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胸腔闭式引流注意事项
完整版)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完整版)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980496e7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1a.png)
完整版)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胸腔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适用于多种情况。
其中,胸腔积液是最常见的适应证之一,其他适应证包括抽气、抽液、胸腔减压治疗单侧或双侧气胸、血胸或血气胸,以及向胸腔内注射抗肿瘤或促进胸膜粘连的药物。
但是,也有一些禁忌证需要注意,例如体质衰弱、病情垂危难以耐受穿刺、对局麻药过敏、有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肺结核及肺气肿、疑为胸腔包虫病患者、穿刺部位或附近感染者等。
在进行手术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选择和定位穿刺点,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位置。
同时,需要准备好胸腔穿刺包、局麻药物等物品,并向家属及患者详细说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取得患者配合和家属理解。
在进行手术时,需要注意体位和麻醉。
一般情况下,抽取胸腔积液时一般为坐位,嘱患者跨坐在椅子上,面朝椅背,可如病情较重可取半卧位。
抽气时一般选取半卧位。
麻醉时需要进行皮肤消毒,铺单后,用1%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先在穿刺点处做一皮丘,然后将麻药向胸壁深层浸润至壁胸膜,待注射器回抽出气体或液体证实已进入胸腔后拔出麻醉针头。
手术步骤包括局部麻醉后,应用胸腔穿刺针从皮肤穿刺进入,针头应沿着肋间隙的下部,下一肋骨的上缘进入胸腔。
有经验的医师在针头刺入胸膜腔时能感到落空感,表明针头已进入胸腔。
当术者调整好针头位置,可以顺利地抽出气体或液体后,即由助手用血管钳在靠近皮肤表面将穿刺针固定,避免针头移位。
穿刺针通过10cm长的乳胶管与一个30ml或50ml的注射针管连接。
待注射针管抽满时,由助手用另一把血管钳夹闭乳胶管,取下注射针管排出气体或液体,如此可以避免空气进入胸腔。
然后注射针管再连接上乳胶管继续抽吸。
在进行手术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例如穿刺点的选择与定位、避免损伤肋间血管、避免进针过深而伤及肺组织等。
在进行胸腔穿刺时,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和脉搏状况。
对于有紧张心理的病人,应该在穿刺前半小时给予镇静镇痛药物,如地西泮或可待因。
试述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试述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178910a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0.png)
试述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试述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先进有效的引流方法,它可以有效减少胸腔内的液体和气体,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呼吸。
在我国,它已经在胸外科、心外科等临床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点:一、胸腔闭式引流护理1.患者胸部的护理。
在患者胸部进行引流前,要对患者的胸部有足够的护理,特别是患者所在的部位,应充分清洁,避免细菌侵入。
2.护理管路。
在护理管路时,要保证管路的清洁,避免受污染。
管路及引流系统应定期检查,及时清洁和更换,并且要确保管路及引流系统的完整性。
3.注意患者的情况。
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濒死状态的引流技术,在护理过程中,应当始终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
二、胸腔闭式引流的注意事项1.认真调节护理管路,以避免管路内的压力过大,引起患者不适或者病情加重。
2.应定期检查胸腔闭式引流吸液管的管壁,保证引流管路的完整性。
3.注意检查引流管及引流系统,及时清洁和更换。
4.监测患者的血气指标,及时发现异常状况,及时处理。
5.护士应熟悉各种引流技术,正确使用引流管路,以避免护理不当引起的伤及疾病。
6.在护理过程中,要保持护士的情绪稳定,不要紧张或情绪低落,以免影响护理质量。
7.对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睡眠等进行正确的指导,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总之,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有效的引流技术,能够有效减少胸腔内的液体和气体,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呼吸。
但是,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时,护士还需要加强以上的注意事项,以确保护理的质量,及早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促进患者的康复。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流程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ed47c44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01.png)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1)确定患者的身份,确认患者的病史及相关检查结果。
2)核对手术单,确认患者的引流装置及相关物品已配备齐全并处于有效状态。
3)介绍操作风险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取得患者或家属的知情同意。
4)准备好消毒液、消毒用具和敷料等操作所需物品。
2.解释操作过程1)解释引流操作的目的、步骤和可能的不适感。
