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核模糊聚类算法的软测量建模研究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多目标决策模型研究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多目标决策模型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处理各种问题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单一的决策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而多目标决策模型由此应运而生。
然而,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复杂性给决策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快速准确地权衡各种目标并做出正确的决策成为了关键。
在多目标决策中,模糊数学理论被广泛应用。
模糊数学理论是一种描述不确定性的数学工具,它将现实世界中的“模糊概念”通过模糊数学的方式精确表达出来,为决策提供了更精确的量化依据。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多目标决策模型已成为现代决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多目标决策模型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即在多个相互矛盾的目标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各个目标之间达到最优的平衡状态。
这种平衡点是个体的利益和社会全局最大效益的平衡点。
一个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多目标决策模型涉及多个因素,包括目标、判据、权重和结果。
其中,目标是决策的核心,决策者需在多个目标中权衡,确定最终目标。
判据是衡量目标的指标,也是评价决策方案的依据。
权重是指判据对目标的重要程度,也是决策者在权衡多个目标时考虑的关键因素。
在模糊规划模型中,解模型的最终结果是基于各个因素的权重,因此确定权重是最重要的一步。
最终结果是基于各个判据的得分,可以通过模糊逼近的方法进行评估。
在确定目标和判据时,需充分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如自然环境、市场走势和人的行为等。
这些因素可以通过模糊数学的模型来刻画,使得决策更为准确。
决策者需要评估各个目标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在各个目标中的权重,进而找到平衡点,从而做出具有全局最大效益的决策。
模糊多目标决策问题不仅存在于商业领域,还存在于工业制造、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
以环境保护为例,环境问题往往涉及多个目标,如减排、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等。
通过构建模糊多目标决策模型,可以考虑到这些目标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在可行方案中寻找平衡点,达到既承担社会责任,又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基于在线聚类的多模型软测量建模方法
No e e 2 0 v mb r 0 7
弓
基 于在 线 聚 类 的 多模 型 软测 量 建模 方 法
李修 亮 ,苏 宏业 ,褚 健
( 业 控 制技 术 国 家重 点 实 验 室 ,浙 江 大 学 先 进 控 制 研 究 所 ,浙 江 杭 州 3 0 2 ) 工 1 0 7
摘 要 :针 对 石 化 行 业 中软 测 量 建 模 样 本 的特 性 ,提 出一 种 基 于 在 线 聚类 和 v支 持 向 量 回归 机 ( S ) 的多 模 型 一 v VR
( t n l y L b r tr f I d s ilC n r l eh o o y, n t ue f Ad a c d Prcs C n r l Na i a a o ao y o u t a o to T c n l o Ke n r g I s tt o v n e o es o to , i
p e it t e i h n p t a n p i t i h d o r c e fa t n t r . a tc l p l a i n i d c t d h r d c h l t a h h e d o n n y r c a k r r c i a o s Pr c ia a p i to s n ia e t e g o c
软测量建模方法 。在 v V S R建 模过 程 中,通过 在线 聚类 算法 改 善 了 v VR模 型参 数 选择 算法 的稳 定性 ,并 用 S
基于改进多目标萤火虫算法的模糊聚类
基于改进多目标萤火虫算法的模糊聚类朱书伟;周治平;张道文【摘要】针对传统的模糊聚类算法大都针对单一目标函数的优化,而无法获得更全面、更准确的聚类结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多目标萤火虫优化算法的模糊聚类方法.首先在多目标萤火虫算法中引入一种动态调整的变异机制以获得更加均匀分布的非劣解,其中以动态减小的概率选择个体并采用类似于差分进化算法中变异算子的策略对其进行变异,通过自适应调整收缩因子以提高变异效率.然后当归档集中的最优解集充满时,从中选取一定量的解与当前种群组合进行下一次进化,使得算法具有更高的效率.最后将其运用到模糊聚类问题中,通过同时优化两个模糊聚类指标的目标函数并从最终的归档集中选取一个解确定聚类结果.采用5组数据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相对于单目标聚类方法,所提方法对各种数据集的聚类有效性指标提高了2到8个百分点,具有更高的聚类准确性和更好的综合性能.【期刊名称】《计算机应用》【年(卷),期】2015(035)003【总页数】6页(P685-690)【关键词】模糊聚类;多目标优化;萤火虫算法;变异;差分进化【作者】朱书伟;周治平;张道文【作者单位】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18;TP301.60 引言聚类分析技术通常可以看成是一个复杂的优化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聚类有效性指标的优化,采用不同的优化标准就会形成不同的聚类问题。
现有的聚类方法大部分只针对一种指标进行分析,无法有效地适用于各种不同特征类型的数据。
多目标优化算法能够实现不同目标函数的同时优化,可以成功应用到聚类技术中,将聚类问题转化为对多个聚类指标目标函数的优化问题,使其更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类型数据并获得更全面的综合性能。
近年来基于多目标进化算法(Multi-Objective Evolutionary Algorithm,MOEA)[1]的聚类方法逐渐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目前已取得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基于改进满意聚类的多模型建模方法
K e w o ds: f z use i g; aif cor cusern s pp t ve t a hi y r uz y cl trn s tsa t y l t ig; u or cor m c ne; u t— m limod el
摘
要: 针对模糊 聚类 中普遍 存在 的聚类个数需要 事先给定 和收敛速度慢 等 问题 , 在原有 聚类 方法的基础上提 出一种 改进 满
t r ma h n wh c ae c mb n d b h d g e s f me e s i o n u a ib e . i a l t e i d sr I i lt n s o h o c ie. ih r o i e y t e e r e o mb rh p f i p t v ra l s n l F y,h n u ti s a mu a i h ws t e o e ce c ,h c u a y a d t e r p d t f t e meh d p o o e n t i p p r i f in y t e a c r c n h a i i o h t o r p s d i h s a e . y
意聚类算 法。用该 算法快速确定 系统的模糊 划分数 目, 而用支持 向量机 算法建 立每个聚 类的子模型 , 进 将输入 变量对各 类别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改进策略及优化方法
