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基础知识总结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沪科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沪科版)初中数学是基础数学,实践活动在新教材内容中占有一定比例。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单元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单元知识点总结
11.2图形在坐标系中的平移
【知识与技能】
在同一坐标系中,感受图形上的点的坐标与图形变化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经历图形在坐标系中的平移过程,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意识.
【情感与态度】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合作探究的意识,体会坐标系中的图形平移的实际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重点是探究点或图形的平移引起的坐标变化的规律,另一个是研究图形上的点的坐标的某种变化引起的图形的平移变换.
选取直角坐标系的方法很多,在让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选择最优方案,那就是:选学校所在位置为原点,分别取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并取比例尺1:10000(图中1cm相当于实际中10000cm即100m).依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取得小刚家的位置是(150,200),类似地,小强和小敏家的位置分别是(-150,350)和(300,-175).
【教学说明】将上节知识点进行很好的回顾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使知识系统化.
二、范例学习,理解新知
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组点,并将各组内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说说你得到了什么图形,并计算它们的面积.
(1)A(5,2),B(2,2),C(2,-2).
(2)A(-1,2),B(-2,-1),C(2,-1),D(3,2).
【解】(1)得到的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如图①,它的面积是 ×3×4=6.
(2)得到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②,它的面积是4×3=12.
【教学说明】教师给出规范解答步骤,学生模仿,便于今后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有章可循.
例2如图(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请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四边形的四个顶点A,B,C,D在这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一、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1.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同号相加,异号相减。

将分子分母化为最简整数形式,要注意约分。

2. 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将分子分母化为最简整数形式,要注意约分。

4. 有理数的除法运算: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5.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综合运用。

二、平方根与立方根1. 平方根:给定一个非负实数a,且a≥0,开根号的结果称为a的平方根。

记作√a。

2. 整数的平方根:如果一个整数的平方等于一个非负整数,那么这个非负整数就是该整数的平方根;否则,这个整数没有平方根。

3. 立方根:给定一个实数a,开立方根的结果称为a的立方根。

记作3√a。

三、带有根号的计算1. 同底数的相加相减:进行根号运算时,同底数的根号可以相加相减,底数不变。

2. 同底数的乘方:进行根号运算时,同底数的根号可以进行乘方运算,即合并同底数的指数。

3. 分数的根号运算:分子分母同时进行根号运算,然后约分,也可以先约分再进行根号运算。

四、代数式1. 代数式的定义:用字母表示数的式子,包含一个或多个字母和常数、运算符号组成。

2. 代数式的值:为了求代数式的值,需要给字母赋予特定的数值,将字母用数代替,然后进行计算。

3. 代数式的运算:常用的代数式运算有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五、线性方程与方程的解1. 线性方程:只含有一次幂的方程称为线性方程。

2. 化简与解方程:对于方程要进行化简,恢复原来的形式,再解方程。

3. 解方程的方法:常用的解方程的方法有相加相减法、代入法、等式交换法和系数分离法。

六、百分数1. 百分数的概念:以分号“%”表示,百分数等于百分数的百分之一。

2.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相转化:将百分数转化为小数,就是将百分号去掉,除以100;将小数转化为百分数,就是乘以100再加上百分号。

3. 百分数的应用:常用的百分数应用有百分数的简化、比较大小和求百分数。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下面是沪科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的总结:
1. 有理数
- 有理数的定义
- 正、负有理数
-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 有理数的绝对值与相反数
2. 整式与分式
- 整式的定义与运算
- 分式的定义与运算
- 分式的化简与恒等变形
- 整式的约束与展开
3. 代数方程
-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与解法
- 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
- 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与解法
- 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
4. 直角三角形
- 直角三角形的定义与性质
-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 三角函数的计算与应用
-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5. 空间图形
- 空间点的表示及其坐标系- 点、线、面的关系与性质- 空间几何体的投影与截面- 空间图形的表达与转化
6. 函数概念
- 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 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 函数的运算与应用
- 函数的求导与求极限
7. 统计与概率
-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数据的描述与分析
- 概率的定义与计算
- 概率的应用与统计
8. 平面向量
- 向量的定义与运算
- 向量的坐标表示与共线条件- 向量的数量积与几何应用- 向量的线性运算与代数应用9. 平行线与比例
-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 平行线的应用与证明
-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与证明
10. 平面几何运动
- 平移、旋转、镜像的定义与性质
- 平面几何运动的性质与判定
- 平面几何运动的应用与证明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沪科版八年级数学的主要内容。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对最新(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进行了总结,旨在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

