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社会保险的内涵
全国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保障概论试题_2
全国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保障概论试题0007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标题问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最早颁布《养老、残疾、死亡保险法》的国家是()A.德国B.英国C.法国D.美国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就颁布了()A.《中华人民共和国养老保险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C.《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保险条例》3.外国养老金的给付主要有两种,即()A.城市居民养老保险金和非城市居民养老保险金B.本国居民养老保险金和他国侨民养老保险金C.普通国民老年保险金和社会劳动者养老保险金D.白领老年保险金和蓝领老年保险金4.英国实行的社会救助制度采取()A.特困救助形式B.严审受益人条件C.本国公民享受制D.生活补助形式5.国际劳工组织认为,工业化国家的家庭或个人,享受最低生活水平的救助条件是其收入相当于制造业工人平均工资的()A.30%B.40%C.50%D.60%6.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特征之一是()A.待遇标准各省市不一B.待遇标准全国统一C.待遇标准与本人的原工资无关D.待遇标准由各行业自行决定7.按照我国职工探亲制度,归侨、侨眷出境探望配偶,4年以上一次的假期为()A.3个月B.4个月C.5个月D.6个月8.社会救助是()A.国家或社会的基本本能机能和义务B.社会个人和团体的援助C.慈善事业的一种D.社会保险的核心9.在罗斯福总统的领导和主持下,1935年美国颁布了第一部()A.《社会保险法》B.《保险法》C.《社会保障法》D.《社会救助法》10.1948年首先颁布发表建成“从摇篮到坟墓”均有保障的福利国家是()A.瑞典B.中国C.英国D.美国11.1952年由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并通过的解释社会保障的权威性文件是()A.《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B.《社会保障法》C.《社会保险法》D.《济贫法》12.我国下列法律中对社会保险有明确规定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协议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3.由于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适应,出现某些行业的劳动力求过于供,而另一些行业的劳动力供过于求而引起的失业是()A.周期性失业B.摩擦性失业C.季节性失业D.结构性失业14.社会保险费率通常分为()A.基本费率和附加费率B.综合保险费率和附加费率C.分类保险费率和附加费率D.综合保险费率和分项费率15.失业保险所承保的风险是()A.自愿失业风险B.所有失业风险C.非自愿失业风险D.离职风险26.失业是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劳动力得不到就业机会或就业后又丧失劳动机会的()A.自然现象B.社会现象C.政治现象D.劳动现象27.我国的优抚工作包罗的内容之一是优待,书中介绍的优待是()A.政治上的优待B.物质上的优待C.狭义的优待D.广义的优待28.实行公助自保社会保险的国家中,生育保险的对象仅包罗()A.女性劳动者B.已婚女性劳动者C.育龄阶段的女性劳动者D.全体妇女29.生育保险的补助性质属于()A.短期B.长期C.中期D.终身30.我国社会优抚保障的主管部门是()A.劳动部B.民政部C.中华全国总工会D.财政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标题问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社会保障学各章节习题
第一章社会保障体系一、名词解释(5×5′)1、社会保障2、社会保险3、社会救助4、社会优抚5、社会福利单项选择1、“社会保障”一词最早出现于()A、1601年英国《济贫法》B、1834年英国《新济贫法》C、1935年美国《社会保障法》D、1944年国际劳工大会发表的《费城宣言》2、福利国家的核心内容()A、强调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性B、消除贫困C、保持社会稳定D、社会保障制度3、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是()A、自助者公助B、权利和义务对等C、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D、维护社会稳定4、衡量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的常用指标()A、社会保障项目覆盖社会成员的比例B、社会保障对社会成员保障水平的高低C、社会保障支出占该国GDP的比重D、社会保障支出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5、不属于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管理社会保障应遵循的原则的是()A、统一管理B、立法、行政、监督三分离C、征、管、用三分离D、政、企、事三分离四、多项选择1、社会保障体系包括()A、制度结构B、网络服务C、管理体制D、工作运行机制2、福利国家包含的两大支柱()A、充分就业B、全民保障C、社会保障制度D、普遍的福利措施3、社会保障的社会性是指()A、实施对象具有社会性B、社会保障责任和义务的社会化C、强调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社会责任D、社会化管理4、中国的社会救助包括()A、自然灾害救助B、农村五保户救助C、救灾、扶贫D、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中的目标为()A、促进经济发展B、充分就业C、协调社会各阶层和社会各方面的利益矛盾D、保持社会安定6、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速度应该()A、低于经济增长速度B、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C、高于物价增长速度D、低于工资增长速度7、属于社会经济运行动力系统的内在机制是()A、市场的供求机制、B、计划预测机制C、风险机制D、社会公平机制五、简答题1、简述社会保障的内涵。
2、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
(23春)国家开放大学《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1.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行为?(100分)参考答案: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其中,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居核心地位。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行为:(1)政府经济的主体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
即狭义的政府,也就是国家行政机构。
政府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主体,其行为与企业、个人相比,存在根本区别。
企业、个人经济行为是追求私人利润的最大化,而政府经济以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政府经济活动是市场供求平衡的重要条件,如从市场主体角度分析,则政府是市场上最大的买主,一定时期内政府采购总额、采购商品和劳务的结构,对市场供求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2)政府经济的客体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
企业、个人经济活动,是从事商品和劳务的生产和供给,而政府经济是以财政收支为核心,实质上是一种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宏观管理。
政府机构不直接创造任何物质财富,政府财政收入来自企业和个人缴纳的税收,构成支出所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财政集中的财力多少。
(3)政府经济的形式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
与企业、个人等微观经济活动不同,政府经济是以组织财政收入、安排财政支出的方式进行资源配置,履行政府职责,并以收支为基础开展宏观管理,即对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有效调控。
(4)政府经济的依据与企业、个人等微观经济相比,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
政府之所以能够强制地、无场地、固定地征收税收等收入,满足其支出需要,就是因为政府是公共权力机关,掌握着法律等强制手段,对违规者予以处罚,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第十六章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_社会学原理
老年社 会工作
学校社 会工作
军事社 会工作
人与社会:最后的告慰
思 考 题
1、什么是社会保障?它包含哪些基本项目? 2、什么是社会工作?其基本功能有哪些? 3、社会工作的主要专业方法有哪些? 4、根据本章内容试析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 的联系与区别。 5、简述当今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种 基本模式。
三、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的四个阶段 初创阶段,从 1949到1957年; 发展阶段,从 1957到1966年; 停滞阶段,从 1966年到1976年; 改革阶段; 1978年以后。
三、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社会 福利;优抚安置; 个人储蓄积累保 障;各种社会互 助。
