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
小学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探讨
![小学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ac9b7796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7c.png)
小学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探讨小学学校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地方,学校的管理对于孩子们的教育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小学学校的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它关注每个人的个性和需求,尊重个体差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良好的学习、教育和成长环境。
本文将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探讨在小学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
小学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体现在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上。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管理者必须以关怀和尊重学生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倾听学生的诉求和意见,提供适合其成长的教育环境。
学校管理者可以通过制定关于学生权益保障的规章制度、建立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体系、开展关于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活动等方式来落实“以人为本”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爱和尊重。
“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还体现在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上。
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他们与学校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校管理者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关心家长的需求和意见,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
学校管理者可以通过建立家校沟通渠道、开展家校合作活动、提供家长教育培训等方式落实“以人为本”理念,让每一位家长都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
在小学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也应该体现在整个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和改进上。
学校管理者应该注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倾听教师的教学心声,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学校管理者可以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手段创新、提供教学资源和条件保障等方式落实“以人为本”理念,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探索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f8f4fa5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94.png)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探索【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本文以“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重要意义和具体实践。
首先介绍了该理念的背景和提出背景,然后重点讨论了在小学教育中实践“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探索,包括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
结论部分强调了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与措施。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实践“以人为本”理念,从而提升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与效果,为培养更多优秀学生和高素质教师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以人为本、个性化教学、师生关系、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质量、专业化教师、探索、重要性、发展方向、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地探索创新,寻求更好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方式。
在小学教育领域,教学管理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如何更好地管理和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们所关注的焦点。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以人为本”理念成为我们指导教学管理的重要理念和准则。
我们需要深入理解这一理念的内涵和意义,将其融入到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实践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1.2 “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源于对人的尊重和关爱,将人的需求和利益置于首位,是一种积极的人文关怀理念。
在教育领域中,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意味着将学生放在教育的核心位置,注重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爱。
“以人为本”的提出,旨在打破传统教育的僵化模式,突出人的主体性和价值,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这一理念的提出,使教育更加注重个体差异的尊重和发展,强调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个性化需求,推动教育教学工作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
浅析“以人为本”在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以人为本”在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a8bf85e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f.png)
浅析“以人为本”在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教育已经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更多地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发展。
在小学教学管理中,更是需要以人为本,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和面临的挑战三个方面,对这一理念在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浅析。
一、“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以人为本”是一种人文关怀的理念,强调将人的尊严和价值置于首位,重视每个人的个性和需要。
在教学管理中,这一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和需求,注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强调尊重和关爱每个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教师需要从尊重和关爱的角度对待每一个学生。
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被尊重的感觉,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
以人为本要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仅仅是在学习方面,还包括学生的品德素质、艺术修养、思维能力等方面。
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强调个性化教育。
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兴趣爱好都不尽相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和指导,使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二、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在小学教学管理中,落实“以人为本”理念,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校环境等方面进行具体应用。
在教学内容上,教育管理者应该合理规划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课程设置要以学生的需求和成长为导向,注重学生个体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长,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在教学方法上,教育管理者需要鼓励和支持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拓展机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探讨
![“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d5b667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87.png)
“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探讨
“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它认为,教学过程的核心是学生,因此教学管理应该以满足学生需求为首要任务。
这种管理方式主要集中于建立平等的、关
爱的、信任的、有效的和灵活的教育环境。
首先,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教师需要了
解每个学生的不同背景、性格和学习特点,以便制定教学计划和方案。
同时,教师应该注
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
个性化的发展。
其次,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中,学生的参与和沟通至关重要。
学生和教师应该
建立互信的关系,学生应该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和反馈意见。
教师也需要理
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及时作出反应,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使得教学与学习更加符合学
生的需求。
最后,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中,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
教师不再是一个单
向的传递者,而是一个启发者和引导者。
教师需要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化,通过科技和
多媒体手段注重活动、游戏和团队合作等教学方式,以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使教
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总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意味着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这种管理方式可以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应该的教育,促成学生的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同时,它也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进一步繁荣课堂文化,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现代教学倡导的新理念有哪些
