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光谱区PPT

合集下载

光谱分析法概论(共76张PPT)全

光谱分析法概论(共76张PPT)全
(1) 简并:振动形式不同,但振动频率相同,产生简并。
(2) 红外非活性振动:振动过程中分子偶极矩不发生变化。
(或说偶极矩变化为0),正负电荷重心重合 r = 0 因为µ= q·r = 0 ,Δµ= 0;红外线是个交替磁场,若
Δµ= 0,则不产生吸收。
(3) 仪器分辨率太弱。 (4) 峰太弱。
☆产生红外光谱两个必要条件:
苯环和发色团相连,使E2和B带均长移, ε大 E2,K 带合并,有的就称为K带
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
苯的乙醇溶液
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 (四)影响因素 溶剂效应 ① n→π* 极性 短移 π→π* 极性 长移 ②影响吸收强度
③影响精细结构:苯在乙醇中(极性) 精细结构消失
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
3080-3030 cm-1 re 平衡位置原子间距离 差频峰: ν1-ν2 亚甲基的伸缩振动形式示意图
即:不对称分子,Δµ大
质谱法
确定分子的原子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分子
式和分子结构。经常与UV、IR及NMR等配合 运用。
光学分析仪器的基本组成
紫外光谱 Ultraviolet absorption spectra
3. n→π* :含有杂原子的不饱和基团,近紫外区, ε很小 例如:-C=O: ,-C≡N:
4. n→σ* :远紫外区,含有杂原子的饱和基团, 例如:-OH,-NH2,-X,-S
σ→σ*> n→σ*≥π→π*> n→π*
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
(二)紫外光谱中常用术语
生色团 — 结构中有π→π*或 n→π*的基团,
50 ~ 500 µm 远红外(far-infrared)
红外光区的划分与跃迁类型
注意波数和波长的换算关系

光学光谱区

光学光谱区
红外光谱法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高度的特 征性。尽管有机物的种类很多,但其中 很大部分均由C、H、O、N四种元素组 成,故通过这四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学键 的振动,可产生大部分有机物的红外光 谱。
14
红外展望
红外光谱(IR)和拉曼光谱(RS)均属于分子振 动光谱,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的区别在于信号 产生的方式不同。红外光谱类似于紫外-可见光 谱,是以吸收的方式得到的,而拉曼光谱则是 一种散射技术。 拉曼光谱以激光作为样品的激发光源,其 频率位于可见区(Vis)和近红外区(NIR)。 红外光谱(IR)与核磁共振波谱(NMR)、 质谱(MS)及色谱(GC、HPLC)一起是现 代有机分析(结构、微区和表面分析)必不可 少的分析工具。
1
光学光谱区 optical spectral region
远紫外(FUV- far ultraviolet) 10~200nm 真空紫外(VUV-vacuum ultraviolet) 紫外(UV- ultraviolet) 200~430nm 可见(Vis-visible) 430~750 nm(0.75m) 近红外(NIR-near infrared) 0.75~2.5m 中红外(MIR-middle infrared) 2.5~25m 远红外(FIR-far infrared) 25~300m
15
7
红外光谱法回顾小结(2)
一个分子产生红外吸收峰与否,除了有偶极矩 的变化外,还与分子的对称类型有关: 中心对称分子的全对称振动(偶极矩变化 为零),非红外活性(infrared inactive); 中心对称分子的非全对称振动(伴随瞬时 偶极矩变化),具有红外活性(infrared active)。 (例)
8
红外光谱法回顾小结(3)