0 引 言
在进行综合评价时,能否回答以下两 个 问 题 至 关 重 要: ①评价的结 果 是 什 么?② 导 致 这 种 评 价 结 果 的 原 因 是 什 么,如何改 进? 模 糊 综 合 评 判 方 法[1](fuzzycomprehensive evaluationmethod,FCEM)是 一 种 重 要 的 综 合 评 价 方 法。 由于该方法能较好地解决许多模糊且难以量化问题的评 价,因此,几 乎 被 应 用 到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的 各 个 领 域 。 [24] 目前,ISIWebofScience等 文 献 库 中 可 以 检 索 到 与 模 糊 综 合评判有关的论 文 就 超 过 30000 篇。 尽 管 FCEM 具 有 广
MA Zhanxin1,SIQin2
(1.犛犮犺狅狅犾狅犳犈犮狅狀狅犿犻犮狊犪狀犱 犕犪狀犪犵犲犿犲狀狋,犐狀狀犲狉犕狅狀犵狅犾犻犪犝狀犻狏犲狉狊犻狋狔,犎狅犺犺狅狋010021,犆犺犻狀犪; 2.犛犮犺狅狅犾狅犳 犕犪狋犺犲犿犪狋犻犮狊犛犮犻犲狀犮犲,犐狀狀犲狉犕狅狀犵狅犾犻犪犝狀犻狏犲狉狊犻狋狔,犎狅犺犺狅狋010021,犆犺犻狀犪)
数据包 络 分 析 (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方 法 的提出则有可能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可借鉴的 经 验。 DEA 是一种重要的效率分析方法[510],传统 DEA 方法要求 输 入 和 输 出 数 据 为 精 确 数[1113],然 而 ,实 际 应 用 中 可 能 有 许 多数据并不是精确的,一些学者考虑如何应用 DEA 方 法 来
基于在线聚类和关联向量机的多模型软测量建模
中 图 分 类 号 : P 7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10 —9 2 20 ) 30 3 - T23 A 003 3 (0 8 0 - 40 0 4
1 引 言
点出现后 , 聚类算 法难 以有效跟踪新 的子 聚类 ; ②模 型学习效 率 比较低 下 , 因为 聚类算 法和建模 算法不
软测量建模 样 本 在各 工 况点 附 近呈 聚类 特性 。通
常 , 了较好地反映实际生产过程特性 , 为 在建 立软测 量模型时需要收集较多的样本 。但对 于不 同区域 的 样本 , 其扰动幅度和对象特性均不相同 , 用单模型 采
建模会导致模型学习时间过长 、 过程特 性匹配不佳 、 精度和外推能力差等缺陷… 。
为子模型的线性组合 , 实际上对 于复杂对象 , 假 而 该 设 不成立 ; ④模 型的输 出为确定性输 出 , 而不是概 率 化输 出, 以评 估预测结 果的置信度 和有效性 。 难
为 了解决上述 问题 , 本文 提 出一 种基 于在线 聚 类和关联 向量机的多模 型软测量 建模方 法。该多模 型建模方法分为在 线 聚类 和子模 型建 模两个 阶段 。
基 于在 线 聚 类 和 关 联 向量 机 的 多模 型 软测 量 建模
李修 亮 , 苏宏 业 , 褚 健
( 浙江大学 先进控制研究所 工业控制技术 国家重点实验室, 杭州 30 2 ) 10 7
摘要 : 针对软测量样本具有按 工况点聚类的特性 , 出一种基 于在线 聚类和关联 向量机 的多模型软测量建 提
维普资讯
检 测 与仪 表
化 自 化 仪 ,0 ,5 )43 工 动 及 表 283( :—7 0 33
基于自适应仿射传播聚类算法的多模型建模方法
基于自适应仿射传播聚类算法的多模型建模方法郝美玉;田学民;王平【摘要】Since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samples are clustered around different operating points, a soft-sensing method with multiple models based on Adaptive Affinity Propagation Clustering Algorithm (adAP) and 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LSSVM) is proposed. Classify the training samples into several classes using the adAP clustering to find the best clustering result, and train the sub-models by LSSVM according to corresponding sub-class samples. The test samples are assigned to appropriate sub-class, then predicted outputs are estimated by corresponding sub-model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Melt Index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better prediction accuracy and generalization performance.%考虑到工业生产数据具有按工作点聚类和迁移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仿射传播聚类(adAP)的多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算法进行软测量建模.该方法用adAP算法对训练样本进行分类以找到最优的聚类结果,采用LSSVM算法对各类样本分别建立子模型,并根据当前工作点所属子类的模型进行预测输出.将该方法用于聚丙烯熔融指数的软测量建模,结果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回归精度和良好的泛化能力.【期刊名称】《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33)005【总页数】5页(P515-519)【关键词】软测量;多模型;自适应仿射传播聚类算法;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作者】郝美玉;田学民;王平【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操作工况经常会发生变化以生产不同类型的产品,这导致生产数据呈现按工作点聚类和迁移的特点。
基于改进矩阵分解和谱聚类的协同过滤算法
基于改进矩阵分解和谱聚类的协同过滤算法作者:舒珏淋谢红韬袁公萍来源:《现代信息科技》2024年第09期摘要:针对协同过滤算法中存在的数据稀疏性、可扩展性及准确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矩阵分解和谱聚类的协同过滤算法。
该算法首先将通过抑制物品流行度和用户活跃度优化的相似度计算融入最小二乘法(ALS),以避免矩阵分解时因子信息的丢失;其次结合流形学习的谱聚类算法弥补ALS算法产生的大计算量问题,同时获得全局最优解以提高聚类所得目标用户最近邻居的准确率;最后利用Movielens数据集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可以有效降低协同过滤算法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提高准确率,拥有更优的性能。
关键词:协同过滤算法;相似度;谱聚类;全局最优解中图分类号:TP3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24)09-0073-04Collaborative Fil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Improved Matrix Factorization and Spectral ClusteringSHU Juelin, XIE Hongtao, YUAN Gongping(CETC Big Dat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Guiyang 550002, China)Abstract: A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improved matrix factorization and spectral clustering is proposed to address the issues of data sparsity, scalability, and accuracy in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algorithms. The algorithm