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与控制对策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与管理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与管理污水处理是现代城市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污水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处理,将给环境和居民健康带来巨大危害。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与管理是确保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原理、管理要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原理污水处理厂主要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过程将污水转化为符合排放标准的可处理水。
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初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
其中,初级处理主要通过物理过程去除固体悬浮物和沉淀物;二级处理借助生物反应器将溶解有机物转化为污泥;三级处理则通过进一步的过滤和消毒等处理手段,确保出水符合环保要求。
二、污水处理厂的管理要点1. 设备维护与管理:污水处理厂内的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各项设备正常运行。
管理人员应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和维护计划,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
2. 操作规范与培训:污水处理厂的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遵守相关操作规范。
管理人员需定期组织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
3. 水质监测与数据分析:对于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监测,包括进水、出水和处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管理人员应建立科学的数据分析模型,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处理效率和水质稳定性。
4. 应急预案与安全管理:为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处置流程。
同时,管理人员还需加强对厂区的安全管理,确保员工和设备的安全。
三、污水处理厂的未来发展方向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正面临着更高的环保要求和挑战。
未来,对污水处理厂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 提高处理效率:通过引入先进的处理技术和设备,提高处理效率,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
2. 探索资源化利用:将污水处理后的废水和污泥转化为资源,如生物质能源、肥料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3. 推动信息化建设: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污水处理过程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提高运行效率和数据分析能力。
污水处理厂运行与维护管理规定
污水处理厂运行与维护管理规定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加,污水处理成为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
污水处理厂以其净化水体、保护环境的功能,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厂的安全运行和有效维护,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势在必行。
二、污水处理厂设备管理1.设备保养与检修污水处理厂设备保养与检修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全面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定期清洗和更换设备中的滤网,保证其正常运行。
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及时修复设备故障,以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2.设备更新与改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旧的污水处理设备可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建立设备更新与改进的机制,及时引进更先进、高效的设备,提高处理效果和运行效率,确保污水处理的持续改进。
三、运行管理1.运行人员岗位培训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运行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运行管理能力。
加强运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确保其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运行记录与数据管理定期记录和归档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数据和处理效果。
分析数据,及时调整运行策略,优化运行流程。
运行记录的建立和管理,对于安全监控和事故排查具有重要意义。
四、安全管理1.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稳定地处理事故,减少损失。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废水泄漏防控加强对污水泄漏的排查和管控工作,定期检查污水处理设备和管道的防护措施。
对污水处理厂周边环境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五、环境保护1.综合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厂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要求,对排放水质进行监测和检测。
严格控制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指标,确保排放水质符合规定标准,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2.污泥处理与利用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在处理和利用方面应采取综合措施。
合理规划和建设污泥处理设施,实施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
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引言概述:污水处理设施是现代城市中不可或者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它对于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卫生和促进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是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高效运转的关键。
本文将从设施运行控制、设备维护、运行数据监测和紧急应对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一、设施运行控制:1.1 设施运行规程:建立完善的设施运行规程,明确运行人员的职责和操作流程,包括设备开启、住手、调试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
1.2 运行参数监测:对设施运行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如进水流量、出水水质、设备运行状态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1.3 运行记录与报告:建立健全的运行记录和报告制度,记录设施的运行情况和处理效果,为后续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二、设备维护:2.1 定期检修与保养:制定设备定期检修和保养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清洗、维护和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2.2 故障排除与维修:建立设备故障排除和维修的机制,设立专门的维修团队,及时处理设备故障,防止故障扩大和影响设施运行。