![现代教学倡导的新理念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ceea4ee1c77da26925c5b08e.png)
现代教学倡导的新理念有哪些?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
二、全面发展的理念
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与完善,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己任。
三、素质教育的理念
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在人才整体结构中的相互作用、辩证统一与和谐发展。
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强化素质为基本教育目标,旨在全面开发学生的诸种素质潜能。
四、创造性理念
加强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并促进二者的结合与融合,培养创新、创业型复合性人才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
五、主体性理念
它要求教育过程要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倡导自主教育、快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发展。
六、个性化理念
现代教育强调尊重个性,鼓励个性发展,主张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创造条件。
七、开放性理念
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格局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方位开放式的新型教育。
八、多样化理念
它要求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管理体制的教育机构与部门进行柔性设计与管理,它更推崇符合教育教学实践的弹性教学与弹性管理模式。
九、生态和谐理念
倡导“和谐教育”,追求整体有机的“生态性”教育环境建构。
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4cb18efb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e.png)
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小学教育是学生生涯中最为基础的一环,其教学管理模式应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体和全体的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下提出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一、学生中心在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中,学生应成为教学的中心,以符合其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简单易懂的教学环境中,塑造出开放、富有创意、具有问题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学业生涯。
教师应通过社交、课外活动等方面更好地与学生交流,以更好地了解学生习惯和需求,进行教学内容和形式的个性化定制。
二、教师导向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启发者。
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和学习风格,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将传授的知识转化为具有实际应用的技能,使学生能够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产生良好的学习兴奋点。
三、综合发展认为小学阶段的教育应立足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学校和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思考能力、情感发展、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能够从教育中拥有充分发展的自信和良好的行为品质。
因此,小学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发掘和应用教材、教师的资源,充分利用上述条件,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课堂互动课堂互动是小学教育教学模式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教师应不断创新课堂模式,创新现代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多参与、多思考、多互动,在课堂氛围中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能力。
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的表达方式,增强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五、家校共育小学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
因此,家长应积极参与小学教育并获得对学生学习情况准确的信息。
教育者应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校内外教育活动,采用多种方式联系家长,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等,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探讨与家长合作,不断促进教育环境的良好发展。
六、人本管理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需要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体系。
教学中以人为本的理念
![教学中以人为本的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52860f6d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a.png)
教学中以人为本的理念
教学是一项关乎人的活动,而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教育工作者在
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坚守的原则。
这一理念强调的是教师应该将学
生置于教学的中心地位,关注他们的需求、兴趣和个性特点,以便
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首先,以人为本的理念意味着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
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在学习能力、兴趣
爱好、性格特点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
考虑到这些差异,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
习需求。
其次,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的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学生的全
面发展。
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
合素养。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
合作能力、情感情绪管理等方面的素养,帮助他们成为具有全面发
展能力的人才。
最后,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
情感沟通。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建立起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
只有在这种关系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教师的指导,更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总之,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该始终坚守的原则。
只有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地位,关注他们的需求、兴趣和个性特点,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价值和目标。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完整版】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2ba6b97a417866fb94a8e7c.png)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1.“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概念“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管理强调将学生、教师作为教学管理重点。
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主体能力,将学生作为管理者进行自我管理,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理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从而在“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下,作为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小学教育有着培育高素质人才的责任,小学校长为教师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学生在今后的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2.“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构建策略实施民主化管理小学校长应该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使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时,将学生和自身放置在相同的位置。
因此校长要实施民主化管理,让教师通过情感教育方法,走进学生的内心,聆听学生的想法,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首先要使教师意识到学生隐私的重要性,不要打听和泄漏学生的隐私。
并且在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不要公开批评学生,可以私下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懂得教师的关怀和理解。
其次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可以引导教师在班级内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比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开展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阐述自己对班级的想法和间接,教师对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与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同时在主题班会上可以潜移默化的教育犯错误的学生,让学生敢于直视自己的错误行为,自觉改正。
而且教师要做好对学生的评价工作,在日常的测试中增设奖励,将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家长及时沟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校长要加强教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使教师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实现“以人为本”理念教育教学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制定合理的教学管理方案由于先阶段的学生教学管理办法不适当,不适合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教师发挥创造力。
以人为本推进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创新
![以人为本推进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8440514a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a9.png)
