识,使学生体会成功的愉悦。

[讲解]例二;6克碳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讲述根据化学议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

[解](1)设未知量(2)写出题目中涉及到的化学议程式(3)列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和已经量未知量(4)列比例式,求解()答随着教师的讲述,自己动手,边体会边写出计算全过程。

设6克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答:6克碳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22克2。

第一册化学方程式(通用7篇)

第一册化学方程式(通用7篇)

第一册化学方程式(通用7篇)第一册化学方程式篇1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及写法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教学过程:提问: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2.从微观角度解释守恒的原因3.依据实验事实写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设问:这个文字表达式能表示物质的变化及变化的条件,能体现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吗?导入:化学反应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应质量守恒这一特点呢?有,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另一种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板书:第二节化学方程式讲述:什么是化学方程式,它有哪些涵义?怎样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是本节课要认真探究的问题。

一、化学方程式的概念提问:讨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此式能否体现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回答:(因上式左右两边各原子的种类没变,数目相等)用已有的知识认识新问题引导:既然此式可体现质量守恒定律这一特点,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我们可以用“=”讲述:化学上就是用这样一种既可表示反应物,又可表示生成物还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式子来表示化学反应的,这样的式子,化学上称为——化学方程式提问:这个式子与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有什么不同?化学式代替名称(2)“→” 变为“=”启发学生进行比较,进一步明确化学方程式与文字表达式的区别根据学生回答给出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并板书,重点词做标记板书: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二.化学方程式的涵义提问:根据化学方程式(1)你能说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吗?讨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一定存在着质量关系,各物质间存在什么质量关系呢?(根据化学式可计算式量)计算各物质的式量是多少?再现式量计算使学生理解通过式量可以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讲解:通过式量可以找出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提问:这正是一个化学方程式所能表示的含义,你能总结出化学方程式有哪些涵义吗?(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板书: 2、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学生归纳总结)(1)能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2)可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提问:如何读出这个化学方程式讲解:“+” ,“=” 在化学方程式中的意义与数学上的含义区别开练习1:[投影] :化学反应:中1、反应物是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_,反应条件是_____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第三节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学习目标1、掌握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的计算技能。

2、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的全面性、严密性、发散性和求异性。

3、领悟质和量是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内容简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初中化学的重要计算技能,本节学习的计算是关于纯物质的计算,以后还要学习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本节内容是以后学习有关计算的基础。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进行的,因此,紧紧抓住化学方程式中反映的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是进行计算的基础和关键。

重点难点解析1.书写格式规范是本节的重点2.含杂质的计算是本节的教学难点”3.关键是明确解题思路:(1)审题(2)析题(3)解题(4)验题4.容易发生的错误:(1)题意理解不清、答非所问;(2)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使计算失去正确依据;(3)单位不统一,有时把体积等代入;(4)把不纯物质的量当作纯净物的量代入;()计算不认真、粗心大意,如求算式量出现错误等.命题趋势分析根据一定的条,求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根据一定条,确定某化学式;进行有关含杂质的计算
核心知识一、涵义:化学计算是从“量”的方面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化学知识是化学计算的基础,数学运算是化学计算的工具.二、
步骤:1.设未知量X2.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3.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质量比;并在相应的化学式下面写出已知量和待求量.4.列比例式.解比例式,求出本知量6.答三、从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在熟悉了一般的计算题的步骤和格式基础上,使学生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典型例题例110g水通电可制得氢气多少g?氧气多少g?分析本题是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同时求两种生成物的质量,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同时设两个未知全,分别与已知量列比例式求解.解设10g水通电可制得氢气的质量为x,氧气的质量为.2H2O2H2↑+2↑3643210克x==∴x=11=89答:可制得H211g,2为89g.例2下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有错误,简述发生错误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加热122克l3,充分反应后可制得氧气多少克?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gl2l+2↑12232122gx=∴x=32g答:加热12.2gl3,可制得232g.(1)错误原因;(2)改正.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常发生类错误,本题的错误在于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解(1)化学方程式末配平;(2)设反应后可制得2的质量为xg2l22l+32↑2×1223×32122gx=∴x=48g答:加热12.2gl3,可制得248g.例3把干燥纯净的l3和n2的混合物1332克,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称量剩余物质量为g48克,求①生成氧气的质量;②剩余物质各是什么?质量分别是多少克?分析n2作为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所以1332g-948g=384g,这384g就是放出2的质量,这也是解本题的关键.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2=1332g–948g=384g设生成物中I质量为xg2l22l+32↑14996x384g=∴x=96gn2的质量948g–96g=32g答:氧气的质量为384g,剩余物为l 和n2质量分别为96g和32g例4在标准状况下,62g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要氧气多少克?这些氧气的体积是多少升?能生成P2多少克?(已知标况下ρ2=143g/L)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要求单位一致,初中阶段只涉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计算,所以本题不能直接求出2的体积,只能先求出生成2的质量.再根据V气=进行换算.解设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生成P2O的质量为.4P+22P24×31×322×14262gx==∴x=8g=142gV2===6L答:需要氧气.6升.例含锌6%的锌粒200g,与足量的稀H2S4反应,可制得H2多少升?(标况下ρH2=009g/L)分析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指的是纯净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不纯物的质量必须转化成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其换算关系式为:物质的纯度(%)=×100%纯净物的质量=不纯物的质量×物质的纯度(%)解设可制得H2的质量为xgZn+H2S4ZnS4+H2↑62
200g×6%x
=
答:可制得44.4升H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