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应急预案
休克应急预案
![休克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80927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89.png)
休克应急预案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状态,常常对人体生命带来威胁。
在紧急情况下,正确的应对和处理可能会挽救患者的生命。
为此,制定一份休克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Ⅰ. 紧急情况下的休克应急处理当患者出现休克症状时,首先要保持冷静,紧急呼叫救护车。
在等候救护车的过程中,进行以下急救措施:1. 确认患者意识状态:轻拍患者肩膀,大声叫醒,观察其是否有反应。
若患者无意识,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2. 若患者有意识但症状严重,需要采取措施提高血压:将患者平躺,提高双腿高过心脏水平,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给予静脉输液以提高血容量。
3. 垂直卧位:患者出现休克症状时,可以将其安置在稳固的垂直支撑物或者墙壁上,借助重力转移血液至大脑和心脏。
4. 维持呼吸道通畅:检查患者呼吸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采取措施维持呼吸道通畅。
5. 给予氧气:如有条件,应该给予患者纯氧吸入以增加组织供氧。
6. 定期检查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等,记录并向救护人员提供准确的生命体征数据。
Ⅱ. 在院急救流程当患者到达医院后,急诊科医生应该对患者进行评估,并根据紧急情况采取相应的操作:1. 快速判断患者状况:对患者意识、呼吸、血压等方面进行快速评估,判断患者是否处于急性休克状态。
2.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通过外周静脉通道进行迅速输液,以维持血容量。
3. 给予血浆代血浆:如患者大量失血或休克原因为失血所致,可以采用快速输注血浆以支持循环系统。
4. 选择适当药物:根据休克原因和血流动力学状态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如肾上腺素、多巴胺等。
5. 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Ⅲ. 休克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为了能够更好地处理休克紧急情况,医疗机构应制定休克应急预案,并确保其得到全员的学习和实施。
1. 预案制定:医疗机构应根据休克的类型和可能出现的情况,联合相关科室和专家制定休克应急预案。
预案内容应包括急救措施、药物选择、治疗流程等。
休克病情应急预案指南
![休克病情应急预案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6bc55aa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15.png)
休克病情应急预案指南一、病情识别1. 早期识别:休克的早期征兆包括面色苍白、出汗、脉搏快速弱、血压下降等。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评估病情: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观察意识状态、呼吸、心率、血压、尿量等生命体征。
根据评估结果,判断休克程度,为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二、紧急救治1. 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置于仰卧位,头部稍微抬高,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2. 快速补液:立即开放静脉通道,根据患者体重和休克程度,快速补充晶体液和胶体液。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尿量变化,调整补液速度。
3. 血压支持:根据患者血压情况,可给予适量的升压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
4. 止血:识别并处理休克病因,如创伤、内脏破裂等。
对出血部位进行压迫或手术治疗,以减少出血量。
5. 抗感染:休克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
根据病情,给予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6. 器官支持: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呼吸、循环、肾脏等器官的支持治疗,如吸氧、机械通气、血液透析等。
三、病情监测1. 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体温、尿量等生命体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记录。
2. 实验室检查:定期进行血常规、电解质、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检查,以评估患者病情变化。
3. 影像学检查: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心电图、超声、X线、CT等检查,以协助诊断和评估病情。
四、病情转归评估1. 好转: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休克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出血部位得到控制,感染得到控制。
2. 恶化: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休克症状加重,出血部位未能控制,感染未得到控制。
3. 死亡:患者生命体征消失,无法挽回的生命。
五、后期治疗与康复1. 康复评估: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康复评估,包括身体功能、心理状态等方面。
2. 康复治疗:根据康复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包括康复训练、心理疏导等。
3. 跟进治疗:患者出院后,进行跟进治疗,确保病情不复发。
一、病情识别与评估1. 早期识别:对休克的早期征兆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如面色苍白、出汗、脉搏快速弱、血压下降等,这些征兆的出现应立即触发应急预案的启动。
休克应急预案
![休克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0056a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6f.png)
一、引言休克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病理生理状态,是由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或微循环功能障碍,导致组织器官血液灌流不足,引起全身代谢障碍、细胞结构和功能损害等一系列全身反应的病理综合症。
为了提高休克救治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休克应急预案。
二、休克应急预案1. 休克预警与识别(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注意血压、心率、呼吸、意识、面色、尿量等生命体征变化。
(2)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既往有无休克病史、过敏史等。
(3)对疑似休克患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休克救治流程(1)立即将患者置于中凹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
(2)迅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加快补液速度,选用晶体液、胶体液、血液制品等。
(3)遵医嘱给予抗休克药物,如肾上腺素、多巴胺等。
(4)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5)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意识、面色、尿量等。
(6)根据需要,进行专科检查和手术。
3. 休克救治措施(1)保暖:使用保暖毯、加热毯等,保持室温在22℃以上。
(2)补液: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加快补液速度,确保有效循环血量。
(3)抗休克药物: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药物,提高心输出量。
(4)心肺复苏:如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5)专科治疗:根据病情,进行专科治疗,如手术、血液净化等。
