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设计教师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汇报答案和结论,引导学生相互点评。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分析【任务2】。

【解】设: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1)设未知量2KMnO4K2MnO4+ MnO2+ O2↑(2)写出化学方程式2x(39+55+4x16) 2x16 (3)列出已知量和未知量6.3g x(4)写出比例式求解(5)解出答案答: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g氧气。

(6)写出答案思考1:归纳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主要步骤是:。

(设、写、列、比、解、答)思考2:分析哪些步骤容易出错?【任务2】:讨论分析并找出下列计算中的错误之处,与大家交流:15.5g红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g?解:设可生成Xg五氧化二磷点燃P + O 2 ====== P 2 O 531 14215.5 X5.1531=x142X=71答:可生成五氧化二磷71g。

活动意图说明: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规范的解题格式,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体会化学计算的重大意义,领会定量认识化学反应的重要性。

明确“化学可服务于生活、生产”的观点。

设计任务2加深巩固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范格式。

环节三:学以致用体验计算过程(指向目标3)教师活动3教师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完成活动的相关内容。

学生活动3思考1:完成活动1的设问:火箭至少要充分燃烧200kg的液氢才能获得足够能量。

假如你是火箭的设计师,你应在火箭发动机中装多少千克液氧来满足这些液氢完全燃烧?(写出完整的解题格式)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并总结易错点。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分析【任务3】并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

思考2:相互交叉检查各自作品,汇报总结易错之处。

【归纳总结】: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1)设的未知数不带单位,要指明物理量;(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配平、条件);(3)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及与计量数的乘积;(4)已知量要带单位;(5)步骤要完整(设、写、列、比、解、答)。

化学方程式教案

化学方程式教案

化学方程式教案一、引言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重要工具,它由化学符号和化学式组成,用于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关系。

正确理解和运用化学方程式,对于学习化学和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

本教案将介绍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常用符号和写法规则,帮助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和解读能力。

二、基本概念1. 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是指参与反应的起始物质,生成物是指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新物质。

反应物通常位于化学方程式的左边,生成物位于右边。

2. 反应箭头:反应箭头表示反应的方向,由左向右的箭头表示正向反应,反之表示逆向反应。

3. 系数:化学方程式中,方程式前面的数字称为系数,表示相应物质的摩尔数。

系数必须是整数,用于调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配比关系。

三、常用符号1. 化学符号:化学元素用拉丁字母缩写表示,如H表示氢,O表示氧,C表示碳等。

2. 括号:在化学方程式中,可以使用括号表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合。

3. +号: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加号连接,表示它们参与同一反应过程。

4. ↓符号:有些反应会生成沉淀,沉淀通常用↓符号表示。

5. ↑符号:有些反应会产生气体释放,释放的气体通常用↑符号表示。

四、写法规则1. 离子方程式:对于涉及离子的反应,可使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在离子方程式中,离子以化学式的形式写出,并在方程式上标注电荷。

2. 平衡方程式: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因此化学方程式必须是平衡的。

平衡方程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关系。

3. 最简比例:化学方程式中,系数应尽量写为最简比例,即不能有大于1的公因子。

4. 物质状态标记:有些反应物和生成物需要标明其物质状态(例如固体、液体、气体、溶液等),可以使用符号(s)、(l)、(g)、(aq)等进行标记。

五、实践操作1. 根据化学实验或现象,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变化,并写出简化的反应方程式。

例如:将氨气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

简化的反应方程式为:NH₃ + HCl → NH₄Cl2. 根据提供的反应方程式,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含义和数量关系。

化学方程式教案范文

化学方程式教案范文

化学方程式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平衡法则;(3)能够根据目标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包括平衡方程式;(4)了解化学方程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分析能力;(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3)通过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通过化学方程式的练习和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增强他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2)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3)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化学反应和实验安全,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1.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1)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和作用;(2)化学式、反应底物和产物等基本概念。

2.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1)平衡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表示方法;(2)用化学式表示反应物和产物。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1)合并反应物和产物中相同的离子,简化方程式;(2)使用括号和系数表示离子和分子的个数;(3)将不溶于水的物质以符号(s)或(l)表示。