(3)国 家型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
最先勃兴的英国,并以社会救 助为其核心内容 社会保障制度 的产生与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德国 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险 制度的国家。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普遍 福利政策
美日等多数国家实行的传统型的社会保障
贯彻”选择性“原则
强调待遇与收入及缴费相联 系,并有利于低收入,费用 由三方负担。
社会优抚的具体内容 (2)优待
优待是指从政治上和物 质上给予优待对象良好 的物质或资金待遇、优 先照顾与专项服务。
社会优抚的具体内容
(3)优抚社 会化服务源自国家和社会筹资建造服 务设施,如革命伤残军 人休养院、荣复军人慢 性病疗养院等。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
最先勃兴的英国,并以社会救 助为其核心内容 社会保障制度 的产生与发展
社会工作的些协调功能
社会工作的稳定功能
2020社会保障学形考试题1测验答案
请定义社会保障的内涵①通过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保持社会稳定的安全项目以及机制、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②以社会共同责任为本位,由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分担责任的社会机制和经济机制。
③以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形式为公民提供各类保障。
④它作为一种国家主导的强制性社会行为,一般通过立法而确立题目2完成满分6.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请定义社会保险的内涵。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性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形成专门的消费基金,对劳动者永久或暂时丧失劳动力能和失业时的基本生活需要,提供物质帮助的一种经济形式和制度。
社会保险的对象是正在劳动或已经劳动过的劳动者;其资金来自劳动者创造的价值的扣除。
题目3完成满分6.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四种基本模式①救助型。
②保险型。
③福利型。
④国家保障型。
题目4完成满分6.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简述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1)以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为基本出发点。
(2)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依据。
(3)以法制化管理为目标。
(4)以社会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辅。
题目5完成满分6.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简述养老保险资金筹集的几种方式(1)企业全部缴纳。
(2)政府全部资助。
(3)个人全部缴纳。
(4)企业与个人共同缴纳。
(5)企业缴纳与国家资助。
(6)个人缴纳与国家资助。
(7)个人、企业、政府三方共同负担。
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以企业缴纳,企业与个人共同缴纳,个人、企业、国家三方共同负担这三种方式为主题目6完成满分10.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2015年,王先生所在单位因经营不善而倒闭,王先生失业。
按照当时的规定,王先生应当享受24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王先生在享受了14个月的失业保险金以后就重新找到了工作,但是,2017年,王先生再次失业。
思考问题:1.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对失业保险金的支付条件是怎么规定的?2.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对失业保险金的支付期限是怎么规定的?3.王先生再次失业后还能领取多长时间的失业保险金?按照《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办法》的规定,王先生应当享受28个月的失业保险金待遇,即前次失业时没有享受衰的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10个月,再加上此次失业期间应享受的保险金期限18个月,总共为28个月。
社会保障学重点及答案
社会保障考试重点及答案第一章绪论1、掌握本课程关于社会保障含义、基本要点的界定本课程对社会保障的界定: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用一句话概括社会保障的内涵;即社会保障是用经济手段解决社会问题达成政治目标..社会保障的基本要点: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或政府2社会保障是收入再分配的形式之一3社会保障的实施依据是国家立法4社会保障的主要方式有物质保障和服务保障5社会保障假设人性“善”;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2、掌握社会保障应当遵循哪些原则社会保障基本原则如下:一公平原则就是关于社会保障利益如何公平分配的原则;是本质属性;是首要原则..在效率与公平关系上;突出公平优先重点二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社会发展变化决定社会保障制度结构的变化社会保障制度无一例外需要财力支持社会保障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保障自身产生负面影响三责任分担原则遵循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理念政府主导、社会分则的趋势社会保障原理在于:把个人的短期较大的难以抵御风险转化为长期较小的风险由社会分担..如果社会保障不能分担风险;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条件..四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普遍性;即广覆盖..选择性;即根据保障需求;效率优先..客观上;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在许多国家是相伴而行第二章社会保障产生与发展1、理解以工代赈和常平仓的概念所谓赈;就是用现金、粮食、衣服之类的实物无偿救济灾民或贫困人口..以工代赈的含义可以概括为:以救济为手段; 以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为内容;以缓解和最终消除贫困为目的;通过实物投入方式;使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得以改善;为其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相对良好的外部环境;进而刺激其自我发展..常平仓:中国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主要是运用价值规律来调剂粮食供应;充分发挥稳定粮食的市场价值的作用..2、简述贝弗里奇报告提出的社会保障指导原则“贝弗里奇报告”提出的社会保障原则如下:1、普遍性原则又称全民保障原则;社会保障的实施范围不限于社会的贫困阶层;应包括所有公民及其不同的社会保障需求;2、保障基本生活原则;社会保障应旨在维持生存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收入并防止贫困;3、政府统一管理原则;政府通过组织实施各种社会保障措施实现国民收入再分配;3、简述为什么将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作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阶段的标志德国社会保险三项立法的颁布;宣告社会保险制度的诞生;标志着社会保障进入现代社会保障阶段..之所以作出如此判断;主要基于如下几方面的理由:1、从应对风险来看;社会保险是应对现代工业化社会中劳动者生命历程中面临的生、老、病、死、残、失业等主要社会风险..其目的是解除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客观上还能够起到预防贫困的作用;这显然是一个巨大进步..2、从理念上看;社会保险制度开始从传统社会济贫的施舍恩赐性逐渐转变为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而享受社会保险成为了社会成员的法定权利..3、从保障机制上看;德国社会保险三项立法开启了社会保险制度化的历程;使得社会保障由此进入强制化与规范化发展阶段;被称为“机制模式”..权利和义务相结合成为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标志..4、论述社会保障改革时期的主要改革措施社会保障改革时期的改革方案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扩充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扩大社会保障经费来源主要是两种途径:一是提高雇主和雇员的缴费率;取消个人的缴费上限;二是征收社会保障所得税..2、消减社会保障开支各国主要通过改革社会保障项目的给付标准或资格条件、调整支出办法、减少各种社会性津贴;降低社会保障项目的现行水平来实现的..3、调整福利结构结构性变革主要是指在不改变原有制度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对现有制度架构进行较大幅度的改革;使其结构和系统功能得以更新和创新..4、引入私营机制为了提高社会保障管理与服务效率;世界各国开始改变社会保障由国家包下来的做法;开始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引导各类私营机构参与到医院的服务;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社会福利服务等社会保障的管理与服务中第三章社会保障体系与模式1、简述中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哪些内容中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内容:1、社会救助:基本生活救助、自然灾害救助、专项救助;社会救助是中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中具有基础地位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2、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是中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中最重要的一个子系统..3.