4. 休克救治记录(1)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变化、治疗措施、用药情况等。
(2)做好各项检查结果的记录。
(3)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三、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休克救治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休克的识别、诊断和治疗能力。
2. 定期进行休克救治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医护人员应对休克的能力。
3. 总结演练经验,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四、结语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生理状态,救治过程中需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进行。
通过本预案的实施,提高休克救治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患者突发休克应急预案
![患者突发休克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20b674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03.png)
一、目的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休克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抢救工作迅速、高效、有序进行,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患者突发休克的紧急救治。
三、应急预案流程1. 病情识别与报告(1)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如发现患者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呼吸困难、出汗等症状,应立即判断为休克,立即报告值班医师。
(2)值班医师接到报告后,应迅速赶赴现场,确认患者病情,启动应急预案。
2. 抢救准备(1)医护人员立即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
(2)准备抢救物品,包括氧气、急救药品、急救器械等。
(3)通知相关科室,如内科、外科、重症医学科等,做好抢救准备。
3. 休克救治(1)根据休克类型,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补充血容量、纠正酸碱失衡、抗感染等。
(2)进行心肺复苏,如患者呼吸心跳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4. 家属通知与安抚(1)及时通知患者家属,告知病情及抢救措施。
(2)做好家属安抚工作,避免家属恐慌。
5. 交接班(1)抢救完成后,及时做好交接班工作,确保患者病情稳定。
(2)记录抢救过程,包括用药、操作、病情变化等。
四、应急预案要求1. 医护人员应熟悉休克救治流程,掌握急救技能。
2. 各科室应配备齐全的抢救物品,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3.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休克救治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协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5. 对抢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五、附则1. 本预案由医院急诊科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预案,旨在提高医院医护人员对突发休克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发生休克时的应急预案
![发生休克时的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bed3e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1.png)
一、引言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生命体征紊乱,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进而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休克发生时,患者生命体征急剧恶化,病情变化迅速,如不及时救治,可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制定一份发生休克时的应急预案,对于提高救治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应急预案1. 发现休克患者后,立即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抢救。
2.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口腔、鼻腔内的分泌物,防止窒息。
3. 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并做好记录。
4. 根据患者病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5. 对患者进行氧疗,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
6. 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抗休克药物,如血管活性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7.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血压、心率、呼吸、尿量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8. 加强心理护理,安慰患者,缓解其紧张情绪。
9. 做好家属沟通,告知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取得家属理解与支持。
10. 对休克患者进行抢救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a. 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问题,如窒息、心脏骤停等。
b. 遵循抢救程序,有序进行各项治疗措施。
c. 加强团队合作,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11. 休克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以下治疗:a. 去除病因,如感染、创伤等。
b. 改善微循环,促进组织器官灌注。
c. 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d. 加强营养支持,促进患者康复。
三、总结发生休克时,医护人员应迅速采取应急预案,对患者进行有效救治。
通过加强培训、提高急救技能,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及时、准确地应对休克患者,提高救治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外科休克应急预案
![外科休克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efcc8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95.png)
一、引言外科休克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是指由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组织灌注不足,引起代谢障碍和细胞损害的一种病理状态。
外科休克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和神经性休克等类型,其中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在外科临床中较为常见。
为提高我院对外科休克的救治能力,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架构1. 休克抢救小组:由急诊科、外科、内科、重症医学科、护理部等相关部门组成。
2. 休克抢救小组组长: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急诊科主任担任。
3. 休克抢救小组副组长:由外科、内科、重症医学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三、休克预警与识别1. 休克预警:当患者出现以下症状时,应立即启动休克应急预案:(1)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手足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低血容量症状。