first incorporates similarity calculation optimized by suppressing item popularity and user activity into the least squares method (ALS) to avoid the loss of factor information during matrix decomposition. Secondly, manifold learning algorithm based on spectral clustering is used to compensate for the high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caused by the ALS algorithm, while obtaining the global optimal solution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clustering the nearest neighbors of the target user. Finally,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using the Movielens dataset.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average absolute error and 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the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algorithm, improve accuracy, and have better performance.Keywords: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algorithm; similarity; spectral clustering; global optimal solution0 引言互聯网迅速发展的当下,其所含信息的增长情况表现为指数爆炸型增长趋势。
基于改进聚类和加权bagging的多模型软测量建模
摘 要 :针 对 化 工 生 产 过 程 中软 测 量 模 型 估 计 精 度 的问 题 ,提 出 一 种 基 于 改 进 聚 类 和 加 权 b g i a gn g的多 模 型 建 模 方
Jin a ie st a gn nUn v riy,W u 1 1 2 Jin u, C ia xi2 4 2 , a gs hn )
Ab ta t Asf r t e p o l m h t t e e tma i n p e ii n o o t s n o o e s n te o g n l e i sr c : o h r b e t a h s i to r c so f s f e s r m d li o n u h 0 i n n
Z HANG n ig U ja We q n 。F Yu ,YANG ih n i Huz o g
( yL b r tr f Ad a c d Pr cs o to o gh n u ty,Mi ityo Ke a o ao y o v n e o esC n r lf rLi tI d sr n sr f Edua in, c to
第6卷 3
第 9 期
化
工 学
报
Vo1 3 NO .6 .9 Se t m be 2 2 pe r 01
21 0 2年 9月
CI ESC J u n l o ra
基 于 改 进 聚 类 和 加 权 b g ig的 多 模 型 a gn 软 测 量 建 模
张 文清 ,傅 雨佳 ,杨 慧 中
c m ia o e sn he c lpr c s i g, a m e ho f mulimo I s f e o s pr po e b s d o m p ov d c u t rn a t d o t~ de o t s ns r i o s d a e n i r e l s e i g nd weght d ba i . t i p o s c us e i r s t by e ucn e r d v d ng r a iiy i e gg ng I m r ve l t rng e ul r d i g r or i i i p ob b lt wih K i hb r t — g o s ne b s d o r d to lf z me nsc us e i a e n t a iina uz y C— a l t rng. a d t r i i a p e s ti o e nt e r lf a u e n he t an ng s m l e s gr up d i o s ve a e t r s t t o r l ton a a yss At 1s , a m u t— o e s c ns r c e y s e s wih c r ea i n l i. a t lim d li o t u t d b upp r c orma hi s a a tv l o tve t c ne d p i e v a c r n o we g e b g ng l rt m o e s m b e e r i . c o di g t i ht d a gi ago ih f n e l l a n ng The i u a i n e u t s w t a e e y sm l to r s ls ho h t v r f a ur e t e mod li s i e t i ht r a on bl e s a sgn d wih we g e s a y, a he e tma e c ur c f mod li mpr e nd t s i t d a c a y o e s i ov d。 a nd t e e a ia i biiy i e t r he g n r lz ton a lt s b t e . Ke r : K— i y wo ds neghb r o s;m ulim o e ;e s m b e l a n ng;ba i t— d l n e l e r i gg ng;s po tve t a h ne up r c orm c i
一种基于LDA和FCM的BPA多模型软测量方法
一种基于LDA和FCM的BPA多模型软测量方法
陈金凤; 杨慧中; 邓玉俊
【期刊名称】《《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0(036)001
【摘要】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是数据预处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但用这种方法进行数据聚类,各类别边界信息间往往存在干扰,模型精度不能得到很好改善。
本
文采用一种改进的线性判别分析(LDA)方法,用于扩大样本类别间的距离,使聚类更
为精确。
将FCM算法与改进的LDA算法结合提取样本特征,然后通过多模型融入
到SVM算法中。
通过对双酚A软测量建模的仿真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
【总页数】4页(P126-129)
【作者】陈金凤; 杨慧中; 邓玉俊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通信与控制工程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74.4
【相关文献】
1.基于FCM聚类的气化炉温度多模型软测量建模 [J], 钟伟民;李杰;程辉;孔祥东;钱锋
2.一种基于带监督局部保持投影的多模型软测量建模方法 [J], 张文清; 杨慧中
3.基于LDA-FCM方法的Web服务发现聚类性能分析 [J], 冉冉;徐立波;曲睿婷;夏雨
4.基于BPANN的4-CBA软测量模型研究 [J], 胡永有;古勇;苏宏业;王朝辉;褚健
5.一种基于可解释神经网络模型的压缩机功率软测量方法 [J], 王煜林;周登极;郝佳瑞;黄大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3年北京工业大学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及导师名单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
2/7
