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GDP统一核算主要做法及成效
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法和问题

一、GDP核算的基本方法
(四)不变价GDP核算方法 不变价GDP核算主要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和物量指数外推法
1、价格指数缩减法
利用相关价格指数直接缩减现价增加值,计算不变价增加值。 计算公式: 某行业不变价增加值=该行业现价增加值÷该行业价格指数
一、GDP核算的基本方法
(四)不变价GDP核算方法
2、物量指数外推法
▲按生产活动所在地核算 ▲建筑业是按法人注册地核算
一、GDP核算的基本方法
(二)核算单位
• GDP核算主要以法人单位作为核算单位。
• 产业活动单位数据要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 进行调整。
一、GDP核算的基本方法
(三)现价GDP核算方法 增加值的核算方法主要有3种,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1、生产法 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新创造 价值的方一种方法。即从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总产 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 值得到增加值
101 — 201 202 205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 301 302
营业成本 其中: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中: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其中:税金 财务费用 其中:利息收入 利息支出 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记)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记) 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入 其中:补贴收入 利润总额 应交所得税 四、人工成本 应付职工薪酬(本年贷方累计发生额)
二、普查年度GDP核算办法
金融业、铁路运输业、军队和武警所属产业:
• 金融业和铁路运输业增加值由国家统计局核算后统一核 算后分劈到各地
GDP核算方法

镇(街道)、开发区GDP核算方法
第三产业增加值(季度核算方法) 按照法人和个体分别核算 法人核算方法:除限下批零法人单位外,其他
行业法人单位均按照服务业报表上报数计算收 入法增加值。 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 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限下批零法人单位核算方法:全市人均增加值 ×各镇(街道)、开发区限下批零从业人数 全市人均增加值以服务业样本为基础进行推算 各镇(街道)、开发区限下批零从业人数为本 次经普数据
工业增加值×镇(街道)、开发区规模以下工业从业 人员占全市规下工业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 规模以上工业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 +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劳动者报酬=从业人员劳动报酬 生产税净额=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本年应交增值税 固定资产折旧=本年折旧 营业盈余=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财务费用-管理费用 资料来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状况表(B202表)、 县(市、区)GDP快年报、统计名录库
镇(街道)、开发区GDP核算方法
第一产业现价增加值(年度核算方法)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当年镇(街道)的
农、林、牧、渔、农林牧渔业服务业总 产值×当年各县(市、区)对应的农、 林、牧、渔和农林牧渔业服务业的增加 值率 资料来源:农业产值、增加值统计报表
镇(街道)、开发区GDP核算方法
第一产业现价增加值(季度核算方法)
镇(街道)、开发区GDP核算方法
个体核算方法: 1、人数在10人以上的个体户按服务业样
本分行业数据直接计算增加值。 2、人数在10人以下的个体户增加值计算 方法为:各镇(街道)、开发区增加值= ∑各行业增加值 行业增加值=分行业全市人均增加值×各 镇(街道)、开发区分行业个体户人数 (分行业个体户人数为经普数据)
浙江省生产总值、三大产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公共预算支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GDP目标分析

浙江省生产总值、三大产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公共预算支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GDP目标分析2016年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超前谋划和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一批重量级未来产业,组建之江实验室、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推动企业将迭代创新作为终身追求,抢占科技革命的制高点,正是其中之意。
从兄弟省市比较来看,浙江和广东、上海、江苏等兄弟省市同作为全国高水平发展区域,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同步性。
尤其是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更趋复杂多变,各省市都在积极谋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浙江在主要经济指标较好增长的同时,也必须意识到在科技研发投入、服务业占比、PCT专利申请量、研究型大学培育等方面还存在差距。
未来有必要借鉴参考兄弟省市重点经济战略举措,尤其需深度研究创新引擎待增强、改革利益分配不均、社会结构多样化、公共服务提供能力提升等问题,为全国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模板,为“十三五”完美收官夯实支撑。
2018年浙江省GDP为58003亿元,人均GDP为107625元。
2019年浙江生产总值(GDP)为62352亿元(合90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97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26567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33688亿元,增长7.8%。
2019年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157亿元,比上年增长6.6%,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
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高于生产总值1.0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住宿餐饮、金融、房地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3%、6.0%、6.2%、10.2%和5.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等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1%。
2019年浙江省预计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10%左右,健康、文化、金融产业增加值均增长10%以上。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

