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学案

合集下载

三峡《三峡》学案(1)

三峡《三峡》学案(1)

《三峡》学案一、学习目标1、学习文中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2、学习古人叙事抒情的方法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4、积累文言词汇二、学习重点: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学习抓特征写景的方法。

三、学习难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激情。

四、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预习:(一)搜集有关写三峡的诗词。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三)给下列字注音。

阙叠嶂曦襄溯湍漱涧啸阙嶂曦襄溯湍藻荇御山献漱涧猿属(四)解释下列多义词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②阙:略无阙处自非亭午夜分不知天上宫阙③绝:哀转久绝④或:或王命急宣绝巘多生怪柏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沿溯阻绝⑥以:不以疾也⑤间:其间千二百里徐喷以烟飞漱其间以虫蚁为兽(五)节奏划分并朗读课文。

第一自然段: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二自然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第三自然段: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第四自然段: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六)划分层次并总结层意第1层(⑴句—句):第2层(句—句):第3层(句—句):第4层(句—句):(七)翻译课文。

二、检测:1.本文作者是,字,时期人,我国著名的,。

选自。

三峡是、和的总称,在重庆市和湖北宜昌之间。

2、解词与翻译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注释:①自②略无③阙():翻译: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注释:①嶂():翻译:⑶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注释:①自②亭午③曦()月翻译:⑷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注释:①至于②襄( ): ③沿④溯()⑤绝翻译:⑸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注释:①或②其③虽④奔⑤不以⑥疾⑦宣翻译:⑹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注释:①素②湍( ): ③时④则翻译:⑺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峡》导学案(含答案)

《三峡》导学案(含答案)
详细描述
在课堂讨论和提问环节结束后,教师应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指出学生在理解上的不足和错误,并给出正确的答案和解释。同时,教师应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内容。在点评和总结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05
CHAPTER
拓展延伸:相关文化现象探讨
重点词汇掌握情况
文章理解程度
写作技巧运用
学生对《三峡》的整体理解程度如何,是否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
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等,来丰富自己的表达。
03
02
01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是否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
课堂参与度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如何,是否能够按时提交、作业质量如何。
长江三峡是中国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三峡地区孕育了巴蜀文化、荆楚文化等多元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三峡文化,对中国的历史、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峡地区的历史文化遗迹包括古代建筑、石刻、墓葬等,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色和人类活动的印记。
三峡工程对库区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需要持续关注和评估。
从文学角度看,长江三峡是诗人、作家笔下的重要题材,其壮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激发了无数文艺创作灵感。
06
CHAPTER
练习与检测:巩固所学知识
完成《三峡》一课的课后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
作业需按时完成,书写工整,家长签字。鼓励学生在完成习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相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长江三峡是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具有发电、防洪、航运等多重功能。

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峡》学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峡》学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省锡中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峡》学案新人教版提前自学:一、自学目标1、识记重点字词,读准字音,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熟读成诵,把握全文的整体布局,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二、学习过程1、作家作品的相关情况: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人。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著作,还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情录。

2、了解三峡的有关情况。

长江,我国的第一大河,全长6300余公里。

它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4、翻译下列句子①重岩叠障,隐天蔽日。

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③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④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⑤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⑥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⑦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5、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情景研讨:1、理解文章内容,识记常见的文言词语。

2、学习赏析抒情小品文的方法。

3、学会锤炼语言,细心观察,写作时抓住景物特征形象描写,提高描写能力。

4、领略三峡的美,激发学生想象和创新能力。

一、情景研讨过程1、导入:我国当代散文家余秋雨曾经说过:“在国外,曾经有一个外国朋友问我: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一个,请只说一个。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三峡!”是啊!长江三峡以它雄峻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广博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古往今来无数的游人,更有众多的文人墨客被三峡的奇山异水所打动,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名篇佳句,今天我们将在郦道元的带领下饱览三峡风光,感受三峡自然之美。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节奏。

(1)疏通文意。

(2)辨明词义。

通假字:略无阙处(通“缺”空缺);哀转久绝(通“啭”声音转折)古今异义:夏水襄陵(襄:冲上);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实在)一词多义:自三峡七百里中(自: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如果)重点词语重岩叠嶂(像屏障一样的高山)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