以人为本推进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创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也日新月异。
教育教学管理创新是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以人为本是推进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创新的核心理念,它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教学管理以服务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全面提高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一、以人为本,倡导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创新的根本出发点。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学术环境和生活环境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首要任务。
只有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师和管理者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成长,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使他们在高校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要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推进教育教学体系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学习途径和更多样的发展选择,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运用,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发展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关怀和帮助。
二、以人为本,倡导个性化教育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观。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要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化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关心学生的成长,为学生提供一种面向个体差异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需求和感受,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要从学生的个体特点出发,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
个性化教育的实施需要高校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之间的紧密配合。
管理者要制定学生个性化发展规划和教学计划,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健康,做好学生的个性化辅导和指导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小学教育如何做到以人为本
![中小学教育如何做到以人为本](https://img.taocdn.com/s3/m/51b876a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6.png)
中小学教育如何做到以人为本首先,要关注学生成长的全面发展。
中小学时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社会能力、情感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育机构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学科和课外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领域有所收获,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此外,学校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体育锻炼和健康习惯的培养,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三,要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参与度。
学生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是主体和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学生会活动、课外社团等,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学校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
第四,要关注师生关系的建设。
师生关系是教育的核心,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
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建立亲近、信任的关系,关心学生的成长和需求,提供温暖和支持。
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教师之间的协作和团队建设,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最后,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培养。
中小学阶段是孩子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学校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和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塑造学生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中小学教育以人为本,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教育部门、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成长环境,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服务,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全面地成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中小学教育的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和幸福。
办学思想:以人为本
![办学思想:以人为本](https://img.taocdn.com/s3/m/9b51cd7f27284b73f242507e.png)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确信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师都有不断发展的动机和潜能,立足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育和教师实现自身价值动机的激活,注重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设和谐的教育和管理情境,融合各种教育、管理力量和谐共振,促进全体学生和每位教师自主、全面、可持续的和谐发展,培养学有专长、人格健全、求实创新、和谐发展的学生,造就基础扎实、敬业爱生、开拓进取、和谐发展的教师,建设管理规范、特色鲜明、和谐发展的学校。
以人为本:人是教育的核心和精髓,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
学校教育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在培养学生自主和谐持续发展的同时,促进教师的自主和谐持续发展。
(1)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培育学有专长、人格健全、求实创新、和谐发展的学生是学校发展的根本。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强调学生主体精神的张扬,积极创造条件确保学生的主动和谐发展。
(2)以教师发展为保障:学生的成长发展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培育,教师的工作价值通过学生的成长发展来实现,学生的成长发展又促进了教师的和谐发展。
学校坚持双向育人的思想,在培养学生和谐发展的同时,着力构筑人才高地,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的教师队伍。
(3)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人和才能政通,凝聚人,激励人,成就人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目标。
和谐发展:注重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设和谐的教育力量和管理情境,促进全体学生每位教师自主、全面、可持续的和谐发展。
(1)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培养和谐发展的学生,造就和谐发展的教师,建设和谐发展的学校。
(2)和谐发展的人际关系:人和才能政通。
构建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
另外还要构建和谐发展的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干部之间、教职员工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等。
(3)和谐发展的课程设置:基础型课程确保学生政治思想素养和科技文化素养基本达标;拓展型课程为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创造条件;研究型课程旨在让学生实现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优化,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索研究。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有哪些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d7d88637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1.png)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有哪些一是人的因素第一的观念。
这是人本观念应树立的基本观念。
也就是在观察任何事物,处理任何事情,解决任何问题时,都把人的因素看成是首要因素、关键因素、决定性因素,既不是重物不重人,更不是见物不见人。
在管理中之所以要树立人的因素第一的观念,就是由人特殊本质所决定的。
人的特殊本质决定了人具有其他一切动物所不可能具有的创造性。
二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
人才乃是人的因素之中的栋梁之材。
他是人的因素中最有活力最具创造力、凝聚力和带动力的因素。
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是统一的。
这是因为知识是人才的基础,人才又是知识的人格化。
三是以人的不断解放和全面发展为最高追求目标的观念。
以人的不断解放和全面发展为管理追求目标的观念,是管理的人本观念的实质内容,也是高层次的人本观念。
四是“人和第一”的观念。
也就是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团结合作,上下同心同德。
同时团体或组织内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团体或组织外良好的社会关系。
如何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一、深刻把握和领会“以人为本”的实质以人为本,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
学校管理的动力和核心是人,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失败也取决于人,所以,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其核心是尊重人,激发人的热情,其着眼点在于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从而进一步调动人的积极性。
所谓“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就是把人和人的发展作为根本。
以人为本既是一种新的基本理念和新的价值取向,也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
以人为本要求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激发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动性,调动人的创造性。
教育的与创新要求学校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支柱,因此学校教育管理应以促进教师的发展为目标,把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在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