G D P核算有三种方法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一)生产法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新创造价值的方法。
即从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价值。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值计算公式如下: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产法GDP。
1、总产出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
它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总规模。
总产出按生产者价格计算。
2、中间投入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中间投入也称为中间消耗,反映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转移价值,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计入中间投入的货物和服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与总产出的计算范围保持一致;二是本期一次性使用的。
(二)收入法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形成收入的角度来计算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个部分组成。
计算公式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之和,等于收入法GDP。
1、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应得到的全部报酬。
包括货币工资、实物报酬、社会福利缴款。
(1)货币工资是以现金或类似现金形式的工资、奖金、津贴和其他劳务收入。
(2)实物报酬是生产单位提供的、劳动者可以在自己的时间里享用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如发放的实物商品、出差补助、上下班交通服务等。
(3)社会福利缴款是为了保障劳动者未来的福利水平,企业替劳动者在当期所做的各种支付,包括劳动保险、失业保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综合核算统计工作总结

综合核算统计工作总结综合核算统计工作总结1一、加强与各部门的合作,更好地服务本级政府。
每个季度我区都会组织召开全区经济形势分析会,为各部门交流工作提供一个平台。
以往年度都是听汇报、作汇报,今年特意设置了材料交流的环节。
各部门互相交流文件材料,共享全区数据资源。
另外,我们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与GDP核算中涉及到的数据提供部门衔接,要求各部门在报出数据时本着对全区经济状况负责的态度,核准相关指标,及时向统计部门反馈数据增长情况。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最繁琐的一项工作就是随时给区委区政府领导提供数据。
每个季度我们都要提前向政府领导提供季度主要经济指标的预计数,等数据全部认定后,还要提供一次最后确定主要经济指标数据。
政府领导每次迎接上面的经济工作检查都要我们提供数据,每写一份经济工作材料都要向我们做数据咨询,经常周末也能接到询问数据情况或要求解释某经济指标的电话。
按政府领导的说法,随时随地只要需要数据都会给统计部门的综合专业统计员打电话,统计局最最辛苦的就是综合统计员了。
二、做好城乡划分清查工作。
城乡划分清查工作是国务院批复的一项重要的调查工作。
调查的目的就是要准确评价我国城镇化水平、合理规划城乡布局、统筹城乡发展同时减少部门之间、专业之间的矛盾,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为了搞好这次调查,我们做了几项工作:一、参加了省局的'城乡划分清查培训,认真钻研了一段时间的业务知识;二、勾勒工作程序、收集大量资料,准备乡镇统计员培训会;三、召开乡镇统计员培训会议,耐心讲解工作细节,分享收集的资料,布置工作任务。
目前这项工作正在开展中,已经有两个乡镇提前完成了任务,上报了调查资料。
三、完成上级下达的其他工作任务。
对于上级领导布置的其他工作任务,我们及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保证不拖市局后腿。
总结一个统计年度的工作,我们还是颇有成绩,其中不缺少领导的支持与帮助,我们会再接再厉,将以后的工作搞好。
综合核算统计工作总结2综合与核算统计,在统计部门担负着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测算、反映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态势的工作。
GDP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21 02年 9月第 2 5期
科 技 视 界
理论争鸣
G P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D
魏传威
( 州市 统计 局 徐
江苏
徐州
2 10) 2 0 0
G P 即国内生产总值 ) 为国民经济核算的综合指标 , D( 作 能够较全面 的反映一个 国家( 或地 区) 的经济发展的规模 、 速 度 和产业构成情况 ; 映社 会生产与使用 , 资与消 费之 间 反 投 的比例关系 , 体现经 济发展 的最终成果 。因此科学 、 准确 、 及 时 的搞好 G P核算 , D 对促进经济 的发展 , 具有重要 意义 。 目 但
和劳动部门的职工福利保 险构成 ” 。对于不计人工资福利费
用构成 的个人收入部分 缺乏必要 的推算依据 。固定资产折 旧
也较 难 计 算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目前 劳动统计报表的填报单位为城镇集
体以上单位 , 报表范 围过大 , 上报 困难 , 报表 可将企 业劳动工
资报表与有关 专业报表并轨 。对服务业 和行政 事业单位 , 可
分乡、 、 村 个体农林牧渔服务业缺乏必要 的资料来源 , 势必 出
是改进现行专业统计制度为 G P核算提供依据 。 D 围绕
GD P核算 , 从减 轻基层统计 负担人手 , 对现行 专业统计 制度
进行 改革 . 形成一套完整的适合基层统计部 门操作 的统计指 标核算体系。1完善工业 统计制度 。在工业定期统计报表 中 ) 增设 单位 从业 人员 、 职工工资 、 增加值及构 成项 目指标 , 这样 就可以为季度 G P核算提供必要 的数据 。 ) D 2 完善 固定资产投
季度GDP核算方法和详细说明

