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游戏与儿童发展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课件
学前教育学ppt课件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分析
三、社会文化与学前教育
1 文化的一般概念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 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指人类后天习得的并为一定群体 所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主要限于广义文化的精神层面。
2 学 文前化教与育教的育内容、手段和设施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学前教育学
LOGO
1
目录
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三章 儿童观与儿童发展 第四章 幼儿教育目的
第五章 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
2
目录
第六章 幼儿园课程 第七章 幼儿园的游戏 第八章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第九章 幼儿园教育的衔接
第十章 幼儿教师
3
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13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分析
一 社会政治与学前教育
二
社会经济与学前教育
三
社会文化与学前教育
14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分析
一、社会政治与学前教育
1 社会政治对学前教育性质的制约作用
学前教育的性质受社会政治的影响,并为政治所决定。
2 社会政治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作用
① 教育可认为是文化的一个因素,是根据一定社会占统治 地位的阶级的价值而设计、创建的一种文化形式,一种 文化行为。
② 文化传递与教育 ③ 文化选择与教育
17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分析
3 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作用
① 中介作用; ② 渗透作用; ③ 制约作用。
4 我国传统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① 对教育目标的影响; ② 对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影响; ③ 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 (3)
学习建议
1.观察儿童游戏的活动,分析儿童游戏的目的 2.尝试运用“剩余精力”理论解释儿童游戏的原因
第一节 早期经典游戏理论
一、剩余精力说
德国思想家席勒在《人的审美教育的书信》中首先提 出动物在生活的需要之外,有剩余精力。“游戏就是动物 所剩余精力的活动”“从游戏而得到的快乐,并不在乎认 识游戏的方法,只不过因为精力的使用和自由”。
二、松弛说(娱乐论)
松弛说(娱乐论):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 家拉扎鲁斯提出的一种游戏理论。拉扎鲁斯认为游戏 不是发泄精力,而是在工作疲劳后松弛、恢复精力的 一种方式,艰苦的脑力劳动使人身心疲劳,这种疲劳 需要一定的休息和睡眠,才能消除,然而只有当人解 除紧张状态时,才可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睡眠。 20世纪初,哲学家帕特里克扩展了拉扎鲁斯的理论。 指出:游戏来自于放松的需要。
•理论的局限性: • 理论缺少证据支持,在演化的问题上也没有限定范围 •,它未解释那些需要高度技术的诸如骑自行车、开汽车之 •类的游戏活动。
五、游戏欲望说
• 在20世纪初,荷兰生物学家、心理学家拜登代克反 •对格罗斯的生活预备说的观点,他认为游戏是儿童操作 •某些物品而进行的一种活动,游戏不是本能,是一般欲 •望的表现。引起儿童游戏有以下三种欲望:
•标志着游戏逐渐失去了具体象征性的内容而进一步抽象化。
•(四)象征性游戏的发展
•
象征性游戏是儿童游戏的高峰,它反映了符号机能
•的出现和发展。即理解一种东西能代表另一种东西。这种
•游戏反映了对环境的同化倾向。儿童实行的是把符号物与
•被符号所表示的事物联系起来的方法,象征性游戏是符号
•化的一种类型,词和表象是符号化的另一些类型。
跳绳是幼儿常玩的游戏,也是幼儿锻炼身体所用的。在 户外活动中孩子对跳绳非常感兴趣,并且能创造出多种玩法 ,如:将绳子两头扣在一起,可做套圈游戏。总之,跳绳的 玩法多种多样,幼儿在玩的同时还在不断地探索跳绳的更多 玩法,种种玩法的最终目的就是发展幼儿的身体动作。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 ppt课件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游戏, 如爬行和蹒跚行走期的游戏, 追逐类游戏,娃娃家和沙滩 游戏,小组竞赛的游戏,在 复演论看来就是动物阶段、 野蛮阶段、农业家长式阶段, 以及部落阶段生存方式的重 演。
认知学派的游戏理论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指不断重复一些行为,而主要是希望从 中得到快乐”。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实质是同化超过 了顺应。儿童早期认知结构发展不成熟,不能够保持同化与顺 应之间的协调或平衡。这种不平衡有两种情况:
三、儿童游戏的特质 (一)游戏是儿童的需要
1.游戏是儿童身体活动的需要 2.游戏是儿童认知活动的需要 3.游戏是儿童社会交往活动的需要
(二)游戏是儿童的工作
◆游戏与工作对立 ◆游戏与工作相互转换
◆儿童游戏就是工作
(三)游戏是儿童的权利 1.儿童有满足游戏愿望的权利 2.儿童有自主游戏的权利 3.儿童有充分游戏的权利 对此,你有想说的话吗? ?