2)解释引流装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解释操作的可能风险及对策。
3.事前准备1)洗手并穿戴好无菌手套,同时佩戴好口罩和护目镜。
2)将引流装置放置在手术台上,准备好备用引流管。
3)取出引流装置的导管并检查是否存在损坏或污染。
4)准备干净的无菌盘子,放置用于检查引流液性状的试管。
4.操作步骤1)将患者放置在半卧位或俯卧位,确保手术区域暴露。
2)将操作区域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液包括碘伏或双氧水。
3)等待消毒液干燥后,取出引流装置的导管,将患者身体斜向一侧。
4)通过肋缝处的无菌探伤针穿刺胸腔,注意避免肋骨或其他结构的损伤。
5)通过探伤针插入胸腔后,将导管插入到胸腔内,并确保导管留在胸腔内,以减少空气进入。
6)将导管固定在胸壁上,常用方法有缝线固定或胶带固定。
确保导管固定牢靠。
7)在导管与引流瓶连接处设置一道水密膜,以防空气进入引流瓶。
8)将引流装置的一端连接到导管,另一端放在干净的无菌盘子中。
9)检查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状,记录相关数据并及时通知医生。
10)必要时,根据医生的指示更换引流装置或调整引流管的位置。
5.清理整理1)在操作完成后,将废弃物放在垃圾袋内。
2)脱掉手套并进行无菌手消毒。
3)清理和消毒操作区域,包括手术台和周围环境。
4)整理好引流装置及相关物品,并妥善保存。
5)记录操作过程及相关数据。
在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保持专注和细心,避免操作中断或疏忽。
同时,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引流液的量和性状的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操作结束后,要做好清理整理工作,并将操作过程及相关数据记录清楚,以供后续参考。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及注意关键事项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及注意关键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0d2fb3f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9.png)
胸腔闭式引流旳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胸腔闭式引流用于排除胸膜腔内积液、排除胸膜腔内积气、恢复和保持胸膜腔负压,维持纵隔正常位置,促使术侧肺迅速膨胀。
胸腔闭式引流管位置旳安顿护理要点1.胸腔闭式引流应妥善固定,保持管道密闭。
随时检查引流装置与否密闭及有无脱出,水封瓶长管应浸入水中3-4cm,搬动患者或更换引流瓶时应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漏气发生,进一步加重气胸或导致并发症发生。
2.保持有效引流。
取半从卧位,定期以离心方向挤捏胸腔引流管,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阻塞,鼓励做深呼吸、咳嗽及变动体位,以利于及增进肺扩张。
3.做好病情观测及记录。
观测水柱波动,一般波动在4-6cm,若过高也许存在肺不张,若无波动则是引流不畅通或肺已完全扩张。
但若患者浮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症状,应怀疑引流管被血块阻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旳短管,促使其畅通,并立即告知医生。
观测及记录引流旳量、色、质。
若术后引流液体,一般正常引流量第一种2h约100-300mL.第一种24h约500ml,第一种8h多为血性液。
4.当浮现并发症后及时进行对症解决。
1)感染避免解决:严格无菌操作,避免逆行感染,定期更换引流瓶,保持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渗湿,及时更换。
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避免瓶内液体逆流,导致感染。
鼓励深呼吸、有效排痰、必要时雾化吸入。
2)气胸避免解决:引流管连接处脱落应立虽然用两把无齿血管钳夹闭胸壁引流导管,并更换引流装置。
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解决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并协助医生作进一步解决。
在床边备两把无齿血管钳夹,以备急用,交待患者下床时需使用双钳夹闭。
5.拔管指征。
一般置管后48-72h后,无气体溢出或引流量明显减少,24h引流液<50ml、脓液<10ml,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患者无呼吸困难,则可拔管。
6.做好拔管后护理。
拔管后要密切观测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发生。
胸腔闭式引流术操作步骤简析
![胸腔闭式引流术操作步骤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b92e72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0.png)
胸腔闭式引流术操作步骤简析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排除胸腔内积液或气体,以恢复胸腔内的正常压力。
该操作通常在胸腔外科手术、胸部创伤或胸腔炎症等情况下进行。
本文将简要分析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操作步骤和关键注意事项。
1. 准备工作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之前,医生和相关医护人员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需要核对患者的身份和手术部位,并告知患者相关的风险和操作过程。
医生还要检查手术器械是否齐全,并进行必要的消毒操作。
2. 患者准备患者需要处于卧位或坐位,胸部露出。
医生需要向患者解释手术的目的和过程,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在开始手术前,医生会使用局部麻醉剂麻醉手术部位。
在有选择性的情况下,医生还会在手术前进行超声引导。
3. 手术操作胸腔引流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选择适当的穿刺点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将选择合适的穿刺点。