2.3 设备更新与升级:根据设施运行情况和技术发展的需要,定期评估设备的性能和效果,进行设备的更新和升级,提高设施的处理能力和效率。
三、运行数据监测:3.1 数据采集与分析: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系统,对设施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数据进行采集和记录,并进行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和优化运行。
3.2 运行指标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行指标,对设施的处理效果、能耗、排放等进行评估,定期进行绩效考核和改进措施的制定。
3.3 运行监测与预警:建立设施运行监测和预警系统,对设施运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四、紧急应对:4.1 应急预案制定: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包括设施故障、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的处理流程和措施,确保设施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运行。
4.2 应急演练与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运行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紧急情况下的反应速度,确保设施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与维护管理经验分享
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与维护管理经验分享污水处理厂是为了处理城市或工业生活污水而建立的重要设施。
它具有净化水质、保护环境的重要职能。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厂的有效运行和长期稳定运维,以下是一些运营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分享。
一、运行管理1. 建立完善的操作规程:污水处理厂的运行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
规程应覆盖处理工艺、设备操作、运行参数控制、应急处理等方面内容。
操作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资格认证,确保其掌握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2. 管理监控系统建设:建立先进的管理监控系统可提高运行效率和监测水质变化。
通过远程监测、数据记录和分析,实时掌握厂区内污水处理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调整。
3. 定期维护和保养: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是保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关键。
维修工作包括设备清洁、零部件更换、润滑油添加等,以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二、设备管理1. 设备选择和优化:选择适用的处理工艺和设备非常重要。
应根据排放标准、处理能力和环境因素等因素选型,并结合实际情况对设备进行优化。
例如,采用节能型设备、增加曝气效果等措施,可以降低运行成本和优化处理效果。
2. 设备监测和维修保养:定期进行设备性能测试和监测,及时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以便进行维修和保养。
同时,建立设备档案和维修记录,为日后维修计划和预防性维修提供参考。
3. 废气处理设施建设:部分污水处理工艺会产生废气,应建立废气处理设施,确保排放符合环境要求。
采用先进的废气处理技术,如活性炭吸附、生物滤池等,可有效去除有害气体。
三、废水排放与环境保护1. 定期监测废水质量:定期抽取废水样本,检测相关指标,如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等,确保排放水质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
2. 运行过程中的监测和调整: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调整处理工艺参数和设备运行模式。
及时调整曝气量、絮凝剂投加量等,以保持处理效果,并降低废水处理成本。
3. 废水回用和资源化利用:可以考虑对排放的废水进行回用或资源化利用。
废水处理工厂维护和运营制度
废水处理工厂维护和运营制度1. 总则为确保废水处理工厂的正常运行,提高处理效率,保护环境,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废水处理工厂的维护和运营管理。
2. 维护管理2.1 设备维护- 定期检查设备,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处理。
- 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设备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2.2 设施维护- 定期检查设施,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处理。
- 定期对设施进行清洗、消毒,确保设施清洁卫生。
- 对设施进行定期检修,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2.3 监测与控制- 定期对废水处理设施进行监测,确保设施运行正常。
- 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处理。
- 按照相关规定,及时调整处理工艺,确保废水处理效果。
3. 运营管理3.1 生产运营- 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生产操作,确保废水处理效果。
- 做好生产记录,便于后期查询和管理。
- 定期对生产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生产操作技能。
3.2 安全环保- 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规,确保生产安全。
- 做好环保工作,确保废水处理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 定期进行安全环保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处理。
3.3 质量管理- 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运营管理,确保废水处理质量。
- 对废水处理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处理。
- 定期对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4. 人员管理- 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 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 关心员工的生活,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5. 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废水处理工厂所有。
- 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content}。
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污水处理问题却成为了一个难以回避的社会问题。
污水处理的不完善和问题已经成为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找到解决之道。
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污水排放标准不达标、污水处理设施不足、污泥处理与利用困难、运行管理不规范、资金投入不足以及政策制定和监管不到位等。
一些企业和个人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污水的排放管理不到位,导致污水排放标准不达标。
这些污水包含大量的有害物质,比如重金属、有机物和细菌等,对水体和土壤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更新跟不上需求,目前我国污水处理设施的覆盖率还不高,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污水处理设施更是严重不足。
污泥处理和利用一直是个难题,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细菌,一旦排放到环境中就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如何有效地处理和利用污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些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也存在问题,不规范的运行管理使得很多设施的处理效率无法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这就需要在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上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对污水处理的资金投入也是一个难题。