《三峡》复习学案+课外文言文

《三峡》复习学案+课外文言文

《三峡》复习学案一、文学常识:选自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朝代)_____家,撰写_______,是我国古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释加粗划线字并翻译句子: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文言知识(一).一词多义1.自(1)自三峡七百里中(2)自非亭午夜分2.以(1)不以疾也(2)以土砾凸者为丘(3)以刀劈狼(4)徐喷以烟3.或(1)或王命急宣(2)或凭或立(3)或千或百4.也(1)不以疾也(2)盖竹柏影也5.属(1)属引凄异(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神情与苏,黄不属6.绝(1)哀转久绝(2)佛印绝类弥勒(3)群响毕绝(4)沿溯阻绝(二).通假字1.略无阙处(三).词类活用①虽乘奔御风②空谷传响③晴初霜旦④素湍绿潭⑤回清倒影(四)特殊句式朝发白帝清荣峻茂四、课外文言文阅读褚公①于章安令迁②太尉记室参军,名字已显而位微③,人未多识。

公东出,乘估④客船,送故吏数人,投⑤钱唐亭住。

尔时吴兴沈充为县令,当⑥送客过浙江,客出,亭吏驱公移牛屋下。

潮水至,沈令起彷徨⑦,问:牛屋下是何物?吏云:昨有一伧父⑧来寄亭中,有尊贵客,权移之。

令有酒色,因遥问:伧父欲食饼不⑨?姓何等?可共语。

褚因⑩举手答曰:“河南褚季野。

”远近久承公名,令于是大遽⑪,不敢移公,便于牛屋下修刺⑫诣公,更⑬宰杀为馔具⑭,于⑮公前,鞭挞⑯亭吏,欲以谢惭。

公与之酌宴,言色无异⑰,状如不觉。

令送公至⑱界⑲。

【注】①褚公:褚裒,字季野,褚裒少有简傲高贵的风范,与杜乂齐名,声名冠于江南。

郦道元《三峡》学案

郦道元《三峡》学案

郦道元《三峡》学案一、知识归纳:1、文学常识填空:课文选自。

本文作者,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指长江上游的、和。

2、重点实词翻译:略无阙处()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良多趣味()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林寒涧肃()素湍绿潭()()飞漱其间()属引凄异()或王命急宣()一词多义:绝:沿溯阻绝()哀转久绝()自: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3、重点句子翻译: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4、内容理解:1)概括全文中心:作者通过描写三峡的雄伟山势和四季景色,表达了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2)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三峡之水的?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先写夏水襄陵,再写春冬之时的素湍绿潭和悬泉瀑布,最后写秋天山涧的水枯了。

这是按水势由涨到落的顺序安排的。

先写夏水的凶险、迅疾,可以突出三峡夏水最盛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峡深、连绵不断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

4)本文写春冬之景,用素、绿、清、影四字突出其特点。

写秋季景色,用寒、肃、凄、哀四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

5)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理由1:水势迅猛(水流湍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理由2:落差大——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二、中考链接:(一)、2004河南1.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B、或王命急宣或异二者之为C、朝发白帝朝晖夕阴D、哀转久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静景,也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三峡》教案4篇

《三峡》教案4篇

《三峡》教案4篇《三峡》教案4篇《三峡》教案篇1 ●教学目的1.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2.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3.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进步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才能。

4.学习古人写景的方法,体会其语言的精妙。

5.引导学生在想像中再现景物,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进步鉴赏才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风光,深化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难点: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巧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多媒体显示《三峡》图。

假如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峡》。

二、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理解学生预习情况。

下面老师先理解一下同学们已掌握的情况。

先请大家齐读一遍课文。

〔评价:同学们读得不错。

声音洪亮,字音、停顿掌握得也不错。

请大家看屏幕,来做两个题。

〕哪位同学来说说下面几句话的含义?(对他们的答案,同学们有不同看法吗?〔1〕下面我们来看看文章的内容。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2〕既然写四季的风光,那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3〕确实,郦道元写文章正是为了突出三峡的特点。

那这篇文章到底突出了三峡的什么特征呢?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看出来的?〔4〕郦道元抓住特征,仅仅用155个字,就为我们展现三峡无穷无尽的美景。

