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的文学教育功能

合集下载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论文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论文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的探讨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准大力推行对教学实施创新。

本文笔者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让高中的语文教学充满“文学味”。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文学教育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269-01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最强的学科,它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涉及到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各种门类知识,真可谓是包罗万象。

以下内容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的具体途径。

一、重视新课导入,活跃语文课堂在进行教学时,导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良好的导入能够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基于上述提到的古文,如果学生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那么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就仅仅是能够停留在对文章字面意思的理解上,而对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情感难以理解。

在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导入时可以用激情感染学生。

在进行导入时,先与学生们一起回顾“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去回味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切身感受欧阳修先生的那种游滁州而醉情于山水的情怀,进而让学生能够明白文人通常都会心由山动,情为水发。

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出苏轼游赤壁,观赤壁而后由怀古到感己,最终写下了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

接着通过《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来为学生们展示长江的波澜壮阔,让学生有如苏轼当初临赤壁的那种感觉。

接着是进行粗略的阅读,通过抑扬顿挫的范读,让学生和词人的感情融和在一起。

在对写作背景进行介绍时,让学生们产生对苏轼的认同感。

最后再朗读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让学生们理解“无情未必真豪杰”,并让学生们进一步的受到感染。

而这样的一个过程不仅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而且让整堂语文课充满了文学教育的味道。

二、开展情境教学,渗透文学教育1、将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生活融入情景建设俗话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如此, 文学教 育中偶尔 的差池 又算得 了什么 呢?
会生成许 多属于 自己的理解 , 这样 的理解是教师教
学的依据 。而这 , 不正是“ 以生为本 ” 的教育理念吗?
— —
请 注意 , 这里 我们 不是刻 意去 “ 落实” 这 一理
念, 而 是 自然发 生 的 !
又万 万不 能 沦落 为上 面 所说 的僵 化 式 的 教学 , 否 则
们都是情感丰富的孩子 , 那我们 呈现在学生面前的 文学形象就应当是情感丰富的形象 !当然 , 情有大
1 1 8l 教学
我们的讨论与思考便没有了必要 。于是 , 一个考验
智慧 的问题就 出现了 : 如何将我们对文学教 育形象
关键词 : 初 中语文 文 学教育 途径 思考 中图分类号 : G 6 3 3 .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4 — 6 0 9 7 ( 2 0 1 3 ) 1 0 — 0 0 1 8 — 0 2
作者简介 : 林红燕 ( 1 9 7 6 一) , 女, 江苏南通人 , 本科学历 , 中学一级教师 , 江苏启东市东安中学语 文教师 。 研究方 向: 初 中语文教学 。
2 0 1 3 年 1 0月
语文教学通讯
B u l l e i t n o f C h i n e s e L a n g u a g e Te a c h i n g
Oc t . . 2 01 3
第7 5 4卷
第1 0 期
V o 1 . 7 5 4 No . 1 0
者特别强调 , 在文学作品解读的过程中, 只要主 旨不 严重偏离社会核心价值体 系,其结论都是可以接受 的。怕就 怕学生的视角稍一偏离所谓的正确轨道 , 老 师立马就将其拉回来 , 那样 的教育不叫教育, 只是一 种强力的灌输。 事实上, 人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 , 很 多 认识往往都是在有了比较之后 , 才会被真正认同。既

浅谈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三, 利用现 代化教 学技术 。 改进教 学方法

调整教学 内容 , 好课 备
教 师要 根据社 会 的需要 , 对课程 内容进 行必要 的改革 与调 整,
改 变那些 交叉重复 、 旧老化 , 符合社 会发展 需要 的课 程 内容 。 陈 不 教案是教 师传授 知识的重要 依据 ,而备好合 理性的教 案是 教好 一
为 :1什 么是视 图 . 清概 念及分 类 ;2 画视 图前要做 什 么 。 () 讲 () 掌握
各视 图投影 方 法及规律 ;3 视 图为什 么这样 分 类 , () 为看 图和画 图
方便 。 迭不 同复杂程度和 不 同形状 的机件 ;4何地 画何种视 图? 表 ()
各 个 视 图 的 位 置 配 置 关 系 ;5 何 时 画 何 种 视 图 , 个 视 图 的 应 用 () 各
要 的意 义。
于一 体 。 古今 中外 各类知 识于一 炉的 。很多名人 的文章 . 什么 熔 为
关键词 : 文学 ; 文教 学; 用 语 作
富有韵味 。 就是作者 能把古 今 中外 、 政史地 理信手 拈来 的效果 。古
人 常告诫 到“ 书到 用时方恨 少 !” 以在平 时注意 积累是 增加文化 所
就很 容 易, 有利 于提 高学 生的 学 习积极性 , 强 学生的 自信心 , 增 培 养 学生对制 图的学 习兴趣 。
总之 。 机械 制 图作 为职 业 学校 的 一 门专 业基 础课 , 在提 高教
范围 ;6如何 画视 图, 图投影 规律及各视 图特征 表示 方法。 () 视 这样 分 解 出的教案 内容 完整清楚 、 理性强 , 配合适 当的教 学方 法和 条 再
图仪 器 已经被计 算机所取代 ;图纸等技 术文件 已经放进 了计算机

