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窑洞调查报告
陕北民居- 调研汇报
三、陕北窑洞的类型
一、靠崖式窑洞 (崖窑)
靠崖式窑洞有 靠山式和沿沟式, 窑洞常呈现曲线或 折线型排列,有和 谐美观的建筑艺术 效果。在山坡高度 允许的情况下,有 时布置几层台梯式 窑洞,类似楼房。
三、陕北窑洞的类型
二、下沉式窑洞 (地窑)
下沉式窑洞就 是地下窑洞,主要 分布在黄土塬区没有山坡、沟壁可 利用的地区。这种 窑洞的作法是:先 就地挖下一个方形 地坑,然后再向四 壁窑洞,形成一个 四合院。
四 、 陕 北 窑 洞 的 装 饰
砖雕主要出现 在箍窑。用于脊饰 、吻兽、瓦当、滴 水、影壁等建筑部 位,起到画龙点睛 的装饰效果。
四 、 陕 北 窑 洞 的 装 饰
门窗、主要的 装饰表现在、门匾 、铺首、窗的造型 等;在起到本身的 采光用途外起到装 饰作用。
四 、 陕 北 窑 洞 的 装 饰
彩绘纹样、主 要在窑壁上或窗子 上、比如有祥云纹 、麒麟纹、卷草纹 、草龙纹等。
三、总结概括
在提及窑洞的种种优点的 的同时,窑洞也有一些缺点。 由于黄土本身的特征,黄土窑 内十分潮湿,窑内家具不能直 接靠墙放置,时间一长,木板 就要腐烂,囤粮需要做十分复 杂的防潮处理,窑内通风较差 ,并不利于采光,最主要的缺 点是窑洞占地面积大。
四 、 陕 北 窑 洞 的 装 饰
木雕主要体现 在梁枋、雀替、梁 托、栏杆、垂花等 部位;这些结构在 起到其本身的结构 功能外,其木雕又 丰富了建筑形象, 增加了建筑艺术的 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 、 陕 北 窑 洞 的 装 饰
石雕主要用于 门厅、门沿、柱跺 等显眼的地方,起 内容广泛、反应陕 北的独特风土民情 。
三、总结概括
在广大陕北农村这种居住 方式发展到今已成为一种居住 文化。随着农村的经济发展, 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致力于改善陕北人民居住环境 的Hale Waihona Puke 题会经久不衰。窑洞内部装修欣赏
窑洞调查报告
窑洞调查报告一、引言窑洞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住宅形式,是一种在地下或山体中开凿的住房结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窑洞因其独特的保暖性、低成本以及生态友好的特点备受关注。
本篇报告旨在通过对窑洞的调查研究,探讨其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窑洞的历史和地理分布窑洞作为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最早的窑洞出现在黄土高原地区,逐渐传播至其他地区,如陕北、山西、四川等。
窑洞建筑的发展与中国的气候与地形条件密切相关,其分布也在不断扩大。
三、窑洞的结构和特点窑洞通常是在山体或地下挖掘而成的,使用当地丰富的土壤资源,结合石块或木材作为支撑结构。
窑洞的特点是天然的保温和隔音性能,以及低成本与环保的施工方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窑洞的设计和装修也得到了改进,逐渐变得更加美观和舒适。
四、窑洞的居住环境尽管窑洞在外观上可能与传统的房屋形式有所不同,但其居住环境是可以与城市或乡村的房屋媲美的。
窑洞内部可以设立厨房、客厅、卧室和卫生间,以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
此外,窑洞的保温性能还使得室内温度相对稳定,为居住者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
五、窑洞的今昔对比窑洞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并得到了长期的传承与发展。
然而,在现代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一些地区的窑洞逐渐被废弃。
这一现象带来了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要思考。
但在一些地方,窑洞仍然是当地居民的首选住宅,甚至吸引了一些城市居民回归乡村。
六、窑洞的发展前景尽管窑洞作为一种传统的住房形式,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但其独特的优势使得它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窑洞因其低成本和环保特性,成为了某些地方的旅游景点和度假胜地。
同时,新的设计理念和科技手段也为窑洞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七、结论从窑洞的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窑洞作为一种独特而优越的住宅形式,不仅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环保、经济且舒适的居住选择。
然而,窑洞的传统价值也需要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通过改进设计和装修等方式,提升窑洞的舒适性和功能性。
刍议陕北窑洞的现状与发展
刍议陕北窑洞的现状与发展**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 721013摘要:窑洞是黄土高原民间重要的居住建筑,是黄土高原远古人类“穴居”生活的继承、发展和进化 ;它建在黄土高原的沿山与地下,是天然黄土中的穴居形式,具有冬暖夏凉、防火、防噪音、节省土地、经济省工等优点,素有“神仙洞”的美誉,已属于当地传统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被保护和传承。
文章通过针对陕北窑洞现状的调研分析,指出窑洞的发展正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境地。
对陕北地区继续保留和发展窑洞建筑,提出了符合实际的思路和对策。
: 关键词:陕北窑洞现状分析发展对策引言: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居民形式,也是黄土高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蕴含着北方民族穴居的历史遗风。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
窑洞一般有考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等形式。
窑洞穴居是陕北黄土高原地区人们至今仍保持着重要的居住方式,它作为一种载体,传承了千百年来人与环境的协调观。
并由此产生出极具特色的民俗民情。
