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报告计算gao-2
甘肃省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
![甘肃省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ce9861af1ffc4fff47ac04.png)
・
水文水资源 ・
甘肃省 山洪灾害 临界雨量分析
郑 永 山
( 甘肃 省 农 村 饮 水 安 全 管 理 办 公 室 , 肃 兰 州 7 0 0 ) 甘 30 0 摘要 : 临界 雨 量是 山 洪 灾 害 防治 的一 个 重 要 指 标 , 过 对 临界 雨 量 计 算 分 析 , 究暴 雨 量 级 及 时间 空 间 分 布 特 点 、 通 研 不
发生 山洪灾 害 , 当区域 内每个站点雨强都 超过 兄 时 , 区域
内 将 有 大 范 围 山 洪 灾 害 发生 。 2 区 域 临 界雨 量计 算 . 2 统 计 区 域 内与 历 次 山 洪 灾 害 对 应 的 各 时 段 最 大 平 均 面 雨 量 , 设 区 域 内有 S个 雨 量 站 , 生 Ⅳ 次 山 洪 灾 害 , 统 假 发 共 计 t 时 段 面 雨 量 , 为 t 段 笫 次 山 洪 灾 害 对 应 雨 量 过 个 时 程 中 最 大 面 平 均 雨 量 , 区域 内有 Ⅳ 个 最 大 平 均 面 雨 量 , 则 统 计 J次 山洪 灾 害 最 大 面 平 均 雨 量 的 最 小 值 , 即为 各 时 段 区 7 、 r 域 山洪临界雨量 :
不 同 站 点 相 同 时段 的 临 界雨 量 不 尽 相 同 , 要 对 各 时段 需
的临界雨量进行综合分析 , 区域 内各站 同一时段临界雨 量 将
进行统计分析 : ( )计 算 平 均 值 1 ) 豆 = = —一 L ( )统 计 最 小 值 2
R = n R ) mi ( (=12 i ,…S)
时 、 时 、 小 时 、2小 时 、4小 时 最 大雨 量 和 雨 量 过 程 的 3小 6 l 2 总 雨量 及 与其 对 应 的时 间 。
洮河流域纳纳河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计算
![洮河流域纳纳河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1011dc284b35eefdc8d333c8.png)
在工作实践 中, 有 人提 出用 面 平 均 雨量 的 方法 , 笔
者认 为实为不妥。 因 为一 个 流 域 发 生 山 洪 、 泥石 流 、 滑
坡 等 灾 害往 往 是从 某 一个 区域 点 开始 的 , 只 和 该 区 域 点 的 降雨 量 有 关 系 , 而 不 是 和面 平 均 雨 量有 关 系 。 面 平 均
目 吕
●
4 结 论
山 洪 泥 石 流 等 自然 灾 害 临 界 雨 量 值 的分 析 计 算 实 践性很强, 要 求对 典 型流 域 的 自然 地 理 及 降 雨径 流 、 山 洪泥 石 流 特点 进 行深 入 细 致 的掌 握 了解 , 尤 其 是要 对 灾 害 易发 区 域 的情 况及 降雨 分布 情 况做 深 入研 究 , 不 能 简
石 流 灾害 资 料 。 另 外距 纳 纳 河 口 2 k m 的岷 县水 文 站 有 长 系列 的 降雨量 资 料 。 依据 这 些资 料综 合 分析 确 定 出 了 纳纳 河流 域 灾 害预警 所 需 的临 界 雨量 值 。
是 降 雨量 较小 的 站点 雨 量 的准 确性 存 疑 时 , 若 采用 降 雨 强 度 下 包 线法 , 往往 受 其 影 响 误 差较 大 , 因而 可 用 多 条
采 用 本 流 域 或 者 临 近 自然 地 理 情 况 相 似 、 年 降 雨 量 接 近 的
过 临界 值 的雨 量 当然 更 容易 发 生 山洪 泥 石 流 等 自然灾 害, 而 且 灾 害情 况有 可 能 更 为严 重 。 为 了分 析 确 定 出这
一
“ 恰 好” 能 够 导 致 灾 害 发 生 的 雨量 值 , 在 灾 害及 对 应
4 2 1 m /s 。
最新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计算细则-2003版
![最新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计算细则-2003版](https://img.taocdn.com/s3/m/df89556b195f312b3069a556.png)
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计算细则-2003版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计算细则(试行)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二○○三年十二月目录1、典型区确定 (2)2、资料收集 (3)3、临界雨量分析计算 (8)4、无资料山洪灾害区域临界雨强分析方法 (13)5、临界雨量分析计算实例 (16)6、小结 (34)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计算细则《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技术大纲》对规划中涉及的有关定义和技术问题进行了界定与阐述,但由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前在山洪灾害防治方面所做工作不多,还有一些技术问题需在技术大纲的基础上进行细化,以指导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规划工作。
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强)分析计算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技术问题,也是规划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如降雨区划中也要考虑临界雨量这个指标),更是山洪灾害预报预警的重要基础,本《细则》是《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技术大纲》在临界雨量分析计算方面的延伸、拓展和细化。
在一个流域或区域内,降雨量达到或超过某一量级和强度时,该流域或区域发生山溪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山洪灾害。
把这时的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称为该流域或区域的临界雨量(强)。
临界雨量(强)是一项指标,对于山洪灾害防治有着重要意义。
山溪洪水、滑坡、泥石流三种灾害的临界雨量不尽相同,三种灾害相对独立的区域或流域应分类进行分析计算,以某一种灾害为主,三种灾害难以分开,也可合并进行分析计算,即假定区域或流域内三种灾害的临界雨量相同。
通过灾害与降雨量直接建立关系,各种灾害的临界雨量分析计算的方法是一致的。
因此,本《细则》介绍的方法对于三种灾害的临界雨量分析计算来说是通用的。
对于资料条件好的区域或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计算方法简便、直观、易行且成果合理可靠,但对于雨量站点稀少,或缺乏雨量资料的区域或流域临界雨量分析计算难度大。
本《细则》根据水文部门现有雨量站网的雨量资料(这些站有些可能不设在山洪沟或泥石流沟流域内),并利用气象站网雨量资料进行补充,分析计算典型区域的临界雨量,在先分析算单站临界雨量的基础上,然后分析计算山洪灾害区域的临界雨量,也可直接分析计算典型区域的临界雨量(假设该区域内临界雨量相等),通过湖南省典型实例的临界雨量分析计算,证明是现实可行的。
成县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计算
