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第八册第四单元

《火把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欣赏《火把节》

二、设计理念:

《火把节》选自交响组曲《云南音诗》的第四乐章。作者采用云南少数民族民间音调加以交响手法的发展,写成这部包括四个乐章的

风俗性交响套曲。第一乐章“茶林春雨”。第二乐章“山寨路上”。第三乐章“夜歌”。第四乐章“火把节”。《火把节》表现了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的盛大欢腾景象,在全民族的节日里,身穿节日盛装的青年男女们狂欢歌舞,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赞颂和信心。运用三个不同的舞蹈主题穿插出现:矫健、粗犷的男子舞蹈;婀娜、柔美的妇女舞蹈以及欢腾热烈的群舞。作品以热烈奔放的引子开始了质朴而粗犷的第一部分,多主题的调式以及调性的变化交替使音乐呈现出绚丽斑斓的色彩和乐观豪迈的情绪。

三、教学目标:

1. 在聆听彝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作品情感及音乐特点。了解彝族的传统文化,并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产生兴趣。

2. 通过让学生聆听第一、二主题并听辨、分析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彝族音乐文化的特点,认识彝族的重要传统节日及文化。

3. 通过唱、听、节奏练习引导学生了解彝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四、学情分析:

初中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所以,培养学生对音乐浓厚的兴趣,并能坚持学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为此,我力求音乐课新鲜、奇特、活泼。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主要通过"听"、"唱"、"演"、"创"等手段,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思想内涵。

五、重难点和关键点:.

1. 学习并了解彝族音乐的节奏以及音乐的风格特点。

2. 感受作品主题一、主题二丰富的情感变化。

3.感受和体验彝族的音乐风格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七、教学准备:

课本、铃鼓、锣、钹、鑔

八、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

穿着盛装邀请同学们参加少数民族的节日。

二、教学导入:舞蹈《火把节的火把》

1、滚动播放火把节的图片,教师通过舞蹈展示

师:这是哪个民族?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生:略

师:彝族有崇拜火的习俗,认为火能净化万事万物。火,也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都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举行。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尽情地唱歌、跳舞、赛马、摔跤。到了夜晚,人们手持火把在田间地头转圈,载歌载舞。

【设计意图】:

通过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把学生带进彝族的火把节。在上课之初,吸引学

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彝族火把节的兴趣。

三、新课教学

1、初听音乐

师:我们先来聆听一段音乐,你能说一说这段音乐的情绪是什么?描绘了什么场景?

生:略

师:热烈欢快的彝族火把节的盛大热闹的场景。

师:《火把节》选自交响组曲《云南音诗》的第四乐章。作者采用云南少数民族民间音调加以交响手法的发展,写成这部包括四个乐章的风俗性交响套曲。第一乐章“茶林春雨”。第二乐章“山寨路上”。第三乐章“夜歌”。第四乐章“火把节”。《火把节》表现了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的盛大欢腾景象,在全民族的节日里,身穿节日盛装的青年男女们狂欢歌舞,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赞颂和信心。【设计意图】:

初次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去感受作品的细节,避免学生对陌生作品的盲目感受。

2、学习第一主题

(1)学唱第一主题旋律.

(2)加入强拍后感受第一主题的音乐变化----少数民族特有的音乐特征。(3)聆听第一主题,回答问题:第一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主奏乐器是什么?

【设计意图】:

聆听第一主题,了解歌曲旋律特点,学生可以从旋律、节奏方面了解彝族音乐的特点。

3、学习第二主题

(1)试唱第二主题旋律。

(2)在试唱旋律中给长音加上肢体语言。

(3)聆听第二主题,回答问题:主奏乐器是什么?第二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有什么变化?

(4)再次复听第一、二主题,分析两段主题音乐风格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是如何通过音乐要素来实现的?

【设计意图】:

学生再次欣赏音乐,感受音乐在音乐要素与音色上的变化,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欣赏习惯,教会学生如何去欣赏音乐,每一次欣赏都有不同的音乐视角,对一首音乐作品的欣赏起到层层深入的作用。

4、再次聆听第三部分音乐,回答问题:

这段音乐与第几主题相同?有什么区别?加入了哪种打击乐器?音乐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

拓展练习:

作曲家的音乐灵感来源于何处?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为艺术创造了灵感。彝族的艺术文化是我国的一大瑰宝,为我们的祖国又添画上了一页辉煌的诗篇。【设计意图】:

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音乐,同时扩宽学生了解彝族音乐的视野,鼓励学生了解多元音乐文化。

小结:

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好,相信你们通过这节课增加了对彝族的了解,也体验到了每个民族的音乐艺术都有其独特而鲜明的魅力。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应该不断的去了解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去欣赏,去探索,去研究。

教学反思:

彝族音乐文化是无比深奥和耐人寻味,作曲家根据生活创作了艺术。在短短的45分钟时间里,我无法提炼出彝族音乐的所有特点,只能提炼出最关键的一个点进行教学实践。重点就是为了由浅入深地让学生学习两个基本的主题,让两个主题深入学生的脑中,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彝族音乐的特点。所以,本教师立足于“学生为本,教师辅助”运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特点,一步一步引领学生感受体验彝族音乐的艺术魅力,并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增进学生对彝族音乐文化的探究热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