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导学案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3)教学教案新人教版选修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一、课标要求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二.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知道“废井田,开阡陌”,“世卿世禄制”﹑军功爵制等历史概念;培养学生提取史料信息,概括历史现象,分析历史特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小话剧、视频﹑图片﹑文字等手段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充分讨论﹑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达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学科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的设计意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让学生认识商鞅变法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正确决策,体会到商鞅敢于打破既得利益格局的政治勇气,学习商鞅作为杰出改革家的大抱负和大无畏气魄。
(2)在充分肯定商鞅变法进步性的基础上,适当引导学生认识变法手段的负面影响。
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体验。
培养学生结合时代特征分析制度改革的特点的学科思维。
四、教学过程A 导入新课最近电视剧《大秦帝国》火爆荧屏,该剧艺术地再现了六国视秦为“夷狄”到六国畏秦如虎狼的过程。
下面我们来欣赏其中的精彩片段(播放《魏国君臣蔑视秦》和《秦王宣示强大》两段视频)。
请大家告诉我秦国由弱转强的关键原因是什么?(生:商鞅变法)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商鞅在秦国是如何进行变法的。
(进入课题: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B 讲授新课一【自主学习成果反馈】完成表格,初步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具体措施二【情境体验话剧表演】历史话剧:《行伍将军与嬴氏宗亲做邻居》设计意图:1.通过话剧强化学生对变法措施的掌握,让学生全面展示学习能力.2.话剧是贯穿本课教学的主线,重难点突破和课后探究都要和话剧联系.三.【重点突出】突出军功爵制和“废井田,开阡陌”(结合话剧和材料进行分析)结合材料分析:话剧中不同阶层对商鞅变法的态度为什么会不同?【重点突出2】“废井田,开阡陌”结合下面材料,全面分析话剧中相关改革措施的影响。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教案新人教版选修1
本节课的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对于古代中国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商鞅变法这一领域,大部分学生可能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
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知识点,这对于理解商鞅变法有一定的帮助。但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和影响,学生可能不太清楚。因此,需要在教学中重点讲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影响及其在秦国崛起中的关键作用。
7.地图资料:秦国地图、战国时期诸侯国分布图等。
8.角色扮演道具:古代服饰、道具等,用于模拟商鞅变法过程。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商鞅变法的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商鞅变法的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商鞅变法的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商鞅变法的背景、措施、影响及其在秦国崛起中的关键作用,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商鞅变法的重点,强调商鞅变法的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商鞅变法的意义和影响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导学案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导学案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高二历史编定人:王若东【课标要求】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学习目标】(1)识记:商鞅的成长历程;初涉政坛;秦国政坛上的主角;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
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严格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普遍推行县制;“燔诗书而明法令”。
(2)理解商鞅变法和秦国完成统一之间的关系;(3)探究杰出人物对社会进程的巨大推动作用以及商鞅变法对秦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学习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学习难点】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改革比较,归纳商鞅变法的特点。
【学习方法】梳理教材,列表归纳。
【知识链接】1、复习回忆已经学习过《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这些对理解本课内容有一定帮助。
2、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风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秦孝公重用商鞅也举行了一场变法运动,那么商鞅在秦国是怎样进行变法的?【自主学习】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1、商鞅其人(商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汉族。
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
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
后因变法有功,秦孝公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
商鞅“少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受李悝、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
何谓“刑名之学”?战国时以申不害为代表的学派。
指建立和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一套法家学说。
商鞅能够成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有个人的因素、家庭因素,此外,还受社会时代大潮的影响。
2、初涉政坛,怀才不遇:商鞅建功立业的首选目标是战国初期最先崛起的魏国。
早年的学术积淀使商鞅满怀治国平天下的壮志豪情,学成之后,他即开始寻找“栖身之佳木”。
战国初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一跃成为中原霸主。
公元前365年左右,商鞅来到魏国,在相国公叔痤的门下任中庶子(负责教育王侯大臣们小老婆所生的儿子)。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教案2人教课标版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教案
执教者:滁州中学程晶
