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观遗传学修饰—组蛋白修饰
组蛋白修饰及其功能(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等)-于凯讲解学习
表观遗传学(epigentics)是研究不改变DNA序列而由于其外 部修饰引起的基因开放与否的学科,涉及的主要机制有DNA甲基 化、组蛋白修饰、基因印记、RNA干扰等。其中研究得最多是 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组蛋白甲基化,这些修饰与活化或 失活染色质的结构形成相关。
染色质是由许多核小体组成的,大部分真核生物中有5种富含 碱性氨基酸的组蛋白,即H1,H2A,H2B,H3和H4。H2A,H2B, H3和H4各2个分子构成的8聚体是核小体的核心部分,H1的作用是 与线形 DNA结合以帮助后者形成高级结构。
组蛋白翻译完成后,其氨基尾巴会发生多种共价修饰,如乙 酰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和ADP核糖基化等,这些修饰都 是可逆性修饰,这些修饰共同构成了“组蛋白密码”。
1. 组蛋白乙酰化
核心组蛋白乙酰化反应多发生在核心组蛋白 N端碱性氨基 酸集中区的特定 Lys 残基。组蛋白乙酰化由组蛋白乙酰转移酶 (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HAT)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协调进行。HAT通过将乙酰辅酶 A 的乙酰 基转移到 Lys 的NH+,中和掉一个正电荷。 HDAC使组蛋白去乙 酰化,与带负电荷的DNA紧密结合,染色质致密卷曲,基因的 转录受到抑制。
2. 组蛋白的甲基化
组蛋白甲基化是由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histone methyl transferase,HMT)完成的。甲基化可发生在组 蛋白的赖氨酸和精氨酸残基上,而且赖氨酸残基能够 发生单、双、三甲基化,而精氨酸残基能够单、双甲 基化,这些不同程度的甲基化极大地增加了组蛋白修 饰和调节基因表达的复杂性。
局部乙酰化举例
当DNA与核小体尚未解开缠绕时,转录激活因子如糖皮质激素受体可以和DNA上相应 的反应元件(GRE)结合。当结合至GRE之后,糖皮质激素募集共激活因子如CBP到染色 体上的靶转录基因区。此时,共激活因子利用HAT活性使得结合在DNA启动子区域的核心 组蛋白乙酰化,进而使DNA与组蛋白结合减弱,核小体释放,转录因子和RNA聚合酶可以 与DNA上特异的启动子结合,启动靶基因的转录。
表观遗传学——甲基化,组蛋白修饰
表观遗传学——甲基化,组蛋⽩修饰参考资料:1.2.3.1.什么是表观遗传学?举个例⼦:同卵双⽣的双胞胎个体,从遗传学⾓度说他们的DNA序列是⼀致的,但多种表型存在⼀些差异。
经典的孟德尔遗传定律和⽣物学表型之间还存在另外⼀层调控因素,即表观遗传。
表观遗传(Epigenetics)是指DNA序列未发⽣变化,但基因表达却发⽣了可遗传改变。
这种改变的特点:可遗传性;可逆性;没有DNA序列的变化。
可逆性:表观遗传的修饰⽅式可以在某些因素的条件下被去除。
这使得通过调控表观遗传来影响⽣物学性状称为可能。
表观遗传改变主要从四个层⾯调控基因表达(1)DNA甲基化:DNA共价结合甲基基团,使相同序列等位基因处于不同修饰状态;(2)组蛋⽩修饰:通过对结合DNA的组蛋⽩进⾏不同的化学修饰实现对基因表达的调控;(3)染⾊质重塑:通过改变染⾊质的空间构象实现对基因表达的调控;(4)⾮编码RNA的调控:RNA可通过某些机制实现对基因转录和转录后的调控。
2.DNA甲基化DNA序列上特定的碱基在DNA甲基转移酶(DNMT)的催化作⽤下,以S-腺苷甲硫氨酸(SAM)作为甲基供体,通过共价结合的⽅式获得⼀个甲基基团的化学修饰过程。
最常见能够被甲基化的碱基是胞嘧啶(C),此外腺嘌呤,鸟嘌呤也可以被甲基化。
下图是5甲基胞嘧啶。
在4位上是⼀个胺基,5位上没有其他基团的结合。
在SAM提供甲基的情况下,在DNMT(DNA甲基转移酶)的作⽤下,甲基从SAM转移到胞嘧啶的5位,成为了5甲基胞嘧啶。
DNA甲基转移酶根据序列的同源性和功能,真核⽣物DNA甲基化转移酶主要分为:Dnmt 1, Dnmt2 和Dnmt 3.Dnmt 1参与序列甲基化的维持; Dnmt 3主要作⽤是从头甲基化。
a图左边的序列通过Dnmt 3的作⽤转化为右边的序列,这两个序列的差别是,所有的C(互补链上)被甲基化,这是⼀种重头甲基化的⽅式。
b图中左边的序列其中⼀条链上C位点被甲基化,互补链上的C没有甲基化,可以在甲基化维持酶(Dnmt 1)的作⽤下可以使得另外⼀条⾮甲基化的链进⾏甲基化。
表观遗传学中的组蛋白修饰
表观遗传学中的组蛋白修饰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是指生物体连续遗传物质DNA外的遗传现象,主要由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非编码RNA调控等组成。
其中,组蛋白修饰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
组蛋白修饰指的是在组蛋白蛋白质上发生的一系列化学改变,这些改变对核糖体的结构形态、染色体紧密度、基因转录等方面均有影响。
组蛋白是核糖体的主要构成成分之一,同时也是染色体最基本的组成单元。
组蛋白由多个核心组成,核心之间由疏松的连续的螺旋桥相连成稳定的纤维。
组蛋白的N端和C端是蛋白质的结构域,在不同的化学修饰下形成不同的组蛋白状态。
在表观遗传学中,常见的组蛋白修饰包括: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醋酸化等,其中甲基化和磷酸化是最为常见的组蛋白修饰。
甲基化是指通过在DNA分子中甲基化腺嘌呤(5mC)以及克莱宁岛(CpG)保护性甲基化,改变基因表达的生物修饰作用。
与此类似,组蛋白中也存在一种改变基因表达的修饰方式,即甲基化的同家族修饰方式——组蛋白甲基化。