第一章:整数
- 整数的定义和性质
-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 整数的应用问题解决
第二章:小数
- 小数的概念和性质
-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 小数的应用问题解决
第三章:代数式
- 代数式的概念和性质
- 代数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 代数式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 代数式的因式分解和提公因式
- 代数式的应用问题解决
第四章:方程
- 方程的概念和性质
-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问题解决
第五章:平面图形
- 点、线、线段、射线、角的概念和性质- 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的概念和性质- 平行线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 圆的概念和性质
- 平面图形的应用问题解决
第六章:数的比和相等
- 数的比的概念和性质
- 比例的概念和性质
- 比例的应用问题解决
第七章:百分数
- 百分数的概念和性质
- 百分数的四则运算
- 百分数的应用问题解决
第八章: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 数据的图表表示和分析
- 数据的应用问题解决
以上是最新(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学生复习和备考有所帮助。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讲义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讲义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讲义的定义和基本性质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其中k为斜率,b为截距。

1、斜率k的意义:表示函数图象与x轴的夹角的正切值,即k=tanα,其中α为函数图象与x轴的夹角。

2、截距b的意义:表示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y轴上的纵坐标值。

3、斜率k的性质:1)当k>0时,函数图象单调递增;2)当k<0时,函数图象单调递减;3)当k=0时,函数图象为水平直线;4)当k不存在时,函数图象为竖直直线。

4、截距b的性质:1)当b>0时,函数图象在y轴上方;2)当b<0时,函数图象在y轴下方;3)当b=0时,函数图象经过原点。

三、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1、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2、当斜率k>0时,函数图象与x轴的夹角α∈(0,π/2);当斜率k<0时,函数图象与x轴的夹角α∈(π/2,π)。

3、当截距b>0时,函数图象在y轴上方;当截距b<0时,函数图象在y轴下方;当截距b=0时,函数图象经过原点。

4、两条不同直线的斜率相等,当且仅当它们平行。

5、两条不同直线的截距相等,当且仅当它们重合。

小练:1、已知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2,5),(3,8),求函数解析式。

解:由题意可得k=(8-5)/(3-2)=3将点(2,5)代入可得5=2k+b,解得b=-1因此函数解析式为y=3x-1.2、已知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3,0),求函数解析式。

解:由题意可得0=3k+b,解得b=-3k因此函数解析式为y=kx-3k。

一般形式为y=kx+b的一次函数中,当b=0时,y=kx,表示y与x成正比例关系。

k为比例系数,决定了函数图像的“平陡”,即k越大,函数图像越陡峭,k越小,函数图像越平缓。

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取决于k和b的正负情况。

当k>0且b>0时,直线经过一、二、三象限;当k>0且b=0时,直线经过一、三象限及原点;当k>0且b0时,直线经过一、二、四象限。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知识总结和经典例题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知识总结和经典例题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等三角形复习[知识要点] 一、全等三角形 一般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判定 边角边(SAS )、角边角(ASA ) 角角边(AAS )、边边边(SSS ) 具备一般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HL ) 性质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中线相等,对应高相等,对应角平分线相等② 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2.证题的思路:⎪⎪⎪⎪⎪⎪⎪⎩⎪⎪⎪⎪⎪⎪⎪⎨⎧⎩⎨⎧⎪⎪⎩⎪⎪⎨⎧⎪⎩⎪⎨⎧⎪⎩⎪⎨⎧)找任意一边()找两角的夹边(已知两角)找夹已知边的另一角()找已知边的对角()找已知角的另一边(边为角的邻边)任意角(若边为角的对边,则找已知一边一角)找第三边()找直角()找夹角(已知两边AAS ASA ASA AAS SAS AAS SSS HL SAS 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对应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中线相等。

5、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6、全等三角形周长相等。

(以上可以简称: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相等) 7、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SS)8、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 9、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SA)10、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AS)11、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HL)运用1、性质中三角形全等是条件,结论是对应角、对应边相等。

而全等的判定却刚好相反。

2、利用性质和判定,学会准确地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与对应角是关键。

在写两个三角形全等时,一定把对应的顶点,角、边的顺序写一致,为找对应边,角提供方便。

3,当图中出现两个以上等边三角形时,应首先考虑用SAS 找全等三角形。

4、用在实际中,一般我们用全等三角形测等距离。

以及等角,用于工业和军事。

有一定帮助。

5、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平分线上做题技巧一般来说考试中线段和角相等需要证明全等。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沪科版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沪科版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沪科版【篇一】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沪科版(一)运用公式法我们知道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互为逆变形。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把多项式分解因式。