通常,常用的穿刺点有胸腔腋中线第四肋间隙、胸腔腋中线第五肋间隙等。
选择穿刺点时,应避开血管、肺组织和其他重要器官。
3.2. 局部麻醉和消毒在确定穿刺点后,医生会使用局部麻醉剂(如利多卡因)对穿刺点进行麻醉。
在麻醉之后,医生会用消毒剂(如酒精)对穿刺点进行彻底消毒,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3.3. 引流管插入医生会选择合适的引流管进行插入。
引流管的选择通常取决于胸腔内积液的性质和量。
在插入引流管之前,医生应将引流管连接到抽吸装置,以确保积液能够被有效排出。
3.4. 确认位置和引流医生在插入引流管后,需要通过X线或超声等方式确认引流管的位置是否正确。
确认位置无误后,医生会启动抽吸装置,通过负压使积液或气体从胸腔中排出。
在胸腔引流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以及引流管的引流情况。
3.5. 固定引流管在完成引流后,医生需要将引流管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以避免其脱落或误拔。
通常,医生会使用敷料或胶布将引流管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
4. 注意事项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时,医生需注意以下几点:4.1. 术前细致评估医生在选择手术方法和穿刺点之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相应的临床指征。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操作标准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操作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074ec3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4.png)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操作标准胸腔闭式引流瓶是一种用于治疗胸部手术后或创伤性胸部损伤引起的胸腔积液或气胸的常规设备。
然而,由于外部因素或瓶内状态的更改,如液位升高,管路堵塞或泄漏,瓶头压力上升等,可能需要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或调整引流系统。
本文将介绍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操作标准。
一、准备工作1.确认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的理由,包括液位升高,管路堵塞或泄漏,瓶头压力上升等。
2.确认新引流瓶已经拆封,并确认其完好无损,瓶内无异物、污物或附着物。
3.准备好清洁手术用具、手术护理盘、创面敷料以及术后记录表等。
二、操作流程1.术前准备(1)向患者详细说明引流瓶的更换过程及注意事项。
(2)让患者取深呼吸几次,以缓解紧张情绪。
(3)患者侧卧或半卧位,确保大约60度的角度抬高患侧胸腔能够增加引流的效果。
(4)保证手术区域无菌,并将液位标示签粘贴在胸腔闭式引流瓶上指向液位线。
2.更换引流瓶(1)穿戴好手术无菌衣裤,戴上口罩,戴上无菌手套。
(2)检查胸腔闭式引流瓶下方的塑料管,若管道有阻塞,可将急救针透过管道,进行排气或排除阻塞物。
(3)拆下旧的引流瓶,先封开下方引流管道,然后将下方引流管道从瓶底释放,先将新的胸腔闭式引流瓶上方引流管道连接进入旧引流管道,尝试避免迅速旋转和抖动造成气体进入胸腔引起气胸。
(4)松开封口,将旧引流管道从新引流管道中分离开来,再一次慢慢将新的引流瓶上方引流管道进行连接到患者的胸腔包括胸膜腔或胸腔闭式引流管接口。
(5)确认胸腔闭式引流瓶连接与转动上的固定和服从,再检查胸腔闭式引流器的管道是否阻塞,瓶头上的呼吸孔是否堵塞,各管道的密封性是否合格。
(6)将新引流瓶合理地放置,让瓶内液位参照标志线放到预定的液位范围内。
一般标曾要求排气排液检查瓶内的通道是否通畅并记录下来,瓶头上的各标志符合要求后即可分别封口。
(7)在曾瓶头上标注更换时间和医护人员姓名、备注病人的性别和年龄。
3.术后处理将旧引流瓶和相关器械、物品放入无菌废品袋中,处理手术区域并观察患者的病情,记录血压、脉搏、呼吸和疼痛等状况,并嘱咐患者休息、观察病情变化。
试述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理
![试述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理](https://img.taocdn.com/s3/m/0ac80a1a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6a.png)
试述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理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如下:
1.护理前应充分了解胸腔闭式引流系统的原理、结构、操作方法和护理要求;
2.建立安全的护理环境,并确认病人体位固定后,安装胸腔闭式引流系统;
3.为确保引流效果,应定期检查和调整引流管道,确保佩戴舒适,防止引流管跳跃;
4.定期检查引流瓶,确保引流瓶情况良好;
5.胸腔穿刺部位应定期拆线,清洗,以防感染和凝固;。
6.定期测量和记录病人胸腔闭式引流系统引流量;
7.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及时改变病人体位,及时减少引流量;
8.胸腔穿刺部位应定期检查,及时发现炎症状及时处理;
9.对手术后,病人胸腔引流系统出现滤液异常时,应及时报告医生;
10.护理完毕后,应清理护理环境,及时移除引流系统,并及时报告医生。
胸腔闭式引流的注意事项
![胸腔闭式引流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0af50a2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e7.png)
胸腔闭式引流的注意事项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胸腔积液和气胸的方法。
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前后,有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本文将从准备术前、操作时以及术后护理方面详细介绍这些注意事项。
术前准备:1. 彻底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包括积液类型、积液量以及患者的基础疾病等。
