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初三化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年上期初三化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考试工作已圆满结束了。本次命题以教材为依据,以课改的总体目标和化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统一,借此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下面就期末测试化学试卷所呈现的成绩与问题,对此次化学试卷作一下粗浅的质量分析。

一、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95班平均分63.3分,最高分86最低分27分。94班平均分30分,最高分76最低分11分。

二、试题分析

题型有选择题14道,填空题6道,简答题4道,综合应用题1道,占据的分数分别为28分、32分、22分、18分。本次化学试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较为综合,有些题学生解答有困难。

三、各题答题常见错误、出现此类错误成因分析及其对策

(一)第一大题选择题选择题14题,全部答对的0人,主要答错的题目有第5题、第8题、第13题和第14题。学生对上述题目的理解不好,基础知识没有得到落实,尤其是第5题,错误率达90%以上,要根据浓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这一实验现象推断所得结论。不少学生被迷惑分子之间有间隔这个选项,这可能与学生的思考力有关,也跟老师没有重点强调是氨水是酚酞溶液变红导致学生认为是氨分子的原因而错选了C。第8题关于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误差分析这一类型的题,不少学生较迷惑,错误率达75%,学生做这类题容易想当然,没有认真分析,尤其对于俯视读数和仰视读数导致量取液体的多少易弄混,应加强该类型题目的练习。第13题有一定的难度,

错误率达70%以上,要基础扎实并且认真仔细才可以做好,里面的选项似对非对,少了隐含条件,学生不仔细对概念不熟练的学生做得不好。第14题较难,错误率达75%,这类型考查学生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计算以及分析能力,利用极限法即可做出该题。

(二)第二大题填空题填空题考核的是学生对化学符号、物质微观结构图等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15题。很多学生在第15题失分严重,第15题共两个空4分这个题目是考察元素的质量的题目,相同质量的镁铝铁,谁的原子个数多?并回答原因。孩子们的失分率很高,绝大一部分孩子写的是镁,答正确的孩子(铁)较少。可见孩子们对这些知识并不清楚,对物质的微观世界糊里糊涂,缺乏理性的思考。这个题目能答对铁,原因基本也能答对。16题。(1)标准答案:C2H5OH+3O22CO2+3H2OCO2+Ca(OH)2==CaCO3¯+H2O(或C+O2CO2)典型错误答案:写成其他无关的化学方程式②化学式写错③配平、条件或生成物状态有问题,得1分(2)标准答案: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其他满分答案:检验木炭燃烧的产物。典型错误答案:①与二氧化碳反应,防止排放二氧化碳。②检验二氧化碳的性质,得1分。(3)标准答案:集气瓶里的氧气浓度比空气里的大。其他满分答案:氧气的含量较大。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得越剧烈。典型错误答案:①氧气的浓度或者含量不同,燃烧的现象不同,这样的答案得1分。②直接放弃,或者答非所问。17题。题目比较新,考的是物质分类,很多学生看到题不知道问什么的。错误分析:(1)不理解题意,看不懂题,想复杂了,以为让写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物质的化学方程式,写碳酸分解的方程式、水通电分解和过氧化氢分解的方程式;(2)化学式和方程式混淆,很多学生写化学方程式;(3)化学式书写错误,N2写成N等。(4)理由写物质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或物质的组成

元素相同。18题。根据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微观结构模型图来考察基本反应类型、两种物质的质量比和根据微观模型图可获取的信息。正确答案是:该反应的化学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2)生成物中氧化物和单质的质量比是9:8;(3)由上述示意图可获得的信息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常见的错误答案是:(1)催化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氧化反应等(2)9:16或11:4或2:1或1:2或8:9等(3)双氧水和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了水和氧气;上述反应需要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量不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等。19题。考察信息给予型的化学方程式和化合价(1)方程式配平错误,条件错误写成高温、燃烧等,氮气写成N,生成物多加气体符号;(2)反应前氮元素化合价很多学生写成+2价,不知道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20题。本题考查了探究水的的组成的实验,从评卷情况来看,学生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熟悉题目中的提问方式,答非所问。(1)。实验名称空白不作答(后两空均写出)理论依据有写方程式的、有分析实验现象的。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准确:(2)。描述中以结论代替现象,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对于体积比的描述不准确,有的只答1:2,也有说是质量比的。不清楚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这一重要化学思想。(3)。对理论依据的描述,有写质量守恒定律,但附加叙述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未扣分)。

(三)第三大题简答题简答题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及分析问题的能力。21题。第21题(1)(2)两小题共4分,其中(1)题两空2分,第(2)一空2分第(1)小题比较简单,答案也比较多且要求答出其中两条即可,所以得分率较高。第(2)小题答案唯一,是要求不同于(1)的原因,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不同于给试管中的液体加

热的一点是: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但孩子审题不清,失分率较高。很简单的题错失分数很可惜。22题。(1)标准答案:Zn+Cu(NO3)2=Zn(NO3)2+Cu典型错误答案:①写的是锌与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化学式写错,硝酸锌不会写③配平有问题④写了两个化学方程式,但全部能写对,很可惜。(2)标准答案:a。AgNO3Cu(NO3)2Zn(NO3)2b。Zn(NO3)2典型错误答案:①写的是化学方程式、而不是化学式。区分不了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②写不全,或多写③区分不了溶质和过滤后的杂质,写的有金属。(3)标准答案:生成硝酸锌的质量小于参加反应的硝酸铜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小于生成的铜的质量典型错误答案:①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银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硝酸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硝酸铜的相对原子质量,这样得1分。②溶液变成饱和,温度变化之类的,不知道为什么会被认为考察的知识点是溶解度的知识。③写成铜置换银或者锌置换铜这个反应,不符合要求。23题。(1)标准答案:4P+5O2=2P2O5(2分)典型错误答案:①化学方程式条件写高温,写加热②化学式写错,硝酸锌不会写P写成P2③配平有问题,还有的在P2O5之间配“2”④有的写箭头,不写等于(2)标准答案: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2分)典型错误答案:①写的是达到物质着火点,没写具体的白磷,还有写降低着火点②磷写成“鳞”,有的写使温度达到燃点③隔绝氧气④还有的胡写,甚至不写(3)标准答案:温度(2分)典型错误答案:①可燃物②物质着火点③红磷的量,白磷的量24题。(1)标准答案CO。Fe2O3,H2。CUO或CO2。C错误比较多的X。Y物质写反,写成化学方程式(2)标准答案Fe2O3+3CO2Fe+3CO2Fe3O4+4CO3Fe+4CO2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氢气和氧化碳,氢气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现象前后对照红色粉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