于是有:a2-b2=(a+b)(a-b)a2+2ab+b2=(a+b)2a2-2ab+b2=(a-b)2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

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二)平方差公式平方差公式(1)式子:a2-b2=(a+b)(a-b)(2)语言: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

这个公式就是平方差公式。

(三)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时,各项如果有公因式应先提公因式,再进一步分解。

2.因式分解,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不能再分解为止。

(四)完全平方公式(1)把乘法公式(a+b)2=a2+2ab+b2和(a-b)2=a2-2ab+b2反过来,就可以得到:a2+2ab+b2=(a+b)2a2-2ab+b2=(a-b)2这就是说,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者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者差)的平方。

把a2+2ab+b2和a2-2ab+b2这样的式子叫完全平方式。

上面两个公式叫完全平方公式。

(2)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和特点①项数:三项②有两项是两个数的的平方和,这两项的符号相同。

③有一项是这两个数的积的两倍。

(3)当多项式中有公因式时,应该先提出公因式,再用公式分解。

(4)完全平方公式中的a、b可表示单项式,也可以表示多项式。

这里只要将多项式看成一个整体就可以了。

(5)分解因式,必须分解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五)分组分解法我们看多项式am+an+bm+bn,这四项中没有公因式,所以不能用提取公因式法,再看它又不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如果我们把它分成两组(am+an)和(bm+bn),这两组能分别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分别分解因式.原式=(am+an)+(bm+bn)=a(m+n)+b(m+n)做到这一步不叫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因为它不符合因式分解的意义.但不难看出这两项还有公因式(m+n),因此还能继续分解,所以原式=(am+an)+(bm+bn)=a(m+n)+b(m+n)=(m+n)×(a+b).学好数学的关键就在于要适时适量地进行总结归类,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这篇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知识点讲解,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汇总(最新最全)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汇总(最新最全)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汇总(HK)第十一章平面直角坐标系1、定义:在平面内由两条互相垂直且共原点的数轴组成,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取右为正,竖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取上为正. y(1)x轴上坐标(x,0); (-,+) (+,+)(2)y轴上坐标(0,y); O x(3)原点坐标(0,0). (-,-) (+,-)2、对称问题: x轴P1 (a,-b)P(a,b)关于 y轴的对称点P2 (-a,b)原点3 (-a,-b)口诀:关于谁对称,谁不变,另一个互反.3.距离问题:(1) P(a,b)到x轴的距离是︱b︱;(2) P(a,b)到y轴的距离是︱a︱;(3) P(a,b)到原点的距离是√a2+b2;(4)A、B中点公式:A(x1,y1)、B(x2,y2) P( x1+x22,y1+y22);(5)A(x1,y1)、B(x2,y2)距离公式:AB=√(x1-x2)2+(y1-y2)2(6)象限角平分线:P(a,a)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P(a,-a)在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4.平行(或垂直)问题:A(x1,y1)、B(x2,y2)(1)AB∥x轴(或⊥y轴) 1=y2且x1≠x2同时AB=︱x1-x2︱;(2)AB∥y轴(或⊥x轴) 1=x2且y1≠y2同时AB=︱y1-y2︱.第十一章一次函数1.函数的表示方法:列表、图象(列表、描点、平滑线)、解析法.2.函数的定义: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如果对于x在它允许取值范围内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y是x的函数.(1)x,y为代表,其它字母均可;(2)每一个x有唯一的y与之对应,但一个y可能有多个x与之对应;y y ···x , x1x n(3)函数图象的判定:若移动y轴时,与图象始终有唯一的交点,则图象为函数图象.3.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1)整式型,x∈R;(2)分式型(或负指数),分母不为零(非字母);(3)二次根式型,被开方数≥0(非字母);(4)复合型,列不等式求解集;(5)实际问题型,符合客观解.4.常见函数的图象:(1)一次函数y=kx+b:直线;(2)二次函数y=a x2+bx+c:抛物线;5.一次函数的定义:形如y=kx+b(k≠0)的函数,当b=0时,y=kx叫做正比例函数.(1)k、b的几何意义:斜率k决定直线倾斜方向与程度;截距b:直线与y轴交点的y坐标;(2)正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y yx xk>0 k<0性质:①图象经过(0,0)与(1,k);②当k>0时,经过一、三象限,直线增而增(或减而减),当k<0时,经过二、四象限,直线增而减(或减而增);③︱k︱越大,直线越陡(靠近y轴);(3)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y y y yx x x x①②③④①k>0,b>0 二三②k>0,b<0 一三四③k<0,b>0 二四④k<0,b<0 二三四(4)一次函数的移动:上下移动直接改变b,左右移动要数学结合(或用点截式截解析式);6.待定系数法:一设二代三求四写,具体如下:(1)两点式;(2)点斜式;(3)点截式;(4)斜截式;(5)求k公式:k=△y△x =y1-y2x1-x2=y2-y1x2-x1(6)2.5坐标策略(斜率法).7.分段函数:先求每个x取值范围的分函数,后合并.(1)一般步骤:求分函数合成画图(或求自变量)给x求y 给y求x;(2)拐点的作用:作图时,承上启下;代指时,对应范围求值.8.优化方案:(1)先求y1与y2;(2)在利用数形结合或作差法选择方案.8.