【教材分析】本课是历史选修1第二单元第二课,承接的是上一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这场改革是中国历史上重要改革之一,对中国历史发
展影响深远。
本课内容主要涉及商鞅简介,以及商鞅改革几个方面的内容。
按照《课标》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一学习过《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在必修二学习过《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这些对学习本课内容有一定帮助。
尤其本单
元第一课对学生掌握本课作了重要铺垫,学生学习和理解起来相对会比较容易,
有些概念对于学生有些陌生要作必要的分析。
【三维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了解商鞅变法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知道商鞅变法的措
施和内容。
培养学生的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学习全面思考问题,加深对
改革活动的认识。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准备,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的能力。
采用角色
扮演和讨论的形式,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商鞅变法的必然性及
意义。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体会商鞅变法的过程和内容,对学生进行不畏困难、进取创新等良好品格的教育。
【教学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
【教学难点】商鞅变法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再现法自主合作探究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5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导学案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14高中历史第5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1、课前导学[课程标准] 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1.早年立志:商鞅出生于卫国贵族家庭,热衷于____________,有强烈的从政愿望。
2.初投魏国:不受__________重用。
3.弃魏投秦:__________求贤若渴,商鞅提出了____________的主张,得到重用。
二、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1.“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____________,允许____________。
2.重农抑商,奖励______。
3.统一________。
三、奖励军功、加强集权1.目的:实现富国强兵,争取____________的主动,取得优势。
2.措施(1)奖励军功,实行____________制。
(2)废除“______________”,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3)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________。
(4)普遍推行______。
由______直接委派县令进行管理,加强中央集权。
(5)“燔诗书而明法令”。
根据李悝的《______》,制订了秦律。
(6)在__________________等领域进行改革,推行____________________政策。
2、课堂识真知识点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1.商鞅热衷于法家学说,有强烈的从政愿望,他建功立业的首先目标是战国初年最先崛起的( )A.齐国 B.魏国 C.秦国 D.赵国2.商鞅之所以能在秦国实现理想,其原因不包括( )A.出身贵族家庭 B.在魏国不受重用C.秦孝公求贤若渴 D.商鞅本人才能突出知识点二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3.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的措施主要适应了哪些阶级或阶层的要求( )①新兴地主阶级②自耕农阶级③奴隶主阶级④商人阶层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4.下图为秦国在商鞅变法中统一的商鞅铜方升,这与变法中哪一措施有关( )A.“为田开阡陌封疆” B.重农抑商C.统一度量衡D.改革社会风俗5.公元前343年,秦国商人吕相从赵国经商回到家乡,他没有把带回的钱财用于经商,反而购买了大量土地经营农业。
高中历史 2.2“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同步学案 新
【三维设计】2013年高中历史 2.2“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同步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1.商鞅的崛起(1)早年立志:商鞅,出生于卫国贵族家庭,又称卫鞅,他热衷于法家学说,有强烈的从政愿望。
(2)魏国之行:起初,卫鞅投身于魏国丞相公叔痤的门下,受到赏识,但未受到魏惠王的重用。
(3)弃魏投秦:向秦孝公提出自己治国平天下的主张,被任命主持变法。
2.商鞅变法从公元前356年开始,卫鞅两次在秦国全面推行变法。
商鞅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这反映了商鞅的什么主张?[我的思考]变法图强。
二、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1.目的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
2.主要内容(1)“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鼓励农民努力耕织,生产粟帛多的,可以受到奖励,免除徭役;限制工商业。
(3)统一度量衡。
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
右图为“商鞅铜方升”,这与他变法中哪一措施有关?你认为他推行这一标准器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我的思考]统一度量衡。
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中央集权。
三、奖励军功、加强集权1.目的实现富国强兵,争取兼并战争的主动。
2.措施(1)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2)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3)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4)普遍推行县制。
由国君直接委派县令进行管理,加强中央集权。
(5)“燔诗书而明法令”。
根据李悝的《法经》,制订了秦律。
(6)改革社会风尚习俗,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一、商鞅变法的特点有哪些?(1)变法改变了土地所有制,促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土地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生产资料,商鞅变法中实行的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土地等措施使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封建制度得以确立。
(2)商鞅在变法中取消了秦国旧贵族的一些特权,因而遭到旧贵族的嫉恨。
为秦开帝业 学案
课程标准: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知识结构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难点:商鞅变法的特点知识梳理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1)成长历程:原名,出生于,又称,热衷于有(2)初涉政坛,怀才不遇:鞅起初投身于门下,但没有重用他(3)投身秦国,主持变法:A、此时到处招揽人才B、他提出治国平天下主张,秦孝公任用他为,主持变法C、从开始,两次在全国推行。
