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生物实验的几点改进与创新_翟天智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1、实验材料的改进2实验方法的改进3实验创新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学科教学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及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然而,目前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很多实验由于实验材料选择不当、实验方法不够合理、实验教学的组织管理不够到位,使得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多年来始终在低效的水平上徘徊。
近年来我们组织本区初中生物教师对苏教版中部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实践,积极改进,大胆创新,提高了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1、实验材料的改进A、观察种子的结构问题分析:教材选用大豆种子作为观察种子结构的材料,由于大豆种子较小,胚芽、胚轴、胚根不易观察到;子叶中淀粉含量较少,用碘液鉴定淀粉时,实验效果不明显。
改进材料:选取颗粒比较大的芸豆种子替代大豆种子,观察前将芸豆种子浸泡24h,让芸豆种子种皮变软,胚芽稍稍萌发。
在观察种子内部结构时,肉眼即可清晰地观察到胚芽、胚轴、胚根等结构,在教学中可让学生用不同颜色的水笔对观察到的胚芽、胚轴、胚根进行着色标记,以便教师检测学生观察的结果是否正确。
用碘液对子叶中的淀粉进行鉴定时,淀粉遇碘变蓝现象明显。
B、外界溶液浓度影响细胞吸水的实验问题分析:教材中选用的实验材料为两对以上叶的豆类幼苗,将其分别放在清水和10%的盐水中,观察幼苗吸水挺直、失水萎蔫的现象,一般需要20多分钟时间,由于不能及时观察到实验现象,影响了教学的顺利开展,且培养两对以上叶的豆类幼苗需要数天的时间。
改进材料:可选用黄豆芽或绿豆芽代替两对以上叶的豆类幼苗进行实验,把豆芽分别放在清水和10%的盐水中,2min后就会出现放在清水中的豆芽保持硬挺,放在盐水中的豆芽发生萎蔫的现象。
教师可及时利用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且豆芽是人们常食用的食物,课前教师可以在菜场或超市购买到,方便快捷。
C、观察叶片的结构问题分析:该实验一般选用菠菜叶做叶横切,观察叶片结构,但菠菜叶容易失水萎蔫,早晨买来的菠菜上午做实验时就萎蔫了,叶子卷成卷,很不好切。
初中生物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初中生物实验的改进与创新摘要: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而言,意义显著。
由于教材中所给出实验在方法和步骤上都具有较强的单一性,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对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力求切实提升实验教学水平。
本文主要探讨初中生物实验的改进与创新实践策略,旨在提供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改进;创新引言:实验是构成生物学科的重要模块,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核心环节,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和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分析及创新实践能力。
针对教材中实验模块在内容设计上存在的不足,教师应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改进和创新,优化实验材料、器具及步骤和方法,提高实验的可操作性,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之中,切实改善实验教学质量,达到促进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目的。
一、初中生物实验的改进策略(一)改进材料选取方式受制于季节、地理位置、环境特征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教材中所提供的生物材料通常较难获取,无法满足实践需求[1]。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重视改进材料的选取方式,结合本地实际,对不同的材料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到能够与教材中所给出材料达到相同实验效果且经济实用的材料,从而确保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材料。
(二)改进材料处理方式生物实验中,少部分材料可以直接进行观察或物质提取实验,但大部分材料都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才能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2]。
为此,对于教材中未给出具体处理方式或者处理方式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的实验,教师应重视改进其材料处理方式,从而为观察活动和物质提取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改进实验装置用具实验必须依托于一定的仪器才能得以开展,实践过程之中,受制于一系列因素,如果单纯应用教材所提供的实验器具,可能如法取得理想的效果,这时需要进行思维上的拓展,对实验装置及用具进行相应改进,重视引入生活中容易获取的材料作为装置,从而降低操作难度。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进及创新初探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进及创新初探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速,生物教育也迎来了重要的机遇和挑战。
生物实验是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生物学习和综合素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的生物实验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内容单一、实验设备老旧、实验方法单一等。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探索改进和创新的途径,来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生物实验内容的多样化传统的生物教学基本上是按照标准化的课程体系进行的,所以很多生物实验内容也是规范化的、单一的。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物世界,增强探究的积极性,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多元化的生物实验内容库。
