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练(二十五) 高考生物总复习精品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课时跟踪练(二十九) 高考生物总复习精品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二十九) 高考生物总复习精品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二十九)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72分)1.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 两组胚芽鞘相同位置分别切除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原因是()A.c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B.a′胚芽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a′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解析:胚芽鞘的尖端都能合成生长素,所以A、B两项错误。

生长素的运输是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的极性运输,C项错误。

据题干可知,a′中接入的茎段的形态学上端连接胚芽鞘尖端,形态学下端连接茎,所以生长素可以向基部运输,因此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中接入的茎段的形态学下端连接胚芽鞘尖端,形态学上端连接茎,故生长素不能向基部运输,因此胚芽鞘无弯曲生长,D项正确。

2.1914年,匈牙利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在尖端下方加云母片,不影响实验结果B.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解析:云母片不透水,阻断生长素的运输,A错;拜尔的实验不能证明该物质是吲哚乙酸,以及生长素极性运输的特点,C、D错。

答案:B3.下图是与生长素有关的几个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三个实验的自变量依次是有无重力、IAA的浓度和材料托的倾斜程度B.实验1可说明重力使根尖处的生长素向远地侧运输,而茎尖处的生长素向近地侧运输C.实验2的目的是探究适于插条生根的最适IAA浓度D.实验3中几个琼脂块所含生长素量的关系是A3>A2>A1=a1>a2>a3解析:实验1中,在重力影响下的幼苗表现出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说明重力可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即近地侧生长素的浓度高于远地侧。

课时跟踪练(十五) 高考生物总复习精品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十五) 高考生物总复习精品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十五)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2019·北京西城区模拟)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演绎的内容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解析: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A正确;为了验证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B正确;“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的内容,C错误;“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D正确。

答案:C2.(2018·江苏卷)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D.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解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若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则子一代为杂合子,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A正确;若子一代雌雄性都产生比例相等的两种配子,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B正确;若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不为3∶1,C错误;若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则表现型比例为3∶1,D正确。

答案:C3.(2019·湖北联考)某同学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甲、乙两个容器中各放置两种小球,球上标记的A、a代表基因;实验时每次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如此重复多次并计算各种组合间的比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容器中的小球可能代表精子,也可能代表卵细胞B.本实验模拟了两对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C.甲、乙两个容器中不同小球的数量比应为1∶1D.重复的次数越多,组合间的比例越接近AA∶Aa∶aa=1∶2∶1解析:甲、乙两容器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装入的小球代表雌雄配子,A 正确;本实验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所以只模拟了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B 错误;甲、乙两容器中不同小球的数量比为1∶1,C 正确;重复的次数越多,组合间的比例越接近AA ∶Aa ∶aa =1∶2∶1,D 正确。

课时跟踪练(三十五) 高考生物总复习精品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三十五) 高考生物总复习精品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三十五)1.(12分)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分子后产生的片段,其末端类型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质粒运载体用EcoRⅠ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下:为使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相连,含有目的基因的DNA除可用EcoR Ⅰ切割外,还可用另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该酶必须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其来源不同,基因工程中所使用的DNA连接酶有两类,即________DNA连接酶和________DNA连接酶。

(4)反转录作用的模板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产物是_______。

若要在体外获得大量反转录产物,常采用_________技术。

(5)基因工程中除质粒外,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也可作为运载体。

(6)若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以将DNA分子切成两种类型的末端,平末端和黏性末端。

(2)两种不同酶切割之后便于相连,所产生的黏性末端必须相同。

(3)E·coli DNA连接酶可以连接黏性末端,T4DNA连接酶可以连接两种末端。

(4)反转录是以m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单链DNA,再合成双链DNA,利用PCR技术进行大量扩增。

(5)基因工程中可以选用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及动植物病毒做载体。

(6)当受体细胞是细菌时,为了增大导入的成功率,常用Ca2+处理,得到感受态细胞,此时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容易吸收重组质粒。

答案:(1)平末端粘性末端(2)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与EcoRⅠ切割产生的相同(3)T4E·coli(4)mRNA单链DNA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5)动植物病毒λ噬菌体的衍生物(6)未处理的大肠杆菌吸收质粒(外源DNA)的能力极弱2.(10分)下图是将某细菌的基因A导入大肠杆菌内,制备“工程菌”的示意图。