光学与光谱学 ppt课件

光学与光谱学  ppt课件

PPT课件
13
光谱学
光谱学是光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物质
的光谱的产生及其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光谱是电磁辐射按照波长的有序排列。根 据实验条件的不同,各个辐射波长都具有 各自的特征强度。通过光谱研究,人们可 以得到原子、分子等的能级结构、能级寿 命、电子的组态、分子的几何形状、化学 键的性质、反应动力学等多方面物质结构 和性能的知识。光谱学本身是一门科学, 同时它也是一种科学手段。
PPT课件
3
• (3)惠更斯(C.Huygens)的波动说
光是在充满整个空间的特殊介质“以太”
中传播的某种弹性波,因此服从波动的传 播规律——惠更斯原理。
利用惠更斯原理不仅能够正确解释光的直
线传播和反射定律,也能够正确解释光的 折射定律以及双折射现象。
• (4)杨氏(T.Young)双缝干涉实验与波 动学说的重新兴起。
• 现代光学的重要标志: • 激光技术,信息光学,非线性光学,波导
光学
PPT课件
12
激光器的发明
• 激光名称的由来: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受激辐射激发的光放大),缩写 为LASER。故最初的中文名称音译为“镭射”“莱塞”。 1964年由钱学森教授取名为“激光”。
用玻璃吸收池,紫外区用石英 吸收池(规格有很多)。
4、检测器:检测器是将光信号
变为电信号的装置(硒光电池、
光电管、光电倍增管PPT和课件 CCD)
20
PPT课件
21
PPT课件
22
PPT课件
23
PPT课件
24
PPT课件
25
PPT课件

光谱分析ppt

光谱分析ppt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分光光度计:能从含有各种波长的混合光中将每 一单色光分离出来并测量其强度的仪器。
分析精密度高 测量范围广 分析速度快 样品用量少
➢根据使用的波长范围不同分为紫外光区、可见光区、 红外光区以及万用(全波段)分光光度计等。
10-2 nm 10 nm 102 nm 104 nm 0.1 cm 10cm 103 cm 105 cm
☺ 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就是根 据每种元素特有的线光谱 来识别或检查各种元素。
线状光谱 由原子或 离子被激 发而发射
发 射 光 谱
带状光谱 由分子被 激发而发

连续光谱 由炙热的 固体或液 体所发射
二、光谱分析技术的分类
分子光谱 光谱技术
原子光谱
分子吸收法: 可见与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 分子发射法: 分子荧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法:原子吸收法 原子发射法:发射光谱分析法、原子荧光法等
(五)其它因素的影响
吸光度读数刻度误差、仪器安装环境(如振动、温度 变化)、化学因素(如荧光、溶剂效应等)等也可影 响捡测结果的准确度。
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 按其光学系统分可分为 单波长分光光度计 单光束单波长分光光度计 双光束单波长分光光度计 双波长分光光度计
➢ 单波长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特点
①单光束光路,从光源到试样至接收器只有一个光通道; ②仪器只有一个色散元件,工作波长范围较窄; ③通常采用直接接收放大显示的简单电子系统,用电表或 数字显示; ④结构简单、附件少、功能范围小,不能做特殊试样如浑 浊样品、不透明样品等的测定。
检测准确性不够稳定,不能用于精密分析。
单波长单光束分光光度计
光深入到物体内部,将物体内部原子中的一部分束缚电 子激发成自由电子,但这些电子并不逸出物体,而是留 在物体内部从而使物体导电性增强,称为内光电效应。 利用内光电效应可制成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以及光电 池。

