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高二政治文科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附答案).doc
2011级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政治试题出题人:吴福章审题人:牛云扬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胡锦涛指出:“西方某些资本主义国家,企图排斥,孤立中国是很不明智的,也是不可能的。
”从哲学上讲这是因为A.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联系具有多样性,承认这一点就能正确认识事物C.联系是客观的,人不可以改变事物的具体联系D.联系是普遍的,看到这一点就能正确认识事物2.据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的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
这说明①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②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主观的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④信息技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前提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有资料显示,有86%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39%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给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或较大影响。
上述材料反映了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C.一事物与周围其他的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 D.联系具有客观性、不变性4.温家宝总理说:“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速度最慢的船只。
”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A.整体决定部分 B.部分影响整体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运动和静止的对立和统一5.在下列成语中,能够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是A.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B.绳锯木断,水滴石穿C.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D.头痛医头,脚痛医脚6.古语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意思是说,奢靡逐步发展就会导致危亡。
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 B.有量变就会有质变C.事物都是发展的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7.读漫画《和谐》(注:汽车四个轮子上的文字分别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高二文科政治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哲学不能带来钱”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
一位著名哲学家揶揄地说:“当年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
”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
这是因为( D )。
A. 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务就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B.哲学只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C.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2. 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一个科学理论的指导,从1845年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工人运动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活动,先后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纲领》、《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光辉著作。
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的缘由可看出( C )A.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B.哲学都是在批判神学的宗教思想中产生的C.真正的哲学在于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D.哲学就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内容3.漫画往往包含着深刻的哲理。
下面漫画主要讽刺现实生活中思想方法上的( C )。
①两面性②均衡论③诡辩沦④唯心论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肯定了世界的可知性,但他把人看成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并用唯心主义解释社会现象。
马克思称赞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主要是指他的哲学( C )。
A.没有实现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B.有一半的内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C.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D.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上不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5. 2010年9月29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强调,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责任,落实措施,扎实做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工作。
2010.11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二政治(有答案)
2010-2011-1首都师大学大兴附中第二次月考试题2010.12.7高二·政治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蝴蝶效应”由气象学家洛伦兹于1963年提出,其大意是: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不仅体现惊人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魅力,更蕴涵着深刻的哲学内涵。
它揭示了( )①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②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③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合理推论的结果④某个微小因素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系统产生决定性影响A.①②B.①④C.②③ D.③④2.一个木板长短不等的桶能装多少水,既不取决于最长木板的长度,也不取决于各木板的平均长度。
这就是著名的“木桶原理”,也叫“短板效应”。
从哲学上看,“木桶原理”()A.启示我们要充分重视部分对整体的统率作用B.说明只要搞好局部,就能推动整体的发展C.说明部分不可缺少,可以用部分代替整体D.启示我们要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3.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事者,不足以谋一时。
”这告诉我们()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B.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C.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时,必须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D.必须重视各个局部的作用4.“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够实现。
”这种说法( )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B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自2009年4月起,甲型H1N1流感在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蔓延。
回答5~7题。
5.甲型H1N1流感病毒,包含人流感病毒、北美禽流感病毒和北美、欧洲、亚洲三类猪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
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文)第二次月考政治测试卷
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文)第二次月考政治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坚持立足当代、立足国情,以深人研究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自觉、积极、主动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服务。
上述要求符合的道理是()①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②世界观是系统化理论化的哲学③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思考④研究哲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2.2010年7月27日,中央宣传部发出通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中央在科学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深刻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任务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