![成县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6122347ca45177232f60a21b.png)
・
52 ・
水 文 水 资 源
水 利规 划与设计
2 0 1 5 年第 1 O 期
因典 型 区域 内泥石 流 、滑坡 灾 害较 少且 缺 乏 相关 资
料 ,临界 雨量 可合 并 进 行 分 析 计 算 ( 假 定 三 者 临界
4 . 1 . 4 区域 内各站 同一 时段 的临 界雨 量统 计分析
镇 ,面 积 3 0 0 k m 。 1 . 3 气 候 环 境
统计成 县 境 内及 周 边 红川 、黄 渚 关 、二 郎、小
J I 『 、成 县 、纸 坊 、化 垭 、镡 家 坝 、麻 沿 各 雨 量 站 1 0 m i n、3 0 m i n 、l h 、3 h 、6 h 、1 2 h 、2 4 h降水 量 ,对 于 无 1 0 m i n 、3 0 m i n 、l h 、3 h降水 资料 的人 工 观测 雨 量 站 ,应用暴雨强度 i 与降水历 时 T的关系予 以换算。
成 县地处 秦 岭 山脉南 麓 丘 陵河 谷 地带 ,位 于 甘 肃省 东 南 部 ,陇 南 市 北 部 偏 东 ,东 北 与 徽 县 接 壤 ,
西 与西和 县相 邻 ,南 以西 汉水 为 界 与康 县 相望 ,东 南 与陕西省略 阳县 毗邻 。成县南 北 宽约 5 5 k m,东西
长约 5 2 k n,地 理 坐 标介 于 东 经 1 i 0 5 。 2 4 至 1 0 5 。 5 7 , 北纬 3 3 。 3 1 至 3 4 。 0 2 之 间 ,县境总 面积 1 6 7 8 . 3 2 k n i 。
3 . 2 时 段 雨 量 统 计
成县 的地 貌形 态可 分 为两个 主 要类 型 :一 是 山 地 ,约 占县域 面 积 的三分 之二 ,集 中分 布 在西 北 部 和南 部 。二是 盆地 ,为 徽成 盆地 的一 部分 ,分 布 于 城关 、抛 沙 、店村 、红 J l I 、陈 院 、水 泉 、小 川 等 乡
喀左县甘招镇山洪灾害预警临界值分析
![喀左县甘招镇山洪灾害预警临界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5e152af111f18582d05a01.png)
境 内较大 的 河流 有西 赤 里赤 河 、 卧虎 沟河 、 羊草 沟
门河 . 于左 岸汇人 大凌 河 。
1 . 2 分 析村 落选取 Nhomakorabea遇、 2 0年一 遇 、 5 0年一 遇 、 1 0 0年一遇 5种 。 采用
本 次 评 价 主要 针 对 山 区小 流 域 溪 河 洪水 . 其
公式 P面 = P均 x K p x K / 计 算相 应频 率 的面雨 量 , 通过
l 【 f 等参 数 由《 辽 宁省 中小 河 流 ( 无 资料 地 区 ) 设 计 暴 雨 洪水 计 算方 法 》 查 取 。暴 雨频 率 是根 据 《 山洪 灾害 分析 评 价技 术 要 求》 以及 本 地 区的实 际情 况 , 确定 分 析 评 价计 算 暴 雨 的频 率 为 5年 一 遇 、 l 0年
2 . 2 汇 流 时 间 设 计 暴 雨 时 程 分 配
本 次设 计暴 雨 典 型场 次 选取 喀左 县 大城 子水 文站 1 9 9 4年 “ 7 ・ l 3 ” 雨型资料分析 . 时 段 长采 用 1 小 时 。 时段选 取 原则 为 : 从 最 大 的时段 开 始 , 一 左
f 收藕 1 3 期 ]2 0 1 6 — 1 1 一 o 7 【 作 者 简 介 】 孙伯 才 ( 1 9 8 8 一) , 助理. r _ - c a ̄ , 现 从 事 水 文勘 测 、 资料 整 编 、 水 资源 评 价 、 水文调查等工作。
喀 左 县 甘 招镇 地 处 辽 宁省 西 部 朝 阳 市 南 部 、
大 凌 河上 游 的丘 陵地 区 .甘 招镇 位 于 喀左 县 城 北 1 5 k m 处 。海 拔一 般在 3 0 0 —4 0 0 m之 间 ,山地 、 平 地、 河川 相 间交错 。总 面积 8 1 . 9 2 k r n 2 , 下辖 l 0个 行 政村 . 7 3个 居 民组 , 3 9 3 7户 , 1 3 8 1 3口人 。甘招 镇
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计算gao-2
![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计算gao-2](https://img.taocdn.com/s3/m/7c4522b6a300a6c30c229fd2.png)
山洪灾害预警指标确定方法草案山洪灾害预警包含雨量临界值和水位临界值。
根据辽宁实际情况及山洪灾害防治特点,预警指标可以确定为村级、乡镇级和市县级几个层面,分为告知性预警(Ⅲ级)、警戒性预警(Ⅱ级)和紧急性预警(Ⅰ级立即转移)三级指标。
一、预警等级根据实时水雨情、水文气象预报及预警指标,决定是否发布预警信息。
山洪灾害预警等级分为三级,具体为:1.1Ⅲ级警报(告知性预警---黄色)预报有强降雨发生时,降雨量可能接近或达到告知性预警临界雨量参考值或预报水位(流量)可能接近或达到告知性预警水位(流量参考值),将可能发生山洪灾害时,发布Ⅲ级预警(告知性预警---黄色)信息。
1.2Ⅱ级警报(警戒性预警---橙色)已有强降雨发生,土壤含水量已接近饱和,预报降雨量可能达到警戒性临界雨量参考值,降雨还将继续,或者预报水位(流量)可能达到警戒性预警水位(流量)参考值,山洪灾害即将发生时,发布Ⅱ级预警(警戒性预警---橙色)信息。
1.3Ⅰ级警报(紧急性预警---红色)已有强降雨发生,实测降雨量可能达到警戒性临界雨量参考值,且前期雨量接近山洪形成区土壤饱和含水量,预报降雨还将持续,实测水位(流量)接近或达到紧急性预警水位(流量)参考值,水位(流量)仍在上涨,将发生严重的山洪灾害时,发布Ⅰ级预警(紧急性预警---红色)信息。
山洪灾害预警指标的确定二、山洪灾害典型区的划分2.1典型区确定典型区域的确定应考虑以下主要条件。
2.1.1区域内应有一定数量的雨量站点(平均单站控制面积在200~300km2以下,资料条件差的地区可适当放宽),且分布比较均匀;具有较完整、详细的山洪灾害历史发生记录或调查资料;各站点具有时间序列较完整的雨量资料、一定的地质资料、水文资料和气象资料。
2.1.2区域内人口密度较大,具有典型山洪灾害地理特征,山洪灾害频繁,受灾情况严重。
2.1.3典型区域可以是一个流域,也可以是一个区域,在划分典型区域边界线时,区域内可包含若干条完整的流域面积不超过200km2的小流域,应尽量避免将小流域分割开,区域内的地质条件和气象条件相差不大。
山洪灾害动态临界雨量分析
![山洪灾害动态临界雨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b14e7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12.png)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3年第12期防汛抗旱山洪灾害动态临界雨量分析张雷鹰(太原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山西太原030024)摘要:以位于山西省不同水文分区的三川河、昕水河和桑干河为例,对综合考虑前期雨量、累积雨量、雨强和雨型分布等因素的动态临界雨量预警指标分析法和山洪灾害预测模型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模型预警精度进行了评估。
结果表明,该山洪灾害水文模型在山西典型水文分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三个典型流域率定期及验证期内山洪灾害预测结果的合格率均较高;就理论分析结果来看,该模型在其他地区、流域山洪灾害预测方面具有普遍适用性。