(2)体温升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感染性休克症状。
(3)血压骤降、心率加快、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等心源性休克症状。
(4)神志模糊、抽搐、昏迷等神经性休克症状。
2. 休克识别: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患者是否为外科休克。
四、休克抢救流程1. 休克抢救小组接到预警信息后,立即组织抢救。
2.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3. 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进行快速补液。
4. 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针对性治疗,如:(1)低血容量性休克:补充血容量,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2)感染性休克:抗感染治疗,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3)心源性休克:抗心衰治疗,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4)神经性休克:给予神经性休克治疗,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5.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尿量、出血量、引流量、输入液量等指标。
6. 协助医生进行专科检查,必要时做好术前准备。
7. 做好各种抢救记录。
五、应急演练与培训1. 定期组织休克抢救小组进行应急演练,提高抢救能力。
2. 对医护人员进行休克急救知识培训,提高休克识别和救治水平。
3. 加强与相关科室的沟通与协作,提高整体抢救能力。
休克应急预案脚本
![休克应急预案脚本](https://img.taocdn.com/s3/m/38117ace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fe.png)
一、预案目的为确保在患者发生休克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进行抢救,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所有科室,针对各类休克患者(包括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等)的应急处置。
三、预案组织机构1. 组长:由医院院长担任,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2. 副组长:由医务科、护理部、急诊科等部门负责人担任,协助组长开展工作。
3. 成员:由各科室医护人员、药剂科、设备科、保卫科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
四、预案流程1. 报告与启动(1)医护人员发现患者出现休克症状时,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
(2)科室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组长报告。
2. 抢救措施(1)迅速将患者置于舒适、安全的位置,保持呼吸道通畅。
(2)根据患者病情,立即给予吸氧、保暖、建立静脉通道等措施。
(3)遵医嘱给予抗休克药物、抗生素、激素等治疗。
(4)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尿量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院内转诊(1)如患者病情危重,需立即转诊至上级医院。
(2)转诊前,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并做好相关治疗和护理措施。
4. 应急物资保障(1)各科室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设备和物资,确保应急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2)药剂科、设备科等相关部门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和调配。
5. 信息报告(1)科室负责人将抢救情况及时报告组长。
(2)组长将抢救情况报告医院领导。
6. 总结与评估(1)应急处置结束后,组长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总结和评估。
(2)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预案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休克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定期开展休克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可行性和实际操作能力。
3. 根据演练情况,不断优化预案,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六、预案修订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需要修订,由医院领导批准后进行。
七、附则1. 本预案由医务科、护理部、急诊科等部门负责解释。
休克病人的应急预案与程序
![休克病人的应急预案与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af13e037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f3.png)
休克病人的应急预案与程序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病情,当人体重要器官(如大脑、心脏、肺)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时,就会出现休克症状。
休克病人需要及时处理,以避免危及生命。
以下是应急预案和程序的一些建议。
一、应急预案1.组织人员:应急预案的实施需要一支专业的急救团队。
应该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护士以及其他相关医疗工作人员组成,以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2.装备准备:急救设备应该随时准备好,包括氧气瓶、输液器、血压计、心电图监护仪等。
应急包里还应包括静脉输液所需的导管、注射器等。
3.建立应急流程:制定休克病人的应急流程,包括通报急救团队、检查病人病情、进行急救治疗以及后续的监护和护理等。
4.安全和隔离:保护医护人员和病人的安全至关重要。
在急救过程中,应遵循消毒、隔离和防护的原则,确保传染性疾病等不会发生,同时避免交叉感染。
5.病情评估:应对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的评估,并了解病人的病史和过敏反应情况。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急救人员更好地判断病人的病情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6.快速诊断:应急预案应包括快速的诊断方法,包括测量血压、心率、脉搏、血糖和血氧饱和度等。
根据病人的情况,还可以进行其他的实验室检查。
7.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类型的休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如低血压休克可以通过给予液体静脉输液来改善循环;心源性休克可以考虑应用正性肌力药物;过敏性休克可以通过给予抗过敏药物来缓解症状等。
8.监测和护理:急救过程中,应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心电图等。
同时,给予卧床休息、保持体温等护理措施,维持病人的稳定状态。
二、急救程序1.发现休克病人:当发现有人出现休克症状时,应立即通知经过急救培训的人员,并尽快调取休克应急设备。
2.评估患者状况:尽快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血压、心率、体温等指标的测量,并记录相关病史信息。
3.维持呼吸通畅: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可以采用头后仰法和抬头法来维持呼吸通畅。
4.建立静脉通道: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静脉通道,准备好输液设备。
休克患者护理应急预案演练
![休克患者护理应急预案演练](https://img.taocdn.com/s3/m/dc1a1f4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1.png)
一、演练背景某医院急诊科在值班期间,接诊了一名突发休克的患者。