2. 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特别是对于胶囊、橡胶或药物的过敏反应。
3. 准备好必要的器械和材料,包括静脉置管包、引流系统、无菌手套、无菌巩膜、生理盐水、局部麻醉药等。
操作时:1. 术前充分讲解操作流程和可能出现的不适感,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2. 检查引流器的正常工作状态,确保引流系统无漏气现象。
3. 贴身洗手,戴好无菌手套,准备好必要的无菌巩膜和局部麻醉药物。
4. 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前,应采取无菌操作,确保引流液被采集到无菌容器中。
5. 使用无菌巩膜将胸管固定,并在巩膜上固定绷带,以防止胸管移位。
6. 十分注意穿刺点的选择,避免刺中患者的动脉或静脉。
7. 使用无菌技术穿刺胸腔,注意避免气胸和感染的风险。
8. 当插管进入胸腔后,应观察胸腔压力和胸管内液体的外观,并调整引流装置的吸引力,以辅助引流胸腔内的液体和气体。
术后护理:1. 术后及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循环、饮食等方面。
2. 随时观察胸管引流情况和引流液性质的变化,并及时记录。
3. 定期更换引流器和盛放引流液的容器,避免感染发生。
4. 引流系统应固定良好,以防止胸管脱出或过度移动。
5. 定期检查引流装置的负压吸引力,确保其正常工作。
6. 注意观察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及时处理并记录。
7. 管道松紧的掌握,不能太紧以免压迫支气管造成吸口吸引困难,也不能太松,以免体液漏出。
8. 引流管口周围皮肤的护理是防止感染的重要环节,需要保持清洁、干燥、无渗出。
9. 定期检查胸腔引流效果,根据情况调整吸引力和引流系统。
总结:胸腔闭式引流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无菌操作,注意防止感染的发生。
团体标准2023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团体标准2023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a2e91342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0.png)
团体标准2023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团体标准2023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胸腔内积液或气体的方法,通过植入引流管,在引流瓶中引流胸腔内的积液或气体,从而减轻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时,正确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团体标准2023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方法。
一、术前准备1. 仔细阅读患者的病历资料,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手术情况。
2. 检查引流管是否完整、清洁无污染。
3. 准备好必要的器械和药品,如手术包、引流瓶、抗生素等。
4. 为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告知手术的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二、手术操作1. 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手术,遵循无菌操作规范。
2. 选择适当的引流部位,常见的部位包括胸腔第4或第5肋间隙的锁骨中线处。
3. 使用局部麻醉药对引流部位进行麻醉,确保患者无疼痛感。
4. 开始进行引流,将引流管插入患者的胸腔内,连接至引流瓶,并确保引流管的位置正确。
5. 注意观察引流瓶的引流情况,及时记录引流量及引流性状。
三、术后护理1. 定期观察患者的引流瓶引流情况,确保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堵塞。
2. 定期更换引流瓶,避免引流液的积聚和污染。
3. 定期检查引流管的固定情况,避免引流管脱出或脱漏。
4. 定期更换引流管,避免引流管长时间固定在患者身体上造成感染。
5. 定期观察患者的皮肤情况,避免皮肤压疮的发生。
6. 定期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包括体温、脉搏、呼吸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7. 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帮助患者进行呼吸锻炼、体位转换等,促进康复。
四、注意事项1. 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时,要遵循团体标准2023的操作规范,严格控制感染风险。
2. 在护理过程中要保持引流系统的无菌,避免感染风险的增加。
3. 在进行引流管固定时,要注意避免引流管被患者的活动所拉扯,避免引流管脱出。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管道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管道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2c1a506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5f.png)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管道护理胸腔闭式引流管是用于胸腔引流的一种医疗器械,主要用于胸科手术后的引流和排除胸腔内积液或气体。
胸腔引流管的管道护理十分重要,对患者的康复和恢复起着关键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管道护理的相关知识。
1.管道清洁由于胸腔引流管需要长时间留置在体内,因此管道的清洁非常重要。
在为患者更换药物或引流瓶时,需要注意保持管道口的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在更换引流瓶时,先用生理盐水或消毒液清洗引流管口周围的皮肤,使用消毒棉球擦拭,并确保引流管口周围无渗液,以防感染。
2.管道固定胸腔引流管在引流过程中需要固定在患者的身体上,以便保持管道的畅通。
一般来说,引流管需要固定在胸部,可以使用皮肤胶布或者特殊固定器来固定引流管,避免在活动中被拉扯或滑动。
3.管道适时更换胸腔引流管需要适时更换,以保持引流的畅通,并避免细菌感染。