学位论文题目 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智能结构热力学行 为研究 液体静压转台系统动力学分析与参数优 化设计 仿人机械臂构型综合与臂姿规划 面向超重力旋流净油装置的旋流器流场 仿真及研究 铁磁性构件磁记忆检测与特征提取方法 研究 考虑轴向变形的柔顺机构伪刚体动力学 建模及特性研究 摆线齿锥齿轮误差对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面齿轮单面啮合测量仪的研制 复合材料板的非接触超声导波扫描成像 检测技术研究 基于神经网络的音频频带扩展算法研究 基于波束形成法的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 技术研究 面向无线环境的 H.264 能量有效视频加 密技术研究 基于内容的图像/视频重定向方法研究 基于模式选择的多视点视频快速 算法研究 基于三星干扰源定位的时差参数 估计研究 GaN 基高压 LED 的设计和制备 一种低功耗大负载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LDO)的研究与设计 具有 ITO 的 GaN LED 光电特性及 可靠性研究 AlGaAs/InGaAs PHEMT 栅退化 模型研究 基于运动想象脑电的手臂运动功能康复 研究 基于 MKICA-PCA 的间歇过程故障监测 污水处理过程节能优化控制 基于神经网络的土壤源热泵系统运行优 化控制研究
4/7
58
李欣尉
戴洪兴
化学工程与技术
59
唐海齐
张国俊
化学工程与技术
60
王媛
戴洪兴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工过程软测量建模方法研究进展
化工过程软测量建模方法研究进展化工过程软测量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利用已有过程输入输出数据,估计过程中无法直接测量的变量或指标的方法。
软测量模型是实现软测量的核心。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化工过程软测量方法的研究不断深入,化工过程软测量建模方法也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创新。
本文将对化工过程软测量建模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在化工过程软测量建模方法的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基于统计学的建模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PCA)、多元回归分析(M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通过输入输出数据之间的相关性来建立软测量模型,从而对过程中无法直接测量的变量进行估计。
这些方法在化工过程软测量建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机器学习算法在化工过程软测量建模中的应用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机器学习算法通过自动学习和适应性建模,可以对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建模和预测。
例如,支持向量机(SVM)、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深度学习等方法在化工过程软测量建模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从而建立高精度的软测量模型。
此外,基于传统建模方法和机器学习算法的集成建模方法也成为了研究热点。
集成建模方法将不同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融合,从而得到更准确的预测结果。
例如,基于模糊聚类和支持向量机的集成建模方法可以提高软测量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些集成建模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软测量模型的性能,还可以对不同模型之间的误差进行补偿,提高整体的建模效果。
另外,还有一些新兴的建模方法在化工过程软测量中得到了应用。
例如,基于深度学习的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等方法在时间序列数据建模和图像数据建模方面具有很好的性能。
这些方法可以处理时序性数据和空间性数据,为化工过程软测量建模提供了新的思路。
总的来说,化工过程软测量建模方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种基于改进加权粗糙集的多模型软测量建模方法
策 算 法
流程工业往往涉及到复杂物系的加工和处理 过 程, 生产工艺种类 繁多 , 应机理 复杂 , 用单一 模 反 采 型描述这种复杂非线性 的过 程特性 , 于实 现在线 用
软测量 , 往往会导致过程特性匹配不佳 、 精度和外推 能力差 等缺点 …。针对 复 杂非 线性 对 象建 模 的 困 难 ,h C o等人 提 出通过将 几个模型 相加 来提 高模 型的估计精度和泛化性 。如文献 [ , ] 出了基 于 34 提 聚类算法 的多模 型软测量建 模方 法。但 是 , 由于输 入输 出样本容易受到 随机噪声 或测量误 差 的污染 ,
权重赋值方法会使得一些容易错分 的样本得不到应
有 的重视 。本文通过 向加权粗 糙集 引入类别 权重 , 提出了一种基 于最小风险贝叶斯决 策理论 的加权粗 糙集决 策算 法 。并 利用 A a os 2算 法 川 寻 优 dB ot M 样本权重及类别权重 , 权衡 其对 多数类 和少数类 的 影响 , 最大程 度地提升 分类器 的整体性 能。利用上 述方法构造的加权 粗糙集 分类模 型 , 有效地 提高 了 其分类精度 , 而保证 了各个子模型的可靠性。 从
样显 现出了明显 的优势 。
2 1 加 权 粗 糙 集 WR . S
高的分类精度 。但是 , 传统的 WR 对样本权重 的选 S 择缺乏 整体考虑 , 将类 内样本 数 的倒 数作为样 本 的 权重 , 而属于 同一 个类 的样 本具 有 相 同 的权重 。 从
定义加 权信 息 系统如 下 : = ( W, S U, A,
使得聚类精度难 以满足要 求 , 而导致 回归子模 型 从 估计精度的下 降。为此 , 文提 出一种基 于加权 粗 本 糙集的多模型 软测量 建模方 法 , 用改进 的加权粗 利
基于加权模糊聚类方法的多模型建模
关键词 : 加权模糊 聚类 ; 模型 ; 测量; 予 软 多模 型
中图分类号 : P 7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003 3 ( 0 0 0 - 0 -3 T 23 A 10 — 2 2 1 ) 50 60 9 0 1 引 言
空间的输人 数据进 行正确 地划分 , 但是 如果这种 划
化工生产过程是一个多工况 、 非线性的过程 , 采
用单一 的全局模 型难 以完 全满 足模型 的精度要 求 , 而且进行模 型 估计 时 ( 如采 用 最小 二乘 …、 神经 网 络 、 支持 向量 机 和 贝叶斯 网络模 型 ) 模 型 , 结构 比较 复杂 , 训练 时间比较长 。 近年来 , 多模型被应用 于化工软测量生产过程 , 它非常适合生产过 程 的多工况 和非线性 , 并取 得 了 较好 的软测量效果 。在基于模糊聚类的多模型建模 中, 聚类效果 的好 坏是 建立 多模型 的关 键 。聚类 的 目的是 为了使 同类 的样本 尽可 能地靠 近 , 同的聚 不 类中心尽 可 能地 疏远 。G s f nK s l G 模 糊 ut s —es ( K) ao e 聚类是 F z - en ( C 的一种 改进算法 , uz C m as F M) y 它采 用 聚类协 方差 矩 阵 的 自适 应距 离度 量进 行模 糊 聚 类, 可以 有 效 地 搜 索 超 椭 球 、 面 或 线 性 的 数 据 平 类 。采用 G K聚类进行分解样本 空间也是一 种有 效的建 立多模 型方法 。 。G 。 K聚类算 法能对 样本
一种改进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软测量建模方法
一种改进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软测量建模方法
毛晓娟;何小阳;温伟峰
【期刊名称】《自动化仪表》
【年(卷),期】2011(032)005
【摘要】针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缺少支持向量所具有的稀疏性和模型参数值难以选择的问题,提出利用马氏距离进行样本相似程度分析,去除集中部分样本,以恢复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稀疏性的方法.同时,采用κ-折交叉验证误差作为学习目标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来选取模型参数,并利用改进算法建立了精馏产品浓度的软测量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精度较高,泛化能力强,满足工业测量要求.
