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图形的认识4.2线段射线直线第2课时线段的长短比较教案1新湘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4.2 直线、射线、线段 4.2 直线、射线、线段》优质课教案_28
4.2直线、射线、线段(1)
教学目标:
1. 掌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基本事实;
2. 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3. 初步体会几何语言的应用.
教学重点:
1. 理解并能运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 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及三种几何语言之间的转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梳理旧知
1. 欣赏图片,抽象图形
2. 自主作图,梳理旧知
学生活动:画直线、射线、线段,交流他们的联系和区别.
二、探究新知,训练技能
(一)探究基本事实,感知应用价值
1. 问题交流,归纳事实
问题1如果你想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个钉子?问题2(1)过一点O可以画几条直线?
(2)过已知两点A、B可以画几条直线?
师生活动:作图交流,归纳基本事实.
2.展示应用,感知价值
师生活动:展示基本事实的应用实例,让学生感知其应用价值. (二)探究表示方法,训练基本技能
1.新知再用,探索表示方法
师生活动:根据基本事实,探索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问题3怎样由一条线段得到一条射线或一条直线?
师生活动:探索由线段得到射线和直线的方法,交流课本第126页练习1.
2. 深化应用,训练基本技能
(1)发散交流,讨论位置关系
师生活动:用语言描述下面的图形,归纳点和直线,直线和直线之间的关系.
即时训练:课本126页练习3.
(2)读句作图,训练基本技能
师生活动:学生自主解答课本126页练习2,并进行全班展示点评. 三.互动小结,建构网络
四.检测反馈,训练提升
五.。
直线、射线、线段(第2课时)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计算- (人教版)
B. AB = 2 AC 1
D. CB = AB 2
A
C
B
当堂巩固 3. 判断正误:
(1)若P是线段AB的中点,则AP=BP. (2)若AP=BP,则P是线段AB的中点.
4. 给你一根绳,不量取,你能找到它的中点吗? 对折即可.
当堂巩固 5. 已知,如图AC=CD=DE=EF=FB
A C D EF B
能力提升
2. 已知,如图,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5:3三部分, M为AD的中点,BM=6,求CM和AD的长.
AB
MC
D
解:设AB=2x,BC=5x,CD=3x,
所以AD=AB+BC+CD=10x.
因为M是AD的中点,
所以AM=MD=5x,所以BM=AM-AB=3x. 因为BM=6,即3x=6,所以x=2. 故CM=MD-CD=2x=4, AD=10x=20 .
合作探究
A
MB
如图,点 M 把线段 AB 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 AM 与 BM,点 M 叫做线段 AB 的中点. 类似地, 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线段的三等分点
线段的四等分点
新知讲解
M 是线段 AB 的中点
a
a
A
M
B
几何语言:∵ M 是线段 AB 的中点
∴ AM = MB = 1 AB 2
无图时求线段的长,应注意分类讨论,一般分以下两种情况: ①点在某一线段上;②点在该线段的延长线.
变式训练
已知A,B,C三点共线,线段AB=25cm,BC=16cm,点E,F
分别是线段AB,BC的中点,则线段EF的长为( D )
A.21cm或4cm
B.20.5cm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4.2直线、射线、线段 第2课时(图文详解)
1 2
CB=2cm,
DE=DC+CE=2cm+2cm=4cm.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5.如图所示,点B,C在线段AD上.(1)图中以A为端点的
线段有哪些?以B为端点的线段有哪些?
A
B
C
D
解:以A为端点的线段有:线段AB,线段AC,线段AD.以B为 端点的线段有:线段BA,线段BC,线段BD.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如图所示,要从甲地到乙地去,有3条路线,请你选择 一条相对近一些的路线.
① ②
乙地
③
甲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从甲地到乙地能否修一条最近的路? 如果能,你认为这条路应该怎样修?
①
②
乙地
③
甲地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 结论: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定义: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
(
)
(2)手电筒照在墙上,从灯泡到墙上的光线是射线.
(
)
(3)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
)
(4)直线比射线长.
(
)
(5)在射线上可以截取2厘米长的线段. (
)
(6)过一个点只可以画一条射线.
(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2.某班的同学在操场上站成笔直的一排,确定两个同学 的位置,这一排的位置就确定下来了,这是因为 ___经__过__两__点_有__且__只__有__一__条__直__线________.