一般来说,每隔一定时间就需要更换一次引流管,具体的更换时间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确定。
更换引流管时,需要注意操作的缓慢和细心,避免管道的任何损伤或污染。
4.管道潜水和放气胸腔引流管的管道潜水是为了保持引流的畅通,避免管道堵塞。
在引流过程中,如果出现管道Blockage,需要进行潜水操作。
具体操作时,可以把引流瓶放置在低于患者胸部位置,给引流瓶施加一定的负压,使引流管内的液体或气体重新通畅。
同时,在潜水操作后,需要检查引流管口是否有漏气或渗液的情况,以保持引流的正常进行。
5.管道观察在胸腔引流管的管道护理中,需要及时观察管道的引流情况和引流液的性质。
观察的内容包括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以及管道口周围的渗出物等。
观察引流液的改变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引流异常的情况,如管道堵塞、感染等。
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管道护理时,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避免细菌的污染。
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医嘱,进行有关观察和记录,及时反馈给医生,以保持引流的畅通和患者的康复。
胸腔闭式引流注意事项
![胸腔闭式引流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bec57386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0.png)
胸腔闭式引流注意事项胸腔闭式引流术是治疗胸腔积液或气胸的一种常用方法。
进行该手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首先,术前准备要充分。
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胸腔积液的性质和大小,同时询问患者有无出血倾向或其他禁忌症,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所准备。
其次,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技术。
胸腔是一个重要的器官,术中如果没有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有可能引起感染,严重的话会对患者造成危险。
因此,在手术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对手术器械和引流管进行严格的无菌处理,术中医生和护士需要佩戴无菌手套、口罩等,保持环境清洁。
同时,患者的皮肤也要进行消毒处理。
第三,选择合适的引流管和位置。
引流管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来确定,一般来说,较小的引流管可减少创伤,较大的引流管可更好地排出积液或气体。
在选择引流管的位置时,需要避开重要的血管和组织,以免损伤。
第四,术后的护理要做到位。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患者需要定期更换引流袋和引流管,及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并记录相关数据。
如果引流液出现异常,如颜色变化、量明显减少或增多等,要及时报告医生,以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最后,术后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术后患者容易出现呼吸困难、胸痛、休克等症状,医护人员要时刻关注患者的呼吸频率、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总之,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胸腔积液或气胸的方法,但操作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也较多。
术前的详细准备、术中的无菌操作、合适的引流管选择和位置,术后的护理和生命体征监测都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做到这些方面,才能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5e271e5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f.png)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胸腔积液或气胸等疾病的方法。
在这种引流方式中,医生会通过手术或穿刺将导管插入胸腔,以便将积液或气体引流出来。
为了确保引流效果和患者的安全,护理人员需要对胸腔闭式引流进行常规护理。
1.安全检查:在每次护理开始之前,必须先检查引流系统的仪器是否完好,并确认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如引流通畅、导管是否损坏或导管与连接器是否松动等。
2.引流设备的摆放:引流设备应放置在距离患者床边最近的地方,以确保护理人员方便观察和操作。
保持设备的整洁,并按照要求每天更换一次引流瓶。
3.引流管的固定:为了避免误拔或移位,必须将引流管固定在患者体表上。
固定方法可以使用透明胶带或者专用的固定带进行固定,切勿用力拉扯引流管。
4.引流管的检查:定期检查引流管是否完全通畅,无套囊或阻塞。
注意观察引流管周围是否有渗漏,如渗血、渗液等情况。
5.引流瓶的管理:必须时刻注意引流瓶液位的变化,并及时更换引流瓶。
在更换引流瓶时要尽量避免气体进入胸腔,以免引起气胸。
6.引流瓶和引流管的一体化操作:在更换引流瓶时应快速操作,需要将新瓶倒置并迅速插入到供液橡皮塞中。
确保新瓶和引流管之间的连接平滑,无气体泄漏。
7.引流液的观察:护理人员应每天至少观察引流液的量和质,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气味和浑浊程度,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主治医师报告。
8.引流液的采样:如果需要对引流液进行实验室检查,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采样,并确保采样容器清洁无菌。
9.病情观察:护理人员应每天观察患者的感觉、呼吸状况和心率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
10.患者教育: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胸腔闭式引流的方法和目的,并告知他们需要注意的注意事项,如引流管的固定和疼痛处理等。