由于存在大量的老旧设施需要更新改造,并且新增的污水处理设施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目前的资金投入还不足以满足需求。
政策制定和监管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些地方对于环境保护和污水处理的政策制定不够严格,也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导致了一些企业和个人的违法违规行为。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来加以解决。
要加强对污水排放标准的监管和管理。
对于那些不达标的企业和个人,要严格依法予以处罚。
并且加大风险提示,引导企业和个人意识到污水排放对环境的损害,并加大宣传普及力度。
要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更新力度,尤其是在一些欠发达地区,要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的补贴力度,同时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污水处理行业。
污水处理厂运行与维护管理办法
污水处理厂运行与维护管理办法污水处理厂是处理城市污水的重要设施,其运行与维护管理办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污水处理厂的规范与标准。
一、运行管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是保证其正常运行和有效处理污水的基础。
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运行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全员参与,形成运行管理合力。
此外,要加强对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定期进行巡视检修,及时清理堵塞物,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
同时,要进行水质监测,对入厂污水、出厂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调整运行参数,保证处理效果符合要求。
二、安全管理污水处理厂的安全管理是保障操作人员及设备安全的重要环节。
应建立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对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此外,要加强对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并及时消除隐患,确保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
三、环境保护污水处理厂作为处理污水的设施,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管理。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污水处理过程监控系统,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噪音等进行监测,确保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要加强对处理后的污泥和沉渣的处理,采取有效的污泥处理方法,确保其符合排放标准,不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四、节能减排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大量能源支持,因此要加强节能减排工作。
首先,要优化工艺流程,提高处理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同时,要加强能源设备的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利用。
另外,可以考虑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设备的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
五、技术创新污水处理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要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强科研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技术工艺的研究和改进,注重应用前沿技术,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资源利用率。
六、信息化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污水处理厂的信息化管理已成为趋势。
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实现对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污水处理工厂维护操作要求及管理规定
污水处理工厂维护操作要求及管理规定一、总则1.1 目的为了确保污水处理工厂的正常运行,提高污水处理效果,保障出水水质符合相关标准,降低运行成本,特制定本维护操作要求及管理规定。
1.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污水处理工厂的运行维护、设备管理、安全生产、水质监测、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
1.3 管理规定1. 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进行运营管理。
2. 严格执行企业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
3.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4. 做好日常维护,确保设备完好率。
5. 强化水质监测,保障出水水质稳定。
6. 加强环境保护,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二、运行维护2.1 运行管理1. 制定详细的运行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严格执行运行计划,确保设备连续、稳定、安全运行。
3. 做好运行记录,包括设备运行状态、水质状况、能耗等。
2.2 设备维护1. 设备维护应遵循预防为主,定期检查,及时维修的原则。
2. 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 对易损件进行定期更换,降低故障率。
2.3 故障处理1. 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上报,并尽快处理。
2. 分析故障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止故障再次发生。
3. 故障处理过程中,应确保人员安全。
三、安全生产3.1 安全生产管理1. 制定安全生产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
2.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3. 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3.2 应急预案1.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应急预案。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3. 确保应急物资充足,便于随时调用。
四、水质监测4.1 监测制度1. 建立水质监测体系,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可靠。
2. 定期对进水、处理过程水和出水进行监测。
3. 监测项目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要求。
4.2 监测设备1. 选用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监测设备。
2. 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设备准确运行。
3. 及时更新监测设备,提高监测能力。
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维护与管理
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维护与管理污水处理厂作为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设施,承担着污水收集、处理和排放的任务,对于保护水环境、维护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和高效维护,需要进行科学管理和有效措施的实施。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维护与管理的关键要点。