课时跟踪练(三十九) 高考生物总复习精品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三十九) 高考生物总复习精品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三十九)1.(12分)(2019·辽宁模拟)杨梅果酒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及养生价值,下图为生产杨梅果酒的主要工艺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鲜果分选――→① 破碎、榨汁――→② 分离、澄清果汁――→③糖分调整――→④ 发酵――→⑤ 过滤、澄清――→⑥ 后发酵――→⑦ 冷处理――→⑧过滤――→⑨成品 (1)生产果酒常用的菌种是__________,酒精发酵的适宜温度为__________。

(2)为提高果汁的澄清度和出汁率,步骤②常添加的酶是________,步骤④常往果汁中加入一定的蔗糖,控制总含糖量在18%~24%,加入蔗糖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酵前常往果汁中添加一定量的偏重亚硫酸钾,一方面可以起到调节果汁pH 的作用,同时还能缓慢释放出SO 2,对原料和成品起________作用,但偏重亚硫酸钾用量不宜过多,否则会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影响发酵过程。

(4)工业生产中利用重铬酸钾溶液检验酒精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生产果酒常用的菌种是酵母菌。

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因此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

(2)果胶酶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果胶水解为半乳糖醛酸,从而提高水果的出汁率,并使果汁变得澄清。

可见,为提高果汁的澄清度和出汁率,步骤②常添加的酶是果胶酶。

步骤④为酒精发酵,往果汁中加入蔗糖的主要目的是:为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提供原料、提高果酒的产量和口味。

(3)发酵前常往果汁中添加一定量的偏重亚硫酸钾,一方面可以起到调整果汁pH的作用,同时还能缓慢释放出SO2,对原料和成品起杀菌作用,但偏重亚硫酸钾用量不宜过多,否则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从而影响发酵过程。

课时跟踪练(十九) 高考生物总复习精品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十九) 高考生物总复习精品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十九)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72分)1.(2019·潍坊一模)下列关于DNA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的基本骨架由C、H、O、N、P等元素组成B.连接磷酸与五碳糖的化学键可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断裂C.DNA的片段都有遗传效应,可控制生物的性状D.DNA的复制和转录都能在细胞质中进行解析:DNA的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组成元素有C、H、O、P等,A错误;连接磷酸与五碳糖的化学键为磷酸二酯键,可在限制酶的作用下断裂,B错误;DNA的片段包括基因部分和非基因部分,其中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非基因部分不具有遗传效应,C错误。

答案:D2.2017年7月,科学家们揭开了关于染色质中DNA的世纪之谜,首次在人类活细胞的细胞核中实现了3D基因组成像。

这项研究可能有助于改写DNA结构的教科书模型。

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DNA的碱基排列在内侧,互补链间的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性B.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C.双链DNA分子中,若一条链的G∶T=1∶2,则另一条链的C∶A=2∶1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解析:组成DNA的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互补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正确;不同的DNA分子,含有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不同,而且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也存在差异,所以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B正确;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分子中,若一条链的G∶T=1∶2,则另一条链的C∶A=1∶2,C错误;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D正确。

答案:C3.如图为某同学在学习DNA的结构后画的含有两个碱基对的DNA片段(“”代表磷酸基团),下列为几位同学对此图的评价,其中正确的是()A.甲说:“物质组成和结构上没有错误”B.乙说:“只有一处错误,就是U应改为“T”C.丙说:“至少有三处错误,其中核糖应改为脱氧核糖”D.丁说:“如果说他画的是RNA双链则该图应是正确的”解析:图中有三处错误:①五碳糖应为脱氧核糖,而不是核糖;②DNA不含碱基U,而是含碱基T;③两个相邻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不正确,应是前一个核苷酸的脱氧核糖的3号碳原子与后一个核苷酸的磷酸基团连接形成磷酸二酯键,A、B错误;由A、B 选项可知,图中至少有三处错误,C正确;如果图中画的是RNA双键,则两个相邻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不正确,D错误。

课时跟踪练(二十二)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二十二)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

