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一:山水田园诗
一、题材特征:
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和田园诗。
山水诗是指以山水花草虫鱼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通过记游山水以表现对美不胜收的山水景物的热爱和流连,如李白《望庐山瀑布》;田园诗是以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营造出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氛围,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如陶渊明《归园田居》。
二、常用意向及情感(更多内容参看《600分700分》)
1、①意象: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情感: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
②意境特点: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
2、①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接舆、伯夷、叔齐、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
②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
三、内容情感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对壮丽山河的热爱。
如: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壮阔景象的赞叹之情。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或怀才不遇的苦闷;抒发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如: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诗篇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和乡居的乐趣,从而表现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生活的厌恶之感。
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全文十分押韵。
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
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
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3、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江村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赏析】整首诗由上而下:先梁上燕子,再写水中的鸥鸟。
表现了燕子和鸥鸟那“自去自来”和“相亲相近”的闲情逸致生活。
颈联对偶句的运用,通过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通过稚子敲针作钓钩的专心致志,表现出农家人恬静的生活情态,以此表现出诗人经过战乱后而感受到的惬心快意。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诗人从眼前和乐安宁的生活场景中发出感叹:有老朋友赠送我粮食和他的俸禄,我这个平凡卑贱的人还有什么可求的呢这两句看似庆幸、表示满足的话,仔细读来,其实不知潜含着多少悲苦和酸辛。
4、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如: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心中所想)。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5、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厚情谊。
乡村四月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赏析】“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
“才了蚕桑又插田”,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
这首诗全篇语言朴实生动,风格平易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
6、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农村生活的艰辛以及农民的痛苦。
江上渔者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赏析】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
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
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四、常用手法
1、描写手法:
(1)感官角度
①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等。
如“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②视听(嗅)结合、以声衬静等。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月照松为视觉描写,山泉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是听觉描写,以声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③色彩搭配、明暗对比。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翠绿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
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感伤,如“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就是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如“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明暗对比。
④点面结合例如:柳宗元的《江雪》中,“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
⑤观察角度(上下、俯仰、高低、远近、)例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虚实结合、想象、联想。
“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例如《梦游天
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
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
②已逝之景之境,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③设想的未来之境,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
3、表现手法:
①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②衬托:“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
③烘托:“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4、抒情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触景生情、寓(融)情于景、乐景衬哀情
五、典例展示1、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春中田园作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注:①觇(chān):察看
诗人在前六句中借助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3、暮春归故上草堂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西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1)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极具特色,请你选两点作简要的赏析。
(2)“画有在纸中者,有在纸外者”,同样,诗有在言中者,有在言外者,请你说说这首诗的言外之意。
4、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1)整首诗没有一句正面写楼高,却又处处写楼高,请你对此作简要分析。
(2)“雁引愁心去”,《文苑英华》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种更好请作简要分析。
5、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越中山色镜中看”极具韵味,请你作简要赏析。
(2)诗的前两句主要写兰溪的景色之美,后两句主要写的是什么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6、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7、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一、二句与三、四句各从什么角度描写鹿柴风光的用了怎样的手法分别表现了鹿柴的什么样的特点
参考答案:
1、【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
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烘托出幽静、悠远的冷清气氛。
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现愿意远离世俗欲念的隐士情怀。
2、【答案】诗人借助斑鸠、杏花、泉脉、归燕、故巢以及人(的活动)等意象,描绘出一幅欣欣向荣、愉快欢欣的春天景象。
屋上喜鸠在鸣叫,村边大片杏花盛开,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
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去年的燕子飞回来了,屋里的人在翻看新年的日历。
诗中无论是人还是物,似乎都在春天的启动下,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春天,透露出社会生活安定,人们精神面貌健康、饱满的景况。
3、答案:(1)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用黄鸟、辛夷花、杏花的“改”与竹的“不改”相对比,突出了我对竹的喜爱之情。
②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西窗竹以人的思想感情:不改清阴,为的是迎接它的主人的归来。
(2)诗人对不改清阴的“西窗竹”情有独钟,赞美的是竹的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为俗屈的品格,由此寄托自己的情趣与节操。
4、答案:(1)①首联,写从楼上可以看到渺远辽阔的景象,这是用衬托手法表现楼高;
②颈联,说在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这是用夸张手法写楼高;
③尾联,写凉风四起,衣袖翩翩飘舞,也是在暗示楼高。
(2)“雁引愁心去”更好一些。
首先,运用拟人手法,写雁懂得人情,带走“愁心”,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
其次,与下一句“衔好月’对仗,内容上也相映衬,从而使行文流畅,形象生动,又自然的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雁别秋江去”纯粹写景,没有原文好。
5、答案:(1)这是个极其新颖别致的比喻,“镜”比喻溪水,既写了月光的皎洁,又暗示了兰溪水面的平静,还表现了溪水的清澈。
同时,她还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的空间:山披月色,月照溪水,朦胧而飘渺,这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恬静而淡雅的画面。
(2)三、四句主要表现渔人之乐。
运用的以动衬静的手法,用鱼的来“上滩”衬托兰溪的恬静之美,进而表现渔人由衷的喜悦。
6、答案:(1)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
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或:借景抒情。
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
)
(2)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
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7、答案:①一、二句是听觉,三、四句是视觉。
②都运用了反衬手法,前者是以声衬静,用人语响表现山中的空寂;后者是以明衬暗,用有限的日光,表现大片的无边的幽暗。
③一二句表现的是鹿柴的空寂,三四句表现的是鹿柴的幽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