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进程的加速,我国陕北地区传统的地域文化正受到冲击,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的住宅也在发生变化,陕北窑洞逐渐被当成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先富起来的中青年人开始急切的“弃窑购房”或“弃窑建房”,这种对于生活盲目的追求,是当地的建筑与地区环境的发展水平以及地方特征相违背,因此,如何了解继承和发展这些传统的居民建筑已形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区域地理,窑洞概况1、1区域地理陕北地区是革命区,是中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包括延安、**地区,位于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土高原,北邻浩瀚的毛乌素沙漠,沙丘连绵,南部则是纵横的山峁沟壑,它分别于山西、西蒙、宁夏、**及关中平原等五省区接壤,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总面积92521.4平方公里。
夏季少雨干旱、风沙大,冬季寒冷少雪、干燥,温差显著,素有“早着棉袄屋披纱”之说。
陕北是中国的革命圣地,党中央和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战斗生活了十三个春秋,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革命文物、革命纪念地和丰富的精神财富——陕北革命精神,从很早的时候起,这块地就留下了人类的足迹,也留下了这里的文明史。
传统窑洞民居的衰落、保护与再利用调研报告 PPT
当地人仿土窑模式建起了石砌窑洞。现在有用彩色瓷砖添窑面和分割厅室及的起源和分布
我国是一个窑居比较普遍的国家,我国的窑洞民居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的大部分地区、 山西省的南部地区、陕西省的北部地区、河南省的西部地区和宁夏的中东部地区,晋中地区
和内蒙古中部也有少量的分布。从新疆吐鲁番、喀什,甘肃兰州、敦煌、平凉、庆阳、甘南,
置几层台梯式窑洞,类似楼房。窑
洞的出现是人们延续穴居的习惯, 并加以改良。
地坑窑院也叫天井窑院,主要 分布在黄土塬区—没有山坡、沟壁 可利用的地区,是 " 见树不见村, 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 " 的奇妙
地下村庄。
德国人武尔夫.迪特. 格拉夫.卡斯特尔.吕凳豪 森1930-1936年期间拍 摄的河南洛河某村庄的天 井窑院。
黄土高原是世界 最大的黄土沉积区。 位于黄河中游地区, 东西千余千米,南北
700千米。包括太行山
以西、青海省日月山 以东,秦岭以北、长 城以南广大地区。跨 山西省、陕西省、甘 肃省、青海省、宁夏 回族自治区及河南省 等省区,面积约40万 平方千米。
黄土高原主要特点: 1.黄土高原河流众多,沟壑纵横,沟壑面积约占总土地面积的50%。 2.黄土高原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的年变率大,年内分配不均。 3.黄土高原地下水非常贫乏,地下水位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保护水源、保护环境 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4.黄土高原拥有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其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窑洞的形成--浓厚的黄土文化是滋生窑洞的温床
1.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提。 2.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也为冬暖夏凉、十分经济、不 需木材的窑洞,创造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 3.由于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和地方风土的影响,窑洞形成各式各样的形式。窑洞是 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窑洞相关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窑洞相关案例分析报告范文1. 引言窑洞作为一种传统的住宅形式,在中国的乡村地区广泛存在。
它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然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窑洞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本报告将通过分析几个窑洞相关的案例,探讨窑洞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2. 案例分析2.1 案例一:陕西省洛川县窑洞改造项目洛川县窑洞改造项目是陕西省政府为了改善当地农民居住条件而开展的一项工程。
该项目通过对窑洞进行改造和翻新,使其更加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并提供基础设施和服务支持。
改造后的窑洞保持了原有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同时提供了更好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受到了当地居民的广泛欢迎和认可。
2.2 案例二:北京市平谷区窑洞旅游开发项目平谷区窑洞旅游开发项目是北京市政府为了挖掘窑洞的文化旅游价值而启动的一项计划。
通过对窑洞进行整修和改造,打造了特色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项目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收益,也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成为了一种创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2.3 案例三:山西省吕梁市窑洞生态旅游示范项目吕梁市窑洞生态旅游示范项目是山西省政府为了推动窑洞的可持续发展而推出的一项试点工程。
项目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通过绿化、景观设计和生态农业发展等措施,打造了一个生态友好型的旅游景区。
项目不仅保护了窑洞的文化和自然资源,还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新的就业和收入机会。
3. 分析与讨论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首先,窑洞作为传统建筑形式,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保护和传承窑洞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是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其次,窑洞可以通过改造和翻新,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