我们可以利用生物多样性,做出许多精彩的实验,例如:制作生态瓶,了解不同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关系;将生物细胞的表现形态呈现在黑板上,以鼓励学生研究和讨论不同细胞中存在的相似和不同的特征。
二、生物实验设备的更新换代许多学校缺少先进的实验设备,使得生物课程实验无法有效地传授和进行。
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改进和更新生物实验设备。
学校可以通过吸引赞助商的资金支持、要求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必要的基本设施等方式,来更新生物实验设备。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具有优秀科研能力的人士进行学术合作,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生物实验教学的方式也是影响实验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并背诵相关知识点,却很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让生物实验教学方法多样化。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我探究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
还可以适当使用模拟实验模型,让学生通过虚拟的实验环境进行学习和探索。
总之,生物实验教学的改进和创新需要我们多角度地考虑,从内容、设备、方法、环境等多个方面入手,注重学生实验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在这个基础上,让生物实验成为一个更加鼓舞人心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思考和实践,真正了解生物世界的奥妙。
浅谈初中生物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浅谈初中生物实验的改进与创新◆术慧敏(山东省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创新是人类发展的主题。
对生物学实验的探索、挖掘与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从生物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几点具体做法。
生物实验创新改进创造能力一、优化实验的选材生物实验材料的适当选择,是实验成败的关键。
选择实验材料,一定要简单易得。
并且便于操作,观察。
许多实验由于实验材料不易获得而无法进行。
材料选择得当,则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兴趣,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例如,在“观察枝芽的结构”中由于季节不合,不易获得杨树的枝芽,将实验材料中的杨树的芽换做紫甘蓝,材料容易获得,而且使原来个体小且模糊的芽的结构,变得大而明显,实验效果大大提高;在“观察种子的结构”中学生对玉米粒外面包着的厚皮是由果皮和种皮构成的这一事实,没有亲眼见过。
加上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习惯地称玉米粒儿为种子,学生很难理解生物学上称玉米粒是果实,而不是种子这一事实。
如何能够亲眼看到玉米果皮和种皮分离的状态?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就能够实现。
将玉米粒播种在花盆内,一周后待玉米幼芽长到三厘米时取出,因为胚的萌发,果皮已被胀破,用镊子很容易就能够把果皮和种皮分开。
“观察茎的输导功能”实验中,一般选用杨树带叶的枝条进行实验,但是根据课时进度,在进行该实验时已经是深秋,杨树的形成层已经停止活动,树叶的蒸腾作用也很微弱,实验效果不佳。
改用白色康乃馨,即使在深秋,它的枝叶蒸腾作用也很明显,树皮很容易与木质部分离;把一支带叶的白色康乃馨浸入稀释的红墨水中,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即可看到白色的花瓣内有红色的脉络,剥下树皮,可以明显看到木质部变红而韧皮部不变红,说明红墨水是从木质部向上运输的。
在上述实验中,学生通过对教材实验材料的再次探索,在寻找、选取多种实验材料的过程中培养发散思维,体验到科学离他们并不遥远,激活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
二、拓展实验设计,激发创新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苏科版初中生物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苏科版初中生物实验的改进与创新连云港市东港中学新校区翟天智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
生物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形成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非常重要。
本人仅就苏科版初中生物实验的改进与创新谈一些做法和体会,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实验材料的拓展在七年级上册《能量的释放和利用》有关植物的呼吸释放二氧化碳、需要氧的实验中,有许多学生会认为呼吸只和叶有关,为此,我引导学生考虑选用其他植物器官来做实验材料。
如,课前分小组分别选择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来设计对照实验,将教材上的验证实验变为探究实验,对照组多采用微波炉烤干,这样既节省时间又操作方便。
探究实验一:植物呼吸释放二氧化碳课前准备:选取新鲜的植物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作为实验材料。
将大葱根、微波炉烤过的大葱根;萝卜片、微波炉烤过的萝卜片;新鲜的藕片、微波炉烤过的藕片;新鲜的青菜叶、微波炉烤过的青菜叶;鲜花、微波炉烤过的花、小西红柿、微波炉烤过的的小西红柿;毛豆、微波炉烤过的毛豆;黄豆芽、微波炉烤过的黄豆芽等等分别装入两个不漏气的黑塑料袋中。
插入软管扎紧袋口,把软管用止水夹夹紧,不加标记。
(用黑塑料袋代替透明塑料袋,可以避免了光合作用对实验的影响,也不用再暗处理。
)课上实验:学生在未知塑料袋里是新鲜的还是微波炉烤过的实验材料的情况下,把两袋内的气体分别通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两个烧杯中,通过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生活的细胞才有呼吸现象。
实验二: 植物的呼吸需要氧气课前准备:分小组分别将鲜花和微波烤干的干花、新鲜的葱白和煮熟的葱白、新鲜的萝卜条和微波炉烤过的萝卜条、新鲜绿豆芽和微波炉烤过的绿豆芽、新鲜的香菜根和微波炉烤过香菜根、新鲜的青菜叶和微波烤干的青菜叶、新鲜的包菜叶和微波烤干的包菜、鲜毛豆和微波炉烤过的毛豆等放入两个锥形瓶中,然后用黑色塑料袋密封一昼夜。