他被晋爵为,赐封于,称为二、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1)“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以形式承认,允许作用:维护,提高(2)重农抑商、:鼓励,生产粟帛多的,可;限制作用:(3)统一:作用:三、奖励军功、加强集权1、根本目的:A、奖励军功,:按授予爵位,官吏从挑选,严禁作用:B、废除,鼓励:C、建立,制定:目的:D、普遍推行:废除,分全国为县,由直接委派管理,加强中央集权E、“燔诗书而明法令”,制定:烧毁;根据李悝,制定秦律四、改革旧的社会风俗1、禁止同居一室;2、强制推行政策,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
内容精讲第一目“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商鞅一生的主要经历:成长的历程、初涉政坛,怀才不遇、投奔秦国,主持变法。
(1)成长的历程商鞅从小喜好刑名之学,后来遍学儒、墨、道、兵、阴阳各派学说。
受李悝和吴起的影响很大。
商鞅能够成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有个人的因素、家庭因素,此外,还受社会时代大潮的影响。
(2)初涉政坛,怀才不遇商鞅建功立业的首选目标是战国初期最先崛起的魏国。
公元前365年左右,商鞅来到魏国,在相国公叔痤的门下任中庶子。
公叔痤临终之际,向魏惠王举荐商鞅,魏惠王未予理睬。
魏惠王和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失之交臂。
后来,秦孝公重用商鞅,进行变法,国力强大。
公元前340年,商鞅设计生擒魏将公子昂,大破魏军,迫使魏国交还过去夺走的河西地。
魏惠王说:“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
”(3)投奔秦国,支持变法教材从商鞅向秦孝公献策,秦孝公重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以法家理论为指导,推行变法;商鞅变法,功勋卓著三个方面阐述了商鞅在秦国政坛的经历。
2024-2025学年学年高中历史2.2“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教案新人教版选修1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商鞅变法在现代社会的启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史记·商君列传》、《战国策·秦策》中关于商鞅变法的记载。
-视频资源:与商鞅变法相关的历史纪录片,如《中国历史大讲堂:商鞅变法》。
-扩展书籍:《法家思想与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与秦国崛起》等。
2.拓展要求:
-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阅读以上材料,观看相关视频,深入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影响和历史意义。
-法制
-轻徭薄赋
3.法家思想运用
-法治
-严刑峻法
-权术
4.商鞅变法影响
-政治影响:中央集权
-经济影响:国家实力增强
-军事影响:战斗力提升
-文化影响:法家思想普及
5.商鞅变法历史意义
-推动历史进程
-影响后世改革
6.变法启示
-改革的重要性
-改革的勇气与智慧
板书设计采用层级结构,清晰展示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法家思想运用、影响和历史意义,以及给现代社会的启示。简洁明了的条目,突出重点,便于学生快速理解和记忆。同时,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美观的字体,增加板书的艺术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记录下自己的感悟和疑问,以便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分享。
-教师将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解答学生在阅读和观看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拓展学习,共同讨论商鞅变法的现实意义和启示,形成小组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高二历史学案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人教版选修1)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学案(人教版选修1)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初步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基本史实;了解商鞅变法前商鞅的生平经历;尝试归纳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二、预习内容1、商鞅为什么能够成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3、秦国商鞅变法的特点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2、了解:商鞅的生平经历及受秦孝公重用的原因3、理解:秦国商鞅变法的特点二、学习重难点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难点:商鞅变法的特点三、学习过程:(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探究问题:想想看,孝公为什么对尧舜等的帝王之道不感兴趣?而对称霸之道感兴趣呢?(二)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为私斩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前汉书•食货志》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回答:【探究1】据材料一、二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变法的理论基础。
【探究2】据材料二、三分析商鞅变法产生了哪些社会影响?(三)对比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战国中叶,楚国“大臣太重,封君大众”,他们“上逼主”、“下虐民”,以致“贫国弱兵”。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教案人教版
8.题目:请分析商鞅变法对秦国社会结构的影响。
答案:商鞅变法对秦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首先,商鞅变法打破了井田制的束缚,使得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其次,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军功的政策,使得普通士兵也有机会获得奖赏和提升,改变了当时的社会阶层固化现象。最后,商鞅变法实行连坐法,加强了社会治安,维护了社会稳定。
答案:商鞅变法对秦国政治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首先,商鞅变法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其次,商鞅变法实行了法律制度,使国家治理更加规范化、法制化。最后,商鞅变法实行了选拔官员的制度,使得官员选拔更加公平、公正。这些改革措施,为后世的政治制度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我国古代的历史背景,对于国家的起源、发展以及各个朝代的更替有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秦国的发展历程,以及商鞅变法对于秦国崛起的重要意义。同时,商鞅变法中的改革思想和措施,对于学生理解社会进步和变革的影响也具有启示作用。
2.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发展产生了以下影响:促进了秦国的统一和发展,提高了秦国的国力,为后来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3.商鞅变法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如遭遇旧贵族的反对,人民的不理解等,但商鞅坚持改革,最终取得了成功。