关键词:山洪灾害;动态临界雨量;预警;水文模型中图分类号:P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853(2023)12-0013-02Dynamic Critical Rainfall Analysis of Mountain Flood DisastersZHANG Leiying(Taiyuan Water Conservancy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Taiyuan030024,China)Abstract:Taking Sanchuan River,Xinshui River and Sanggan River River,which are located in different hydrological subregions of Shanxi province,as an exampl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ynamic critical rainfall warning index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mountain flood disaster prediction model,which take into account the factors such as the previous rainfall,the accumulated rainfall,the rainfall intensity and the rainfall pattern distribution,etc.According to the prediction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the model is evalu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has good applicability in typical hydrological regions of Shanxi province,and the qualified rate of prediction results of mountain flood disasters during the regular and validation periods of the three typical river basins is relatively high.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theoretical analysis,the model has universal applicability in other regions and river basins.Key words:mountain flood disaster;dynamic critical rainfall;early warning;hydrological model1研究区概况山西省省境内海河流域面积5.91×104km2,黄河流域面积9.72×104km2。
兰州市七里河区雷坛河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
![兰州市七里河区雷坛河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9b2f90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1.png)
兰州市七里河区雷坛河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兰州市七里河区是兰州市的一个重要行政区,位于兰州市中心地带。
雷坛河流域是七里河区最主要的水系之一,是该地区的重要水资源。
由于地势较高,地形复杂,加之气候变化和不可抗力的因素影响,雷坛河流域经常发生山洪灾害。
这些山洪灾害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近年来,兰州市七里河区的山洪灾害频发,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防范和减轻山洪灾害的损失,有必要对雷坛河流域的山洪灾害临界雨量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通过对临界雨量的研究,可以为山洪灾害的预警和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兰州市七里河区的山洪灾害防范能力。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兰州市七里河区雷坛河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的分析,探讨该地区山洪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 确定兰州市七里河区雷坛河流域的临界雨量,以便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山洪灾害,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2. 分析影响兰州市七里河区雷坛河流域临界雨量的主要因素,探讨其相互关系,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3. 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分析不同地区临界雨量的异同,为山洪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4. 深入挖掘兰州市七里河区雷坛河流域山洪灾害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为地方政府提供科学建议,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山洪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损失。
而兰州市七里河区雷坛河流域作为兰州市区域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山洪灾害的发生频率较高,给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不小的威胁。
对于兰州市七里河区雷坛河流域的山洪灾害临界雨量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临界雨量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雷坛河流域的地质地形特点,预测山洪灾害的可能发生区域和时间,为当地政府和居民提供科学的防灾减灾措施。
研究兰州市七里河区雷坛河流域山洪灾害的临界雨量,有助于完善山洪灾害的防治体系,提高当地灾害预警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有效减少山洪灾害对居民生活和生产造成的影响。
兰州市七里河区雷坛河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
![兰州市七里河区雷坛河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b24e6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3.png)
兰州市七里河区雷坛河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兰州市七里河区雷坛河流域位于兰州市东部,是兰州市的主要河流之一。
然而,由于地形陡峭,雨量巨大,该地区经常发生山洪灾害。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减轻山洪灾害的影响,必须对该地区的临界雨量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本文基于雷坛河流域兰州市七里河区的实测雨量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该地区的临界雨量进行了分析。