第二讲 儿童游戏的分类
一、儿童游戏的分类方法 (一)以理论假设为指导的分类方法。
优点:理论性强,易对某种类型游戏的来龙去脉做出理论 上的分析与说明。 不足:依据的原始观察资料一般较薄弱,往往不能清楚地 说明各类游戏所可能包含的实际行为。 (二)以自然观察为指导的分类方法。 优点:观察资料雄厚 不足:理论性不够
四、儿童游戏的定义
游戏是一种行为上的倾向,这种倾向出现在可描述 的和可再现的情景中,表现于种种可观察的行为之中。
刘焱研究指出:可以通过游戏的外显行为因素的观 察,即游戏活动中的表情、动作、言语、材料及角色 扮演来认识游戏的外部特征,以帮助人们从操作的层 面上来判断一种活动的性质。
游戏的理论流派
剩余精力说
一是顺应大于同化,表现为主体忠实地重复范型的动作,即 模仿;别一种是同化大于顺应,表现为主体完全不考虑事物的 客观特性,只是为了满足自我的愿望,与需要去改变现实,这 就是游戏。
学前儿童游戏PPT课件
03
家园共育模来学前教育的重要趋势。通过游戏
化教学,可以搭建起家园共育的桥梁,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孩子的成长过
程。
31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2024/1/26
32
游戏中的语言、图形 和声音等要素应符合 儿童的认知特点。
2024/1/26
游戏设计应考虑到儿 童的认知发展水平, 如感知、记忆、思维 等。
14
注重游戏过程而非结果
游戏的目的在于让儿童享受游 戏过程,而非追求特定的结果 。
2024/1/26
教师应关注儿童在游戏中的表 现,而非仅仅关注游戏结果。
鼓励儿童在游戏中尝试、探索 和发现,而非强调胜负或成绩 。
2024/1/26
6
提高儿童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游戏化学习提高兴趣
将学习内容以游戏的形式呈现,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儿童的学 习兴趣。
游戏增强学习动力
游戏中的挑战和奖励机制可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 学习中。
2024/1/26
7
02
学前儿童游戏类型及特点
2024/1/26
21
艺术创意类游戏
绘画创作游戏
提供绘画材料和纸张,鼓励儿童 自由创作,表达内心想法和感受
。
音乐律动游戏
通过唱歌、跳舞等活动,让儿童 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手工制作游戏
引导儿童使用各种材料,动手制 作小工艺品,培养其手眼协调能
力和创造力。
2024/1/26
22
05
游戏评价及反馈机制建立
2024/1/26
8
角色扮演游戏
01
02
03
04
定义
《幼儿园游戏指导》课件
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
促进幼儿身体发展
游戏中的运动有助于增强幼儿体质,促进骨骼、 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培养幼儿社交能力
通过游戏中的合作与交流,幼儿可以学会与人相 处、合作和分享。
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探索和想象的空间, 有助于培养其创造力和想象力。
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游戏内容分类
可分为智力游戏、运动游戏、音乐游戏等,智力游 戏注重思维训练,运动游戏强调身体运动,音乐游 戏注重音乐感受和表现。
02
幼儿园游戏设计与组织
游戏设计原则
01
02
03
04
安全性
确保游戏设施和环境安全,预 防意外伤害。
教育性
结合幼儿发展目标,培养幼儿 多方面能力。
趣味性
激发幼儿兴趣,使幼儿积极参 与游戏。
疏散演练
定期进行疏散演练,提高幼儿在紧急情况下 的逃生能力。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创新性
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设计新 颖有趣的游戏。
游戏材料的选择与投放
安全性
选择无毒、无味、环保 的游戏材料,确保幼儿
安全。
适宜性
根据幼儿年龄和发展阶 段选择合适的游戏材料
。
丰富性
提供多样化的游戏材料 ,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
和需求。
更新与整理
定期更新和整理游戏材 料,保持新鲜感。
游戏场地的规划与布置
01
02
03
04
案例名称:小小探险家
描述:孩子们在户外环境中, 通过攀爬、跳跃、平衡等运动 ,探索自然,培养勇气和自信
心。
目标: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 、协调性和平衡感,培养勇敢
《学前儿童游戏》课件
定义
创造性游戏是指幼儿通过想象和 创造,自由地表现个人意愿和情
感的一种游戏形式。
特点
创造性游戏强调幼儿的自主性和 创造性,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 趣和想象自由发挥,不受规则和
限制的约束。
示例
角色扮演游戏、积木搭建游戏、 绘画游戏等。