【总页数】4页(P39-41,45)
【作者】毛晓娟;何小阳;温伟峰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4;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4;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74
【相关文献】
1.一种改进细菌觅食优化算法及其在软测量建模中的应用 [J], 李炜;徐卫
2.一种基于改进加权粗糙集的多模型软测量建模方法 [J], 陈定三;杨慧中
3.一种基于混合建模技术的MIMO软测量建模方法 [J], 傅永峰;陈祥华;徐欧官
4.一种基于改进扩张搜索聚类算法的软测量建模方法 [J], 张孙力;杨慧中
5.基于一种改进灰关联分析的双进双出钢球磨制粉出力软测量建模 [J], 冯磊华;桂卫华;杨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硕士毕业论文选题(100个)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硕士毕业论文选题(100个)网络头像的识别与分类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前列腺癌超声图像辅助诊断技术研究基于多模型交互的关键设备剩余寿命预测目标驱动的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研究基于C3D-BiLSTM网络和代价敏感学习的阿尔兹海默症图像分类算法分布式延时工业系统软测量建模与应用基于显著性区域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研究弱监督时序动作检测算法研究基于判别式分类器的视频目标跟踪算法研究基于情感特征解耦学习的表情识别方法研究非线性系统滤波粒子退化解决策略与方法研究视频超分辨率重建中的细节保持算法研究基于视频内容的动态摘要生成算法研究基于目标表示增强的相关滤波跟踪算法研究基于GNN的小样本分类算法研究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降维方法研究与应用基于编解码模型的视频文本描述算法研究基于GAN和GRU的时间序列预测和填补方法研究人与物交互行为识别方法研究混合交叉熵算法求解模糊分布式流水线复杂调度问题神经网络多任务连续学习中灾难性遗忘问题的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可回收垃圾视觉分拣系统基于人体姿态迁移的视频生成方法研究基于图卷积的图像文本描述算法研究基于深度度量学习的小样本图像分类方法研究多源域深度迁移学习方法研究基于线结构光的旋转物体动态三维测量方法第一视角行为识别算法研究核相关滤波与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目标跟踪算法的研究基于主动Lamb波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疲劳损伤结构健康监测方法研究面向森林火情的无人机航迹规划算法研究基于U-net的光纤散斑图像复原研究管路系统的分数阶减振降噪研究及故障分析管路系统的分数阶减振降噪研究及故障分析基于SiamRPN网络的回归损失函数及视觉跟踪研究基于信号质量评估的日常血氧及心率检测研究基于YOLOv3的目标检测方法研究基于扫频听觉诱发电位的听力损失检测方法研究基于光度学分析的高精度结构光三维重建方法研究基于神经肌肉生理信息的吞咽与发音功能评估方法研究基于机器学习的医学影像模态转换及其临床应用基于智能鲁棒模式识别的临床可行的多自由度控制假肢方法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磁共振动态成像基于孪生网络的单目标跟踪算法研究复杂场景下基于YOLOv3的人脸检测研究基于学习人类策略的移动机器人控制方法研究基于多源神经信号融合的人体运动意图识别研究肝肿瘤超声引导穿刺机器人的系统设计与控制基于中层语义表征的视频行为分析识别方法研究基于视觉的机械臂智能抓取系统研究基于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的室内人员计数方法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金刚石锯片裂纹检测方法研究基于迁移强化学习的跨区互联电网调度优化多品种单站点外骨骼人机生产线系统的建模与优化研究快速超像素图像分割算法及其应用研究基于点云数据的SLAM图优化研究基于机器视觉的碳纤维预浸料表面质量检测研究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路况感知技术研究纤维素基离子电驱动器与纳米发电机的设计及性能研究基于磁阻测量的硬质合金锯片检测方法研究网约车用户出行行为分析及需求预测——以海口市为例服务机器人远程过程调用框架设计与实现——以表情识别为例基于2D旋转激光的室内三维SLAM技术研究基于网络表示学习的异常用户检测方法研究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高光谱波段选择方法研究基于SSD的小目标检测算法研究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生成式对抗网络的图像增强和补全算法研究机载综合导航系统建模及其实现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的图像识别研究基于移动端的艺术品智能识别地下隧道电缆环境下的少样本目标检测算法研究基于xPC实时平台的HIL架构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PROFIBUS现场总线通信性能仿真研究常规岛仪表系统可靠性建模分析AST电磁阀失电特性研究与可靠性分析规模化风电机组调频性能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核电常规岛给水系统可靠性分析及故障诊断基于自由基光谱的预混火焰温度检测研究前臂静脉特征的提取与匹配方法研究基于深度信息的室内场景分割算法研究基于语义分割的图像篡改盲取证技术研究永磁同步电机转速环控制策略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极光局部结构识别与定位基于双目视觉的道路场景语义分割技术研究基于强化学习的足式机器人控制方法研究考虑动态干扰和间歇运动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研究基于LoRa物联网组网方法研究与系统实现面向康复的运动想象脑电分析及结合VR训练研究基于组合模型的燃煤电站电煤库存短期预测方法研究基于可分离信号的Wiener模型辨识方法研究基于案例推理的时间限制进食治疗肥胖方法研究面向旅游领域的实体预测方法研究基于改进RPN的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方法研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图像火焰检测系统设计基于姿态分析和局部特征的人脸识别系统研究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飞机蒙皮紧固件腐蚀损伤检测研究贝叶斯网络分类器的参数学习算法研究与实现基于稀疏表示的超分辨率重建关键技术研究基于DSmT的多粒度信息融合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基于先验约束的超分辨率图像复原方法研究。
2007年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名单