4.改革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改革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去克服。
核心素养目标
学案10: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学习目标】本课主要介绍商鞅变法的措施,学习本课应重点把握以下两个方面:1.商鞅受到秦孝公重用是商鞅变法成功的主观条件。
2.商鞅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思想及社会习俗等方面的措施。
【自主学习】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1.早年立志:商鞅热衷于学说,有强烈的从政愿望。
2.初投魏国:丞相公叔痤向魏惠王举荐卫鞅,魏惠王不予理睬。
3.弃魏投秦:求贤若渴,卫鞅受到重用,主持变法。
[深化认知]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总能把自己的命运和社会进步发展紧紧连在一起,推动社会进程的加速发展。
商鞅变法,符合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
二、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1.“为田开阡陌封疆”,以法律形式承认,允许土地买卖。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奖励农民努力耕织,限制工商业。
3.统一,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
三、奖励军功、加强集权1.目的:实现富国强兵,争取兼并战争的主动权。
2.措施(1)奖励军功,实行。
(2)废除“”,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3)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
(4)普遍推行,在全国设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县令进行管理,加强中央集权。
(5)“燔诗书而明法令”,根据李悝的《法经》,制订,用法律形式把各项改革内容固定下来。
(6)改革社会风尚习俗,推行小家庭政策。
[网络构建]【课堂探究】探究一商鞅变法的特点史料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最辉煌的篇章。
作为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从而收到大的成效,取得大的成功,不但帮助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正确道路,为秦国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
——《中国古代史资料》(1)根据史料,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特点。
(2)商鞅变法“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主要表现在哪里?探究二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史料一商鞅之法,良法也。
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
学案6: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预习导航“徙木立信”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商鞅刚刚上任后,请求用国君的名义发布一个公告:“谁能把北城门口的一根木头,扛到南城门口,就赏五十金。
”结果,百姓看到以后,都不相信他的话。
在重赏之知识点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1.商鞅其人商鞅原名公孙鞅,出生于卫国贵族家庭,又称卫鞅。
他热衷于学说,有强烈的从政愿望。
2.初涉政坛,怀才不遇卫鞅投身于魏国丞相公叔痤门下,公叔痤赏识卫鞅的能力,曾向举荐卫鞅,可是,魏惠王没有理睬公叔痤的建议。
3.投奔秦国,主持变法卫鞅离开魏国后,投奔秦国。
他被任命为左庶长,主持变法。
从公元前356年开始,卫鞅两次在秦国全面推行变法,因功晋爵为大良造,并被赐封于,于是卫鞅也称为商鞅。
自主思考商鞅走向秦国政坛的经历给后人以怎样的启示?提示:一要热衷于某种追求和某种强烈的愿望,二要抓住时代的脉搏,适应时代的需要。
知识点二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1.废井田、开阡陌(1)内容:“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允许土地买卖。
(2)作用:这一举措维护了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鼓励农民努力耕织,生产多的,可以受到奖励,免除徭役;认为工商业是“末业”,凡从事工商业或者因懒惰而陷于贫穷的,都要受到惩罚。
3.统一度量衡(1)内容:国家颁行标准的器,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按此执行,不得违犯。
(2)作用: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自主思考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的根源是什么?从春秋到战国,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根源:生产力的发展,即铁犁牛耕的出现与推广。
变化: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通过赋税制度的改革,在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权。
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土地私有制。
2.商鞅变法为什么要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提示:(1)农业为社会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2)国家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
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1导学案:2.2《“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Word版含答案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商鞅的成长历程:初涉政坛;秦国政坛上的主角;2、识记商鞅变法的内容,分析其作用;3、探究杰出人物对社会进程的巨大推动作用以及商鞅变法对秦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重点与难点】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难点:商鞅变法的特点【学习方法】采取情景再现、问题探究的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网络上也有很多相关的图文资料,学生可以搜集到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
【知识导学】A级(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1、早年立志:出生于贵族家庭,热忠于学说,有强烈的愿望。
2、初投魏国:建功立业的首选目标是战国初期最先崛起的魏国,得到了赏识,但没有被重用。
3、弃魏奔秦:求贤若渴,提出治国平天下的主张,得到秦的重用。
【思考探究】B级1、商鞅为什么能够成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1)个人因素:出生于贵族家庭,热衷于法家学说,有强烈的从政愿望。
(鞅少好刑名之学,推崇李悝学说,是李悝的学生)(2)时代影响:士人热衷于游说诸侯,建功立业2:阅读23页“学习之窗”:想想看,孝公为什么对尧舜等的帝王之道不感兴趣?而对称霸之道感兴趣呢?(1)战国时代的特征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
(2)王道即儒家治国理论(以礼治国,实行仁政),不符合时代要求。
(3)称霸之道即法家思想(变法改革,以法治国),符合孝公称霸需要。