在保留建筑特色的同时,提供现代化的居住环境和基础设施,可以提高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
再次,窑洞可以通过旅游开发等方式,为当地带来经济收益和就业机会。
窑洞具有独特的文化旅游价值,通过整修和开发,可以吸引游客和投资者,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陕西窑洞调查报告
陕西窑洞调查报告篇一:社会调查---关于延安红色旅游调查报告社会调查报告主题:XX院系:经济管理学院班级:100512 学号:100512117 调查人:李婧指导老师:国亮年2月22日【关于延安红色旅游发展状况调查】关于延安红色旅游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引言:近年来,红色旅游的异军突起,对中国的旅游市场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通过发展红色旅游,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使革命区的旅游品牌和形象更加鲜明,自然环境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得到更好地整合。
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今天,研究延安红色旅游业发展状况,对于学习革命历史知识、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弘扬革命精神、颂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红色旅游是旅游经济的新生儿,是红色革命精神与现代旅游经济的结晶。
推进红色旅游,是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鉴于这一情况我在暑假假期间对此展开了以“延安红色旅游发展”为主题的调查活动。
调查对象:通过走访相关旅游部门、参观红色旅游地和对游客的随机采访调查目的:了解延安红色旅游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和问题及未来的发展优势调查方式:数据收集、实地考察调查时间:XX.02.10-XX.02.20关键词:旅游现状红色景观问题与建议正文一、延安红色旅游现状调查(一)延安市概况延安市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陕北重要的经济、文化、政治性城市,1997年元月撤地设市,下辖1区12县,土地面积3.7万平方公里,目前人口215.1万人。
延安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延安市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延安市坚持“开放带动、城市带动、产业支撑”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使经济社会步入了历史上最快的发展时期。
笔者通过对陕北靠崖式窑洞的调研分析
笔者通过对陕北靠崖式窑洞的调研分析,主要提出以下设计策略。
(1)利用太阳能烟囱加强室内自然通风结合当地的生活方式,夏季时在传统窑洞原有的烟囱上端附加玻璃罩,组合成太阳能烟囱,利用阳光加热烟囱上端空气,增大烟囱内空气温差,利用热压通风来加强空气流动;研究测试表明:当烟囱的长宽比约为12∶1,出风口向下倾斜4°时,通风效果最佳[4]。
冬季时将玻璃罩取下,烟囱正常使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2)利用附加阳光间加强室内自然通风在传统窑洞原有山墙外侧增置阳光间,夏季时通过植物及可调百叶,阻挡直射阳光。
冬季则利用阳光间对入室新风进行预热,同时还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个休憩娱乐和暂存物品的空间,造价较低,实用性强。
(3)利用水井和地面土层调节入室空气温度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在地下增设室内与水井的连通管道,利用水井和地面土层对入室新风进行预热和冷却,减小新风与室内空气的温差,提高室内舒适度。
运行原理(1)夏季运行原理夏季,太阳能烟囱底部的吸热板吸收太阳能,使烟囱内空气温度升高,热空气上升形成负压区,室内上空热空气通过烟囱上端出风口(D)进入烟囱,同时新鲜空气通过水井与地面土层冷却后由室内地面新风入口(F)进入室内,如此促进室内空气循环,同时起到降温作用。
在日照较为强烈时,调节阳光间百叶角度,结合庭院中的落叶乔木,阻挡直射光线。
与此同时,阳光间顶部出风口(A)开启,利用热压原理带动阳光间内空气的流通(图3)。
(2)冬季运行原理冬季,传统窑洞主要依靠取暖灶台来提高室内热舒适度。
此时将太阳能烟囱取下,由于阳光间庭院乔木树叶脱落,调节阳光间天窗百叶角度,保证充足的阳光射入,对其内部空气进行加热;同时将其外侧风口关闭,窑洞山墙面风口打开(C)。
煤炭燃烧时产生热量,使烟囱内空气温度升高,热空气上升形成负压区,室内底部冷空气通过灶台底部进风口(G)进入烟囱,新鲜空气通过水井和地面土层第一次预热后由阳光间内地面新风入口(E)进入其内,经阳光间第二次预热后通过山墙上部进风口(C)进入室内,如此促进室内空气循环,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图4)。
陕北地区窑洞文化研究
陕北地区窑洞文化研究关键词:延安;窑洞;艺术;文化特色延安位于陕西北部,在这一地区存在一种原生态的居住形态与建筑形式——“窑洞”,它是黄土文化与华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极具文化特色。
到今天为止,窑洞在延安仍然有大量存在。
对窑洞文化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自身的传统文化。
一、陕北延安窑洞的建筑与院落格局要研究延安窑洞的文化特色,首先需要从整体上来分析其建筑与院落的格局。
和早期为躲避战乱与御寒避暑的窑洞建筑不同,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后期的窑洞在建筑本身、院落格局上都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一方面虽然黄土原始气息浓重,但另一方面也别有讲究。
当地有“箍窑盖房,一世最忙”的民间俗语,这说明人们非常重视窑洞的建设,将“箍窑”看成是人一生当中最重要、最忙的一件事情[1]。
按照传统的思想与方式,“箍窑”不仅要重视“施工质量”,同时还要讲究风水、方位、向背,交通方便与否、吃水方便与否更要考虑在内,动土的日子必须是“黄道吉日”。
(一)延安窑洞的建筑格局第一,内部格局。
从当前保存下来的延安窑洞看,其内部空间的格局基本保持一致,拱高一般为3.3米,进深多为8米到10米,宽度在3.3米左右。
主要的构成包括炕、灶及烟道系统,并会摆放日常所需的餐柜、炕桌等,看似简陋,却能够完全满足原生态的生活所需[2]。
第二,灶。
灶在窑洞当中的重要性非常大,一方面人们做饭、烧水需要使用到它;另一方面在严冬来临时,人们还会使用它来取暖。
窑洞所使用的灶非常结实耐用,由黄土砌成,内加盐水、草筋,不易开裂。