一、运行管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包括运行计划制定、设备管理、监测和调控、数据管理等方面。
首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行计划,明确巡检、检修和保养的周期和频次。
设备管理方面,要建立健全设备档案,定期检修和保养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同时,要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及时解决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
此外,要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收集、整理和分析运行数据,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二、维护管理污水处理厂的维护管理是保证其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维护管理包括预防性维护和事后维护。
预防性维护是指在设备运行正常时进行的定期检修和保养,以减少设备故障和提高使用寿命。
预防性维护包括设备清洁、润滑、紧固、调整等工作,可以采取定期巡检和定期保养的方式进行。
事后维护是指设备故障发生后进行的紧急修复和维护,要及时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
维护管理要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和标准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要求执行。
三、安全管理污水处理厂是涉及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特殊场所,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安全管理应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和环境保护管理两方面。
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应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确保工作人员具备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在环境保护管理方面,要做好废水排放监测和控制,确保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同时,加强废水处理工艺的改进和优化,提高处理效率和处理效果。
四、人员管理人员管理是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与管理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制定人员编制和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
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水平。
与此同时,要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团队协作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污水处理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污水处理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处理厂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
本文将探讨污水处理厂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污水处理效率低下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污水处理厂存在处理效率低、处理容量不足的问题。
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原因:1.设备老化:一些污水处理厂设备使用年限过长,无法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造成处理效率下降。
针对这一问题,污水处理厂应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更新,确保设备能够良好运转。
2.运维管理不到位:缺乏专业的运维人员、技术设备不足以及管理手段滞后等原因,导致运维管理不到位,影响了处理效果。
针对这一问题,污水处理厂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引进更先进的技术设备,并利用智能化管理手段提高运维效率。
3.排污口多样化:由于城市区域复杂性和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存在各类污染源和排污口,这对于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这一问题,应加强城市规划与环保部门的协作,合理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模和位置,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
二、污泥处理困境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
然而,如何处理和利用这些污泥成为了困扰污水处理厂的一个问题。
1.污泥处理成本高:传统的污泥处理方式包括厌氧发酵、湿法脱水等,但这些方法存在处理周期长、处理成本高等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可引入新的技术手段,如高温气化、干法脱水等,以降低污泥处理过程中的能耗和操作成本。
2.未完全利用污泥资源:传统处理方式往往将污泥作为废弃物进行处理,浪费了可利用的资源。
同时,由于污泥腐烂产生的甲烷等温室气体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将污泥进行资源化利用,如生物质能源生产、土壤改良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环境风险与安全隐患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与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密切相关。
一些污水处理厂存在以下问题:1.尾水处理不彻底:由于技术条件或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部分污水处理厂的尾水质量未能符合排放标准。
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与维护管理
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与维护管理污水处理厂是对废水进行处理的重要环节,能够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公众健康。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和高效维护管理,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点。
1. 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为了确保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与维护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
这包括制定适当的运营维护规范和管理流程,明确责任分工,确保人员配备到位,并开展定期培训和考核。
2. 操作规范与安全措施要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需要制定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
操作员需要熟悉设备操作流程,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同时,应当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的发生,并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3. 设备维护与保养污水处理厂的设备是保证正常运行的基础,因此进行定期的设备维护与保养是至关重要的。
维护包括设备的日常巡检、定期保养和故障排查等工作,保养则包括设备的清洗、润滑和更换损坏的零部件。
4. 水质监测与数据分析对于污水处理厂,水质监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应建立水质监测系统,对进水和出水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和分析,以确保处理效果符合相关标准。
对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及时调整运行参数,提高处理效率。
5. 废物处理与资源回收利用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应当妥善处理。