社会福利:包括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妇女儿童福利、公共福利等;是一个正在发展壮大中的社会保障子系统..4.军人保障:包括抚恤优待、退役安置、军人保险、军人及军属福利;是一个以军人为保障对象和有特殊意义的综合性社会保障子系统..5、补充保障:职业福利、慈善事业、商业保险、其他保障;对基本保障制度起补充作用..2、简述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之间的区别一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法律规定;面向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低收入家庭;提供经济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具有基础地位的一个重要子系统..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低层次的保障措施;是保障社会成员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二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国家依法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筹资;目标是保证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收入来源时;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此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社会保险事实上构成了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和核心..社会保险制度独具预防性、补偿性、储蓄性和互济性特色..三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由政府主导;以满足社会成员的福利需求和不断改善国民的生活质量为目标;通过社会化的机制提供相应的社会服务与津贴..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特点有:保障对象全员化;保障项目广泛化;资金来源多渠道..3、理解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概念现收现付制;是指以短期的通常为一年横向收支平衡为原则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也称为非基金式或纳税式或统筹分担式..具体做法:该模式不考虑资金储备;只从当年或近二三年的社会保险收支平衡角度出发;确定一个适当的费率标准向企业与个人征收社会保险费..完全积累式:又称基金制;该财务模式是在对有关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如退休率;伤残率;通货膨胀率等进行宏观上的长期测算后;从追求养老保险收支的长期平衡角度出发;确定适当的费率标准;将养老保险较长时期的支出总和按比例分摊到整个期间并向按比例分摊到整个期间并向企业与个人征收;同时对已筹集的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有效运营与管理..其特点是强调长期平衡;费率较为稳定;能够积累起养老保险基金4、理解补充保障的概念补充保障是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之外的;以非政府主导性;非强制性为特征的各种社会化保障机制的统称..是由社会团体;雇主等举办;个人自愿参加;采取社会化运作和管理的保障项目..一般包括企业年金;慈善事业;家庭保障;商业保险等;他们构成了对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补充;并发挥着有益作用..一般都是非制度化的社会保障..它是不借助公共权力而由非政府组织或企业等资源推动的社会化保障..5、论述社会保险型模式;福利国家型模式结合第二章;强制储蓄型模式的基本特征社会保险模式是应用保险技术应对劳动者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的一项社会制度..以各种社会保险制度为核心;辅之以社会救助或社会福利;强调自我保障为主;国家补助为辅..具有以下特点:1、以劳动者为核心建立社会保险制度;2、强调雇主与劳动者个人在社会保险方面的责任;3、权力与义务有机结合;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与社会保险缴费的义务相联系;4、充分体现互助互济、共担风险的原则;5、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以现收现付为主..社会保险模式的最大优点:1、既能适应和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又能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统一;2、以社会保险为主体;社会保险基金在成员间统筹使用;符合大数法则原理;也体现了保险互助共济的宗旨..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1、由于实行现收现付制;使社会保障基金无法应付日益突出的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2、无法准确体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会造成代际矛盾;并减少劳动力供给..典型国家:德国、美国和日本福利国家模式是以公民权利为核心的;以充分就业、收入均等化消灭贫困为目标;以福利普遍性和保障全面性为原则;以国家作为责任主体对全体国民提供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为基本内容..以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责任关系取代了建立福利国家之前的雇主与雇员关系..福利型的社会保障模式由英国初创;主要在北欧和一些发达国家实行;如丹麦、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冰岛等国;以瑞典最为典型;被称为福利国家的橱窗..北欧五国被誉为福利国家的天堂..基本特征:1、福利型社会保障模式是以全民性和普遍性的保障原则为核心;2、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大特点是无所不包;“从摇篮到坟墓”式的社会保障体系;3、按照统一标准缴费;统一标准支付;4、资金来源与国家税收;5、社会保障的管理工作由国家设立统一机构负责..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制度以新加坡、智利为代表;有30个国家实行..依据基金管理运营方式的不同;强制储蓄模式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种类型:1、以新加坡为代表的国家采取公共管理方式;其核心是政府集中管理和运营基金;2、以智利为代表的国家采取私营管理方式;其核心是由企业或个人自主选择养老基金管理公司;这些私营养老基金管理公司竞争运营基金基本特征:1、政府通常不直接分担缴费责任;建立个人账户;雇主和雇员的缴费全部计入雇员的个人账户;实行完全积累..2、缴费模式为缴费既定制..这种模式实质上是以收定支;缴费既定模式维持的是长期内的纵向平衡..这种模式总是和完全积累或部分积累模式联系在一起..3、个人账户积累的基金实行市场化的投资营运;投资回报率直接决定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优点: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长期储蓄;促进了投资和国家经济的增长;同时确保了累积基金的增值..大大提高了服务和管理水平以及投资回报率尤其是智利的私有化;促进了储蓄率的提高和资本市场的发育..这种公积金制度;强调个人;最多是家庭自助互济;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能够起到激励作用;不会出现像福利国家型、国家保障型甚至社会保险型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固有弊端: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依赖心理;或称“惰性”..缺点:1、缺乏互济特征2、从完全积累的角度看;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变化3、保障水平参差不一4、过渡的储蓄;降低了人们的当期消费典型:新加坡和智力第四章养老保险1、理解部分积累制概念这种模式可以说是混合筹资模式..该模式根据分阶段以收定支、略有节余的原则确定征收费率;目标是保持养老保险基金在一定时期内的收支平衡;其特点是费率具有弹性;可以根据养老金支出的需求分阶段地调整费率..优点在于:既能满足一定时期内的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又能有一定的资金积累;既不会超过企业与劳动者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又因阶梯时间不太长而易预测;面临的保值增值压力亦不会太大..2、简述中国统账结合养老保险基金财务机制的内涵我国独特的筹资模式:“统帐结合”就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金运行模式;社会统筹部分现收现付与个人账户部分完全积累同时并存;是中国首创的模式..该模式实行的是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承担供款责任但分别记账;其中:个人所缴部分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其余的实现社会互济;计发时实现结构性组合..3、试论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哪些问题和挑战;谈谈你对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建议中国养老保险的问题:1、多元化、多层次的体系尚未建立;保险待遇偏低2、转轨成本是制约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发展的瓶颈其一;导致当期参保人员和企业过高的缴费比例;侵害了在职职工的利益;其二;导致了统帐结合制度运行的偏离——个人空账..