4.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法则(1)根据质量守恒法则和电荷守恒法则;(2)使用系数调整反应物和产物的比例;(3)注意平衡方程式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的个数。

5.化学方程式的实例应用(1)通过实验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2)利用已知的反应方程式计算反应物的摩尔质量和产物的摩尔质量;(3)利用已平衡的方程式计算反应物的质量和产物的质量。

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化学反应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兴趣和好奇心。

2.知识讲解:介绍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并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平衡法则。

3.实践操作:让学生观察和操作化学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课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课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课教学设计通过课堂测评情况,及时反馈学习质量水平,掌握学习目标达成情况。

【板书设计】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不变)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课堂测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 g水加入100 g酒精中生成200 g溶液,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蜡烛燃烧后就没有了,这违背质量守恒定律C.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与数目一定不变D.铁丝在O2中燃烧,反应前固体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固体总质量2.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3..加热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如下反应发生,反应过程中两次测得各物质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P Q R W第一次测得的质量/g 40 4 3.6 4.8第二次测得的质量/g 待测13 12.6 10.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一定为P==Q+R+W B.该反应R与W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3 C.两次测定之间生成W的质量为10.8g D.第二次测得P的质量为16g4.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已知KCl与NaNO3不反应;2NaOH+CuSO4= Cu(OH)2↓+Na2SO4]A B C D5.为实现CO2的绿色利用,科学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剂设计了如下转化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 = COB.固碳酶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变化C.X的化学式为CH2D.该转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发生改变【作业设计】基础应用1.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B.铁丝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C.5 g水与5 g酒精混合成10 g酒精溶液D.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2.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教案时间年月日总课时课题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2.能用微粒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难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应用教法实验探究式教学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互动导入精彩,引生入境创设情景,激发求知欲动手实验、增强体验、探索新知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和发展史。

微观模拟,加深理解引言:通过一则广告,“水变汽油、柴油,经济收入惊人,技术转让,请有识之士加盟。

”同学们,假如你是老板,你是否加盟呢?请谈一谈你的想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定会做出科学准确的选择。

回顾前面所学的磷燃烧化学反应原理,引出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想)给出:1.白磷的燃烧2.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3.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反应原理及相应的药品和仪器让学生自己设计出蜡烛、镁带燃烧的前后质量的测定的实验。

讨论:1.以上两个实验的结果与你实验前的相同吗?为什么?2.对于白磷燃烧的实验,如果玻璃管上端没有系气球,将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3.如果镁带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将会出现什么结果?在探究出质量守恒定律后又引出疑问: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呢?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播放了镁带和白磷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微观的模拟过程。

阅读,引发学生去思考回忆、、思考大胆的猜想小组分工――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记录――实验报告――讨论、交流――汇报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阅读化学史,思考、感悟。

讨论、交流、回答、领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互动学以致用反思小节引导学生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去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课前的广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是否加盟呢?持续发展思考、回答学生谈体会、谈收获谈反思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年月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教案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教案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目标】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能从宏观、微观的角度认识和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客观事实。

4.能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理解,说明某一具体的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

【素养目标】1.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对书本知识勇于质疑、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逐渐形成尊重客观事实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2.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同时感受化学规律之美。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应用。

一、导入新课【导入1】1756年的某一天,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他把锡放在密闭的容器中煅烧,看见生成了白色的物质,他突发奇想,我何不称一下容器和容器里物质的质量?这一称不得了,一个伟大的定律就此诞生了。

他发现在煅烧前后总质量并没有发生变化,经过反复的实验,都得到同样的结果,于是,他认为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守恒的。

可惜的是,这一发现当时并没有引起科学界的重视。

直到1777年,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实验研究了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反应中各物质质量间的变化关系,得到了同样的结论,即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改变。

【导入2】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如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P+O2P2O5;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蜡烛渐渐变短,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那么大家知不知道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可能有哪几种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请大家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大胆地作出自己的假设。