附件:2007年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名单序号单位名称作者姓名论文题目导师姓名1 辽宁大学魏博文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增值税转型问题研究——主要以辽宁省为例杨志安2 大连理工大学李智博中国高技术产业增长中人力资本贡献研究原毅军3 东北财经大学李保华矿难的原因探析与治理对策:劳动经济学的视角张凤林4 东北财经大学王强转轨背景下中国财政政策绩效评价的认知逻辑吕炜5 大连理工大学沈剑峰基于知识与仿真的集装箱堆场作业计划研究金淳6 大连理工大学张国权基于模式匹配和协议分析的NIDS研究和设计宋明秋7 东北大学曹楚基于CPFR的库存补充方法研究戢守峰8 大连海事大学王惠引入顾客满意度求解车辆优化调度问题陈燕9 沈阳师范大学邵慰企业实施知识管理获得后发优势的实现机制研究王家斌10 辽宁大学关鑫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高闯11 东北财经大学蒋美华董事会治理与财务报告违规关系的实证研究张先治12 东北财经大学王海弘导游话语模式及其对旅游体验质量的影响--一种实证分析谢彦君13 东北大学王旭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公平缺失的政府责任研究周建民14 东北财经大学曹煜玲基于内部顾客导向理论的渔业船舶检验管理系统改进策略研究史达15 大连海事大学郭明龙侵权行为法一般条款研究王利民16 辽宁师范大学孙静波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制度分析马桂萍17 辽宁师范大学于亮あいさつ言葉の使用実態と特徴――テレビドラマを例として曲维18 沈阳师范大学兰文巧高等教育产品及其营销研究都本伟19 辽宁师范大学刘凌婴儿自我认知的微观发生研究杨丽珠20 辽宁大学王影君斯皮瓦克的后殖民女权主义诗学批评王纯菲21 沈阳师范大学张大海移动的风景——80年代的《北京文学》研究孟繁华22 大连海事大学韩东妮案例研究:1-2岁汉英双语儿童的语言发展孙文抗23 大连外国语学院刘浩颖从修辞学角度分析屠格涅夫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孙玉华24 鲁迅美术学院钟国胜《陈师曾绘画历史观研究》杨振国25 辽宁师范大学刘梅清末新政与儒学衰亡喻大华26 渤海大学张盛非线性演化方程精确解的机械化算法夏铁成27 大连海事大学王威娜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张运杰28 大连理工大学孙成伟射频反应磁控溅射ZnO薄膜能带工程相关问题研究张庆瑜29 辽宁大学张冠上转换发光剂掺杂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的制备及利用可见光处理染料废水研究王君30 东北大学陈明丽顺序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痕量镉的研究王建华31 大连理工大学于青ZSM-5型分子筛上乙炔还原NO的机理探讨及Y/HZSM-5上的NO还原研究王新平32 辽宁师范大学郭建科现代物流业与港口城市空间再造-以大连为例韩增林33 辽宁师范大学肖蓉日本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口腔腺分泌液(lamphredin)纤溶酶活性及其组分的分离鉴定李庆伟34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马强下辽河平原玉米农田水肥交互作用研究宇万太35 沈阳农业大学徐巍奶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定向转育研究冯辉36 沈阳农业大学熊国华单增李斯特菌及溶血素O与葡萄球菌三种肠毒素免疫胶体金检测技术研究曹远银37 沈阳农业大学吴丹MSTN基因RNAi双元素表达载体构建及效果研究胡兰38 大连水产学院李海芳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supertexta)抗氧化酶活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体外表达的研究常亚青39 大连医科大学王月爱IBS、SRI和TT新技术评价胸部放疗后的早期心脏损伤夏稻子40 辽宁医学院张力负载转基因成肌细胞和BMP的新型组织工程化骨的构建及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王伟41 中国医科大学陆晓云K-C1协同转运子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张淑兰42 大连医科大学安玉苏丹红I号对HepG2细胞的遗传毒性及氧化性DNA损伤仲来福43 中国医科大学刘冰全氟辛烷磺酸对大鼠海马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金一和44 辽宁中医药大学季芳定心胶囊对房颤大鼠血清MMP-9、TNF-α水平影响实验研究张艳45 沈阳药科大学毕玉金几个曼尼希碱化合物对映异构体的HPLC李发美手性分离分析研究46 沈阳药科大学李娟田基黄质量控制方法及相关成分药动学研究毕开顺47 辽宁医学院赵敏δ阿片受体激活对心肌细胞增殖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作用王洪新48 中国航空研究院626所郭承鹏基于三维Euler/N-S方程的跨音速非线性静气动弹性计算方法研究董军49 大连理工大学廖敬波基于高阶柯西-玻恩准则的碳纳米管热力耦合性质及含缺陷纳米管的力学性质研究郭旭50 东北大学朱立达3-TPS混联机床动态特性及控制算法的研究史家顺5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刘继权钻杆动力钳性能分析与扭矩监控系统的研究毛君52 沈阳建筑大学王利杰基于ARM和Windows CE的嵌入式系统及其数控技术吴玉厚53 沈阳理工大学杨芳基于MEMS的惯性导航系统算法研究与仿真郝永平54 辽宁工业大学关亮方环形直线驻波超声电机的研究何勍55 大连理工大学邵春玉PZT压电薄膜的改性研究王兢56 东北大学杜海峰纳米颗粒系统磁学性质的Monte Carlo模拟杜安57 沈阳工业大学杜洪强预压缩处理对镍基单晶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田素贵58 大连理工大学高学鹏外场作用下水平连铸制备Al-1%Si合金线材的研究李廷举59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江波无铅镀层中锡晶须生长行为及机制的研究冼爱平6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任淑荣焊接参数和焊后热处理对搅拌摩擦焊接铝合金性能和断裂方式的影响马宗义61 东北大学王媛媛利用铁尾矿、粉煤灰、棚泥制备矿渣微晶玻璃的实验研究姜茂发62 东北大学张胜军连铸中间包内夹杂物行为的物理模拟研究朱苗勇63 东北大学朱长亮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铜锌赋存状态和土壤对铜离子吸附性能研究杨洪英64 东北大学于洋钢连铸电磁搅拌工艺中电磁力场及流场的数值分析李宝宽65 大连理工大学李刚粒子入射角度及材料特性对冷喷涂侵切过程的影响分析与研究王晓放66 沈阳化工学院焦丽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压力波动的非线性分析张建伟67 沈阳工业大学张浩具有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功能的永磁机构控制器的研制林莘68 沈阳工业大学金石数控转台环形力矩电机直接驱动伺服系统的鲁棒控制研究王成元69 沈阳工业大学孙晓文产生薄片型均匀磁场永磁机构的优化设计谢德馨70 东北大学贾杰无线传感器网络优化覆盖控制算法研究王光兴71 大连海事大学杨兵INMARSAT无线数字通信系统构建夏义忠72 东北大学周平基于案例推理的磨矿粒度软测量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柴天佑73 大连理工大学孙丽君有时间窗的车辆路径规划模型知识表示研究胡祥培74 沈阳工业大学罗景峰全终端计算机通信网络可靠性模型及算法研究刘艳秋75 辽宁科技大学徐望宝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分析与基于稳定性的组群队形控制陈雪波76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罗川江基于单相机的全向立体视觉关键技术研究史泽林77 东北大学谷峪支持复杂应用的扩展数据流模型及其查询优化技术研究于戈78 大连理工大学武相军混沌的控制、同步及加密的研究王兴元79 东北大学高楠基于IPv6的QoS路由机制的研究与实现王兴伟80 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闫石磊基于Blackfin处理器ADSP-BF537的H.264视频编码器的实现与优化孙建伟81 沈阳建筑大学刘思铎沈阳近现代建筑师与建筑设计机构陈伯超82 大连理工大学蒋爽基于热泵系统的海水热扩散研究端木琳83 大连理工大学周广东光纤光栅传感器应变传递理论研究李宏男84 