患者因急性肠胃炎导致剧烈呕吐和腹泻,出现血压下降、面色苍白、脉搏细弱等症状。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休克患者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急诊科决定开展休克患者护理应急预案演练。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休克患者的早期识别和评估能力。
2. 增强医护人员对休克患者救治流程的熟悉程度。
3. 提升医护团队之间的协作能力。
4. 完善休克患者护理应急预案,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三、演练时间及地点时间:2022年X月X日上午9:00-11:00地点:某医院急诊科四、参演人员1. 演练指挥组:由急诊科主任担任组长,负责演练的整体协调和指挥。
2. 演练实施组:由急诊科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演练的具体实施。
3. 演练参演人员: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实习护士、医学生等。
五、演练流程1. 情景设定:急诊科接诊一名突发休克的患者,医护人员立即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和处理。
2. 情景一: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发现患者血压下降、面色苍白、脉搏细弱等症状,判断患者处于休克状态。
3. 情景二:医护人员立即启动休克患者护理应急预案,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理:(1)迅速将患者转移至抢救室,确保患者安全。
(2)立即通知医生进行会诊,请求相关科室协助。
(3)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
(4)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液等治疗措施。
(5)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6)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情景三: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救治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停止使用过敏药物,给予抗过敏治疗。
(2)观察患者过敏反应症状,必要时给予激素治疗。
(3)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安全。
5. 情景四:患者病情稳定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包括饮食、休息、用药等方面。
六、演练总结1. 演练结束后,参演人员召开总结会议,分析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休克抢救应急预案
![休克抢救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518342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7.png)
一、目的为了确保在手术室、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等科室遇到休克患者时,能够迅速、准确、有效地进行抢救,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科室遇到休克患者的抢救工作。
三、组织机构1. 成立休克抢救小组,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负责指挥、协调抢救工作。
2. 抢救小组成员包括:医师、护士、护士长、医助、护工等。
3. 设立抢救小组办公室,负责接收、处理休克患者的抢救信息。
四、抢救流程1. 抢救准备(1)接到休克患者信息后,立即通知抢救小组,启动应急预案。
(2)通知科室主任、护士长等相关人员,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3)准备好抢救物品,包括急救药品、急救设备、急救器械等。
2. 抢救措施(1)评估患者病情:迅速评估患者的意识、血压、脉搏、呼吸、尿量等生命体征,了解休克的原因。
(2)现场急救: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以下措施:a.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b. 吸氧,改善缺氧症状;c. 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充液体;d. 保暖,防止体温过低;e. 抗过敏治疗,如使用肾上腺素、抗组胺药物等;f. 抗休克治疗,如使用升压药物、扩容药物等;g. 对症治疗,如止血、抗感染等。
3. 监护与记录(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2)做好抢救记录,包括患者生命体征、抢救措施、用药情况等;(3)定期向科室主任、护士长汇报抢救情况。
4. 后续处理(1)根据患者病情,做好转科或转院准备;(2)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疏导,提供必要的生活照顾。
五、注意事项1. 抢救过程中,密切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抢救措施及时、准确;2.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稳定患者情绪,提高抢救成功率;3. 加强对抢救小组成员的培训,提高抢救技能;4.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科室应对休克患者的抢救能力。
六、附则1. 本预案由医院相关部门负责解释;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休克应急预案流程
![休克应急预案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747591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c.png)
一、背景休克是机体在循环血容量不足、心脏泵血功能减退或血管阻力异常等情况下,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进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为了提高休克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休克应急预案流程。
二、组织机构1.成立休克救治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分管院长、医务科、护理部、急诊科、ICU等相关科室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各科室医护人员为成员。
2.休克救治小组职责:(1)制定和修订休克应急预案;(2)组织培训和演练;(3)指导、协调和监督休克救治工作;(4)总结和分析休克救治经验。
三、休克应急预案流程1.发现休克患者(1)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发现休克症状;(2)对疑似休克患者,立即进行初步评估,如血压、心率、呼吸、神志等。
2.启动应急预案(1)发现休克患者后,立即启动休克应急预案;(2)休克救治小组组长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抢救。
3.现场抢救(1)建立静脉通路:迅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确保液体复苏;(2)给予氧气吸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给予氧气吸入;(3)保暖:为患者提供保暖措施,如使用保暖毯、被子等;(4)药物治疗:遵医嘱给予抗休克药物,如血管活性药物、抗利尿激素等;(5)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神志等生命体征,评估治疗效果;(6)记录抢救过程: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变化、抢救措施及用药情况。
4.转运患者(1)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如救护车、直升机等;(2)在转运过程中,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确保患者安全。
5.重症监护(1)患者到达重症监护室后,立即进行重症监护;(2)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调整治疗方案;(3)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6.总结与改进(1)休克救治小组对抢救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2)根据总结结果,修订和完善休克应急预案。