规则游戏
定义
规则游戏是指幼儿在游戏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和要求的一 种游戏形式。
前操作阶段
01
02
03
总结词
开始出现象征性思维,以 模仿和想象为主要特点。
详细描述
儿童在这个阶段开始能够 进行简单的想象和模仿, 使用物品代替真实的物体 ,进行象征性游戏。
举例
过家家、角色扮演等象征 性游戏。
具体操作阶段
总结词
以形象思维为主,开始出现创造 性和规则意识。
详细描述
儿童在这个阶段开始能够进行较为 复杂的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 ,并开始对游戏产生规则意识。
学前儿童游戏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目录CONTENTS
• 游戏理论 • 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阶段 • 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 • 游戏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 学前儿童游戏的设计与实施 • 学前儿童游戏中的教师角色
01
游戏理论
游戏定义与特性
定义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 儿童主动模仿现实生活的行为, 通过想象和操作物体,再现生活 的一种活动。
丰富性
提供多样化的游戏场景和设施,满足儿童的好奇 心和探索欲望。
适应性
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展水平,创设适合他们的游 戏环境,促进其身心发展。
游戏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教育性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样章
前 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推进我国幼儿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种变革是全方位的,不仅是幼儿园办学模式、教育课程设置、教育内容的改变,更是幼儿教育的方式、方法、手段的变革,幼儿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单一的德、智、体方面的发展,而是要通过适合儿童发展的健康、活动、生活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满足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从而培养儿童更好地适应未来生活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使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
游戏是儿童的生活,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儿童由个体的人向社会人转化的重要途径。
游戏是儿童快乐的源泉,游戏具有神秘的力量。
了解游戏的本质对于认识儿童世界,把握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寻找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
《纲要》在总则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
”为了适应幼儿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发展,更好地将《纲要》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教育、适宜性的教育、生活化的教育”等理念,转化为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行为,并指导于幼儿教育的实践,现在将有关儿童游戏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整合,编写《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课程是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和特殊教育的必修课程。
全书共三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第一章至第三章,关于儿童游戏的理论概述,主要是解释游戏的本质、特点与作用、儿童游戏的不同分类及有关专家学者的游戏理论。
第二部分:第四章至第八章,关于儿童游戏的实施应用,重点探讨了幼儿园游戏环境的创设、各类游戏的指导及游戏中观察与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部分:第九章,儿童游戏指导的案例,为教育工作者实际应用游戏提供操作的范例与指导建议。
