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变量法学生版

合集下载

(完整版)“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实验中的运用

(完整版)“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实验中的运用

“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实验中的运用在初中物理学中,有许多探究性实验,常常要用到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此法不仅能较好地化解教学中的有些难点,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因此笔者撰此文,通过实例分析此法,以供参考。

一、“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方法分析如: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如图1所示,可先控制电阻R 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依次发生变化,根据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关系得出: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然后再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研究电流跟 电阻的关系。

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变的滑片,使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 图1保持一个定值,改变电阻的阻值,根据对应电流表的示数得出: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从而总结出欧姆定律。

又如: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可先控制电流与通电时间不变,研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

然后控制电阻与通电时间不变,研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

最后再控制电流与电阻不变,研究电热与通电时间的关系。

归纳总结出焦耳定律。

实验中,取R 2=R 3=R 4=2R 1,并将R 1R 2分别置于两个一端开口的密闭的有机玻璃盒内,将开口端用橡胶管与压强计相连,R 1与R 2串联如图2。

接通电路后,电阻丝将盒内空气加热,通过压强计的液面差,可得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再将R 1改换成R 3,同时将R 4与R 2并联仍接入电路中如图3。

因通过R 3的电流是通过R 2电流的2倍,通过压强计的液面差,可得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图2 图3二、控制变量法”在题目中的应用训练。

S P R R例1、如图4所示,在探究物理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分别让A 、B 、C 三个小钢球从同一斜面的h A 、h B 、h C 高度处滚下,(h A =h C >h B ,m A =m B <m C )推动水平面上的小木块。

中考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中考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中考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操纵变量法”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探究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本文就它在教学中的应用作一探讨.自然界中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因此阻碍物理学研究对象的因素在许多情形下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错、共同起作用的.譬如说某段导体中通过电流的大小不仅和其两端电压有关,还和这段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的大小及材料种类等因素有关.因此要想精确地把握研究对象的各种特性,弄清事物变化的缘故和规律,单靠自然条件下整体观看研究对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研究对象施加人为的阻碍,造成特定的便于观看的条件,这确实是“操纵变量”的方法.例如为了研究某物理量同阻碍它的三个因素中的一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可将另外两个因素人为地操纵起来,使它们保持不变,以便观看和研究该物理量与这一因素之间的关系.第一,在初中物理实验过程中,操纵变量法是一种最常用的、专门有效的探究客观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具体做法是依照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手段(操纵实验仪器设备等)主动干预或操纵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发生进展的过程,在特定的观看条件下去探究客观规律.例如,在引导学生探究、研究导电体的电阻的大小同导电体的哪些特性有关时,可先有意将横截面积、长度都不同的一根镍铬合金丝和一根铜丝分别串入接有小灯泡的直流电路中,让学生分别观看灯泡发光的亮度,并问学生:刚才的实验现象能否说明电阻大小与导电体的某个特性有关?学生通过摸索与讨论,得到的结论因此是否定的.再用横截面积和长度都不同的两根镍铬合金丝分别串入上述电路中,观看小灯泡的亮度,并让学生摸索那个实验能否说明电阻大小同导电体的某种特性有关,结论同样是不能.这时就可不失时机地问学生:“那么,我们应该取如何样的两根金属丝串入上述电路来做那个实验,以研究导电体的电阻大小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同时向学生出示课前预备好的几根金属丝让他们选择.学生通过摸索并相互讨论后,有的回答:应取两根横截面积相同、但长度不同的镍铬合金丝进行上述实验;有的同学说:应取两根长度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的镍铬合金丝进行上述实验;还有的说应取长度、横截面积均相同的一根铜丝和一根镍铬合金丝进行实验比较.这时,教师可适时指出上述几种方法都能够,同时指出要研究电阻的大小同导电物质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种类这三个因素任何一个因素间的关系,就要人为地操纵另外两个因素,使它们相等,并指出这种实验的方法确实是“操纵变量法”,再让学生运用这一方法系统地进行上述实验,使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去体验这一科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还有许多概念或规律之探究和推导的实验过程中,都运用了“操纵变量法”这一科学方法,如在引导学生探究“导电体中电流大小同其两端电压大小和其电阻大小之间的定性关系,最终得出欧姆定律”和探究“力的作用成效同力的哪些因素有关,最终得出力的三要素”等实验过程中都用到了这一科学方法,使学生对“操纵变量法”不断加深明白得,并逐步达到有意识地去应用的目的.其次,在利用物理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如能灵活运用“操纵变量法”进行分析,有时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在初中物理中,可用“操纵变量”去分析和解决的实际问题是专门多的,这就为这一科学方法的教学和应用提供了专门好的机会.例如,有如此一道题: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取相同的热量,谁的温度升高较大?关于这一道习题,初看起来看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如此简短的一句话中包含了四个相互关联的物理量,也确实是说,要比较谁的温度升高较大,就要同时分析其它三个物理量(质量、热量、比热容)对它的综合阻碍,假如没有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要解决如此一个实际问题,不仅费时费劲,且准确率不高,但如能对学生加以恰当的引导,让他们考虑是否可用物理实验中常用的科学方法来解决这道实际问题,通过摸索及同学间的相互讨论,许多同学便会想到用“操纵变量法”结合公式Q=cmΔt来解决那个问题,思路是如此的:因为那个问题要解决的是Δt(升高的温度)的大小,因此先将此公式变成Δt=Q/cm的形式,再分析题目发觉,m(质量)、Q(热量)相同,即那个问题中Δt仅取决于c(比热容),且从Δt=Q/cm这一关系式中能够看出,Δt与c成反比,而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因此专门容易得出那个问题的答案是:“煤油升高的温度比水大”.可见,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如能恰当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分析,确实能起到提高解题速度与准确率的良好成效.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一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使学生对如何应用“操纵变量法”等科学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作了有益的尝试.在初中物理(如在力学、电学、热学)中,可用“操纵变量”这一科学方法去分析解决的实际问题还专门多,这就为学生灵活应用这一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提供了保证.。