认识: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进程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知识导学】A级(二)、变法的内容【思考探究】B级 1、当时的秦国为什么要采取重农抑商政策?(1)农业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2)国家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3)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将农民束缚于土地之上;(4)工商业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的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5)商品经济不发达,不如经营土地有保障。
根源:自然经济的反映,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
2、商鞅变法的特点:(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改革比较)(1)措施最全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司法、文化、习俗等方面(2)措施最彻底:废除井田制,废除世卿世禄(3)历时最久:先后两次改革,持续18年(4)推行力度最大:(5)成效最明显:增强秦国实力,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3、如何看待商鞅的“燔诗书”?积极:正确性(从当时来看,要更好地执行变法,必须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要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就必须要排斥儒家;要排斥儒家,“焚烧诗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高二历史学案:2.2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人教版选修1)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教学目标】识记:商鞅的成长历程;商鞅变法的内容。
理解:商鞅变法和秦国完成统一之间的关系。
运用:探究杰出人物对社会进程的巨大推动作用以及商鞅变法对秦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难点:商鞅变法的特点。
【自主学习过程】(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是家理论。
宗旨:富国强兵。
性质:阶级的改革。
范围: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习俗等各个方面。
(二)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A、经济方面:B、政治、军事方面:C、社会风尚习俗方面:【合作探究】1、为什么“为田开阡陌封疆”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2、“重农轻商”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结合现实,谈谈你对这一思想的认识。
【自我测试】1、商鞅变法时规定,国家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
这一规定①阻碍了经济发展的进程②便利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③有利于国家赋税的征收④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下列关于秦国二十等爵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它以军功奖赏为中心B、它按军功大小授予二十个等级的爵位C、它导致了民间私斗盛行D、它极大地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3、商鞅变法的内容中,直接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的是A、重农抑商B、废除“世卿世禄制”C、建立严格的户籍制度D、制定连坐法4、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是A、普遍推行县制B、实行连坐法C、按军功授爵D、奖励耕战5、商鞅变法中,对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容是A、“为田开阡陌封疆”B、奖励军功C、重农抑商D、推行县制6、商鞅变法哪些内容直接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①奖励军功②重农抑商③为田开阡陌封疆④废分封行县制⑤实行连坐法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③⑤D、②③④⑤7、商鞅变法中提到“燔诗书而明法令”,这一措施的实质是A、宣传法家思想B、以法治国C、富国强兵 D8、材料:商鞅铜方升奖励耕织商鞅戟材料中图片反映了哪些商鞅变法的历史信息。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导学案 第2单元 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学生版)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商鞅变法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2.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二、学习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难点:商鞅变法的特点。
【自主学习】一、变法目的:实现____________,在兼并战争中占得优势,以巩固统治。
二、变法措施:(一)富国之举: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强兵、加强集权之举: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变法的特点1.措施最全面:涉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法、文化、习俗等方面。
2.措施最彻底:废除_____________,废除_____________。
3.历时最久:先后_____次改革,持续18年4.成效最明显:增强了秦国实力,为秦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5.强调法治,以法律形式废除____________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富国强兵,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的统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面)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导学案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1、课前导学
[课程标准] 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
1.早年立志:商鞅出生于卫国贵族家庭,热衷于____________,有强烈的从政愿望。
2.初投魏国:不受__________重用。
3.弃魏投秦:__________求贤若渴,商鞅提出了____________的主张,得到重用。
二、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1.“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
____________,允许____________。
2.重农抑商,奖励______。
3.统一________。
三、奖励军功、加强集权
1.目的:实现富国强兵,争取____________的主动,取得优势。
2.措施
(1)奖励军功,实行____________制。
(2)废除“______________”,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3)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________。
(4)普遍推行______。
由______直接委派县令进行管理,加强中央集权。
(5)“燔诗书而明法令”。
根据李悝的《______》,制订了秦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