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中有两个层面:一是以教师及教师的发展为本,二是以学生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以教师及其教师的发展”为本就是要求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尊重教师的劳动;突出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发掘教师的主人翁的意识。
以人为本教学
![以人为本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4ce211c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7d.png)
以人为本教学在现代教育领域中,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日益受到重视。
这种教学理念强调教师应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兴趣和个性差异,并以此为基础来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学习目标、兴趣和学习风格。
因此,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例如,对于喜欢音乐的学生,可以在教学中融入音乐元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喜欢运动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与运动相关的教学活动,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
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兴趣。
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更容易投入到学习中去。
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创设情境、提供问题、组织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数学知识时,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数学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节奏。
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对于视觉型学生,可以使用图表、图片等视觉辅助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对于听觉型学生,可以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来传递知识,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和吸收。
在以人为本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权威的代表,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
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
教师还应该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注重学生需求、关注学生兴趣和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教学方式。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探索和应用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机会,培养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创新精神。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5c11c827195f312b3169a5fb.png)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主张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以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顺应学生的禀赋,提升学生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那么,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如何贯彻实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呢?过分统一化,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十分不利。
所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挖掘学生的潜能.中,好奇心、求知欲十分强烈。
学生的这种求知愿望会在良好的环境和适当的教育下得到强化。
反之,不适当的教育会终结这种求知愿望。
所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并积极加以引导。
和体制下,学生们习惯于把教师视为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师的话就是圣旨,毫无批判地全盘接受,学生没有自我主体意识,更谈不上主体性的发挥了.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就说,教师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交流、互动、共同成长的双向过程.教师在讲知识时,不能像过去那样,滔滔不绝、按部就班地讲解,而是在课前安排学生预习基本知识,收集相关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先让学生讲讲所了解的知识和经验,同学之间相互补充。
接着,教师再纠正错误、补充说明、答疑解惑等。
或者是教师设置情景或现场教学,让学生积极参加,师生互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学知识.可忽视的影响。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让学陶,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
会人文环境对促进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影响着学生思想、价值观、意识等精神取向。
学校精神生,并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平台,提升学生的潜能。
学校应搭建各种健康向上的课外活动平台,如社团组织等,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参与相关的社团组织活动。
在活动中相互交流与探讨,展示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实现课堂教学达不到的教育效果.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国外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学,都普遍重视社团组织活动,他们认为: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个社团都没有参加,就认为该学生在社会上肯定也难以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机构或组织。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探索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e622943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0.png)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探索以人为本,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方法。
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被广泛应用,旨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和管理,促进学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变革和创新。
本文将探讨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探索和实践。
一、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注重个性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主张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我们应该深刻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时发现并培养他们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校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在教学管理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建立多元评价制度,不仅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
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开设各种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展示和发展自己个性的机会。
学校可以积极与家长合作,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和支持。
二、让学生参与教学管理,促进学生自治能力的培养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倡让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我们可以通过学校文化建设、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等方面来促进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实现学生的自治能力的培养。
三、教师关怀教育,促进师生和谐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教师要以关怀教育为宗旨,真诚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营造师生和谐的教育环境。
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我们应该注重教师关怀教育,促进师生和谐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在教学管理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关怀教育。
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积极倾听学生的心声和建议,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心理和情感支持。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交流和互动,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关怀和爱护,促进师生和谐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四、合作共建教育生态,促进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倡导合作共建教育生态,促进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浅谈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
![浅谈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c570900752ea551810a6877d.png)
ma a e n u ey c l f r i e . n g me ts r l al o a d
[ ywo d] e pe o in e ;Ed c t nta hn sma a e ;Ne p te n Ke r s P o l- re td u ai e c igi n g d o w atr
建 树 者 。在 强 调 教 师 的 人 格 力 量 、 献 精 神 , 奉 自律 意 识 的 同 时 , 也 要 考 虑 教 师 自身 的 发 展 与需 求 。在 师 资 队伍 建 设 中 , 要 遵 也 循 发 展 人 、 高人 、 提 激励 人 、 重 人 的原 则 , 善 待 每 一 位 教 师 , 尊 要
1 “ 人 为本 ”在 高校 教 育 教 学 管 理 中的 重 要性 以 “ 以人 为本 ”是 科 学发 展 观 的本 质 和 核心 , 育 的 中心 任 务 教
是 培 养人 , 根本 使 命 是 促 进 人 的 全 面 发 展 , 们 所 做 的一 切 工 作 我 都 是 围 绕人 而 进 行 和 展 开 的 。 坚 持 以人 为 本 , 要 坚 持 以 学 生 就
【 中图 分 类 号1 6 2 4 G 4 .