(用黑塑料袋密封避免了暗处理)课上实验:分别将点燃的蜡烛迅速伸入到甲、乙两瓶中,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分析实验结果。
浅谈中学生物实验的几点改进和创新
浅谈中学生物实验的几点改进和创新
一、安全措施的提高
实验室安全措施的提高是物理实验室的基础,是实验室维护理念的重要内容。
在实验室中,应统一安装安全设备,如安全栏、防护衣等,以确保存取实验仪器的安全。
二、改进实验环境
改进实验环境,提高实验的舒适性,对于实验的有效性也比较重要,实验室中应建立适当的植物,保持相对较好的空气温度,以提高实验的舒适性。
三、实验材料的进一步更新
物理学的发展,实验材料也从传统的以眼见为证到电脑软件,从实物仪器到仪器驱动程序,也发生着改变,尤其是VR、AI、AR等新技术,为传统课堂实验引入更多新鲜创新的材料,带来更多新思路。
四、在实验中引入新的环节
在课堂实验中,老师可以引入新的评价环节,适当进行技术对比,让学生对比不同实验方法,从而深入学习、探究实验内容,以获取真正的实践经验和技能。
初中生物实验改进与创新的专题研究》
初中生物实验改进与创新的专题研究》初中生物实验改进与创新的专题研究》是一份研究报告,旨在探讨如何改进和创新初中生物实验,以提高实验的科学性、有效性、探究性、趣味性、新颖性、简便性和启迪性等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本报告分为前言、研究背景、课题界定与理论依据、实验改进与创新案例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策略和结论等部分。
在研究背景部分,报告指出实验是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但在实验活动中常会碰到一些制约因素,如时间、季节、成本、材料和技能等方面的限制。
这些因素影响了师生正常开展实验活动的积极性,需要加以改进才能有利于实验的开展。
此外,各种教材中都提供了大量的实验素材,但这些实验改进创新的成果缺乏整合利用,研究优秀的实验创新案例是训练创新思维的有效资源。
同时,当前师生开展实验普遍以教材为蓝本,缺乏质疑的态度,创新的意识比较淡泊,惯于重复和验证教材中的实验。
因此,加强实验教学的改革,优化实验教学过程能激发师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课题界定与理论依据部分,报告定义了创新的概念,即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包括更新、创造新的东西和改变三层含义。
这为后续的实验改进与创新案例分析和实验教学改革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实验改进与创新案例分析部分,报告列举了多个实验案例,如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提高实验效果、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实验趣味性、设计新颖的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探究性等等。
这些案例展示了实验改进与创新的多种形式和方法,对于启发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验教学改革策略部分,报告提出了多项策略,如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加强师生互动和交流等等。
这些策略旨在激发师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最后,在结论部分,报告总结了本研究的重点和意义,强调了实验改进与创新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呼吁教育机构和教师们加强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苏科版初中生物教材的校本化实施
苏科版初中生物实验的改进与创新连云港市东港中学新校区翟天智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
生物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形成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非常重要。
本人仅就苏科版初中生物实验的改进与创新谈一些做法和体会,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实验材料的拓展在七年级上册《能量的释放和利用》有关植物的呼吸释放二氧化碳、需要氧的实验中,有许多学生会认为呼吸只和叶有关,为此,我引导学生考虑选用其他植物器官来做实验材料。
如,课前分小组分别选择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来设计对照实验,将教材上的验证实验变为探究实验,对照组多采用微波炉烤干,这样既节省时间又操作方便。
探究实验一:植物呼吸释放二氧化碳课前准备:选取新鲜的植物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作为实验材料。
将大葱根、微波炉烤过的大葱根;萝卜片、微波炉烤过的萝卜片;新鲜的藕片、微波炉烤过的藕片;新鲜的青菜叶、微波炉烤过的青菜叶;鲜花、微波炉烤过的花、小西红柿、微波炉烤过的的小西红柿;毛豆、微波炉烤过的毛豆;黄豆芽、微波炉烤过的黄豆芽等等分别装入两个不漏气的黑塑料袋中。
插入软管扎紧袋口,把软管用止水夹夹紧,不加标记。
(用黑塑料袋代替透明塑料袋,可以避免了光合作用对实验的影响,也不用再暗处理。
)课上实验:学生在未知塑料袋里是新鲜的还是微波炉烤过的实验材料的情况下,把两袋内的气体分别通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两个烧杯中,通过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生活的细胞才有呼吸现象。
实验二: 植物的呼吸需要氧气课前准备:分小组分别将鲜花和微波烤干的干花、新鲜的葱白和煮熟的葱白、新鲜的萝卜条和微波炉烤过的萝卜条、新鲜绿豆芽和微波炉烤过的绿豆芽、新鲜的香菜根和微波炉烤过香菜根、新鲜的青菜叶和微波烤干的青菜叶、新鲜的包菜叶和微波烤干的包菜、鲜毛豆和微波炉烤过的毛豆等放入两个锥形瓶中,然后用黑色塑料袋密封一昼夜。
(用黑塑料袋密封避免了暗处理)课上实验:分别将点燃的蜡烛迅速伸入到甲、乙两瓶中,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分析实验结果。
中学生生物实验几点改进和创新论文
浅谈中学生生物实验的几点改进和创新【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改革推进,对生物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对生物实验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改进和创新中学生生物实验课程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从而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趣和热爱。