首先,分析了雷坛河流域的气候特征。
兰州市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具有冬寒夏热、昼夜温差大、降水集中在夏季等特点。
该地区的径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明显偏多,为洪水的高发期。
其次,对雷坛河流域的地貌特征进行了分析。
雷坛河流域地貌类型复杂,地形高差大,地形起伏大,河道陡峭,梁沟纵横等,这些地貌特征成为山洪灾害发生的土壤条件。
然后,根据雷坛河流域的实测雨量数据,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确定了该地区的临界雨量。
结果表明,在雷坛河流域,当日降水量大于等于50mm,即可引发山洪灾害。
当日降水量大于等于80mm,则会引发更加严重的山洪灾害。
临界雨量不同于设计雨量,设计雨量是通常采用长期统计数据,利用频率分析方法来确定的,所以临界雨量和设计雨量不同。
最后,对分析结果进行分析。
该分析结果为雷坛河流域的山洪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针对不同的降雨情况,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例如,对于日降水量在50mm到80mm之间的情况,可以采取预警措施,及时疏散人员和重要财产。
对于日降水量大于80mm的情况,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预防和抗洪措施,包括修建水坝和加固河道等。
综上所述,该文通过对雷坛河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的研究和分析,有效地为该地区的防洪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兰州市七里河区雷坛河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
![兰州市七里河区雷坛河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6e8721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4.png)
兰州市七里河区雷坛河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兰州市七里河区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中心,河西走廊的东部。
雷坛河流域是该区的重要水系之一,也是兰州市的主要水源之一。
雷坛河流域在夏季常受暴雨洪水的威胁,山洪灾害频发。
对雷坛河流域的临界雨量进行分析十分重要。
山洪灾害是指由于降雨引发的河流水位暴涨,造成山区水流急剧增大,形成洪峰水位,从而导致土石流、泥石流等各种次生灾害的自然灾害。
其发生具有突发性、剧烈性和破坏性的特点,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了解雷坛河流域的临界雨量,可以提前预警山洪灾害,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临界雨量的分析是根据历史洪水记录和水文资料进行的。
通过对历史降雨数据和河水水位的分析,可以找到雷坛河流域不同程度的洪水的关键点,即临界雨量。
在该分析中,我们主要采用的是统计学方法。
第一步是收集雷坛河流域的历史洪水记录和降雨数据。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该地区不同时间段内发生的洪水情况和降雨量。
第二步是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我们可以将历史洪水记录和降雨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出不同降雨量下的洪水发生频率。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不同程度洪水的临界雨量。
第三步是建立临界雨量模型。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建立临界雨量和洪水发生频率之间的关系模型。
这个模型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在未来某一特定的降雨量下,可能会发生的洪水情况。
第四步是对模型进行验证和修正。
为了保证模型的准确性,我们需要进行模型的验证和修正。
通过与实际洪水情况的对比,来检验模型的可靠性,并对模型进行调整和修正。
根据完成的临界雨量分析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山洪灾害防控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加强河道治理,提高河道的抗洪能力,修建防洪工程等。
也可以在地方上加强监测和预警,提高人们对山洪灾害的认识,并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以上的临界雨量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雷坛河流域山洪灾害的发生规律和潜在威胁,为山洪灾害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完善该分析,提高其准确性和实用性,为兰州市七里河区的山洪灾害的预防和减灾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
典型小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计算分析
![典型小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计算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030205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5.png)
典型小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计算分析
典型小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计算分析
根据典型小流域自然地理、水文气象、地形地质、生态环境和山洪灾害的调查资料,采用实测雨量分析法、降雨灾害频率分析法和产汇流分析法对比,进行了山洪灾害临界雨量的分析计算.
作者:段生荣 Duan Shengrong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甘肃武威,733000 刊名:水利规划与设计英文刊名: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DESIGN 年,卷(期):2009 ""(2) 分类号:P333.2 关键词:典型流域临界雨量计算分析。
兰州市七里河区雷坛河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
![兰州市七里河区雷坛河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444a8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c.png)
兰州市七里河区雷坛河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
兰州市七里河区雷坛河流域是一个山区河谷,是兰州市供水的重要水源地之一。
由于
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这个区域也存在着山洪灾害的风险。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应对山洪灾害,必须进行临界雨量分析。