四、注意事项1.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休克救治能力;2.确保抢救物资充足,如静脉通路器材、抗休克药物等;3.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与协作,提高抢救效率;4.做好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安抚患者情绪。
休克的应急预案
![休克的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07a76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a.png)
休克的应急预案一、形势紧迫性休克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状况,其发生通常是由于严重的失血、感染、过敏反应、心脏疾病等原因导致。
在当前社会,由于各种意外伤害和疾病频发,休克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形势十分紧迫。
休克一旦发生,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患者的生命将受到严重威胁。
因此,制定和执行一套科学、有效的休克应急预案,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专家观点根据国内外医学专家的共识,休克的应急预案应包括快速识别、紧急处理、稳定病情和转运救治四个环节。
快速识别是指通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迅速判断是否为休克,并明确休克的类型。
紧急处理是在识别休克后,立即采取措施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如补充血容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
稳定病情是在紧急处理后,对患者进行持续监测,确保生命体征平稳,防止休克复发。
转运救治是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安全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三、支撑数据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应急预案的执行效率密切相关。
例如,一项对XXXX年至XXXX年间我国某医院休克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显示,在休克发生后1小时内接受有效治疗的患者,其抢救成功率达到XX%,而超过1小时才开始治疗的患者,抢救成功率仅为XX%。
这表明,快速识别和紧急处理对于休克患者的抢救至关重要。
四、应急有效性说明为了提高休克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休克的认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完善急救体系建设,确保在休克发生后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提高医务人员的急救技能,加强急救培训和演练。
优化急救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抢救效率。
建立休克患者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综上所述,休克的应急预案在当前形势下具有紧迫性,需要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
通过快速识别、紧急处理、稳定病情和转运救治四个环节的有效衔接和高效执行,可以提高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同时,加强公众健康教育、完善急救体系、提高医务人员急救技能等措施也有助于提高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失血性休克的应急预案演练
![失血性休克的应急预案演练](https://img.taocdn.com/s3/m/8211db1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a.png)
为了提高应对失血性休克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提高医护人员对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水平,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本演练旨在模拟失血性休克病例,检验应急响应流程、救治措施及协调配合能力。
二、演练背景某医院急诊科接到120急救电话,报告称一名车祸伤者因失血过多,已出现休克症状,需紧急救治。
接到电话后,急诊科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救治。
三、演练组织1. 演练指挥:由医院分管领导担任演练指挥,负责整个演练的统筹安排和协调。
2. 演练小组:成立演练小组,包括以下成员:(1)医疗救治组:负责伤者的救治工作。
(2)护理组:负责伤者的护理工作。
(3)后勤保障组:负责演练所需的物资、设备保障。
(4)宣传报道组:负责演练的宣传报道工作。
四、演练内容1. 演练场景:模拟车祸现场,伤者出现失血性休克症状。
2. 演练步骤:(1)接到120急救电话后,急诊科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科室人员到位。
(2)医疗救治组接到通知后,迅速赶往现场,对伤者进行初步评估。
(3)护理组负责伤者的转运工作,确保伤者安全到达医院。
(4)医疗救治组对伤者进行救治,包括止血、输液、吸氧等。
(5)护理组密切观察伤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后勤保障组负责演练所需的物资、设备保障,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7)宣传报道组负责演练的宣传报道工作,记录演练过程。
1. 评估内容:(1)应急预案的可行性。
(2)救治措施的合理性。
(3)医护人员之间的协作能力。
(4)后勤保障的及时性。
2. 评估方法:(1)现场观摩:演练结束后,组织专家对演练过程进行现场观摩,提出改进意见。
(2)问卷调查:对参演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演练效果。
(3)数据分析:对演练过程中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不足之处。
六、演练总结1. 总结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 加强医护人员对失血性休克的救治培训,提高救治水平。
3. 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在类似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
患者突发休克时的应急预案
![患者突发休克时的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8d3b9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47.png)
一、引言休克是临床急危重症之一,病情进展迅速,若不及时救治,可能导致患者生命危险。
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休克的能力,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架构1. 成立应急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分管院长、医务科、护理部、急诊科、相关科室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全院医护人员为成员。
2. 设立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调度全院抢救工作。
三、应急预案流程1. 发现患者突发休克(1)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面色苍白、意识模糊、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症状,应立即判断患者可能发生休克。
(2)立即通知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
2. 救治流程(1)现场救治①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
②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液体。
③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抗休克药物。
④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意识等。
(2)转诊①在救治过程中,如患者病情恶化,应立即联系救护车,将患者转诊至上级医院。
②途中,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持续给予吸氧,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3. 后续处理(1)患者转诊后,应急指挥部向相关科室通报情况,做好交接工作。