[过渡]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新物质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跟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存在什么关系?前后总质量并没有发生变化,难道这是巧合吗?让我们共同揭开这个谜团。

二、探究新知探究一、质量守恒定律学生作出假设:假设1: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大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假设2: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小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假设3: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探究]通过什么方式可以验证你的假设呢?下面请大家结合课本第92~93页的“探究”讨论一下如何设计这两个实验。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优秀教案教学设计(5课时,含教学反思)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优秀教案教学设计(5课时,含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1)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 (1)第2课时化学方程式 (4)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6)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9)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理解其内涵。

2.能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化学反应中的定量关系。

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实例。

过程与方法1.增加学生探究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操作、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

2.加强实验中各个环节的教学,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

3.通过对具体化学反应的分析,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2.通过体验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感悟科学家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和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一天,福尔摩斯和华生在书房里研究一桩疑案,福尔摩斯往大烟斗中装烟丝,并将烟斗送入嘴里,点燃烟丝后开始大口大口地吸烟,烟斗上冒出缕缕青烟。

华生问:“聪明的福尔摩斯先生,你知道青烟的质量是多少吗?”福尔摩斯不假思索地回答:“这容易,青烟的质量等于点燃烟丝前烟斗和烟丝的总质量减去烟丝烧完后留在烟斗中灰烬和烟斗的总质量。

”你觉得福尔摩斯的话有道理吗?合作探究探究点质量守恒定律提出问题1.生日宴会中我们发现生日蜡烛会越烧越短。

化学反应发生后物质的质量是不是变少了?2.通过准确测量,发现金属生锈后质量变大了。

化学反应发生后物质的质量是不是增加了?猜想与假设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小于或等于或大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探究实验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上面放一块红磷,用带有玻璃管的橡胶塞盖紧,在玻璃管上系一气球,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1;然后,取下锥形瓶,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再将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2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小气球鼓起,冷却后,小气球变瘪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P) (O2) (P2O5)实验结论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m1=m2,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探究实验二铁钉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版九年级上册 化学 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版九年级上册 化学 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实验步骤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和学情分析】本节课是第五单元第一节《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教材通过设置四个实验方案探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的教学做好理论准备。

学生已初步具备从宏观、微观的视角认识物质及其化学变化的能力,本课题实验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定量化学实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并认识化学反应;3.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学科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解释和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讨论法【实验用品】铁钉、硫酸铜溶液、碳酸钠、稀盐酸、软塑料瓶、试管、托盘天平、砂纸、镊子、锥形瓶、橡皮塞【教学过程】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

水人类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图片1:水水由哪些元素组成?由哪种粒子构成?图片2:冰融化成水、电解水自然界中的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上述两种变化属于何种变化?图片3:微观示意图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两种变化的实质?图片4:100克水结成冰后,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将100克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定量的角度研究化学变化。

活动一、感受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活动与探究1: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原理:铁+ 硫酸铜硫酸亚铁+ 铜Fe CuSO4FeSO4 Cu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相等?如何测量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小组活动:实验步骤和方法、汇报结果学生实验:小组实验,完成实验报告实验分析:参加反应的铁与硫酸铜的总质量与生成的铜和硫酸亚铁的总质量相等。

其他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呢? 活动二、感知质量守恒定律 图片1: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反应原理:碳酸钠 + 盐酸氯化钠 + 水 + 二氧化碳 Na 2CO 3 HCl NaCl H 2O CO 2小组活动:实验步骤和方法、汇报结果、填写实验报告归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化学教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学案人教新课基础.doc

化学教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学案人教新课基础.doc

书写步骤<化学方程式书写计算1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考点复习目标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主要包含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物质的组成、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及其解释、质量守恒的微观含义、字母型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含义。

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包含化学式、反应条件、气体或沉淀的标注等;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3.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主要考查基木计算、含杂质计算、与化学式及溶液的综合计算、跨学科的计算。