组蛋白甲基化(Histone Methylation)是指在组蛋白的氨基酸中添加一个或多个甲基,从而改变组蛋白在多个核糖体结构中的位置、DNA和组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等,进而影响细胞的染色质结构、基因的表达以及染色质复制等生理过程。
组蛋白甲基化通常通过酶催化完成。
其中,Histone lysine methyltransferase(HKMT)是组蛋白甲基转移酶(HMT),它主要促进Lysine残基变异,并与若干组蛋白蛋白质相互作用,调控染色质的空间结构。
相对应的,组蛋白甲基脱去酶(HDM)也是组蛋白修饰中很重要的一环。
它不仅与HKMT相对应,而且通过去除组蛋白上的甲基,以及改变组蛋白的空间位置,同时在RNA 多样性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研究表明,组蛋白甲基化的水平与胚胎干细胞分化程度、乳腺癌病变程度、血液恶性肿瘤等生理生化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总之,组蛋白修饰是表观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方向之一。
表观遗传学 第三章 组蛋白修饰
,
汇报人:
目录 /目录
01
点击此处添加 目录标题
04
组蛋白修饰的 酶类
02
表观遗传学概 述
05
组蛋白修饰的 作用机制
03
组蛋白修饰的 种类
06
组蛋白修饰与 疾病的关系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表观遗传学概述
表观遗传学的定义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型未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变化的科学。 表观遗传学主要关注DN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等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表观遗传学在生物体发育、肿瘤发生和神经科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表观遗传学可以通过研究基因表达的可遗传变化来揭示遗传信息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sirtuins两类具 有不同的生物学 功能和底物特异
性。
研究意义:组蛋 白去乙酰化酶在 多种生物学过程 中发挥重要作用 如细胞分化、肿 瘤发生等是当前 表观遗传学研究
的热点之一。
组蛋白甲基化酶
定义:能够催化组蛋白甲基化反应的酶类
作用机制:通过甲基化组蛋白的特定位点 调控基因的表达
种 类 : 包 括H MTs 和 HM Ts e 等
研究意义:组蛋 白泛素化在表观 遗传学中具有重 要的研究意义对 于理解生物发育、 细胞分化和疾病 发生机制等方面 具有重要意义。
04 组蛋白修饰的酶类
组蛋白乙酰化酶
定义:组蛋白乙 酰化酶是一类能 将乙酰基团转移 至组蛋白特定位 点的酶
作用:调控基因 表达影响细胞分 化、发育和肿瘤 发生等过程
种 类 : 包 括 H Ts 和 K Ts 等 不 同 亚 型具有不同的底 物特异性和功能
与其他修饰的关系:组蛋白磷酸化可以与其他修饰如甲基化、乙酰化等相互影响共同参与基 因表达的精细调控。
组蛋白修饰及其功能(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等)-于凯
组蛋白密码学说的完善: 1. 更好地开发新药。研究组蛋白密码对药物开发具有战略
意义,多种组蛋白修饰酶已成为相关疾病治疗的靶目标。比如,组蛋白去乙酰酶
(HDACs)抑制剂已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肿瘤; 2. 深入探讨遗传调控和表观遗传调控相互作用的网络与不同生物学表型之间的关系;
3. 在控制真核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网络体系内进一步深入理解染色质结构、调控序列以
②组蛋白的N末端尾巴可与参与维持染色质高级结构的多种蛋白质相互作用,更加稳定了核
小体的结构。而组蛋白乙酰化却减弱了上述作用,阻碍了核小体装配成规则的高级结构(如 螺线管);
③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HAT)对相关转录因子或活化因子进行乙酰化修饰以调节基因的表
达。如 CBP/P300对P53的乙酰化可增强其特异性 DNA结合能力、转录激活能力,并延长其 半衰期。
组蛋白乙酰化调节转录的机制
组蛋白乙酰化引起染色质结构改变及基因转录活性变化的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组蛋白尾部赖氨酸残基的乙酰化能够使组蛋白携带正电荷量减少,降低其与带负电荷的 DNA链的亲和性,导致局部 DNA与组蛋白八聚体解开缠绕,从而促使参与转录调控的各种 蛋白因子与DNA特异序列结合,进而发挥转录调控作用;
及调控蛋白之间交互作用的内在机制; 4. 建立基因表达的调控网络数据库及其分析系统。总之,随着越来越多组蛋白核心结
构区域和修饰方式的确定,组蛋白密码在基因调控过程中的作用会越来越明确。
局部乙酰化举例
当DNA与核小体尚未解开缠绕时,转录激活因子如糖皮质激素受体可以和DNA上相应 的反应元件(GRE)结合。当结合至GRE之后,糖皮质激素募集共激活因子如CBP到染色
体上的靶转录基因区。此时,共激活因子利用HAT活性使得结合在DNA启动子区域的核心
表观遗传学修饰—组蛋白修饰
不同组蛋白或不同残基修饰之间的调节
其他调节机制
乙酰化与甲基化 磷酸化与乙酰化 泛素化与甲基化 磷酸化与甲基化
组蛋白乙酰化与肿瘤
CREB结合蛋白 (CBP)
乙 酰 化 转 移 酶
E1A结合蛋白 p300(EP300)
抑制肿瘤的 生成
锌指结构220 (ZNF220)
急性进行性 髓性白血病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组蛋白修饰
翻译后修饰 多发生在组蛋白的N-端尾部 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ADP-核糖基化、泛素化和小分 子类泛素化