教材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强调学习的实用性,具有以下特点:1.适应《纲要》精神,以五大领域活动作为教材内容的基点,突出新时期对幼儿教育的要求。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教学课件(共9章)项目四幼儿园游戏环境的创设
案例 评析
环境与教育是儿童的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游戏是儿童 的主要生活,幼儿园应创设以游戏为主的环境,在环境创 设中,应考虑儿童的兴趣、创造适宜的活动区,满足儿童 游戏活动的愿望,在小、中班,环境创设主要以角色游戏、 结构游戏等区域角为主,到了大班后,当儿童对阅读有了 需求时,创设儿童图书角,从而使所创设的区域角,能够 发挥教育活动的价值,被儿童喜欢。
四、沙地的设置于管理
幼儿园为开展游戏的需要,还应创设沙池或沙箱。沙池或沙箱设在向阳处,有覆盖物,沙地 面积要大些,便于幼儿活动。沙土宜经常洒水,保持一定的温度,并要经常保持土质清洁松软。
幼儿园在创设户外游戏场地时,可以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幼儿园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形式 的户外游戏地坪形式,以满足幼儿不同季节的活动需求。
一、户外游戏场地上的设施要符合要求
4.根据条件和需要设置游戏的管理 监护设施。如为儿童提供的蹦床,要备 有弹性较强的护围等。
5.戏水池最深处的水深不得超过0.3 米,池壁装饰材料应平整、光滑且不易 脱落,池底应有防滑措施。
6.游戏场内应设置坐凳及避雨、庇 荫等休憩设施。
7.宜设置饮水器、洗手池。
二、户外游戏场地要有利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2.教师应与幼儿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3.建立互助、友爱的伙伴关系
三、室外游戏环境创设方案
四、室内游戏环境创设方案
考点聚焦
2017上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
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使用易于识别的生活行为规则标识 图。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
A. 美化环境 B. 便于幼儿看图说话 C. 便于幼儿认识各种符号 D. 便于幼儿习得生活技能和行为准则
三、实践题 1. 尝试做一个幼儿园室外游戏环境平面布置图。 2. 尝试做一个幼儿园室内游戏环境平面布置图。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件
教师资源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需要专业化的 教师队伍。教师应该具备社会教 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设计
和实施有效的社会教育课程。
跨学科资源整合
将社会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结 合,如语言、数学、科学等,以
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共享教育资源
学校之间可以建立合作关系,共 享教育资源,包括教师、教材和 活动方案等,以实现教育资源的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
03
与实施
依据年龄段制定活动计划
0-3岁
以家庭和社区为依托,注重亲子关系 和社交技能的培养,如通过游戏、歌 曲、故事等形式引导宝宝与人交往、 表达自己。
3-6岁
在幼儿园环境中,注重社会规则、道 德意识、合作能力的培养,如通过角 色扮演、合作游戏、故事讨论等形式 引导幼儿理解并遵守社会规则。
社会资源的利用与支持
社会公共设施
利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社区活动 中心等设施,为学前儿童提供丰富的 社会教育活动。
公益组织与机构
节日与文化活动
利用各种节日和文化活动,如儿童节 、端午节等,教授孩子关于文化传统 和社会规范的知识。
与公益组织或教育机构合作,为学前 儿童提供社会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
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案例三:如何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习惯
总结词:通过教育、榜样 和情境体验,培养幼儿的 亲社会行为习惯,促进幼 儿的道德发展。
详细描述
1. 教育幼儿学会关心他人 ,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 ,不伤害他人。
3. 通过情境体验,让幼儿 在实践中学会分辨是非, 体验积极的行为带来的愉 悦和成就感。