知识网络图示'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质•,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意义量.•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比微.•反应物、生成物的微粒个数比写.•写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配.•在反应物、生成物前方加化学计量数,使各原子个数相等注.•注明反应条件,有沉淀或气体生成的要标明•,利十,等.•将短线改成等号书写原则[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计算有关物质质量的计算跨学科综合计算与化学式、溶液的综合计算考题典例分析【例1】科学家通过宇宙探测仪发现金星大气层中含有物质Xo X可以通过下列反应制取;FoOeCH2(COOH)2^^=X+2H2O O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A.COB. CO,C. C0D. C2O3解析:本题是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应用的考查。

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比较化学方程式两边的原子种类、数目,不难发现两边氢原子的个数相等,右边少了3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这些均山X来提供,即可求出X的化学式。

答案:Co【例2】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氧化物。

新制得的氧化铝除能与盐酸等发生化学反应外,还能与条I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钥酸钠(NaA102)和水。

因此,氧化铝乂称为两性氧化物。

请结合上面信息写出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析:山题意可知(1)中反应物是氧化铝和盐酸,依据酸的通性可知: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2)中的反应物为氧化铝和氢氧化钠,生成物是偏铝酸钠和水;知道了反 应物和生成物,化学方程式就不难写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2 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2  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2 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课题课题2 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共2课时)课型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学习目标】1.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2.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

3.初步学会用“观察法”配平化学方程式。

【评价任务】1.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完成任务1。

2.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完成任务2。

3.能用观察法配平一些化学方程式,完成任务3。

【学习内容】这节课通过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导入,分析化学变化是分子分裂、原子重组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让学生用符号表示出微粒的数目,并写出文字表达式,引导学生分析并比较水通电的化学方程式的优点,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这种导入方法源于学生已有的质量守恒、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掌握。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结合教材,考虑到学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如化学式写错、没配平、未标条件、箭头使用不当或遗漏等)。

本节课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线,通过想一想,议一议,练一练,试一试,比一比,并结合使用讨论法、讲解法、练习法及归纳总结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只起引路的作用,重在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在练习中学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的实质,知道了一些化学反应和它们的符号表达式,结合刚学习的质量守恒定律,已经完全具备了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基础。

通过适当的引导和讲解,学生学习的难度可以说不大。

但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却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分化点,有的学生把它当做第二外语,感到头疼,有的甚至因此掉队。

主要原因在于元素符号、化学式、元素化合物知识欠缺,在书写元素符号和化学式还没有过关的情况下,又开始学习化学方程式。

因此在学习化学方程式时,要循序渐进,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深入,加强训练,逐步熟练。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 课题2《化学方程式》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 课题2《化学方程式》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课题2《化学方程式》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化学方程式》这个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2的内容,主要包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

从教材知识体系上看,它是元素符号、化学式、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并与元素符号、化学式构成了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三个重要的化学用语。

它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计算的中介,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也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更是解决化学问题的有力武器。

二、学情分析在前面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分子、原子、化学式、化合价、质量守恒定律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学会了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

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支撑下,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质量、原子数目、原子种类都不变。

学生掌握的这些知识都为本课顺利书写化学方程式奠定了基础。

三、设计思路初中学生在接触化学方程式时,往往表现出既好奇又困惑的复杂情绪。

他们对化学反应充满兴趣,但面对复杂的化学式和配平过程时,容易感到挫败。

部分学生可能因基础知识不扎实,难以快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巧;而另一些学生则可能因缺乏逻辑思维训练,难以准确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此外,学生在化学计算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学生计算能力较强,能迅速完成配平任务,而部分学生则显得力不从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教学目标化学观念:学生能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学生能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方法。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常见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理解其含义和读法。

科学思维:理解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本质。

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观察,初步学习实验现象的观察方法;科学态度与责任:能用适当的文字及有关化学用语表达相应信息;五、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方法六、教学难点理解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本质。

九年级化学人教新课标版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各章节教学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新课标版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各章节教学案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复习要求]: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含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二]2、表示的意义: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⑵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比)⑶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例如:以2H 2+O 2 2H 2O 为例 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2H 2+O 2 2H 2O 为例 点燃点燃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③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复习要求]: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二、方程式的配平1、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2、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教案设计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教案设计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日常生活事例引入新课,通过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进行探究。