帮助其他蛋白质与DNA结合,调控基因转录
复杂的调节机制
同种组蛋白不同残基的一种修饰能加速或抑制另一修饰的 发生
在影响其他组蛋白残基的同时,也受到另外组蛋白残基修 饰的调节
表观遗传现象包括DNA甲基化、RNA干扰、组织蛋白修 饰等。
组蛋白
组蛋白(histones)真核生物体细胞染色质中的碱性蛋白 质,含精氨酸和赖氨酸等碱性氨基酸特别多。 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结构蛋白,是一类小分子碱性蛋 白质,有六种类型:H1、H2A、H2B、H3、H4及古细菌 组蛋白,它们富含带正电荷的碱性氨基酸,能够同DNA 中带负电荷的磷酸基团相互作用。
表观遗传学修饰 组蛋白修饰
郑德亮 13812509
表观遗传学
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又称“拟遗传学”、“表遗 传学”、“外遗传学”以及“后遗传学”。 20世纪80年代逐渐兴起的一门学科,是在研究与经典孟 德尔遗传学遗传法则不相符的许多生命现象过程中逐步 发展起来的。 研究的是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某些机制所引起 的可遗传的基因表达或细胞表现型的变化。
组蛋白修饰及其功能(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等)-于凯
1
1. 组蛋白乙酰化
核心组蛋白乙酰化反应多发生在核心组蛋白 N端碱性氨基 酸集中区的特定 Lys 残基。组蛋白乙酰化由组蛋白乙酰转移酶 (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HAT)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协调进行。HAT通过将乙酰辅酶 A 的乙酰 基转移到 Lys 的NH+,中和掉一个正电荷。 HDAC使组蛋白去 乙酰化,与带负电荷的DNA紧密结合,染色质致密卷曲,基因 的转录受到抑制。
7
3. 组蛋白的磷酸化
8
组蛋白共价修饰间的关系
组蛋白的其他修饰方式 相对而言,组蛋白的甲基化修饰方式是最稳定的,所以最适合作为稳定的表观遗传信息。而 乙酰化修饰具有较高的动态,另外还有其他不稳定的修饰方式,如磷酸化、腺苷酸化、泛素 化、ADP核糖基化等等。这些修饰更为灵活的影响染色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多种修饰方式 的组合发挥其调控功能。
通常,异染色质结构域组蛋白呈低乙酰化,常染色质结构 域组蛋白呈高乙酰化。
酵母组蛋白乙酰化与去乙酰化的调节
2
组蛋白乙酰化调节转录的机制
组蛋白乙酰化引起染色质结构改变及基因转录活性变化的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组蛋白尾部赖氨酸残基的乙酰化能够使组蛋白携带正电荷量减少,降低其与带负电荷的 DNA链的亲和性,导致局部 DNA与组蛋白八聚体解开缠绕,从而促使参与转录调控的各种 蛋白因子与DNA特异序列结合,进而发挥转录调控作用; ②组蛋白的N末端尾巴可与参与维持染色质高级结构的多种蛋白质相互作用,更加稳定了核 小体的结构。而组蛋白乙酰化却减弱了上述作用,阻碍了核小体装配成规则的高级结构(如 螺线管); ③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HAT)对相关转录因子或活化因子进行乙酰化修饰以调节基因的表 达。如 CBP/P300对P53的乙酰化可增强其特异性 DNA结合能力、转录激活能力,并延长其 半衰期。
分子生物学中的基因修饰和表观遗传学
分子生物学中的基因修饰和表观遗传学基因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单位,它决定了生物体的形态、功能和特性。
基因表达的正常与否关系到生物体的正常发育和生命活动。
而基因的修饰和表观遗传学则是探究基因表达的机制和调控方式的重要领域。
基因修饰指的是对DNA序列进行改变,从而影响基因表达的现象。
基因修饰存在于基因组的各个层次上,大致可分为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两类。
DNA甲基化是指DNA上的甲基基团(CH3)与DNA碱基结合,在基因表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人类基因组中,约有70%的CpG二核苷酸在基因组内富集分布,而这些位点的组蛋白空间结构上多数处于非活动状态。
一般而言,DNA甲基化会使基因的表达低下或者关闭,从而进一步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
组蛋白修饰,则是指组蛋白(一种核小体的主要组成物质)上的亚酰化、磷酸化、乙酰化和甲基化等修饰作用的改变。
组蛋白修饰背后的机制在于,不同的组蛋白修饰状态会暗示下游的基因表达状态。
例如,如果DNA序列的某些部位被乙酰化修饰,那么该部位附近的基因表达概率就会相应增加。
除了基因修饰,表观遗传学(又称上下调遗传学)也是研究基因表达机制和调控方式的重要分支。
表观遗传学研究表达计量,即何种条件会使某种基因被表达多少,并且还研究转录后修饰,即已经表达的基因如何调节其表达量、维持一定的表达水平或者停止表达。
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对象包括非编码RNA和转录因子等,它们能够对细胞基因表达水平和表达时机进行调控。
总之,基因修饰和表观遗传学不仅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也涉及到细胞分化、发育、新陈代谢等生命过程的诸多方面。
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两个领域仍将拓展出许多新的疆域,为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基因组和细胞内基因表达的机制提供更多的线索。
遗传修饰与表观遗传学
遗传修饰与表观遗传学遗传修饰与表观遗传学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涉及基因的表达调控、细胞命运决定以及复杂的生物现象解析等方面。