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数形结合)锁定形而求形的范围:x轴上方:kx+b>0;x轴相交:kx+b=0;x轴下方:kx+b<0.9.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1)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可转化为有序实数对,取两点可得对应直线.l1: y1=k1x+b1①k1≠k2有唯一交点(k1·k2=-1)(2)k与b的作用:②k1﹦k2, b1﹦b2重合l2: y2=k2x+b2③k1﹦k2, b1≠b2平行第十三章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1.三角形的定义、元素、表示、分类(边角都是两类)、性质等.2.边的性质:两角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角之差小于第三边.(1)三角形的存在:a小+a中>a大;(2)给定a,b求第三边x的范围:∣a-b∣<x<∣a+b∣(3)等腰三角形:2腰>底3.等腰三角形(以底或以角)易产生双解,几何体不给图也易产生双解.4.角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外角和为360°(性质定理).(1)RT△的两锐角互余(性质定理);(2)两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RT△(判定定理);(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性质定理);5.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求出最大角为90°;(2)两角之和等于第三个角(可以是比例);(3)两角之差等于第三个角(可以是比例);6.三角形特殊线段三角形特殊线段项目结论类别图形条数交点作用特殊角角平分线三内内部(内心I) 角平分线三段论1.二分角(1)ɑ內内=90°+∠A2(1)ɑ內外=∠A2(1)ɑ外外=90°-∠A2中线三内内部(重心G)1.中线三段论2.等面积3.等积变换高线锐角三角形三内内部(垂心H)1.直角(90°)2.高3.等积变换直角三角形两边一内直角顶点 2.高平角ɑ高平=∣∠B-∠C∣2钝角三角形两外一内外部(靠钝)3.高高角ɑ高高=180°-∠A7.命题的定义:(1)分类:公理(基本事实)、定理、推理、(习题的结论);(2)元素:条件(p)与结论(q);(3)互逆.第十四章全等三角形1.定义:能够重合的两个三角形;2.记作:△ABC≌△A1B1C1;3.对应元素:对应顶点、对应角、对应边;4.性质:(1)对应角相等,(2)对应边相等,(3)对应周长、面积相等,(4)对应角平分线、中线、高线相等;5.判定定理:① AAA 假反例:一大一小的等边三角形;② ASA 真公理尺规作图(1)一般三角形的判定③ AAS 真定理由②推理④ SAS 真公理尺规作图 A(A 1)⑤ ASS 假反例: B(B 1)⑥ SSS 真公理尺规作图 C 1 C(2)直角三角形的判定(4+1):HL(尺规作图).6.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思路(求角与边,可能联想证明;求高时可能使用等积变换公式):①找夹角:S A S三 (1)已知两边对应相等②找一边:SS S角③找直角:HL形 (2)已知一边一角对应相等①找一角:A A S或AS A全②找一边:SA S等 (3)已知两角对应相等①找夹边:A S A②找一边:AA S7.证明的格式(易:一次证明;较难:两次证明):(1)准备:根据策略找足条件···(2)正文:在△ABC与△A1B1C1中···(3)结论与应用:△ABC≌△A1B1C1···第十五章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异同点:(1)构成:两个图象关于对称轴(2+1)是对称的(adj), 轴对称图形(1)是n;(2)图象:A l A1 AB C 1 B1 B C△ABC与△A1B1C1关于直线l是对称的等腰三角形ABC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常见的有角、线段、长方形等)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中垂线)的定义:(1)画法(尺规作图,理由:先SSS后SAS);(2)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理由:先SSS后SAS);(3)判定定理: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理由:先SSS后SAS).3.等腰三角形: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即AB=AC 等腰三角形ABC).(1)性质:①两底角相等;②两腰相等;③轴对称图形;④顶角三线合一;(2)判定:①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②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4.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即AB=BC=CA ABC).(1)性质:①三边相等;②三角相等;③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2)判定:①三边相等;②三角相等;③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3)(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5.角的平分线:(1)画法(尺规作图,理由:SSS);(2)性质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理由:AAS);(3)判定定理: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理由:HL).6.过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尺规作图):(1)点在线外;(2)点在线上.。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第十三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一、三角形的分类
1、按边分类:
2、按角分类:
不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例)斜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二、三角形的边角性质
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中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何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的三角关系: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三角形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外角的和等于360°。