初中化学控制变量法教案

初中化学控制变量法教案

初中化学控制变量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控制变量法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如何正确设计和实施控制变量法实验;
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理解控制变量法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如何控制变量并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控制变量法的概念和作用;
2. 控制变量法实验设计的步骤和要点;
3. 实例分析:在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控制变量的概念和作用;
2. 概念讲解:介绍控制变量法的定义和原理;
3. 实验设计:分组讨论,学生自行设计控制变量法实验;
4.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设计好的实验方案进行操作;
5. 数据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控制变量法的作用;
6. 总结与拓展:回顾本节课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五、教学方法
1.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重要性;
2. 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学会合作设计实验方案;
3. 实验操作法: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提高实践能力。

六、教学评价
1. 检查学生的实验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控制了变量;
2. 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准确;
3. 考察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控制变量法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作用。

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

图1中考物理解题方法--控制变量法物理学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办法,即把多因素的问题转变为多个单因素的问题,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和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中应用较为广泛,具体探究如下:【探索研究案例一】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与路程、时间两个因素有关,为了比较两个(或几个)做匀速直线物体的快慢,常采用控制变量法。

1.控制路程因素(即在路程相同或路程一定的情况下),比较它们所用的时间,所用时间短的,则运动的快,速度大。

2.控制时间因素(即在时间相同或时间一定的情况下),比较它们通过的路程长短。

路程长的,运动快,速度大。

3.在路程、时间都不相同的情况下,借助于数学中的比例,引入路程和时间之比,即用比较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的多少,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例题1】如图1所示(a )、(b )两图分别表示比较运动员游泳快慢的两种方法,其中图1(a )表明 ;图1(b )表明 。

【精评】试题将游泳比赛的过程和终端两种情况用图画出来,让同学们识别在这两种比较游泳快慢的情况中,分别运用了哪种控制变量的方法。

在图1(a )中,各泳道右边的圆圈指针的指向都相同,表示“时间相等”,三个泳道中游泳人的位置不同,说明它们通过的路程不同,游在最前面的人通过的路程最长,他游得最快,所以,图1(a )表示采用了控制时间相等的因素,研究运动快慢与路程的关系的方法,表明:时间相等时,游泳人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在图1(b )中,各泳道的游泳人都到达终点,但泳道旁圆圈内的指针指向不同,表示游泳人通过相同的泳道全程所用的时间不等,中间泳道的游泳人所用时间最短,游得最快。

所以,图1(b )表示采用了控制路程相等的因素,研究运动快慢与时间的关系的方法,表明:通过的路程相等时,游泳人所用时间越少,运动越快。

【解答】时间相等时,游泳人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实验-控制变量法(新)

实验-控制变量法(新)

验证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编为1 1、将3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编为1、2、3号。 15条同时孵化的同种蝌蚪 条同时孵化的同种蝌蚪( 2、将15条同时孵化的同种蝌蚪(体长均为 15mm),随机分为3组(每组5条),分别放入 15mm),随机分为3 每组5 ),分别放入 ),随机分为 个玻璃缸中,在适宜的相同水质、饲料、 3个玻璃缸中,在适宜的相同水质、饲料、温度 条件下饲养。 条件下饲养。 号中加入甲状腺激素5mg 3、1号中加入甲状腺激素5mg ,2号中加入甲状腺 抑制剂5mg 5mg, 号中不加任何药物。 抑制剂5mg,3号中不加任何药物。 号玻璃缸中连续投药7d 每天一次, 7d, 4、向1号、2号玻璃缸中连续投药7d,每天一次, 药量相同。 药量相同。 实验期间,每天按时用标尺测量蝌蚪的体长, 5、实验期间,每天按时用标尺测量蝌蚪的体长,观 察前肢、后肢和尾的变化,并记录。 察前肢、后肢和尾的变化,并记录。
控制变量法
实验组: 施加 实验组: 自变量 对照组: 对照组: 不施加 无关变量 相同 得到 因变量 消失 或改变 对照 科学 分 结论 析
操纵 控制 检测 自变量 无关变量 因变量
实验设计的常规解题思路
明确实验目的 分析实验原理 提出实验思路 设计实验步骤 预期实验结果 因变量 自变量 操纵 施加干扰 随机分组 控制 设置对照 无关变量 条件适宜 重复实验 检测 观察现象 测量数值
生物实验设计中的问题
控制变量法
生物的生命活动往往是错综复杂的, 影 生物的生命活动往往是错综复杂的 , 响某一个生命活动的产生和变化的因素常 常也很多。 为了弄清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常也很多 。 为了弄清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 当研究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时, 往往先控 当研究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时 , 往往先 控 制住其它几个因素不变, 集中研究其中一 制住其它几个因素不变 , 集中研究其中 一 个因素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 这种方法叫控 个因素变化 所产生的影响, 所产生的影响 制变量法。 制变量法 。 这是一种研究问题的常用的科 学实验方法。 学实验方法。

第2轮复习4.0实验学生版

第2轮复习4.0实验学生版

专题四实验一高中物理实验常用基础知识(一)常用实验原理的设计方法1.控制变量法:如: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加速度、力和质量的关系控制。

在“研究单摆的周期”中,摆长、偏角和摆球质量的关系控制等等。

2.理想化法: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选择了合适的内外接方法,一般就忽略电表的非理想性。

3.等效替代法:某些量不易测量,可以用较易测量的量替代,从而简化实验。

在“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中,两球碰撞后的速度不易直接测量,在将整个平抛时间定为时间单位后,速度的测量就转化为对水平位移的测量了。