所谓空账;是指养老金的个人账户即是虚拟账户;有具体的记账金额;但没有实际的现金储存额..3、养老保险制度碎片化现象严重——过渡分割中国面临的挑战:1、快速进行的老龄化2、区域发展不平衡3、群体差距巨大4、就业形式多样化第五章医疗保险1、简述“统账结合”的社会医疗保险基金财务机制内涵、基本架构“统账结合”的社会医疗保险基金财务机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核心内容..它是将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险型医疗保险模式与发展中国家积累储蓄型医疗保险模式相结合的产物;既体现了社会互济性的一面;又突出了自我保障的特点..框架结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构成;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亦称共济账户;用于住院或曰“大病”的治疗;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用于门诊或曰小病的治疗..2、理解总额预付制概念总额预算制..医疗社会保险机构根据与医院协商确定的年度预算总额进行支付医疗费用的方式..医疗保险机构在支付医疗供方费用时;依此作为最高限度;相当于为医疗服务供给方设立了一个总的“封顶线”..3、理解按人头付费概念按人头付费指医疗保险机构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如一年;根据接受医疗服务的被保险人人数和规定的收费标准;预先支付医疗服务费用的支付方式..按人头定额付费是一定时期一定人数的医疗费用包干制..4、试论中国医疗保险制度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社会医疗保险制度面临的问题:1、制度过度分割2、管理及经办机制尚未理顺3、医疗保险制度尚存内在缺陷一方面;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帐结合的财务机制;客观上有违制度分担疾病风险、互助共济的规律..另一方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均采取自愿参保;大病统筹的方式;同样导致了制度运行效率不高等问题..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的趋势:1、制度一体化2、医疗保险向健康保险过渡3、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4、积极推进老年人护理保险第六章失业保险1、理解失业的概念广义的失业是指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一种状态;既包括劳动者劳动过程的中断;也包括达到劳动年龄的社会成员未找到工作前的特定阶段;狭义的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处在法定劳动年龄阶段并且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失去或没有得到有报酬的工作岗位的社会现象..2、理解技术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的概念技术性失业是由于技术进步;管理改善;生产方法改进等原因造成的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在劳动力流动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时间滞差、信息成本和流动成本等原因引起的失业;3、简述失业社会保险模式的内涵及类型失业社会保险模式;也可称为权力型失业保险;指失业者只要符合规定的缴费年限、非自愿失业等条件;就可以领取失业金;而不用管失业者的家庭收入情况;这种情况下;领取失业保险金是其合法的权利..具体可分为;强制性失业保险和非强制性失业保险:强制性失业保险;是指由国家立法或政府制定章程来强制实施的;符合规定条件的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必须参加;双方必须依据法规规定履行各自的供款义务..代表国家:英国;美国;中国..非强制性失业保险一般是由工会组织实施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自愿参加;政府不参与管理;而是由工会建立的失业基金会进行管理、政府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代表国家:瑞典、丹麦、挪威..4、试论中国失业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存在的主要问题:1、失业保险覆盖范围狭窄;对失业者保障功能有限..2、失业保险金给付水平过低3、促进就业功能不足1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结构不合理2失业保险给付期限长对再就业有负面影响3制度设计缺乏对失业者积极在就业的激励4、缺乏稳定就业和预防失业功能5、失业保险基金制度设计与管理不规范1费率制度不合理;失业保险费率的设计不灵活2失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低导致各地抗风险能力差别很大6、失业保险管理缺乏规范1失业保险管理体制分散;运行不规范2失业保险的监管体制有待完善3信息管理系统不健全;基金监管无力面临的挑战:1、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2、失业人员不断增加;“新失业群体”就业难度加大;3、就业方式多样化的挑战..第七章工伤保险1、理解工伤的概念工伤;也称职业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工作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遭受的意外伤害或职业病;是工业社会的产物..2、理解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的概念差别费率;是对某一行业或单个企业单独确定工伤保险的缴费比例..差别费率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对各行业或企业在单位时间上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统计;以及工伤费用的需求预测而定..此种方式的目的是要在工伤保险基金的分担上;体现出不同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率的行业或企业实行差别性的负担..浮动费率..浮动费率是在差别费率的基础上;每年对各行业或企业的安全卫生状况和工伤保险费用支出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由工伤保险管理机构决定该行业或企业的工伤保险费率上浮或下浮..3、简述工伤社会保险的概念、特点和原则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特点:在各国的工伤保险实践中;可以发现;它除具有社会保险的一般特点以外;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这就是实施范围最广;保障型最强;待遇相对优厚;给付条件最宽..原则:综合考察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工伤保险制度;普遍遵循的工伤保险原则主要有如下几个:1、无过失补偿原则..无过失补偿原则亦称严格责任或绝对责任制;它是指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遭遇工伤事故或职业病;无论企业或雇主是否有过错;只要不是劳动者本人过意所为;均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它是工伤保险应遵循的首要原则2、个人不缴费原则..这是工伤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的根本区别..3、补偿直接损失的原则..4、因工伤残与非因工伤残区别对待原则..对因工和非因工的区分是建立工伤保险的前提和出发点;也就是说在工伤保险制度中;工伤的认定是确定工伤是否成立的前提;也是工伤待遇给付标准的重要依据..5、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的原则——功能4、简述工伤保险责任认定的发展阶段社会在如何界定、规范雇主与劳动者工伤责任归属的关系方面;走过了“劳动者个人负责阶段”、“雇主过错责任阶段”和“雇主无过失责任阶段”三个阶段;反映了人们对工伤的风险性质的认识深化一“劳动者个人责任”阶段工伤风险属于劳动者自身责任的观念盛行于产业革命初期..这一阶段的主流观念认为劳动者遭受职业伤害的全部损失均应由劳动者自己承担;雇主不承担任何责任;这就是所谓的劳动者个人负责原则..二“雇主过错责任”阶段劳动者只有证明工伤时由于雇主的过错造成的;法院才能判决雇主给予赔偿;否则后果自负;这就是所谓的雇主过错赔偿原则..雇主责任保险;是指以雇主为投保者;通过与保险公司签订雇主责任保险合同;当劳动者遭受工伤事故或职业病后;由保险公司负责向劳动者或其遗属赔偿的一种保险..雇主责任保险存在许多不足之处:1劳动者获得赔偿较难;2企业负担重;3工伤待遇较低;4商业保险具有局限性..三雇主无过失责任阶段19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工业国家逐步确立了“无过失补偿”原则..这一原则认为:工业化给社会创造巨额财富的同时;也容易发生难以抗拒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凡是利用机器从事生产活动的雇主或机构;都有可能对雇员造成职业伤害;劳动者发生职业伤害;无论雇主是否存在过失;只要不是劳动者的故。
西南财经经济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西南财经大学801经济学(一)2012年真题原题2012年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一科目代码:801 适用专业:理论经济学一、 辨析题(10分)资本不是物,它是以物的形式反映的生产关系。
二、 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 为什么说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2、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诸如“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摩托车下乡”等一系列刺激农村消费的政策。