3、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说明: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都是线段)
四、命题
1、命题:凡是可以判断出真(正确)、假(错误)的语句叫做命题.
2、命题分类
真命题:正确的命题
命题
假命题:错误的命题
3、互逆命题
4、反例:符合命题条件,但不满足命题结论的例子
原命题:如果p,那么q;
逆命题:如果q,那么p。

称为反例。

(说明:交换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就是它的逆命题。

)。

八年级上沪科版数学知识点

八年级上沪科版数学知识点

八年级上沪科版数学知识点八年级上学期数学课程是学生初步接触高中数学概念的阶段,因此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掌握各种数学知识点,为高中数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是八年级上学期沪科版数学课程的知识点总结:
一、正数、负数与小数
1、正数、负数及其互补数的概念及性质。

2、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读写方法,小数的四则运算及应用。

3、数字大小的比较。

二、代数式的基本概念
1、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和形式,字母的含义。

2、代数式的分类和性质,化简代数式的方法。

三、一次方程组
1、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和解法。

2、应用实际问题中的一次方程组解法。

四、平面图形的认识
1、图形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直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及性质。

3、圆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圆内角的度数和定理。

五、大数的运算
1、大数的认识和四则运算。

2、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及其运算法则。

六、倍数和因数
1、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及其简单的应用。

2、正整数的整除与素数的概念及应用。

七、比例和比例度量
1、比例的概念、性质及其应用。

2、比例度量的概念、方法及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平面直角坐标系
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及其坐标的定义。

2、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的表示及分析。

以上是八年级上学期沪科版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都是学生在数学课程中必须掌握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重要的数学概念,掌握数学应用的方法,总结数学思维,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提纲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提纲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提纲想提高初中的数学成绩首先我们需要认真学习,且认真完成老师每节课布置的作业,这样子才能跟上学习进度。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提纲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5、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6、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7、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8、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1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11、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1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13、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1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15、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16、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1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1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1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2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2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22、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23、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24、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2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2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2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2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3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3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3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3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3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3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3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0、矩形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提高数学成绩的方法重视构建知识网络要学会构建知识网络,数学概念是构建知识网络的出发点,也是数学中考考查的重点。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提纲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提纲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提纲数学是中考的重要科目,想要学好数学确定要找对〔学习〔方法〕〕,平常也要做好复习提纲,下面我给大家共享一些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提纲,希望能够关怀大家,欢迎阅读!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提纲全等三角形一.学问框架二.学问概念1.全等三角形:两个三角形的样子、大小、都一样时,其中一个可以经过平移、旋转、对称等运动(或称变换)使之与另一个重合,这两个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及推论有:(1)“边角边”简称“SAS”(2)“角边角”简称“ASA”(3)“边边边”简称“SSS”(4)“角角边”简称“AAS”(5)斜边和直角边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HL)。

4.角平分线推论: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叫的平分线上。

5.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利用它证明线段或角的相等的基本方法步骤:①、确定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②、回顾三角形判定,搞清我们还需要什么,③、正确地书写证明格式(顺序和对应关系从已知推导出要证明的问题).在学习三角形的全等时,教师应当从实际生活中的图形出发,引出全等图形进而引出全等三角形。

通过直观的理解和比较觉察全等三角形的奥妙之处。

在经受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等探究中激发学生的集合思维,启发他们的灵感,使学生体会到集合的真正魅力。