进入现代,砖砌的灶台越来越多,但砖砌灶台没有黄土灶台那般原始的黄土韵味。
第三,炕。
炕也是延安窑洞建筑格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还是延安窑洞文化最鮮明的一个特征符号[3]。
对于居住在窑洞的人们而言,炕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设施,不论是吃饭、休息、接待客人等,都在炕上进行。
当地有“炕不离七(妻),门(大门高度)不离八”的民俗讲究,这说明不论是炕,还是家庭中的妻子、妇女都是相当重要的,缺一不可。
窑洞调研报告
窑洞调研报告窑洞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及目的窑洞是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遗产之一,通常位于山区和贫困地区。
为了解窑洞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前景,本次调研旨在探索窑洞的现状及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
实地走访主要是为了了解窑洞的建设与维护情况,以及居民的生活状况和意见。
问卷调查则是为了获取大量的数据和意见,以便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估。
文献研究主要是为了了解窑洞的历史背景和相关政策文件。
三、调研结果1. 窑洞的现状经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窑洞的建设和维护状况与地区经济水平和政府支持程度有关。
一些发达地区的窑洞得到了有效的维护和改造,居住条件相对较好。
但在一些贫困地区,窑洞的建设和维护相对滞后,居住条件较差。
2. 窑洞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窑洞在一定程度上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窑洞的建设和维护,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住房,也为当地旅游业和康养产业提供了机会。
特色的窑洞文化也为当地的民俗旅游提供了独特的资源。
3. 窑洞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尽管窑洞在一些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窑洞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居住条件较差,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其次,一些窑洞的补贴政策存在不到位和不公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此外,窑洞的旅游发展仍存在规划不足和旅游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四、调研建议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通过加大对窑洞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居住条件,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
2. 完善窑洞补贴政策并加强管理。
确保补贴政策到位,减少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同时,加强对窑洞的管理和服务,提升管理水平。
3. 制定并实施窑洞旅游发展规划。
加强对窑洞旅游的规划和管理,提升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4. 增强窑洞文化宣传力度。
通过传媒和教育渠道,加强对窑洞文化的宣传推广,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文化自信心。
陕北窑洞研究报告
2.2.3 人工窑洞 继人工穴居之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持续提高和文化环境的变革,人工窑洞 所需的技术与文化积淀日益成熟,因而早期的窑洞开始出现。
石峁遗址皇城台、内城、外城的格局(来源:《陕西 神木县石峁遗址后阳湾、呼家洼地点试掘简报》)
夏、商、周时期人类从原始氏族社会进入 了奴隶制的阶级社会,阶级伦理主导了社 会的秩序规范,文化环境的巨大变革直接 作用于建筑使其伦理性得到进一步凸显, 不同形制的住房便承担了划分阶级的功能。
2.1.3 地坑院
地坑院又称“下沉式窑 洞”,是指在平坦的丘 陵和黄土塬上先垂直下 挖出正方形的院落,待 平整四个窑面后按照靠 崖窑的步骤掏挖窑洞, 其最大的特点是不依靠 天然崖体,院落低于地 平线。
地坑院村落(来源:《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研究》)
四面围合的地坑院具有很 强的聚敛性,可以有效地 隔绝噪音,且防卫能力较 好。地坑院内的窑洞数量 相对靠崖窑更多,一般每 个面都不少于两孔,总体 不少于八孔,其平面布局 也更加多变。
受农耕文化影响的陕北乡村窑洞区遵循田宅相 依的生活方式,居住区与耕作区相距不远,民 众常年定居在一片固定的区域内,家庭之间的 独立性较强,因此有修建稳固的宅院的需求。 对土地的亲近也催生了掘地而居。
田宅相依的陕北窑洞 农耕文化所特有的儒家和道家信仰对陕北也有深远的影响,其中道教在唐代之前已传 到此地,元、明时期尤为兴盛。儒教的传播则更为广泛。农耕文化对窑洞选址、布局、 形制、装饰等方面都有影响。
东晋陕北子长钟山石窟
到了隋唐之后,窑洞的建筑样式被普遍应用。 宋代的《巩县志》载:“曹皇后窑在县西南塬良保, 宋皇后曹民幼产于此”,说明窑洞也早已普遍用于 民居。 从元代起已有半圆形拱圈的门和全砖券的窑洞了, 宝鸡市金台观的张三丰元代窑洞遗址建于元代延祐 元年(公元1344 年),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窑洞。 清代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使得地域间的文化沟通较 多,陕北窑洞民居广泛吸收了关中、山西、北京等 地的建筑样式,集四合院和窑洞于一身的合院式窑 洞民居出现。
谈陕北窑洞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顶覆盖土层较厚 , 窑腿 较宽 , 而且 土质 密实 , 其 隔声性
能较好 , 也能承受一般 雨雪水 而不至破 坏 ; 另外 , 窑洞
原材料 , 如土体 、 石材 、 砖材, 不 易锈 蚀 , 也 耐 热 耐火 。 所以 , 与它结构相 比, 窑洞耐热性 能较好 , 窑洞 除门窗
外其耐火性能也较好 。
国竹玲等 : 谈 陕北窑洞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谈 陕北 窑 洞面 临 的 问题 与解 决对 策
闫竹玲 , 杨红 霞
( 延安大 学建筑学院 . 延安 7 1 6 0 0 0)
【 摘
要】 窑洞作为中华民族黄土高原地区几千年来的重要民居形式, 有着自身独特的一面, 但随着社会的