刍议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刍议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 以及 《 呐喊 》 中对 “ 国民性 ”的批 会、 时代 、 人生息息相关的。学 生要 正确理解 、 掌握并 合 一”的和谐 思想 ;
和这些作 品发生共鸣 ,必须透过作 品的表层含义 , I 去 判和 “ 立人” 思想的吁求 ; 女神》 《 中对 “ 个人” “ 、自 I 情感 的赞美 ; 边城 》 由” 《 中对 道义的担 当与职责 的 理解 、 领会 、 感悟作品 中的深层 含义 , 来体认文学独有
世提供 借鉴 , 促使人思考现实 的意识 ; 集 ” “ 蕴含着对 教 育受体的身心发展 , 健康 完整 的人格 , 塑造 中学语 f 社 而 经 史 子 集 在 文 教学 中文学教育对 我国 当下素质 教育的推行 具有 : 会人 生公 正评 价 意 识 等 等 。 “ 、 、 、 ” 现 代 这 十分重要 的意义 。那么 , 中学语文教学 中的文学 1 看来 又是 文 学 经 典 , 些 人 文 精 神 要 被 教 育 受 体 较 当下 教育应如何做呢?笔者认为 , 以下三方面做起。 l 地接受 , 应从 好 完全可以通过 中学语文教学 中文学教育的 中学语 文教学 中文学教 育的 内容应是 “ 美” J 个渠 道 来 完 成 , 且 中学 语 文 教 学 中文 学 教 育 在 一 这 并
个个灵魂高贵行 为高 尚的人 。可以说 , 一个没有文学 l 。如 中国 的 “ 、 、 、 ”中 “ ” 含 着 关 注 国 性 经 史 子 集 经 蕴
家 “ 见 不 艺术的民族 和社会是不可思议 的, 而没有文学教育则 : 、 民族 的使 命 意 识 ; 子 ”蕴 含 着 “ 从 己 出 , 曾 依傍半 个古人 ” 个性 张扬意识 ; 史 ”蕴含着 的为后 “ 必然又是一种不健全不正常的教育 。因此 , 了促进 l 为

小学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之关系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之关系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之关系探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文学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文学不仅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还能激发人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文学教育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本文将就小学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

一、小学语文教学在文学教育中的作用小学语文教育是文学教育的基础,为孩子的文学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为学生传授语文教育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等。

这些能力对于以后的文学阅读和写作都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小学语文教学在文学教育中还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

传统的课文教育通过现实情境的描写,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风土人情和人民生活,培养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而现代文学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和不同的人生经历,增强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

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在文学教育中是重要的第一步,只有在这一基础之上,学生才能通过文学认识社会、理解生活,从而真正实现文学的教育目的。

二、文学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文学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语文教育有着促进作用。

具体表现如下:1、激发学生的兴趣文学教育通过艺术感染和情感渗透,激发了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

比如,经典的《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等,都是很好的文学经典,这些经典的诵读和背诵,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2、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教育可以锻炼学生在表达思想的能力,促使学生的表达更为流畅、生动和详尽,同时,阅读文学作品也能够促进学生语言的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学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文学作品通常有复杂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它们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文学的探究欲,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4、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文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南前山人【摘要】文学教育是语文教学绕不开的内容,文学教育具有净化学生心灵,塑造学生灵魂,完善学生人格的作用,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和写作的能力,而且能让学生获得精神力量,得到做人的教育。

要实现真正的文学教育,必须在文学作品的选入上、课堂教学方法上、课外阅读选择上,注重作品的自身特点,紧抓作品的精神力量,对学生施以影响。

【关键词】文学教育意义实现真正教育近年来,在“语文新课标”的引导下,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等口号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越来越丰富了。

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尤其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这一任务里,文学教育的功能与地位越来越突出了。

一文学教育的意义文学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它肩负着净化学生心灵,塑造学生灵魂,完善学生人格的重任。

在当代复杂的社会环境下,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波动很大,培养合格的人才,学校教育首担重任。