季度GDP核算方法和详细说明我国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采用累计核算方式,1-4季度 GDP初步核算即为年度GDP初步核算,因此本说明也适用于年度GDP初步核算。
1.季度GDP核算概述1.1 基本概念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价值的一种方法,即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核算期内生产的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增加值。
核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
按照这种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到。
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产品和服务的最终去向,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净出口三个部分。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季度GDP是以生产法为基础核算的结果。
1.2 核算范围1.2.1生产范围GDP核算的生产范围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和服务的生产;第二,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第三,自有住房拥有者为自己最终消费提供的自有住房服务,以及付酬的自给性家庭服务生产。
生产范围不包括不支付报酬的自给性家庭服务、没有单位控制的自然活动(如野生的、未经培育的森林、野果或野浆果的自然生长,公海中鱼类数量的自然增长)以及部分“未观测经济”等。
1.2.2 地域范围GDP核算范围原则上包含了位于中国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所有常住单位的经济活动。
本报告中的季度GDP数据是由国家统计局负责核算的全国数据,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地区生产总值数据。
gdp指标的核算制度、核算方法和 -回复

gdp指标的核算制度、核算方法和-回复GDP指标(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体规模的核心指标。
它反映了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居民和非居民从事生产活动得到的最终产出的总和。
核算GDP的核算制度、核算方法以及相关问题,是经济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
本文将详细介绍GDP指标的核算制度、核算方法以及相关问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GDP指标。
第一部分:GDP指标的核算制度GDP的核算制度主要由政府机构制定和实施,并且是国际统一的。
核算GDP的制度至关重要,因为GDP被广泛用于国际比较和政策制定。
其中,核算GDP采取三种主要的制度: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1. 生产法:生产法是计算GDP的最常用的方法,它基于生产层面的观点来核算国民经济的总体规模。
按照生产法,GDP等于国内所有生产者(包括居民和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和销售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和。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统计生产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来完成,然后将这些价值相加得到GDP。
此外,生产法还涉及计算固定资本的消耗、净投资和库存变化等其他要素。
2. 收入法:收入法是一种通过统计国民收入和支出来计算GDP的方法。
按照收入法,GDP等于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者获得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收入。
这包括工资、利润、利息、租金和税收等各种收入来源。
与生产法不同,收入法关注的是收入的分配,而不是产品的产生过程。
通过统计国内居民和非居民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收入情况,最后将这些收入相加得到GDP。
3. 支出法:支出法是一种通过统计国内居民和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支出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来计算GDP的方法。
按照支出法,GDP等于一定时期内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
这些支出可以分为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通过统计各个部门的支出情况,然后将这些支出相加得到GDP。
支出法体现了GDP对经济活动的需求侧的分析。
第二部分:GDP指标的核算方法GDP的核算方法是计算GDP的步骤和程序。
全民所有建设用地资产清查价格体系建设的浙江实践与思考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以下简称“资产清查”)是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的基础,是落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国有资产报告制度和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等中央改革任务的重要途径。
2021年,自然资源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第二批试点,浙江省积极响应,开展了全省全民所有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和水7类自然资源资产的清查工作。
其中,全民所有建设用地资产经济价值最高,其价格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依据《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技术指南(试行稿)》,在浙江省开展全民所有建设用地资产清查价格体系建设的实证研究。
设定全民所有建设用地资产清查价格内涵为:2020年12月31日各类土地用途法定最高年期的完整国有建设用地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地面地价,以县级基准地价为基础,通过必要的修正、调整和补充完善后,形成基于清查时点的、基本内涵统一的、全域覆盖的浙江省全民所有建设用地资产清查省级价格体系(以下简称“建设用地省级价格体系”)。
一、浙江省建设用地省级价格体系技术框架首先,以县为单位收集现行基准地价,并统一修正到资产清查价格内涵。
其次,将基准地价地类对应转换为“国土三调”分类中的二级地类,对无法转换的地类设置地类赋值规则,制作基准地价矢量图。
再次,将现行基准地价矢量成果中未覆盖的区域补充价格赋值规则,形成覆盖全域全地类的清查价格矢量成果。
最后,设区市和省级依次全民所有建设用地资产清查价格体系建设的浙江实践与思考□□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许 葳□□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 李媛媛▲图1 全民所有建设用地清查价格体系建设技术路线国有建设用地资产价格体系建设市县收集现有国有建设用地基准地价体系资料对照清查价格内涵及市场状况对现有基准地价进行修正对未覆盖地区或未覆盖地类进行补充对初步结果进行统筹平衡未建立城镇基准地价已建立城镇基准地价城镇基准地价覆盖空间内,无地价信号的城镇基准地价覆盖空间外,且无地价信号的地类利用城镇土地等别成果推算县级及以下行政单元的区域平均地价参照末级工业基准地价水平确定(3)另有情况的特殊用地经合理性分析后参照所在区域内相应地类的价格确定城镇基准地价覆盖外的区域,参照本行政单元内相应用地类型的末级基准地价确定(2)基于区位特征和贡献原则确定(1)查询当地的地价政策确定在同一省份范围内,参照可比单元的平均基准地价水平取值参照《城镇土地定级规程》、《城镇土地估价规程》中多因素综合评价思路评估完成方法依次选择LAND&RESOURCES进行清查价格区域内汇总平衡,形成清查价格体系后提交国家统筹平衡,并根据统筹平衡意见完善后形成建设用地资产清查省级价格体系。
我国GDP核算的发展历史及变革过程