临界雨量是指当降雨超过一定强度时,雨水开始产生流出或渗透的临界值。
在雷坛河
流域,临界雨量分析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预测山洪灾害的可能性,从而采取必
要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为了进行临界雨量分析,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地形梯度
雷坛河流域地势复杂,地形高差大,这对山洪灾害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根据
国内外研究经验,当地形梯度较大,水系发育,降雨量增加时,易形成洪水灾害。
2.水文特征
水文特征也是临界雨量分析的重要因素之一。
雷坛河流域水文特征主要包括降雨量、
径流量、蒸发量等因素。
降雨量是引起洪水的直接原因,径流量是降雨后产生的溪流径流量。
3.土壤类型和植被覆盖情况
土壤类型和植被覆盖情况对临界雨量的影响比较显著。
由于不同类型的土壤对雨水的
渗透性不同,因此不同土壤类型的临界雨量也不同。
植被覆盖可以降低水土流失和泥石流
等风险,从而对山洪灾害的防治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通过对以上因素的综合考虑和分析,可以得出兰州市七里河区雷坛河流域临界雨量的
预测值,进而对山洪灾害进行有效的预警和防控。
此外,还要根据洪水历史资料和气象预报,加强山洪灾害监测和监控,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避免或减少山洪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
造成的损失。
互助县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初步分析
![互助县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初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da4b672f18583d0496459f3.png)
大,深层地温较小。
③对比差值月份平均各层地温,就不同台站和月份而言,其差异各不相同,天峻和茶卡站偏差较小,德令哈站5~320cm地温偏差较小,自动站观测大多数情况下高于人工观测,冬季正偏差较大,夏季负偏差较大。
0cm偏差大柴旦、乌兰、德令哈超标严重;5cm大柴旦和乌兰站多数月份超标,冷湖站变幅较大;10cm冷湖、大柴旦、茶卡、乌兰站偏差较大;15cm 冷湖、大柴旦、乌兰大部分月份偏差超标;20cm冷湖、大柴旦、乌兰超标月份比较多;茫崖、冷湖、德令哈3站40~320cm深层地温对比差值基本在允许范围内。
④通过分析认为两种观测系统仪器测量原理不同、仪器安装位置不同、观测方式的不同、观测时间不同步,导致自动和人工观测资料存在系统性偏差,日常业务工作中要做好仪器的维护,保障自动站顺利运行。
参考文献:[1]张家诚.中国气候总论.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176.[2]岳广阳,赵林,赵拥华,等.青藏高原西大滩多年冻土活动层土壤性状与地表植被的关系.冰川冻土[J],2013.35(3):565—573.[3]柏晶榆,徐祥德.1998年青藏高原春季地温异常对长江中下游夏季暴雨影响的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1999.10(4):478—485.[3]李栋梁,吴青柏,汤懋苍.青藏高原地表0cm的时空变化特征./data/200611/.[5]李述训,吴通华.青藏高原地气温度之间的关系[J],冰川冻土,2005.27(5):627—632.[6]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S].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11.[7]任芝花,郭锡钦.浅层地温对比试验结果[J].气象,1996.22 (11):29—32.[8]刘小宁,任芝花,王颖.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地面温度的差异及其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2008.19(5):554—563.[9]任芝花,王国安,邹凤玲.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土壤温度差异及分析[J].土壤学报,2013.50(4):657—663.[10]国家气象中心.气候资料中心.对比观测期间观测资料评估技术方法.1999,10.[11]彭海,姚益斌,雷祥旭.1979—2014年青藏高原地表温度变化特征分析[J].测绘地理信息,2016.41(6):49—53.[12]杨玉霞,代玉田.自动站与人工站地温观测数据差异及原因分析[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1.(4):27—29.[13]张焕平,张占峰,汪青春,等.近40年青海浅层地温的变化特征[J].中国农业气象,2013.34(2):146—152.1引言互助县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南北高差达2270m,地势从南到北稍有倾斜,较为平缓,属半浅半川水地区,平均海拔2535m,容易发生山洪地质灾害。
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计算方法探讨
![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计算方法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df89f038bd63186bdebbc01.png)
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计算方法探讨【摘要】临界界雨量指的是一个指标,它对山洪灾害起到预防作用。
是某一区域或流域在某个时间段中的降雨量超于或达到一定强度和等级,这个区域或流域将会出现一些山洪灾害如泥石流、山溪洪水、滑坡等,这时候的降雨强度或降雨量就被称作为临界雨量。
选用水文部门目前雨量站网的雨量数据,并且充分运用气象站网数据作为参照,分析了临界雨量的计算方式,另外对无资料区域和资料不全及流域临界雨量的具体核算方法进行分析,以供参照。
【关键词】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计算方法探讨1、山洪灾害临界雨量的分析计算意义重大现在我们国家跟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灾害对政府和人们所造成的伤害和经济损失越来越严重,某些城市陆续发生较为严重的山洪灾害,频率也变得更高了,所以,有必要对山洪灾害做有到效的预防,这一点非常重要。
降雨是引发山洪灾害的最主要因素,假若降雨达到或超过一定的强度或等级就可能会引发山洪灾害,对于山洪灾害的预报临界雨量在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流域面积不大,山洪沟坡度很陡,从降雨出现到山洪灾害发生有时候只有很短的十几分钟,时间最长的也只是几个小时或十几小时,山洪灾害势头较猛烈,预报能起到的预见期太短了,所以为了得到更长的预见期,预报只要预测出了山洪灾害区域及流域的降雨量达到或越于临界雨量,就可以发布该地区的灾害预报,并且依据实际情况发布灾害警报等级。