2. 借助榜样作用,引导幼 儿学习积极的行为模式, 如帮助他人、分享玩具等 。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幼儿 理解并遵守社会规则,如排队等 待、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等。
学前儿童游戏指导(第三章)
二、桌面表演
桌面表演,是指在桌面上运用各种游戏材料替代作品中的角色,幼儿 以口头独白、对白和操纵玩具来再现作品的情节和内容的一种表演游戏 形式。
三、影子戏表演
影子戏表演是根据物理学原理,通过光的作用所产生的阴影来进行表 演的游戏活动。幼儿表演的影子戏一般有头影、手影、纸影和皮影等, 其中以手影游戏居多,而皮影戏则具有鲜明地方特色。
木偶戏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具有悠久的历史。三国时已有偶人进 行杂技表演,隋代则开始用偶人表演故事。其中,常见的木偶有布袋木 偶、手指木偶、提线木偶和棍杖木偶等几种类型。
第四节 表演游戏的指导
一、协助幼儿选择表演游戏的主题
(一)健康活泼的思想内容
作品首先要具有健康活泼的思想内容,情节曲折、紧凑,角色性格鲜 明并为幼儿所喜爱。作品内容还应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以有助于发挥 幼儿的创造性。
二、为表演游戏提供物质条件
(一)简易的舞台和布景
日常进行的表演游戏,可以在室外或活动室中进行,用小椅子、小桌 子或大的积木围起一个小舞台,或在现有的场地上用标记分出“台上” 和“台下”,或有一个较固定的表演区,如活动室的一角。木偶舞台用 一块幕布将操纵者遮住即可。
表演用的布景应简单方便,避免过大、过重、过繁,更不能妨碍表演, 只要能起到烘托情境、渲染气氛的作用即可。制作布景造型宜夸张,色 彩要鲜明,可以结合美工活动,发动孩子们一起来设计和制造。
四、指导幼儿表演的技能
(一)教师示范表演
教师经常把故事、童话、诗歌、歌舞等作品,以戏剧、歌舞、木偶、 皮影戏等形式向幼儿作示范性表演,这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表演的欲望, 还可以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表演素材,学习各种表演技巧。因此,教师 的示范表演是对孩子的重要指导。
(二)教师参与幼儿的表演游戏
学前教育学第三章 ppt课件
动手能力不同
兴趣爱好不同
第四节 科学学前教育观的树立
八、 争取家庭配合
争取家庭配合
教师要向家长宣传学前教育法规的精神,使家长能 正确地理解学前教育。 教师要利用儿童入所入园的时间,及时与家长沟通。 教师要教给家长一些卫生保健知识,使家长能帮助 孩子形成正确的卫生习惯。 教师要教给家长一些教育知识,使家长能掌握教育 孩子的主动权。
第五节学前儿童的因材施教二深入研究儿童深入研究儿童第五节学前儿童的因材施教三构建独特环境构建独特环境营造尊重每个儿童的文化和语言的环境创设发展每个儿童的兴趣和能力的环境构建促使每个儿童获得进步和成功的环境第五节学前儿童的因材施教四开展小型活动开展小型活动第五节学前儿童的因材施教五考虑儿童的学习方式考虑儿童的学习方式教师要重视儿童个体在学习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从每个儿童最擅长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中找到切入点设计出与儿童个体学习特点相适应的教育活动使每个儿童能通过最合适的入口最顺利的路径来学习获得最大化最优化的发展
第四节 科学学前教育观的树立
六、 教育要多样化
教育要多样化
有赖于全班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 动的相互结合、互相补充。
为儿童创造自选活动、自由活动、个人游 戏的机会。
采用几种教育形式,使之相互配合。
第四节 科学学前教育观的树立
七、 因儿童而施教
因儿童而施教
积极性不同 接受能力不同
教师的教育 策略应不同
个方面的文明卫生习惯及美学的观念。
第五节 学前儿童的因材施教
一、 实现角色转换
实现角色转换
使教师角色发生变化,从“专家”的角色转换 为“指导者和协助者”、“促进者”、“创 造”者、“组织”者、“建议”者、“记录” 者、“评价”者。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游戏概论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游戏概论导言:游戏是儿童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学前儿童而言,游戏是他们认识世界、发展智力、培养社交能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学前儿童的游戏与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正确引导和指导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游戏的定义、游戏的类型、游戏与儿童发展的关系以及如何进行游戏指导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游戏的定义游戏是儿童通过模拟、想象、探索和互动来表达自己,体验世界,满足需求的一种活动。