我国GDP核算的发展历史及变革过程一、我国GDP的核算发展历程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研究联合国国民经济体系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标。
我国于1985年开始建立GDP核算制度。
1993年正式取消国民收入核算,GDP成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
2003年我国将改进GDP核算与数据发布制度,取消容易引起误解的预计数,建立定期修正和调整GDP数据的机制,在发布GDP数据的同时发布相关的重要数据,必要时还将公布核算方法。
这是我国提高GDP数据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向国际通行办法迈进的重要一步。
2014年我国积极稳妥的推进国家统一核算地区生产总值,深化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加快改进能耗统计进一步完善社会消费品零售统计,同时将精心组织实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认真做好普查登记。
尽快制定经济核算图,指定全国统一的核算办法,为2015年正式实施全国统一的核算GDP来打下一个基础。
此举将有效消除近10年来各省GDP总和与国家统计局核算的全国GDP存在较大出入的情况。
2015年,我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406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2014年增长7.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770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60292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72605亿元,增长7.9%。
从环比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
2015年三季度GDP,首次采用新核算方式。
三季度GDP同比增幅为6.9%,为2009年1季度来最低水平。
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7万亿元,增长6.9%,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
2016年初步核算,我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585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803亿元,同比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59510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90214亿元,增长7.6%。
以2015年价格计算,一季度GDP增量为9851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22亿元。
季度GDP统一核算方法介绍