轴对称一.学问框架二.学问概念1.对称轴:假如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性质:(1)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3)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5)轴对称图形上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沪科版)初中数学是基础数学,实践活动在新教材内容中占有一定比例。

因此,初中数学教学应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方式,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并在丰富的活动中进行创新,为了能够帮大家更高效的梳理归纳。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沪科版)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一般地,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不等式的解不唯一,把所有满足不等式的解集合在一起,构成不等式的解集. 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由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

等式基本性质1:在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基本性质2:在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0),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注:移项要变号,但不等号不变。

)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若a>b, 则a+c>b+c;<2>、若a>b, c>0 则ac>bc 若c<0, 则ac不等式的其他性质:反射性:若a>b,则bb,且b>c,则a>c三、解不等式的步骤:1、去分母; 2、去括号; 3、移项合并同类项;4、系数化为1。

四、解不等式组的步骤:1、解出不等式的解集2、在同一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五、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1) 审题;(2)设未知数,找(不等量)关系式;(3)设元,(根据不等量)关系式列不等式(组)(4)解不等式组;检验并作答。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主要涵盖了代数、函数、图像、几何、统计等多个数学领域的知识。

以下是对该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一、代数1. 代数式的概念:由字母、数字和运算符号组成,可以进行运算和化简。

2. 代数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3. 一元一次方程:由一个未知数的项组成,如ax+b=0,可以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消数等方法求解。

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速度、距离、价格等。

5. 通解和特解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通解是形如x=a的解集,特解是指满足具体条件的解。

6. 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购买商品打折、折扣等。

7. 负数的概念和性质:负数的定义、加减法运算规则,及负数与正数的关系。

二、函数和图像1. 函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函数是一种对应关系,用公式、图表、文字等形式表示。

2. 函数的自变量、因变量、定义域、值域的概念和含义。

3. 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kx+b,斜率k和截距b的含义和作用。

4. 一次函数的图像特点:斜率可表示直线的斜率及其变化趋势,截距可表示直线与y轴的交点。

5. 一次函数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速度、距离、价格等。

6. 函数的增减性:用导数的概念表示函数的增减性,确定函数在定义域内的上升区间和下降区间。

7. 直线与曲线的交点:两条直线或曲线的交点是使其方程同时成立的点。

三、几何1. 几何基本概念:点、线、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图形的分类和命名:按照边数、角数、对称性等进行分类。

3. 三角形的分类和性质:按照边长、角度等进行分类和判断,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4. 三角形的面积:根据底边和高,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5.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通过角度和边长的比较判断相似三角形,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6. 平面镶嵌:将平面图形按照一定规则组合排列,了解平面镶嵌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12.3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2.3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图象;
(3)找交点:由图象确定两直线交点的坐标;
(4)写结论:依据点的坐标写出方程组的解.
感悟新知
知2-讲
3. 两直线交点个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个数的关系
两条直线有交点(相交)֞方程组只有一组解;
两条直线无交点(平行)֞方程组无解;
两条直线是同一直线(重合)֞方程组有无数组解.
感悟新知
知2-讲
感悟新知
--=,
(2)方程,直线 y=3x-1 与 y=2x 交点的坐标为
3x-y-1=0,
(1,2),则方程组
2x-y=0,
y=3x-1,
x=1,

的解为
y=2x
y=2.
感悟新知
知2-练
(3)不等式3x-1>2x的解集.
2-1.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用列表、描两点画直线的方
法,画出一次函数y=3x-1和y=2x的图象,利用图象
求:
解:列表:
图象如图所示.
x
0
1
y=3x-1
-1
2
y=2x
0
2
感悟新知
知2-练
(1)方程3x-1=2x的解;
解:由图象可知,直线y=3x-1与y=2x交点的横坐标
为1,
则方程3x-1=2x的解为x=1.

感悟新知
知1-讲
(1)二元一次方程
转化
一次函数
(2)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上的点的坐标.
转化
转化
一条直线;
一次函数两变量的值
转化
直线
感悟新知
知1-讲
2.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区别
(1)二元一次方程有两个未知数,而一次函数有两个变量;

八年级上数学沪科版知识点

八年级上数学沪科版知识点

八年级上数学沪科版知识点八年级上数学沪科版包括一些重要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为学生提供了坚实的数学基础,使他们更好地理解高中数学知识。