课时追踪练(二十二)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78分)1.致使遗传物质变化的原由有好多,图中字母代表不一样基因,此中变异种类①和②挨次是()A.突变和倒立B.重组和倒位C.重组和易位D.易位和倒位分析:由题图可知,变异种类①中a、b基因被j基因替代,变异种类①为易位,变异种类②中c、d、e基因发生颠倒,变异种类为倒位。

答案:D2.(2019唐·山联考)对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构造变异的表达,错误的是()A.经过杂交实验,能够确立该基因突变是显性突变仍是隐性突变B.X射线不单能够惹起基因突变,也会惹起染色体变异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定致使基因种类的变化D.染色体构造变异可在光学显微镜下察看到,而基因突变不可以分析:染色体片段的重复不会致使基因种类的变化,C项错误。

答案:C3.(2019日·照模拟)以下有关染色体组和染色体变异的表达,正确的是()A.不一样物种的染色体组中可能含有同样数目的染色体B.染色体组整倍性的变化必定会致使基因种类的增添C.染色体之间部分片段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的构造变异D.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配子中的染色体为一个染色体组分析: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致使基因数目变化,不可以致使基因种类增添,B错;非同源染色体片段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构造变异,错;若生物为多倍体,则其产生的配子可能含一个以上染色体组,错。

答案:A4.(2019·武邑模拟)染色体非整倍性是致使人类不孕不育、流产、胚胎停育及胎儿缺点的主要原由。

最典型的例子是唐氏综合征,又称2l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有3条21号染色体。

以下描绘合理的是()A.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成因必定是因为母亲的异样减数分裂B.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C.染色体非整倍性的患者能产生染色体组正常的后辈D.B超检查能够实时地发现胎儿的染色体构成能否正常分析: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第21号常染色体异样,父亲母亲两方的异样减数分裂均可致使该病的发生,A错;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和l条21号染色体,B错;三体患者产生1正常配子的概率为2,C正确;B超检查属于个体层次的产前诊疗,其实不可以检测染色体构成,D错。

课时跟踪练(四) 高考生物总复习精品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四) 高考生物总复习精品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四)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72分)1.(2018·临沂模拟)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糖原、淀粉、蔗糖彻底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B.相同质量的糖类中储存的能量比脂肪少C.脂肪和性激素都属于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D.某些无机盐是组成磷脂和纤维素的重要成分解析: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A项错误;性激素不是能源物质,C项错误;纤维素中不含无机盐,D项错误。

答案:B2.下列关于葡萄糖和脂肪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肪中氧的含量远远低于葡萄糖B.都能够为细胞合成ATP提供能量C.都能进入线粒体中参与有氧呼吸D.两者在人体细胞内可以相互转化解析:相同质量的脂肪与糖类相比,脂肪中氧的含量远远低于葡萄糖,而C、H的比例要高于葡萄糖,A正确;葡萄糖和脂肪都是能源物质,因此都能够为细胞合成ATP提供能量,B正确;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C错误;两者在人体细胞内可以相互转化,即血糖(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转化为脂肪,脂肪也能转化为血糖,D正确。

答案:C3.(2019·北京顺义区模拟)下列关于核酸、糖类、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玉米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B.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C.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D.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解析:脂质中的激素可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由此判断D项错误。

答案:D4.下列关于核酸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与RNA由核苷酸组成,都可以储存遗传信息B.相同的DNA分子转录出的mRNA是相同的C.DNA复制和基因的表达都在细胞核中进行D.DNA双螺旋结构解旋后不能表达遗传信息解析:DNA与RNA由核苷酸组成,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都可以储存遗传信息,A正确;一个DNA分子包括多个基因,通过转录可能形成多种不同的mRNA分子,B错误;对于真核生物而言,DNA复制和基因的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翻译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进行,C错误;DNA双螺旋结构解旋后才能进行转录,合成RNA,并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即进行遗传信息的表达,D错误。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练习汇编---第十单元第4讲课时跟踪练Word版含解析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练习汇编---第十单元第4讲课时跟踪练Word版含解析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练习汇编第十单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4讲生态工程课时跟踪练1.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

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

回答问题:(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______________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群落、种群)。

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________营养级。

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所固定的________能。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原理。

解析:(1)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中微生物呼吸作用类型分别是: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有氧或无氧或兼性厌氧型。