季度GDP与年度GDP在基本概念、口径范围上是一致的。 但二者资料来源和核算方法不同。 由于季度GDP核算资料不如年度GDP核算资料翔实,所以更多依赖相关 指标进行推算。 季度各行业增加值核算包括现价增加值核算和不变价增加值核算。
一、一般规定
1、现价增加值核算方法
季度现价增加值核算主要采用速度推算法和价格指数推算法。 (1)速度推算法,指利用现价增加值增长速度乘以上年同期现价增加 值,从而求得当期现价增加值。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先计算现价增加值再计 算不变价增加值的行业。 (2)价格指数推算法,指利用当期不变价增加值和价格指数计算当期 现价增加值。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先计算不变价增加值再计算现价增加值的 行业。
一、一般规定
(五)数据衔接
1、现价总量差距衔接
利用各地区该行业现价增加值总量占地区汇总数的比例分摊总量差额。
2、增速差距衔接
利用各地区该行业不变价增加值占地区汇总的比例分摊增速差距对应的
不变价总量差额。
3、基础数据
基础数据先经过审核评估后再用于季度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中。
二、行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一)农林牧渔业
二、行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 关于年度规模以上采矿业和规模以下采矿业现价增加值占全部采矿业增 加值比重数据的使用方法:
• 2020年前三个季度,采用核算司根据2018年各地区生产总值年报统一计 算并反馈的规模以上采矿业和规模以下采矿业现价增加值比重;
• 四季度采用核算司根据2019年各地区生产总值年报统一计算并反馈的规 模以上采矿业和规模以下采矿业现价增加值比重。
一、一般规定
2、不变价增加值核算方法
季度不变价增加值核算主要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和速度推算法。 (1)价格指数缩减法,指利用相关价格指数直接缩减现价增加值, 求得不变价增加值。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季度地区生产总值核算中,先计 算现价增加值再计算不变价增加值的行业。 (2)速度推算法。指利用不变价增加值增长速度乘以上年同期不变 价增加值,从而求得当期不变价增加值。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季度地区生 产总值中,先计算不变价增加值再计算现价增加值的行业。
GDP的核算三种方法课件PPT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GDP, 可以评估其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 能力,有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合
作。
02
GDP的核算方法
生产法
定义
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生产的货物和服务总产品价值入手,剔除生 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得到增加值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GDP = 总产出 - 中间投入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行业生产活动的价值计算。
VS
收入法核算案例
某市有一家餐饮企业,该企业在一年内获 得了800万元的营业收入,其中工资和福利 支出为350万元,租金、利息等营业费用为 250万元,税费为200万元。根据收入法核 算GDP,该企业当年创造的增加值为800 万元(即营业收入)减去劳动者报酬的350 万元和营业费用的250万元,再加上税费的 200万元,等于250万元。
THANKS
感谢观看
支出法核算案例
支出法核算案例
某市有一家旅游公司,该公司在一年内接待 了价值1500万元的游客,其中交通费用为 500万元,住宿费用为450万元,餐饮费用 为350万元,其他费用为250万元。根据支 出法核算GDP,该企业当年创造的增加值为 1500万元(即游客消费总额)减去中间投 入的500万元(即交通费用),再加上固定 资产折旧等其他费用250万元,等于1250万 元。
GDP的核算三种方法课件
• GDP的定义和重要性 • GDP的核算方法 • GDP核算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GDP核算的案例分析 • GDP核算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GDP的定义和重要性
GDP的定义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 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总量, 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和经 济总量的重要指标。
GDP统一核算改革意味着什么

GDP统一核算改革意味着什么作者:王志凯来源:《人民论坛》2020年第13期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运行造成了较大影响,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下降6.8%。
对此,我们需要增强战略定力,在对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的深刻把握上,应对挑战、化解危机。
这离不开坚实可靠的国民经济核算和统计作保障。
近年来开展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和今年正式实施的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为我们摸清“家底”创造了条件。
反映全国和各省份经济实绩的2018年普查修订GDP和2019年统一核算GDP,有助于中央在掌握全局经济、了解各地区实力的前提下决策有据,统筹疫情防控和生产建设,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其中,经普查修订后,部分省市GDP大幅上调和下调。
统一核算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19年GDP数据,也获得广泛关注和热议。
那么,如何看待部分省市GDP的上调与下调?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有什么意义?2020年1月下旬,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国家统计局公布31省份(自治区、直辖市)2018年GDP修订值,部分省份GDP出现了下调和上调,而且下调和上调幅度之大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近乎同一时段,全国31省份也陆续公布了2019年GDP初步核算值。
不同以往的是,2019年31省份GDP合计低于全国GDP,多年来各省份GDP合计超出全国GDP的问题和尴尬,相应得以解决。
中国的GDP 核算一直采用分级核算模式,国家统计局制定GDP 核算制度方法并负责国家GDP核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按照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制度方法核算本地区GDP。
由于一部分单位和机构,诸如军队、各国驻华使领馆等,其服务、劳务及其附加值核算地方是不掌握的,按照GDP分级核算是归国家的;这样,各省份、城市GDP核算加总,比国家统计局核算的全国GDP要少一些。
这本是一种正常的事实,但我国各地GDP合计,多年来却一直超出全国GDP。
各省市区GDP合计数一直高于全国GDP,这成为社会上甚至一些国家质疑中国GDP核算科学性的一个依据。
季度GDP统一核算方法解读