对于有毒有害废物,应采取符合法律法规的处置措施。
同时,可探索废物中资源的回收利用,例如提取有价值的物质,并进行再利用。
6. 环境保护与风险防控污水处理厂必须将环境保护和风险防控作为管理的重点。
应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严格控制和监督废水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应加强对各类风险的识别和防范,确保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7. 技术优化与创新污水处理技术在不断发展,因此对于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与维护管理,也应积极进行技术的优化与创新。
引进更先进的处理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提高处理效率和质量。
总结: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与维护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制定操作规范与安全措施,进行设备维护与保养,进行水质监测与数据分析,处理废物并回收资源利用,加强环境保护与风险防控,以及进行技术优化与创新。
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方案(简版)
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方案(简版)一、设备维护管理设备维护管理是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的关键,主要包括设备清洁保养、检修和维护等措施。
应定期对各类设备进行清洁、润滑和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同时,对于易损件要进行定期更换,并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二、工艺运行管理工艺运行管理是污水处理厂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监控和调整。
操作人员应根据水质情况,对相关工艺参数进行调整,确保污水处理效果达标。
同时,要定期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避免工艺流程受到影响。
三、安全管理污水处理厂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规定,包括安全防范措施、应急预案与演练等。
通过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确保操作过程符合安全规范。
此外,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污水处理厂可持续运营的重要保障。
应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对物料消耗、人员开支、税费缴纳等进行核算。
通过合理的成本控制,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污水处理厂的盈利能力。
污水处理厂的成本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1. 建造成本:污水处理厂的建造涉及土地购置、建筑设计、建筑材料、设备购置等多个方面。
建造成本包括土地购置费、建筑和安装费用、设备购置费等。
2. 运行成本: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电力消耗、化学药品消耗、人员工资等多个方面的费用。
运行成本包括污水处理厂的电力消耗、化学药品费用、工资福利支出、人员管理费用等。
3. 污泥处理成本:污水处理厂在处理污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
污泥处理成本包括污泥处理的费用、药剂使用费用等。
4. 水资源成本:污水处理厂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进行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
水资源成本包括水源的开采、供应、管理等费用。
5. 环境影响评估成本:污水处理厂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如噪声、气味等。
环境影响评估成本包括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的费用。
以上是污水处理厂的主要成本组成部分,了解这些成本的构成有助于污水处理厂管理者制定合理的运营方案,提高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效率。
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与管理
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与管理污水处理是一项关乎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而污水处理厂作为负责处理城市污水的关键设施,其运行与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设备运维、工作流程、环境安全和人员管理等方面,探讨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与管理问题。
一、设备运维1.1 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处理厂内主要包括进水口、格栅、沉砂池、调节池、反应池、沉淀池、消毒池等设备。
运行人员需定期巡检设备工作情况,确保各项设备正常运转,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同时,设备的维护保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清理格栅、封闭水泵、更换滤网等工作,应按照规定时间和要求进行。
1.2 污泥处理设备:污水处理厂还涉及到污泥的处理。
合理运用污泥脱水、厌氧消化等技术手段,能够有效降低废污泥的体积和对环境的影响。
运行人员应该管理好污泥处理设备,并定期清理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二、工作流程2.1 进水处理:污水处理厂的第一步是处理进水。
运行人员需要监控水质,根据污水水质浓度和流量等信息,调整处理工艺的参数,确保进水水质符合要求。
2.2 生化处理:生化处理是针对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过程。
运行人员需监测关键指标,如COD、BOD等,以及池内微生物的生长状况。
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投加剂量、通气量等参数,以保证生化反应的高效进行。
2.3 沉淀沉降:在处理过程中,污水中的悬浮物会逐渐沉淀。
运行人员需要根据水质情况,控制沉淀池的排泥量和排泥质量,保证出水水质达标。
2.4 二次处理:二次处理主要是对处理后的水质进行进一步的去除有机物和微生物等操作。
运行人员需监测处理后的水质指标,根据要求进行调整和处理,同时排放出符合标准的水体。
三、环境安全3.1 废水排放: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要与环境安全紧密关联。
运行人员需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废水排放。
对废水进行必要的处理后,再将其排放到环境中,以确保水体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3.2 气体排放: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部分气体,如硫化氢等。
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污水处理是现代城市管理中一个重要且长期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污水排放量也在逐年增加,给水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污水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细菌、病毒、重金属等,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将对水质造成严重污染,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目前,我国在污水处理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污水处理设施投入不足、覆盖率低,导致部分地区的污水没有得到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中,加剧了水体污染的程度。
一些污水处理厂存在着设备老化、运行不稳定等问题,导致处理效果不佳,甚至存在着偷排、漏排等违法行为。
有必要对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加大技术创新和政策建议力度,以期为改善水环境质量、建设美好家园作出更大的贡献。