【 献 标 识码 l 文 C
【 文章 编 号 】 6 3 2 9 2 0 ) 2 0 5 0 1 7 —8 0 ( 0 9 O —0 3 - 2 习 习惯 , 到 最 佳 的 学 习效 果 。 达 22 “ . 以教 师 为 本 ” 做好 高校 教 育教 学 工 作 的 根 本保 障 。 是 以教 师 为 本 , 要把 教 师 作 为 立 校治 校 的 基础 和根 本 , 正 尊 重 就 真 知识 , 重 人 才 , 分 发 挥 教师 在 教育 教 学 中的 主 导作 用 。教 师 尊 充 是 人 才 培 养 质 量 的决 定 者 , 优 良学 风 的 酿造 者 , 是 是学 校 声 誉 的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探索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92d0ea24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5.png)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探索“以人为本”理念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人作为核心,注重关注学生的需求、兴趣和个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是指对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师生管理等方面进行理性、系统、科学的组织和调度。
下面,本文将从“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探索入手,介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性、教育教学管理活动内容及其规范化、完善和创新方法等。
一、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性二、教育教学管理活动内容及其规范化1、教育教学总体管理2、师生管理师生管理是指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管理,通过建立师生关系、协商沟通、课程共建等方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以人为本”理念下,师生管理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转变教育方式,使教育教学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和个性化。
规范化的师生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学反馈机制,通过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方式,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评估,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课堂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管理是指对小学课堂教学现场进行管理,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多方面。
在“以人为本”理念下,课堂教学管理需要通过了解学生的需求、兴趣和特点,采用多方式和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规范化的课堂教学管理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事项,加强教学设计和教学反馈,创新课程教学和评价方法。
三、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完善和创新方法1、注重科技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技术、虚拟技术等越来越多的进入到教育教学领域,成为教育教学的新方式和工具。
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可以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和工具,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实现个性化教育。
2、注重学生和家长参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和反馈,鼓励学生和家长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中来,建立家长学校联络机制,加强家校通讯,以便学生和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管理和教学活动给予更好的支持和评价,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7183957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7e.png)
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和整体素质提升的教
学管理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
和管理服务,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强调尊重和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
有不同的特点、背景和学习方式,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他们提供
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观察和谈话来了解他们的特点,
通过个性化评估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教师可
以通过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责任,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为
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任务和挑战,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
和自我评估,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责任感。
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鼓励学生多元发展和全面素质提升。
除了传授学科
知识外,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非学术发展,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技能。
教师可以
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活动和社会经验,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发展自己的才艺和兴趣爱好,提高综合素质。
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强调教师和家长的合作和沟通。
教师应与家长建立
密切的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和需求,与家长共同关注和照顾学生的成长。
教师可以定期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制定学生
成长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
内容摘要: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就要树立“以学生为本”是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以教师为本”是做好职业教育工作的根本保障,“以服务为本”是职业教育管理的必然要求的理念.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
一、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
第一,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不断下降,于是引起一连串的恶性反应,冲击着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原有理念,也冲击着教师的教学观念。
首当其冲的是要有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
然而,现实却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论是学校主管部门的不同层次管理之间,还是学校内部的不同层次管理之间都存在这样的现象,致使管理效率极其低下。
第二,教育教学的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教师的管理,二是对学生的管理。
教学改革中强调教学理念由“授之以鱼”变为“授之以渔”,说明了教育教学管理的关键在于对教师的管理,即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学校的专业要经常调整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专业师资总是跟不上市场的变化,他们常常是“自学成才”或者是“闭门造车”。
第三,读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是中考或高考的“落榜者”,对他们来说,不适应“应试教育”,对考试有着天然的反感,这种习性使他们在选择学校时倾向于那些考试能轻松过关的。
因此,不少职业学校为了“生源大计”,只得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要求,只要在校期间没出现严重问题,交完学杂费的都能
顺利毕业领取证书。
这样,学生对待考试的态度更不认真,不把考试放在心上。
也许有人认为,这刚好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条件。
事实却不然。
由于没有考试的压力,多数学生就没有学习目标,学习兴趣也会失去,教学效果不会好。
而且,在这种没有“他律”,也没有“自律”的教学环境下,最终会导致没有“纪律”。
针对职业教育的现状,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就要树立“以学生为本”是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以教师为本”是做好职业教育工作的根本保障,“以服务为本”是职业教育管理的必然要求的理念.