游戏是儿童独立自主的行为,是儿童主动参与并自愿进行的,具有乐趣和目的性。
二、游戏的类型1.角色扮演游戏:儿童通过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和体验各种角色的生活,从而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2.建设游戏:儿童通过建立和搭建各种结构,如积木、拼图等,培养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促进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动作游戏:儿童通过跑跳、爬行等动作活动,锻炼身体,发展肢体运动能力和协调能力。
4.真实游戏:儿童通过模仿成人的真实活动,如煮饭、购物等,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生活技能,增强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游戏与儿童发展的关系游戏对儿童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1.智力发展:游戏能够激发儿童的思维、观察和记忆能力,并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情感发展:游戏是儿童表达自己情感的重要途径,通过游戏,儿童可以体验不同情感,培养情感管理能力和社会情绪认知能力。
3.社交发展:游戏是儿童与他人互动和交流的重要方式,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学会分享、合作、竞争和相互帮助的社交技能。
4.语言发展:游戏能够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帮助儿童提高表达和交流能力,丰富词汇和语言运用。
四、如何进行游戏指导1.提供适宜的游戏环境:提供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游戏环境,包括安全、舒适的场所、丰富多样的玩具和材料等,以满足儿童的游戏需求。
2.给予自主选择的权利: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需求,给予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利,鼓励他们自由发挥和探索,培养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
北京出版集团公司 北Biblioteka 出版社第三章 游戏与儿童发展
目录
第一节 游戏与儿童认知的发展 第二节 游戏与儿童身体的发展 第三节 游戏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第四节 游戏与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思考与练习
学习重点
1 理解掌握游戏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2
理解与掌握游戏对身体发展的作用
极地反馈与支持,学会对同伴让步以及被同伴接纳等。有
研究表明,经常参加角色游戏的儿童其社会能力明显好于
那些不参加角色游戏的儿童。在游戏中儿童必须学会自我
控制、延迟满足,才能更好地游戏。游戏促进了儿童意志
行为的养成。
三、游戏与儿童的同伴关系
• (一)游戏的类型影响了同伴关系的发展 • (二)游戏促进了儿童的同伴交往
有优势,尤其是以儿童自己的意愿和想象来进行的创造性 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更为明显。 • 2.不同游戏类型对儿童解决不同类型问题的作用 • 操作活动为儿童提供了在分类基础上充分发展概念的 大量机会。 • 儿童在游戏中也学会了多、少、相似、不一样等关, 这是儿童期分类能力发展的开始,有利于儿童的理解能力 • 和预测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儿童数理逻辑能力的发展。 • 儿童在角色扮演中,对物体相似特点的选择——以物 代物以及将自己假扮成某个角色再回到现实,都表明儿童 开始理解思维的可逆性。
第二节 游戏与儿童身体的发展
一、游戏促进儿童基本动作的发展
• 在各种游戏中,都包括各种大小动作和活动,特别 是户外体育游戏,能锻炼儿童的走、跑、跳、钻、爬、 投掷平衡、攀登等基本动作。
二、游戏促进儿童体能的提高
•
游戏能满足儿童生长时对运动的需要,并促进其运动
能力的发展。如攀登、追逐、跳绳、滑滑梯、走平衡木等
促进了儿童大肌肉群的发育,使动作趋于协调;而折纸、
捏泥、插塑、穿珠等则能锻炼儿童手部小肌肉群的协调能
力,使动作趋于精细。
三、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 专门的体育游戏对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效果显著。 • 儿童在不同的游戏中,变得结实、健康;在与外界环 • 境的多方面接触中,变得反应迅速而敏捷;在欢快的游戏 • 中,掌握各种技能,增强了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游戏 • 为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提供了许多必要的动作和运动的机 • 会,锻炼了儿童的身体,增强了儿童的体质。