A
B
C
在所画图中,我们把点B叫做线段AC的中点
如果点B为线段AC的中点,
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4.2 直线、射线、线段 4.2 直线、射线、线段》示范课课件_4
在用叠合法比较线段大小时,我们怎么移 动线段,使线段的一端重合呢?
A
B
C(A)
B
D
如图:从A地到B地有四条道路,除它们外能否再修
一条从A地到B地的最短道路?如果能,请你联系以前
所学的知识,在图上画出最短路线.
怎样走最近
• A
• B
A•
•B
A•
•B
你能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吗? (1)画一条线段AB,使它等于已知线段a.
如图,AC=CD=DE=EB,图 中和线段AD长度相等的线段是 _C_E_,_D_B___.以D为中点的线段是 _A__B_,_C_E__.
1. 填空:两点的距离是指两点之间的 线段 的 ( 长度 )
2. 如图:这是A、B两地之间的公路,在 公路工程改造计划时,为使A、B两地行程 最短,应如何设计线路?在图中画出。你 的理由是
2厘米
0 a1 2 3 4 5
画线段AB = a = 2 厘米
2厘米
A
B
∴ 线段AB就是所求的线段.
(2)用直尺圆规作一条线段AB等于已知线 段a.
直尺只用
a
来画线,
A 不用来B量
C
距离;
∴ 线段AB就是所求的线段
1. 已知线段a, 作一条线段AB,使AB= 2a
2. 已知线段a、b(a>b), 作一条线段c,使c = a-b
线段的和、差、倍、分 (线段的中点)
必做题:P133页 5、7、8、9 选做题:P133页 10、11
已知:直线m上有A、B、C三点,且线段AB=8cm, 线段BC=5cm,求线段AC的长。
解:
(1)如图:
m
A
BC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 直线、射线、线段 课件 比较线段的长短
点滴记忆:
线段公理: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即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两点的距离
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 的距离
1、作射线(直尺) 2、量线段(圆规) 3、画弧取线段(圆规)
4、∴线段即为所求.
见词想性:
中点的概念:
• 如图,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
两条线段AM和BM,点M叫做线段
3.已知线段AB=2㎝,延长AB到C,使 BC=2AB,若D为AB的中点,E为AC的中点, 求线段CE的长.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 1、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 段最短。
• 2、连接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 的距离。
• 3、线段中点的定义和运用。 • 4、比较线段大小的方法:叠合法和度量法。
AB的A 中点。 M
B
AM = BM = -21 AB AB=2AM AB=2BM
判断:
• 若AM=BM,则M为线段AB的中点。
M
A
B
线段中点的条件:
1、在已知线段上。
2、把已知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
用尺子度量 通过折绳找到中点。
自己画一条线段CD,想一想,你 用什!
例1. 在直线a上顺次截取A,B,C三点, 使得 AB=4cm,BC=3cm.如果o是 线段AC的中点,求线段OB的长。
递进式
在直线a上截取A,B,C三点,使得 AB=4cm,BC=3cm.如果o是线段AC 的中点,求线段OB的长。
回归训练
• 已知直线L上顺次三个点A、B、C,已知 AB=10cm,BC=4cm。
(1)如果D是AC的中点,那么AD= 7 cm. (2)如果M是AB的中点,那么MD= 5 cm.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4.2 直线、射线、线段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知识点一 直线
直线
直线的 相关 概念
表示方法
图形举例
基本事实
特征
(1)用表示直线上任意两 点的大写字母表示; (2)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直线l或直线AB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 且只有一条直线.简单说 成: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1)无端点; (2)向两边无限延伸; (3)无长短
知识点三 线段
定义
表示 方法 线段的 中点
内容 直线上两点及两点间的部分
图例
线段AB或线段BA或线段a
(1)用表示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表示; (2)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这条
线段的中点
点M是线段AB的中点,
AM=BM= 1 AB,即AB=2AM=2BM
2
线段的 画法
例1 根据图4-2-1填空:
图4-2-1 (1)点B在直线AD (2)点E是直线 直线CD的交点; (3)过A点的直线有
;点C在直线AD
,直线CD过点
;
与直线
的交点,点
是直线AD与
条,分别是 .