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教育充当了先行者的角色,其中的文学教育又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和写作的能力,而且能让学生获得精神力量,得到做人的教育。

语文学习离不开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体会,语文教育也离不开文学教育。

文学即“人学”,它是对人类社会的研究,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探讨。

文学教育的本质力量在于引发人们对人类生命意义的探索,它要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及自我生命价值的思考,以提高修养,把正生命的航向。

①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活跃,世界观形成的时期,是塑造灵魂,完善人格的绝佳时期,也是易受不良诱惑的危险时期。

这一阶段施以形象性的文学教育,能起到较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文学作品总是在写人与人、人与事、人与景的相互关系中推进,那些真正体现作家用情感的眼睛去看待生活、描写生活、评价生活的作品,就一定会感动人、启迪人。

②从语文教育的人文角度讲,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是离不开文学教育的,文学教育所具有的形象性、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其他教育无法相比的。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作者:张芳云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40期摘要:本文在阐释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开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上,从内容、主体和客体三个角度深入探析了中学语文教学文学教育开展问题。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文学教育审美教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语文教材内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增加了大量文学作品,与文学审美相关的内容也随之在考试中出现,要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文学教育的诉求越来越普遍。

就语文教学发展历程和新课程改革实践来看,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开展并不顺利,特别在当下大量后现代主义思想观念渗透、经典文学作品遭到一定程度消解与解构的语境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文学教育有很大难度。

从世界各民族历史发展历程来看,文学艺术都能够给人以勇气和希望,保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情感诉求,进而构建纯洁、高尚的人文情怀,促进人格的发展,文学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促进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塑造完整的人格,有必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大力开展文学教育,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一、内容应是“美”的艺术品,蕴藉丰富的人文内涵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内容应该是各类经典文学作品,既要有古代人智慧的结晶,如:《诗经》、《庄子》、《史记》、《唐诗三百首》、《红楼梦》等艺术名篇精品,又要有现代经典,如《呐喊》、《女神》、《边城》、《家》、《四世同堂》等内容选段。

经典文学艺术作品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蕴藉了民族经验、情感和理性等高贵的精神;使学生在上述作品内容学习中受到思想与艺术的熏陶。

文学艺术同样不是一个独立门类,多种文化要素渗透其中,并保持不可分割的联系,正是这种不可分割的联系彰显了文学艺术作品的人文性,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文学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传承及现实意义。

文学教育确切地说是一种审美教育,学生在受文学艺术作品思想震撼的同时,也受文学艺术作品“美”的特质所熏陶。

阅读、鉴赏文学艺术作品,能够给学生带来美的愉悦感受,学生与文学艺术作品蕴含的思想、情感发生共鸣,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接受美的熏陶,在这种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篇 ( 。其余 部分( 段) 也包括 中 国现 当代和外 国优 秀诗文) 由教 材编者和 可 任 课教 师补 充推荐 。诗 歌散 文作 品 ,如鲁 迅 《 朝花 夕拾 》 、冰 心 《繁 星・ 春水 》等 ;长 篇文学名 著 ,如吴 承恩 《 西游 记 》 、施耐 庵 《 浒 》 水 、 老舍 《 骆驼祥 子 》等。 教 师可利用早读 课 的时间要求 学生 自主 阅读 ,在课 程标准 中 已明
家讲 坛”的录像片断等。
维普资讯
二 、 课上 适 时 渗透 ,把 握 深 刻 内涵
在人类历史 的长河 中,中华 民族的祖先用 劳动和智慧创造 了光辉灿烂 的文化 。中华 文化 ,源远流长 ,延续 不绝 ,一直影 响到今天 的生 活 。继承 和弘扬 中华传 统文化 ,是凝 聚中华 民族力量 的客 观要 求 ,是建设 有 中国特 色 的社会 主义物质 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实需要 。 传统 文化是 四书五经 ,是二十 四史 ,是唐 诗宋词 ,是红 楼梦 和三 国 ,
是老庄 ,是禅机 ,是数不尽 的古代文献 ,当然也是贯穿在其 中的精神 。
如 :在学 习诵读欣 赏 《 论语八则 》的时候 ,引导学生把握孔子 的部分 教育思想 ,进而深切体会博 大精深 的儒家思想 。 其一 ,关于学 习的态度 。孔子 日 : “ 三人行 ,必 有我师焉 。择 其善者 而从之 ,其不善 者而改之 。 ( 述 而 》 ” 《 )这说 明学无常 师 ,应 随时随地 注 意 向他人学 习 ,取人之 长 ,补 己之短 。同 时 ,孔 子提 倡和 赞扬 “ 敏而 好 学 ,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 ,体 现了孔子 严谨 的治学态度 。
属 地位 ;国学以 《四库 全书 》分 ,应 分为经 、史 、子 、集 四部 ,但 以 经 、子部为重 ,尤倾 向于经部 。