(2)对患者进行后续治疗,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3)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四、应急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休克救治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应对休克的能力。
2. 定期开展休克救治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医护人员应对休克的能力。
3. 演练内容包括:发现患者休克、现场救治、转诊、后续处理等环节。
五、总结患者突发休克时的应急预案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全院医护人员应熟悉应急预案流程,提高应对休克的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休克应急预案模板
![休克应急预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275be3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ad.png)
一、预案名称休克应急预案二、预案目的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护人员对休克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抢救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特制定本预案。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各科室、各临床岗位,针对各类休克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四、预案组织机构1.应急指挥部:由医院院长担任总指挥,分管院长、医务科主任、护理部主任、各科室主任担任副指挥,负责制定、实施和调整预案。
2.应急小组:由医务科、护理部、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及医护人员组成,负责具体实施抢救工作。
五、休克分类及表现1.休克分类: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等。
2.休克表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尿量减少等。
六、应急处理流程1.立即评估病情:医护人员应迅速评估患者病情,判断是否存在休克,并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
2.立即启动预案: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预案,组织应急小组开展抢救工作。
3.现场抢救:(1)保暖:迅速为患者盖上被子,保持室温在22-24℃。
(2)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给予吸氧。
(3)建立静脉通路:迅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液体、药物等抢救。
(4)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呼吸、体温、尿量等生命体征。
(5)配合医生进行专科检查:必要时协助医生进行专科检查,做好术前准备。
4.后续处理:(1)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做好病情记录。
(3)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告知病情及治疗方案。
七、应急物资准备1.急救药品:肾上腺素、抗过敏药物、升压药物、液体等。
2.急救设备:除颤仪、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吸氧设备、急救包等。
3.其他物资:保暖毯、氧气、输液器、注射器、消毒用品等。
八、培训和演练1.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休克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休克的认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定期开展休克急救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九、预案修订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重大变更或需调整,由应急指挥部负责修订。
休克应急预案(精选)
![休克应急预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7b47bf5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02.png)
引言概述:休克是一种常见的急救状况,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失血过多、严重过敏反应、严重感染等。
因此,制定一个完善的休克应急预案对于救援人员和医务人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早期识别、紧急处理、辅助措施、药物治疗和监护措施等5个大点,详细阐述休克应急预案的内容。
正文内容:1.早期识别a.掌握休克的定义和症状,例如低血压、心率增快、冷汗等。
b.快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
c.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药物过敏、心脏病等。
d.进行一些常规检查,例如采集血样进行血生化分析等。
2.紧急处理a.确定休克的原因,例如失血、过敏反应等。
b.快速采取控制失血或处理过敏反应的紧急措施。
c.给予足够的氧气供应,维持患者的呼吸稳定。
d.给予适量的液体复苏,保持患者的血容量。
3.辅助措施a.定位并处理休克的基本原因,例如停止出血、处理感染等。
b.保持患者的体温,避免低温对循环的影响。
c.监测患者的中心静脉压和肺动脉嵌顿压,以评估液体复苏的效果。
d.尽量避免非必要的刺激,以减少对循环系统的负荷。
4.药物治疗a.根据休克的类型和原因,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b.给予血管收缩药物,以提高心脏收缩力和收缩血管。
c.给予肾上腺素类药物,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心率。
d.给予抗过敏药物,以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血管扩张和水肿。
5.监护措施a.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
b.监测患者的尿量和尿比重,以评估肾脏功能和液体复苏的效果。
c.监测患者各项血生化指标,例如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等。
d.每隔一段时间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神经系统功能。
结论:休克是一种危急的急救情况,应急预案的制定对于救援人员和医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早期识别和紧急处理是关键,辅助措施、药物治疗和监护措施的实施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休克,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康复率。
因此,每个医疗机构和急救团队都应该制定并严格执行休克应急预案,以应对紧急情况。
休克病人的应急预案及演练
![休克病人的应急预案及演练](https://img.taocdn.com/s3/m/27127a4a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9.png)
一、引言休克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危急重症,是指由于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或血管床容量增大,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使组织灌注量减少,引起全身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休克病情危重,若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休克病人的应急处置能力,降低死亡率,本预案对休克病人的应急预案及演练进行详细阐述。
二、休克病人的应急预案1. 报告程序(1)医护人员发现休克病人后,立即向值班医生报告。
(2)值班医生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抢救,并向上级医师、护士长及科室负责人报告。
2. 抢救措施(1)评估病情:迅速评估病人意识、呼吸、血压、脉搏、皮肤色泽、尿量等生命体征,了解病史及用药情况。
(2)体位:病人取仰卧位,头部抬高15°-30°,下肢抬高20°-30°,以增加回心血量。