• 角螺用小杂木削成牛角式尖的宝塔形,上大下尖,将尖头
• 着地,长两寸左右。玩者手持一根系着布巾的小竹杆,
• 先将布巾缠住木角螺,向地下平开,角螺在地下顺时钟
• 转动(左手持杆则为反时钟转动),不时用布巾抽打角
• 螺,也可由二人相对抽打角螺,使二角螺相撞,转得越
• 久的为胜。另有鸣声陀螺和菱形陀螺,以竹木制成中空
2.鞭旋陀螺:手旋陀螺在明代成为宫人喜爱的 游戏。后来有了新的玩法:当它转速减缓而有停转或 歪倒时,允许用衣袖拂拭,即借助外力补救。这个 “袖拂”动作,后来演变成用一根小绳鞭打,同现代 的鞭旋陀螺完全一样。
3.鸣声陀螺:鸣声陀螺也叫“空钟”。
• 陀螺的玩法:
•
一般抽陀螺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水平抽法,而第
二、游戏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 1.自由游戏能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 2.不同游戏性质对儿童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影响 • 3.创造性游戏行为与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关,且
存在性别差异
三、游戏与儿童问题解决
• 1.游戏对儿童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 • 有研究说明,游戏组对解决灵活性的、创新的问题更
第三节 游戏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一、游戏与儿童的自我意识
•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比控制组能够较好地作出符合
人物身份的选择。这就证明社会性表演游戏中的角色扮演,
• 使孩子能在游戏中把自己当别人(角色)来思考,这时,
• 他既是自己,又是别人,在这种自我与角色的同一守恒
• 中,儿童有了角色意识,并能根据角色需要去扮演别人,
• 再画一个小圆圈,各人轮流将自己的陀螺往圈子里打,使
二种则是垂直抽法。一般玩陀螺有两种比赛方式:
• 第一种叫作分边法,将参加的人分成两组,然后大家 一起抽陀螺,看看哪一组的陀螺先倒在地。倒在地上的 陀螺,就称为“死陀螺”,只有任由对方劈击宰割了。 赢的这一方,用自己的陀螺,高举过头,对准目标,向 下猛击。
陀螺的玩法:
•
第二种是画圈法。在地上画一个圆圈,圆圈的中央,
• 圆筒,中间贯以旋轴。圆筒体开有狭长裂口,转动时由
• 于气流作用能发声。菱形陀螺为两头小,中间大,以绳
• 绕螺身。玩时将螺于地,顺势抽绳,使螺旋转。
传统游戏——抽角螺
陀螺的类别: 1.手旋陀螺:早在我国宋代就已经出现一种类
似于陀螺的玩具,当时叫做“千千”。“千千”是个 长约三公分针形物体,放在象牙制的圆盘中,用手拧 着旋转,比赛谁转得最久。
• 逐步理解别人。游戏能为儿童建立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打
• 下基础。
二、游戏与儿童的自控能力
• 表3-2 幼儿在不同条件下保持站立姿势时间的统计
年龄
游戏情境下
非游戏情境下
4~5岁
4′17″
41″
5~6岁
9′15″
2′55″
二、游戏与儿童的自控能力
•
游戏中,儿童还要逐渐学会使自己的意见和别人的看
法协调起来,学会相互理解和帮助。学会协商、合作,积
四、游戏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第四节 游戏与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游戏与儿童的情绪体验
• 1.游戏与儿童积极的情绪体验 • 2.游戏与消极情绪的宣泄
二、游戏与儿童情感的发展
•
1.游戏可以丰富和深化儿童的情感
•
2.游戏可以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
经典回味
•
抽角螺,古称“抽陀螺”,俗称“打地老鼠”。流
• 传甚广,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已有记载。
3 了解游戏与儿童情绪情感、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学习建议
1.观察儿童游戏时语言的发展情况 2.观察儿童游戏时的同伴交友情况
第一节 游戏与儿童认知的发展
一、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1.语言发展 语言游戏表明儿童确实知道词汇或句子的正确含义和
在游戏中使用的特定含义,正如维果茨基(Lev Vygotsky) 所指出的那样,游戏帮助儿童把“词”作为一个“符号”来 掌握,在游戏中儿童能根据物体和动作的意义去行动;而在 现实生活中,儿童却不能这样做,他们只能用真实的物体做 出真实的动作。 2.语言促进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