【关键词】高中生生物实验创新思考生物实验是高中学生物教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新课改要求的重要途径,生物实验强化了生物教学的实践环节,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学习探索生物知识的的兴趣和主动性,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学生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
我国中学生生物实验教学虽然改革好几年了,但一直以来收效甚微。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观念保守陈旧,对生物实验的认识不够。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虽然中学生生物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动,增加了许多生物实验内容,但教师为了省事,把实验课的时间都变成其他教学内容,许多学校生物实验教学流于形式,实验课上仅仅是老师在示范,学生只是观看,并未能参与其中,亲自动手去做,教师一味的要求记住实验结果,这种错误的理念,使得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实验教学的目的,学生也获取不到真正的知识。
2、实验安排不够合理,探究偏少,实证较多。
我国许多学校对生物实验课的安排不够合理,生物实验课停留在对于一些知识的演示和论证上,而对探究式的实验教学却尝试很少,这种教学上的不合理安排,导致了实验的意义很大程度上也被扭曲。
于是出现了我们常看到的生物教师在唱独角戏,教师卖力地演示和生物有关的知识,而学生却对毫无悬念的结论不感兴趣,学生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既未能很好地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3、生物实验教学过分注重实验结果,而忽视了实验过程。
我们现行的生物实验教学,更多的是一种验证性的实验教学,因此,学生在进行生物实验时,往往过分的注重实验的结果,生物老师在进行实验检查时也只是在检查实验结果是否与教材中所给实验结果相同,而完全忽视实验的过程。
[改进创新生物实验教学]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共7页)
[改进创新生物实验教学]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摘要:在生物教学中,生物实验教学非常重要,学生们做实验要严谨,对实验结果要实事求是。
在实验教学中要教育学生积极地与他人配合,人人投入,遇到问题集体讨论,共同解决。
改进生物学的一些实验,将有的演示实验由教师独“演”改为师生合“演”。
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大胆地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
实验室开放,可以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各得其所,有利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指导学生总结、归纳课本实验所蕴含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想。
关键词:创新;能力;探索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xx)-01-0073-02生命科学史中的经典案例闪耀着科学家的智慧,有利于学生从模仿创新开始,逐步发展到独立的原创创新,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的能力;另外,精妙绝伦的经典实验展示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课堂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研究经典实验,将科学结论产生的过程和方法同学生学习过程结合起来,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理解科学的本质。
生物实验教学不仅是验证理论知识的手段,还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实验的过程中,从实验设想的产生到实验方案的设计,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到实验报告的完成,每一步都蕴藏着创新的火花。
1.改进生物实验,开辟第二课堂在传统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学生缺少参与机会,其积极性往往调动不起来,自身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独立操作能力及创造力难以得到培养。
“改进”是将演示实验由教师独“演”改为师生合“演”。
如可将探究种子呼吸时吸收氧的实验改为教师将燃烧的蜡烛放入装有干燥种子的瓶内,学生将燃烧的蜡烛放入装有萌发种子的瓶内,进行师生合“演”。
生物实验室的开放是改进生物实验的重要方面,它主要包括基本实验的开放,如学生未能参加的演示实验或一些学生实验的预习、补充;也包括常用工具的开放,如教材中的“动动手”,学生自己命题,自己设计的实验等;还包括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班级管理员协作准备实验仪器及参与实验仪器的简单维修等。
初中生物实验的改进及创新
本文共计2334字
初中生物实验的改进及创新
初中生物实验做的很频繁,那么如何对生物实验进行改进以及创新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初中生物实验的改进及创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哦!
摘要:实验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法,在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实验的改进与创新让实验活动的成本更低、方案更优、操作更易、成功率更高。
本文通过巧改实验材料、创新实验设计、优化实验手段、构建实验模型四个方面,有效培养了师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小变动带来大收获。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生物学科素养,提高科学探究能力非常重要。
《生物学》教材上的实验进行了一点改进与创新,以此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一、巧改实验材料,实现实验教学的高效
实验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
只要做个有心人,总能找到合适的实验材料。
案例1:《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2节“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中,通过验证“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学生可初步掌握实验探究的方法。
教材中的实验是这样设计的:将一枝百合花或一段芹菜插入装有清水的锥形瓶,在水中滴少许红墨水,一段时间后,观察花瓣和叶的颜色变化,将材料纵切或横切,观察各部分颜色有什么不同。