结合实际,说明出台这些政策的背景和意义。
3、 简述社会保险的内容及其基本特征。
三、 论述题1、 试论相对剩余价值理论并说明劳动力价值降低与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提高同时存在的原因。
(25分)2、 试述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联系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谈谈你的看法。
(25分)四、 假设最初政府财政赤字75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0.8,边际税率0.25,如果政府为降低通货膨胀率减少购买支出200亿美元,试问政府支出的这种变化是否能最终消除财政赤字?(10分) 五、运用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分析导致流动性陷阱的原因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10分) 六、 假定经济的总量生产函数为αα-=1L K Y ,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1) 分别求出稳态水平的人均资本存量*k 和人均收入水平*y 的值。
(2) 据此说明储蓄率的外生变化对人均收入水平的影响。
(10分)七、 假定某种产品国内市场的需求函数为:P Q -=20,国内厂商的供给函数为:42-=P Q 。
求解:(1)国内市场均衡时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分别是多少?(2)如果允许自由贸易时,世界市场价格6=P ,请问国内市场是进口还是出口?数量为多少?(3)自由贸易后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社会总剩余如何变化?(15分)八、 在保险市场上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当保费较低的时候,各种风险程度的人都来保险,使得保险公司往往无利可图,甚至亏损;但当保险公司提高保费时,风险程度低的客户就会选择不购买保险,而风险程度高的客户会继续留在市场上,使得保险公司面临更大的亏损和风险。
社会保障学各章节答案
社会保障学各章节答案第一章社会保障体系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设立的,保护社会成员基本生活和经济、社会稳定,采取保护与激励相统一的原则,对公民在年老、疾病、遭遇灾害而面临生活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依法给予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
1′2、社会保险:由政府举办,强制从业职工在其就业年份里拨出一部分收入交纳保险税(费)作为保险基金,对由于保险计划规定的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或暂时失去劳动岗位,又满足缴纳社会保险税(费)期限的人,提供的收入保险计划。
3、社会救助:由政府举办的,以反贫困为主旨,对因不能正常劳动等原因致使收入水平低于规定的数额(贫困线)的社会成员,提供的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以解决社会保险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社会问题。
4、社会优抚:社会优抚指国家和社会对为保卫国家安全而做出贡献和牺牲的军属、烈属、残废军人、退伍官兵及其家属等特定优抚对象所给予的优待、抚恤和社会褒扬。
5、社会福利:政府通过免费或低费地提供某种生活用品或劳务,给人以实惠和方便,以提高生活质量。
主要由公共福利事业、局部性或选择性的福利措施、指员工福利和民政福利四部分组成。
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单项选择1、C2、D3、A4、C5、C四、多项选择1、ABD2、ABC3、ABCD4、ABCD5、ACD6、ABD7、AC五、简答题1、简述社会保障的内涵。
答:①通过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保持社会稳定的安全项目以及机制、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3′②以社会共同责任为本位,由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分担责任的社会机制和经济机制。
3′③以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形式为公民提供各类保障。
2′④它作为一种国家主导的强制性社会行为,一般通过立法而确立。
2′2、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
答:①国家主导性。
1′通过立法和国家行政机器进行规划、组织、管理,并对社会保障财务负有最后的(并非完全的)责任。
1′②法制性。
保险学计算题汇总()
保险学有关计算题汇编包括:①固定资产的赔偿金额、②车险的赔偿金额、③第三方责任险的赔偿金额、④共同保险的赔偿金额、⑤保费的计算一、固定资产赔偿金额的计算(1)全部损失①保险金额大于或等于出险时重置价值赔偿金额=出险时重置价值②保险金额小于出险时重置价值赔偿金额=保险金额(2)部分损失①保险金额大于或等于出险时重置价值赔偿金额=实际损失②保险金额小于出险时重置价值赔偿金额=(保险金额/出险时重置价值)×实际损失或受损财产恢复原状所需修复费用2、某厂按投保当时的保险财产实际价值100万元投保,后来保险财产遭受了火灾损失,试按下列两种情况以不定值保险方式分别计算赔款。
(1)出险时保险财产实际价值为120万元,损余价值为6万元,另付施救费用1.2万元,应该赔偿多少?(2)出险时保险财产实际价值为90万元,损余价值为4.5万元,另付施救费1.2万元,应该赔偿多少?解:(1)赔款= 6ⅹ(100/120)+ 1.2ⅹ(100/120)(2)赔款= 4.5 + 1.2 = 5.7(万元)二、车险赔偿金额的计算(1)全部损失①如保险金额≦出险时的实际价值,按保险金额赔偿②如保险金额>出险时的实际价值,按出险时实际价值赔(2)部分损失①保险金额按投保时新车的购置价确定:赔款=实际修理费用②保险金额按投保时新车的实际价值确定:赔款=实际修理费×(保险金额/投保时新车购置价)例题:1.投保时新车购置价20万,保险金额20万,发生损失修理费用为5万元,若出险时车辆的实际价值分别为20万、25万和18万,则保险公司分别应该赔偿多少?(保险金额按投保时新车的购置价确定:赔款=实际修理费用全是5万元)2.投保时新车购置价为22万元,保险金额按实际价值投保为15万元,出险时新车购置价为20万元,实际修理费为5万元,保险公司如何赔偿?(保险金额按投保时新车的实际价值确定:赔款=实际修理费×(保险金额/投保时新车购置价=5×15/22)三、保费的计算例题:张小姐买了一辆二手车,她按该车的实际价值8万元投保车辆损失险,其中基本保险费为600元,保险费率为1.2%,若投保9个月,她应缴纳的保险费是多少?解:应缴纳的保费= 600+ 80000ⅹ1.2%ⅹ9/12三、第三方责任险赔偿金额的计算(1)全部损失①保险金额≦出险时的实际价值赔款=(保险金额-残值)×事故责任比例×(1-免赔率)②保险金额>出险时的实际价值赔款=(实际价值-残值)×事故责任比例×(1-免赔率)(2)部分损失①按新车购置价投保赔款=(实际修理费用-残值)×事故责任比例×(1-免赔率)②按实际价值投保赔款=(实际修理费-残值)×(保险金额/投保时新车购置价)×事故责任比例×(1-免赔率)(3)施救费用①按新车购置价投保施救费=实际施救费×事故责任比例×(保险车辆实际价值/实际施救财产总价值)×(1-免赔率)②按实际价值投保赔款=实际施救费×事故责任比例×(保险金额/投保时新车购置价)×(保险车辆实际价值/实际施救财产总价值)×(1-免赔率)例题:A车是新车,按新车购置价确定保险金额为10万元,第三者责任险的赔偿限额为5万元,在与B 车发生的碰撞事故中,车身损失1.5万元,车内财物损失5000元;B车是旧车,按投保时实际价值8万元确定保险金额,投保时新车购置价为10万元,第三者责任险的赔偿限额为5万元,在事故中车身损失3万元,驾驶员死亡补偿费6万元,经公安交通部门裁定,A车负主要责任70%,B车负次要责任30%,承保两车恰好是同一家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如何承担赔偿?解:(一)对A车承担的赔款(1)车辆损失险赔款=车身损失×事故责任比例=1.5万×70%=10500元(2)第三方责任险赔款=(B车损失+B车人员死亡补偿费)×A车所负责任=(3万+6万)×70%=6.3万>5万最高只能按5万元赔偿(3)免赔额免赔额=(A车损险赔款+第三方责任险赔款)×15%=(10500+50000)×15%=9075元(4)对A 车的赔款=10500+50000-9075=51425元(二)对B车承担赔款(1)车辆损失险赔款=车身损失×(保险金额/投保时新车购置价)×事故责任比例=3万×8万/10万×30%=7200元(2)第三方责任险赔款=(A车损失+A车财物损失)×B车所负责任=(15000+5000)×30%=6000元(3)免赔额=(B车损险赔款+第三方责任险赔款)×5%=(7200+6000)×5%=660元(4)对B车的赔款为7200+6000-660=12540元五、共同保险的责任分摊例题:某投保人分别与A、B、C三家保险公司签订了一份火灾保险合同,A、B、C三家保险公司承保金额分别为10、15、25万元,因发生火灾损失20万元,三家保险公司应该如何赔偿?解:(1)比例责任分摊:A:20×10/(10+15+25)= 4(万元)B:20×15/(10+15+25)= 6(万元)C:20×25/(10+15+25)= 10(万元)(2)限额责任分摊:A:20×10/(10+15+20)= 4.444(万元)B:20×15/(10+15+20)= 6.667(万元)C:20×20/(10+15+20)= 8.889(万元)(3)顺序责任分摊:A:10万元B:10万元C:0万元重复保险是投保人对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同时向两个或两个以上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且其保险金额之和大于保险价值的保险。
[0220]《社会保障学》 在线作业及参考答案
[0220]《社会保障学》第一次作业[论述题]名词解释题1、社会保障2、社会保险3、社会救助4、社会优抚5、社会福利6、社会统筹7、失业保险8、医疗保险9、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0、社会保障水平11、社会保险基金管理12、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13、公共物品14、现收现付式15、社会保险争议16、企业年金17、社会医疗救助制度18、生育津贴19、社会保险关系主体20、政府失灵参考答案:名词解释题1、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进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