这说明()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 B.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C.物质决定意识 D.物质与意识性质不同2010年7月11日,太平洋之中的复活节岛,迎来了一场天文学奇观:太阳的光辉被月球遮蔽,天空陷入数分钟的黑暗。
数以千计的游客和专业研究人员共同观看了这场罕见的日全食景观。
据此回答3~4题。
3.古人把日全食称“天狗食日”。
在古人看来,日食不但象征不吉利,而且是大不吉利。
《后汉书•五行志》述:在上天所显示的各种异象中,以日食最为严重,即所谓“夫至尊莫过乎天,天之变莫大乎日蚀”。
上述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观点4.对于这次日全食的时间和最佳观测地点,全球及我国许多的天文机构及专家早有了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对其现象与本质不能认识形成鲜明对比。
这体现了哲学基本问题上的(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 B.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5.2010年6月30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9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正是在长期的历史比较中,考虑选择我们党作为自己根本利益的代表,作为国家和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
广西田阳高中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政治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010年至2011年学年度下学期3月份月考试题高二政治(文)命题:韦锦德韦冬梅审题:王培恩命题时间:2011。
3。
18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2分)一、单项选择题。
(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沙漠化治理是世界性难题。
有专家根据部分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对于人力治理效果不佳的地区,可以采用“人退”的办法,创造条件让自然界自我修复,实现“沙退"的目的。
这种治理荒漠化的新思路体现的哲学道理是()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和认识客观规律为前提②适当放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体现了对客观规律的尊重③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着不可解决的矛盾④人的活动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中写到,“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
”然而,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依靠智慧和勇气,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难题,创造了“天堑变通途”的人间奇迹。
青藏铁路的建成表明()A.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自身B.实践活动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一切奇迹D.人类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3.哲学源自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哲学.生活中我们发现,当一个人穿上竖条衣服时,给人收缩感,显得稍瘦;穿上横条衣服时,给人扩张感,显得稍胖。
不同纹路的衣饰产生不同视觉效果表明( ) A.错觉实际上是一种假象B.感性认识是易变、不可靠的C.感性认识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D.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把握本4.“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服务,来支配自然界。
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我们对自然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能够认识和正确地运用自然规律。
”这段话表明的哲学道理是()A.人的主观能动性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B.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C.只有站在自然界之外,才能统治自然界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D.认识了自然规律就能利用自然规律5.理性认识必须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应当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是()A.坚持认识论中的反映论和可知论B.坚持认识论中的唯物论和辩证法C.坚持认识论中的经验论和唯理论D.坚持认识论中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6.“有温良而为盗者,有貌恭而心慢者,有外谦谨而内无至诚者。
福建省三明一中2010-2011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三明一中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政治(文化生活)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48分)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1。
5分,共48分.1.在2009年全国高考中,四川一考生用甲骨文写作文的消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从起源看,我国的甲骨文是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这说明( )A. 文化是自然产生的B.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C. 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D. 文化就是指语言、文字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开展以来,收到了积极效果。
不仅给老、少、边地区送去了知识和技术,为这些地区脱贫致富作出了贡献,同时也使参加志愿者行动的青年学生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了改造,学到了在大学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使自身的素质得到了提高.根据此回答2—3题。
2. 大学生志愿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表明()A。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B。
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具有互补性C.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个人文化素养的根本途径D。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3. 参加志愿者行动的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和完善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素质,这说明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 )①与人类社会惧来的②从社会生活的体验中培养出来的③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培养出来的④通过参与文化活动而逐步培养出来的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技巨著,有“中华帝国古今工艺的总汇"之称。
初刊于1637年,传到国外被译出日、英、法等多种外国文字。
只因“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被“大业文人”弃置案头,而到乾嘉年间则被禁毁,以致湮没失传近300年,直到20世纪才从日本寻回.回答4--5题。
4.《天工开物》在我国和别国的不同命运,说明()A.文化无处不在B.不同意识形态会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C.不同国家文化完全不同D.文化呈现出各具特有的色彩5.只因“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被“大业文人”弃置案头,而到乾嘉年间则被禁毁,以致湮没失传近300年。
高二政治下学期月考试题1 答案 (文科)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共50分。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6.(9分)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继承性、稳定性。
②中华民族精神富有创新性,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③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能够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每点3分,共9分)27.(17分)(1)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分)②实现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借鉴各国有益文化,进一步丰富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
(2分)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同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分)③在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的过程中,要克服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2分)(共9分)(2)学习和继承优秀的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批判地继承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发展创新;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学习掌握文化传播技术,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华文化的使者。