这篇《三峡》被称为我国山水游记的先导,被誉为千古美文!今天我们就要反复朗读,来品味它的美,最后要有感情地背诵它。

〔过渡〕要想品味文字之美,就必须学会运用想象,领略文中美景。

《三峡》教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三峡》教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三峡》教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三峡》教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三峡》教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峡》是一篇记叙文,主要讲述了中国大河长江上游地区的三峡工程建设的历程和意义。

文章结构清晰,通过文中多个小标题细致地介绍了三峡工程的意义、前期准备、建设过程、工程效益、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对未来的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文章注重讲述三峡工程的背后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文化魅力,并在文末通过反问句的方式进行了发人深省的思考。

文章内容深刻,主题突出,很好地体现了教材的价值理念。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分配、教学过程和作业设计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我国三峡工程的背景和成因。

(2)掌握三峡工程建设的历程和意义。

(3)理解三峡工程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意义。

2.道德与情感(1)培养学生爱国爱民、勇于担当、追求卓越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3.学能与方法(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三峡工程的背景和成因、三峡工程建设的历程和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四、课时分配本教学设计分为两课时进行,分别为“三峡工程的建设意义”和“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课时:1.欣赏三峡大坝的图片,让学生感知三峡大坝的壮观。

2.集体阅读《三峡》一文,引导学生了解三峡工程的背景和成因,内容重点包括三峡工程的背景与成因、三峡工程建设的前期准备、三峡工程建设的过程、三峡工程的效益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等。

3.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究三峡工程建设对国家和人民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课时:1.老师进行简要讲解,重点介绍三峡工程公共建设方案中的生态补偿政策和环保标准,引导学生了解三峡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对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2.合作学习,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对生态环境保护进行讨论,分享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学案内容预览:二六三峡学案郦道元【学习目标】1、了解《水经注》及作者郦道元。

2、对照注解,整体感知课文;掌握本课生字,积累重点词语。

3、反复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作品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5、背诵并默写全文。

【学习重点】文学常识、字词、翻译等基础知识。

【学习难点】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象,体味作品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1、反复朗读,在读中感知、品味、体会。

2、学习字词时,注意文言知识的分类掌握,譬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郦道元(约466--527),字善长,北魏范阳涿(zhuō)县(今河北省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曾任安南将军、御史中尉等职,执法严格,后为关右大使,被雍州刺史萧宝夤杀害。

他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有地理巨著--《水经注》,为我国古代的地理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2、背景资料:《三峡》是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江水》中的一段,《水经》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记载全国水系的地理著作,作者已不可考。

由于它记叙简略,郦道元旁征博引为之作注,使原著内容大为丰富,成了一部别开生面的著作,名《水经注》。

它不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也是宝贵的文学珍品。

它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考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名,史称“四大名注”。

《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3、题目解说:此文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是一篇描写长江三峡壮丽景色的游记散文。

文句简洁,意境优美,是《水经注》中最具魅力的篇章之一。

题目是编者加的。

《三峡》教案

《三峡》教案

《三峡》教案关于《三峡》教案模板合集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峡》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峡》教案篇1【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2、学习用简洁语言描绘景物特征3、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过程】课前预习(自修阶段)[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

嶂隐蔽晨曦襄上溯御湍揣喘潭漱口峻竣浚骏茂盛元旦山涧属引凄凉衣裳巫峡重叠疾风鸣叫朝[2]查找资料,解释词句。

略无阙处叠嶂:重叠的山峰。

自非:假如不是。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阳光。

襄:上。

陵:山丘。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阻绝:阻隔不通(断)。

哀转久绝:消失。

或:有时。

宣:宣布君主的诏谕。

朝zhao:早晨。

暮:晚上。

虽:即使。

奔:代快马。

御:驾。

疾:快。

回清倒影:清波回旋,物影倒映。

飞漱:飞流冲刷。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茂。

(清澈;欣欣向荣;峻峭,山高而陡;茂盛。

)良多:很多。

旦:早晨。

林寒涧肃:寒静,夹在两山之间的水沟,肃穆。

(寒峭:形容冷气逼人)啸:拉长声音叫。

属引:连续不断。

[3]试直译全文。

参考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连山,简直没有空缺中断的地方。

层层重叠的岩石和山峰,遮天蔽日,假如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季江水漫上山丘,顺流逆流都阻隔不通。

有时帝王的命令紧急宣布,早晨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到达江陵,两地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快马,驾着轻风,也不如这样快。