2、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因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经济补偿,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3、社会救助是指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饮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化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
4、社会优抚是指政府和社会对军人等从事特殊工作者及其家属予以优待、抚恤和妥善安置。
5、社会福利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政府为全体社会成员创建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和文化环境,提供各种社会性津贴、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以不断增进国民整体福利水平。
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政府和社会向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社会中特别需要关怀的人群,提供必要的社会援助,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准和自立能力。
6、社会统筹是指社会保险的资金由政府出面,按照社会统一的标准和原则,依法将分散在个部门、各企业的资金集中起来,统一制度,统一分配使用。
7、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由政府负责建立基金,对非因本人愿意中断就业而失去工资收入的劳动者提供一定时期的物质帮助及再就业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社会保障概论自考题-1_真题-无答案
社会保障概论自考题-1(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 不属于世界各国享受生育保险的三种规定的有( )A.规定被保险人在享受生育保险补助金时必须已交纳保险费达到规定的最低限度 B.规定被保险人在分娩前必须已经参加生育保险达到一定时期,并且实际参加工作达到一定时期C.不规定具体的投保条件,凡符合国家公民及财产调查手续者一律可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D.规定被保险人在享受生育保险补助金时必须已到本国规定的成人年龄2. 工资比例制下,确定失业保险给付比例不予考虑的因素是( )A.工龄 B.工资水平C.受保期限 D.供养人口3. 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分配形式具有明显的( )A.差别特征 B.社会特征C.公平特征 D.公正特征4. 不属于医疗保险的给付方式有______。
A.现金给付B.医疗给付C.A和B都不属于D.物质给付5. 劳动者享受退休待遇的最基本条件是( )A.工作年限 B.个人贡献C.达到退休年龄 D.所交养老保险金额6. 技术性失业是指( )A.周期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C.季节性失业 D.结构性失业7. 我国劳动保险条例对退休待遇的年龄规定为( )A.男年满60岁,女职员年满55岁 B.男年满60岁,女职员年满50岁 C.男年满55岁,女职员年满55岁 D.男年满60岁,女职员年满50岁8. 制定社会救助标准通常参考( )A.社会保障基金指数 B.股票指数C.基尼系数 D.恩格尔系数9. 我国合作医疗制度的特点是( )A.强制建立 B.农民缴纳部分费用C.国家全额出资 D.不具有互助互济的功能10. 社会福利不同于社会保障体系中其他项目的内容是( )A.服务对象是劳动者 B.以营利为目的C.社会福利费用主要来自国家和地方财政D.不接受私人捐助11. 累进费率的特点为( )A.保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B.保费负担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C.随着保费的增加而增加回报 D.随着保费的增加并不增加回报12. 生育保险属于______。
《社会保障学》各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如何理解社会保障的内涵?答:①通过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保持社会稳定;②以社会共同责任为本位,由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分担责任的社会机制和经济机制;③以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形式为公民提供各类保障;④它作为一种国家主导的强制性社会行为,一般通过立法而确立。
2、试述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关系。
答:(1)商业保险的产生先于社会保险,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各行其道、各司其职。
(2)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类同和区别。
类同点:①风险防范与风险转移机制;②都具有化解社会风险、维持经济繁荣的功能;③二者的运作机理及其所使用的很多术语和计算方法、预测方法类同。
区别点:①性质不同:社会保险属于政府行为;商业保险是一种商业行为。
②目标取向不同:社会保险以社会价值为目标,具有非营利性质;商业保险以营利为目的。
③权利义务关系不同:社会保险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在劳动上面体现对等;商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是建立在商业契约上。
④资金来源不同:社会保险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三者分担;而商业保险完全由投保人负担。
⑤政府承担的责任不同:对社会保险财务承担最终的兜底责任;依法对商业保险进行监管,但不承担直接经济责任。
⑥二者补偿水平及保障方式不同:社会保险是有现金补偿和服务两个方式;商业保险则主要体现货币的支付关系。
⑦可承保风险的范围不同:商业保险对社会性风险无能为力。
3、社会保障是政府管理的一项社会事务,如何做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答:①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②提高效率才能把蛋糕做大,注重公平才能够将蛋糕合理分配;③只有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才能够做到公平;④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才能够使每个社会成员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保证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稳定。
4、在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下如何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答:①可以通过法制手段,将社会保险费改为社会保险税;②灵活确定缴税(费)方式,将农民和灵活就业人口纳入社会保障系统,促使更多低收入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③减轻企业的缴税(费)负担,提高企业参保积极性;④完善社保项目,使社会保障体系化、制度化。
《社会保障概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社会保障的由来发展一、名词解释二、填空题1.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主体是,实施的对象是。
2.英国的旧《济贫法》颁布于年,又称;新《济贫法》颁布于年。
英国政府在二战后采纳了中的许多政策主张,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使其成为了第一个“福利国家”。
3.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法律是国颁布的。
4.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
5. 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1935年国通过了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
6.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最早产生于年。
三、单项选择题1.最早使用社会保障social secureity 这个词是在(A)A 1935年B 1941年C 1834年D 1835年2.东欧和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社会主义国家,仿效前苏联的型社会保障模式。
A “投保资助”B “国家保险”C “福利国家”D “储蓄保险”3.为全体英国公民设计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措施的是。
A 庇古B 凯恩斯C 贝弗里奇D 罗宾逊夫人4.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重要的社会保障法规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B 《社会保障法》C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D 《社会保险暂行条例》5.英国政府于1834年颁布了,规定保障公民的生存是政府的义务。