解析 根据图形进行分析,即可完成各题,同一直线的表示方法不唯一.
答案 (1)上;外;E (2)AE;CD;D (3)3;直线AD、直线AE、直线AC
说明:画弧线时都要朝同一方向,否则有的线段会重复. 解法三:(公式法) 当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时,共有1+2+3+…+(n-1)=n(n-1)÷2条线段.因此,题 图中共有4×(4-1)÷2=6(条)线段.
点拨 数线段的条数,应注意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不能重复,也不能遗 漏,一般从左边第一个点数起,使它和其右边的每个点各组合一次.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4.2直线、射线、线段直线、射线、线段
12/10/2021
数学(shùxué) 七年级 上册•R
第四章 几何图形 初步 (jǐhé tú xíng)
4.2 直线、射线(shèxiàn)、线段
第1课时 直线、射线、线段
第一页,共十五页。
直线公理
经过一点有 无数(wú条shù直) 线,经过两点有且只有 一 条直线.
自我诊断 1. 如图,图中共有几条直线、射线和线段?把它们分别表示出来. 解:直线有 1 条,它是 直线(zhíxiàn);M射N线有 2 条,它们是射线(shèxiàn)EM、;EN
nn-1
nn+1
(2)n 条直线相交,最多有 2 个交点,平面被分成 [ 2 +1] 块;
(3)一张圆饼切 10 刀 (不许重叠),最多可得到多少块饼?
nn-1 nn+1 解:(1)10,16; (2) 2 , 2 +1;
10×10+1
(3)当 n=10 时,
2
+1=56.
12/10/2021
第十四页,共十五页。
12/10/2021
第十一页,共十五页。
解:(1)如图所示: (2)①点 C 在直线 AB 外;②点 E 在射线 CD 上;③直线 AB 与射线 CD 相交.
12/10/2021
第十二页,共十五页。
13.
12/10/2021
第十三页,共十五页。
(1)5 条直线相交,最多有 10 个交点,平面被分成 16 块;
自我诊断 3. 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互不重合,那么交点的个数可能是( D )
A.0,1,2
B.0,1,3
C.1021
第四页,共十五页。
1.下列说法:①过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③两直
2018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4章 图形的认识 4.2 线段、射线、直线 第2课时 线段的长短比较教
4.2 线段、射线、直线第2课时线段的长短比较一、课题第2课时线段的长短比较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概念的基础上,了解线段的长度可以用正数来表示,因而线段可以度量、比较大小以及进行一些运算.使学生对几何图形与数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2.使学生学会线段的两种比较方法及表示法.3.通过本课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对线段与数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掌握线段比较的正确方法,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四、教学手段现代课堂教学手段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六、教学过程(一)、复习线段的概念,引出线段的长度的度量和表示1.学生动手画出(1)直线AB.(2)射线OA.(3)线段CD.2.提出问题:能否量出直线、射线、线段的长度?(如果有学生将直线、射线也量出了长度,借此复习直线和射线的概念.)3.提出数与形的问题:线段是一个几何图形,而线段的长度可用一个正数表示.这就是数与形的结合.4.线段的两种度量方法:(1)直接用刻度尺.(2)圆规和刻度尺结合使用.(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寻找这两种方法)5.教师再讲表示法:线段AB=7cm.二、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线段大小的比较方法教师设计以下过程由学生完成.1.怎样比较两个学生的身高?提出为什么要站在一起,脚底要在一个平面上?2.怎样比较两座大山的高低?只要量出它们的高度.由此引导学生发现线段大小比较的两种比较方法:重叠比较法将两条线段的各一个端点对齐,看另一个端点的位置.教师为学生演示,步骤有三:(1)将线段AB的端点A与线段CD的端点C重合.(2)线段AB沿着线段CD的方向落下.(3)若端点B与端点D重合,则得到线段AB等于线段CD,可以记AB=CD.若端点B落在D上,则得到线段AB小于线段CD,可以记作AB<CD.若端点B落在D外,则得到线段AB大于线段CD,可以记作AB>CD.如图1-6.教师讲授此部分时,应用几个木条表示线段AB和线段CD,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和形象.也可以用圆规截取线段的方法进行.数量比较法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线段AB和线段CD的长度,将长度进行比较.可以用推理的写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写法如下:因为量得AB=××cm,CD=××cm,所以 AB=CD(或AB<CD或AB>CD).