(每点2分共8分)28.(12分)(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之中。
“人在海外,身处逆境时,对'祖国'二字的感受愈发深刻。
”体现出我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这次利比亚撤离行动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气魄,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3)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和风雨同舟的精神支柱。
利比亚撤离行动中中国公民的互帮互助行为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4)团结统一、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当同胞遇袭遭劫的时候,在利比亚中资公司的员工们相互救援,共渡难关”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高二政治文科半期试卷201111
2011-2012学年上学期高二半期考试政治(文科)试题20111101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文化与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关系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这一认识①强调了文化对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大作用②主张文化是民族的,民族文化不一定是世界的③夸大了文化的作用,是一种“文化决定论”④强调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预测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电子阅读器的销量有望达到350万台,相比于2009年40余万台的销量,增幅达775%,尤其是2011年中后期销量会大增。
巨大的产业蛋糕给电子书市场带来了无限的商机。
这体现了A.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B.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D.为经济发展服务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3.清理了野蛮的混沌,心灵才会荡起纯净的清波;扫除了愚昧的灰尘,思想才会绽放美丽的花朵。
这对我们的启示是A.文化对个人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B.民族文化也有精华与糟粕之分C.要积极主动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 D.要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4.结婚照的变迁折射出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文化生活的变化。
以下对文化生活变化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文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而变化C.优秀文化能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D.文化总是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而同步发展的5、“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
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
”但地球不会因成为“地球村”而拥有完全一致的价值观。
这主要说明A.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点C.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性 D.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冲突越演越烈6.中国人的饮食有“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别,在饮食上的差别反映出中华文化的A.差异性 B.民族性 C.地域性 D.包容性7.近几年的清明节,献花、植树、朗诵、折纸船、网上祭奠等文明祭奠形式开始取代放鞭炮、烧纸钱等旧习俗,成为很多地方人们寄托哀思的方式。
高二政治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政治月考试题及答案高二政治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柏拉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
”这说明A.惊讶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B.惊讶才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C.哲学开端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D.惊讶和困惑也是一种哲学2.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A.人与人的关系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C.人与世界的关系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3.2010年7月16日在北美正式上映的《盗梦空间》连续三周蝉联北美票房冠军,并获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
在影片中男主人公不仅可以进入别人的梦境对其植入思想,而且认为这些思维的能量是不可限量的——人们靠思维就可以建造城市,可以穿越时空,人们甚至可以通过思维来进行犯罪。
这反映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①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②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③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④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4.2010年10月20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今年以来全球最强台风“鲇鱼”可能于23日登陆广东,将带来严重影响,广东省防总提高应急响应至II级。
这说明①人能够通过事物规律性的认识从而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具体的④在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造福人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图7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
这表明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题决定的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6.纵观人类防治疾病的历史,许多疾病早已被人类征服。
而近年来,艾滋病和甲型H1N1流感有扩大和蔓延之势。
但我们坚信凭借着人类的探索精神,这些疾病的防治难题也一定能够破解。
可见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③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A.①③B.②③C.①②D.②④7.对意识的认识是多角度的,下列属于从意识的本质角度看的是A.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B.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D.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②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③哲学与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①③④B.①④C.①②④D.②③法国巴黎的报纸上曾登过一则广告:“每个人只要花25生丁就可以得到既经济又没有丝毫困惫痛苦的旅行方法。
第一次月考高二政治试卷及答案
第一次月考高二政治试卷及答案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会昌中学第一次月考高二政治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 2011年3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王夫之指出,宇宙是由元气构成的物质实体,认为“气者,理之依也”。
在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问题上,下列说法中与其观点一致的是A、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B、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D、未有此气,已有此理2、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是因为它A、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科学地界定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提出了世界统一于物质的科学理论 D、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3、下列格言、警句与“顺水行舟一人易,逆水划船十人难”体现相同道理的有①不懂庄稼脾气,枉费一年力气②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③过了芒种,不可强种④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A、①②③B、②③④、①③④ D、①②③④4、在改革开放思想指导下,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深圳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颇具竞争力的现代城市。
这说明A、人们的实践总是在正确意识指导下进行的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有了意识指导的实践就能取得成功辛弃疾《木兰花慢》是一首“送月”诗词,对西落之月展开了一连串探索性的追问。
据此回答5~6题。
5、“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大意是:当这边月儿西落时,那边的人们是不是正看见明月东升?对此王国维评论说:“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