总之,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临床护理知识和技术,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的前提下,做好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出现的问题,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引流效果。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d9191a7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65.png)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胸腔闭式引流(closed drainage of thoracic cavity)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
1、使用前应仔细检查引流装置是否良好、有无漏气及失效期。
2、水封瓶内盛放500ml生理盐水,长管下段在液面下2-3cm,短管下段距液面5cm以上,水封瓶保持直立。
3、胸腔引流管接水封瓶,并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水封瓶应置于病人胸部水平以下60-100cm出。
4、病情稳定后取半卧位以利引流。
5、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若引流量超过100ML每小时或术后3h超过500ml,必须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同时立即通知医生协助处理。
引流期间鼓励病人深呼吸,并协助咳嗽,排痰、雾化吸入。
6、每日更换引流瓶一次,更换时注意无菌操作,严防空气进入胸腔。
7、搬动病人时,应双夹引流管,并防止滑脱。
若病人带管下床活动时,需嘱病人切勿使引流瓶高于引流口水平,以防引流液逆流入胸腔。
8、拔管后注意局部伤口有无渗液,呼吸是否平稳,两肺呼吸音是否清晰,有无气胸或皮下气肿等。
胸腔闭式引流术及注意事项图文
![胸腔闭式引流术及注意事项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fd6de9b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f1.png)
04
术后护理与注意事项
引流管的护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
定期挤压引流管,确保引流管通畅,避免引 流管堵塞或弯曲。
定期更换引流袋
根据医生建议定期更换引流袋,保持引流系 统的清洁和卫生。
观察引流液的性状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气味等,如有 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保护引流管周围皮肤
定期清洁引流管周围皮肤,保持干燥,防止 感染。
针对患者的特殊情况,如过敏 史、用药史等,进行充分沟通 与评估。
沟通效果评估
评估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相关信 息的掌握程度,确保沟通效果
。
03
术中操作与注意事项
引流管的选择与放置
引流管材质
选择合适的引流管材质,如硅胶、聚 乙烯等,以适应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 术需求。
引流管直径
根据患者的胸腔容积和引流需求,选 择合适直径的引流管,以确保引流效 果。
胸腔闭式引流术及 注意事项图文
contents
目录
• 胸腔闭式引流术简介 • 术前准备与注意事项 • 术中操作与注意事项 • 术后护理与注意事项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胸腔闭式引流术简介
定义与目的
定义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一种通过引流 胸腔内液体或气体的手术,以治 疗胸腔内病变或缓解症状。
引流管密封性
确保引流管的密封性良好, 以防气体进入胸腔或引流 液外漏。
引流过程中的观察与记录
观察引流液性状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气 味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监测胸腔内压
通过引流管监测胸腔内压的变化, 以便及时调整引流管的深度和角
度。
记录观察结果
将观察结果和监测数据及时记录 下来,以便于后续分析和处理。
闭式胸腔引流管的注意事项
![闭式胸腔引流管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73cc05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c8.png)
闭式胸腔引流管的注意事项
闭式胸腔引流管的注意事项如下:
1.保证管道密闭: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及引流管有无脱落,
水封瓶长玻璃管没入水中3~4cm,并始终保持直立。
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搬动病人或更换引流瓶时,需双重关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
2.引流通畅:引流瓶要低于患者胸腔,以免引流液回流胸腔。
患者
要注意引流管避免受压、堵塞。
定时检查引流管引起是否通畅,可以查看引流管能否排出液体或者是水柱是否随呼吸来回波动。
3.固定引流管:引流管应该在体表适当固定固定在床旁,在运送患
者或下床活动时,应该注意妥善保护引流管和引流瓶,无特殊原因无需夹住引流管。
如果引流管与引流瓶脱开,需要立即夹闭胸腔引流管;如果引流管从胸腔滑脱,应该立即压迫引流管伤口使其封闭避免漏气用手捂住患处,并立即报告医生。
4.体位安置: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患者可以取半卧位,有利于呼
吸、引流,并鼓励患者咳嗽、做深呼吸运动,有利于积液排出,使肺部得到充分扩张。
5.严格无菌操作:引流装置应保持无菌,保持胸壁引流口处敷料清
洁干燥,一旦渗湿,及时更换。
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以防瓶内液体逆流入胸膜腔。