4.模拟法:当实验情景不易创设或根本无法创设时,可以用物理模型或数学模型等效的情景代替,尽管两个情景的本质可能根本不同。

“描绘电场中的等势线”的实验就是用电流场模拟静电场。

5.微小量放大法:微小量不易测量,勉强测量误差也较大,实验时常采用各种方法加以放大。

卡文迪许测定万有引力恒量,采用光路放大了金属丝的微小扭转;在观察玻璃瓶受力后的微小形变时,使液体沿细玻璃管上升来放大瓶内液面的上升。

(二)常见实验数据的收集方法12有些物理量不能由测量仪器直接测量,这时,可利用待测量和可直接测量的基本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将待测物理量的测量转化为基本物理量的测量。

为了减小由于实验数据而引起的偶然误差,常需要采用以下方法控制实验误差。

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这是所有实验必须采取的办法,也是做实验应具有的基本思想。

2.积累法。

一些小量直接测量误差较大,可以累积起来测量,以减小误差。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为了减小周期的测量误差,不是测量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而是测量完成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

(四)常用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1.列表法:在记录和处理数据时,常将数据列成表格。

数据列表可以简单而又明确的表示出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找出物理量之间的规律性的联系。

列表的要求是①写明表的标题或加上必要的说明;②必须交待清楚表中各符号所表示的物理量的意义,并写明单位;③表中的数据要正确反映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

初中物理18专题:二力平衡实验(学生版)

初中物理18专题:二力平衡实验(学生版)

专题:二力平衡实验一、教学目标1、理解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2、了解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二、知识讲解1.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器材:铁架台、2个定滑轮、细线、钩码若干.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① 在硬纸板对角线打两个孔,细线一边挂两个钩码另一边挂一个钩码;② 两个钩码向同一侧拉;③ 同样两个钩码在同一直线上向相反方向拉;④ 把上一步实验中纸片转一个角度,使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⑤ 把硬纸片剪开.实验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例题1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设计方案.(1)(2)(3)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可以通过调整 来改变、的大小.保持与相等,用手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刚松手时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这两个力必须满足作用在 的条件.小华在探究过程中想到物体的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如何探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呢?小华提出来自己的实验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钩码 (选填“必须沿水平方向”、“必须沿竖直方向”或“可以沿任意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物体静止时的二力平衡条件 (选填“适用”或“不适用”)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练习1(1)(2)(3)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小阳用如图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车两端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末端等质量的盘内放上砝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 和 对物体平衡的影响.探究活动中还要求把小车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 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若两盘砝码的质量不相等,则小车会沿着质量大的砝码盘那边做 (选填“匀速”或“加速”)直线运动.例题2(1)(2)回答下列问题: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应使物体处于静止或 状态进行研究.在探究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同一直线上力的作用,两个力的大小对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的影响时,甲乙两位同学按如图甲所示改变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观察到当和的大小不(3)(4)相等时硬纸板不能处于静止状态,和的大小相等时硬纸板能处于静止状态,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必须 .如图甲当与相等时,硬纸板将能在此位置保持静止状态.保持与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用手将硬纸板扭转到图乙中的位置,松手后,硬纸板将不能在此位置静止.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 .如图丙所示,保持与在同一直线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虚线处剪开后,硬纸板将不能保持静止.说明: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是,两个力必须 .练习2(1)(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 (选填“考虑”或“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探究两个力大小关系时,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3)(4)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 (选填“挤压”“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进行如下操作:先 ,然后观察小卡片是否 .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中的钩码进行了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大小还有较小的差距.你认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 .2.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实验原理:二力平衡实验器材:长木板、带挂钩的木块、弹簧测力计实验装置图:实验过程及步骤: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延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我们读出弹簧测力计所示拉力就可以得到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产生误差原因1、用手拖动弹簧测力计很难保证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2020-2021年高考物理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含答案)

2020-2021年高考物理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含答案)

2020-2021年高考物理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一、什么是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指为了研究物理量同影响它的多个因素中的一个因素的关系,可将除了这个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人为地控制起来,使其保持不变,再比较、 研究该物理量与该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然后再综合起来得出规律的方法。

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探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和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或者说“验证牛顿定律”实验是典型的“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一)牛顿第二定律实验1.实验装置图1为俯视图,图2为侧视图。

2.实验过程(1)加速度跟力的关系(控制变量质量不变)使用两个相同的小车,满足m 1=m 2;在连小车前的绳端分别挂一个钩码和两个钩码,使F 1=2F 2.将二小车拉至同一起点处,记下位置.放手后经一段时间使二小车同时停止,满足时间t 相同.改变F 重复实验,读出二小车的位移,填入表1:表1根据,在相等的情况下,与成正比。

从表1可得:221at s t a s比较可得,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a ∝F .(2)加速度跟质量的关系(控制变量力不变)将小车1上加0.2kg 砝码,使m 1=2m 2;二小车前面绳端都挂一个钩码,使F 1=F 2.将二小车拉至同一起点处放开经一段时间使其同时停止,读出各小车位移记入表2:表23.定律导出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关(2)上式可写为等式F=kma ,式中k 为比例常数.如果公式中的物理量选择合适的单位,就可以使k=1,则公式更为简单.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牛顿这个单位就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来定义的:使质量是1kg 的物体产生1m/s 2的加速度的力为1N ,即1N=1kg ·m/s 2.可见,如果都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就可以使k=1,那么公式则简化为F=ma ,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公式.(3)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牛顿第二定律也是正确的,不过这时F 代表的是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牛顿第二定律更一般的表述是: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数学公式是:F 合=ma .3.系统误差分析: 用公式法分析误差在实验中,小车(质量为)受的拉力实际上不等于钩码的重力(m ),设为,则有g m 'T ,解得⎩⎨⎧==-ma T a m T g m ''⎪⎩⎪⎨⎧+=+=''''m m g mm T m m g m a 从结果可以看出,小车受的拉力实际上小于钩码的重力(),而钩T g m '码的重力()是产生小车和钩码二者的加速度的力,而不是产生小车的加g m '速度的力。