浅谈语文教学的文学教育功能

浅谈语文教学的文学教育功能

体 系的 目的。我们所必须面对 的一个事实是 : 掌握 了这

种 语 言 的科 学 体 系 并 不 就 等 于 具 有 了 理 解 和 运 用 这
种 语 言 的能 力 。一 个 人 可 能 对 一 种 语 言 掌 握 了 大 量 的
人文性 的统一” 从本源上为语文教 学 明确 了方 向, , 似乎 可以解 决语 文 教学 的种种 问题 。但 是 , 现状 又 是 如何
得到的体会是教Nf 的课堂教学虽 有新 的形 式 , l ' ] 但实 质
还 是一 如 既往 。 同教 师 们 交 流 发 现 , 们 也 了解 课 程 标 他
获得语文能力和学会语文的有关 知识 是不 同的两 码事 ,
不 能 混 为一 谈 。可 以看 出 , 识 体 系性 的 语 文 教 学 无 法 知

培 养 学 生 的 语 文 学 习兴趣
“ 趣是最好 的老 师。兴趣 往 往是 学 习的先 导 , 兴 ” 又
是学 习得 以持 续 的 原 动 力 。学 生 对 学 习 是 积 极 的 寻 求 , 还 是 消极 的应 付 ; 兴 趣 盎 然 地 吸 收 , 是 厌 恶 地 排 斥 , 是 还
这直接影 响教学 质量 和教学 效果 。尤其 是 中学语 文教 学, 学生语 文素养 的提高需 要持之 以恒 的积累 、 泛 的 广
阅读 。 因此 , 断激 发学 生 的学 习 兴 趣 更 为 重 要 。在 语 不 文 课 堂 教 学 中渗 透 文 学 教 育 , 教 科 书 中 经 典 的 、 含 把 饱
宝库 , 那就是 多少代 作 家 留下 的杰作 。他 们教 育我 们 , 鼓励我们 , 要我 们变得 更美 好 、 纯洁 、 善 良、 更 更 对别人 更有用 。文学教 育的 目的就 是要人 变得 更好 。 一句话 ” 道 出了文学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 陶冶情操方 面的作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意义及价值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意义及价值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意义及价值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是以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基础,加以教师的引导和教育,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全面提升文化素养。

另外,文学教育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中深层次的精髓,并大力弘扬世界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加强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升。

本文仅就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意义及价值做以浅要分析。

关键词:中学语文;文学教育;意义;价值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078-011.探究文学作品的精髓,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世界文化的漫长发展历程中,世界各国都留下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其不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促进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的基础。

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文学教育的开展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扎实的文笔表达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境界和情感世界。

毛泽东主席曾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

”由此可见,优秀文化作品的意义绝不仅是表现在文化理论方面,对于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文学教育的角度而言,中学生正处于身心、智力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深层次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而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和标准也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学生不但要具备基本的职业技能,而且要通过长时间的积累逐步形成有利于长期发展的素养。

学生若想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精髓,必须经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和启发,进而才能是学生在文学作品的历史与文化氛围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将其与自己的生活、学习相联系。

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是建立于文学作品精髓的基础上,是学生精神层面感悟和理解能力的进步与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之关系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之关系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之关系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之关系探讨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语文教育在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础,而文学教育则是扩充学生视野、拓展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小学语文教育与文学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互相的渗透。

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语文教育的本质,为小学教师的教学提供指导。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的关系1.共同目标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而文学教育所追求的是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和文学教育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全面的人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

2.共同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和文学教育在教学内容上互相渗透。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语言知识、阅读技巧和写作技巧。

而学习文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还可以提高语言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文学教育中的文学作品也可以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一部分,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3.共同方法小学语文教学和文学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着相似之处。

两者都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研读、朗诵、演讲等等。

同时,两者也需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发挥自己的思维和创造力。

4.共同效果小学语文教学和文学教育的另一个重要联系在于两者的学习效果。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提高语言能力,使语言应用更为准确、规范和丰富。

而学习文学的过程中,则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的人格修养和道德素养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的重要性1.对语文能力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自主开展语言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巧,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而文学教育的另一重要作用就是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为准确、感性和富有情感。