市统计局核算处 2020年5月
一 统一核算改革后季度方案的主要变化 二 季度统一核算的基本方法 三 具体行业增加值的核算方法
一 统一核算改革后季度方案的主要变化
(一)行业分类变化 (二)相关指标的变化 (三)其他变化
3
(一)行业分类变化
季度核算由原来的21个行业分类,增加到现在的44个,所有行业均核 算到门类,批零、住餐、交通、金融可核算到大类。
21
由国家统计局利用年度增加值增长速度和相关指标增长速度的相 关关系统一计算确定,并在当年各季度地区生产总值核算中使用。
为保证两级数据衔接,季度生产总值核算时采用全国统一的换算 系数。
原则上,年内各季度换算系数保持不变。
22
行业
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服务业 工业 建筑业 批发业 零售业 住宿业 餐饮业
0.7523(0.3) 0.8(0.3) 1 1 0.63 0.41 1 0.91 0.58 1 0.81
1 0.5069 0.5358
1
0.5888 1
0.5531 0.5631
房地产K门类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教育 卫生和社会工作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如果相关指标是物量指标(周转量),那就先用物量指数推算法计 算不变价增加值,然后用价格指数推算法,计算现价增加值。工业、 交通、房地产采用这种算法。
பைடு நூலகம்
三
28
十大 行业
1.农林牧渔业 2.工业 3.建筑业 4.批发和零售业 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6.住宿和餐饮业 7.金融业 8.房地产业 9.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 10.非营利性服务业
GDP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2012年9月第25期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GDP(即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综合指标,能够较全面的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产业构成情况;反映社会生产与使用,投资与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体现经济发展的最终成果。
因此科学、准确、及时的搞好GDP 核算,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目前GDP 的核算体系存在诸多缺陷。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从完善专业统计制度入手,进一步健全GDP 的核算体系。
笔者认为当前GDP 核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GDP 核算与专业统计制度不衔接1)与工业统计制度不衔接。
按照工业制度规定:工业统计的范围仅为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规模以下的非国有工业和个体私营工业增加值要利用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增加值率进行推算。
这样推算的工业增加值可能会产生比较大的偏差。
由于各县(市)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增加值率更低,因而推算的工业增加值的误差更大。
2)与建筑业统计资料的核算范围不衔接。
GDP 核算制度规定:建筑业资料的来源取自建筑业统计年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报、乡镇企业统计年报。
在实际核算过程中,建筑统计年报范围小,很难作为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的的推算依据。
3)与农林牧渔服务业资料不衔接。
农林牧渔服务业可利用的资料是“劳动工资统计年报”中的劳动者报酬,鉴于大部分乡、村、个体农林牧渔服务业缺乏必要的资料来源,势必出现较大误差。
4)与交通运输业的统计制度不衔接。
交通运输业的资料缺口较大,因为该行业的大部分为个体交通运输业,搜集资料比较困难。
因交通部门不统计社会客货运输周转量,更没有统一的综合运输单价。
运营收入的计算比较困难,不能反映实际运营情况。
5)与房地产业统计范围不衔接。
房地产开发经营的核算缺乏相应的资料来源,“商品房经营情况年报”仅统计建工系统内的经营情况,不包括一些企业、事业、行政单位自行开发经营的商品房6)与非营利性服务单位的统计范围不衔接。
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成果分析

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成果分析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成果继续巩固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生活殷实、人民安居乐业和综合国力强盛,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
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作出具体战略部署,我省“十一五”规划则提出力争在2010年全省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尽管遇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我省的全面小康建设步伐依然没有停顿。
2009年,我省的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93.5%,比2008年的91.7%1(修正后)提高1.8个百分点,已连续两年达到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任务。
一、2009年浙江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总体评价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浙江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浙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大力推进“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坚持标本兼治、保稳促调,坚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坚持改革创新、克难攻坚,贯彻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统筹做好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的各项工作,坚持抓早、抓实、抓主动,及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 毫不动摇地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大力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城乡区域协调, 扎实做好民生1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标数据由估计数3.2%修正为正式数3.4%。
改善和社会稳定工作。
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全面小康建设成果继续得到巩固。
不论是浙江省的全面小康评价指标体系测算还是全国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结果,都体现了浙江省全面小康的建设成效。
据《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参阅材料)测算,2009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合评价指数为93.5%,比上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制定的全国统一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测算,浙江省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90.1%(初步数),也达到了90%的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
2019浙江数字经济“主课”成绩单