本文将深入探讨遗传修饰和表观遗传学的相关概念、机制以及其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应用。
1. 概述遗传修饰和表观遗传学是研究个体遗传特征形成和继承规律的重要分支。
遗传修饰是指染色体上基因座的遗传活性通过某种方式被影响,从而引发个体表现型的变化。
表观遗传学则是研究非DNA序列变化对基因表达和遗传信息传递的影响,而这些表观遗传修饰可通过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以及非编码RNA等多种机制实现。
2. 遗传修饰的机制遗传修饰发生在DNA、染色质或RNA分子水平,包括染色体伸缩变化、DNA甲基化、核小体位置调节、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调控等多个方面。
这些修饰会影响基因的表达状态,进而影响个体的生理和生化特征,甚至影响后代的遗传特征。
例如,DNA甲基化是一种常见的遗传修饰方式,它可以通过在DNA分子上添加甲基基团来调节基因的表达。
3. 表观遗传学的机制表观遗传学涉及到多种介导细胞命运决定的机制,包括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和非编码RNA等。
组蛋白修饰通过改变染色质的结构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状态。
DNA甲基化则通过在DNA分子上加上甲基基团来静默基因的表达。
此外,非编码RNA也在表观遗传学中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4. 遗传修饰与表观遗传学的功能遗传修饰和表观遗传学在维持基因表达稳定性、发育过程调控以及环境适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通过这些机制,个体可以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产生不同的表现型。
此外,遗传修饰和表观遗传学还参与了细胞命运决定、器官发育和调节、免疫系统的稳定等生物过程。
5. 遗传修饰与表观遗传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遗传修饰和表观遗传学的研究不仅仅影响生物学领域,还对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表观遗传学修饰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深入了解遗传修饰和表观遗传学的机制,人们可以进一步揭示疾病的发病机制,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表观遗传学修饰对肿瘤发生的影响研究
表观遗传学修饰对肿瘤发生的影响研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修饰对肿瘤发生具有重要的影响。
表观遗传学修饰是指在基因组中某些特定位点上发生的不改变DNA序列的化学修饰,例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
这些修饰可以影响染色质结构和基因表达,从而对细胞命运的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肿瘤往往具有不同的表观遗传学特征,并且在肿瘤发生过程中也会发生多种表观遗传学调控改变。
例如,在胶质母细胞瘤中,常发生DNA甲基化水平异常和组蛋白修饰异常等表观遗传学调节失调。
而在结肠癌中,则常发生组蛋白修饰异常和非编码RNA调节异常等表观遗传学变化。
这些表观遗传学变化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和进展紧密相关。
除了肿瘤发生过程中的表观遗传学变化之外,研究也发现了一些表观遗传学修饰对肿瘤发生的调控作用。
例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和乙酰化等修饰可以调节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等关键生物学过程。
此外,研究发现一些表观遗传学修饰对药物治疗的敏感性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在结肠癌中,部分患者由于表观遗传学修饰差异的存在,导致对常规药物治疗不敏感,因此需要采用针对性治疗策略。
表观遗传学调节对肿瘤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探究的领域。
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表观遗传学修饰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找到新的治疗策略和靶点。
未来,表观遗传学修饰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期待在这个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
表观遗传学第三章组蛋白修饰
r Methyl
r Phosphoryl
r Ubiquitin
生
物
w
秀
w
- 专 w
.b
心 bi
做 oo
生 .c
物 om
5mC
H4 乙酰化 Epigenetics, 2008-2009, Semester 1, USTC
H3 乙酰化
生
物
w
KIX, phospho-CREB interacting module; Q, glutamine-rich domain. 具有保守的HAT结构域 Epigenetics, 2008-2009, Semester 1, USTC
生
物
w
秀
w
- 专 w
.b
心 bi
做 oo
生 .c
Bax Epigenetics, 2008-2009, Semester 1, USTC
Ku70
乙酰化
在线粒体上打 洞,促使凋亡
Bax
生
物
w
秀
w
- 专 w