总结:现在我们学会了比较线段的大小,还会比较什么?学生可以回答出,可以比较数的大小,进而再问:数的大小如何比较?(数轴)再问:比较线段的大小与比较数的大小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得到:比较线段的大小就是比较数的大小.三、应用实例,变式练习:1.如图1-7,量出以下图形中各条线段的长度,比较它们的大小.并比较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与第三边的关系.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如图1-8,根据图形填空.AD=AB+______+______,AC=______+______,CD=AD-______.3.如图1-9,已知线段AB,量出它的长度并找出它的中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4.如图1-10,根据图形填空,(1)AB=______+______+______.(2)AB-a=______+______.(四)、小结1.教师提问:怎样表示线段的长度?怎样比较线段的大小?通过本节课你对图形与数之间的关系有什么了解?2.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重点总结数与形的结合以及比较线段大小的两种方法.七、练习设计p.122,3题、6题.八、板书设计九、教学后记1.本课的教学时间为1课时45分钟.2.本课时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将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对数与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这节课是一堂起始课,它为学生的思维开拓了一个新的天地.在传统的教学安排中,这节课的地位没有提到一定的高度,只是交给学生比较线段的方法,没有从数形结合的高度去认识.实际上这节课大有可讲,可以挖掘出较深的内容.在教知识的同时,交给学生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这一点不容忽视,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时时注意.3.学生在小学时只会用圆规画圆,不会用圆规去度量线段的大小以及截取线段,通过这节课,学生对圆规的用法有一个新的认识.4.在课堂练习中安排了度量一些三角形的边的长度,目的是想通过度量使学生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结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为下面的教学做一个铺垫.5.为避免本节课的枯燥,可以用提问的形式,出现悬念.如:开始的提问“线段是几何图形,它与数字有什么联系?”“在我们学过的知识和生活中,什么东西可以比较大小?”等.这样就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思维,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6.如果感觉课堂密度小,还可以增加一些培养动手能力的题.如:(1)量一量老师的大三角板中的等腰三角形各边的长,然后再量一量自己手中同样的小三角板各边的长,算一算相等的角所对的边长度的比值,是否相等.(为相似三角形的内容做一些铺垫)(2)量一量课桌四条边的长,再量一量课本四条边的长,算一算长边与长边的比、短边与短边的比.(得到角相等的图形,边不一定成比例)(3)在同一时间下,两棵高矮不同的大树的影子的长度自己量出,然后比较大小,想一想这两棵树哪一棵高?(对相似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以上的三个题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是很好的认识数学世界的实例.使本节课的内容更加生动丰富,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图形的认识4.2线段、射线、直线线段、射线、直线
直线l
第四页,共十六页。
例题 练习 (lìtí)
下列说法(shuōfǎ)正确的是(C ) A.射线(shèxiàn)AB与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 B.线段AB与线段BA不是同一条射线 C.射线AC是直线AC的一部分 D.延长直线AB,使它经过点M
12/10/2021
第五页,共十六页。
线段、射线 、直线 (shèxiàn)
12/10/2021
第一页,共十六页。
新课导入
图中可以近似地看做线段(xiànduàn)、射线、直线的分别有哪些?
12/10/2021
第二页,共十六页。
线段有两个(liǎnɡ ɡè)端点
12/10/2021
线段向一端无限(wúxiàn)延长形成了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
B
12/10/2021
第十三页,共十六页。
课后作业(zuòyè)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wán chéng)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12/10/2021
第十四页,共十六页。
课堂 小结 (kètáng)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 有什么收获?