(2)群落是指一定时间内,一定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在食物链中生产者位于食物链的起点,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源于生产者(即水生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3)生态工程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系统学和工程学、物质循环再生和物种多样性等原理。

答案:(1)无氧和有氧(或细胞)(2)群落一水生植物太阳(3)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2.南京古泉生态农场是生态农业的典范。

该农场将养猪、养鱼、沼气工程、养鸭、种植农作物、养蘑菇、种桑养蚕、种植果树等多个生产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高效良性的循环,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

请就此生态农场的特点,完成下列问题:(1)该生态农场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原理。

(2)该系统工程的核心之一是沼气池,如图所示。

①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生产过程中物质循环的方向。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9分离定律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9分离定律

课时跟踪练19 分离定律一、选择题1.(2024·广东名校联考)下列有关遗传学基本概念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等位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正反交结果相同,可判断相关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C.一对相对性状可以受一对、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的控制D.两亲本的杂交后代只有一种表型,说明双亲均为纯合子解析:选C。

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项错误;正反交结果相同,一般可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基因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B项错误;基因与性状存在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等数量关系,一对相对性状可以受一对、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控制,C 项正确;两亲本杂交后代只有一种表型,双亲可能均为纯合子,也可能其中一方为杂合子,D项错误。

2.下列鉴定生物遗传特性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A.鉴定一只灰毛兔是不是纯合子用测交法B.区分狗的长毛与短毛的显隐性关系用杂交法C.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系的纯度宜用连续自交的方法D.测定杂种豌豆F1的遗传因子组成宜用杂交的方法答案:D3.(2024·山东聊城高三期中)“假说—演绎法”是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它实质上是一种解释归纳推理,即通过归纳得到的结论只能是一个假说,这个假说的合理性有多大,即归纳所得结论的可靠性就有多大,需要接受事实的检验。

如果假说能够合理地解释已知的或可预测的经验事实,则假说的确证度就增大。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时均采用了“假说—演绎法”B.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的假说内容有“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C.演绎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逻辑的必然性,仍需实验检验D.在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预测测交结果为演绎过程解析:选B。

“基因”一词由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提出,B项错误。

4.某种品系的鼠毛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结果,由此推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由杂交组合B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C.杂交组合B后代中黄色毛鼠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D.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解析:选C。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练习汇编---第三单元第1讲课时跟踪练Word版含解析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练习汇编---第三单元第1讲课时跟踪练Word版含解析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练习汇编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讲酶和ATP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2017·潍坊统考)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情况下人体内酶的活性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B.酶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C.细胞中所有酶的合成都受基因控制D.胃蛋白酶不能催化小肠中蛋白质水解,说明酶具有专一性解析:人是恒温动物,正常情况下人体内酶的活性不受环境温度影响,A错误;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而不是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B错误;绝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少数酶的本质是RNA,它们的合成都受基因控制,C正确;胃蛋白酶不能催化小肠中蛋白质水解,说明酶的活性受环境pH的影响,D 错误。

答案:C2.胰腺细胞中某种酶能催化肽键形成,该酶经蛋白酶处理后活性不受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酶在细胞核中形成B.该酶的活性不受酸碱影响C.该酶在核糖体中发挥作用D.该酶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解析: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该酶经过蛋白酶处理后活性不受影响,因此该酶为RNA,在细胞核中形成,A正确;酶的活性受pH影响,B错误;该酶能催化肽键的形成,而肽键的形成场所是核糖体,因此该酶在核糖体中发挥作用,C正确;已知该酶是RNA,其单体是核糖核苷酸,D正确。

答案:B3.下列操作不会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的是()A.烘干制取胃蛋内酶粉剂B.将酶溶液的pH维持在1.5C.在0~4 ℃下保存酶制剂D.在酶溶液中加入重金属离子解析:高温破坏酶的空间结构,而使酶失活,A错误;胃蛋白酶的最适pH值约为1.5~2.2,将酶溶液的pH维持在1.5,不会降低胃蛋白酶活性,B正确;低温抑制酶的活性,C错误;重金属使蛋白质变性,胃蛋白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在酶溶液中加入重金属离子会使胃蛋白酶变性,D错误。