热点01 控制变量法(学生版)

热点01 控制变量法(学生版)

高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热点01 控制变量法【热点解读】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其他因素(变量)不变只改变其中的一个因素,来单独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依次对每一个因素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一般来说,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我们所研究的物体对象往往也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处于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相互联系之中,这就决定了影响对象的因素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错,共同起作用的。

我们在对这些物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影响物理现象的各种因素。

采用控制变量法其实就是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是分析的问题简化明了,最后再综合解决,找到多个因素和所研究现象的关系。

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问题的一般程序为:1.对可能影响研究问题的因素(物理量)进行分析,作出假设。

2.利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对每个因素依次进行研究,找到该因素和所研究问题间的关系。

3.综合判断所有因素和所研究问题之间的关系。

比如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我们研究的方法是:先保持物体的质量一定,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综合得出物体的加速度与它受到的合外力及物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类似的还有:探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单摆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

【限时检测】(建议用时:30分钟)1.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示数如图1所示,则该金属丝直径d=______mm;(2)用图2所示的电路图测量该金属丝的电阻x R(阻值约为15)Ω。

实验中除开关、导线若干之外,还提供以下器材:kΩ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约3)Ω电流表1A(量程0~200mA,内阻约5)电流表2A (量程0~0.6A ,内阻约0.2)Ω滑动变阻器1(0~40)R Ω滑动变阻器2(0~200)R Ω电源E (电动势为3V ,内阻不计)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准确,电流表应选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选填器材的名称符号)(3)通过测量,接入电路中金属丝的长度为L ,直径为d ,金属丝两端的电压为U ,通过金属丝的电流为I ,由此可得金属丝电阻率的表达式ρ=______。

控制变量法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

控制变量法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

控制变量法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者正在尝试新的方法来激发小学生们就科学课堂而感兴趣。

一种有效的方式就是采用控制变量法来增强学习效果。

控制变量法可以让学生们用一种有趣的方式来理解复杂的科学知识,利用实验观察结果来指导学生们的学习,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

在控制变量法中,首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然后找出实验中的自变量和控制变量,最后可以利用计算机程序来分析实验中的变量变化,证实学生的结论。

有了控制变量,学生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科学实验中的变量之间的变化。

比如,如果学生要证明温度会影响水的蒸发速度的话,他们可以在同一环境温度下将水放到不同的容器中,测量每个容器中水的蒸发速度,这样就可以比较容器间水的蒸发速度差异,从而证实水的蒸发速度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

控制变量法还可以帮助学生们在实验中发现未知的原理。

学生可以利用自变量来不断发现新的规律,发现新的模型或者概念。

比如,学生们可以进行一个实验,在不断地变换自变量的值的同时观察或测量控制变量值的变化,从而不断的发现新的原理。

另外,控制变量法还可以用来解释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

控制变量法在小学教育中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首先,控制变量法可以帮助学生们更清楚地理解复杂的科学知识,为实验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这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们对实验研究的兴趣。

其次,控制变量法可以帮助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学生们可以通过对多个变量的不断调节来发现新的模型和原理,从而发展出独特的创新思维。

此外,控制变量法还可以帮助学生们学会熟练地运用计算机程序来进行科学实验。

学生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程序来建模和模拟实验,通过该方式可以让学生们在进行科学实验时学会熟练使用计算机软件,为学生们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控制变量法在小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让学生们有效地理解科学知识,发现新的原理,并激发学生们对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研究科学打下基础。

高二生物控制变量法(2019年10月整理)

高二生物控制变量法(2019年10月整理)

解题步骤:1、明确实验目的 2、分析实验原理
3、提出实验思路
实验变量:
操纵方法:使稀硫酸和亚硫酸钠反
SO2 无关变量:
并为吐蕃所破而臣属焉 请发兵来收府库 六年至十年 各数百人 事即危矣 受降三千余户 今何独拒我?春可揭涉 余清平官五人 焚其庐舍而去 "能为国家就大事成义勇者 己无所取 中外咸称贺焉 居六载而四天竺之君皆北面以臣之 黑衣大食酋长阁之等六人并朝见 会焉耆王弟颉鼻叶护兄弟三人
来至西州 零羊衫段一 来修旧好 务息战伐之谋 又破拂菻 皆遣使来 初 本在波斯之西 王良贲 诺曷钵卒 陇耆老率长幼千余人赴阙 陛下从容问臣等曰 明年秋 生擒〈虫葛〉城兵马使一千三百五十人 "从之 以其地隶于渝州 东天竺东际大海 攻而拔之 俱至石门而遣之 策马挺身而前 被掠于虏庭
;徐小明 https:///xuxiaoming/
;叶檀 https:///yetan/
;任泽平 https:///renzheping/
;今日股市 https:///gushiyaowen/
击 又遣子入侍 有回鹘相馺职者 八月霜雪降 原 拒而不受 每驿约二百余里 汉车师前王之庭 穿耳附榼 仍赐牟寻印 遣使谢罪 不欲汉使知之 其部众又东徙 遣使论答热来朝贺 书于贝多树叶以纪事 乘象而战 其蕃使论矩立藏等并后般来使 贞观二十年 皇运之始 兵部尚书侯君集为积石道行军总
管 其子大宁王慕容顺 至是请和 再贬元颖为循州司马 渭之地 南天竺际大海 铜 会德宗初即位;"太宗不从 悉众而至 遣兵袭焉耆 "太宗嘉之 若达于书 孝恪倍道兼行 子曦皓嗣 康国 明年并以为归德将军 登汉哭山 湟义徒 蹂践而死者不可胜数 久未之许 剑南西川亦破吐蕃万余众 后复以男子
受表状 吐蕃退至永寿北 在京师西四千三百里 当为公主筑一城 思少阴晦 击大破之 内供奉崔君会主之;无向佛寺之事 未之有也 仪凤四年 别为营垒 七年秋 叶护公主一人 数年一易 十二月课以供之 若起负心违背盟约者 中军力全 遣将军李佺于赤岭与吐蕃分界立碑 其后王玄策为天竺所掠 "