光谱基础知识-PPT

光谱基础知识-PPT
光谱分析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
光学分析法是根据物质发射的电磁辐射或 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 析化学方法。
1.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是高速通过空间的光子流,通常简 称为光。它具有二象性,即:波动性和粒子性。波 动性表现在光的折射、衍射和干涉等现象;粒子性 表现在光电效应等现象。
每个光子的能量(EL)与其频率()、 波长()及波数()之间的关系为:
图3-1 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能级跃迁示意图
需要注意的是: (1)整个过程是在单线态之间进行的; (2)产生荧光的过程极快,约在10-8秒左右 内完成; (3)荧光的产生是由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 振动能级开始,而与荧光分子被激发至哪一 个能级无关。因此,荧光光谱的形状和激发 光的波长无关。
c. 散射光谱
常用的有:原子发射光谱和荧光光谱。
对于原子发射光谱,由于每种元素的原子 结构不同,发射的谱线各有其特征性,可以根 据元素的特征谱线进行定性分析,根据谱线的 强度与物质含量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荧光光谱实质上是一种发射光谱,它的 产生是由于某些物质的分子或原子在辐射能 作用下跃迁至激发态,在返回基态的过程 中,先以无辐射跃迁的形式释放出部分能 量,回到第一电子激发态,然后再以辐射跃 迁的形式回到基态,由此产生的光谱称为荧 光光谱。
与其它光谱仪器比较,还有一个显著的特 点是:价格便宜、易于操作和容易普及。
缺点:进行测定时,需一个元素一个元素 地进行分析;且大多需要显色剂;样品处 理较复杂,不如其它光谱法迅速。
2. 原子荧光发射光谱法
原子荧光光度计是通过测量待测元素的原子 蒸气在辐射能激发下产生的荧光发射强度, 来确定待测元素含量的方法。气态自由原子 吸收特征波长辐射后,原子的外层电子从基 态或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经过约10-8s,又 跃迁至基态或低能级,同时发射出与原激发 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辐射,称为原子荧光。

光谱学

光谱学

光谱『spectrum』光谱是复色光经过色散系统(如棱镜、光栅)分光后,被色散开的单色光按波长(或频率)大小而依次排列的图案,全称为光学频谱。

光谱中最大的一部分可见光谱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见的一部分,在这个波长范围内的电磁辐射被称作可见光。

光谱并没有包含人类大脑视觉所能区别的所有颜色,譬如褐色和粉红色。

光波是由原子内部运动的电子产生的.各种物质的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它们发射的光波也不同.研究不同物质的发光和吸收光的情况,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光谱学.下面简单介绍一些关于光谱的知识.分光镜观察光谱要用分光镜,这里我们先讲一下分光镜的构造原理.图6-18是分光镜的构造原理示意图.它是由平行光管A、三棱镜P和望远镜筒B组成的.平行光管A 的前方有一个宽度可以调节的狭缝S,它位于透镜L1的焦平面①处.从狭缝射入的光线经透镜L1折射后,变成平行光线射到三棱镜P上.不同颜色的光经过三棱镜沿不同的折射方向射出,并在透镜L2后方的焦平面MN上分别会聚成不同颜色的像(谱线).通过望远镜筒B的目镜L3,就看到了放大的光谱像.如果在MN那里放上照相底片,就可以摄下光谱的像.具有这种装置的光谱仪器叫做摄谱仪.种类发射光谱物体发光直接产生的光谱叫做发射光谱.发射光谱有两种类型:连续光谱[1]和明线光谱.连续分布的包含有从红光到紫光各种色光的光谱叫做连续光谱(彩图6).炽热的固体、液体和高压气体的发射光谱是连续光谱.例如电灯丝发出的光、炽热的钢水发出的光都形成连续光谱.只含有一些不连续的亮线的光谱叫做明线光谱(彩图7).明线光谱中的亮线叫做谱线,各条谱线对应于不同波长的光.稀薄气体或金属的蒸气的发射光谱是明线光谱.明线光谱是由游离状态的原子发射的,所以也叫原子光谱.观察气体的原子光谱,可以使用光谱管(图6-19),它是一支中间比较细的封闭的玻璃管,里面装有低压气体,管的两端有两个电极.把两个电极接到高压电源上,管里稀薄气体发生辉光放电,产生一定颜色的光.观察固态或液态物质的原子光谱,可以把它们放到煤气灯的火焰或电弧中去烧,使它们气化后发光,就可以从分光镜中看到它们的明线光谱.实验证明,原子不同,发射的明线光谱也不同,每种元素的原子都有一定的明线光谱.彩图7就是几种元素的明线光谱.每种原子只能发出具有本身特征的某些波长的光,因此,明线光谱的谱线叫做原子的特征谱线.利用原子的特征谱线可以鉴别物质和研究原子的结构.吸收光谱高温物体发出的白光(其中包含连续分布的一切波长的光)通过物质时,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叫做吸收光谱。