A 旧《济贫法》B 新《济贫法》C 《公共健康法》D 《退休金法》6.最早由国家立法实行济贫事业的国家是A 美国B 英国C 德国D 法国7. 社会保障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标志是A 19世纪末德国《社会保障法典》B 1834年英国《济贫法修正案》C 1935年美国《社会保障法》D 1941年国际劳工组织《大西洋宪章》8.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方面的综合性法律是A 德国的《疾病社会保险法》 B英国的《国民保险法》 C美国的《社会保障法案》D英国的《贝弗里奇报告》四、多项选择题:1.贝弗里奇报告提出的三大原则是A普遍性原则 B统一性原则 C全面保障原则 D福利性原则2.德国在十九世纪颁布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社会保险法律,标志着世界上开始有了社会保险制度,这些法律包括A国民保险法 B疾病社会保险法 C工伤事故保险法 D老年和残疾社会保险法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五、简答题1.社会保障制度在西方产生和发展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什么?2.社会保障产生的条件有哪些?第一章答案一、名词解释二、填空题1.国家全体社会成员2.1601 《伊丽莎白济贫法》 1834年《贝弗里奇报告》3.德疾病社会保险法4.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5.德美6.1917三、单项选择题1.(A)2.B3.C4.A5.B6. B7. C8.B四、多项选择题:1.ABC2.BCD3.ABCD五、简答题1.社会保障制度在西方产生和发展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什么?社会保障制度在西方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充实阶段调整阶段各阶段的标志:萌芽阶段(1601-1882年)——1601年英国颁布《伊丽莎白济贫法》发展阶段(1883-1944年)——1883年德国颁布《疾病社会保险法》充实阶段(1945-1972年)——《贝弗里奇报告》1945年被工党采纳调整阶段(1973年至今)资本主义各国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和调整,英国1979年进行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简述社会保障学的研究对象
简述社会保障学的研究对象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不同是学科之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也是建立学科体系的基础,因为学科体系的构建及内容的涵盖范围总是围绕研究对象来设计和确定的。
现有的教材著作均未对社会保障学的研究对象做出界定,有的教材及著作虽然名称为《社会保障学》,但为了慎重起见未能涉及研究对象问题。
那么,社会保障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有的学者撰文认为,社会保障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保障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以及制约这些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各种社会经济规律,其基本理论依据是政府实施社会保障的最终目标,是促使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而其核心是协调各种社会关系,而各种社会关系的协调又是通过各种经济关系即物质利益关系的调整来实施的,社会保障实施过程的实质是收入再分配过程,因而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是社会保障学的研究对象。
但是,该观点有一个问题难以解释,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两范畴的内容较广,社会关系包括生产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宗教关系等,经济关系包括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社会保障学究竟研究什么关系?鉴于此,还有学者认为,虽然社会保障的最终目标是促使社会稳定与和谐,但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终手段是通过收入再分配来协调好各方面的物质利益关系,其核心是分配问题,因而社会保障学应在社会稳定与和谐这一既定的目标下研究如何分配的问题,即如何分配才能使社会稳定与和谐。
因此,社会保障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实施社会保障过程中的分配关系及其规律。
正如前文中所提到的那样,针对社会保障学的学科属性,各个国家、不同学者之间存在极大分歧。
因此,从某一个学科角度来界定社会保障学的研究对象均不十分合适。
但是,从实践和应用的角度,可以对其做这样的界定:社会保障学作为社会学、政治学、财政学、劳动经济学的一部分,它以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以及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作为研究对象。
我国社会保险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我国社会保险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由于当前的社保制度在持续的革新,此时的社保基金涉及领域也开始扩张。
文章具体分析了我国社保的具体情况,面对的缺陷以及应对方法等。
标签:社会保险;會计;存在问题;完善建议1 简述社保内涵以及当前我们国家的社保体系对于社保来讲,其内涵是当社会成员临时的或是永远的不具有了工作能力的时候,国家以及社会为其提供基础的生存保障。
社会保险基金是为了保障保险对象的社会保险的实施,由缴费单位和个人分别按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缴纳以及通过其他合法方式筹集的专项社会保险资金。
在我国,社会保险费的缴费单位以国家规定的职工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
社保会计特点分析由于社会工作在不断的发展,此时的社保会计就顺势形成了。
社保会计具体的说是对社保内容开展的详细记录以及分析的一类专门的会计,主要有福利经济学、新福利经济学和健康经济学等几个主要的理论渊源。
该项会计核算本身具有独特性,和单位以及行政机构比对来看,它的特点有如下的几个。
1.1 主体多样化通常来讲,单一的经济主体本身只存在一个会计主体。
但是在当前的制度中,社保基金和经办组织是不一样的。
基金是前者的主体。
同时经办机构亦是单独的实体。
所以,该基金和经办组织会生成多个主体。
1.2 会计平衡公式及会计要素的特殊性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平衡公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资产=负债+资本”,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的平衡公式为“资产=负债+基金”。
社会保险会计要素的选择,更能确切地反映社会保险基金的特色。
1.3 收入和支出核算的特殊性普通单位在银行的账目是可以收取同样还可以支取的,有着一定的结算性,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法规定,银行存款账户既要开设“收入户”又要开设“支出户”。
“收入户”该户除按将各项社会保险收入按月划入财政专户存款外,只收不支。
“支出户”核算有关基金的支付及有关费用支出,该户从财政专户存款中拨入款项外,只支不收。
社会保险基金会计的“银行存款”账户分别设置了“收入户”和“支出户”,对收支分别列支,这不同于企业会计的银行存款可同时“收”或“支”。
(完整版)社会保障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如何理解社会保障的内涵?答:①通过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保持社会稳定;②以社会共同责任为本位,由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分担责任的社会机制和经济机制;③以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形式为公民提供各类保障;④它作为一种国家主导的强制性社会行为,一般通过立法而确立。
2、试述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关系。
答:(1)商业保险的产生先于社会保险,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各行其道、各司其职。
(2)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类同和区别。
类同点:①风险防范与风险转移机制;②都具有化解社会风险、维持经济繁荣的功能;③二者的运作机理及其所使用的很多术语和计算方法、预测方法类同。
区别点:①性质不同:社会保险属于政府行为;商业保险是一种商业行为。
②目标取向不同:社会保险以社会价值为目标,具有非营利性质;商业保险以营利为目的。
③权利义务关系不同:社会保险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在劳动上面体现对等;商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是建立在商业契约上。
④资金来源不同:社会保险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三者分担;而商业保险完全由投保人负担。
⑤政府承担的责任不同:对社会保险财务承担最终的兜底责任;依法对商业保险进行监管,但不承担直接经济责任。
⑥二者补偿水平及保障方式不同:社会保险是有现金补偿和服务两个方式;商业保险则主要体现货币的支付关系。
⑦可承保风险的范围不同:商业保险对社会性风险无能为力。
3、社会保障是政府管理的一项社会事务,如何做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答:①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②提高效率才能把蛋糕做大,注重公平才能够将蛋糕合理分配;③只有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才能够做到公平;④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才能够使每个社会成员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保证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稳定。