不足之处:在实际
- 1 -。
苏科版初中生物实验的几点改进与创新
苏科版初中生物实验的几点改进与创新作者:翟天智来源:《中学生物学》2011年第07期生物实验教学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和发现知识,在动手动脑中发展生物科学素养,形成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加强改进与创新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下面仅介绍课标苏科版初中生物实验教科书中实验的几点改进与创新。
1实验改进1.1实验材料的改进实验材料的恰当选择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如果所需实验材料的采集难度大或用了某种实验材料而实验现象不明显,则可考虑改用其他实验材料来替代。
如,在“观察花的结构”实验中如选用桃花,一方面桃花采集的难度大(果园的桃花,果农不给采,观赏用桃花,管理人员不准采,如采摘会影响结果或观赏效果),且桃花的胚珠不易观察到。
如果选用扁豆花,则不仅取材方便,而且可清晰地观察到胚珠。
如,“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中,可分别选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六大器官进行探究,也可改用黄豆芽进行探究,改用黄豆芽后还可以不用遮光处理。
如,在“观察河蚌”的实验中,如果买不到河蚌可以用海水中的贝类代替。
如,在“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实验中,选用核桃仁鉴定食物中的脂肪并用食用油作对照,结果呈现在滤纸上效果更好;在“维生素c的鉴定”实验中选用维c片与柠檬汁对照,效果更明显等。
如,在“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的实验中,实验材料选择蚕豆叶效果明显,气孔周围的保卫细胞饱满。
选择单子叶植物如水仙,吊兰的叶做实验材料也很不错,气孔排列有规则,一排排的容易找到。
也可用清水、糖水对比观察气孔的开闭进行拓展探究。
1.2实验用具的改进在某些实验中,有的实验用具不利于实验的观察,实验效果也不理想。
因此,可适当调整和改进。
如,在“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中,水温保持在37℃是实验的一大难点,常用的方法是将冷、热水交替加入调节;也可以使用酒精灯对水浴烧杯进行间断性的加热,但这两种方法操作都很麻烦。
苏科版初中生物实验方法上的一点改进建议
2016年第12期科学大众·科学教育Popular Science生物学是一门集实验性、实践性及科学性于一身的自然科学,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离不开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笔者长期的生物教学实践中发现,苏科版生物课本中有些实验的方法可以做一些适当的改进,从而更加便于学生的实验操作,同时提高实验的效果。
具体的几个实验方法改进建议如下:一、探究蚯蚓在不同表面的运动快慢实验七年级下册《土壤里的小动物》一节中,要观察蚯蚓在不同表面的运动快慢,课本上的实验方法如下:把同一条蚯蚓放在不同的表面上,如一块光滑玻璃板和一块毛糙玻璃板上,注意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
哪种表面比较适合蚯蚓的运动?为什么?对于如何确定蚯蚓在哪种表面上运动的快,我们通常的做法就是肉眼判断,并未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对比,笔者认为不是非常的科学。
改进建议:在两块玻璃板下面分别垫上标有刻度的纸,每块玻璃板上放上2根平行放置的玻璃棒,玻璃棒之间的距离大约1.5cm左右(这样可以让蚯蚓只能向一个方向运动),再把实验用的蚯蚓放在2根玻璃棒之间,记录下此时的蚯蚓头部所在的刻度,然后用秒表计时,记录20秒时间内蚯蚓运动的距离,计算蚯蚓的运动速度。
对比蚯蚓在2种表面上的运动速度,得出实验结论。
另外,笔者认为用一条蚯蚓实验,显得实验结论过于单薄,可以用多条蚯蚓,多次实验,最后归纳总结出实验结论则更为准确。
二、制作和观察叶的横切面的实验七年级上册生物课本中,制作和观察叶的横切面实验的实验方法:用马铃薯条作为支持物,把叶片切成长方形,夹在马铃薯小块的切缝中,用左手捏紧夹着叶片的马铃薯小块,右手拿着沾水的刀片,向自己的身体方向连续水平拉切。
对于本实验的切片方法,大部分同学不太能够掌握,很多同学切出来的切片太厚,导致制成的装片看到的不是横切面,而是叶片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可以在切片方法上做一些小的改进。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进及创新初探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进及创新初探【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进及创新。
在介绍了背景和研究意义。
接着分析了传统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现代技术改进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内容创新、引入实践性项目和拓展教学方法等措施。
结论部分总结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进对学生的影响,展望了未来改进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改进和创新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希望本文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进和创新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启示。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改进、创新、传统问题、现代技术、实践性项目、教学方法、学生影响、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生物实验教学一直是初中生物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传统生物实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实验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学生参与度不高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如何改进和创新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现代技术已经成为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