略论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略论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领悟到儒 、 、 释 道思想是作者在逆境 中的主要处 世哲学 ,
阶段 , 文学具 有强烈 的人 文色彩 , 生在接受文学 教育 学
的过程 中, 会不断提高 自身的语文知识水平 和听பைடு நூலகம்读写 能力。历代 留下 的 丰富 的文 学名 著 , 时刻 都在 教育 我
儒家 推 己及人 的思想 , 家的众生平 等的思想 , 佛 道家热 爱生命 的意 识 , 得作 者在 艰苦 的生活 中获得 精神 救 使
赎 , 处逆境仍 然旷达 自励 , 身 对人生美 好事物 的执著 追
们, 而现行 的中学教科书 , 选编 的很少 , 以要 使学生学 所
会阅读 , 就不能不对浩瀚 的文学作 品进行广泛涉猎 。 欣赏文学作品 , 首先要 品味、 摩语言 。例如 , 揣 诗歌
求 , 他凭借深 刻的哲理 反思达到 自我释怀 的 目的 , 使 以
智 慧, 都能在阅读 的耳濡 目染当中形成 。一言以蔽之 , 文 学教育能为人的诗意生存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
二、 有利于关注生命意识 , 提升 生命品质 文学教育 中的生命意识教育 , 就是通过 对文学作 品 的阅读、 鉴赏 , 引导学生思考生 与死 的生命课 题 , 以积极
的态度来 面对生命 中的失落和痛苦 , 确认 生命的意义和 价值 , 进而热爱 自身的生命 , 尊重他人 的生命 , 提升 自己 的生命境 界, 体现生命 的尊严与价值 。 语言不仅仅是 工具 , 而且 是人 的生命 活动 、 灵活 心
踱步月下荷塘 , 略“ 与影 的和谐 旋律 ” 获得精 神的 领 光 , 慰藉 和灵魂 的救赎 ; 如余 秋雨等 一些学者散 文 , 又 始终 以探讨人类文明的兴衰为 主题 , 充满文化魅力 。如能勤
读 多思 , 认识必将 升华 , 思想就会层层 积淀 , 对美与文化 的认识就会提高。・ 没有思想 , 生命 只是一片沼泽 。深蕴 在文学作品 中的理性 的思维 、 智的见解 、 睿 醇厚 的思想 ,

语文素质教育文学能力培养

语文素质教育文学能力培养

浅谈语文素质教育与文学能力培养摘要:语文教育包含文章教育和文学教育。

其中文学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可是,近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文学教育受到严重的冲击,已影响到语文素质教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失落,不只是语文能力的下降,还涉及到人的整个素质的异化问题。

本文试图就在初中学生中加强文学教育的问题作一探讨。

关键词:文学教育素质教育文学能力语文教学文学教育的必要性。

文学作为社会科学对人的精神培养有着巨大的作用,文学修养能净化人的心灵,培养人高尚的人格,乐观的志趣。

我国的教育历来有重视文学教育的教化作用的传统。

孔子曾云:”不学《诗》,无以言。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说明”诗”和”乐”可以培养人的品德。

在中学加强学生文学的培养对提高素质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然而,语文教学过程中,机械式的重复的所谓”字、词、句、篇”语文训练充斥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严重背离教学规律,损害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语文科,从贯穿始终来说,它是语言学科,同时又是处处蕴含文学的因素。

语言教学是基础,文学教学是语文的目标之一,教学文学作品,对培养能力来讲,作用是巨大的。

中学语文教学要把语言和文学结合起来,才能完成语文素质能力的提高的目标。

针对中学生的实际,有重点的培养文学鉴赏能力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文学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入手。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任何认知活动的先导,也是认知活动得以持续的内驱力。

中学的语文课文有许多的文学名著,充分利用好这些课文激发学生文学鉴赏的兴趣。

教学《在烈日和暴雨下》,本文是老舍的名著《骆驼祥子》中节选出来的,把本文作为一篇培养文学能力的课文是非常合适的。

祥子是小说的主要人物,通过介绍祥子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祥子”是现代文学长廊中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文学形象,教学本课时,先收集与祥子有关的材料,特别是作为一个人力车夫,在北京城里拉车,靠个人奋斗挣得一辆属于个人的车是他的理想。

论中学语文学科中的文学教育

论中学语文学科中的文学教育

论中学语文学科中的文学教育中学语文学科中的文学教育,近50年来按照辩证法走了一条否定之否定的道路:50年代肯定,实行汉语和文学分科教学;60~70年代否定,立下“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的戒律;80~90年代又肯定,教学大纲规定要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当前,要给中学的文学教育定位,促进文学教育,提高语文教育效率。