”这里的“神悟”A、是词人头脑主观自生的B、是词人对客观现象作出的一种反映,具有合理性、表明获得认识不一定需要通过实践D、表明词人具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6、虽有“神悟”,但由于本身缺乏足够的科学知识,辛弃疾并不能解释“月轮绕地之理”及其他现象,他继续问道:“飞镜(指月亮)无根谁系?”“云何渐渐如钩?”这表明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B、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受自身积累的主观因素的制约、以事实为依据就能准确认识事物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7、新名词——“涨时代”出现并成为2010年十大热词之一,反映的哲学道理是①物质和意识不可分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③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A、①②B、②③、②④ D、③④8、在很多人看,当前世界经济正处在“弯道”上。
高二文科政治哲学11月月考试题.doc
高二文科政治哲学11月月考试题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2.所有答案都答在第二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 ,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 每小题 2 分 , 共 60 分。
)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强调 , 一定要把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 切实抓紧抓好 , 努力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有一个新的更大发展。
运用所学知识 , 回答 1~2 题。
1. 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 , 正确的是 ( )①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②哲学是人们对于整个自然界的总的看法③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 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D. ③④2. 之所以要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 是因为()A.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 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C.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 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D.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发展的高级阶段2006 年 3 月 7 日《人民日报》报道 , 近年来 , 尽管我国草原保护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 成就日益显现 , 但由于种种原因 , 草原退化依然十分严重。
草原退化加剧了水土流失 , 导致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 , 对我国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运用所学知识 , 回答 3~4 题。
3. 人类经过自己的活动 , 已使自然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类所到之处 , 都留下了自己意识的印记。
这一事实说明 ( )A. 自然界的天地万物是客观存在的B. 人类能够认识自然和能动地改造自然C. 人类产生之后 , 自然界的发展以人的意识为转移D. 自然界是人的意识的产物4. 由于人们只注重对草原的利用 , 忽视对草原的保护 , 超载放牧严重 , 致使部分草原退化 , 沙尘暴频繁发生。
这一事实说明 ( )A. 一种自然物能不能被利用 , 同人的意识是密不可分的B. 人类只能消极地适应自然C. 人们在利用自然的时候 , 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D.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 , 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 ,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 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
高二政治月考试题(文科)
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文科)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
字形来源于对实物的描摹,所以它本身就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如右下图)。
如马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与马相关的字就造了很多,如驳(马的颜色不纯)、冯(疾行中的马)等。
这个现象说明A.文化是自不过然产生的B.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C.文化就是指语言文字D.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2.8月17日东方卫视报道,陕西宝鸡吴山开发土匪抢亲游戏,说是要发扬土匪文化,这分明是把耻辱当光荣。
近日,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文化旅游局已经叫停这项旅游项目,并着手实行调查。
这告诉我们①文化具有双重性②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③文化决定经济的发展④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3.2011年8月17日苏州突降一场暴雨,因腿部残疾而只能靠讨饭维生的老大爷来不及避雨,只能望雨兴叹。
这时一位粉衣女孩为残疾老人撑起了雨伞,雨伞明显偏向老人,而女孩浑身已经湿透。
网友“林听海安”以名为《请记住暴风雨中的那张绽放的笑脸!》的帖子报道了粉衣女孩的事迹,引起了很多网友的注重和震撼。
这告诉我们A.网络是教育人的最重要基地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C.文化促动人的全面发展D.文化就是人生价值观4.中秋团圆月,携手一家亲。
2011年9月12日晚,第十届海峡两岸各民族中秋联欢活动在贵阳举行。
十年来,两岸文化交流非常频繁,民俗文化节、龙舟赛、经贸文化论坛、图书交易会以及两岸文化论坛等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相继展开。
两岸之所以高度重视文化交流,是因为①文化是经济的基础,对经济起决定作用②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有服务两岸经济的功能③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有决定人的思维方式的功能④文化对政治有反作用,具有增强政治互信的功能A.②③B.②④C.①③D.③④5.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文科10月份月考试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②参加学校运动会③购买蔬菜、水果④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⑤某国议员竞选⑥九寨沟的自然风光⑦伦理道德观念⑧克隆技术A、①②④⑤⑦⑧B、②③④⑦⑧C、②④⑦⑧D、②④⑥⑦⑧2、第十一届全运会以“和谐中国、全民全运”为理念,体现了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和谐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内容之一,同时又能引导和谐社会的发展。
这里所说的“和谐文化”中的文化与《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内涵相同,其内涵是()①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②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③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3、有关专家指出,没有一个城市能够像南京那样清晰地展现了近现代中国历史的轮廓和框架。
南京是一本最好的历史教科书,阅读这个城市,就是在回忆中国的历史。
南京的每一处古迹,均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
这说明()A、文化的产生离不开人脑B、一切物质现象都是文化的表现形式C、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是生来就有的D、人们的精神产品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来体现4、2010年8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重庆主持召开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调研座谈会时强调,着力构建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文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这是因为( )①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②文化对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③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④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故事感动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可见()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B、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C、文化的产生、传播和积累是一个过程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6、2010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回答记者提问“关于两岸关系”时指出:“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我认为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
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持久的B、文化具有复杂性、多样性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D、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有形的、强制的7、孟子小时家住在墓地旁,因而与同伴经常学祭祀,孟母于是把家搬到街市住,于是孟子又学商人做起买卖来。