2019浙江数字经济“主课”成绩单2019年对于浙江省来说无疑是一个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年。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和探索,浙江省的数字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各项指标稳步提升,成绩斐然。
以下就是2019年浙江数字经济“主课”成绩单的详细情况。
一、总体成绩:A综合评价,2019年浙江省数字经济整体发展成绩良好,总体成绩为A。
数字经济总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提升,为浙江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支撑。
二、基础设施建设:A+2019年,浙江省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持续提升。
省内互联网、通信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固定宽带接入率、移动宽带接入率均提升明显。
5G网络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强大的支撑。
三、数字产业发展:A数字产业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在2019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各类数字技术企业不断涌现,数字经济产业链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数字经济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作用逐渐显现,为浙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和动力。
四、数字智能化应用:A+2019年,浙江省数字智能化应用持续深化。
数字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显著。
数字化技术在交通、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的应用效果显著,为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了更加便利的服务和更高的生活品质。
五、数字经济多元化发展:A-2019年,浙江省数字经济在多元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
数字经济发展的领域不断拓展,数字文化、数字旅游等新兴领域初步形成规模。
数字经济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逐渐趋向多元化,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六、数字经济创新能力:A2019年,浙江省数字经济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力量齐头并进,形成了有利于创新的发展环境。
数字经济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浙江省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七、数字经济风险管控:B+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需要综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n Sep. 16th 2005, the Zhejiang People’s Government Office forwarded the Notice on Improving Regional GDP Account by NBS (Zhefaban 〔2005〕 75) and it explicitly specified the following issues ⑴standardizing regional GDP account methods ⑵ accounting, accrediting and verifying the GDP data by province, cities, counties (cities and districts) in the economic census year ⑶ establishing the one-level-below management system for regional GDP account ⑷ standardizing the time and mode of GDP releasing by the whole province, cities, counties (cities and districts) ⑸ strengthening the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among departments ⑹ the time of formal enforcement of the one-level-below responsibility system of regional GDP account and the system of unified data releas Main Practices of Unified GDP Account in Zhejiang Province
(一)以政府名义下达文件。 Releasing documents in the name of the government
2005年9月16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统计局关于改进地区GDP核算 工作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05〕 75号 )明确提出:⑴规范地区GDP核算 方法;⑵统一核算核准核实经济普查年度省、市、县(市、区)GDP数据;⑶建 立地区GDP核算下管一级制度;⑷规范全省和各市、县(市、区)GDP数据发布 时间和发布方式。⑸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⑹地区GDP核算下管一级制度和数 据统一发布制度正式实施时间。
一、浙江省GDP统一核算的背景
The Background of Unified GDP Account in Zhejiang Province
自第一次经济普查以来,浙江省实行GDP统一核算,保持了全省与各市、 县(市、区)GDP总量、速度的基本衔接。但在统一核算之前,我省按照 全国统一的模式,采取 “分级核算、分级负责”的方式核算GDP。结果 是各县汇总的GDP总量和速度高于市级核算数据,各市汇总的GDP总量和 速度高于省级核算数据,各级汇总的GDP数据的差距在逐步扩大。统一核 算之前,2004年全省GDP快报数与各市汇总快报数据总量差距达700亿元, 约占GDP的6%左右。
Ever since the first economic census, Zhejiang Province has adopted unified GDP Account, realizing the basic consistence in GDP volume and speed of the whole province and the cities and counties. Yet, before the unified account, our province applied the national unified mode and the mode of “level-by-level account and level-by-level responsibility” to GDP account. It turned out that the GDP volume and speed summarized by the counties a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ities, and the data by the citi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rovince, with a big gap among the GDP data of various levels. Before unified account, the gap between express GDP data of the whole province in 2004 and that of the various cities is 70 billion RMB, taking up around 6% of GDP.
一、浙江省GDP统一核算的背景(续)
The Background of Unified GDP Account in Zhejiang Province (cont.)
2004年1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统计局关于改进地区GDP核 算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82号)。就改进地区GDP核算工 作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并提出各省(区、市)要逐步建立地区GDP核算 下算一级的制度,有条件的省(区、市)可以先实行。第一次经济普查 为实行GDP下算一级带来了契机。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我省开始研究 GDP统一核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