借助多媒体教学、虚拟实验室等方式,可以使实验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实验教学内容的创新也是重要的一环,通过设计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的实验内容,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文将探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进和创新问题,并着重讨论利用现代技术改进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内容创新、引入实践性项目和拓展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为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研究意义生物实验教学在初中阶段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验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而且,生物实验教学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生物实验的几点改进
初中生物实验的几点改进之蔡仲巾千创作【摘要】生物学实验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份, 而生物实验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随着教材的改进, 实验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 可是由于课时等原因的限制, 很多教师其实不十分重视实验教学.需要通过提高教师的认识, 改进生物实验课现状, 同时广泛取材, 从实验资料、方法上对实验进行立异, 节省课堂时间, 化繁为简;改变实验方式, 从实验设计上进行立异, 增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关键词】中学生物实验实验改进生物教师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 通过实验获得有关生物学方面的知识是其基本手段.新课标实施中强调了加强和完善生物实验教学, 特别是注视实验教学的设计的多元化.本文就自己在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谈谈实验教学中几个实验的改进.一、植物蒸腾作用实验(一)·实验探索目的1、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的过程.2、探索植物的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3、探索植物叶片上下概况蒸腾作用的不同.(二)·实验原理1、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概况(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年夜气中的过程, 是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分歧, 蒸腾作用不单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而且还受植物自己的调节和控制, 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植物幼小时, 流露在空气中的全部概况都能蒸腾.2、蒸腾部位:(1)叶片:通过叶片概况上的气孔进行的蒸腾, 叫做气孔蒸腾():约占总蒸腾量的90%以上.通过叶片概况的角质层进行的蒸腾叫做角质层蒸腾:约占5%~10%(2)茎枝:从茎表皮的皮孔进行蒸腾称为皮孔蒸腾约占0.1%).3、分歧植物的叶、同一植物分歧的叶、同一片叶的分歧部位(包括上、下表皮)都有不同, 且受客观生境条件的影响.浮水植物只在上表皮分布, 陆生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都可能有分布, 一般阳生植物叶下表皮较多, 上表皮接受阳光, 水分散失快, 所以上表皮少.(三)·实验资料、仪器、药品(1)资料:四枝粗细相近的阔叶枝条, 如桃枝条;取四株年夜小相同且叶数相同的嫩枝.(2)仪器:试管若干、透明塑料袋七个左右、棉花;(3)药品:凡士林、食用油(四)·实验步伐1、植物的蒸腾现象(1)选材:选取四枝粗细相近的阔叶枝条, 如桃枝条.四支桃树叶做如下处置:(2)插管:将四根枝条分别拔出两个同一型号的量筒内, 枝条要插到试管底, 并在四个量筒外壁标上A、B、C、D .(3)加液:在两支试管内分别加入一定量的红墨水染红的水, 坚持两试管内红水的液面高度一样, 液面上加适量的食用油, 防止水分的蒸发.(4)标识表记标帜:用红色橡皮筋从试管套上, 移动到液面位置, 标识表记标帜液面高度.(5)固定:用棉絮把枝条包住, 固定在试管上, 然后将四支支试管放置试管架上.(6)罩袋:枝条露出试管外的部份分别用透明塑料袋罩住, 袋口扎紧.(7)照光:将试管架放到阳光下, 约3h.(8)观察(9)实验现象:①红墨水在试管中下降的水位差由年夜到小顺序是:A组﹥B组﹥C组﹥D②白色塑料袋中水珠由多至少顺序:A组﹥B组﹥C组﹥D(五)实验结论:(1)蒸腾作用主要部位在气孔.(2)下表皮气孔比上表气孔多, 下表皮比上表皮蒸发快.二、发酵现象实验改进(一)、增设对比组义务教育阶段八年级的生物学教学中所提到的“发酵现象”实验, 只有1个瓶子, 缺少对比实验, 说服力不强, 需增设对比组.在上此节课的前两天, 可利用中午时间, 带着白糖、气球、发酵粉、3个同样的矿泉水空瓶到教室里, 当着学生的面, 对3个瓶子的把持, 如表所示.然后将3个瓶子都放在教室向阳的窗台上, 要求学生只能看, 不能翻开瓶盖.两天后的课堂上, 让学生将设置的实验与课本上的比较, 启发学生分析设置2号瓶的原因.年夜家很快意识到是作为对比, 增强说服力.再找2位同学摸摸3号瓶, 问他们有什么感觉──很硬. 当拧开3号瓶盖时, 学生惊讶了:砰的一声, 象开啤酒一样, 年夜量泡沫喷出很高.接着让几个同学传嗅瓶中液体的气味, 都能嗅出明显的米酒香.然后再提出2个问题让学生讨论:1号瓶气球膨胀, 3号瓶壁胀硬说明了什么? 有酒味又说明了什么?经过讨论有小组很快可得出结论:说明了发酵过程中有气体和酒精生成.各瓶的现象如表所示.(二)、检测气体成份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 是同解决问题形影相随的.严密的思维能发现新的问题, 而新的问题又增进人的积极思维, 直到问题解决.因此, 在课堂上可引导学生质疑:在上述整个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有可能学生会提问:发生的气体是什么?这时可让年夜家思考是什么气体, 有同学会说“是二氧化碳”.然后紧接着设疑:你只是猜想, 怎么证明你的猜想呢?由于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知识, 知道二氧化碳有灭火作用, 再加上受桌上放的打火机和卫生香的暗示, 很快可讨论出方法:将卫生香扑灭伸入1号瓶看是否熄灭.学生可将卫生香燃烧伸入1号瓶的空间内, 熄灭;为了比较, 再将卫生香燃烧伸入2号瓶里则不熄灭.学生立即就明鹤发生的气体简直是二氧化碳.通过这样对教材的处置, 学生更深刻认识到发酵过程的产物有酒精和二氧化碳, 也很自然的联想到日常生活中蒸馒头、制面包和酿米酒, 要加酵母的原因.三、呼吸作用发生二氧化碳演示实验的立异(一)、实验原理利用“二氧化碳使廓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 验证呼吸作用发生了二氧化碳(二)原实验装置的缺乏处1、原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器材较多, 组装复杂.2、, 实验把持繁琐.