.b
心 bi
做 oo
生 .c
物 om
Epigenetics, 2008-2009, Semester 1, USTC
做 oo
生 .c
物 om
Epigenetics, 2008-2009, Semester 1, USTC
Sirtuins
r 1. NAD-dependent protein deacetylase r 2. NAD: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r 3. ADP-ribosyl-transferase09
生 .c
10
表观遗传学调控生物体发育与进化
表观遗传学调控生物体发育与进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命的本质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也不断加深。
生物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就是遗传学。
遗传学是研究遗传规律和变异现象的一门学科,它对人类的基因疾病、生物进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然而,除了传统的基因遗传学之外,表观遗传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表观遗传学指的是与基因遗传学相对应的非编码RNA、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多种分子机制,它们能够调节基因的表达。
表观遗传学对生物进化和发育的影响非常重要,表观遗传学调控的不仅是基因本身,更是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组织、器官和生物体的整体发育和功能。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表观遗传学对生物进化和发育的影响吧。
一、组蛋白修饰与表观遗传学组蛋白修饰是表观遗传学的核心机制之一。
组蛋白是构成染色体的主要蛋白质,不同的组蛋白修饰方式会导致不同区域的基因表达差异。
比如,组蛋白的乙酰化可以升高基因的表达量,而甲基化则可以降低基因的表达量。
组蛋白的作用对于生物进化和发育的影响非常明显。
以酵母为例,酵母可以通过保加利亚酵母中的组蛋白去甲基化酶Hda1p促进染色质的去甲基化和活化,并且在生存环境变化时,Hda1p对细胞的耐受性和多样性也具有重要作用。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在人体中的表达异常也被发现与多种人类疾病有关。
二、DNA甲基化与表观遗传学除了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也是表观遗传学的重要机制之一。
DNA甲基化指的是DNA分子上存在甲基基团的修饰方式,它能够调节基因的表达和功能,影响生物体的发育和进化。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对于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和胚胎发育非常重要。
例如在小鼠的实验中,通过对小鼠的DNA进行不同的甲基化修饰,可以使小鼠的胚胎发育出现明显的差异,如胚胎停滞、畸形等。
这表明了DNA甲基化修饰对于生物体发育和进化的重要影响。
三、非编码RNA在表观遗传学中的作用除了组蛋白修饰和DNA甲基化之外,非编码RNA也是表观遗传学的一个重要机制。
表观遗传学常用的技术
表观遗传学常用的技术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遗传信息的表观特征,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等在基因调控中的作用。
以下是表观遗传学常用的技术:
1. DNA甲基化检测技术:通过测定DNA甲基化位点的状态来了解表观遗传标记的情况,如MeDIP-Seq、BS-Seq等技术。
2. 组蛋白修饰检测技术:通过测定特定组蛋白修饰位点的状态来探究基因表达和表观遗传调控的相关信息,如ChIP-Seq技术。
3. 非编码RNA检测技术:通过检测非编码RNA的表达水平来研究其在基因调控中的作用,如miRNA-seq、lncRNA-seq等技术。
4. 转录组测序技术:通过对细胞或组织中所有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测序,分析基因表达调控和表观遗传学的关系,如RNA-Seq技术。
5. DNA甲基化修饰技术:通过对DNA甲基化位点的修饰来改变基因表达和表观遗传标记的状态,如CRISPR-Cas9技术。
这些技术在表观遗传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深入了解表观遗传调控在生物发育、疾病发生和进化等方面的作用。
- 1 -。
蛋白质表达的表观遗传学调控
蛋白质表达的表观遗传学调控一、引言在生物体内,蛋白质的表达是维持生命活动和遗传信息传递的关键过程之一。
然而,仅凭基因序列的信息无法完全解释蛋白质表达的复杂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调控在控制蛋白质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蛋白质表达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及其在生物学中的意义。
二、表观遗传学的概念表观遗传学是指在没有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基因表达状态来影响遗传物质在细胞及组织中的功能。
表观遗传学调控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以及非编码RNA等多个方面。
三、DNA甲基化调控蛋白质表达1. DNA甲基转移酶与DNA去甲基化酶DNA甲基化是最早被发现的一种表观遗传学修饰方式,它一般发生在CpG位点上。
DNA甲基转移酶通过将甲基基团添加到DNA分子上,可以引起基因沉默,从而影响蛋白质表达。