答案:B4.下图中的曲线是同一反应的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E1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B.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D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C.E3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D.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解析:分析曲线可知,E2和E3是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由于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反应速率高,转化率也高,因此E2是酶促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对应的A、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E3是非酶促反应的活化能,对应的B、D曲线是非酶促反应曲线。

课时跟踪练(二十六) 高考生物总复习精品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二十六) 高考生物总复习精品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二十六)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72分)1.(2019·合肥质检)下列对膝跳反射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直接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也可以引起膝跳反射B.效应器的传出神经末梢受到叩击能产生动作电位并向脊髓传导C.动作电位在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D.膝跳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受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控制解析:直接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也可以引起反应,但是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属于反射,A错误;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递的,效应器的传出神经末梢受到叩击能产生动作电位,但是不能向脊髓(神经中枢)传导,B错误;动作电位在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都是单向的,C错误。

答案:D2.(2019·沧州联考)反射是机体在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如图为人手指意外触碰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的示意图。

据图判断错误的是()A.兴奋在M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B.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在b上无膜电位变化C.与神经递质释放有关的细胞器有高尔基体、线粒体D.此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解析:屈肘反射为低级神经活动,其神经中枢在脊髓,D错误。

答案:D3.(2019·济南一模)关于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过程不消耗ATPC.兴奋只能发生在神经组织中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解析: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A错;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过程消耗ATP,B错;兴奋也可发生在神经末梢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中,C错。

答案:D4.(2019·邯郸模拟)下列关于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释放的位置B.K+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外流形成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C.组织液中Na+浓度的大小与动作电位峰值的大小无关D.突触后神经元在产生动作电位后,也可能释放神经递质解析:突触前膜特定蛋白是受体,具有识别神经递质的功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作用位置,A错误;神经细胞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K+外流,形成静息电位,而K+外流的方式是协助扩散,B错误;若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兴奋时流入的钠离子会增多,因此兴奋时动作电位的峰值会增大,C错误。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30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30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课时跟踪练30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选择题1.(2024·惠州高三一诊)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B.基因突变改变了基因结构,所以一定能遗传给后代C.能发生基因重组的两对基因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重组有利于生物适应复杂的环境解析:选D。

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基因重组是有性生殖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A项错误;体细胞中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不能遗传给后代,B项错误;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可以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但是其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项错误;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样化的基因组合的子代,从而使种群出现大量的可遗传变异,有利于生物适应复杂的环境,D项正确。

2.(2023·茂名高三二模)囊性纤维化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CFTR蛋白在第508位缺少苯丙氨酸,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使CFTR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

下列关于该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频率B.病因是正常基因中有3个碱基对发生替换C.该实例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的特点D.患者体内细胞的相关基因数量不会发生改变解析:选D。

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致病基因的频率是b,在男性中的发病率和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都为b2,A项错误;囊性纤维化患者的CFTR蛋白的第508位缺少苯丙氨酸,1个氨基酸是由mRNA上的1个密码子决定的,1个密码子包含3个碱基,说明相关基因发生了3个碱基对的缺失,B项错误;基因突变的随机性是指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不同DNA分子上、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题干信息无法体现这一点,C项错误;该病是患者体内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并不会改变基因的数量,D项正确。

3.亚硝酸可使胞嘧啶脱氨基变成尿嘧啶,从而引起碱基替换,机理如下图所示。

2021年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

2021年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

2021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时跟踪检测新人教版考点题号错题统计1、3、5、6、7、8内环境及其理化性质内环境稳态及调节2、4、9、10内环境及稳态的综合11、13、14实验探究12、15C.①②③⑦⑧解析:选A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组成内环境的成分;突触小泡在突触小体中,属于细胞内部环境;喝牛奶和口服药物都在消化道中,精子进入输卵管都不是内环境。

4.(xx·银川一中模拟)下列哪项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B.手足抽搐C.组织水肿D.尿毒症解析:选A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血红蛋白异常导致红细胞的形态发生改变,进而导致溶血性贫血,而血红蛋白异常是由基因突变所致。

5.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解析:选B 根据题图所示,①由②③④构成,属于细胞外液。