发展, 目 前 窑洞存在一些问题 , 需要我们解 决。文 中在 调研陕 北当地 窑洞现状 的基础上 , 分析 了窑洞 的优点与不
有土窑、 石窑、 砖窑、 砖 混 窑 洞 以及 新 型建 筑 材 料 窑
重, 和上下 部窑 身 、 窑 腿 自重。分 析其受 力 上 部拱 形 主要受 压 , 下 部柱腿 也受压 , 而拱形 底脚 与直 墙 结合 处, 有水平推力 , 一般来说窑 洞都是 一排几 孔 , 处 于边
窑, 水平 侧 向推力 由较宽 的边窑 腿承 担 , 而 中间跨 窑
土 山体滑 坡 , 使得 窑 洞建筑 受到 了威胁 , 甚至倾 覆 倒 塌, 比如 , 今年陕北地 区夏季 下雨过 大过 多 , 所 有 山体 因雨水 过 度 而使 土 体含水 饱和 , 好 多 山体开 始滑 坡 ,
( 2 ) 窑 洞适 合就 地取 材 , 建筑 造价 低地 处 黄土 高原的窑洞 , 是历史 上黄 河流域 一带 黄土地 区 的人 们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 中所 需求 的 “ 洞穴 ” 式 居 住场所 发展 演变 而形成 的 , 它 与 当地 的 大 自然 、 生态 融为 一 体, 窑洞造型上圆下方 , 符合 天 圆地方 之说 , 而 且一 般 是靠 山建造 , 它利用 了黄土高 原较厚 的黄土层 和黄 土 的土壁直立性 , 然后 选取 地 势、 采光 、 土 的整 体 性 、 密
陕北窑洞调研报告
陕北窑洞调研报告陕北窑洞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窑洞作为一种特殊的居住形式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陕北地区作为窑洞分布较为集中的地方,其窑洞的历史悠久、文化传承丰富。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陕北窑洞的现状及其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在调研前期,我们制定了调研问卷并对其进行了试行。
随后,我们通过走访陕北地区的窑洞居民,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他们对窑洞的看法和体验。
同时,我们还参观了一些窑洞的开发项目,与相关工作人员交流。
三、调研结果与发现1. 窑洞数量和分布:陕北地区的窑洞数量很大,主要分布在山区和农村地区。
不同地区的窑洞形态和布局也有所差异。
2. 窑洞的建造和维护:窑洞多采用人工开挖的方式建造,通过原始手工工具进行施工。
许多窑洞需要定期进行维修,以保持其完好的状态。
3. 居住条件和生活方式:窑洞的居住条件比较简陋,缺乏现代化设施。
居民的生活方式也比较朴素,主要以农耕为主。
4. 窑洞文化传承:窑洞代表了一种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居民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将窑洞文化传承给后代。
5. 窑洞发展与保护:近年来,窑洞得到了一些开发和保护。
一些窑洞被改造成旅游景点,为当地人带来了经济收入。
四、调研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政府应加大对窑洞的保护力度,鼓励居民对窑洞进行维修和改造,以保持其历史文化价值。
2. 加大对窑洞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居民的生活条件。
3. 窑洞的开发应注重与当地环境和文化相结合,以避免对原有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的破坏。
4. 注重窑洞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通过教育和社区宣传活动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尊重窑洞文化。
总结:陕北窑洞作为陕北地区的传统居住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保护和发展窑洞需要政府、居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陕北窑洞的现状和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对窑洞的保护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陕西地区窑洞民居建筑的地域差异及成因分析
20181陕西地区窑洞民居建筑的地域差异及成因分析薛 涛 张野玲 龚腾飞窑洞作为黄土高原上的主要居住形式,已经有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伟大成就之一,在民居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文化研究价值。
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环境不同,导致窑洞民居存在地域差异性。
本文通过选取陕西窑洞中具有典型性的渭北与陕北窑洞作为研究对象,从选址、结构布局、装饰风格等方面,对陕西窑洞做比价分析研究,剖析窑洞民居的差异性特征,进而使人们更好地了解窑洞民居这一伟大的建筑成就。
引言窑洞作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居住建筑景观,是生活在这里的劳动人民的智慧产物,亦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文化瑰宝,被国际建筑学家认为是中国五大传统民居建筑之一。
窑洞的雏形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代,拱形窑洞初现于汉代时期,成熟于隋唐时期,大量出现在明朝中晚期。
窑洞作为独特的自然环境、结构布局、建筑材料、建造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说明,分别从建筑学和生态学的视角,阐释了生土建筑对未来社会的影响意义和价值。
吴昊在《陕北窑洞民居》中,主要论述了陕西典型的窑洞民居形式和装饰艺术。
王文权基于建筑学的视角,谈了窑洞民居的生态理念、美学价值及窑洞民居的传承与保护。
李秋香从窑洞民居的结构类型、院162018年1月下半月刊称“八卦地倾窑洞”,另一种类型是9m×6m的长方形窑院,多为6口窑洞。
米脂窑洞主要为靠崖式窑洞,多为一字排或L型排列,多为3孔及5孔窑洞。
(三)窑洞门脸格局永寿窑洞的要脸多为桃形,门和窗户分开,分边位于两边,且比较小;米脂县窑洞多为圆拱形,门窗为一体型,门窗较大,门开在中间。
(四)装饰两地窑洞装饰都多以剪纸、砖雕、木雕、石雕等为主,但在装饰图案上存在差异性。
永寿属关中地区,土壤肥沃、物产丰富,所以装饰图案多以伦理教化、民间传说为主,装饰题材多样,传递的是对美的追求和精神追求。
米脂窑洞建筑装饰突出特色是生殖崇拜。
陕北窑洞实践报告