因此,山洪灾害临界雨量的确认和分析计算对山洪灾害的预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如何划分山洪灾害典型区2.1怎么确定典型区域要想确定典型区域首先得考虑以下这些因素:第一区域内按面积及实际情况具有一定数量的雨量站点,并且要分布平均,对于以往发生的山洪灾害的调查资料和记录一定要详尽和完整,各个雨量站点还要具备在序列与时间上较为完整的雨量资料、水文资料、气象资料和地质资料等。
其二区域和流域都可以成为典型区域,在进行典型区域划分时,区域里可含有多条比较完整的流域且每个流域面积不可以超过200平方千米,同时尽可能不要把小流域分开,因为它们区域里的气象条件与地质条件很相似。
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计算gao-2
![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计算gao-2](https://img.taocdn.com/s3/m/e64c66f6763231126fdb1185.png)
山洪灾害预警指标确定方法草案山洪灾害预警包含雨量临界值和水位临界值。
根据辽宁实际情况及山洪灾害防治特点,预警指标可以确定为村级、乡镇级和市县级几个层面,分为告知性预警(Ⅲ级)、警戒性预警(Ⅱ级)和紧急性预警(Ⅰ级立即转移)三级指标。
一、预警等级根据实时水雨情、水文气象预报及预警指标,决定是否发布预警信息。
山洪灾害预警等级分为三级,具体为:1。
1Ⅲ级警报(告知性预警——-黄色)预报有强降雨发生时,降雨量可能接近或达到告知性预警临界雨量参考值或预报水位(流量)可能接近或达到告知性预警水位(流量参考值),将可能发生山洪灾害时,发布Ⅲ级预警(告知性预警———黄色)信息.1.2Ⅱ级警报(警戒性预警———橙色)已有强降雨发生,土壤含水量已接近饱和,预报降雨量可能达到警戒性临界雨量参考值,降雨还将继续,或者预报水位(流量)可能达到警戒性预警水位(流量)参考值,山洪灾害即将发生时,发布Ⅱ级预警(警戒性预警-—-橙色)信息. 1。
3Ⅰ级警报(紧急性预警—--红色)已有强降雨发生,实测降雨量可能达到警戒性临界雨量参考值,且前期雨量接近山洪形成区土壤饱和含水量,预报降雨还将持续,实测水位(流量)接近或达到紧急性预警水位(流量)参考值,水位(流量)仍在上涨,将发生严重的山洪灾害时,发布Ⅰ级预警(紧急性预警———红色)信息。
山洪灾害预警指标的确定二、山洪灾害典型区的划分2.1典型区确定典型区域的确定应考虑以下主要条件。
2。
1。
1区域内应有一定数量的雨量站点(平均单站控制面积在200~300km2以下,资料条件差的地区可适当放宽),且分布比较均匀;具有较完整、详细的山洪灾害历史发生记录或调查资料;各站点具有时间序列较完整的雨量资料、一定的地质资料、水文资料和气象资料。
2。
1.2区域内人口密度较大,具有典型山洪灾害地理特征,山洪灾害频繁,受灾情况严重。
2.1。
3典型区域可以是一个流域,也可以是一个区域,在划分典型区域边界线时,区域内可包含若干条完整的流域面积不超过200km2的小流域,应尽量避免将小流域分割开,区域内的地质条件和气象条件相差不大。
山洪灾害临界雨量研究综述_程卫帅
![山洪灾害临界雨量研究综述_程卫帅](https://img.taocdn.com/s3/m/16fc7a71783e0912a2162aef.png)
第24卷第6期2013年11月水科学进展ADVANCES IN WATERSCIENCE Vol.24,No.6Nov.,2013山洪灾害临界雨量研究综述程卫帅(长江科学院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10)摘要:临界雨量是一个关键的山洪灾害预警指标。
按其技术原理将临界雨量推求方法划分为数据驱动的统计归纳法和基于灾变物理机制的水文水力学法分别进行评述,并介绍了临界雨量指标的两个拓展:动态临界雨量和暴雨临界曲线,综述了临界雨量不确定性分析的研究进展。
通过综述发现:中国目前主要应用的是较简单的统计归纳法;临界雨量推求主要考虑前期降雨量(前期土壤饱和度)和时段累积降雨量两个因素的影响或仅后者一个;临界雨量指标难以反映山洪灾害的规模;考虑临界雨量不确定性有助于提高预警质量,但如何充分考虑其影响仍然是一个挑战。
关键词: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前期土壤饱和度;降雨强度;累积降雨量中图分类号:TV 122;G353.1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6791(2013)06-0901-08收稿日期:2013-04-15;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2网络出版地址:http :// /kcms /detail /32.1309.P.20130912.1140.001.html基金项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1201063)作者简介:程卫帅(1977-),男,湖北崇阳人,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水资源及水灾害风险管理研究。
E-mail :chengws@中国山洪灾害呈多发、易发、频发、重发的特点,全国1836个县级行政区具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
山洪灾害已成为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出隐患,是中国防洪减灾工作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山洪灾害防治力度,2006年国务院批复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启动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建设,2009年将试点范围扩展到全国103个县级行政区。
兰州市七里河区雷坛河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
![兰州市七里河区雷坛河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9c7a9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f.png)
兰州市七里河区雷坛河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兰州市七里河区雷坛河流域是兰州市的一个重要水系,也是该区域的主要灾害敏感区域之一。
山洪灾害是该地区的一大突发自然灾害,给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范和减轻山洪灾害带来的损失,需要对雷坛河流域的山洪灾害临界雨量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一、雷坛河流域的地理特点雷坛河流域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地处甘肃省西部,是兰州市的主要水源地之一。
其地势大致呈南北走向,地势西高东低,整体呈现丘陵起伏的地貌特点,地势复杂,地形起伏大,河道多弯曲,此地理特点使得雷坛河流域更容易遭受山洪灾害的威胁。
二、山洪灾害的形成机理雷坛河流域山洪灾害的形成主要与该地区的气候、地质、降雨等因素密切相关。
雷坛河流域处于兰州市的丘陵山地区域,地势复杂,河势较急,侵蚀强烈。
这种地貌条件使得降雨之后的径流量急剧增大,极易引发山洪灾害。
气候因素也是山洪灾害形成的重要原因。
雷坛河流域属于暖温带半干旱气候,降水集中,径流增大,山洪灾害集中。
地质条件也是导致山洪灾害的重要因素,雷坛河流域地质较为复杂,多为泥质砂砾岩,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道淤积加剧,山洪灾害发生频繁。
三、临界雨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临界雨量是指导致山洪形成的最小降雨量。
对于山洪灾害的临界雨量分析,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常见的方法包括:理论分析法、经验公式法、径流深度法等。