②与④可相互渗透,④只能向③渗透,③只能向②渗透,则可推知②为血浆,③为淋巴,④为组织液。

组织液与细胞内液可以相互渗透,⑤为细胞内液。

6.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2、3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乙表示细胞内液C.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丙液中D.丁液中O2浓度比甲液中高解析:选C 题图中甲为组织液,乙为血浆,丙为淋巴,丁为细胞内液,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淋巴液中。

7.下列关于内环境各成分之间转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血浆中的许多物质能渗出毛细血管壁成为组织液B.组织液中的代谢产物渗回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的组成成分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解析:选D 内环境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为:8.(xx·黄山检测)如图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4细胞膜与细胞核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4细胞膜与细胞核

课时跟踪练4 细胞膜与细胞核一、选择题1.(2024·广州高三月考)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对细胞有害的物质都不能进入细胞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必需结构C.一切细胞均具有以磷脂双分子层为支架的细胞膜D.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不会涨破主要是细胞膜起重要作用解析:选C。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是相对的,一些对细胞有害的物质有可能进入细胞,A项错误;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多种形式,不一定依赖细胞膜上的受体,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B项错误;一切细胞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C项正确;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不会涨破主要是细胞壁起重要作用,D项错误。

2.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B.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C.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解析:选B。

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磷脂分子不具有特异性,B项错误。

3.右图表示细胞核的核膜及与其相关的部分结构,下列对各结构名称及描述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连续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B.②——核孔: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通过其大小限制进出的大分子物质种类C.③——内质网:具有双层膜结构,是蛋白质加工运输的场所,其上附着核糖体D.④——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图中该处的核糖体提供了核内所有蛋白质的来源裂末期,核膜重现,因此核膜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②为核孔,核孔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核孔对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但不是通过核孔大小限制进出的大分子物质种类;③为内质网,其是单层膜结构;④为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不能提供核内所有蛋白质的来源。

课时跟踪练(三十六) 高考生物总复习精品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三十六) 高考生物总复习精品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三十六)1.(10分)下面是培育柑橘耐盐植株的实验流程,请据此作答:处理1:先用γ射线照射茎段―→愈伤组织――――――――――――→处理2:后在培养基中加入物质X挑选生长的―→耐盐植株愈伤组织(1)此项技术叫________________,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茎段到愈伤组织这一过程叫________,由挑选生长的愈伤组织到耐盐植株这一过程叫________。

(3)对愈伤组织进行了两次处理,处理1中γ射线照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γ射线不直接处理茎段而是处理愈伤组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2中添加的物质X为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其他作物的育种中,在培育白菜-甘蓝,三倍体无子西瓜、农杆菌转化法获得抗虫棉中,需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分析图示可知:此项技术叫植物组织培养,其优点是: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短时间内大量快速进行繁殖等。

(2)由茎段到愈伤组织这一过程叫脱分化,由挑选生长的愈伤组织到耐盐植株这一过程叫再分化。

(3)处理1中γ射线照射愈伤组织的目的是诱导基因突变,用γ射线不直接处理茎段而是处理愈伤组织的原因是:愈伤组织细胞处于不断地分裂状态,易受到培养条件和外界压力的影响而产生突变。

处理2中,在培养液中添加物质X 后,挑选出的愈伤组织具有耐盐性,由此推知添加的物质X为氯化钠,其目的是挑选出耐盐的愈伤组织。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稳态与调节课时跟踪练26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稳态与调节课时跟踪练26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课时跟踪练26一、选择题1.(2024·广东揭阳普宁二中摸底)我国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原理。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可体现植物的向光性B.“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可体现生物之间存在种间互助的关系C.“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可体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可体现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解析:“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中,“葵花向日倾”可体现植物向日葵的向光性,该现象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A项正确。

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蜾蠃是一种寄生蜂。

蜾蠃常捕获螟蛉放在窝里,并产卵在他们的身体里,待卵孵化后以螟蛉为食,“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的种间关系是捕食,B项错误。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中体现了“幽草”“黄鹂”等各有不同的生存环境,可体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项正确。

“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说明在茂林之下草木生长不利,大土块之间苗木生长不好,充分说明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D项正确。

答案:B2.(2024·广东汕头市一中月考)科学家探讨了番茄的花、根和叶片组织中脱落酸对水分持续亏缺的响应,发觉在干旱胁迫下,番茄叶片中脱落酸合成的关键酶表达量大幅增加,而花和根组织中该酶的表达量依旧很少。