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两个实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实验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

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新知,在实验过程中分工合作,共同进步。

在相互交流中合作学习。

通过两个教师演示实验: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镁带燃烧实验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并通过展示习题使学生达到学以至用。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水电解的微观过程,使学生体会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和种类和数目不发生变化,从而得出质量守恒的原因。

并通过快速抢答,幸运闯关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教案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教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实验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发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没有改变和增加。

3.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及质量守恒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同时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及良好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运用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1、质量守定律的基础上学习使学生很容易的就接受并理解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涵义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思考、务实,勇于实践,不段创新的科学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化学反应方程式可提供给你哪些信息三、教学方法:讨论练习法四、教学过程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2、会用化学方程式正确表达一般的化学反应过程和方法目标: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发现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2、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和运用规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结合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的教学,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克服书写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培养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三、教学方法:练习法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2、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的涵义;3、掌握解题格式,培养解计算题的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复习课》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复习课》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课》主要包括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应用等内容。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时间的化学,对化学方程式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部分学生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本质和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2.学会运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及其调整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应用。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视频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与化学方程式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化学方程式的复习。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视频等形式,呈现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书写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对化学方程式有更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分析。

教师可提供一些指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巩固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及其调整方法,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理。

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共4课时) 教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共4课时) 教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发生改变,知道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3.能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对化学反响实质的分析及质量守恒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堆木柴燃尽后,只剩下一堆微微发白的灰烬,这些灰烬的质量远远小于木柴的质量。

那么,减小的那局部质量都去哪儿了呢?是凭空消失了吗?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做了坚持不懈的探索,今天,就让我们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究化学反响前后质量变化的奥秘吧!二、推进新课1.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提出问题]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质量是否变化?[作出假设]反响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的关系:反响物的质量总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猜测一:“>〞;猜测二:“<〞;猜测三:“=〞;猜测四:有时“>〞,有时“<〞,有时“=〞。

[演示实验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介绍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比拟反响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的大小。

[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②玻璃管上的气球先变大后变小。

③反响后物质的总质量m2与反响前物质的总质量m1相等,天平保持平衡。

[实验结论]参加化学反响的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响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讨论交流]①红热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锥形瓶底部铺有少量细沙的目的是什么?②为什么要在玻璃管一端系一个小气球?[归纳总结]①红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燃红磷;在锥形瓶底铺少量细沙的目的是防止红磷燃烧而使锥形瓶炸裂。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教学设计
针对以上学情,本章节教学应注重巩固基础知识,强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应用训练,同时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对化学反应过程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配平方法,尤其是含氧化物的配平和反应条件的标注;
2.分层次教学,巩固基础
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学生在练习中逐步巩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方法。
3.小组合作,互帮互助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化学方程式书写和应用中的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探究,提升能力
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观察化学反应过程,培养从实验现象中提炼化学反应本质的能力。
3.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方法,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针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应用,设计若干讨论题,如“如何配平含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等。
2.教学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针对讨论题进行讨论,并在讨论过程中互相交流、分享经验。
3.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和应用的理解。
2.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配平、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强调重难点。
3.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对化学方程式的认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书面作业:
a.完成课本上第五单元的相关练习题,重点关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配平和条件标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学案(精品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学案(精品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学习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守恒的原因。

2.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现象。

【重点难点】1.通过实验验证、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学习内容一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92-94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根据下列两个实验方案分组进行实验,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2.根据小组桌面上提供的药品和仪器填写表格中的内容。

3.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定律。

【讨论交流】1.课本第92页实验方案一:红磷在燃烧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其实验现象是什么?2.课本第93页实验方案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其实验现象是什么?【温馨点拨】1.(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2)玻璃管上的气球先变大后变小。

(3)反应结束后,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上,天平重新平衡。

2.(1)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2)两次称量,天平均保持平衡。

【名师归纳】1.实验方案一成功的关键是装置气密性要良好。

2.(1)质量守恒定律的范围只适用于化学反应。

(2)没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不算反应物。

(3)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指生成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物质质量的总和,参加反应或生成的肉眼看不见的气体不能遗漏。