按规定时间更换引流瓶,更换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注意事项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8bfd0d468e9951e79b8927bb.png)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注意事项想要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首先得了解一下什么是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是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
以重力引流为原理,是开胸术后重建、维持胸腔负压、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
其目的是为更好地改善胸腔负压,使气、血、液从胸膜腔内排出,并预防其反流,促进肺复张,胸膜腔闭合;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
对脓胸病人,应尽快引流,排除脓液,消灭脓腔,使肺及早复张,恢复肺功能。
1、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2、体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病人于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
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3、维持引流通畅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
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病人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
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分钟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
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
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病人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
水柱波动的大小反应残腔的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大小。
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CM。
如水柱无波动,病人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通知医生。
4、妥善固定运送病人时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
5、观察记录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水柱波动范围,并准确记录。
手术后一般情况下引流量应小于80ML /U,开始时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易凝血。
简述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简述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2b69652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9.png)
简述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一、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1.熟练掌握安装方法: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时,应该掌握安装步骤,护士要熟练机械安装和操作,以确保患者安全。
正确地安装胸腔闭式引流系统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还可以防止管道松动或移位,导致病人漏气、湿气而影响治疗效果。
2.注意清洁并保持安装部位:由于胸腔闭式引流系统是安装在胸腔内的,护士需要注意管路两端的清洁,以及安装部位的清洁,否则会引起细菌感染。
3.定时监测管路:护士应定期检查胸腔闭式引流管路,如管路是否松动或移位,是否有漏气、湿气等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4.定期检查引流量:护士要定期检查引流量,如果出现偏低或偏高的情况,及时调整应急措施,以确保病人的治疗效果。
5.注意护理患者心理: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护理,护士在护理中要特别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尽量让患者感受到尊重和舒适。
二、胸腔闭式引流的注意事项1.护理前要检查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在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前,护士需要检查患者的药物过敏史,以避免使用过敏药物所造成的不良反应。
2.护理时要注意患者的生理反应:护士要随时留意患者的生理反应,如心率、血压、呼吸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出现的问题。
3.护理后要清洁管路:护士要在护理完成后,将管路及安装部位进行清洁,以防止污染及细菌感染。
4.护理时要根据胸腔闭式引流系统的使用说明进行:护士在护理时要按照胸腔闭式引流系统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5.护理时要做好记录工作:护士要及时记录护理过程中的操作及患者的生理反应,以便以后参考和分析护理效果。
总之,胸腔闭式引流护理需要护士熟练掌握安装方法,定期检查引流量,及时清洁管路,注意患者心理,并根据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胸腔闭式引流的健康教育
![胸腔闭式引流的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01624c4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2.png)
胸腔闭式引流的健康教育
《胸腔闭式引流的健康教育》
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治疗胸腔内积液或气体的方法。
引流管通过手术或穿刺插入胸腔,将积液或气体排出体外,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和促进疾病康复。