使用该装置实验采纳灌水排气法, 从漏斗灌入清水, 把持复杂.3、不能在短时间内重复演示该实验, 其理由是①用灌水法排气, 瓶中灌入了清水, 有部份二氧化碳溶于水, 二氧化碳量缺乏, ②漏斗中用棉花塞住也会有少量二氧化碳逸出, ③将瓶中的水倒出让萌发种子继续呼吸发生足量的二氧化碳需要1—2小时.教师如接连在多个班上演示该实验, 就需要多准备几瓶萌发的种子.4、没有设置对比实验, 很难说明二氧化碳是萌发的种子发生的.(三)、实验装置的改进如下图所示:装置器材简单只用到注射液瓶子、注射器、小烧杯, 没有复杂的制作过程.1、实验把持方法的改进:将灌水排气法改用注射器抽气法.2、设置一组对比实验.即贴绿标签的瓶中装入萌发的种子, 贴红标签的瓶中装入炒熟的种子进行对比.(四)、实验把持课前准备:准备两个250ml的注射液瓶子, 分别贴上红色、绿色标签, 贴绿色标签的瓶中装入萌发的种子, 贴红色标签的瓶中装入炒熟的种子, 然后盖住密封.2小时后就可用来做实验.另准备一个注射器、两只小烧杯、廓清石灰水.演示实验:1、取两个小烧杯, 分别贴上红色、绿色标签与瓶子对应.2、向两只小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廓清石灰水.3、用注射器从贴绿色标签的瓶中抽取气体注入绿色标签小烧杯的石灰水中, 让学生观察石灰水的变动.4、用注射器从贴红色标签的瓶中抽取气体注入红色标签小烧杯的石灰水中, 让学生观察石灰水的变动(五)、实验的立异之处1、实验装置简单, 实验器材来源于生活、容易取得, 使学生觉得生活中的许多物品都可用来做探究实验.2、实验把持很简便.3、实验效果更明显.4、设置了对比组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呼吸作用发生了二氧化碳.5、演示后只要用注射器向瓶中注入新鲜空气, 年夜约半小时后可重复演示该实验, 教师在多个班上课演示时, 就不需准备几套装置了.减轻了教师课前准备的工作量.6、实验器材易得、装置简单, 既可作为教师演示实验, 也可作为学生探究实验四、立异实验名称植物光合作用能发生氧气(一)、立异实验目的:挤压矿泉水瓶更容易排出装置中的空气, 利用生活用品检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否发生氧气, 器材简单易得(二)、实验仪器及用品:无色塑料矿泉水瓶、水绵、火柴、木条(三)、实验装置图及说明(四)、实验把持1、把矿泉水瓶中加入约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水, 放入适量的水绵.2、挤压矿泉水瓶, 把瓶内的空气排空, 迅速拧紧瓶盖, 把装置倒放, 检验装置是否漏气.3、把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4、当看到矿泉水瓶完全鼓起, 拧开瓶盖, 迅速将快要熄灭的木条伸进瓶口内, 观察木条的燃烧情况.5、快要熄灭的木条立刻燃烧起来, 说明瓶内氧气浓度增年夜, 从而证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生了氧气.(六)、实验立异点及意义我是在看到一些同学把喝过的矿泉水瓶压扁, 拧紧瓶盖, 放在垃圾袋内, 减小了贮存空间, 突然想到了, 为何不用生活中罕见的物品取代实验仪器, 实验器材简单、易得;挤压矿泉水瓶, 排出瓶内空气, 取代了排水法, 更接近我们初一学生的生活经验, 便于把持和理解;四、“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两个实验的改进.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用的资料是洋葱鳞片叶, 洋葱含挥发油, 不亲水, 制作装片时很容易生气泡, 染色时也不容易着色, 教材让学生染色时从一侧滴碘液, 从另一侧用吸水纸把水吸过去, 有些教师把整个制装片的过程概括成:—撕──—滴──—盖──染──—吸等几个字.可是这个“吸”字是需要做文章的, 如果让学生把盖片下的水全部吸干, 做出的装片里会看到很多的年夜气泡, 气泡掩盖了细胞, 有的学生把气泡误认为是细胞, 达不到观察植物细胞形态结构的效果.1、改进的做法是在制装片时让学生至少滴两滴清水, 这样加盖片时, 盖玻片下的空间中水较充盈, 气泡就少, 细胞的活性也比力好, 学生就容易观察到2、在染色时教师不用吸水纸吸水, 而胞的结构.另外, 太是把装片倾斜 10度左右, 这个角度一定不能太年夜, 年夜水就流出了盖玻片下的小空间了, 然后较高的一侧盖片与载片接缝处往里滴碘液, 让碘液自己流进盖片下, 如果有液体流到盖片外, 用纸巾擦一下, 但一定要强调不能从盖片边缘部位吸水, 盖片周围一定要有充盈的液体, 这样做出的临时装片才不会发生年夜气泡.3、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 同样也不能把盖玻片下的水吸干.通过生物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立异能力, 既是生物教学改革的要求, 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努力探索生物实验教学设计立异.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 立异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而通过生物实验培养立异能力是生物教学适应素质教育开展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卷第7期
2011年
中学生物学
Middle School Biology
Vol.27No.7
2011
文件编号:1003-7586(2011)07-0044-02
苏科版初中生物实验的几点改进与创新翟天智(江苏省连云港东港中学江苏省连云港222046)
生物实验教学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和发现知识,在动手动脑中发展生物科学素养,形成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加强改进与创新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下面仅介绍课标苏科版初中生物实验教科书中实验的几点改进与创新。
1实验改进
1.1实验材料的改进
实验材料的恰当选择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如果所需实验材料的采集难度大或用了某种实验材料而实验现象不明显,则可考虑改用其他实验材料来替代。
如,在“观察花的结构”实验中如选用桃花,一方面桃花采集的难度大(果园的桃花,果农不给采,观赏用桃花,管理人员不准采,如采摘会影响结果或观赏效果),且桃花的胚珠不易观察到。
如果选用扁豆花,则不仅取材方便,而且可清晰地观察到胚珠。
如,“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中,可分别选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六大器官进行探究,也可改用黄豆芽进行探究,改用黄豆芽后还可以不用遮光处理。
如,在“观察河蚌”的实验中,如果买不到河蚌可以用海水中的贝类代替。
如,在“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实验中,选用核桃仁鉴定食物中的脂肪并用食用油作对照,结果呈现在滤纸上效果更好;在“维生素C的鉴定”实验中选用维C片与柠檬汁对照,效果更明显等。
如,在“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的实验中,实验材料选择蚕豆叶效果明显,气孔周围的保卫细胞饱满。