一、英、美、德、原苏联等国的文学教育英、美、德、原苏联都十分重视母语教育中的文学教育,法、日等国虽然不单列文学教育的课程和内容,但是也重视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英国,在1985年颁布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国家标准·英语》中指出:“英语可视为一门学科,也可以看作英语和英国文学两门课程。

”在英语学科中,有语言教育,包括听说、阅读、写作、拼写、书写等,有文学教育,指导学生阅读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和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学生能够从作品主题、人物、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鉴赏文学作品,并且交流阅读文学作品的感受和个人反应。

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和课程。

一般地说,英语课程包括语法、阅读、写作和作文;语言艺术课程包括美国文学、英国文学、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

指导学生逐步熟悉古今文学代表作,能够欣赏语言艺术,评论文学作品,并且养成阅读文学作品的习惯。

德国,一个州的德语教学大纲规定:“德语的任务是对年轻人进行语言上的和文学上的教育,这是它的独特的使命。

”还规定,要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要学生了解文学体裁和结构,了解德国的经典文学作品。

原苏联,从40年代到90年代初解体实行语言和文学分科教学,从4年级到11年级分三段进行文学教育:祖国语言——祖国文学——俄罗斯文学和当代苏联文学。

讲授文学理论、文学史知识,培养鉴赏、评论作家作品的能力。

在中学进行文学教育,在世界上原苏联是最认真、最坚决的国家。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重视在中学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为什么呢?美国学者认为:阅读和研究文学作品使学生开阔眼界,使他们能身临其境地阅历一些地方、人物和事件,增加他们对日常生活的情趣和探索意识,从而给学生的生活增加一个特别的天地;从文学作品中了解人类自身的动机、冲突和价值。

谈语文教学的文学教育

谈语文教学的文学教育
是 文学 价 值 。 文学 作 品 的 内容遍 及 人 类生 活 的所 有 领 域 ,其 内容 时 时处 处 与社 会 息 息 相关 ,它 比其 他任 何 类 型 的课 文 都 更 利 于 增 长学 生 的知 识 ,扩 展 其 视 野 , 丰 富其 人生 经 验 和知 识 。 它能 够 有效 地 泄导 人 情 ,能 够 给人 们提 供 理解 自身 和社 会 的 参考 ,能够 沟 通人 和 人之 间 的关 系 ,能 够 使人 们 在潜 移 默 化 中形 成 对某 一 种 价 值 标准 的共 同认 可 ;四是 培养 想 象 力 。想 象力 是 当一 个 人 的思 维不 受 某种 特 定 的 时空 限 制所 产 生 的一 种 飞 跃 。 比如 ,拿 众 所周 知 的一 个 常 识性 问题 “ 化 雪 了 变 成 了什 么 ? ”来 说 ,如 果 按 照 思 维 定 势 来 回答 , 答 案 自然 是 “ ” 水 。但 有 ~ 个 孩 子 却 说 “ 成 了 春 变 天” 。这 里有 一 个 起 决 定 作 用 的 因素 —— 情 感 。情 感 就 像想 象 力 的发 酵 剂 ,或 者像 托起 想 象 力 翅 膀 的风 。 试想 ,如 果那 个 孩子 不 是 那 么 的热爱 春 天 ,从 心底 盼 望春 天 快快 到 来 ,他 的脑 海里 是 不 可能进 闪 出这样 一
累 ,还 有 利 于其 写作 能 力 的养 成 与提 高 。
二 、尊 重 学 生对 文 学作 品独特 的阅读 感 受


千个 读 者 ,有 一 千 哈姆 雷 特 ” 。文学 作 品与读
者 的 时代 背景 、社会 风 尚 、审美 积 淀有 千 丝万 缕 的联 系 。所 以 ,教 师 在教 学 过程 中绝 不 能把 自己 的感 受强 加 给学 生 ,同样 的 一篇 作 品 ,学 生 和教 师 的感 悟 体验 可 能迥 然 不 同 。教 师一 笔带 过 的地 方 ,也许 正 是 学生 的感 概 良多 之处 ,教师 津 津乐 道 的 地方 ,学生 可 能不 屑 一 顾 。如 果 教 师 硬 将 自己 的 心得 感 受强 行 “ 销 ” 推 给 学 生 ,从 而扼 杀 了学 生 个性 化 阅 读 和理 解 ,将 无法 激起 学 生 的 情感 波 澜 。 如何 加 深和 促 进学 生 的 主体 感 悟 ,这 就需 要 我们