(3)吸氧:给予病人高流量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
(4)建立静脉通路:迅速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路,快速补充血容量。
(5)抗休克治疗:根据休克类型及病因,给予相应的抗休克治疗。
(6)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病人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尿量等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7)抗感染治疗:如有感染迹象,给予抗感染治疗。
(8)并发症处理:如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给予相应处理。
(9)心理护理:给予病人心理支持,缓解焦虑、恐惧情绪。
3. 交接班(1)班前交接:接班护士了解病人病情、抢救措施及用药情况。
(2)班中交接:值班护士及时向接班护士报告病人病情变化、抢救措施及用药情况。
(3)班后交接:值班护士向护士长报告病人病情变化、抢救措施及用药情况。
三、休克病人应急预案演练1. 演练目的(1)提高医护人员对休克病人的应急处置能力。
(2)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团队协作。
(3)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2. 演练内容(1)模拟病人出现休克症状,医护人员迅速进行抢救。
(2)医护人员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进行抗休克治疗。
休克应急预案及流程
![休克应急预案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527885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74.png)
一、引言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循环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
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抢救成功率,特制定本休克应急预案及流程。
二、组织架构1. 休克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休克抢救工作。
2. 抢救小组:负责休克患者的现场抢救、转运及后续治疗。
三、应急预案及流程1. 病情监测与识别(1)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一旦发现休克迹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休克迹象包括: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尿量减少、神志模糊等。
2. 现场抢救(1)立即将患者置于平卧位,头部抬高15-30度,保持呼吸道通畅。
(2)给予高流量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
(3)建立两条静脉通路,迅速补充血容量,选择合适的液体及速度。
(4)根据病情需要,给予升压药、抗休克药等。
3. 转运与后续治疗(1)将患者迅速转运至重症监护室(ICU)。
(2)在转运过程中,持续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血氧饱和度。
(3)ICU内进行进一步治疗,如维持血压、抗感染、抗休克治疗等。
4. 术后观察与护理(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尿量、意识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保持患者体温、湿度适宜,预防并发症。
(3)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5. 救护车转运流程(1)接到休克患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2)将患者置于平卧位,头部抬高15-30度,保持呼吸道通畅。
(3)给予高流量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
(4)建立两条静脉通路,迅速补充血容量,选择合适的液体及速度。
(5)根据病情需要,给予升压药、抗休克药等。
(6)将患者安全转运至就近医院ICU。
四、总结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循环系统疾病,需及时抢救。
本预案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休克的认识,规范抢救流程,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本预案,提高抢救成功率。
休克的应急预案_护理
![休克的应急预案_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1634ea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8.png)
一、休克概述休克是指由于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导致组织灌注不足、细胞缺氧、代谢紊乱和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
休克可分为低血容量性、感染性、心源性、神经性和过敏性休克等类型。
二、休克应急预案1. 评估与诊断(1)询问病史,了解休克原因,如出血、感染、心衰等。
(2)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
(3)检查患者意识、皮肤色泽、尿量等。
2. 抢救措施(1)立即通知医生,启动休克应急预案。
(2)迅速评估患者意识、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高流量吸氧。
(3)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快速补液,根据患者血压、心率、尿量调整输液速度。
(4)遵医嘱给予升压药物,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
(5)针对不同类型的休克,采取相应治疗措施:①低血容量性休克:快速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输血。
②感染性休克:抗感染治疗,联合使用抗生素。
③心源性休克: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
④神经性休克:给予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
⑤过敏性休克:给予肾上腺素、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等。
(6)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尿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7)保持患者保暖,必要时使用升温毯。
(8)做好记录,包括抢救过程、用药情况、患者生命体征等。
3. 抢救流程(1)评估患者病情,立即启动休克应急预案。
(2)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液。
(3)遵医嘱给予升压药物。
(4)针对不同类型的休克,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5)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尿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6)保持患者保暖,必要时使用升温毯。
(7)做好记录,包括抢救过程、用药情况、患者生命体征等。
4. 教育与沟通(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休克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意识。
(2)告知患者及家属抢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
(3)做好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及家属安慰和支持。
三、总结休克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熟练掌握休克的应急预案,迅速、准确地采取抢救措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同时,加强休克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防范意识,共同应对休克。
休克病人应急预案
![休克病人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d6303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66.png)