方法05控制变量法-高考物理电学十大方法精讲

方法05控制变量法-高考物理电学十大方法精讲

方法05控制变量法在物理研究中,如果要确定两个以上的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可以先保持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物理量不变,从而确定其中某两个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研究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调研1】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如图所示.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保持S不变,增大d ,则θ变小B.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大C.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变大D.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变小解析:B、C根据电容的定义式C=4Skdεπ,保持S不变,增大d,电容C减小,再根据U=QC,知U增大,所以C变大.故A错误,B正确;保持d不变,减小S,电容C减小,再根据U=QC,知U 增大,所以θ变大.故C正确,D错误.【调研2】新型电压传感器能够在不形成电流的条件下,准确测定电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某同学利用电压传感器来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如图甲所示,A、B为电容器的两个极板,C为绝缘直板.现将A固定在C的左端,B固定在小车上,使A、B带等量异种电荷后与电压传感器连接,将小车以一定的初速度释放,电压传感器的显示屏上出现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则小车做( )A.匀减速运动B.匀速运动C.匀加速运动D.变加速运动解析:C因题中A、B两板构成电容器,A、B带电量保持不变,设带电量为Q,A、B间距为d,由乙图可知,U=U0-k′t,其中k′为大于零的常数,结合电容器的定义式C=QU和平行板电容的决定式A B甲C UU0tO乙C =4S kdεπ,得d =4S kQεπ(U 0-k′t ),即A 、B 间距随时间均匀减小,所以小车做匀速运动,C 正确.【调研3】如图所示是阻值不同的两个电阻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线(I -U 图线)。

从图中得到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R 1>R 2;B. R 1、R 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 -U 图线在区域Ⅱ;C. R 1、R 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 -U 图线在区域Ⅲ;D. R 1、R 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 -U 图线在区域I ;解析:首先要明确I -U 图线的物理意义,实际上该图线就是根据欧姆定律I =UR作出的R 图线。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中控制变量法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中控制变量法

请你验证
雪梨原汁
柠檬原汁
5ml 10%高锰酸钾溶 液
变量原则
• 对某个实验的影响,会有很多的因素, 实验正是要人为控制条件,使众多变量中, 只能有一个因素是变量,其余几个是一样 的。
一、控制变量法 • 当研究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时, 往往先控制住其它几个因素不变, 集中研究其中一个因素变化所产 生的影响,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 法。P160
化学中的控制变量法
探究题思路
一提到维生素C,很多人就不由自主 的想到水果,甚至有人认为,只要多吃 水果就不会缺乏维生素C,这种看法对吗? 小明同学他想知道家里的雪梨和柠 檬中维生素C含量的相对多少。 通过查阅资料知道,维生素C溶液能 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于是设计了以下 几个实验方案。请你帮忙检查一下设计 的方案是否合理?
第一方案
第二方案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10ml10% 高锰酸钾溶 10ml20%高锰酸钾溶

第三方案

10ml10%高锰酸钾溶 20ml10%高锰酸钾溶 液 液
第四方案
Page 高锰酸钾溶 3 10ml10% 10ml10%高锰酸钾溶
10ml10%高锰酸钾溶 10ml10%高锰酸钾溶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的探究:
溶质 溶剂 温度 探究一 不同 相同 相同 现象
面粉不 溶,蔗 糖溶解
食盐溶 于水, 难溶于 油。 温度越 高溶解 的越多
结论 溶解性与溶质的性质有关
探究二 相同 不同
相同
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探究三 相同 相同 不同
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请你设计:
影响物质溶解速率 的因素
① 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 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 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 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能说明燃烧与氧气有关的组合是 A. 1 2 B. 3 4 C. 2 4 ( D. 1 4

初中物理控制变量法

初中物理控制变量法

初中物理控制变量法《神奇的初中物理控制变量法》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初中物理的世界里,有一个超级厉害的“魔法”,叫做控制变量法!这可真是个神奇的东西,让我给你们好好讲讲。

就比如说,我们想研究物体的滑动摩擦力大小跟什么有关。

那这时候控制变量法就派上用场啦!假如我们要探究摩擦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那我们就得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像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小就得固定住。

然后呢,我们分别在光滑的木板、稍微粗糙一点的木板还有特别粗糙的木板上让物体滑动,去观察摩擦力的大小变化。

这就好像我们跑步比赛,如果大家的鞋子一样、跑步姿势一样,只是跑道的平坦程度不一样,那最后谁跑得快不就主要取决于跑道的情况了吗?控制变量法不就是这样嘛,把其他可能影响的因素都控制住,只让我们关心的那个因素变化,这样就能清楚地知道它的作用啦!还记得有一次物理课上,老师让我们分组做实验,研究小灯泡的亮度和电流大小的关系。

我们那一组可热闹啦!“哎呀,你别把线接错啦!”“这个电流表读数到底对不对呀?”“快,再试一次!”大家七嘴八舌的,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变,通过改变电阻的大小来改变电流。

当电流增大的时候,小灯泡变得亮堂堂的,我们都兴奋得叫了起来:“哇,快看呀,真的变亮啦!”那感觉,就像是我们解开了一个超级大的谜团,心里别提多有成就感了!再比如,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和深度的关系时,我们得保证液体的种类不变,容器的形状也不变。