DNA去甲基化酶则具有将甲基基团从DNA分子上去除的作用,从而起到激活基因的作用。
2. 甲基化水平与蛋白质表达的关系DNA甲基化水平的改变往往会导致基因的表达模式发生改变。
高甲基化状态常常与基因沉默相关,而低甲基化状态则与基因的活化和表达相关。
因此,DNA甲基化调控蛋白质表达的机制在生物学研究中备受关注。
四、组蛋白修饰与蛋白质表达1. 组蛋白修饰的类型及功能组蛋白修饰包括甲基化、乙酰化、泛素化等多种方式。
这些修饰方式可以改变染色质的结构和超螺旋度,从而影响DNA的可及性。
不同的组蛋白修饰方式对基因的表达调控有所不同,它们可以激活或抑制基因表达。
2. 组蛋白修饰与蛋白质表达调控的互作关系组蛋白修饰可以通过改变染色质结构来影响转录因子与DNA的结合能力,从而调控蛋白质的表达。
此外,组蛋白修饰还可以与DNA甲基化相互作用,共同调控基因表达。
五、非编码RNA调控蛋白质表达1. miRNA与蛋白质表达的关系miRNA是一类由小RNA分子构成的非编码RNA,它可以通过与靶基因的mRNA结合,抑制该mRNA的翻译过程,从而降低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表观遗传学修饰—组蛋白修饰
表观遗传学修饰—组蛋白修饰(1.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457;)摘要:表观遗传学对于生物性状的传递有重要的意义,而组蛋白修饰对于基因的转录、表达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比如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等,这些组蛋白的修饰都对基因的表达有着不同的调控机制,本文间介了组蛋白修饰的几种类型及其机制,以及组蛋白修饰与肿瘤的关系。
关键词:表观遗传学;组蛋白修饰;甲基化;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672-6510(0000)00-0000-00表换遗传学又称“拟遗传学”、“表遗传学”、“外遗传学”以及“后遗传学”,研究在没有细胞核DNA 序列改变的情况时,基因功能的可逆的、可遗传的改变。
这些改变包括DNA的修饰(如甲基化修饰)、组蛋白的各种修饰等。
也指生物发育过程中包含的程序的研究。
在这两种情况下,研究的对象都包括在DNA序列中未包含的基因调控信息如何传递到下一代这个问题。
组蛋白的翻译后修饰不仅与染色体的重塑和功能紧密相关,而且在决定细胞命运、细胞生长以及致癌作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如组蛋白磷酸化就在有丝分裂、细胞死亡、DNA损伤修复、DNA复制和重组过程中发挥着直接的作用[2]。
组蛋白的修饰主要包括: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泛素化、ADP-核糖基化等。
1组蛋白的修饰结构基础真核生物约146bp的DNA缠绕核心组蛋白八聚体(各两分子的H2A, H2B, H3, H4)构成了染色体的基本单位核小体,核小体再通过DNA 和组蛋白H1连接构成染色质纤维。
组蛋白不仅在染色体组装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组蛋白的翻译后修饰在调控基因动态表达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多发生在组蛋白的N-端尾部,包括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ADP-核糖基化、泛素化和小分子泛素化修饰[3],这些修饰有助于其他蛋白质与DNA的结合,从而产生协同或者拮抗作用来调控基因转录。
例如,乙酰化使组蛋白尾部正电荷减少,从而削弱了与带负电荷DNA骨架的作用,而促进染色质呈开放状态[4],甲基化激活或抑制基因功能主要依赖于修饰的位点,主要与赖氨酸残基的单甲基化、双甲基化或三甲基化有关[5]。
表观遗传学研究中的基因修饰与调控
表观遗传学研究中的基因修饰与调控表观遗传学是指对基因组的修改,这种修改不涉及 DNA 序列的变化,而是涉及对基因的表达和调控。
表观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 DNA 上的化学修饰,例如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 RNA 介导的基因沉默等。
这些修改维护了细胞特异性的基因表达模式,并且在生物的发育和疾病状态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基因突变不同,表观遗传学修改是在不改变 DNA 序列的情况下发生的。
表观遗传学是细胞和组织类型、发育阶段以及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调节结果。
表观遗传学修改的可逆性也使得它成为一种潜在的治疗手段。
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介绍表观遗传学的三个主要机制:DNA 甲基化、组蛋白修饰以及 RNA 介导的基因沉默,以及近年来关于表观遗传学的研究进展和前景。
一、DNA 甲基化DNA 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研究的第一个发现。
DNA 甲基化是DNA 分子上以甲基基团为代价添加甲基,使得某些碱基变得不稳定并且影响基因表达。
在哺乳动物中,一般来说 DNA 甲基化通常发生在甲基在胸腺嘧啶对面的胞嘧啶中。
然而,在大多数启动子区域(含有转录起始位点;TSS)中,甲基化不能发生,从而造成的遗传编码指南被读取。
DNA 甲基化与许多疾病有关。
位于癌症细胞中的 DNA 甲基化基因在生理情况下是不活跃的,但是其活动性却会在肿瘤形成过程中逐渐增强。
因此,DNA 甲基化开发出的药物可能在治疗癌症方面提供新的线索和目标。
此外,有证据表明,DNA 甲基化也可能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哮喘等疾病中发挥作用。
二、组蛋白修饰组蛋白修饰是指对染色质蛋白组蛋白的修饰,以影响染色质的结构和功能。