对小学语文课堂中文学教育

对小学语文课堂中文学教育

对小学语文课堂中文学教育的探析小学阶段是有计划学习母语的初始阶段。

小学语文教学是母语教育的基础性工程。

容易被忽视的是,小学生的生命是一个整体性的、艺术性的存在。

他们感性、单纯,他们热爱故事和旋律。

单纯的工具化语言训练不仅违背儿童的本性,使他们丧失对母语学习的兴趣,而且也无法提高其母语素养。

优质的文学教育能够点亮他们内在沉睡的一切,可以提供儿童生命成长所需要的营养。

小学生的文学教育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轴。

文学教育并不单指课堂教学,还应该包括家庭的文学教育、学校的文学教育和社会的文学教育。

近年来,成长起一批儿童阅读推广的“点灯人”,他们在课堂上带领学生阅读。

同时,有很多爸爸妈妈也被感召,他们带着孩子们一起进行亲子共读,成为学生文学教育的生力军。

在此,我将重点聚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这个框架内,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学生的文学教育意义何在?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应该怎样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文学教育?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的必要性课程内容永远大于教学方法。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教育原理。

相对于课程内容,教师的教应该放在第二位。

这也是为什么学者、公众对语文教材特别挑剔的一个原因。

食材本身不够新鲜,营养不够丰富,任你烹饪手艺再高超,也是白辛苦。

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让他们有机会和真正的经典相遇。

经典的文本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被淘洗出来,是因为它有着不能被掩盖的光泽。

课堂上有闪闪发光的文本,孩子的心灵就容易被点亮。

儿童的文学教育不是儿童文学的教育,但是儿童文学教育的核心毫无疑问应该是儿童文学的阅读。

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应该站在儿童的立场,选择更多适合儿童的文学内容,包括中国的传统文化文本、世界优秀的文学文本,让孩子接受营养更丰富的文学教育。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文本的来源文学教育的文本从哪里来?首先应该教好教材中的文学文本,其次可以选择优秀的文学读本和文学教材,再次,选择经典的图画书、儿童文学作品和符合儿童心理的更广泛的人文读物。

小学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之关系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之关系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之关系探讨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动和强调,小学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语文教学中离不开文学教育的渗透,而文学教育又是语文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小学语文教学和文学教育的定义、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责任、文学教育带给小学生的影响、如何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的关系等方面,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之间的关系。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的定义小学语文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口头教学、阅读、写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化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教育和培养,使学生具备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而文学教育是指通过文学文本(如小说、诗歌、戏剧等)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和情感体验上的熏陶和培养,使学生在心理、认知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责任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切实担负起文学教育的责任。

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使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了解文学知识,挖掘作品中的情感、思想、价值等方面的蕴含,从而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和个人表达能力,使其在文学课中良好地完成文学鉴赏、创作等任务。

三、文学教育带给小学生的影响文学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文学兴趣和个人表达能力,还可以从多个角度带给小学生良好、积极的影响:(1)提升审美情趣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力,判断艺术品质、品味人生之美。

(2)启发情感体验文学作品所表现的情感元素能够启迪学生的情感感受和表达,促进学生心灵的和谐发展。

(3)拓展人文视野文学作品能够带动学生对社会人文性别等多方面的思考,在广泛拓展人文视野的同时,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4)启迪个性发展文学作品所追求的精神品质也能带给学生积极的启示和激发个人理想,培养个性化的情趣和兴趣。

四、如何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的关系为更好地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的关系,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策划和实施课程:(1)注重文学作品选择,积极引导学生去阅读代表性的优秀文学作品,让学生体验文学的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教学的文学教育功能
作者:孙迎辉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0年第05期
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其原因虽然复杂,但文学教育功能的缺失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虽然,国家颁布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教学的性质表述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从本源上为语文教学明确了方向,似乎可以解决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

但是,现状又是如何呢?笔者由于工作的关系,在各地听了不少的课,从中得到的体会是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虽有新的形式,但实质还是一如既往。

同教师们交流发现,他们也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精神,但具体实施起来却难以把握。

其实,这是对课程标准中的“人文性”理解不深,不知如何落实与实现的具体表现。

要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突破,实现语文教学的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在课堂上必须渗透文学教育。

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又是学习得以持续的原动力。

学生对学习是积极的寻求,还是消极的应付;是兴趣盎然地吸收,还是厌恶地排斥,这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学,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持之以恒的积累、广泛的阅读。

因此,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重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把教科书中经典的、饱含着作家丰富的情感的名篇佳作,凭借文学教育的整体性、感悟性、情感性的特点,让学生自己体会、感悟作品中动人的故事情节、情感鲜明的人物形象,就会使学生对作品、对语文产生兴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通过文学教育,教师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反复咀嚼体会作品中精彩的语言、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精辟的见解、鲜明的形象,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主动学习的劲头就会倍增。