选择单子叶植物如水仙,吊兰的叶做实验材料也很不错,气孔排列有规则,一排排的容易找到。
也可用清水、糖水对比观察气孔的开闭进行拓展探究。
1.2实验用具的改进
在某些实验中,有的实验用具不利于实验的观察,实验效果也不理想。
因此,可适当调整和改进。
如,在“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中,水温保持在37℃是实验的一大难点,常用的方法是将冷、热水交替加入调节;也可以使用酒精灯对水浴烧杯进行间断性的加热,但这两种方法操作都很麻烦。
改进后可用保温杯来代替大烧杯,还可以请学生用手紧握试管来代替37℃水浴加热,实验效果都很好。
如,在“探究萌发的种子释放热量”的实验中,教科书上用保温杯固定在铁架台上,这样很不方便。
可改用家用的暖水瓶,在木塞上打眼,将温度计插入瓶中即可,暖水瓶也不用倒扣,温度的变化也可以很方便地观察到;如不在木塞上打眼,可用棉花裹上温度计后塞口,实验结果同样容易观察到。
如,在“观察蚯蚓的运动方式”实验中,将蚯蚓放在玻璃板和粗糙的硬纸板上做对比,往往出现的实验现象和理论预设相反,如改用光滑的玻璃和毛玻璃,或用两块相同的薄木板,一块板上打蜡或抹上植物油做实验,实验结果的可比性强,实验效果非常理想。
1.3实验方法步骤的改进
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一些小小的改进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如,在“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实验中,为了达到很好的观察效果,应该选择较小的金鱼,并且金鱼的尾鳍最好是扁平的两分叉尾鳍,放入培养皿后,将小鱼的尾鳍用载玻片压住,这样可避免观察和画图的过程中小鱼尾鳍的摆动,既可避免污染物镜,又可使较长时间地观察和画一个视野中的图像。
如,在“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中,制备的糨糊要稀薄,碘液浓度不能过高,否则颜色会偏黑。
如,在“验证食物中含有能量”实验中,为了防止温度计倾斜碰到试管壁,可以将温度计插入带孔的大小适当的硬纸板中,再塞在试管口上,也可以在试管口上塞棉花,这样既固定了温度计,又可以避免燃烧过程中试管内热量的散失。
还应该注意的一点是,在试管里加入10mL水,用1g花生燃烧往往使水温超过100℃,因此,改用15mL的水效果较好。
如,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实验中,用镊子撕取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制好装片后用碘液染色再观察,效果不佳。
因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本身无色透明,在白亮的视野中观察效果不好,如果该实验在实验前,将洋葱从顶部十字形切开,再分成一片片放在通风处,4~5d内表皮变成紫色,这样既好撕取,又不用染色,而且观察效果很好。
观察洋葱表皮可采用内表
44
皮和外表皮进行观察,用刀片划出正方形后再撕取则较容易撕取,制片效果也好。
如要求学生练习染色的操作方法,可选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进行制片,再染色、观察。
2实验创新
2.1对照实验的设计创新
如,在“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中,原实验是用两个锥形瓶、两个植物枝条来设计两组实验进行观察对照,可以创新性改为:选一株叶片比较薄的盆栽植物,用两个塑料袋分别罩在植物的部分叶片上,其中一个袋内的叶片上下两面涂抹凡士林或植物油,然后将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观察、比较两个塑料袋内水珠的形成情况。
实验后可洗去涂抹的凡士林或植物油,可避免对植物造成损害。
2.2实验完成场所的延伸与创新
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实验中,教材上是用大烧杯、玻璃棒及蚕豆种子为实验材料和用具。
本实验时间跨度长,但是实验难度不大,实验材料易得,所以应该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可让每个学生在家动手实验(课前一周准备),这样让实验场所由学校延伸到家庭,让每个学生都能观察体验到实验现象和结果,课上再让学生将完成的实验带到课堂进行观察讨论。
为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大胆尝试改用家里易得的材料做实验,学生的创新实验设计各具特色。
学生一:在透明的一次性杯子的顶端位置固定了6根线,分别在每根线上拴3粒蚕豆种子,使其位于杯子的上部和中部和底部位置,将水加到中间种子的位置使其浸没一半。
现象:中部和底部的蚕豆都萌发了。
学生二:在剪掉1/3的透明大可乐杯子中,挂上用铁丝绕成两层环状结构并上层和中层缝上纱布的装置,侧面三根铁丝的顶端弯钩挂在可乐瓶子的顶端,将黄豆种子分置杯子的上层、中层和杯底。
实验结果:中间和下部的都萌发了。
学生三:用一个大的果冻杯子代替烧杯,用一支透明的吸管,分别在上部中部位置打开半侧管壁,塞上绿豆种子,在底部放上绿豆种子。
实验结果:中间和下部的都萌发了。
在实验前学生预测底部的种子不会萌发,结果都能萌发,而且比中间萌发的还要快。
课上学生交流得出结论:水中也含有少量的氧气,种皮被水浸泡变软更容易萌发。
如何改进呢?如何使水中的氧气几乎没有呢?交流得出结论:改用凉开水并在凉开水的表面滴上植物油等。
2.3增加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可观察性方面的创新
如,在“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的实验中,教材上是这样设计实验的:在一个培养皿或大的盘子里垫上湿棉花,每隔2d有次序地放一粒蚕豆种子在湿棉花上,直到最先放入的蚕豆种子长出幼叶为止。
这样设计实验不利于学生观察种子的根突破种皮及萌发过程。
创新一:在透明的玻璃杯或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里放入用水打湿的白色棉质的带子或棉质的白色布,将种子放在杯子的侧壁,保证种子有充足的空气,然后放在室温的环境中,隔两天放一粒种子,直到最先放入的种子长出幼叶为止。
(也有学生用海绵打湿,放在透明的杯子中,实验效果并不太好,主要是海绵吸水强,容易造成侧壁缺少空气。
)
创新二:将一层薄的海绵剪成和培养皿大小一样的圆形,然后将海绵用水浸湿,紧贴培养皿的底部。
然后将10粒种子(种子应该选择颗粒小的,如萝卜、绿豆等)沿着一条直线塞放在海绵上,然后竖放在平躺的可乐瓶上。
可乐瓶一侧已经剪出一条条宽度和培养皿厚度差不多的口,成为培养皿的支撑。
每隔2d有次序地放一组,直到最先放入的种子长出幼叶为止。
创新三:实验材料有培养皿、印好格子的圆形塑料纸(在塑料纸上有一条比较粗的线,在粗线的上方一行均匀分布有10个小圆圈,大小正好能依次放10粒种子)。
将印好格子的圆形塑料纸放在培养皿中,然后湿的滤纸也放在培养皿中贴近塑料纸,使得格子清晰地透过滤纸。
再将10粒种子(种子应该选择颗粒小的,如萝卜、绿豆等)沿着粗线放在滤纸上圆圈内,颗粒小的种子能附在湿滤纸上并不掉下来(图1)。
盖上培养皿盖后用胶带纸封住边口,竖放在平躺的同创新二中处理的可乐瓶上。
每隔两天有次序地放一组,直到最先放入的种子长出幼叶为止(图2)。
图1种子萌发实验装置
图2种子萌发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