(4)质量守恒定律是质量守恒,不是体积或分子个数的守恒。

【反馈练习】1.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D)A .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热量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B .100 g 干冰完全升华成100 g 气体C .10 gNaCl 溶解在90 g 水中,成为100 gNaCl 溶液D .一定量的煤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煤的原质量2.镁带在密封容器中(内含空气)燃烧,则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中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B)3.a g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得到b g白色固体,此时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C)A.(a+b) g B.(a-b) gC.(b-a) g D.无法判断4.计算:12 g碳和32 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 g,那么1000 g碳和32 g氧气充分反应后,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 g。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教案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教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题4: 第五单元复习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1. 理解质量守恒的涵义和对质量守恒定律本质的分析。

2. 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 从质量守恒定律的角度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教学重点]: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教学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

【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质量守恒定律:1. 质量守恒定律、内容的探究: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新物质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跟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存在什么关系?根据以下两个实验方案,观察和探究。

结合实验作出分析。

(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及其他变化;(2)实验中观察到的质量变化情况。

方案一: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的白磷。

在锥形瓶口的橡皮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并使玻璃管下端能与白磷接触。

将锥形瓶和玻璃管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

然后,取下锥形瓶。

将橡皮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

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氧气五氧化二磷磷点燃−(P) (O2) (P2O5)讨论:(1)锥形瓶底部铺少量细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橡胶塞上安装一根玻璃棒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白磷燃烧时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却后瓶内壁有___________色固体。

(3)在锥形瓶口橡皮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的作用是什么?答案:(1)防止锥形瓶炸裂;引燃白磷;(2)产生大量白烟,用手触摸锥形瓶感到发烫,说明反应放出大量热;白;(3)为了防止由于气体膨胀而冲开瓶塞。

结论: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称量,天平平衡。

方案二:在100mL烧杯中加入30mL稀硫酸铜溶液,将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铁钉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m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教材分析: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九年级化学入门的三种重要化学用语,只有掌握了它们,才能为我们今后更好地学地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本单元起,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将由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方面展开,本单元有三个课题。

课题1通过一系列探究轰动,引导学生能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做好理论准备,这是学好本单元的基础,课题2介绍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方法和步骤,说明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

课题3从量的方面研究物质化学变化的过程,是化学方程式的具体应用。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教学难点: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解题方法、书写格式、计算步骤。

教学思路:1、初步尝试和掌握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的方法。

即通过大量事实和亲自实验,分析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并注重其应用。

可简单的概括为“实验—分析—应用”2、运用对比法弄清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运用口诀法和练习法,达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格式的规范化和程序化。

中考分析:质量守恒定律基本上年年出现在中考试题中,命题范围将包括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预测今后中考中,结合化学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科学实验及社会等方面的知识,运用综合、对比、迁移等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将作为新型考查方式,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同样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今后中考命题热点将是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和有关天平问题、多学科综合计算和新情境与计算综合类试题。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在以前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反应前后物质量的关系却不清楚,本节课就是带着这个问题共同研究适合于任何化学反应的定律——质量守恒定律。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过程与方法(1)增加学生探究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操作、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

(2)加强实验中的各个环节的教学,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推理,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应用;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四、课时安排 2课时五、教学思路:增加学生探索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边操作边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

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介绍:在以前知识的学习中,我们对化学反应中物质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认识,但对反应前后物质量的关系却不清楚,今天我们就共同来研究一个适合任何化学反应的定律:质量守恒定律。

为接受新知识做好思想准备。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参加反应的物质和生成的新物质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增加了、减少了还是不变呢?1、通过教师设疑,激发兴趣和求知2、预习演示实验演示课本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注意观察反应前后平是否平衡,汇报后果。