4、在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下如何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答:①可以通过法制手段,将社会保险费改为社会保险税;②灵活确定缴税(费)方式,将农民和灵活就业人口纳入社会保障系统,促使更多低收入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③减轻企业的缴税(费)负担,提高企业参保积极性;④完善社保项目,使社会保障体系化、制度化。
社会保险习题答案
Chap1:(一)选择题1,社会保险工作所承认的危险必须具有哪几个特征?(ABC)A 普遍性B 客观性C 规律性D 主观性2,以下不属于社会保险制度能够涵盖的保险项目的是?(D)A生育社会保险B失业社会保险C老年社会保险D第三者责任险3。
客观上有哪些危险足以夺走劳动者的工资收入?(ABCD)A工伤B 职业病致残C疾病D生育(二)思考题1、如何理解危险具有普遍性?答:一方面表现为劳动者都会普遍感受到,如死亡危险,另一方面表现为任何劳动者在自己生命周期当中普遍要承受到,都难幸免。
2、社会保险制度能够扩及的保险项目有哪些?答:生育社会保险、失业社会保险、工伤社会保险、残障社会保险、疾病社会保险、老年社会保险、死亡社会保险或遗属社会保险.3、社会保险与商业人身保险的区别?答:二者的目的性根本不同;二者从事业务所采取的手段、方法根本有别;在社会保险中,权利、义务是对等的,而商业人身保险根本没有什么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之说,只有“买”与“卖”的对等,完全遵从传统的、稳定不变的商业原则;二者覆盖的对象在范围上有别;二者的保障性质有很大的不同;约束二者的机制完全不同;商业人身保险在管理体制上不同与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承保的是最大危险,且发生频率也很大;二者的法律基础不同;二者受舆论监督的情况不同。
4、如何理解社会保险的国家性?答:1、从行政管理角度来讲,社会保险制度的推出是国家通过其专业机构-社会保险机构实现的;2、从政策角度讲,国家把社会保险本身就当作一项既定政策付诸实施;3、从经济角度讲,国家通过税前征收社会保险费,通过规定偏高的社会基金储蓄利率、特别是通过财政补助,对社会保险事业始终给予支持和帮助。
5、对社会保险的强制性应该如何理解?答:1、通过国家立法程序,强制工资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无任何选择余地,不允许讨价还价;2、通过立法程序,强制用人单位、雇主按国家规定标准如期缴纳社会保险费,不容不缴,也不容拖欠,否则给予经济处罚;3、通过规定法定退休年龄,强制劳动者届时解除劳动义务,退出工作岗位,从人员编制中剔除;4、通过工伤保险法,强制雇主贯彻“补偿不究过失”原则,按国家规定标准定期负责全部工伤保险费的缴纳,工人免缴工伤保险费.6、在美国,取消老年社会保险的强制性有哪些论点?答:1、随着老龄化发展,美国每100名在业者供养退休老人越来越多,这不利于在业人员改善生活和发挥生产积极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释社会保险的内涵
社会保险就是当劳动者因丧失劳动能力或因失业而中断劳动,失去收入来源时,使其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
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主要是指年老、患病、工伤、生育;失业是指虽未丧失劳动能力,但失去了劳动岗位。
由此而推出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和失业等五大保险。
社会保险是对劳动保险制度的改革。
劳动保险是中国政府在国有职工中实行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起步阶段的产物,之所以把劳动保险称为社会保险,是由于其当时有限的内容所决定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对原有劳动保险内涵的不断充实和其社会性的拓宽,并用社会统筹的方法进行管理,劳动保险的概念已逐步趋同于国际上通行的社会保险概念。
比较而言社会保险具有以下特性:1.互济性。
社会保险的互济性首先体现在劳动者之间经济上的互济,如年轻人与老年人,健康人与患者,在业人员与失业人员等社会成员之间的互济。
其次是单位或行业之间的互济。
社会保险对基金实行统筹,老年人少与老年人多的企业、风险小与风险大的行业之间形成了互济。
最后是地区间的互济,即经济条件好的地区与经济条件差的地区间社会保险基金的互济。
比如,就开滦内部而言,赵矿经济效益不好,按其工资总额上缴的保险费就少;而钱矿经济效益好,按其工资总额上缴的保险费就多。
两个矿的缴费均进入省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但赵矿退休人员多,使用的退休费就多,由统筹基金下拨的退休费远高于其上缴的保险费;钱矿退
休人员少,使用的退休费就少,由统筹基金下拨的退休费远低于其上缴的保险费。
上缴的保险费进入省统筹后统一使用,所以效益好坏、退休人员多少并不影响两矿退休人员的退休待遇,企业也不会因筹集不到退休工资而犯愁。
这就社会保险的互济性。
再比如,由于整个开滦是个老企业,退休人员所占的比例较大,负担较重。
所以省下拨的退休费比开滦上缴的保险费要高,也就是说开滦退休职工所吃的统筹费要比开滦上缴的多,据有关部门统计02、03年省下拨给开滦局的退休费高于开滦局上缴的保险费1个亿之多。
04年由于开滦局经济效益的提高和退休审批人员基本没有增加,下拨的退休费和上缴的保险费基本持平。
2.普遍性。
社会保险的普遍性体现在:首先社会保险在一国范围内实施范围广泛,一般的规律是先在工资收入者及其家属中实施,然后扩大到全体居民。
其次,世界各国普遍把建立社会保险制度作为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政策,都要根据本国的经济实力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发展这一制度。
3.公平性。
首先体现在所有参加社会保险的劳动者人人有权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机会均等。
其次,计算社会保险待遇既要反映劳动者长期劳动收入的水平,又要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手段平抑高收入与低收入者之间的差距。
再次,社会保险待遇应随着物价上涨和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以保障享受者实际生活水平不下降,并适当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4.强制性。
社会保险是国家的社会政策,通过国家立法强制实施,法律规定范围内的成员及其所在单位,必须无条件地参加社会保险并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各级政府和社会保险机构、服务机构亦应无条件地承担社会保险责任。
5.福利
性。
社会保险不以盈利为目,不仅负责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支付和管理,还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管理服务工作。
从社会保险的几大特性不难看出,社会保险具有分散风险、互助共济、合理调剂的功能。
社会保险既是一种经济制度,也是一种社会制度。
它对于保障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和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的繁荣、维护社会的安定、创建和谐社会,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具体来说:1.保证劳动者在特殊情况下的基本生活。
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等特殊情况下,不能获得劳动报酬,他本人及其家属的生活可能发生困难,甚至无法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
社会保险在这种情况下为劳动者提供物质上的帮助,以维持他们的基本生活。
2.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因负伤、患病,影响劳动能力,即意味着劳动力再生产的中断。
通过社会保险,获得及时治疗,并能够得到物质资助,使劳动力及时得到恢复,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得以正常地进行。
对失业者提供的社会保险,既维持了这些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同时也保护了他们的劳动力。
比如劳动者失业后不一定马上找到劳动岗位,获得工资收入,这时失业保险可以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对育龄女职工的生育保险,既是恢复女职工劳动力所必需的,也是保证新一代劳动力再生产的延续。
3.调节社会的分配关系,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促进社会和谐。
由于不同单位效益差别,不同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家庭负担等各不相同,必然会产生收入、财富以及生活富裕程度上的差异。
如果贫富差别过于悬殊,就会加剧社会矛盾,这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是不利的。
社会保险给收入较少、失去收入来源的劳
动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相对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社会成员收入差别上的过分悬殊,促进整个社会实现比较公平的分配。
4.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社会保险,其中特别是养老保险,可以积累一大笔资金,不论存入银行或购买债券,以及在一定条件下用于投资,都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此外,如前所说,社会保险对于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维护社会安定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保险所覆盖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广,从国有企业到乡镇企业再到个体经营者乃至全体公民。
总之,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对于建立和谐社会,发展经济、共奔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