陕北窑洞实践报告**Practical Report on the Cave Houses in Northern Shaanxi**In the vast land of China, the unique architecture of the cave houses in Northern Shaanxi stands as a testament to the wisdom and resilience of its people. Nestled in the rolling hills and deep valleys, these caves are not just shelters but also a reflection of the region's rich cultural heritage.在这片广袤的中国大地上,陕北窑洞的独特建筑是当地人民智慧和坚韧精神的见证。
它们坐落在连绵起伏的山丘和深邃的河谷之中,这些窑洞不仅仅是庇护所,更是该地区丰富文化遗产的反映。
During my visit to this region, I had the opportunity to observe and learn about the intricate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employed in building these cave houses. The process begins with careful selection of the site, taking into account factors like slope, soil type, and exposure to natural elements.在访问该地区期间,我有机会观察和了解了建造窑洞所采用的复杂建筑技术。
建造过程始于对地点的仔细选择,需考虑坡度、土壤类型以及暴露于自然因素的情况。
浅析陕西窑洞
浅 析 陕 西 窑 洞毛文颜(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2002级城市规划班 2005.11.9)摘要[1]:陕西窑洞主要分布在陕北,指陕西省延安、榆林等地的窑洞式住宅。
它建在黄土高原的沿山与地下,是天然黄土中的穴居形式,冬暖夏凉,不破坏生态,不占用良田,是经济省钱的建筑方式。
陕北窑洞有靠山土窑、石料接口土窑、平地石砌窑多种,一般城市里以石、砖窑居多, 而农村则多是土窑或石料接口土窑。
主要形式有地坑窑、沿崖窑、锢窑。
窑洞的布局十分灵活,多随地势挖掘,无固定的朝向,由成排的圆拱组成重重叠叠、高低错落的村落。
关键词:地坑窑 沿崖窑 锢窑 窑院1 中国传统民居的地下空间环境[2](1)与大地相联系 生土窑洞的院子、土坯、间楼都是用生土夯打或土坯砌筑的,有的整个村庄建在地下,是建筑生根于大地的典型代表,其自然风格与乡土气息充分体现了敦厚朴实的性格。
(2)冲沟里的村庄与水土保持 在冲沟中进行村落建设,以改善黄土高原的环境,控制水土流失。
(3)地下村庄、文明建筑 生土窑洞民居可分为地坑式、沿崖式及土坯拱式三种。
地坑式是地面上挖坑,坑内三面或四面开凿窑洞居住;沿崖式是沿山边及沟边开凿窑洞,不占耕地,节约良田;土坯拱式以土坯拱后覆土保温,是建在地面上的窑洞。
三种窑洞不论是地段的利用、院落的划分、上下层的交通联系、采光通风及排水方式等,都有很巧妙的处理方法。
(4)地下空间 地下窑洞的组合保持了北方传统四合院正房三间的格局,有厨房和贮存粮食的仓库、饮水井和渗水井以及饲养牲畜的棚栏,形成了一个舒适的地下庭院。
地下民居体现了特殊功能与低造价的统一,无内衬的黄土窑洞约为一般地面建筑造价的1/10。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表现了人工与自然的结合,窑洞受自然条件和环境的支配,人工融于自然之中。
(5)明暗的图案 在窑洞式民居中,由地上的门楼通过隧洞渐次地进入地下庭院的过程,光的明暗变化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6)闪烁的光线 为什么人们感到透过晃动的树叶或花格窗的光线非常美?是因为过于强烈的直接光产生强烈的明暗对比,给人以不快感;以暗墙为背景的窗边角处有炫咣,树叶或花格窗减少刺眼的炫光;透过小尺度的图案有特殊的视觉效果。
地坑院社会实践报告
一、引言地坑院,又称窑洞、地窑,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一种传统民居形式。
它利用黄土的保温性能,将房屋建在地下,形成了独特的居住环境。
为了深入了解地坑院的历史文化、建筑特点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我们组织了一次地坑院社会实践考察活动。
以下是对此次社会实践的详细报告。
二、实践背景与目的1. 背景地坑院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传统民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地坑院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危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深入了解地坑院的历史、文化、建筑特点以及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2. 目的(1)了解地坑院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建筑特点;(2)考察地坑院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现状;(3)探讨地坑院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三、实践过程1. 调研准备在出发前,我们查阅了大量关于地坑院的资料,包括历史文献、学术论文、新闻报道等,为实地考察做好准备。
2. 实地考察(1)参观地坑院我们先后参观了陕西延安、甘肃天水、山西临汾等地的地坑院。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发现地坑院的建筑风格多样,有四合院、八卦院、窑洞院等。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地坑院的建造工艺、生活习俗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
(2)采访当地居民我们采访了多位当地居民,了解他们与地坑院生活的点点滴滴。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地坑院在居民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对地坑院的感情。
3. 数据整理与分析我们将实地考察和访谈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归纳出以下结论:(1)地坑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2)地坑院在建筑、生活、环境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3)地坑院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面临着诸多挑战。
四、实践成果1. 地坑院历史文化的梳理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我们梳理了地坑院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建筑特点,为后人了解地坑院提供了重要资料。