光学设计光学PPT教案

光学设计光学PPT教案
明适应:黑暗环境到明亮环境 暗适应:明亮环境到黑暗环境
第15页/共81页
引起光感觉的最小亮 度和最低光出射角度
应用:隧道路灯照明
明适应的时间较短,通常为10-3 s-2 min 暗适应的时间较长,通常为20分钟到一个小时
第16页/共81页
3 光度学基础
3.1 辐射度学与光度学 3.2 辐通量与光通量 3.3 发光强度 3.4 亮度 3.5 光出射度 3.6 照度 3.7 发光效率 3.8 各个物理量的关联
通量。 单位:流明/球面度(lm/sr)或坎德拉
(cd)。
Iv
d v d
坎德拉是国际单位制(SI)的基本单位,等于一个发射 频率5.4X1014Hz(555nm)的单色光,辐射强度为 1/683(W/sr)的光源的发光强度。
注意:发光强度的概念不能直接应用于不可看作为点
光源的众多光源。
第33页/共81页
第6页/共81页
2 人的视觉
第7页/共81页
视神经乳头
中央凹
(最敏感的地方)
黄斑
(密集着椎体细胞的 区域,颜色呈黄色)
第8页/共81页
( 盲视 点神 )经
盘 ( 视 神 经 乳 头 )
杆体细胞
锥体细胞
锥体与杆体细 胞的混合系统 双极细胞
神经节 细胞
第9页/共81页
2 人的视觉
光线进入人眼的视网膜,杆状细胞和锥状细胞起作用。 杆体细胞和锥体细胞经电化学作用产生脉冲信号。 脉冲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送到大脑。 从而产生视觉效应,使人们能看到物体。
第24页/共81页
1.3.2 辐通量与光通量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llumination (国际照明委员会),简称 CIE

第十五章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

第十五章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

(4)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在某一定波长下 吸光度 A 有差异,在λmax处吸光度A 的差异最大。 此特性可作为物质定量分析的依据。
15.2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一、朗伯-比尔定律
1、朗伯—比尔定律
一束平行单色光照射透明溶液时,光的一部分被吸收, 一部分透过溶液,一部分被器皿的表面反射。
Ir
Ia
It
价电 子
分子 振动
分子 振动
分子 转动
肉眼可见
单色光:只具有一种波长的光。 复合光:由两种以上波长组成的光,如白光。
白光(如日光)是复合光,是由红、橙、黄、绿、 青、蓝、紫等光按适当的强度比例混合而成的,在 400nm~750nm 范围的一种复合光。
2、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当光通过透明的物质时,具有某种能量的光子被 吸收,而另外能量的光子不被吸收。光子是否被物 质吸收,既决定于光子的能量,又决定于物质的内 部结构。
(组成固定) Fe3+ + SCN - → FeSCN2+、 Fe(SCN)2 + ……
(组成不固定)
4、有色物稳定性高,其它离子干扰才小。如三 磺基水杨酸铁的Kf =1042 , F- 、H3PO4 对它 无干扰。
5、显色过程易于控制,而且有色化合物与显 色剂之间的颜色差别应尽可能大。
| m M a R xm R ax|60nm
κ与温度、波长及吸收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与 吸收物质浓度无关。
分光光度的灵敏度
κ越大表明该物质的吸光能力越强,用光度 法测定该物质的灵敏度越高。 κ>105:超高灵敏; κ=(6~10)×104 :高灵敏; κ< 2×104 :不灵敏。
桑德尔(Sandell)灵敏度(灵敏度指数)用S来表示。