二、与时俱进,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
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是对传统的学校教育管理模式的突破,是对传统的学校教育管理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体现了以人为主体的管理,是把人的发展放到中心位臵,充分发挥人的重要作用。
所谓以人为本的改革发展观,就是改革要逐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和基本权利,使多数人能够不断分享改革的成果,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改革的目标,促进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三、“以人为本”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根本使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人而进行和展开的。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以服务为本。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完善和发展,现代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并努力促进个人全面发
展,这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现实要求。
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必须尊重个人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客观规律,尊重人的个性和自主性,尊重人的整体性和真实
性,从而满足个人身心发展的整体要求,促进个人全面提高素质。
四、把握人本主体提升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以学生为本”是职业教育教学的根本要求.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把学生真正当作学校的主体,当作学校的主人,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千方百计地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良好条件,为他们排忧解难,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
把培养学生作为根本任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包括个性、兴趣、爱好,因材施教.要着眼于学生走向社会,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学生经得起各种风吹雨打,健康成长,和谐发展。
教学要从“为了学生的发展”出发,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点滴成长进步,要注重创设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突破旧有的管理体系,将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相结合,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编写每门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教师为本”是做好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保障。
以教师为本,就要把教师作为立校治校的基础和根本,真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者,是优良学风的酿造者,是学校声誉的建树者。
在强调教师的人格力量、奉献精神,自律意识的同时,也要考虑教师自身的发展与需求.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也要遵循发展人、提高人,激励人、尊重人的原则,要善待每一位教师,精心呵护和维护教师的自尊心,在工作中允许他们有失误,并给他们申辩的机会,与他们一起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在分析错误的过程中学习,在总结错误中成长,最终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同时,要与教师共同思考、探讨教育目标与发展方
向,研究解决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课程理念能更有效地得到贯彻和实施。
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专业师资的建设,专业课教师的管理是教师管理的重中之重。
军事上有“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之说,而职业学校对专业课教师的管理却走向另一极端:不给草吃,硬要挤奶。
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改变这种做法,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理念。
首先要建设有利于专业教师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搭建桥梁,促进校企合作,使专业设臵更合理,避免学校“因人设事”,有什么教师设什么专业;同时,为实施校企轮岗工作制度而制定相应措施,形成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的保障机制。
其次,应加强校内外专业教师的交流,采取“赛马”而不是“相马”的用人机制——即以比赛取代各种考核、评估、检查。
并将“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进行到底,让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多劳多得,水平低的教师少劳少得,甚至转岗。
从而激发专业教师的潜能和积极性。
当然,其前提是把专业教师的位臵摆正,否则没人欣赏。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双师型”专业教师,也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
“以服务为本”是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必然要求。
教育管理是育人的手段,通过加强管理可以提高所培养人才的质量。
在现代教育教学管理中,我们要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打造教育的亲和力,在加强规范教学管理过程,使教育教学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同时,要强调管理的人本化,营造人性化的管理氛围,寓管理于教育、服务之中,建立起以促进人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李中耀论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期刊论文]-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2.洪波、黄钢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期刊论文]-科技咨询导报 2007(21)
3.张惠玲关于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期刊论文]-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1(03)
4.陈嵩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期刊论文]-职教论坛 2006(09)
5.汤洁、苗迎春 "以人为本"构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期刊论文]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