春冬季节,就是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清波回旋,物影倒映,高峻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特的柏树,悬泉和瀑布,飞流冲刷在山岩之间,山高水清,树木繁茂,确有很多趣味。

每当初晴时分,霜后清晨,林间寒峭,山涧肃穆,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叫,连续不断,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三峡》学案

《三峡》学案

三峡学案一、前言三峡是中国著名的景点之一,坐落于长江中游,是一个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区域。

本学案以三峡为研究对象,涉及人文、历史、地理等多个方面,旨在引导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三峡的独特魅力。

二、三峡简介三峡是指长江上游的巫峡、瞿塘峡和西陵峡三个峡谷,全长193公里。

三峡地区地势险峻,河流湍急,因此也被称为“天险之地”。

三峡还是中国的重要水力发电站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同时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三、三峡历史三峡地区历史悠久,早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地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春秋战国时期,三峡地区是巴国和楚国的重要战略地点,战争频繁。

唐朝时期,三峡地区成为中国九寨沟、黄山和峨眉山等景点之前的步伐,成为文人墨客的良好写生题材。

四、三峡文化三峡地区的文化遗产丰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石刻文化:三峡石刻是中国石雕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

2.民间文化:三峡地区民间文化丰富多彩,如非遗项目剪纸、歌谣等。

3.三峡工艺:三峡地区有着悠久的工艺历史,主要有宝瓶、柞水县砚台、土家织锦等。

五、三峡景观1.阳戏峡:为瞿塘峡的第一峡称,周围山峰环抱,高峰叠嶂,壮观异常。

2.三门峡:峡口天堑般的悬崖峭壁千姿百态,强烈的垂直对比色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龙门峡:奇峰耸立,幽谷深邃,龙门瀑布自峰顶冲落而下,十分壮观。

六、三峡保护如今,三峡地区面临着多重保护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保护:长江干流淤积、重金属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需要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2.历史保护:三峡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得到更多的保护。

3.旅游保护:三峡旅游业蓬勃发展,但也需要注意生态保护,不能过度开发。

七、结语三峡是中国的一张名片,其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三峡文化。

希望大家通过学习本文,更加深入地了解三峡,爱护三峡,保护三峡,共同努力,让三峡更加美丽。

《三峡》教案4篇

《三峡》教案4篇

《三峡》教案4篇《三峡》教案篇1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义,感知课文内容。

(重点)2.掌握景物的特点和描写方法,把握作者的情感。

(重难点)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培养语感;自主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三峡的自然之美,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

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

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三峡画卷中吧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疏通字词1.走近作者及作品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我国古代卓越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出生于官宦世家,曾任御史中尉、河南尹等职。

他是一位奇才,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涉猎天文地理等广泛领域,所撰《水经注》是一部专门研究河流水道的书籍。

《三峡》便是其中的一篇,是描写长江三峡壮丽景色的游记性散文。

22.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它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3.学生自读课文,借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郦(lì)阙(quē)溯(sù)(yǎn)属(zhǔ)4.指名朗读。

5.听录音,从整体把握课文。

6.教师点拨。

(1)通假字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2)一词多义①自:A.自三峡七百里中(于。

这里是“在”的意思)B.自非亭午夜分(如果)②绝:A.沿溯阻绝(断)B.绝多生怪柏(极)C.哀转久绝(消失)7.翻译课文。

目标导学二:理解课文,分析写法提问1:课文从哪两个方面写三峡的美?找出具体描写三峡山和水的语句,分别做好记号。

在描写三峡山的语句中,找出关键字词来说明三峡山的特点。

明确:山和水。

写山的关键字词:连、无阙、重、叠、隐、蔽。

《三峡》导学案课标分析课后反思及作业

《三峡》导学案课标分析课后反思及作业

《三峡》导学案课标分析课后反思及作业《三峡》导学案、课标分析、课后反思及作业《三峡》导学案自学目标:一念正字音。

二念把节奏。

三读知内容。

四读理思路。

五读悟情感。

六念揣着特色。

学习重点:目标四;目标五;目标六。

学习难点:目标四;目标六。

预习案:《三峡》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并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后,不见踪影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扫除。