(1)理论分析法理论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地区的水文气象资料,结合地区的地质地貌条件,进行推导计算。
这种方法需要充分考虑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适用范围广,但也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和对地质条件的精确了解。
(2)经验公式法经验公式法是根据历史数据和经验知识得出的一种估算方法,通常是根据地区的降雨特点和山洪灾害的发生情况,得出经验公式,通过代入实际数据来进行计算,该方法适用范围广泛,但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和经验知识支持。
(3)径流深度法径流深度法是通过分析地区的水文气象资料以及地势和地质条件,计算出单位面积的径流深度,然后再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传播调整,来得出山洪灾害的临界雨量,该方法计算简单直观,适用范围广泛。
兰州市七里河区雷坛河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
![兰州市七里河区雷坛河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7d40c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0.png)
兰州市七里河区雷坛河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兰州市七里河区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中心地带,是兰州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雷坛河流域则是七里河区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其流域范围广泛,涉及到了该区大部分地区。
由于地势较为陡峭,且降水较为集中,雷坛河流域山洪灾害频发,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为了更好地防范山洪灾害,了解雷坛河流域的临界雨量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一、雷坛河流域山洪灾害的特点1.地理位置雷坛河流域地处秦岭山脉东麓,地势较为陡峭,河道多为峡谷地貌,水流湍急。
该地区季风气候显著,降水较为集中。
2.频发性由于地势陡峭且降水集中,雷坛河流域山洪灾害频发,给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每年夏秋季节,特别是暴雨季节,山洪灾害高发期,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3.危害性山洪灾害给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特别是在山区,泥石流经常带来巨大的破坏力,不仅毁坏了农田、房屋、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还导致了大量人员伤亡。
二、雷坛河流域临界雨量的概念临界雨量是指在一定地域内,能引起山洪发生的最小雨量。
只要降雨量超过了这个数值,就有可能引起山洪灾害的发生。
了解雷坛河流域的临界雨量,对于防范山洪灾害,制定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至关重要。
1.气象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和整理雷坛河流域近年来的气象数据,可以得知该区域的降雨规律,包括降雨量、降雨持续时间、降雨强度等。
这些数据是进行临界雨量分析的基础。
2.水文数据分析对雷坛河流域各支流的水文数据进行分析,了解不同支流的洪峰流量、洪水过程等情况,为临界雨量分析提供依据。
3.地质条件分析地质条件是影响临界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对雷坛河流域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包括地形、土质、植被覆盖等情况,可以确定临界雨量的具体数值范围。
4.工程措施分析有关部门在进行临界雨量分析时,还需考虑当地的防洪工程措施,包括河道清淤、堤防加固、房屋搬迁等防洪减灾工程的情况。
这些工程措施对于提高临界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洪灾害预警指标确定方法草案山洪灾害预警包含雨量临界值和水位临界值。
根据辽宁实际情况及山洪灾害防治特点,预警指标可以确定为村级、乡镇级和市县级几个层面,分为告知性预警(Ⅲ级)、警戒性预警(Ⅱ级)和紧急性预警(Ⅰ级立即转移)三级指标。
一、预警等级根据实时水雨情、水文气象预报及预警指标,决定是否发布预警信息。
山洪灾害预警等级分为三级,具体为:1.1Ⅲ级警报(告知性预警---黄色)预报有强降雨发生时,降雨量可能接近或达到告知性预警临界雨量参考值或预报水位(流量)可能接近或达到告知性预警水位(流量参考值),将可能发生山洪灾害时,发布Ⅲ级预警(告知性预警---黄色)信息。
1.2Ⅱ级警报(警戒性预警---橙色)已有强降雨发生,土壤含水量已接近饱和,预报降雨量可能达到警戒性临界雨量参考值,降雨还将继续,或者预报水位(流量)可能达到警戒性预警水位(流量)参考值,山洪灾害即将发生时,发布Ⅱ级预警(警戒性预警---橙色)信息。
1.3Ⅰ级警报(紧急性预警---红色)已有强降雨发生,实测降雨量可能达到警戒性临界雨量参考值,且前期雨量接近山洪形成区土壤饱和含水量,预报降雨还将持续,实测水位(流量)接近或达到紧急性预警水位(流量)参考值,水位(流量)仍在上涨,将发生严重的山洪灾害时,发布Ⅰ级预警(紧急性预警---红色)信息。
山洪灾害预警指标的确定二、山洪灾害典型区的划分2.1典型区确定典型区域的确定应考虑以下主要条件。
2.1.1区域内应有一定数量的雨量站点(平均单站控制面积在200~300km2以下,资料条件差的地区可适当放宽),且分布比较均匀;具有较完整、详细的山洪灾害历史发生记录或调查资料;各站点具有时间序列较完整的雨量资料、一定的地质资料、水文资料和气象资料。
2.1.2区域内人口密度较大,具有典型山洪灾害地理特征,山洪灾害频繁,受灾情况严重。
2.1.3典型区域可以是一个流域,也可以是一个区域,在划分典型区域边界线时,区域内可包含若干条完整的流域面积不超过200km2的小流域,应尽量避免将小流域分割开,区域内的地质条件和气象条件相差不大。
2.2典型区域风险的划分山洪灾害风险区划是指通过对山洪灾害防治区内可能发生的不同频率的山洪灾害进行预测,按山洪灾害可能发生的程度和范围划分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非易发区,并绘制风险区划图,不同风险图灾害程度不同,采取的防御对策也存在差异。
2.2.1高易发区:指山洪灾害发生频率较高,将直接造成区内房屋设施的严重破坏及人员伤亡的区域。
此区域应严格管理,尽量搬迁居民,降低山洪灾害的损害。
2.2.2中易发区:是指介于高易发区于低易发区影响之间的区域。
该区域山洪灾害发生频率相对低一些,在此居住和修建房屋必须要有防护措施,以减轻灾害危险。
2.2.3低易发区:指受稀遇洪水影响,山洪灾害发生频率很低,人们可以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
2.2.4非易发区:指不受稀遇洪水影响,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非易发区也是易发区人员避灾的场所。
注:首批9市县山洪防治典型区域采用省防办已划定的区域执行,不必再重新划分。