【实用】光谱学第十一章PPT资料

【实用】光谱学第十一章PPT资料
因此,具有转动能量Er(J)的分子数目应与 (2J+1)exp(-E/kT)成正比。
H35Cl的转动光谱波数:-1,取刚性转子模型,求分子的两个原子核间的距离。 非刚性转子能级图(虚线表示刚性转子的能级) 其次原子核的直径是10-12~10-13厘米,而分子的两原子核间的距离约为10-8厘米. 刚性转子模型假设分子中两个原子核的距离r是固定不变的。 因此,具有转动能量Er(J)的分子数目应与(2J+1)exp(-E/kT)成正比。 可见非刚性转子的能量比刚性转子的能量略有下降,而转动光谱的两条谱线间的距离不再是相等的。 既是说,两个原子不是由一根没有质量的刚性杆子所连结,而应看作是由一根没有质量的弹簧所连结,这种模型称为非刚性转子模型 。 因此同核双原子分子转动时不会吸收或发射光辐射。 分子的两个原子如果是相同的(例如H2,O2,N2等分子),其偶极矩为零,分子转动时也不会发生偶极矩的变化。 HCl分子()在3000K的热分布 可见非刚性转子的能量比刚性转子的能量略有下降,而转动光谱的两条谱线间的距离不再是相等的。 实际上,当分子体系处于室温条件下,绝大多数分子都是处于电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电子基态)和振动最低能量状态(振动基态)。 刚性转子的能级及转动光谱示意图 不过D<<B,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不记。 这说明经典理论不能应用于解释分子的转动及其转动光谱,只能应用量子力学的理论来解释。 这是因为电子的质量很小,约为原子核质量的10-4倍,可以忽略不记; 处在热平衡条件下的大量同类气体分子,它们在不同能级上的分布数目应遵从麦克斯韦-玻耳兹曼分布律。
光谱学第十一章
前面已经证明,分子的运动可以分离为电子运动、 振动和转动的组合。这样,我们就可以分别讨论 三种运动的情形。在这一章中,我们先讨论双原 子分子的转动和纯转动光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光谱区 optical spectral region
远紫外(FUV- far ultraviolet) 10~200nm 真空紫外(VUV-vacuum ultraviolet) 紫外(UV- ultraviolet) 200~430nm 可见(Vis-visible) 430~750 nm(0.75µ m) 近红外(NIR-near infrared) 0.75~2.5µ m 中红外(MIR-middle infrared) 2.5~25µ m 远红外(FIR-far infrared) 25~300µ m
flash
3
样品处理技术
在红外法中,样品的制备及处理,重要 且特殊。因为同一物质,当其物理状态 不同时,其红外吸收光谱将有许多差异, 这是因为不同状态时原子间的相互影响 不同,会导致吸收频率的改变。若试样 处理不当,即使仪器性能好,也得不到 满意的红外图谱。
4
制备红外分析试样应注意: (1)浓度和测试厚度应选择适当,以使透光度处于 适宜范围。 若浓度太稀,厚度太薄,会使一些弱吸收峰和 光谱的细致部分不能显示;过浓、过厚,又会使 强吸收峰超过标尺刻度而无法测定。 (2)试样中应不含水份。 水会侵蚀吸收池岩窗,且水本身在红外区有吸 收,将使测得的光谱图变形。 (3)试样应是单组分纯物质。多组分试样在测定前 应预先进行组分分离(如色谱法、精密蒸馏、重结 晶等),否则多组分光谱会相互重叠。
1
UV-Vis region:
原子发射光谱法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AES 原子吸收光谱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AS 原 子 荧 光 光 谱 法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AFS 紫 外 及 可 见 吸 收 光 谱 法 ultraviolet and 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UV-VisAS 分子荧光光谱法 molecular fluorescence spec外光谱法回顾小结(1)
量子学说指出:并非任意两能级间都能进行跃 迁 , 跃 迁 须 遵 守 一 定 的 规 律 —— 选 择 定 则 (selection rule)