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脱落酸干脆参加细胞代谢,以使番茄植株适应干旱B.在干旱胁迫下,番茄叶片合成脱落酸的量高于花和根组织C.番茄不同部位脱落酸含量的变更是基因组在不同空间上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环境因子的变更,会引起番茄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更解析:脱落酸属于植物激素,植物激素不能干脆参加细胞代谢,也不为生命活动供应能量,但可以对植物生命活动进行调整,A项错误;结合题意“在干旱胁迫下,番茄叶片中脱落酸合成的关键酶表达量大幅增加”可知,在干旱胁迫下,番茄叶片合成脱落酸的量高于花和根组织,B项正确;植物激素含量的变更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不同空间上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项正确;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更,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更,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整,D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练(二十五)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72分)1.(2019·吉林调研)图为人体内环境甲、乙、丙三大成分之间的转化模式图。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因为甲中的血红蛋白异常C.丙中蛋白质和氧气含量均低于甲D.胰腺组织细胞分泌的消化酶、胰岛素等通过甲运输到作用部位解析: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场所,A错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血红蛋白异常引起的,而甲表示血浆,其中没有血红蛋白,B错误;丙和乙中蛋白质含量均低于血浆甲,组织液中氧气也是血浆中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的,所以也低于血浆,C正确;胰腺分泌的消化酶随胰液由导管直接送到小肠,不会通过甲运输到作用部位,D错误。

答案:C2.下列关于内环境中化学成分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流经肝脏后的血液,血糖含量可能升高或降低B.血浆中含有浆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C.血浆的葡萄糖可以被肌细胞的线粒体氧化分解D.血浆渗透压的高低与蛋白质、Na+和Cl-的含量有关解析:血浆的葡萄糖被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分解成丙酮酸后,才能被线粒体氧化分解,C错误。

答案:C3.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内发生一定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

注射后随即发生的变化是()A.红细胞吸水增加B.胰岛素分泌降低C.肝糖原的分解增加D.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解析:外界溶液浓度比红细胞细胞质浓度高,红细胞失水,A错误;血糖含量会随即升高,家兔体内血糖调节机制使胰岛素分泌升高,通过抑制肝糖原分解,促进肝糖原、肌糖原的合成等过程,以降低血糖水平,B、C错误。

答案:D4.(2019·辽阳一模)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HCO-3具有维持血浆pH稳定的功能B.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可发生在内环境中C.组织液中蛋白质的含量高于血浆D.组织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与组织液的渗透压较为接近解析: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组织液,由此判断C项错误。

答案:C5.(2019·重庆联考)下图方框内为人体内某组织或器官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中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含量有关,与蛋白质含量无关B.A渗回B和渗入C的量相差不大C.若图示方框为肝脏,则饱饭后B中Ⅱ端比Ⅰ端葡萄糖含量高D.若图示方框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B中Ⅱ端比Ⅰ端胰岛素含量高、葡萄糖含量低解析:血浆渗透压主要与其中的无机盐和蛋白质有关,A错误;组织液A中大部分通过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到血浆B,少部分透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C,B错误;若图示方框为肝脏,则饱饭后经消化吸收的血糖经Ⅰ端到组织液并进入肝细胞内合成肝糖原,所以Ⅱ端葡萄糖含量变低,C错误;若图示方框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经消化吸收的大量血糖经Ⅰ端进入A,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经图中Ⅱ端到血浆,所以Ⅱ端比Ⅰ端胰岛素含量高、但葡萄糖含量低,D 正确。

答案:D6.(2019·唐山二模)下表为某患者血浆化验的部分结果,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A.B.神经细胞膜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减小C.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胞D.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解析:缺钙会导致肌肉抽搐,而表格显示血浆中的钙高于正常值,A错误;静息时,K+外流,表格显示血液中K+浓度偏低,膜内外的浓度差加大,K+外流增加,导致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B错误;胰岛素促进对葡萄糖的摄取等,C错误;血液化验的结果血糖过高,原尿中葡萄糖含量增加,渗透压增大,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动力减小,导致水分吸收减少,D正确。