三、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计算方法3.1有资料山洪灾害区临界雨量分析计算临界雨量:在一个流域区域内,降雨量达到或超过某一量级和强度时,该流域或区域发生山溪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山洪灾害。
把这时的降雨量或降雨强度,称为该流域或区域的临界雨量(强)。
临界雨量(强)是一项指标,对于山洪灾害防治有着重要意义。
山溪洪水、滑坡、泥石流三种灾害的临界雨量不尽相同,三种灾害相对独立的区域或流域应分类进行分析计算,以某一种灾害为主。
三种灾害难以分开时,可合并进行分析计算。
考虑到辽宁省暴雨和灾害调查资料有限,三种灾害又难以区分,在进行溪河洪水、滑坡、泥石流三种灾害的临界雨量推求时,采用合并进行分析计算。
对于资料条件好的区域或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计算方法简便、直观、易行且成果合理可靠,但对于雨量站点稀少,或缺乏雨量资料的区域或流域临界雨量分析计算难度大。
可根据水文部门现有雨量站网的雨量资料(这些站有些可能不设在山洪沟或泥石流沟流域内),并利用气象站网雨量资料进行补充,分析计算典型区域的临界雨量,是在先分析计算单站临界雨量的基础上,然后分析计算山洪灾害区域的临界雨量,也可直接分析计算典型区域的临界雨量(假设该区域内临界雨量相等)。
考虑我省一场暴雨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尤其是山区更甚,建议先分析计算单站山洪灾害临界雨量,根据单站值再分析计算山洪灾害区域的临界量。
3.1.1单站临界雨量分析计算并利用其分析区域临界雨量在计算临界雨量时,首先确定典型区域,在分析计算典型区域内单站临界雨量的基础上,再分析计算出典型区域山洪灾害的临界雨量。
(1)资料统计首先根据区域内历次山洪灾害发生的时间表,收集区域及周边邻近地区各雨量站对应的雨量资料(区域内有的地方可能未发生山洪,但雨量资料也应一并收集),以水文部门的雨量资料为主,气象站网和实地调查雨量资料作为补充。
确定对应的降雨过程开始和结束时间,降雨过程的开始时间,是以连续3日每日雨量≤1mm后出现日雨量>1mm的时间;降雨过程的结束时间是山洪灾害发生的时间(这里确定的是降雨过程统计时间,如灾害发生后降雨仍在持续,灾害会加重)。
过程时间确定后,在每次过程中依次查找并统计1小时、3小时、6小时、24小时最大雨量,过程总雨量及其每项对应的起止时间。
如果过程时间长度小于对应项的时段跨度,则不统计(如降雨过程小于6小时,则不统计6小时、24小时最大雨量及其起止时间),但过程雨量必须统计。
当降雨过程时间较长时(例如过程时间超过3天),降雨强度可能会出现2个或以上的峰值,则统计最靠近灾害发生时刻各时间段最大雨量。
如果收集的资料中已包含各时段雨量统计值,则可直接进行下步工作。
(2)临界雨量计算假设区域内共有S 个雨量站,共发生山洪灾害N 次,共统计T 个时间段的雨量,R tij 为t 时段第i 个雨量站第j 次山洪灾害的最大雨量,则各站每个时间段N 次统计值中,最小的一个为临界雨量初值,即初步认为这个值是临界雨量,计算公式如下:)(M R Rtij in ti =临界 (j=1、2………N)如某雨量站所在区域20年中,共发生10次山洪泥石流,每次对应6小时的最大雨量分别为:90、75、82.5、63.4、72.1、65.3、59.6、86、68.2、85mm,其中最小的59.6mm 即为这个站6小时段临界雨量初值。
(其实还有些系数。
这个雨量已经产生山洪泥石流等,还有前期影响雨量对山洪也有很大影响,如果计算P+Pa 很有可能山洪发时P+Pa 值应该是接近或相等) (3)单站临界雨量分析①不同站点相同时段的临界雨量不尽相同,与各站点地质、地形、前期降雨量及气候条件不同有关。
地形陡峭,土壤吸水能力较好,前期降雨量小,年雨量较大的地区,临界雨量就较大,相反则临界雨量就较小。
②同一站点不同时段的临界雨量,能反映该站点对于不同时间段最大降雨的敏感程度,因此需要对各时段的临界雨量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山洪灾害调查资料,确定影响山洪灾害发生的重要时段。
因过程总雨量也有临界值,实际工作中,各时段临界雨量必须一起综合使用,并判别山洪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如1小时这个时段出现大于临界值的降雨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较小,3小时、6小时也出现大于临界值的降雨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但只要有一个时段降雨将超过其临界值,就有可能发生山洪灾害。
③可以将区域内各站同一时段的临界雨量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平均值 sRsi ti ∑==1(R 临界可视为区域内大范围的平均情况,是即当面降雨量超过R 时,区域内有可能发生山洪灾害。
式中: t--- 1小时、3小时……过程雨量 s--- 区域内雨量站个数 ●统计最小值 )ti t R Min (R min = (i=1、2……s)min R t 可视为区域内致灾降雨强度的必要条件,即只有当区域内至少有一个站雨强超过TMIN R 时,区域内才有可能发生山洪灾害。
●统计最大值 max R ()t ti Max R = (i=1、2…….s)max R t 可视为区域内发生山洪灾害的充分条件,即当区域内每个站点雨强都超过max R t 时,区域内将会有大范围的山洪灾害发生。
● 利用单站临界雨量分析计算区域临界雨量(单站临界雨量法)因影响临界雨量的因素多,且各种因素的定量关系难以区分开,各次激发灾害发生的雨量均不完全相同,因此区域内各站的临界雨量也不尽相同。
根据分析计算出的区域内各单站临界雨量初值,来确定区域临界雨量,这种方法称为单站临界雨量法。
区域临界雨量的取值不是一个常数,而是有一个变幅,变幅一般在min R t 及t R 之间,也可适当外延,在该变幅内区域中达到临界雨量的站点相对较多,但不是全部。
只要降雨量在该变幅内,区域内就有可能发生山洪灾害。
临界雨量变幅不能过大,否则对山洪灾害防治意义不大。
3.1.2区域山洪临界雨量的分析计算(区域临界雨量法) (1)资料收集与统计首先根据区域内各雨量站历史山洪灾害发生时间表,收集对应的雨量资料(区域内只要有一个站发生山洪,视为该区域内发生了山洪,则区域内所有雨量站都要收集和统计对应的降雨过程资料),降雨过程的划分与单站方法相同。
计算区域内与历次山洪灾害对应的各时段最大面平均雨量,假设区域内共有S 个雨量站,共发生山洪灾害N 次,共统计T 个时段的面平均雨量(面平均雨量计算可采用算术平均法、泰森多边形法、雨量等值法等多种方法,根据典型区域的实际情况而定,但要保证计算得到的面平均雨量的精度),R tj 为t 时段第j次山洪灾害对应雨量过程中的最大面平均雨量(通过滑动平均得出),则区域内各时段有N 个(每场灾害一个)最大面平均雨量值。
(2)区域临界雨量的初值确定统计N 次山洪灾害各时段最大雨量面平均值的最小值,即为各时段区域山洪临界雨量初值。
R ()tj t Min R 临界 (j=1、2………..N) (3)区域临界雨量分析①t R 临界可视为区域内面平均临界雨量初值,因影响临界雨量的因素多,各次激发灾害发生的雨量不同,因此临界雨量的取值不是一个常数,而是有一个变幅,变幅一般在t R 临界上下一个区间,即临界雨量可能略小于t R 临界和略大于t R 临界,在该变幅内区域中有一定数量的灾害场次(N 次中)。
只要面降雨量在该变幅内,区域内就有可能发生山洪灾害。
②区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可作为判别区域内有无山洪灾害发生的定量指标,因在统计山洪灾害次数时,只要区域内有1个站发生了山洪灾害,就认为区域内有山洪灾害发生。
因此,它无法判别区域内受灾面积的大小及灾害严重程度(面降雨量越大于临界雨量,灾害将越严重),但这种方法对资料要求不高,对于雨量站密度相对较小的区域,比较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