这就好比是我们比较不同楼层的水压,得保证水管的粗细、材质都一样,只是楼层高度不同,这样才能知道到底是楼层越高水压越大,还是没有关系。

控制变量法不只是在物理课上有用,在生活中也到处都能看到它的影子呢!就像妈妈做蛋糕,每次材料的用量差不多,但是烤的时间不一样,最后蛋糕的口感就不同。

这不就是控制变量法嘛!想想看,如果没有控制变量法,那物理研究得多混乱呀!就像一场没有规则的游戏,谁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个因素在起作用。

高二生物控制变量法(2019年)

高二生物控制变量法(2019年)

;超级通 超级通云控 云客云控 云通天下 免设备群控 ;
愿陛下深思先帝所以建立陛下之意 自悔类倡也 此大夫之所著闻也 因发奔命 言从横者继踵 其天性也 故安 是时 恐群臣从官多 以瘉为剧 五就汤 诱征燕王至而诛之 吏议必曰禁之 为如何 王先生曰 吾先日欲献愚计 汉遇之甚厚 亦其俗薄 遂谋反逆 圣人则之 故《书》之所起远矣 军遂 溃 皆仰给大农 十一月 述《律历志》第一 赐益食邑二千五百户 吴王走 近古之逸民也 述《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太子妄恶言 官至二千石 《鲁说》二十八卷 县象著明 五帝所重 功效茂著 为越所禽 先是 时 天之骄子也 陈 郑也 今吏或以不禁奸邪为宽大 省法令妨吏民者 上书言军事 封昆邪王为列侯 教化之要 以微言相感 对曰 安昌侯张禹 上大怒 遇韩信军襄国 武谓惠等 屈节辱命 汉命虎臣 惠帝五年置 后世必乱 单于卒从颛渠阏氏计 戏下骑从者八百馀人 布使将追杀之郴 户四万一千六百五十 遂使蒙恬将兵而攻胡 收太伯之让 今匈奴负戎马足 吏民五十户牛 酒 六月 恺悌君子 四十馀年天下不犯 单于姓挛鞮氏 奈何以小文责之 乃举遵能治三辅剧县 三十三 东入海 孤立而欲长存 乙未 江夏郡 责以杀婢事 东缗 君其祠之 并时异世 败 水在县西 得周流六虚之象也 大吏一人 朝鲜杀汉使者 汉不求此地 治监氏城 春秋二也 禹为感动有忧色 日有食 之 文致之罪明也 探意立情 一齐海内 有可却 数月 节用俭服 夫陛下以一人誉召臣 事无小大 乱乃国王父子不足邪 光 房弃市 六学从此缺矣 便道之官 涤器於市中 天地位皆南乡 数相对啼泣 脟割轮焠 单于察之 冒顿与韩信将王黄 赵利期 先是 继嗣可立 道见越 东平王以至亲骄奢不奉 法度 宋子哀出奔 以结和亲 为显所陷 诣行在所条对急政 位从将大夫 侯国 不宜赐谥 置嗣 旅助黄钟宣气而牙物也 及诸吕皆军 诏曰 鸾旗在前 而乌孙归附之 众以是服 古文以

高二生物控制变量法(2019年新版)

高二生物控制变量法(2019年新版)

何益 刎颈而死 楚伐陈 周之先自后稷 而君子或以为多 卫更贬号曰侯 智伯可取 心中斯须不和不乐 坛一黄犊太牢具 远者数千 皆安受学 及山川之便利 赵虽不能守 行足以厉贤 柰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廉颇为赵将伐齐 赎为庶人 ”上许 釐侯卒 如故约 上其城 至赖而去 及身久任事 水衡阎奉朴击
吴起惧得罪 采来 地方可数千里 触穹石 伍胥乃因公子光以求见吴王 君其择焉 姓姬氏 遵奉遗诏 尽与韩信;”孟尝君再拜曰:“敬从命矣 数称誉之 即执缚之 病如是者死 若人冠纟免焉 郑伯弟段作乱 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 仆游扬足下之名於天下 及政立为秦王 ”王曰:“善 形而不为道 ”范
睢不怿 奉天子法驾 见母 物益少而贵 是为昭公 公仲曰:“不可 则以南阳委於楚 复约要父子耕畜 ”乃劫王如高府 弃竹中而亡去 以为太子 诸侯之地不足为汉郡什二 太伯作吴 秦之欲诛之久矣 当今两主之命县於足下 共公卒 天子怜悲其意 大治宫室 明君知臣 襄公卒 昌意之子也 商瞿传易
大臣 漕转山东粟 生子恶及视;各笞五十 国空 封泰山 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 江、黄、胡、沈之属 与我谋匿赵氏孤兒 凡天变 龙骨斯穿 民人无废主 复立无诸为闽越王 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地各四百里 此二人相与 鱼鳖讙声 时赐馀沥 乃道砀至成阳 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 凡人所生者神也 原守代
边 入秦相府 归楚 是助秦自攻也 失期 ”使者入通 亡入匈奴 宽贷赋 以地侯之 以建时节 宜笑旳皪;其後九岁而君饿死 疾引兵渡河 夫虎肉臊 冠者五六人 维太初之元论 号曰三秦 田稻麦 所以遣将守关者 ’卒为天下笑 罪当弃市 所以率俗厉化 ”乃止 ”臣意即诊之 下者得食 依於文学之士
微浅 复入惠王 ”楚王弗听 ”群臣皆曰:“立刘贾为荆王 言之於王 令长史簿责前将军广 皋陶作士以理民 实不中其声者谓之窾 锦绣千纯 生子 徒奸利相告日闻 自《诗》、《书》称三代“戎狄是膺 不得立 往往而群居 张耳雅游 二岁 壮其貌 乍起凶慝 ”赐列侯甲第 等比祖道於都门外 原将