2. 地坑院现状的调查我们掌握了地坑院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现状,为后续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提供了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窑洞调查报告篇一:社会调查---关于延安红色旅游调查报告社会调查报告主题:XX院系:经济管理学院班级:100512 学号:100512117 调查人:李婧指导老师:国亮年2月22日【关于延安红色旅游发展状况调查】关于延安红色旅游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引言:近年来,红色旅游的异军突起,对中国的旅游市场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通过发展红色旅游,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使革命区的旅游品牌和形象更加鲜明,自然环境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得到更好地整合。
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今天,研究延安红色旅游业发展状况,对于学习革命历史知识、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弘扬革命精神、颂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红色旅游是旅游经济的新生儿,是红色革命精神与现代旅游经济的结晶。
推进红色旅游,是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鉴于这一情况我在暑假假期间对此展开了以“延安红色旅游发展”为主题的调查活动。
调查对象:通过走访相关旅游部门、参观红色旅游地和对游客的随机采访调查目的:了解延安红色旅游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和问题及未来的发展优势调查方式:数据收集、实地考察调查时间:XX.02.10-XX.02.20关键词:旅游现状红色景观问题与建议正文一、延安红色旅游现状调查(一)延安市概况延安市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陕北重要的经济、文化、政治性城市,1997年元月撤地设市,下辖1区12县,土地面积3.7万平方公里,目前人口215.1万人。
延安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延安市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延安市坚持“开放带动、城市带动、产业支撑”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使经济社会步入了历史上最快的发展时期。
(二)延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延安市境内共有革命旧址360多个,仅市区就有130处168个,目前对外开放的有12处20多个,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的有4处15个。
这些革命旧址和纪念地已经成为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教育的重要基地。
与此同时,延安还有各类文物遗址5808处,其中古文化遗址2956处,古墓葬491处,石窟寺177处,石刻艺术1344处,古建筑180处。
改革开放以来,延安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不断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红色旅游,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为延安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延安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着眼于建设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红色旅游区”(属国家培育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以打造“两黄(黄河文化、黄土风情)、两圣(中华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旅游产品为重点,大力实施红色旅游精品发展战略。
10多年来,延安市直接用于文物保护的社会资金达数百万元,不仅如此,延安市政府还筹集资金5000多万元,新建立了抗大纪念馆、新闻纪念馆、南泥湾纪念馆,并给各个旧址充实了500多件革命文物;多次组团到省外和国外进行旅游市场促销,发放红色旅游、黄土风情等宣传资料,组建了“延安精神宣讲团”及“老红军、老八路、老革命功勋报告团”,到全国各地宣讲延安精神和革命传统,有力地推介了延安红色旅游业;结合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出一批精品旅游项目,如“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览等,增强了延安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近年来,延安市先后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并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XX年-XX年连续七年被陕西省政府评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旅游从业人员约10万人。
“革命圣地延安、民族圣地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已成为延安发展特色旅游业的突出优势。
以“红色旅游”着力打造“魅力延安”,让延安成为全国红色旅游首选地,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之地和陕北黄土风情文化开发传播基地,是延安旅游业发展新阶段的历史任务。
据统计,XX年-XX年,延安市分别接待国内外游客509万人次、560万人次和650万人次,年均增长13%,综合收入分别达到20亿元、26亿元和35亿元,年均增长32%。
近几年春节期间,革命圣地延安推出了“延安过大年”春节旅游活动,吸引着中外游客来延安过春节、参观革命旧址,使延安再次出现了一股“红色旅游”热潮。
(三)延安市红色旅游景点1、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领导离开凤凰山后,于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间的住所。
在这里曾领导解放区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领导全党开展了伟大的整风运动。