对于患有胸膜炎、气胸、胸腔积液等胸腔疾病的患者来说,胸腔闭式引流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胸腔闭式引流在术后或操作期间需要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一定的健康教育,以确保引流管的正常排液和患者恢复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一些关于胸腔闭式引流的健康教育知识:
1. 保持引流通畅:术后患者需要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引流管受到外力拉扯或压迫,以免引起引流管堵塞或漏液。
2. 定期更换引流袋:患者需要定期更换引流袋,避免引流液满溢或引流管被细菌感染,从而减少感染的风险。
3. 观察引流液量和性质:患者及其家属需要时刻观察引流液的量和性质,及时发现引流液量减少或变浑浊的情况,并及时进行就医。
4. 饮食调理:术后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或过于油腻的食物,防止引发腹泻或便秘等情况,影响引流管的正常排液。
5. 防止感染:术后患者需要做好切口的伤口护理,避免污染或
感染,以免引起伤口愈合不良或发生感染并影响引流的效果。
总之,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治疗胸腔疾病的有效方法,但术后患者及其家属需密切配合,关注引流管的情况,并且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确保患者的康复顺利进行。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操作标准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操作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c64866d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8.png)
准备
护士准备:着装整洁①,洗手、戴口罩①
2
病人准备:取适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位①,保护患者隐私①
2
物品准备:一次性使用胸腔引流装置、灭菌纯化水或无菌生理盐水、胸腔引流管标识、胶带、清洁手套、无菌治疗巾、碘伏、棉签、夹管工具、洗手凝胶、治疗车、治疗执行单
5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宽敞明亮、室温适宜②
2
操作中
准备胸引瓶
打开胸腔引流瓶外包装,取出装置检查是否完好②,水开盖后冲洗瓶口②,倒入灭菌纯化水或无菌生理盐水(用小漏斗)至胸腔引流瓶水封瓶内长管没入液面下3〜4cm(调压瓶内通气管宜没入液面F15〜20Cm)②。准备标识写好更换日期、时间、责任人备用①
XX医院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操作标准
操作者:
步骤
操作项目
操作要求
分值
扣分
操作前
身份识别
通过两种上的身份识别方式进行杳对(姓名+住院号)②
2
评怙
患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①,以及疼痛、配合程度①
2
伤口敷料情况①,引流装置的固定情况①、密闭性和通畅性①,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以及气体逸出情况②
5
解释
告知患者及家属操作日的,取得患者配合②,了解患者对胸腔闭式引流瓶的认知情况①
12
操作后
整理
协助病人卧于舒适体位①,了解病人需要①,整理床单元①
3
健康宣教
指导病人正确的咳嗽方法②;指导病人半卧位的重要性,以利引流②;指导病人更换卧位时避免牵拉、拔除引流管,引流瓶要低于胸部
60TOOCm,避免引流管折叠;水封瓶不可倒转,维持引流系统密闭②。嘱患者及家属不要随意摘除固定引流管敷贴②:指导病员如果引流管不慎脱出应如何处理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更换胸腔闭式引流注意事项
导语:想要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首先得了解一下什么是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是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
想要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首先得了解一下什么是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是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
以重力引流为原理,是开胸术后重建、维持胸腔负压、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
其目的是为更好地改善胸腔负压,使气、血、液从胸膜腔内排出,并预防其反流,促进肺复张,胸膜腔闭合;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
对脓胸病人,应尽快引流,排除脓液,消灭脓腔,使肺及早复张,恢复肺功能。
1、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2、体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病人于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
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3、维持引流通畅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
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病人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
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分钟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
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
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病人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