大连理工大学刘盈斐多孔隙生态护岸的实验分析与设计研究许士国85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马丽Au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催化剂中的应用研究张华民86 大连理工大学罗超铌酸锂粉体的湿化学法制备工艺薛冬峰87 大连理工大学韩凤基于PET和分子间氢键机理的阴离子探针赵建章彭孝军88 大连理工大学卢春亮萘酰亚胺类镉离子比率荧光探针的设计与合成崔京南89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刘志伟构造和应力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研究张宏伟90 东北大学丁亚卓沉淀热分解法制备纳米氧化锌过程中前驱物作用的基础研究印万忠91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程远鹏抚顺-鲅鱼圈输油管道数字化研究吴明92 大连工业大学甄娜红麻亚铵法制浆废液生产微生物饲料周景辉93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肖冰调距桨要素和水动力的自动生成及其应用研究石爱国94 大连海事大学王国有动态曲面式撇有器流道优化设计研究孙玉清95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王志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故障诊断技术研究艾延廷96 辽宁大学纪靓靓2,4,6-三氯苯酚诱导鲫鱼肝脏自由基的产生及氧化损伤的研究李法云97 东北大学高宇氧化镁基催化--吸附剂烟气脱氮研究胡筱敏98 沈阳建筑大学班福忱电生成Fenton试剂法处理硝基苯废水的试验研究李亚峰99 大连理工大学田媛媛梓醇对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安利佳100 沈阳农业大学高荣海大豆异黄酮的制备方法及其糖苷水解工艺的研究刘长江。
基于FPFH特征和模糊聚类的自适应点云压缩
基于FPFH特征和模糊聚类的自适应点云压缩王艺楠;郝矿荣;杨焕宇【摘要】针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的点云数据存在大量冗余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点特征直方图和模糊C均值聚类(FPFH-FCM)的点云压缩算法.利用FPFH特征在点云模型不同几何位置的分布差异,基于FCM算法自适应地将点云集合分为特征点集和非特征点集.并建立压缩准则:对非特征点集进行较大比例的压缩,去除冗余点;对特征点集进行较小比例的压缩,尽量保留更多的特征点,以实现点云压缩.在对比试验中,分别使用提出的基于FPFH特征的点云压缩算法与基于曲率特征的点云压缩算法,对人体点云数据进行压缩,对比压缩后点云的曲面重建效果,同时使用原始点云与压缩后点云之间的Hausdorff距离作为压缩误差评价指标,结果证明,该压缩算法能够更好地保留重建模型的细节特征,具有更高的压缩精度.【期刊名称】《电子科技》【年(卷),期】2017(030)011【总页数】6页(P73-77,80)【关键词】点云压缩;快速点特征直方图;模糊C均值聚类;泊松曲面重建;Hausdorff 距离【作者】王艺楠;郝矿荣;杨焕宇【作者单位】东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201620;东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201620;数字化纺织服装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201620;东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201620;上海开放大学,上海2002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1.73;TP391.41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以其非接触、高精度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空间信息获取,但扫描得到的海量点云数据通常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数量级,且存在大量冗余,这就增加了点云数据存储、传输、运算负担和后续处理工作的难度[1]。
点云数据在虚拟现实、逆向工程、模式识别和机器视觉领域广泛应用。
例如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SLAM)是目前实现真正全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关键,这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获取的点云数据进行去噪、压缩等预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0卷第10期仪器仪表学报V ol.30 No. 10 2009年10月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 Oct. 2009 基于改进核模糊聚类算法的软测量建模研究*徐海霞,刘国海,周大为,梅从立(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镇江212013)摘要:针对发酵过程软测量建模采用单模型建模方法存在计算量大和精度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核模糊聚类算法的多模型神经网络软测量建模方法。
该方法首先使用主元分析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所得主元变量作为模型的输入变量,然后使用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核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PSKFCM)对数据集作聚类划分,最后针对每个聚类建立局部神经网络模型,多个局部神经网络模型估计结果的融合即为软测量模型的输出。
将所提建模方法应用于红霉素发酵过程生物量浓度软测量建模,结果表明所建软测量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良好的泛化能力。
关键词:软测量;核模糊聚类;粒子群优化;多模型神经网络;发酵过程中图分类号:TP273文献标识码:A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代码:510.8020Soft sensor modeling based on modified kernel fuzzy clustering algorithmXu Haixia, Liu Guohai, Zhou Dawei, Mei Congli(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China)Abstract:With massive data of a fermentation process, a single data-based soft sensor modeling method suffers from heavy burden calculation and poor accuracy. A novel soft sensor using multi-model neural network (MNN) based on modified kernel fuzzy clustering is proposed. Firstly, the features of sample data are extracted and the secondary variables are determin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Secondly, a kernel fuzzy c-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is applied to group the principal data into over-lapping clusters, and neural network (NN) is used to construct sub-models based on the clusters. Finally, the esti-mation of every sub-model is fused by computing the weighted sum of the local models. The proposed modeling method is used to construct a novel soft sensor model for an erythromycin fermentation process. Case studies show that the peoposed approach has better performance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single model.Key words:soft sensor; kernel fuzzy c-means clustering (KFC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mul-ti-mode neural network (MNN); fermentation process1引言生物量浓度是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的关键过程参数。
由于受生物传感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生物量浓度在线测量问题,导致先进优化控制算法只能停留在理论探讨上,难以在工业实际中得到应用。
因此,一种“软测量”模型被提出并应用于生物发酵过程[1]。
近几年,利用神经网络(NN)对生物过程辨识以及在线估计已经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2-4]。
然而,由于生物发酵过程的复杂性和过程测量数据中离群点的存在,采用单一模型进行软测量建模时生物量浓度在线估计结果往往不尽人意。
如对大量样本仅用一个NN建立软测量模型,会导致网络结构过于庞大,训练时间较长。
因此,Bates和Granger[5]借鉴分解合成的思想通过将几个模型组合的多模型建模方法来提高模型的鲁棒性和预测能力。
在多模型建模方法启发下,一种基于聚类算法的软测量建模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Xue[6]提出了基于满意模糊C聚类的多模型辨识方法,得到的多模型系统能在全局拟合和局部特性之间取得良好的权衡,同时能得到收稿日期:2009-01Received Date:2009-01*基金项目: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计划(863)(2007AA04Z179)资助项目第10期 徐海霞 等:基于改进核模糊聚类算法的软测量建模研究 2227 每个局部模型的适用域。
仲蔚等人[7]采用模糊C 均值聚类(FCM )与RBF 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策略来进行多模型建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多模型有较好的精度和优良的泛化能力。
传统数据聚类算法依赖于测量数据的分布,对初始值和噪声数据敏感,计算过程易陷入局部最优,必会影响聚类结果和基于该结果所建软测量模型的性能。
李卫等人[8]提出的基于条件正定核函数的核模糊C 均值聚类算法(KFCM )以及汪长娥等人[9]提出的一种改进核模糊聚类算法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数据聚类算法对数据分布的依赖性,提高了聚类精度。
但是在聚类对初始值敏感、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收敛速度慢等方面仍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利用粒子群优化(PSO )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强、收敛速度快的优点,结合KFCM 提出了一种基于PSO 的核模糊C 均值聚类算法(particle swarm-basedkernel fuzzy c-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 ,PSKFCM ),即利用PSO 算法优化KFCM 的初始聚类中心实现数据聚类。
通过对PSKFCM 、FCM 和KFCM 的比较研究表明PSKFCM 具有较高的分类准确率。
本文将PSKFCM 、NN 和多模型建模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多模型NN 软测量建模方法。
利用该建模方法“软测量”红霉素发酵过程生物量浓度,结果表明本文所提软测量建模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良好的泛化能力。
2 基于PSO 的核模糊聚类算法2.1 KFCM 简介核模糊C 均值聚类算法(KFCM )将数据通过核函数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后再进行FCM 聚类,一定程度上克服了FCM 不适合多种数据分布的缺陷。
若存在样本集X ={x i | i =1, 2, …, N },FCM 的价值函数可表示为:211(,)N Cmm ij i j i j J x v μ===-∑∑U V (1)ij μ必须满足:11,1;,,[0,1];,0C Nij ij ij j i i i j j μμμ==∀=∀∈∀>∑∑ (2)式中:C 为聚类个数,N 为样本数,[]ij C N μ⨯=U 是模糊C划分矩阵,μij 为样本x i 对应于第j 个聚类的隶属度值,V =[v j ]为C 个聚类中心组成的集合,m 是影响隶属度矩阵模糊化程度的指数权重。
通过拉格朗日乘子法,目标函数可构造如下[5]:11(,,)(,)(1)N Cm i ij i j J J λλμ===+-∑∑U V U V (3) 引入非线性映射:()x x φφ→,则特征空间中的样本距离则定义为: ()()(,)(,)2(,)i j i i j j i j x v K x x K v v K x v φφ-=+- (4) 式中:K 为核函数。
则KFCM 的价值函数为: 2111()()C C N m i ij i j i i j J J x v φμφφ=====-∑∑∑ (5) 文中核函数可选高斯核函数: 22(,)exp[()/]K x y x y σ=-- (6) 将式(6)代入式(4),(,)1K x x =,则式(5)可写成: 112[1(,)]C N m ij i j i j J K x v φμ===-∑∑ (7) 分别对J φ关于μ、v 求偏导,得到新的聚类中心v 和隶属度矩阵U 的更新公式: 11(,)(,)N m ij i j i i j N m ij i j i K x v x v K x v μμ===∑∑ (8) 1/(1)1/(1)1(1(,))(1(,))m i j ij C m i j j K x v K x v μ----=-=-∑ (9) 2.2 PSO 算法简介 PSO 是一种进化计算技术,由Eberhart 和Kennedy 博士提出[10],它是基于粒子群与粒子的适应度,粒子群中的个体(粒子)代表问题的一个可行解,每个粒子具有位置和速度2个特征,粒子位置坐标对应的目标函数值可作为粒子的适应度,算法通过适应度来衡量粒子的优劣。
PSO 算法首先初始化一群随机产生的粒子,然后通过迭代找到其最优解。
在每次迭代中,每个粒子通过跟踪2个“极值”来更新自己,一个是粒子本身所找到的最优解,即个体极值P id (t );另一个是整个群体目前找到的最优解,称为全局极值P gd (t )。
粒子找到上述2个极值后,根据下列公式来更新速度和位置[10]: 1122(1)()(()())(()())id id id id gd id V t V t c r P t X t c r P t X t ω +=⋅+⋅-+⋅- (10) (1)()(1),(1,2,,)id id id X t X t V t i N +=++= (11) 式中:V id (t )是粒子前一时刻速度,V id (t +1)是粒子当前的速度,X id (t )是粒子的当前位置,X id (t +1)粒子产生的新位置,c 1、c 2为正整数,称为学习因子,r 1、r 2是[0,1]之间的随机数,ω为惯性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