是不是所有的反应都具备相同的实验结果呢?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分组实验并观察结果:第一组:CuSO4和NaOH 第二组:FeCl3和 NaOH 第三组:NaCl和AgNO3人们经过许多年,选用不同的化学反应,做了无数次的实验发现得到的结论都是一样的,因此把它作为了一条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整体感知定义内容体会科学知识的究过程师生一起巩固定义并总结: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我们在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任何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2、定律研究的内容是指质量,不能推广到其它物理量;3、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不是部分质量4、守恒的范围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深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找定义中的关键字。

通过练习,巩固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的总和呢?(不失时机发问)接受新问题请一名同学写出电解水的化学反应表达式完成化学反应表达式H2O →H2+O2电解水实验说明了哪些问题?①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②在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教具展示,H2O通电分解的微观过程。

设疑:这对你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有什么帮助吗?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质量守恒定律师生总结: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原子的质也没有变化.教师扩展:这些原子在数量、种类、质量上的守恒必然导致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物质质量上存在着守恒关系。

镁条燃烧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增加了。

蜡烛燃烧后,完全消失了。

这些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学生讨论:对守恒定律内容里的关词(“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再次加深理解结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录音: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与发展学科学爱科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为了更加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质量守恒定律,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习题:1、在A+B=C+D反应中,5克A和4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则反应生成D的质量是2、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只生二氧化碳和水,试推断蜡烛的元素组成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

3、在化学反应2XY2+Y2=2Z中Z的化学式应为。

4、A、B、C、D物质各10克,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还有C物质16克,同时生成新物质D8克,剩余部分A物质,而B无剩余,则参加反应A、B的质量之比为 . 进行学生分层练习锻炼学生分析问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条原则,能初步掌握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重点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三、教学难点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四、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复习引入】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2.为什么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是相等的呢?(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说明。

…引言‟我们已经知道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映出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化学方程式。

…板书‟一、化学方程式1、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例如,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CO2…设疑‟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是否只要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就可以呢?请看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

…板书‟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改成化学式)P+O2 P2O5…组织讨论‟这个式子能称为化学方程式吗?为什么?(由学生回答。

)怎样才能把上式改为化学方程式呢?…板书‟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提问‟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具体的书写步骤是怎样的?…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有关内容,然后指定学生回答问题。

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为例,说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

…板书‟1.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化学式P+O2─P2O52.配平化学方程式用最小公倍数法确定系数。

(根据是质量守恒守律)。

把短线改等号。

4P+5O2===2P2O53.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4P+5O2点燃====2P2O5(介绍“△”’“↑”“↓”等符号表示的意义,及“↑”“↓”符号的使用范围)。

…讲解‟反应条件常见的有: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等。

“↑”“↓”号的使用范围:在反应物中无气态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物无难溶性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难溶性物质生成,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强调要防止随意乱标)…板书‟例如:CuSO4+2NaOH===Na2SO4+Cu(OH)2↓…小结‟书写化学方程式具体步骤(口诀)左边反应物,右边生成物写好化学式,方程要配平短线改等号,条件要注明生成气体或沉淀,上下箭头来分清。

强调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关键和难点是方程式的配平,并要注意其规范化。

…板书‟三、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和读法…讲解‟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讲解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质和量方面的涵义…板书‟4P+5O2点燃====2P2O5质的方面:略量的方面:略…过渡‟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各物质间的量的关系,可以用于化学计算,这将在下一节讲…总结‟略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练习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及审题、分析、计算能力。

(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的分析及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

(3)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辩证观点。

二、教学重点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

三、教学难点:训练和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

四、课时安排 2课时五、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可以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数量关系。

而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

通过这些计算,可以加强生产的计划性。

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而这些计算的进行都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

本节就是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化学方程式的汁算的。

[板书]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师] 前面我们学过根据化学式的简单计算,今天我们进步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呢?计算时有哪些步骤和方法呢?请看例题1。

[投影] 展示例题1[例题1]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分析]这道题是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来求生成物的质量,即已知原料的质量求产品的质量。

我们一起来看课本中的解题步骤。

[讲解并板书]解:设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 K2MnO4+MnO2+O2↑2×158 326 g x x==0.6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