以往的分析性、知识性的教学肢解了课文,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性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语文的教学效率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能力是听、说、读、写综合运用的能力。

而能力的形成不是靠系统知识的叠加。

目前中学语文教学效率之所以低下,就是因为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以学习对象的科学体系来替代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

我们知道,语言知识不等同于语文,语言知识是把语言当作客观
对象进行科学研究得到的认识,它分为语音、词汇、语法等三个大的层面。

语言的科学体系是由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组成的,因而可以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学习。

但是这样的学习只能达到自我之外的科学体系的目的。

我们所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是:掌握了这一种语言的科学体系并不就等于具有了理解和运用这种语言的能力。

一个人可能对一种语言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但却一点也不能运用这语言。

就像某些学生学习英语一样,对英语的语法知识了解得很透彻,但让他用英语准确地表达却不行。

也就是说,会运用一种语言、获得语文能力和学会语文的有关知识是不同的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

可以看出,知识体系性的语文教学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需要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要求学生多读文学作品,要求学生自悟阅读、多读感悟和体验。

要习得母语的运用能力,就要积累、内化祖国语言的精华。

语文能力的形成必须注意阅读的积累,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意思。

三、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
巴金先生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

他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美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

文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

”一句话道出了文学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

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变得更美好。

无论怎么有才华的人,没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他的才华也许给他人带来更大的痛苦和灾难,对其本身也是一种痛苦,这也是教育的悲哀。

应该说,这种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教育功能本来是语文教学的自然属性,但现在的语文教学忽视了文学教育的属性,沦为知识记忆和解题技巧的教学。

要提高人的素质,不是靠单纯的理论说教就能起作用的。

人的素质、人的心灵的震颤更多地依赖于潜移默化的熏陶,而这一功能非文学教育莫属。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就是要用富于生命的语文去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在语言中体会生命意识、领悟生命激情,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说:“我回想起来,在我的青少年时代,对我影响最大,至今还成为我做人的基本信念的是一篇童话,就是安徒生的《海的女儿》。

这篇童话能表现出的对人的信念,对美好东西的信念,还有为了这信念不惜献出一切的精神,都深深影响了我,一直到今天还在影响我。

”“我觉得这种影响对一个人非常重要,也是一个人精神的底子。

”同样,在我们把一篇篇饱含哲理、富有情蕴的文章以文学感悟的形式而不是以知识肢解的方式让学生体味,学生的思想、情感才会得到感染、受到熏陶,他们不再觉得《最后一课》应该记住运用了几种修辞方法,他们看到的首先是生动语言下表达的强烈的爱国情怀。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联想力、想象力
有这么一个故事:在一次国际发明设计比赛中,中国派出了许多重点中学的尖子生参赛,结果仅获得一个纪念奖。

有人发出了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哪儿去了的疑问。

其实,答案很简单,单纯的知识型教学、僵化的语言训练模式、冷酷的作品肢解,这些都使得学生的心灵变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教条、刻板。

就语文教学来说,把育人、开发人的智慧和创造力的教育沦为一种高度工具化、科学化、技术化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消逝了。

就语文学科的特点来讲,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自学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是最重要的。

要培养这些能力就必须加强文学教育。

其一,童话、寓言、小说等文学作品可使学生的思维活跃。

学生在对这类作品的大量审美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联想、想象能力就能很好的提高。

其二,文学教育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独特体验和感悟,对作品可以进行多元化理解。

如用文学的眼光去阅读、感悟《项链》,可以理解为:批判了资产阶级的虚荣心,批判享乐主义的腐朽思想;也可以感悟出作者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辛酸生活的同情、对人物不幸命运的悲哀;同样,可以产生对主人坚强信念、为人忠厚的敬佩和尊重。

所有这些,不再被知识系统所限制,被理性分析所禁锢,让文学教育发挥它应有的思维培养力度,使学生有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有独特的感悟能力,进而发掘他们的创造潜能。

五、体验民族文化的美
纪霖教授曾说:“像现在这样一个语文教育,整个破坏了学生对祖国语言和中国文化的兴趣,这是一个比任何事情都要痛心的事。

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基础和基石。

”我们的语文课应体现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教育,让孩子从小认识并热爱中国文化,让孩子从小就体会到中国文化的美。

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强化文学教育,让学生充分、整体感知文学作品,体味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精华,从而感受精彩的语言,生发出对民族文化的由衷热爱。

(责任编辑韦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