12/10/2021
第十五页,共十六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3)点O在射线AB上;
×
OA
B
(3)射线AO和射线OA是同一条射线;
×
12/10/2021
第十二页,共十六页。
2.按下列语句(yǔjù)分别画出图形: (1)点P在直线(zhíxiàn)l外;
P
l
(2)以O为端点的三条(sān tiáo)射线OA,OB,OC;
O
(3)点C在线段AB上;
AC
B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图形的认识4.2直线、射线、线段
是: 2021/12/11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五页。
。
1、建筑工人在砌墙时会(shíhuì)在墙的两头分别 固定两枚钉子,然后在钉子之间拉一条绳子, 定出一条直的参照线,这样砌出的墙就是直的。
2021/12/11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五页。
应用(yìngyòng)
1、植树(zhíshù)时,只要定出两个树坑的位置就 能确定同一行的树坑所在的直线。
Image
12/11/2021
第三十五页,共三十五页。
n(n
1)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五页。
活动 5 (huó dòng)
请欣赏 下列图案 (xīnshǎng)
2021/12/11
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五页。
挑战:你能用线段(xiànduàn)、射线或 直线
创造出美丽的图案吗?
发挥自己的想象(xiǎngxiàng),课后完成自己的创
作。
2021/12/11
第十五页,共三十五页。
活动三
点与直线 的位置关系 (zhíxiàn)
a
A
B
C
点A在直线(zhíxiàn)a外
直线 a 不经过点 A
2021/12/11
点B在直线(zhíxiàn)a上
直线 a 经过点 B
第十六页,共三十五页。
点C在直线a外
直线 a 不经过点 C
探究(tànjiū)
画一画
(1)经过(jīngguò)一点O可以画几条直线?
.. A
B
. ... C
AB C
(1)可以(kěyǐ)画三条直线
(2)只能画一条直线
2021/12/11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五页。
应用(yìngyòng)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图形的认识4.2线段、射线、直线第1课时线段、射线、直线教案1(新版)湘教版
4.2 线段、射线、直线第1课时线段、射线、直线1.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重点)2.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一、情境导入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里,生活中处处都有图形,如笔直的铁轨、手电筒发出的光、一根铅笔等等,你能用图形表示以上现象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线段、射线、直线【类型一】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如图所示,A、B、C、D四个图形中各有一条射线和一条线段,它们能相交的是( )解析:线段是不延伸的,而射线只是向一个方向延伸.故选C.方法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射线的延伸性,特别要注意射线是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的,我们作图时只是作出了其中的一部分.【类型二】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表示方法下列说法:(1)直线AB与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2)射线AB与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3)线段AB与线段BA是同一条线段;(4)射线AC在直线AB上;(5)线段AC在射线AB上,其中正确的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解析:(1)直线AB与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正确;(2)射线AB与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错误;(3)线段AB与线段BA是同一条线段,正确;(4)射线AC在直线AB上,错误;(5)线段AC在射线AB上,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有(1)(3),共2个.故选A.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类型三】判断直线交点的个数观察下列图形,并阅读图形下面的相关文字:两条直线相交,最多有一个交点; 三条直线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 四条直线相交,最多有6个交点; 猜想:(1)5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2)6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3)n 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解析:先观察图形,找出交点的个数与直线的条数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计算即可. 解:(1)5条直线相交最多有5×(5-1)2=10个交点; (2)6条直线相交最多有6×(6-1)2=15个交点; (3)n 条直线相交最多有n (n -1)2个交点.方法总结:解题关键是观察图形,找出规律,总结出同一平面内n 条直线相交最多有n (n -1)2个交点.【类型四】 线段条数的确定如图所示,图中共有线段( )A .8条B .9条C .10条D .12条解析:可以根据线段的定义写出所有的线段即可得解;也可以先找出端点的个数,然后利用公式n (n -1)2进行计算.方法一:图中线段有:AB 、AC 、AD 、AE ;BC 、BD 、BE ;CD 、CE ;DE ;共4+3+2+1=10(条);方法二:共有A 、B 、C 、D 、E 五个端点,则线段的条数为5×(5-1)2=10(条).故选C.方法总结:找线段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做到不重不漏,如果记住公式会更加简便准确.【类型五】 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应用由郑州到北京的某一次往返列车,运行途中停靠的车站依次是:郑州——开封——商丘——菏泽——聊城——任丘——北京,那么要为这次列车制作的火车票有( )A .6种B .12种C .21种D .42种解析:从郑州出发要经过6个车站,所以要制作6种车票,从开封出发要经过5个车站,所以要制作5种车票,从商丘出发要经过4个车站,所以要制作4种车票,从菏泽出发要经过3个车站,所以要制作3种车票,从聊城出发要经过2个车站,所以要制作2种车票,从任丘出发要经过1个车站,所以要制作1种车票,再考虑是往返列车,起点与终点不同,则车票不同,乘以2即可.即共需制作的车票数为2×(6+5+4+3+2+1)=2×21=42(种).故选D.方法总结:可以结合线段条数的确定方法,也可以用公式n (n -1),将n =7代入即可.三、板书设计1.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1)线段:两端点,有长度.(2)射线:一端点,无长度.(3)直线:无端点,无长度.2.直线的性质(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几何图形知识的基础,这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多,而且比较抽象.教师在教学时要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通过观察分析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效地利用学生已有的旧知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并在此基础上引出射线.接着由射线引入直线,并比较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后面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 线段的长短比较
1.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比较线段的长短;
2.体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重点)
3.知道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线段中点的含义;(重点)
4.在图形的基础上发展数学语言.体会研究几何的意义.