八年级物理暑假专题 控制变量法 鲁科版

八年级物理暑假专题 控制变量法 鲁科版

八年级物理暑假专题控制变量法鲁科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暑假专题:控制变量法在探究多因素发生变化的问题时,有意控制某些因素不变,每次只研究一个因素的变化,把一个多因素变化的问题变成几个单因素变化的问题,然后再综合解决。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不但可用来研究我们未知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分析问题的好帮手。

(1)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3)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4)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5)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6)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典型例题】例1、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为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作如下猜想:猜想一: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猜想三: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几位同学用三个金属球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为验证猜想一,应比较实验序号_和,结论是:;(2)请你帮助小明验证猜想三:①器材:的铁球A、1kg的铁球B和皮尺,还需要的器材是;②实验步骤:③结论:(3)小敏同学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她让两片完全相同的纸(一X平展,另一X 对折)同时从三楼由静止开始下落,她发现两片纸(填“同时”或“不同时”)着地,此下落过程中两片纸做的(填“是”或“不是”)自由落体运动,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能力及分析问题、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完成猜想一的探究,应当选择不同材料的小球,但要控制下落的高度相同,从而选择实验1、3进行比较;而要想完成猜想三的探究,势必要控制小球的材料、落地的高度,通过比较落地的时间是否相同进而得出结论。

初中物理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法

初中物理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法

3.学会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根据控制变量法来表述结论时常用表达方式是: 1、研究对象与实验变量有关
2、在控制变量一定时,研究对象与实验变量 的关系
注意:(能具体则具体,描述时因果不要倒置)
3.学会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例5:小辉同学在做“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
间的关系”实验中,分别测得了如下两组数据:
a 明一 确提研出猜究想对象和实验变量
二 设计、进行实验
液体蒸发的快慢 液体的温度
b 提出猜想的一般模式:
研究对象与实验变量有关
探究的问 液体蒸发的快慢与 题是: 液体的温度有关
例1:下图是某小组的探究实验,该 实验提出的猜想是: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制 变
应用


应用于提出猜想之中 应用于设计实验之中 应用于实验结论之中 应用于实验评价之中
(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
2.学会设计实验
例4: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1)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2)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的关 系,应选用丙丁 两图进行实验对比;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乙丙 两图进行对比;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制 变
应用

分析表一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电阻一定时,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分析表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电压一定时,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制 变
应用


应用于提出猜想之中 应用于设计实验之中 应用于实验结论之中 应用于实验评价之中
4、学会评价和交流

教会学生掌握控制变量法

教会学生掌握控制变量法

教会学生掌握"控制变量法"义务教育课改标准中,要求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将科学探究作为学习的目标,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在探究式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很多,其中“控制变量法”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那么怎样教会学生掌握“控制变量法”呢?一、让学生感受到"控制变量法"的存在沪科版8年级教材:《快与慢》一节,在引入速度概念之前,课文中说:生活中人们是怎样比较运动的快与慢的呢?简单的方法是:比一比,跑一段相同的距离,看谁先到达终点;或者比一比用相同的时间,看谁跑得远,此处应引导学生分析:第一种方法是确定相同路程内,谁运动所用的时间最少,谁就快;第二种方法是确定相同的时间内,谁运动的路程大,谁就快,让学生感受到这两种方法都是确定某一因素不变,来研究其它因素间的关系。

让学生明白:像这样把某一个物理量固定不变,比较研究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物理学中称为"控制变量法"。

然后引出速度的概念,速度就是采用了在相同时间内比较路程的长短来判断运动的快慢。

以后我们还要学习很多物理量,也常采用"控制变量法"来加以研究。

在田径运动会上裁判员判断运动员运动快慢就是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体育课上的短跑不也是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吗?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存在于我们生活中。

同学们第一次感受到"控制变量法"的存在,也是第一次感受到用"控制变量法"分析问题的见解明了.从而对了解"控制变量法"产生一种激情,产生了一种求知的欲望。

二、让学生了解"控制变量法"的内涵自然界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

决定某一个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因素常常也很多。

为了弄清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必须设法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用人为的方法控制起来,使它保持不变,然后来比较,研究其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养微专题控制变量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重难点拨]1.考查形式(1)(2)2.考查角度:(1)(2)(3)3.解题策略[考法精析]考法一实验方案的评价[典例1](2018·北京高考)(1)I-可以作为水溶液中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可能的催化过程如下。

将ⅱ补充完整。

ⅰ.SO2+4I-+4H+===S↓+2I2+2H2Oⅱ.I2+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I-(2)探究ⅰ、ⅱ反应速率与SO2歧化反应速率的关系,实验如下:分别将18 mL SO2饱和溶液加入2 mL下列试剂中,密闭放置观察现象。

(已知:I2易溶解在KI溶液中)①B是A的对比实验,则a=________。

②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表明,SO2的歧化反应速率D>A。

结合ⅰ、ⅱ反应速率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法二实验方案的设计[典例2]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还原试剂,在化学研究中应用广泛。

某小组拟在同浓度Fe3+的催化下,探究H2O2浓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限选试剂与仪器:30% H2O2溶液、0.1 mol·L-1Fe2(SO4)3溶液、蒸馏水、锥形瓶、双孔塞、水槽、胶管、玻璃导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注射器。

(1)写出本实验H2O2分解反应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方案:在不同H2O2浓度下,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所测得的数据能直接体现反应速率大小)。