本文将介绍八年级上数学沪科版的主要知识点。

一、有理数的扩展与应用1.正数、负数及其相反数2.有理数3.实数4.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5.应用:温度、海拔、深度等二、代数式的运算与应用1.代数式2.代数式的加减乘法3.代数式的因式分解4.应用:速度、比例、面积等三、方程式的解法与应用1.方程式2.方程式的解法3.一次方程式的应用4.应用:比例、金额、时速等四、直线图形的认识和应用1.点、直线、射线、线段等2.角、余角3.平行线及其性质4.垂直线及其性质5.应用:三角形、梯形、矩形等五、几何运动的认识和应用1.几何运动2.对称3.平移4.旋转5.应用:等腰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等六、数列的基本概念与应用1.数列2.公差3.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4.等差数列的应用5.应用:年龄、身高、渐进等七、图形的相似性及其应用1.相似形2.比例3.相似形的性质4.应用:纪念邮票、地图等八、比例、百分数和倍数的运算1.比例2.相似比例3.百分数4.百分数与比例5.倍数6.应用:打折、利率、几何放大等结论这是八年级上数学沪科版的主要知识点,它们提供了基本的数学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在进阶的数学中获得成功。

这些概念是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学生们必须熟练掌握,才能更好地应对高中数学。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沪科版)初中数学是基础数学,实践活动在新教材内容中占有一定比例。

因此,初中数学教学应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方式,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并在丰富的活动中进行创新,为了能够帮大家更高效的梳理归纳。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沪科版)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一般地,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不等式的解不唯一,把所有满足不等式的解集合在一起,构成不等式的解集. 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由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

等式基本性质1:在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基本性质2:在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0),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注:移项要变号,但不等号不变。

)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若a>b, 则a+c>b+c;<2>、若a>b, c>0 则ac>bc 若c<0, 则ac不等式的其他性质:反射性:若a>b,则bb,且b>c,则a>c三、解不等式的步骤:1、去分母; 2、去括号; 3、移项合并同类项;4、系数化为1。

四、解不等式组的步骤:1、解出不等式的解集2、在同一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五、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1) 审题;(2)设未知数,找(不等量)关系式;(3)设元,(根据不等量)关系式列不等式(组)(4)解不等式组;检验并作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十一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一、平面内点的坐标特征1、各象限内点P(a ,b)的坐标特征:第一象限:a>0,b>0;第二象限:a<0,b>0;第三象限:a<0,b<0;第四象限:a>0,b<0 2、坐标轴上点P(a ,b)的坐标特征:x轴上:a为任意实数,b=0;y轴上:b为任意实数,a=0;坐标原点:a=0,b=0(说明:若P(a ,b)在坐标轴上,则ab=0;反之,若ab=0,则P(a ,b)在坐标轴上。

)3、两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P(a ,b)的坐标特征:一、三象限:a=b;二、四象限:a=-b二、对称点的坐标特征点P(a ,b)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a ,-b);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a ,b);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a ,-b)三、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点P(x ,y)到x轴距离为∣y∣,到y轴的距离为∣x∣四、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1)横坐标相同的两点所在直线垂直于x轴,平行于y轴;(2)纵坐标相同的两点所在直线垂直于y轴,平行于x轴。

五、点的平移坐标变化规律坐标平面内,点P(x ,y)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后的对应点为(x+a,y)或(x -a,y);点P(x ,y)向上(或下)平移b个单位后的对应点为(x,y+b)或(x,y-b)。

(说明:左右平移,横变纵不变,向右平移,横坐标增加,向左平移,横坐标减小;上下平移,纵变横不变,向上平移,纵坐标增加,向下平移,纵坐标减小。

简记为“右加左减,上加下减”)第十二章一次函数一、确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自变量以整式形式出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2、自变量以分式形式出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0的数;3、自变量以偶次方根形式出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即被开方数≥0)的数;自变量以奇次方根形式出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4、自变量出现在零次幂或负整数次幂的底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底数不为0的数。

(说明:(1)当一个函数解析式含有几种代数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各个代数式中自变量取值范围的公共部分;(2)当函数解析式表示具有实际意义的函数时,自变量取值范围除应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外,还必须符合实际意义。

)二、一次函数1、一般形式:y=k x+b(k、b为常数,k≠0),当b=0时,y=k x(k≠0),此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3、确定一次函数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 (1)与x 轴交点:)0,(kb,求法:令y=0,得k x +b=0,在解方程,求x ; (2)与y 轴交点:(0,b ),求法:令x=0,求y 。