一、目的为保障休克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提高救治成功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病人。
三、组织机构1. 成立休克病人救治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检验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2. 休克病人救治小组下设救治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协调、组织、监督和评估。
四、救治流程1. 早期识别(1)医护人员应具备早期识别休克的能力,对疑似休克病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对病人进行快速评估,包括神志、呼吸、脉搏、血压、尿量等生命体征。
2. 初步救治(1)立即将病人置于平卧位,头部抬高15°~30°,保持呼吸道通畅。
(2)给予高流量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
(3)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迅速补充血容量。
(4)根据病情给予抗休克药物,如肾上腺素、多巴胺等。
3. 深入救治(1)对休克原因进行明确诊断,如感染、创伤、失血等。
(2)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抗感染、止血、抗休克等。
(3)密切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尿量等。
(4)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呼吸支持、心脏支持等治疗。
4. 救治后评估(1)评估病人病情,决定是否继续治疗或转入ICU。
(2)对救治过程进行总结,分析救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五、应急措施1. 确保抢救药品、设备充足,如急救药物、除颤器、呼吸机、输液泵等。
2.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对休克病人的救治能力。
3. 建立完善的通讯系统,确保抢救过程中信息畅通。
4. 加强与相关科室的协作,提高救治效率。
六、注意事项1. 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保持冷静、有序,确保病人安全。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3. 密切关注病人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加强病人心理护理,缓解病人及家属焦虑情绪。
5. 对救治过程进行详细记录,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七、附则1. 本预案由休克病人救治小组负责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休克应急预案
一、定义:系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循环功能急剧减退,
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至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危重病理过程。
二、临床表现
1、神志:烦躁不安,表情淡漠,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2、皮肤:苍白,湿冷,口唇及肢端发绀。
3、呼吸:浅快,微弱。
4、脉搏:细速,口渴,尿量<20ml/h,收缩压降至90mmHg 以下,脉压差<20mmHg 。
三、应急预案
1、一般措施:平卧少搬动,保持安静,保暖.
2、保持呼吸道通畅,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
3、特别护理:尽早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深静脉置管,血流动力学监测.
4、升压药多巴胺20-80mg加入100ml液体中静滴,必要时加用阿拉明10-20mg.
5、扩容剂:用右旋糖酐-40,706代血浆,贺斯,输血.
6、病因治疗:
(1)感染性休克:使用大剂量抗生素,改善微循环,用654-2针剂20-40mg 加入100ml液体中静滴.
(2)过敏性休克:停止接触过敏源,立即用肾上腺素0.5-1.0mg肌内注射和静注,地塞米松5-10mg静注,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异丙嗪(非那根).(3)心源性休克:针对心脏疾病治疗,急性心肌梗塞较多见,常用多巴酚丁胺,AMI24小时内禁用洋地黄.
(4)低血容量性休克:输血或贺斯静滴,必要时手术止血.
(5)神经源性休克:止痛,针对创伤原因治疗,必要时手术.
7、纠正酸中毒:5%碳酸氢钠100-200ml静滴.根据血气结果调节用量.
8、纠正低血压: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若血压仍不稳定,选用血管扩张剂如酚妥拉明10-20mg,加入100ml液体中静滴,硝普钠50-100mg加入250-500ml液体中静滴,硝酸甘油10mg加入250-500ml液体中静滴,小于14 滴/min.
9、防治并发症:防治肾功能衰竭,ARDS,MODS,MOF等并发症.
四、程序
发现患者病情变化T立即抢救T通知医生T继续抢救T保持
呼吸道通畅T观察生命体征T告知家属T 记录抢救过程
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皿、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
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
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责、权、利”相结合,根据我公司2015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的内容,现与财务部签订如下安全生产目标:
一、目标值:
1、全年人身死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轻伤人数为零。
2、现金安全保管,不发生盗窃事故。
3、每月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保障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的到位。
4 、安全培训合格率为100% 。
二、本单位安全工作上必须做到以下内容:
1 、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必须模范遵守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不发布与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相抵触的指令,严格履行本人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责任制在本单位全面落实,并全力支持安全工作。
2 、保证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在本单位内全面实施,并自觉接受公司安全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3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当“安全与交货期、质量”发生矛盾时,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4 、参加生产碰头会时,首先汇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和安全问题落实情况;在安排本单位生产任务时,必须安排安全工作内容,并写入记录。
5 、在公司及政府的安全检查中杜绝各类违章现象。
6 、组织本部门积极参加安全检查,做到有检查、有整改,记录全。
7 、以身作则,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
对发现的各类违章现象负有查禁的责任,同时要予以查处。
8 、虚心接受员工提出的问题,杜绝不接受或盲目指挥;
9、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主管领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召开事故分析会,提出整改措施和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并填写事故登记表,严禁隐瞒不报或降低对责任者的处罚标准。
10 、必须按规定对单位员工进行培训和新员工上岗教育;
11 、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生产十六项禁令,保证本单位所有人员不违章作业。
三、安全奖惩:
1 、对于全年实现安全目标的按照公司生产现场管理规定和工作说明书进行考核奖励;对于未实现安全目标的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罚。
2 、每月接受主管领导指派人员对安全生产责任状的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