分子能级是量子化的,振动量子化的跃迁从V=0 到V=1,即从振动基态跃迁到第一振动能态。 在振动-转动跃迁过程中必须有偶极矩(dipole moment)的改变,才有红外吸收——有红外活性 (infrared active);无红外吸收,称非红外活性 (infrared inactive) 。 显然,并非所有的振动都会产生红外吸收,只 有产生偶极矩净变化的振动,才能得到可观测的 红外吸收谱带。
( 例)
7
红外光谱法回顾小结(3)
双原子分子可用谐振子模型处理,进而得出分 子振动方程式(equation of vibration):
影响频率的直接因素是原子质量和化学键的力 常数。化学键越强,原子质量越小,振动频率 越高。即 ( 1 )对具有相似质量的原子基团来说,频率 (波数)与K成正比。 (2 )对于相同化学键的基团来说,频率与 m 成 反比。
11
例:HCl,双原子分子(n=2),为线性分 子,则其振动自由度:3n-5=3X2-5=1。 故其在红外谱图上有一个基频吸收峰。 再例:甲烷,五原子分子(n=5),非线性 分子,振动自由度:3n-6=3X5-6=9。即 有9种简正振动。有机物的特点,使得每 种红外吸收峰较多。
12
红外光谱法回顾小结(5)
10
多原子分子在空间的运动其自由度的确定: 非线性分子有(3n-6)个自由度,即 (3n-3)(平动自由度)-3(转动自由度) 线型分子有(3n-5)个自由度,即 (3n-3)(平动自由度)-2(转动自由度) 每一个自由度可以看作是分子的一个基 本振动形式,并有其自己的振动频率。 响 应的反应官能团存在的特征频率,称基团 频率(基频)(fundamental frequency)。
6
红外光谱法回顾小结(2)
一个分子产生红外吸收峰与否,除了有偶极矩 的变化外,还与分子的对称类型有关: 中心对称分子的全对称振动(偶极矩变化 为零),非红外活性(infrared inactive); 中心对称分子的非全对称振动(伴随瞬时 偶极矩变化),具有红外活性(infrared active)。
8
例:C-H键。因为氢原子的质量最 小,故氢原子单键的振动频率出现 在高频区(high frequency)。 总之,由于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不 同,其原子质量和键力常数各不相 同,会出现不同的吸收频率,故各 有其特征红外光谱。
9
红外光谱法回顾小结(4)
如同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的振动也可看作是 被弹簧连接的质点所构成的体系的振动。若每个 原子视为一个质点,则多原子分子的振动即一个 质点组的振动,要描述其可能的振动方式,须确 定各原子的相对位置。 众所周知,要确定一个质子(原子)在空间的位 置,要(x,y,z)三个坐标,即每个原子在空间 的运动有三个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 一个分子有n个原子,则需3 n个自由度(坐标) 确定所有原子的位置。
红外光谱法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高度的特 征性。尽管有机物的种类很多,但其中 很大部分均由C、H、O、N四种元素组 成,故通过这四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学键 的振动,可产生大部分有机物的红外光 谱。
13
红外展望
红外光谱(IR)和拉曼光谱(RS)均属于分子振 动光谱,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的区别在于信号 产生的方式不同。红外光谱类似于紫外-可见光 谱,是以吸收的方式得到的,而拉曼光谱则是 一种散射技术。 拉曼光谱以激光作为样品的激发光源,其 频率位于可见区(Vis)和近红外区(NIR)。 红外光谱 (IR) 与核磁共振波谱( NMR )、 质谱( MS )及色谱( GC 、 HPLC )一起是现 代有机分析(结构、微区和表面分析)必不可 少的分析工具。
2
红外光谱区
红外光能量较小,不足以导致电子跃迁,而只 能引起分子中的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 红外光谱主要是振动跃迁所致,对应于中红外 区(middle infrared)。 物质吸收电磁辐射应满足两个条件: (1)辐射应具有刚好能满足物质跃迁时所需的 能量; (2)辐射与物质之间能相互作用。 红外辐射具有适当的能量,能导致分子振 动跃迁的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