1.2 问题提出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排放标准不达标、处理技术落后、设备设施老化等方面。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污水处理的效果,同时也加重了环境污染和水资源浪费的程度。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污水处理面临的问题不容忽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农业生产的增长,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造成水体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日益严重。
如何有效解决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水质净化能力,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为此,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和解决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政策建议的实施,为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人类健康作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污水处理设施老化、运行不稳定;污水排放标准不达标;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污水处理费用高昂;污泥处理难题等。
污水处理设施老化、运行不稳定是目前污水处理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许多污水处理厂建设于几十年前,设备老化严重,导致设施运行不稳定,处理效果不佳。
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污水处理一直是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任务,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推进,污水处理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废水排放不达标在许多地方,由于监管不严、法规不完善等原因,废水处理厂排放的污水质量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导致水体污染加剧。
此外,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低质量的处理设备,无法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解决对策:1. 加强监管:政府应加大对废水排放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废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的检查,确保废水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2. 完善法规:立法者应加快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对废水排放进行更加严格的限制,同时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对不达标排放的企业进行罚款或停产等处罚措施。
3. 引进先进技术:借鉴国外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经验,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的处理设备,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问题二:处置能力不足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逐渐滞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废水处理需求。
许多地方的污水处理厂设备老化,处理能力有限,导致许多废水得不到有效处理就直接排放。
解决对策:1. 增加投资:政府应加大对污水处理厂的投资,提高设备更新和扩大处理能力的资金投入。
同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污水处理领域,通过公私合作的方式提升处理能力。
2. 排放控制:加强对企业废水排放的控制,确保排放的水量和水质在合理范围内,减轻处理厂的压力。
3. 区域协作:推动区域间的合作,建立污水处理厂之间的联网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处理,提高整体的处理能力。
问题三:运营管理不规范一些污水处理厂管理不善,设备维护不及时,运行效率低下。
此外,缺乏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导致处理效果不理想。
解决对策:1. 培训管理人员: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营和维护。
2. 引进专业公司:政府可以考虑引进专业的运营管理公司,将污水处理厂的管理交给专业人士,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处理效果。
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
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污水处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保工作,而污水处理厂则是负责处理和净化污水的关键设施。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有效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相关内容,并提出一些有效的管理方法。
一、污水处理厂的基本运行管理要点1. 水质监测与分析污水处理厂应设立专门的水质监测实验室,对进水、出水以及各处理单元的水质进行定期检测与分析。
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2. 运行设备和设施的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运行设备和设施是保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运行管理人员应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包括设备清洁、润滑、更换等。
同时,应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维护和维修情况,为后续管理提供依据。
3. 操作规程与人员培训建立健全的操作规程对于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至关重要。
操作规程应涵盖各处理单元的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并经过相关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管理人员还应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4. 应急预案与演练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是确保污水处理厂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应对的重要保障。
应急预案应包括疏散预案、事故处理措施等,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处置水平。
5. 数据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完善的数据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是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重要手段。
可以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各项数据进行录入、存储和分析,以便管理人员随时获取相关数据,并及时进行决策和调整。
二、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优化方法1. 节能减排为了减少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应采取节能减排措施。
例如,设置合理的水质监测和节水控制系统,优化污泥处理和气体处理等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数据分析与优化通过建立和完善污水处理厂的数据分析系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设备运行状况、处理效果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优化调整。
3. 定期检修与技术改造定期检修和技术改造是确保污水处理厂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
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方案