后来孟母又搬到学堂边,于是孟子又学起了读书人的样子。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持久深远的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向上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阶段性的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8、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最主要的是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因为()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D、只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办事情就能成功9、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A、文化创造B、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C、人民群众D、社会的发展10、有一首歌名字叫《中国志气》,歌里唱道:娘教我要对得起先人,我自个教我站着做人,鲤鱼那个跳龙门,跳过去就是那龙的传人,中华好儿孙落地就生根,脚踏三山和五岳,手托日月和星辰,来带一腔血,去带清白身,活着为祖先争气,死不留悔恨,有啥也别有病,没啥也没有精神。
人有精神老变少,地有精神土生金,宁肯咱少长肉,瘦也要先长筋……精神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至关重要,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主流的是()①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意识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③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1、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一诗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这首诗之所以深深地打动中国人的心,一个重要文化原因是( )A 、海峡两岸人民拥有共同的传统文化,具有共同的民族心理B 、两岸都认同一个中国的原则C 、两岸人民一致反对“台独”分裂主张D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12、互联网出现后,人们常常通过博客、BBS 等来表达、交流思想。
这表明科技进步( ) A 、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B 、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 C 、促成了新传媒代替旧传媒 D 、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展13、文化传播有多种途径,其中具有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特点的文化传播途径的是( ) A 、商贸活动 B 、人口迁徙 C 、互联网 D 、教育活动1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感情的交流、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者发送短信来实现,年轻一代对“拇指文化”更是情有独钟。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文化传播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B 、文化传播具有历史性C 、网络等现代传媒正完全替代传统媒体D 、现代传媒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 15、文化传播的途径有( )①商品贸易 ②人口迁徙 ③教育 ④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活动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6、上海世博会建设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
这表明( )A 、建筑文化有其自身的继承性B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C 、建筑艺术是文化创造的主体D 、先进科技是文化创新的动力17、“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首诗所包含的关于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有( ) A 、传统文化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过时被抛弃 B 、新的文化必然会战胜和取代传统文化C 、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断推陈出新D 、不同时代的文化之间是相互独立的18、提起节日,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春节,贴窗花,写春联,放爆竹。
而大多数西方人可能首先想到圣诞节,装饰圣诞树,唱圣诞歌。
材料告诉我们( )①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②民族节日展现出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全部内涵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④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19、截至2009年10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
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华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20、《天鹅湖》、《蝴蝶夫人》、《海盗》等一些国外名剧让许多中国观众一饱眼福和耳福。
而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话题也越来越热。
从动画片《中华小子》在法国热播并获得动画大奖,到《于丹<论语>心得》版权被韩国人抢购,事例不胜枚举。
假如以此为话题,围绕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意义写一篇政治小论文,你认为比较合适的理论视角是( ) ①文化交流与综合国力 ②文化传播与文化发展 ③文化传媒与文化发展 ④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21、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一场世界文化盛会。
假如你是一位世博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 ) ①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 ③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22、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点被淡化。
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
这启示我们( )A 、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B 、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C 、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D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23、“泥人张”泥人艺术已历五代一百多年,艺术愈来愈精湛,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欢迎。
这告诉我们( )A 、传统文化既有独立性,又有稳定性B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C 、对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D 、科学技术进步直接促进文化发展 24、孔子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漫长封建统治的主导思想,在今天仍有广泛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广泛影响与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有关,这是因为( )①教育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④ 儒家思想本身就是教育思想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25、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④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6、动漫不仅使电视荧屏更精彩,而且形成了动漫游戏出版物、音像制品、动漫游戏产品的动漫产业。
这说明()A、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C、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D、文化创新的途径就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27、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是()①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②文化竞争又排斥文化合作的过程③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8、文学采风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具体形式,而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下面观点符合这一关系的是()①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于社会实践②文化创新的检验标准来自于社会实践③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是推动文化创新④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9、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是()A、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B、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标C、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目标D、文化创新是文化多样性的集中表现30.费孝通先生说:“文化是人为,也是为人的。
”“人为”的文化必须源于生活,“为人”的文化能够更好地造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