或王命着急崇,有时朝红肿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蓝潭,回清倒影。

绝t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低猿长啸,属于惹来凄异,空谷传响,哀转长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短,猿鹤三声泪粘裳。

”科学知识超市本文选自《水经注》。

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郦道元(466或472―527),范阳涿(zhuō)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

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

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址、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注释:自:从,此处存有“在”之意。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略并无:不无。

阙:通在“失”,职位空缺。

嶂(zhàng):屏障似的山中山峰。

亭午: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

这里指太阳。

夏水襄陵:夏天大水涨上了高陵之上。

襄,上。

陵,小的土山,这里就是丘陵的意思。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或:有时。

王命:朝廷的文告。

宣:正式宣布,表达。

朝红肿帝:早上从白帝城启程。

白帝:城名,在重庆市奉节县。

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奔:宝马的慢马。

御风:驾风。

八年级语文《三峡》学案

八年级语文《三峡》学案

八年级语文《三峡》学案第1课时课前积累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

苍苍两崖间,阔峡容一苇。

(白居易《出入峡有感》)学习目标1.了解郦道元及三峡相关知识。

2.熟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3.积累文言字语,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过程课前朗读:《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作品译文:早晨才辞别了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一天时间就回到了千里之遥的江陵。

只听见两岸山间猿啼的声音连续不停,轻快的小舟已经从重重叠叠的高山峻岭中的江面驶过了。

〉一、自主预习1.作者及其作品相关资料的收集:作者——郦道元2.给加点的字注音郦.()道元重岩叠嶂.()不见曦.()月沿溯.()素湍.()绿潭飞漱.()属.()引凄异绝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2.请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给下列句子用斜线划分节奏。

第1段:①自三峡七百里中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2段: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②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第3段:①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②绝巘多生怪柏。

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第4段:①每至晴初霜旦。

②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3.熟读课文。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阅读第1段,结合文下注释,解释下列词句。

A 重点词解释:自:略:阙:嶂:自非:亭午:夜分:曦:B 重点句子翻译: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 本段主要写什么?突出什么特点?2.背诵第一段。

四、当堂达标1.解释下列字词。

(1)略无阙处略无:_________ 阙:_______________ (2)至于夏水襄陵至于:_________ 襄陵:_____________(3)自非亭午夜分亭午:________ 夜分:_____________(4)沿溯阻绝沿:___________ 溯:_______________ 2.“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一句从面体现了山的、;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则是面描写,以“不见曦月”衬托山的高峻..,江面的。

《三峡》学案

《三峡》学案

⑻良多趣味 实在 有良田美池 肥沃 善良, 良莠不齐 善良,指好人 虽乘奔 ⑼虽乘奔御风 飞奔的马 奔走相告 奔跑 快 不以疾 ⑽不以疾也 快 疾风劲草 讳疾忌医 疾病 疾恶如仇 痛恨 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⑾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B ) A.或:或王命急宣 或以钱币乞之 B.林:青林翠竹 林寒涧肃 哀转久绝 沿溯阻绝 C.绝:哀转久绝 沿溯阻绝 可以调素 D.素: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 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三)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有时 今: 或者 ⑴或王命急宣 或:古:
(二)一词多义
⑴自三峡七百里中 从 自非亭午夜分 如果 并自为其名 自己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从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⑵属引凄异 连接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沿溯阻绝 ⑶沿溯阻绝 断绝 绝巘多生怪柏 极 哀转久绝 络绎不绝 哀转久绝 消失 络绎不绝 断 ⑷或以钱币乞之 有的人 或王命急宣 有时 ⑸至于夏水襄陵 表示另提一件事 每至晴初霜旦 到 猿啸三 ⑹猿啸三声泪沾裳 几 三男邺城戍 三个 三番五次 多 ⑺虽乘奔御风 即使 虽人有百手 即使
⒂文末的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 文末的渔歌: 巴三声泪沾裳!”有何作用? 呼应前文; ①呼应前文; 渲染了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 ②渲染了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 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③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⒃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语言特点。 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语言特点。 春冬之景: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春冬之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⒀“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和李白 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和李白 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 的《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意境相同。 千里江陵一日还意境相同。 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 ⒁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静景描写的 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动景描写的句子: 动景描写的句子: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七年级语文下册《三峡》学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三峡》学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三峡》学案学习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特别是朗读能力,在朗读中感知内容,体会意境和作者情感。