组蛋白修饰如甲基化、磷酸化、酰化和泛素化等复杂的化学修饰,影响基因表达。
组蛋白修饰是建立和维护基因表达模式的关键机制。
组蛋白修饰与许多疾病有关。
例如,乳腺癌和胃癌等肿瘤的发生与组蛋白修饰失调直接相关。
组蛋白修饰也可以提供新的临床靶点和药物。
近来,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已被证明有治疗癌症的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观遗传学修饰—组蛋白修饰(1.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457;)摘要:表观遗传学对于生物性状的传递有重要的意义,而组蛋白修饰对于基因的转录、表达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比如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等,这些组蛋白的修饰都对基因的表达有着不同的调控机制,本文间介了组蛋白修饰的几种类型及其机制,以及组蛋白修饰与肿瘤的关系。
关键词:表观遗传学;组蛋白修饰;甲基化;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672-6510(0000)00-0000-00表换遗传学又称“拟遗传学”、“表遗传学”、“外遗传学”以及“后遗传学”,研究在没有细胞核DNA 序列改变的情况时,基因功能的可逆的、可遗传的改变。
这些改变包括DNA的修饰(如甲基化修饰)、组蛋白的各种修饰等。
也指生物发育过程中包含的程序的研究。
在这两种情况下,研究的对象都包括在DNA序列中未包含的基因调控信息如何传递到下一代这个问题。
组蛋白的翻译后修饰不仅与染色体的重塑和功能紧密相关,而且在决定细胞命运、细胞生长以及致癌作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如组蛋白磷酸化就在有丝分裂、细胞死亡、DNA损伤修复、DNA复制和重组过程中发挥着直接的作用[2]。
组蛋白的修饰主要包括: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泛素化、ADP-核糖基化等。
1组蛋白的修饰结构基础真核生物约146bp的DNA缠绕核心组蛋白八聚体(各两分子的H2A, H2B, H3, H4)构成了染色体的基本单位核小体,核小体再通过DNA 和组蛋白H1连接构成染色质纤维。
组蛋白不仅在染色体组装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组蛋白的翻译后修饰在调控基因动态表达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多发生在组蛋白的N-端尾部,包括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ADP-核糖基化、泛素化和小分子泛素化修饰[3],这些修饰有助于其他蛋白质与DNA的结合,从而产生协同或者拮抗作用来调控基因转录。
例如,乙酰化使组蛋白尾部正电荷减少,从而削弱了与带负电荷DNA骨架的作用,而促进染色质呈开放状态[4],甲基化激活或抑制基因功能主要依赖于修饰的位点,主要与赖氨酸残基的单甲基化、双甲基化或三甲基化有关[5]。
组蛋白修饰最基本的作用是调控基因表达。
例如组蛋白甲基化多导致基因沉默,去甲基化则相反;乙酰化一般是转录激活,去乙酰化则相反。
当然,也可在此基础上产生复杂的生物学效应。
例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可影响免疫系统;H3K4me3、H3K9me2能够调控记忆的形成[11],而且H3K甲基化与X染色体失活、基因组印记和异染色质形成有关;H3乙酰化通过多种机制调控以来ATP的染色质重塑[12],并参与炎症反应;H2A、H2B泛素化则与DNA损害反应有关;而H3S28磷酸化与H3K27乙酰化可激活转录并拮抗聚梳基因polycomb沉默[13],另外磷酸化不仅是某些信号转导通路的重要中间步骤,而且常与其他类型的修饰相互作用,共同参与细胞分裂、影响细胞周期[14],所以组蛋白磷酸化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2磷酸化与去磷酸化组蛋白磷酸化在有丝分裂、细胞死亡、DNA 损伤修复、DNA复制和重组过程中发挥着直接的作用。
例如,组蛋白H3N端的磷酸化可能促进染色质在有丝分裂期间的凝集。
在哺乳动物中,aurora B是有丝分裂时H3S10磷酸化的激酶,但是在存在aurora B对H3S10的磷酸化是不够的。
牛痘苗相关激酶1是哺乳动物NHK1的同系物,它能在体内和体外直接使组蛋白H3T3和H3S10磷酸化,而失去VPK1的活性,组蛋白H3的磷酸化也将减少。
组蛋白H1被细胞周期蛋白依赖的磷酸化是其翻译后主要的修饰作用。
组蛋白H1的磷酸化能够影响DNA二级结构的改变和染色体凝集状态的改变。
另一方面,组蛋白H1的磷酸化需要DNA的复制,并且激活DNA复制的蛋白激酶也促进组蛋白H1的磷酸化。
组蛋白H4 N端的磷酸化可能促进染色质在有丝分裂期间的凝集。
组蛋白H1的磷酸化能够影响DNA二级结构的改变和染色体凝集状态的改变[6]。
此外,组蛋白H1的磷酸化需要DNA的复制[7],并且激活DNA复制的蛋白激酶也促进组蛋白H1的磷酸化[8]。
因此,二者存在一个协同发生的机制。
2008年Jha等[9]研究显示,果蝇Tip60复合体重塑对于磷酸化的H2AX去磷酸化是重要的。
如图1所示,DNA损伤导致组蛋白辩题H2AX的Ser139被ATM和ATR蛋白激酶磷酸化。
在Rvb1和PP2A的作用下,PP2A直接移除磷酸化的H2AX磷酸集团。
但是Rcb1发挥作用时需要Tip60又有维持Tip60/NuA4组蛋白乙酰化酶活性的作用,故他们具有协同效应。
3乙酰化与去乙酰化组蛋白的乙酰化与去乙酰化分别由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和去乙酰化转移酶(HDAC)催化。
这种乙酰化反应在真核生物的表达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两种酶通过对核心组蛋白进行可逆修饰来调节核心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从而调控转录的起始与延伸,一般来说,组蛋白乙酰化促进转录,去乙酰化抑制转录。