一、情境导入
比较两名同学的身高,可以有几种比较方法?向大家说说你的想法.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线段长度的比较和计算
【类型一】比较线段的长短
为比较两条线段AB与CD的大小,小明将点A与点C重合使两条线段在一条直线
上,点B在CD的延长线上,则( )
A.AB<CD B.AB>CD
C.AB=CD D.以上都有可能
解析:由点A与点C重合使两条线段在一条直线上,点B在CD的延长线上,得
AB>CD,故选B.
方法总结:比较线段长短时,叠合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
【类型二】根据线段的中点求线段的长
如图,点C是线段AB上一点,点M是AC的中点,点N是BC的中点,如MC比
NC长2cm,AC比BC长( )
A.2cm B.4cm
C.1cm D.6cm
解析:因为点M是AC的中点,点N是BC的中点,所以AC=2MC,BC=2NC,所以
AC-BC=(MC-NC)×2=4cm,即AC比BC长4cm,故选B.
方法总结:根据线段的中点表示出线段的长,再根据线段的和、差求未知线段的长
度.
【类型三】已知线段的比求线段的长
如图,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3∶4的三部分,点E是线段AD的中点,
EC =2cm ,求:
(1)AD 的长;
(2)AB ∶BE .
解析:(1)根据线段的比,可设出未知数,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方程,根据解方程,可得x 的值,根据x 的值,可得AD 的长度;
(2)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线段BE 的长,根据比的意义,可得答案.
解:(1)设AB =2x ,则BC =3x ,CD =4x .
由线段的和差,得AD =AB +BC +CD =9x .
由E 为AD 的中点,得ED =AD =x .
1292由线段的和差得
CE =DE -CD =x -4x ==2.
92x 2解得x =4.所以AD =9x =36(cm).
(2)AB =2x =8(cm),BC =3x =12(cm).
由线段的和差,得BE =BC -CE =12-2=10(cm).
所以AB ∶BE =8∶10=4∶5.
方法总结:在遇到线段之间比的问题时,往往设出未知数,列方程解答.
【类型四】 当图形不确定时求线段的长
如果线段AB =6,点C 在直线AB 上,BC =4,D 是AC 的中点,那么A 、D 两点间
的距离是( )
A .5
B .2.5
C .5或2.5
D .5或1
解析:本题有两种情形:
(1)当点C 在线段AB 上时,如图:
AC =AB -BC .因为AB =6,BC =4,所以AC =6-4=2.又因为D 是AC 的中点,所以AD =1;
(2)当点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
AC =AB +BC .因为AB =6,BC =4,所以AC =6+4=10.又因为D 是AC 的中点,所以AD =5.故选D.
方法总结:解答本题关键是正确画图,本题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思想,体现了思维的严密性,在今后解决类似的问题时,要防止漏解.探究点二:有关线段的基本事实
如图,把弯曲的河道改直,能够缩短航程,这样做的根据是( )
A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B .两点确定一条线段
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解析:把弯曲的河道改直缩短航程的根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选D.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线段的性质,熟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解题的关键.三、板书设计
1.线段的比较与性质
(1)比较线段:度量法和叠合法.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线段长度的计算
(1)中点:把线段AB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
(2)两点间的距离:两点间线段的长度.
本节课通过比较两个人的高矮这一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引出课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用叠合法比较线段的长短.教师要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生学习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