2.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整体布局的妙处。

3.在品味诗情画意的基础上,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

【文学常识与背景知识】.作者简介《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

著有《水经注》四十卷。

尚有《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现今全部失存。

2.背景资料《水经》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记载全国水系的地理著作,作者已不可考。

由于它记叙简略,郦道元在“访渎搜渠”,亲自考察后为其补订作注,名日“水经注”。

它不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也是宝贵的文学珍品。

它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名,史称“四大名注”。

《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课文分析】.主题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欣赏之情。

2.对话文本课文是怎样描写三峡的地貌特征的?《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

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凉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

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

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三峡学案

三峡学案

《三峡》复习学案【文学常识】1、作者介绍:本文选自《水经注·江水》。

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人,地理学家,散文家。

2、作品介绍:《水经》是一部记载全国河流水道的专著,大概为三国时人所著。

北魏时郦道元为此书做了注解,后将郦道元做的注解称为《水经注》。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志,也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土录。

其中的写景部分历来被文学史推为山水游记的首倡。

最为人传诵的是其中关于三峡的描述,虽只有155字,却写出了七百里三峡的万千气象。

3、中心:本文通过对三峡四季山水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三峡的壮丽风光。

【课文简析】首先,写三峡两岸的山。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自略无阙翻译: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嶂此句即重叠岩嶂,隐蔽天日。

翻译: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自亭午夜分曦月曦此句应按照“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

”的结构理解。

翻译:这一层写山。

两山夹水的地方称之为峡,有山才有峡,所以写三峡必须从山写起。

作者抓住峡江的特点来写,第一句写山的长、多。

其中“”可见其长,“”可见其多。

第二句写山陡、高,江面的狭窄。

其中正面写山高、山陡的句子是“”,侧面写山陡、高,江面的狭窄的句子是“”。

这里字字扣住了山,句句突出了峰,却只字未提到水,但是明处写山,暗中包含着水。

既写出了山势的险峻,又写了江流的狭窄,为下文写夏水的迅猛作了铺垫。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至于襄陵襄陵沿溯绝:断翻译:5、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或:有翻译:5、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不以虽奔御翻译:写水,从哪儿写起呢?作者没有按四时先后一一写来,而是顺上层山势的高峻,江面的狭窄之势先写最胜、最具特点的夏水。

“”可见其凶险,“”可见其迅疾,“”用比较的方法,更见其迅疾。

读起来,一泻千里的江水,既使人感到惊心动魄,又使人感到豪气万丈。

6、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则:连词,有轻微的转折意思,可不翻译。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9 三峡 学案【精品】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9  三峡 学案【精品】

9 三峡 学案【学习目标】1、扫除文字障碍,疏通文意,提高文言文的朗读理解能力。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3、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预习导学】● 走近作者郦道元(466~527)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今属河北涿鹿)人。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他一生好学,博览群书,著述严谨,以《水经注》最著名。

● 背景知识《水经注》是一部记载我国水道的地理书,旧传为汉·桑钦所作,经清代考证,可能是三国时的著作。

原书非常简单,郦道元的注释对《水经》中的记载加以详细阐明和补充,它叙述了两岸各地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对各地的秀丽山川作了生动的描写,大大丰富了原著内容。

● 基础积累1、初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给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阙.( )曦.( ) 襄.( ) 溯.( ) 御.( ) 湍.( ) 巘.( ) 漱.( ) 涧.( ) 猿.( ) 啸.( ) 属.( )嶂.( ) 寝.( ) 荇.( )2、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列词语。

(1)朝.发白帝( )(2)乘奔.御风( )(3)良.多趣味( )(4)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 )3.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略无阙处。

通 ,4. 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古义: ,今义: ②或.王命急宣古义: ,今义: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 ,今义:● 文学常识5、《三峡》节选自《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字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学 家、 家。

撰《________》,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_______著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 整体感知大声朗读课文,思考填空6、文章抓住 的特点进行描写。

写山,突出 的特点。

写水,则描绘 的不同景象:夏水 ,船只阻绝;春冬景美, ;秋天,林寒涧肃,凌清哀绝。

作者用笔匠心,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9 三峡 学案【部编语文 八年级上册精品资源池】