比如DNA结合RAP1蛋白,然后募集去乙酰化酶如Sir4、Sir3和Sir2, Sir2使临近的H4K16去乙酰化,导致异染色质的形成,介导基因沉默,而乙酰化酶Sas2则激活H4K16的乙酰化使形成的异染色质复原,促进基因转录。
4甲基化与去甲基化组蛋白甲基化是指在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催化下组蛋白H3和H4的N端赖氨酸或者精氨酸残基发生的甲基化,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由不同的特异性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催化。
SUV39蛋白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组蛋白甲基转移酶,能特异性地使组蛋白H3K9甲基化。
根据每一位点甲基化程度的不同,赖氨酸残基能分别被单甲基化、双甲基化和三甲基化。
5泛素化与去泛素化组蛋白的泛素化修饰就是蛋白质的赖氨酸残基位点与泛素分子的羧基端相互结合的过程。
泛素化调节途径共有三类酶催化[9],分别是,泛素激活酶,泛素结合酶,泛素—蛋白质连接酶。
组蛋白泛素化也是可逆转的调控,组蛋白泛素化的动态平衡过程由两个因素决定:细胞内可以利用的游离泛素、组蛋白泛素化或去泛素化酶的活性。
6 不同组蛋白或不同残基之间修饰之间的调节如图2所示,组蛋白H3S10的磷酸化促进H3K9与H3K14的乙酰化,抑制H3K9的甲基化。
H3K14的乙酰化与H3K4的甲基化均可进一步抑制H3K9的甲基化,从而导致基因成活化状态。
同时,H3K4的甲图2 组蛋白H2AX的磷酸化和H4乙酰化之间的调节基化还可促进H3K9的乙酰化。
相反,H3K9的甲基化抑制了H3S10的磷酸化,并且抑制H3K9、H3K14的乙酰化,从而导致基因沉默。
组蛋白的磷酸化调节HAT和HDAC催化的乙酰化和去乙酰化反应[15]。
例如,CREB结合蛋白(CBP)的HAT活性可悲cyclin E/CDK2磷酸化激活。
DNA损伤反应也包括磷酸化引起HAT酶活性的变化。
例如,活性转录因子2(ATF2)是一种有HAT活性的序列特异转录因子,紫外线照射可使其磷酸化,增加其HAT活性与促转录活性。
如图3所示,组蛋白的乙酰化对组蛋白的磷酸化修饰也有促进作用。
而蛋白激酶分析表明,野生型的IKK-α能够增强组蛋白H3S10的磷酸化,并随即增强HAT CBP介导的H3K14乙酰化反应[16]。
MSK 1/2使H3S10磷酸化,这将增加H3S10与Gcn5相结合的亲和力,Gcn5的乙酰化酶活性导致H3K14的乙酰化,而激活基因转录。
并且,H3K14D 乙酰化又促进MSK 1/2S是H3S10磷酸化。
Yamamoto等[16]关于组蛋白磷酸化的研究指出,IKK-α与CBP反应,与RelA结合后被招募至NF-B 的启动子区,并介导细胞因子诱导的组蛋白磷酸化和随即发生的特异性残基的乙酰化。
Cheung等[17]用表皮生长因子(EGF)刺激小鼠的C3H10 T 1/2细胞导致了组蛋白H3快速有序的磷酸化和乙酰化的协同发生。
同年,组蛋白H3S10的磷酸化和H3K14乙酰化功能性的欧联也得到证实。
另外,组蛋白H3S10的磷酸化可能还与H3S28的磷酸化同时发生。
这对于有丝分裂和建树分裂时期染色体的正确解聚和凝集是非常必须的。
在促有丝分裂的刺激后,早起基因的诱导表达时,组蛋白乙酰化与磷酸化也具有协同作用。
H4K16的乙酰化,可能与H3S10的磷酸化共同作用导致男性X染色体上转录的增强[18]。
此外,Sun等[19]的研究表明,在酵母中泛素结合酶Rad6通过对组蛋白H2BK123泛素化这一单向调控途径来介导H3K4甲基化,但是组蛋白H2BK123的泛素化并不需要H3K4的甲基化。
Set1介导的H3K4甲基化需要Rad6催化H2B的123位赖氨酸的泛素化。
然而,Ser1基因的剔除并不会影响H2B K123泛素化,这提示二者之间存在一个调控途径:H2B 的泛素化在H3K4甲基化的上游。
Ng等报道H2B K123和H3K79在核小体内的空间位置非常接近,H2B K123的泛素化对H3K79的甲基化十分重要,在人类和酵母中,H2B泛素化能分别增强H3K79的二甲基化和三甲基化。
McGinty 等使用化学方法是H2B泛素化,直接刺激了hDot1L图3 组蛋白磷酸化与乙酰化的协同模型图2 组蛋白H3氨基酸残基的修饰调节介导的H3K79甲基化,但反过来H3K79的甲基化对H2B K123的泛素化却没有影响,如图4所示。
7组蛋白修饰与肿瘤核小体是由核心组蛋白八聚体(2个拷贝H2A, H2B, H3, H4)及缠绕其外周长度为146碱基对的DNA组成。
核心组蛋白的N-端尾部暴露在核小体的表面并可发生共价修饰,从而对基因表达发挥调控作用。
因为不同组蛋白(组蛋白H3和H4)的不同氨基酸(H3末端有7个Lys和2个Ser; H4末端有5个Lys和1个Ser)可以发生不同类型的修饰,包括乙酞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糖基化、多聚ADP一核糖基化、欺基化、赖氨酸残基(Lys)的生物素化等,它们都是组蛋白密码的基木元素。
在组蛋白的修饰中,研究最多的是乙酞化;乙酞化、磷酸化、ADP核糖基化是可逆性修饰,而人们一直都认为甲基化作用是一种不可逆的过程。
但klose等报道。
有一种酶会对组蛋白中赖氨酸和精氨酸甲基化作用进行去除。
这重新定义了组蛋白甲基化的木质,同时也使组蛋白修饰通路更加复杂化。
乙酰化修饰大多在组蛋白H3 lys的9、14、18、23和组蛋白H3 lys的5、8、12、16等位点,是可逆的动态过程。
其与基因活化以及DNA复制有关,而组蛋白的去乙酰化和基因的失活有关。
乙酰化作用是通过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实现的,HA T将乙酰CoA乙酰基部分转移到核心组蛋白氨基末端上特定Lys残基的氨基集团,使核小体的结构变得松弛,促进了转录因子和协同转录因子与DNA分子的接触,因此激活特定基因的转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