供参观的有中共七大会场和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旧居,亦是毛泽东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的地方。
景点地址:位于延安市西北2.5公里的杨家岭村2、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宝塔区西北延河东岸,距城1公里处。
建于1950年1月,原馆址在南关交际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
景点地址: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王家坪路3、延安清凉山篇二:研究报告,公文篇一:公文写作—调查报告陕西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XX年上半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调查情况的报告为了正确把握人口形势,掌握XX年上半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为评估上半年工作和部署下半年工作提供依据,省计生委组织100名调查人员,组成10个调查组,由处级干部带队,采取不打招呼,住甲地查乙地,直接入户的办法,于4月16日至4月28日,对10个地市75个县的100个村进行了调查,共调查16.3万人。
从调查结果看,我省上半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有新的进展,发展势头很好。
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计划生育工作质量继续提高;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创建综合服务县的工作在各地普遍展开,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调查数据反映出的主要特征1、出生率继续下降,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据调查,上半年全省出生率4.83‰(统计报表为4.32‰),自增率1.13‰。
以此推算,全省上半年出生17.48万人,自然增加4.09万人。
与去年同期比较,出生率下降了0.53个千分点(去年上半年调查出生率为5.36‰),自增率下降了 1.03个千分点(去年上半年调查自增率为2.16‰)。
比去年同期少生了1.82万人。
按照上半年出生率推算,全年出生率为11‰左右,有把握完成全年人口计划。
2、计划生育率提高,多胎生育下降。
在调查出生的789人中,其中计划内758人,计划外31人(“外二”15人,多孩4人),计划生育率96.1%,同口径比较,比去年同期的92.3%提高了3.8个百分点。
在调查的100个村中,无计划外生育的有72个村,占调查村数的72%,计划生育率在90%以上的有85个村,占85%。
多孩出生得到有效控制。
在调查的100个村中,97个村无多孩,占97%;在调查的789人中,多孩只有4人,多孩率为0.51%,比去年同期的0.58%有所下降。
本次调查出生的789人中,持《准出证》生育的有663个,持证生育率为84%,比去年10月国家计生委调查55.1%的持证率高出28.9个百分点。
3、出生统计误差率明显下降。
100村调查出生789人,报表上报746人,相差43人,出生统计误差率为5.45%,比国家计生委去年10月调查的17.1%低11.65个百分点。
100个村中,有66个村无误差。
4、基层基础工作逐步加强。
调查发现,基层工作薄弱的状况有所改观。
计划生育宣传有一定声势,规范、醒目的计划生育宣传标语随处可见;服务意识在基层干部思想中逐步增强;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基本得到落实;基层建立了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定期的“三查”制度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制度;乡村两级的育龄妇女信息卡较好地发挥了作用,人口计划的下达程序比较规范;各村都有计划生育专干,报酬基本落实。
二、调查数据反映出的主要问题1、少数地方计划外生育依然存在,计划生育工作发展不平衡。
从10个地市被调查的村汇总情况来看,各地市的计划生育率基本都达到了要求,但被调查的100个村中,仍有28个村出现了计划外生育。
在被调查的渭南市10个村中出生了2个多孩,宝鸡市和商洛地区10个村各查出1个多孩。
中央在80年代就提出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不能生多孩,但目前多孩仍没有完全杜绝。
2、瞒报、漏报出生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瞒报、漏报出生的问题虽然有所好转,但仍然没有彻底解决。
全省调查出生789人,报表出生746人,少报43人,漏报率为5.45%。
调查计划外二孩出生15人,上报7人,漏报率为53.3%;调查多孩4人,而报表只有1个多孩。
10个地市漏报率在5%以上的有5个地市。
延安市10个村调查出生41人,上报37人,漏报4人,漏报率为9.76%。
3、节育措施落实及时率低,“三查”工作不到位。
这次调查的100个村中,生育后3个月内应落实节育措施的有433人,而及时落实节育措施的只有248人,及时率为58.7%,比去年同期的67.2%低8.5个百分点。
最低的商洛地区及时率为46.9%,西安市和延安市分别为48.4%、52.4%。
被调查的100个村中,有14个村上半年生育的40名妇女无一例及时落实节育措施。
调查中发现,计划外生育的妇女,绝大多数都是因为没有及时落实节育措施,而导致盲怀超生。
被调查的100个村中,重点“三查”对象(即39周岁以下上环的,使用药具的未落实节育措施的)7976人,实查7042人,“三查”率为88.04%,有934名妇女应该“三查”而没有“三查”,这些人随时都有盲目怀孕和计划外生育的可能性。
在“三查”的7042人中,查病的有1006人,占14.3%;查出有病的330人,占查病人数的32.8%;查出有病而得到治疗的有197人,占有病人数的60%。
“三查”中的查病工作是保护妇女身心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而调查的查病率只占到14.3%,有一半地市查病人数在70例以下,个别地市没有开展查病工作。
4、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普及率低。
从婚育新风、生育政策、奖罚规定、生殖健康知识等方面,采取问卷的方法,对100个村的1000多名妇女进行了调查。
调查人员普遍反映,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政策和有关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知识知之甚少。
虽然多数村都建立了人口学校,但村级的人口学校绝大多数形同虚设,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5、流动人口管理依然薄弱。
调查显示,100个村中有流动人口3152人,其中持有婚育证明的1387人,持证率为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