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方案一、人员管理:1.设立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团队,包括厂长、副厂长和相关技术人员。
2.制定职责明确的人员管理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3.定期进行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运营管理能力。
二、设备设施管理:1.建立完善的设备设施档案,定期检查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和使用寿命,及时发现并修复存在的问题。
2.制定设备设施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3.增加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监测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工艺管理:1.建立科学合理的处理工艺流程,确保各个环节的处理效果和运行稳定性。
2.严格执行处理工艺操作规程,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测和控制,及时调整运行参数,提高处理效率和水质稳定性。
3.定期对处理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分析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和升级工艺,提高处理效果和运行质量。
四、安全管理:1.制定并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对危险源的识别和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2.培训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能力。
3.定期对安全设施和消防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应急处理能力。
五、环境监测:1.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对污水排放口周围的空气、土壤和水源进行监测分析,确保污水处理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符合规定标准。
2.制定环境监测计划,按照规定定期对排放水质进行检测监测,并上报相关部门。
3.对于超标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水质安全和环境保护。
六、持续改进:1.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2.加强与科研院校和行业协会的合作,引进先进的处理技术和管理理念,促进污水处理厂的创新和发展。
3.定期开展运营管理评估,评估运营管理的绩效和效益,发现问题并优化改进管理模式和流程。
以上是针对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的一些方案,通过合理的人员管理、设备设施管理、工艺管理、安全管理、环境监测和持续改进,可以实现污水处理厂的高效运营和优质服务,为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做出积极贡献。
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经验总结
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经验总结污水处理厂是对废水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的设施。
为了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和高效管理,以下是一些经验总结,供参考和借鉴。
一、设备维护与保养1. 定期检查设备:定期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设备,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
2. 清洗维护:定期对处理设备进行清洗,清除积累的污垢和沉淀物,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3. 设备保养: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包括润滑油的更换、紧固螺栓的检查、设备表面的清洁等,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二、操作人员培训与管理1. 培训计划: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对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培养其对设备和处理工艺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2. 人员负责制:建立明确的人员负责制,明确每个操作人员的职责和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心。
3. 操作记录:要求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操作记录,包括操作时间、处理参数、处理效果等,便于后期分析和改进。
三、监测与分析1. 污水监测:建立污水监测系统,对进出水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调整和处理。
2. 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掌握每个处理单元的运行情况,及时调整控制参数,确保处理效果达标。
3. 故障分析: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总结原因及处理方法,以便在类似问题发生时能够及时处理。
四、环境与安全管理1. 废物处理:对产生的污泥等废物进行妥善处理,符合环保要求,避免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2. 安全生产: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 库存管理:合理管理化学药剂的库存,避免过期或过量使用,对危险品进行妥善存放和管理。
五、技术改进与创新1. 技术研究:关注行业内的新技术和新装备,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推动污水处理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2. 设备更新:定期评估设备的工作效率和现有技术的先进性,适时更新设备,提高处理效果和效率。
3. 效益分析:对处理厂的运行成本和处理效果进行周期性评估,找出提高效益的方法和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与控制对策一、环境因素对活性污泥微生物及处理效果的影响在活性污泥系统中,微生物和它所处的环境条件是相适应的,在环境条件变化时,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活性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处理的水质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甚至导致COD、NH3-N等主要指标超标。
对微生物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有:温度、酸碱度、营养物质、毒物浓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渗透压等。
1、温度(水温)温度对微生物有着较大的影响,对于任何一种微生物都有一个最适宜的生长温度。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酶促反应速率将提高一倍,微生物代谢速率和生长速率均可相应提高。
除了最适生长温度外,还有最低生长温度和最高生长温度。
最低生长温度:就是指低于这一温度时,微生物的生长就停止了,但并未死亡,而只是处于休眠状态,温度一旦高于最低温度,微生物就又开始生长。
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原理在低温下保藏菌种,污水处理厂培菌和调试时,如果路途比较远,运输时间比较长,应尽量在低温下贮藏和运输,以免微生物死亡和变异。
BOD5化验样品保存在冰箱内,保持0-4℃。
最高生长温度:就是指高于这一温度时,微生物停止生长并最终导致死亡。
活性污泥是由多种细菌组成的微生物**。
各种细菌的最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和最低、最高生长温度点都不一致,在水温随着季节逐月缓慢变化时,存在着一个天然的驯化或淘汰过程,与变化的水温度相适应的细菌逐渐繁殖并不断增多,不相适应的从活性污泥中被淘汰掉。
活性污泥系统在水温15-35℃范围内运行时,对处理效果影响不大。
在此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菌的生长和反应速率将逐渐提高。
原生动物的最适温度一般为16-25℃。
硝化细菌在5-35℃范围内,硝化细菌能进行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并随温度升高,活性增大。