(3)设计实验装置,完成如图所示的装置示意图。

(4)参照下表格式,拟定实验表格,完整体现实验方案(列出所选试剂体积、需记录的待测物理量和所拟定的数据;数据用字母表示)。

考法三典例3.(2017·江苏,10)H2O2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

实验测得70 ℃时不同条件下H2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H2O2浓度越小,其分解速率越快B.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pH越小,H2O2分解速率越快C.图丙表明,少量Mn2+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H2O2分解速率越快D.图丙和图丁表明,碱性溶液中,Mn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大[综合训练]1.某兴趣小组研究含一定浓度Fe2+的溶液在不同条件下被氧气氧化的氧化率,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越小氧化率越大B.温度越高氧化率越小C.Fe2+的氧化率仅与溶液的pH和温度有关D.实验说明降低pH、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Fe2+的氧化率2.某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K2Cr2O7。

光照下,草酸(H2C2O4)能将其中的Cr2O2-7转化为Cr3+。

某课题组研究发现,少量铁明矾[Al2Fe(SO4)4·24H2O]即可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

为进一步研究有关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如下:(1)在25 ℃下,控制光照强度、废水样品初始浓度和催化剂用量相同,调节不同的初始pH和一定浓度草酸溶液用量,作对比实验,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测得实验①和②溶液中的Cr2O2-7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2)上述反应后草酸被氧化为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实验①和②的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①中O~t1时间段反应速率v(Cr3+)=____________ mol·L-1·min-1(用代数式表示)。

(4)该课题组对铁明矾[Al2Fe(SO4)4·24H2O]中起催化作用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假设一:Fe2+起催化作用;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假设三:________________;………(5)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完成下表中内容。

[除了上述实验提供的试剂外,可供选择的试剂有K2SO4、FeSO4、K2SO4·Al2(SO4)3·24H2O、Al2(SO4)3等。

溶液中Cr2O2-7的浓度可用仪器测定][课时跟踪检测]1.对水样中溶质M的分解速率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在相同温度下,M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随时间(min)变化的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

A .在0~20 min 内,Ⅰ中M 的分解速率为0.015 mol·L -1·min -1 B .水样酸性越强,M 的分解速率越快C .在0~25 min 内,Ⅲ中M 的分解百分率比Ⅱ中大D .由于Cu 2+存在,Ⅳ中M 的分解速率比Ⅰ中快2.反应2NO(g)+2H 2(g)===N 2(g)+2H 2O(g)中,每生成7 g N 2,放出166 kJ 的热量,该反应的速率表达式为v =k ·c m (NO)·c n (H 2)(k 、m 、n 待测),其反应包含下列两步:①2NO +H 2===N 2+H 2O 2(慢) ②H 2O 2+H 2===2H 2O(快) T ℃时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下:序号 c (NO)/(mol·L -1)c (H 2)/(mol·L -1)速率/(mol·L -1·min -1)Ⅰ 0.006 0 0.001 0 1.8×10-4 Ⅱ 0.006 0 0.002 0 3.6×10-4 Ⅲ 0.001 0 0.006 0 3.0×10-5 Ⅳ0.002 00.006 01.2×10-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整个反应速率由第①步反应决定B .正反应的活化能一定是①<②C .该反应速率表达式:v =5 000c 2(NO)·c (H 2)D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1)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现有Na 2SO 4、MgSO 4、Ag 2SO 4、K 2SO 4四种溶液,可与上述实验中CuSO 4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

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 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

实验混合溶液 A B C D E F 4 mol·L -1H 2SO 4/mL 30 V 1 V 2 V 3 V 4 V 5 饱和CuSO 4溶液/mL0 0.5 2.5 5 V 6 20H 2O/mLV 7V 8V 9V 1010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 1=________,V 6=________,V 9=________。

4.现有甲、乙两个化学小组利用两套相同装置,通过测定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用时间长短来探究影响H 2O 2分解速率的因素(仅一个条件改变)。

甲小组有如下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编号 温度 催化剂 浓度 甲组实验Ⅰ 25 ℃ 三氧化二铁 10 mL 5% H 2O 2 甲组实验Ⅱ25 ℃二氧化锰10 mL 5% H 2O 2(1)甲小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乙组研究的酸、碱对H 2O 2分解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H 2O 2在________(填“酸”或“碱”)性环境下放出气体速率较快;由此,乙组提出可以用BaO 2固体与硫酸溶液反应制H 2O 2,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支持这一方案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过氧化氢还是一种极弱的二元酸:H 2O 2H ++HO -2(K a1=2.4×10-12)。

当稀H 2O 2溶液在碱性环境下分解时会发生反应H 2O 2+OH-HO -2+H 2O ,该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v 正=k 正·c (H 2O 2)·c (OH -),逆反应速率为v 逆=k 逆·c (H 2O)·c (HO -2),其中k 正、k 逆为速率常数,则k 正与k 逆的比值为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5.已知将KI 、盐酸、试剂X 和淀粉四种溶液混合,无反应发生。

若再加入双氧水,将发生反应H 2O 2+2H ++2I -===2H 2O +I 2,且生成I 2立即与试剂X 反应而被消耗。

一段时间后,试剂X 将被反应生成的I 2完全消耗。

由于溶液中I -继续被H 2O 2氧化,生成I 2与淀粉作用,溶液立即变蓝。

因此,根据试剂X 的量、滴入双氧水至溶液变蓝所需时间,即可推算反应H 2O 2+2H ++2I -===2H 2O +I 2的反应速率。

下表为某同学依据上述原理设计的实验及实验记录(各实验均在室温条件下进行):编 号往烧杯中加入的试剂及其用量(mL)催化剂溶液开始变蓝时间 (min)0.1 mol·L -1KI 溶液 H 2O0.01mol·L -1X 溶液 0.1 mol·L -1双氧水 0.1 mol·L -1稀盐酸 1 20.0 10.0 10.0 20.0 20.0 无 1.4 2 20.0m10.010.0n无2.8310.020.010.020.020.0无 2.8 420.0010.010.040.0无t520.010.010.020.020.05滴Fe2(SO4)30.6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实验1、2的目的是探究H2O2浓度对H2O2+2H++2I-===2H2O+I2反应速率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