9  三峡 学案【部编语文 八年级上册精品资源池】

19 三峡 学案【学习目标】1、扫除文字障碍,疏通文意,提高文言文的朗读理解能力。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3、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预习导学】● 走近作者郦道元(466~527)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今属河北涿鹿)人。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他一生好学,博览群书,著述严谨,以《水经注》最著名。

● 背景知识《水经注》是一部记载我国水道的地理书,旧传为汉·桑钦所作,经清代考证,可能是三国时的著作。

原书非常简单,郦道元的注释对《水经》中的记载加以详细阐明和补充,它叙述了两岸各地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对各地的秀丽山川作了生动的描写,大大丰富了原著内容。

● 基础积累1、初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给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阙.( )曦.( ) 襄.( ) 溯.( ) 御.( ) 湍.( ) 巘.( ) 漱.( ) 涧.( ) 猿.( ) 啸.( ) 属.( )嶂.( ) 寝.( ) 荇.( )2、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列词语。

(1)朝.发白帝( ) (2)乘奔.御风( ) (3)良.多趣味( ) (4)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 )3.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略无阙处。

通 ,24. 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古义: ,今义:②或.王命急宣古义: ,今义: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 ,今义:● 文学常识5、《三峡》节选自《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字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学 家、 家。

撰《________》,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_______著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 整体感知大声朗读课文,思考填空6、文章抓住 的特点进行描写。

写山,突出 的特点。

写水,则描绘 的不同景象:夏水 ,船只阻绝;春冬景美, ;秋天,林寒涧肃,凌清哀绝。

《三峡-郦道元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三峡-郦道元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三峡-郦道元》导学案一、导入三峡,位于中国长江上游,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也是中国古代闻名的风景名胜之一。

而郦道元,是中国唐代闻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闻名。

本导学案将指挥同砚们一起探索三峡与郦道元之间的干系,了解他们的故事和意义。

二、导学目标1. 了解三峡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 了解郦道元的生平事迹和代表作品。

3. 探讨三峡与郦道元之间的联系,理解诗人如何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三、导学过程1. 三峡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请同砚们查阅资料,简要介绍三峡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可以从长江的流经地区、三峡的名称来源、三峡大坝的建设等方面展开讨论。

2. 三峡的文化意义- 让同砚们思考三峡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可以讨论三峡在中国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中的体现,以及三峡所承载的历史和人文精神。

3. 郦道元的生平宁代表作品- 介绍郦道元的生平事迹,包括他的出生背景、求学经历、官职任免等。

同时,选取郦道元的代表作品进行解读,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

4. 探讨三峡与郦道元之间的联系- 让同砚们思考三峡与郦道元之间的联系,可以从郦道元的诗歌中找到对三峡的描写和赞美,也可以从三峡的景观和历史中找到与郦道元诗歌相呼应的元素。

5. 总结讨论- 结合以上内容,引导同砚们总结三峡与郦道元之间的干系,理解诗人如何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同时,可以启发同砚们思考当代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干系,以及诗歌在传承文化和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四、作业安置1. 撰写一篇关于三峡或郦道元的读后感或心得体会。

2. 制作一份关于三峡或郦道元的PPT,展示给同砚们。

3. 收集与三峡或郦道元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并与同砚们分享。

五、扩展延伸1. 邀请相关专家或学者到班级进行讲座,深入探讨三峡和郦道元的文化内涵。

2. 组织同砚们进行实地考察,前去三峡或郦道元的相关景点进行参观和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休五中七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三)理清思路诵三峡
5、阅读课文,你认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6、再读课文,用自已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四季景色的特点。

(四)各抒己见品三峡
7、同学们,三峡很美,那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呢?你能用“三峡的____ 美,你看 ________”的句式说一说吗?
8、这样美的三峡,作者仅用150余字就描绘得如此传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不能不令人称奇。

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写得妙。

(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
(五)妙笔生花绘三峡
活动设计:我是三峡小导游
活动要求:人人都是小导游,紧扣课文内容,适当选择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或学过的有关诗文,发挥想象写一段情文并茂的导游词。

【拓展检测案】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略无阙处 _______ 沿溯阻绝______不见曦月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译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沿溯阻绝哀转久绝
B、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C、回清倒影清荣峻茂
D、春冬之时物外之趣
4、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寥寥几笔,便能将景物的神韵表现出来,只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