在30℃左右,其生物活性增至最大;而低于5℃时,其生物活动会完全停止;当水温低于15℃时硝化速率明显下降;当温度低于10℃时,已经启动的硝化系统可以免强维持。
如果硝化系统被破坏,在10℃以下重新启动,培养硝化细菌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硝化细菌的最适宜温度为15-35℃。
2003年7月1日实施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18918-2002)中NH3-N指标为:一级A,5(8)mg/l;一级B,8(15)mg/l;二级,25(30)mg/l,括号内的数值是水温低于12℃的标准值。
反硝化细菌对温度变化虽不如硝化细菌那样敏感,但反硝化效果也会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
温度超高、反硝化速率也越高,在30-35℃时,增至最大,当低于15℃时,反硝化速率明显降低,当降至5℃时,反硝化趋于停止。
因此反硝化细菌的最适宜温度也为15-35℃。
温度对生物除磷效果的影响较复杂,各种研究和不同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果相关较大,有的甚至得出相反的结论,例如,有的处理厂发现除磷效果随温度降低而提高,而有的则发现随温度降低而降低。
一般认为5-35℃范围内,均能进行正常的除磷,因而一般污水温度的变化而不会影响除磷工艺的正常运行。
低温对有机物的去除率也有影响明显,当水温低于13℃时,活性污泥系统处理效果急剧下降,水温低于4℃时,几乎无处理效果。
活性污泥中的细菌大多是嗜中温菌,当水温低于4℃时,嗜中温菌失去活性,而嗜冷菌在活性泥污中比例很低,几乎无处理效果。
活性污泥中异养菌在15-20℃时增殖最快,低于15℃或高于20℃时增殖速率相对减少。
活性污泥中的细菌由最适宜生长温度向最高生长温度过渡的温度范围内,细菌的代谢速率增高,可使胶体底物作为代谢底物而被消耗,使污泥结构松散或解絮,絮凝吸附能力下降,使出水飘泥,出水SS升高,相应的COD浓度也升高。
当水温超过35℃时,生物絮体开始破坏,沉降性能下降,当超过40℃时,原生物消失,出水浑浊,当超过43℃时,分散絮体占优势,沉降性能严重恶化。
温度升高还会使水体的饱和溶解氧降低,风机的供氧能力下降,导致供氧跟不上,使溶解氧偏低,引起污泥腐化而影响处理效果。
对策:寒冷的冬季水温低,需保温,甚至加热;水温高的夏季,企业污水处理厂需降温。
城市污水处理厂:冬季水温低,硝化细菌的生长速率低,世代周期长,通过延长污泥龄,来保证活性污泥系统中有足够的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使NH3-N充分硝化和硝态氮的反硝化,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脱氮效果,但需要牺牲生物除磷效果为代价,要权衡利弊,可用化学除磷来弥补生物除磷的影响。
2、酸碱度一般城市污水处理厂对PH的高低,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但是这个缓冲能力是有限的,当有强酸或强碱水进入时,系统受到极端PH的冲击,会影响细菌代谢过程中酶的活性,造成微生物不消耗溶解氧,溶氧仪显示值直线上升,达到最大量程,处理效果变差,出水恶化。
对策:控制污染源,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监控,保证PH6-9,加大回流,用水力稀释作用来缓冲PH的冲击。
生化池中各种微生物最适的PH:异养菌PH 6-9。
硝化细菌:硝化细菌对PH反应非常敏感,PH在8-9范围内,其生物活性最强,当PH<6.0或PH>9.6时,硝化细菌的活性将受到抑制并趋于停止,在生物硝化系统中,应尽量控制混合液的PH>7.0,当PH<7.0时,硝化速率明显下降,当PH<6.5时,则必须向水中加碱。
反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对PH的变化不如硝化细菌敏感,在PH为6-9范围内,均能正常的生理代谢,但反硝化的最佳PH范围为6.5-8.0,当PH>7.5时,反硝化的最终产物为N2;而PH<7.3时,反硝化最终产物是N2O。
PH对磷的释放和吸收有不同的影响:在PH=4.0时,磷的释放速度最快;当PH >4.0时,释放速度降低;PH>8.0时,释放速度非常缓慢。
在PH为6.5-8.5的范围内,聚磷菌能在好氧状态下有效地吸收磷,在PH在7.3左右吸磷速率最快。
对于A2O工艺,PH要同时满足异养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聚磷菌的释磷和吸磷,生化池混合液的PH应控制在7.0之上。
如果PH<6.5,则应投加石灰,补充碱源不足。
碱度核算:要准确控制PH,需要进行碱度核算。
去除BOD5产碱:每去除1kgBOD5产生0.3kg碱度。
硝化消耗碱度:每硝化1kgNH3-N消耗7.14kg碱。
反硝化产碱,每转化1kg硝态氮产生3.75kg碱度。
曝气池出口要求的剩余碱度≥70mg/l。
ALKW+ALKC+ALKDN>ALKN+ALKEALKW――原污水碱度ALKC――降解BOD5产生的碱度ALKDN――反硝化产生的碱度ALKN――生物硝化消耗的碱度ALKE――生化池出口应保持的碱度补充碱度:ΔALK=ALKN+ALKE-ALKW-ALKC-ALKDN对于A2O工艺,去除BOD5和反硝化产生的碱度,远远小于硝化所消耗的碱度,导致PH降低,因此,A2O出水的PH要小于进水的PH,如果进水的NH3-N 较高,能使出水PH降低0.5左右,根据进出水的PH的变化,可粗略判断A2O 工艺硝化的程度如何3、营养物质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代谢活动中需要不断地从废水中吸取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用于合成细胞物质,提供细胞生长和代谢的能源和作为产能反应的电子受体。
这些营养物质包括碳源、氮源、磷源和矿物质等。
3.1碳碳是构成活性污泥微生物**的重要元素,是细胞的骨架,细菌体内各种元素所占比例的通式为C5H7NO2,从通式可以看出,碳可占细菌重量的53%。
含碳有机物是细菌的重要能源。
我们通常用BOD5来表示废水中可被微生物所利用的碳源数量。
如果进水中的碳源――BOD5太低将会影响到生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3.1.1进水BOD5太低造成F/M=BOD5×Q/MLSS×V,F/M太低微生物食料不足,易造成低负荷的污泥膨胀。
如传统活性污泥法,将造成丝状菌过度繁殖,活性污泥中菌胶团细菌和丝状菌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微生物的生态体系,菌胶团细菌起着主要作用,但丝状菌起以下作用:丝状菌是形成活性污泥絮体的骨架,保证活性污泥絮体的强度,能提高活性污泥的絮凝性,污泥下沉过程中网捕水中细小的悬浮物。
低负荷时活性污泥絮体中菌胶团细菌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丝状菌为得到营养,丝状体伸长,增加表面积,充分吸收低浓度的营养,造成丝状菌过度繁殖,并占优势――产生污泥膨胀。
对策:(1)污水全部或部分超越初沉池或减少生化池投运的数量,以提高F/M。
(2)增加生物选择器,抑制丝状菌过度生长,如A2O工艺的厌氧段、缺氧段,不但起到除磷脱氮作用,还能起生物选择器的作用,可抑制丝状菌过度繁殖。
3.1.2进水BOD5低,造成BOD5/TKN、BOD5/TP太低,碳源不足,影响到生物脱氮和除磷效果,应考虑外加碳源,硝化:BOD5/TKN高不利于硝化,使活性污泥中硝化菌比例小,硝化速率低,硝化效率低;BOD5/TKN低,则有利于硝化的进行,使活性污泥中硝化细菌的比例提高,有利于提高硝化效率。
硝化菌需要CO2等无机碳源,并且需要的量非常小,曝气时,压缩空气中的CO2就是以保证硝化细菌对无机碳源的需要。
如一分厂AB工艺之后的BAF曝气生物滤池,BOD5已很低,CO2就是以保证无机碳源。
反硝化:BOD5/TKN>4反硝化细菌是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进行反硝化脱氮,以硝态氮作为电子受体,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使硝态氮转化为N2。
进入缺氧段的污水中必须有足够的有机物才能保证反硝化的顺利进行。
理论上讲,当污水的BOD5/TKN>2.86时,有机物即可满足需要。
但由于BOD5中的一些有机物并不能被反硝化细菌利用或迅速利用,因此实际运行中应控制BOD5/TKN>4,如不足,应外加碳源,补充有机物的不足。
能为反硝化菌利用的有机碳源可分为三类:一是污水中的多种有机物,如有机酸、醇和碳水化合物。
二是外加有机碳源:外加碳源多采用甲醇,不含氮,它被分解后产生CO2和H2O,不会留下任何难以分解的中间产物。
由于城市污水水量大,外加甲醇的费用高,故有些污水处理厂将淀粉厂、制糖厂、酿造厂等排出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不加任何处理,直接引入污水处理厂,作为外加有机碳源,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是内碳源,利用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死亡,自溶后释放出来的有机碳,但内碳源的反硝化速率很低,仅为上述两种碳源的十分之一。
另外,当原污水中的BOD5/TKN之比略低于4,可将污水超越初沉池或缩短在初沉池的停留时间,以增大进入生化池污水中的BOD5/TKN比值。
甲醇的投加量为:甲醇的COD含量为:1.5mgCOD/1mg甲醇,甲醇的BIC=0.57、0.855mgBOD5/mg甲醇,甲醇单价3500元/吨。
Cm=2.47×硝酸盐氮+1.53×亚硝酸盐氮+0.87×DO生物除磷:BOD5/TP>17,聚磷菌需要的是易生物降解的BOD5,如乙酸等挥发性脂肪酸、固态和胶体态的BOD5部分聚磷菌是不能吸收的,甚至对已溶解的葡萄糖、聚磷菌也不能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