答案:D7.(2019·钦州质检)2018年2月在韩国平昌举行的冬奥会上,运动员进行剧烈运动时,仍然能够保持内环境的稳态,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维持体温的稳定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B.兴奋传导时,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进入下一个神经元发挥作用C.剧烈运动时,由于消耗大量能量,血糖还能下降,导致胰岛素分泌量减少D.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pH相对稳定解析:兴奋传导时,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与下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其中神经递质不会进入到下一个神经元内,B错误。

答案:B8.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中的CO2不能作为信号分子发挥调节作用B.内环境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只受血糖浓度的调节C.兴奋的正常传导和传递都依赖于内环境的稳态D.ATP的合成与水解均可发生在内环境中解析:内环境中的CO2可作为信号分子刺激呼吸感受器,引起呼吸中枢兴奋而发挥调节作用,A错误;内环境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含量除受血糖浓度的直接调节外,还受来自下丘脑传来的兴奋的调节,B错误;由于内环境中缺乏ATP的合成与水解的酶,所以一般不能在内环境中发生ATP的水解和合成,D错误。

答案:C9.(2019·淄博二模)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寒冷环境中,细胞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速度加快B.剧烈运动时,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利于机体散热C.剧烈运动后,血液中HCO-3的含量较运动前有所增加D.紧张焦虑时,人体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解析:人在剧烈运动后,骨骼肌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液中的碳酸氢钠能与乳酸反应,导致pH基本稳定,血液中HCO-3的含量较运动前有所减少,C错误。

答案:C10.(2019·十堰调研)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的同时也可以接受神经递质B.激素只在细胞外发挥作用,而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进入细胞内C.只有通过特异性免疫才能将入侵人体的抗原消灭D.当机体免疫功能弱时,可引起免疫缺陷病或过敏反应解析:有些激素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迅速被分解,多余的神经递质还可被突触小体重新回收,B错;吞噬细胞可直接将侵入机体的抗原分解,C错;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过强所致,D错。

答案:A1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C.内环境和组织细胞中Na+和K+分布不均衡的状态需要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D.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靶细胞被自身溶酶体的溶菌酶裂解,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解析: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A错误;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引起细胞代谢增强,产热增加,而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是受神经调节,B错误;内环境和组织细胞中Na+和K+分布不均衡的状态主要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效应T细胞释放溶酶体酶,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D错误。

答案:C12.下列关于人体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通过口服甲状腺激素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B.外界环境因素稳定时,人体内环境不一定稳定C.若传入神经将兴奋传给神经中枢,则传出神经一定兴奋D.婴儿从母乳中吸收的抗体有助于提高其特异性免疫能力解析:传入神经将兴奋传给神经中枢,神经中枢进行分析判断,传出神经得到的可能是兴奋信号,也可能是抑制信号,C错误。

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28分)13.(8分)对健康人、糖尿病早期患者(A组)和糖尿病肾病患者(B 组)进行相关项目的检(mOsm·L-1)测,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问题:透压__________。

(2)A组患者的血糖含量较健康人________,但是两者的血浆渗透压却相差不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肾脏对水盐平衡的调节角度分析,B组患者的尿渗透压较正常人低,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两组患者的体细胞均可以发生细胞凋亡现象,所谓细胞凋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当健康人体内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时,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强,则其尿渗透压升高。

(2)糖尿病早期患者的血糖应比健康人高。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的无机盐(如钠离子、氯离子)及蛋白质的含量,因此尽管A组患者的血糖高,但其血浆渗透压与正常人尿渗透压相差不大。

(3)B组患者患有肾病,原尿的渗透压较高,导致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减弱,尿中的水比正常人多,尿渗透压降低。

(4)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答案:(1)升高(2)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有关,受血糖影响小(3)B组患者肾脏病变导致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尿中的水较健康人多,尿渗透压下降(4)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14.(10分)(2019·保定一模)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通过机体各个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________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如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2)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在下丘脑和垂体所分泌激素的作用下,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此过程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

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超过一定量时,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这种调节称为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定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发病原因是甲状腺受损还是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可将其体内________________的量补充到健康人的水平,一段时间后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与健康人比较即可确定原因。

(4)研究发现,病毒感染能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使效应T 细胞的功能增强,从而增强__________________免疫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