4、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只需x 和y 的两对对应值即可求解。

具体求法为: (1)设函数关系式为:y=k x +b ;(2)代入x 和y 的两对对应值,得关于k 、b 的方程组; (3)解方程组,求出k 和b 。

5、k 和b 的意义 (1)∣k ∣决定直线的“平陡”。

∣k ∣越大,直线越陡(或越靠近y 轴);∣k ∣越小,直线越平(或越远离y 轴);(2)b 表示在y 轴上的截距。

(截距与正负之分) 6、由一次函数图像确定k 、b 的符号(1)直线上升,k>0;直线下降,k<0;(2)直线与y 轴正半轴相交,b>0;直线与y 轴负半轴相交,b<07、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22111b x k y l b x k y l +=+=:和直线:直线{{有无数交点)与重合(与)(没有交点)与平行(与)(有且只有一个交点)与相交(与)(2121212121212121212121321l l l l l l l l l l l l k k k k b b k k b b ⇔⇔⇔≠===≠8、x=a 和y=b 的图象x=a 的图象是经过点(a ,0)且垂直于x 轴的一条直线; y=b 的图象是经过点(0 ,b )且垂直于y 轴的一条直线。

9、由一次函数图像确定x 和y 的范围(1)当x >a (或x<a )时,求y 的范围。

求法:直线x=a 右侧(或左侧)图象所对应的y 的取值范围。

(2)当y >b (或y<b )时,求x 的范围。

求法:直线y=b 上方(或下方)图象所对应的x 的取值范围。

(3)当a <x <b 时,求y 的范围。

求法:直线x=a 和x=b 之间的图象所对应的y 的取值范围。

(4)当a <y<b 时,求x 的范围。

求发:直线y=a 和y=b 之间的图象所对应的x 的取值范围。

例如:如图10、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 设m >0,n>0(1)左右平移:直线y=k x +b 向右(或向左)平移m 个单位后的解析式为y=k (x -m )+b 或y=k (x +m )+b 。

(2)上下平移:直线y=k x +b 向上(或向下)平移n 个单位后的解析式为y=k x +b +n 或y=k x +b -n(说明:规律简记为“左加右减自变量,上加下减常数项”,。

)11、由图象确定两个一次函数函数值的大小第十三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一、三角形的分类1、按边分类:2、按角分类:不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例)斜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二、三角形的边角性质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中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何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的三角关系: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三角形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外角的和等于360°。

3、三角形的外角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说明: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都是线段)四、命题1、命题:凡是可以判断出真(正确)、假(错误)的语句叫做命题。

2、命题分类真命题:正确的命题 命题假命题:错误的命题3、互逆命题 原命题:如果p ,那么q ;逆命题:如果q ,那么p 。

(说明:交换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就是它的逆命题。

) 4、反例:符合命题条件,但不满足命题结论的例子称为反例。

第十四章 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一、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二、判定: 1、“边角边”定理: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 ) ABC 和△DEF 中 ∵ AB=DE ∠B=∠E BC=EF ABC ≌△DEF 2、(ASA ) 在△ABC 和△DEF 中 ∵ ∠B=∠E BC=EF ∠C=∠F ∴△ABC ≌△DEF 3、(AAS ) 在△ABC 和△DEF 中 ∵ B=∠E ∠C=∠F AB=DE ∴△ABC ≌△DEF 4、“边边边”定理: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SS ) 在△ABC 和△DEF 中∵ AB=DE BC=EF AC=DF∴△ABC ≌△DEF另外,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还有另一种方法。

“斜边、直角边”定理(HL ) 在Rt △ABC 和Rt △DEF 中 ∵ AB=DEAC=DF ∴ Rt △ABC ≌Rt △DEF第十五章 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一、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1、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说明: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可以是一条,可能是多条或无数条。

)2、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折叠后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

3、轴对称性质:(1)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垂直平分任意一对对应点的所连线段。

(2)如果两个图形各对对应点的所连线段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定义:经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线段两端距离相等。

∵ 直线l 垂直平分AB ,点P 在l 上∴ PA=PB3、 判定:与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 PA=PB ∴ 点P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1、定义: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2、性质:(1)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

简称“等边对等角”。

推论: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相等,每一个内角等于60°。

(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垂直平分底边。

A B C D EF PA B lA B P(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三线合一)3、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相等。

简称“等角对等边”。

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四、等边三角形1、定义: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2、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三个角都相等,每一个内角等于60°。

3、判定:(1)定义法: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有一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五、角的平分线1、性质:角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判定:在一个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六、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